一、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康海岐,潘英华,孙小文,韩友学,高利军,曹艳,高菊,康家荣,李星月,张鸿[1](2021)在《杂交稻组合节水抗旱特性的梯度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精准评价杂交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研究量化控水处理条件下该特性的表现规律,并建立量化鉴评技术体系,设计了100%、80%、60%、40%田间持水量等4种梯度量化控水试验,从移栽返青至成熟对10个杂交稻组合进行控水处理。结果表明,土壤绝对含水量在4种处理间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差异,不同组合的单株籽粒产量在80%田间持水量、60%田间持水量上具有明显差异,产量抗旱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梯度间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单一指标难以直接用于以抗旱性为区别特征的品种比较,且无法兼顾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多梯度多性状抗旱指数的对数综合指标的构建和计算分析,形成了节水抗旱特性的全局统一量化评价技术指标,10个组合的评价结果与大田抗旱性经验观察结果比较吻合。本文建立的杂交稻节水抗旱特性量化鉴评技术方法及3种多梯度多性状抗旱指数的对数综合指标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适用于杂交稻节水抗旱特性的精准评价。
李憬霖,刘绍东,张思平,陈静,刘瑞华,沈倩,李阳,马慧娟,赵新华,庞朝友[2](2021)在《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文中提出为分析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及筛选抗旱性评价指标,以238份抗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为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两个处理,选取株高、铃数、单铃重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38份棉花品种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棉花全生育期生长有显着影响。以抗旱性度量值(D值)为主要参数,以加权抗旱系数(WDC值)和综合抗旱系数(CDC值)作为辅助参数,可以将238份棉花品种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高抗旱型)10份、第Ⅱ类(抗旱型)61份、第Ⅲ类(中等抗旱型)84份、第Ⅳ类(敏感型)78份和第Ⅴ类(高度敏感型)5份。株高、单铃重、衣分及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可作为棉花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的指标。上述结果为优质高产的抗旱棉花品种评价和选育理论依据。
王晓鸣,邱丽娟,景蕊莲,任贵兴,李英慧,李春辉,秦培友,谷勇哲,李龙[3](2022)在《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指明表型是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后呈现出来的性状,包括形态学、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作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经过数千年在世界不同区域驯化利用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成育种家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发现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鉴定,特别是培育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下环境的品种,更需在大量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热、抗病虫、水肥高效利用等特性的材料。作物种质资源各类表型性状的鉴定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多年多点的鉴定可以准确观察鉴定性状的变异水平或表达稳定性,是育种家准确选择和利用性状的重要依据。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鉴定主要采用田间鉴定、设施鉴定、仪器分析、感官鉴定的方式。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已从单一环境、低通量、粗放型鉴定转变为多年多环境、重点性状、高通量精准型鉴定。随着组学技术、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鉴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作物育种中重要性状准确快速发掘与应用的坚实基础。
刘博宽,赵楠楠,崔顺立,李秀坤,刘盈茹,何美敬,侯名语,杨鑫雷,穆国俊,刘立峰[4](2021)在《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抗旱性强的花生品种,为开展花生抗旱品种选育和抗旱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研究基础。在干旱胁迫及对照处理下,通过对13份花生品种生理指标和表型的测定和分析,筛选抗旱指标,鉴定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各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070~0.683之间;13个花生品种的CDC值和D值整体趋势一致;主成分分析表明,总生物量、可溶性糖等6个公因子可反映花生抗旱性89.97%的原始数据信息量;聚类分析在阈值为5时,把13个品种分为4个类群(较强抗旱、中等抗旱、敏感和高感品种),其中L147和L149具有较强抗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总生物量、相对含水量、POD、可溶性糖可作为花生抗旱性快速鉴定指标。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L186、L147、L221和L149。
戚名扬[5](2021)在《过表达OsMas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抗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
李红宇,夏玉莹,刘梦红,郑桂萍[6](2021)在《寒地粳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评价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移栽至成熟期抗旱性,并筛选抗旱性鉴定指标。【方法】水稻返青后开始全生育期干旱处理,以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等17个性状的抗旱系数为指标,采用对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2份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将水分胁迫下17个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84.215%。依据参试材料抗旱综合评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参试材料划分强抗旱型、中抗旱型和敏感型。强抗旱类型包括DPB71和莹稻2;抗旱类型包括DPB120、DPB70、绥稻3号等9份材料;敏感类型仅包括绥育146。以综合抗旱Sf值为因变量,17个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为自变量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伤流量、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SPAD、过氧化物酶、游离脯氨酸含量等9个指标的抗旱系数进入方程。【结论】DPB71和莹稻2为强抗旱水稻种质资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伤流量、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SPAD、过氧化物酶、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抗旱系数适宜作为寒地粳稻抗旱性的鉴定指标。
张海燕,解备涛,姜常松,冯向阳,张巧,董顺旭,汪宝卿,张立明,秦桢,段文学[7](2022)在《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叶片生理性状差异及抗旱指标筛选》文中认为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反映了品种抗旱性的差异。通过抗旱系数聚类分析,将15个甘薯品种分为3个抗旱类型,抗旱品种: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叶面积系数与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甘薯品种可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而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系数不能反映甘薯品种抗旱性。干旱胁迫导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则与甘薯品种抗旱性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叶面积系数以及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
李憬霖[8](2021)在《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筛选棉花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指标以及抗旱棉花品种资源,本试验采用199份抗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为材料,分别来自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及国外。共进行两年四点试验,分别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胡杨河试验站、阿拉尔试验站及甘肃省农科院敦煌试验站进行,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处理,在全生育期内进行干旱处理。选取了株高、铃数、单铃重、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9份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通过对两年四点的试验数据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发现,衣分的变异系数最小,而籽棉产量和全营养枝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同时,籽棉产量的DC值范围较宽,而单铃重和衣分的DC值范围较小,说明籽棉产量受到干旱影响较为严重,而单铃重和衣分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各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干旱胁迫对植株发育的作用较为明显,尤其是对株高的发育影响较为明显。比较四个点次试验的DC值和D值的关联度发现,单株第一营养枝长度和单株全营养枝长度的关联度排名较高,而衣分的关联度较低;而DC值和WDC值的关联度在四个点次的试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最终,本试验筛选到STS458、银花树、新陆中16号、新陆中26号和光叶岱字棉五个抗旱性较好的棉花品种。同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将两年四点试验的农艺性状数据与199份棉花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相结合,共得到81个SNP位点,筛选出与多个与抗旱相关的优良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主要位于A06、A07和D04染色体上。其中,在2019年胡杨河可溶性糖含量减退率、2019年胡杨河单株第一营养枝长度减退率、2019年胡杨河全营养枝减退率和2020年胡杨河全营养枝减退率四个农艺性状共同关联到一个SNP(A07:26180293),在这个SNP附近发现Gh_A07G1192和Gh_A07G1198两个候选基因,这两个候选基因在本实验室前期室内抗旱试验数据结果表现较好,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与棉花抗旱性关系密切。下一步将通过RNA干扰、转基因等方法来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鉴定,揭示棉花抗旱性的作用机制,为棉花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分子材料。
谭景发[9](2021)在《水稻抗旱种质筛选和DREB2A同源抗旱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水稻主要生产国之一,但淡水资源紧缺,筛选水稻抗旱种质对于选育和推广适宜水稻节水栽培模式的抗旱品种,节约有限的水资源,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迫的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普通栽培稻品种和非洲新稻品种,通过半期旱作栽培模式和常规水分管理模式(CK)在大田中鉴定筛选水稻抗旱种质。同时,对不同类型水稻种质中与抗旱性相关的转录因子DREB2A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倍型分析、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探究了DREB2A在不同类型水稻种质中的功能性核苷酸序列变异及其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为水稻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潜在优异种质和分子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性状抗旱系数(DC值)统计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DC值变幅在0.07~1.45之间,大多数性状DC值的变异系数达到了10%以上,其中SN、SSR和YPP的变异系数达到了30%以上,分别为31.94%、30.14%和33.59%。2.利用所有性状DC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60份供试材料分为七组,其中第I组19份材料,包括7份普通栽培稻、10份渗入系和2份非洲新稻;第II组13份材料,包括8份普通栽培稻和5份渗入系;第III组5份材料,包括1份普通栽培稻和4份渗入系材料;第IV组6份材料,包括渗入系与普通栽培稻各3份;第V组2份材料,普通栽培稻和渗入系各1份;第VI组8份材料,包括5份普通栽培稻、1份渗入系和2份非洲新稻材料;第VII组7份材料,包括3份普通栽培稻和4份渗入系。对七组材料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各组材料之间在SSP、YPP、PH、TWG和SN等指标上均表现出显着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值(D值)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将60份供试材料的抗旱性分为4个等级,包括6份强抗旱性材料(D≥0.7),45份中抗旱性材料(0.50≤D<0.70),7份弱抗旱性材料(0.3≤D<0.50),2份不具有抗旱性的材料(D<0.3)。3.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TWG、SN、SSR、YPP、PL和PN这6个性状可作为鉴定水稻抗旱性的关键指标性状,其D值关联度分别为0.7096、0.7331、0.7229、0.7698、0.6967和0.6973;WDC值关联度分别为0.7396、0.7412、0.7129、0.7488、0.6943和0.7011。4.对来源于不同种质材料的85条DREB2A基因转录本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进行发掘,共检测出5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共翻译获得12种氨基酸序列,从中鉴定出了1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来源于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材料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较大片段的变异。5.对85条DREB2A基因转录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单倍型分析,共鉴定出39个单倍型,其中33个新发现的单倍型已上传至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MN436756~MN436788),其余6个单倍型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利用拓扑关系可以将DREB2A基因的单倍型分为3个组。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DREB2A基因的39个单倍型被划分为3组,其中,第III组的组内遗传差异最大;第I组次之;第II组的遗传差异最小。不同分组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第I、III组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第II、III组次之;第I、II组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对第I组和第II组的单倍型结合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单倍型的材料在SN、SSR和YPP上表现出显着差异。7.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DREB2A基因的ENC值偏大(接近61),对12个DREB2A等位基因的RSCU值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非洲栽培稻中的DREB2A基因在密码子使用上与其他水稻有很大的差异。
姚锐[10](2021)在《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鉴定及SiKAT1抗旱功能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硫解酶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发挥着合成和降解脂肪酸碳链的功能。在植物中,硫解酶对生长发育和逆境环境应答有着重要作用。谷子有着基因组小、自花授粉,生长周期短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研究抗旱机制和基因功能的模式作物。目前,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硫解酶蛋白的理化性质、序列特性、组织表达特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干旱胁迫下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谷子KAT亚型硫解酶编码基因的敲除载体;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关键成员SiKAT1进行了抗旱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了5个硫解酶编码成员,位于4条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长度为401至461aa,分子量为41至48k Da,等电点在6.02至8.44之间;均含有硫解酶特有的2个保守基序和硫解酶的半胱氨酸活性催化位点。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谷子硫解酶分为两个亚家族(KAT和ACAT)。SiACAT2和SiACAT3所编码的蛋白为酸性蛋白,SiACAT1、SiKAT1和SiKAT2所编码的蛋白为碱性蛋白,KAT型硫解酶编码基因有14个外显子,ACAT型硫解酶编码基因有13个外显子;KAT亚型的蛋白具有靶向过氧化物酶体的PTS2序列,SiKAT1和SiKAT2为同源基因。3.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KAT型硫解酶在根、茎、叶、穗部位高表达,ACAT型硫解酶在根、茎、叶、穗部位表达量均相对较低;启动子区含有多种光响应元件、激素类响应元件、胁迫诱导元件。干旱胁迫下,硫解酶基因家族5个成员在地上和地下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SiKAT1在地上和地下部分对干旱响应最为敏感。4.SiKAT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提升了大肠杆菌在PEG处理下的菌落数,表明SiKAT1在体外发挥着抗旱功能。
二、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稻组合节水抗旱特性的梯度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和试验平台 |
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
1.3 性状测定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水分含量的控制效果 |
2.2 多梯度水分处理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抗旱指数 |
2.4 水分利用效率抗旱指数 |
2.5 节水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比较 |
2.6 组合的节水抗旱性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2)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指标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棉花品种(系)在水分胁迫下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
2.2 单项指标分析 |
2.3 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4 抗旱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及抗旱性等级划分 |
2.5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6 不同综合抗旱性评价指标的比较 |
3 讨论 |
3.1 棉花种质资源全生育期多指标相结合评价抗旱性 |
3.2 抗旱性评价指标选择 |
3.3 不同棉花种质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 |
3.4 抗旱品种的选择应用应该服从生产需要 |
(3)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表型性状鉴定是认识作物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的基石 |
1.1 表型是认识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 |
1.1.1 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是品种选育的动力 |
1.1.2 作物种质资源对环境的可塑性是培育品种的基础 |
1.1.3 作物特异性表型是解决当前育种瓶颈的材料基础 |
1.1.4 特异表型种质是基因研究、分子设计育种和转基因作物培育的前提 |
1.2 高效与准确的作物种质表型发掘是现代育种的支撑 |
1.2.1 具有优异农艺和产量性状的种质是育种的恒久基础 |
1.2.2 作物产业化发展对品种表型的新要求 |
1.2.3 良好抗性作物品种是稳定产量、扩大种植范围的重要保障 |
1.2.4 生态友好型新品种培育需要新表型种质的注入 |
1.2.5 食品营养品质优质化、多样化特异种质成为新需求 |
1.2.6 适宜工业化加工的专用种质将得到更多利用 |
2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及环境控制 |
2.1 作物表型鉴定的基本原理 |
2.2 作物表型性状鉴定的环境控制 |
2.2.1 农艺和产量性状表型鉴定的环境控制 |
2.2.2 生物与非生物逆境抗性表型鉴定的环境控制 |
2.3 作物表型表达的环境可塑性 |
3 作物表型的主要鉴定方式 |
3.1 田间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3.2 设施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3.3 仪器分析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3.4 利用味觉和嗅觉的感官鉴定 |
4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表型鉴定重要进展及对育种的贡献 |
4.1 基本农艺与产量性状鉴定 |
4.2 生物胁迫抗性鉴定 |
4.3 非生物胁迫抗性鉴定 |
4.4 品质性状鉴定 |
4.5 养分水分高效利用性状鉴定 |
5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发展趋势 |
5.1 表型鉴定策略与重点任务发生重大改变 |
5.1.1 重要农艺性状从单点单环境鉴定到时序性鉴定 |
5.1.2 绿色优质多抗性状成为表型鉴定的重点 |
5.1.3表型鉴定从低通量粗放型转向高通量精准化 |
5.1.4 标准化成为表型鉴定信息交流的重要条件 |
5.2 作物表型精准化鉴定技术快速发展 |
5.2.1 田间环境下作物表型组学鉴定技术 |
5.2.2 可控环境下作物表型组学鉴定技术 |
5.2.3 作物表型图像采集技术 |
5.2.4 高通量表型鉴定数据处理技术 |
6 结论 |
(4)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形态指标 |
1.3.2 生理指标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品种的代表性及其指标测定值分析 |
2.2 供试品各指标DC值频次与相关性分析 |
2.3 主成分分析 |
2.4 隶属函数分析及其品种的综合抗旱性评价 |
2.5 聚类分析及抗旱级别划分 |
2.6 花生抗旱性鉴定回归方程的建立 |
3 讨论 |
3.1 花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选择 |
3.2 花生抗旱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花生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
4 结论 |
(6)寒地粳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1.2 调查与测定 |
1.2.1 生物量测定 |
1.2.2 光合指标测定 |
1.2.3 剑叶酶活性的测定 |
1.2.4 茎秆伤流量的测定 |
1.2.5 产量及相关性状测定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1.3.1 抗旱系数(CDT) |
1.3.2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和对数化 |
1.3.3 指标的权重分配 |
1.3.4 主成分Pj权重(Wj)和主成分综合得分(Sf) |
1.3.5 统计分析软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及相关分析 |
2.2 参试材料抗旱性的主成分分析 |
2.3 抗旱性综合评价 |
2.4 不同基因型的抗旱性聚类分析 |
2.5 水稻抗旱鉴定指标的筛选 |
3 讨 论 |
3.1 关于水稻抗旱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
3.2 关于主成分分析与水稻抗旱性综合评价的关系 |
4 结 论 |
(7)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叶片生理性状差异及抗旱指标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抗旱系数 |
1.2.2 田间取样方法 |
1.2.3 叶面积系数 |
1.2.4 功能叶叶绿素含量 |
1.2.5 功能叶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 |
1.2.6 相对值(relative value,RV)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甘薯品种的叶面积系数及其与抗旱系数的相关性 |
2.2 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薯品种功能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
2.2.1 功能叶叶绿素含量 |
2.2.2 功能叶相对含水量 |
2.2.3 功能叶相对电导率 |
2.3 功能叶生理性状与甘薯品种抗旱性的相关性 |
2.4 抗旱系数及各指标相对值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甘薯品种抗旱性差异鉴定 |
3.2 甘薯品种叶片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
(8)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作物的抗旱性 |
1.1.1 作物抗旱类型 |
1.1.2 作物形态变化与抗旱性 |
1.1.3 作物生理变化与抗旱性 |
1.1.4 作物光合作用与抗旱性 |
1.1.5 棉花各生育期与抗旱性 |
1.1.6 作物抗旱指标筛选 |
1.1.7 作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2.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义 |
1.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4 指标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棉花品种(系)在干旱胁迫下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
2.2.2 抗旱性指标分析 |
2.2.3 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4 抗旱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及抗旱性等级划分 |
2.2.5 抗旱性指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3 讨论 |
2.3.1 利用干旱胁迫的方法对棉花抗旱性指标进行筛选是可行的 |
2.3.2 棉花种质资源全生育期多指标相结合的抗旱性评价 |
2.3.3 抗旱性评价指标选择 |
2.3.4 不同棉花种质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 |
2.3.5 抗旱品种的选择应用应该服从生产需要 |
第三章 棉花全生育期抗旱性状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表型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系统发育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3 抗旱性的最优单倍型 |
3.2.4 候选基因预测 |
3.3 讨论 |
3.3.1 抗旱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3.2 优良等位基因突变的应用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水稻抗旱种质筛选和DREB2A同源抗旱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水稻抗旱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2.1 水稻抗旱性鉴定的方法 |
2.2 水稻抗旱性鉴定性状指标和综合评价 |
2.3 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 干旱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2.5 干旱胁迫对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
3 水稻基因组学及其抗旱基因遗传多样性 |
3.1 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 |
3.2 水稻功能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
3.3 水稻耐旱相关基因鉴定 |
3.4 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3.5 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类型水稻抗旱种质的筛选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性状考察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生育期内的降雨量与温度统计 |
3.2 水稻种质干旱胁迫条件下各评价指标表现及方差分析 |
3.3 水稻种质干旱胁迫条件各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 水稻种质抗旱相关指标的聚类与多重比较分析 |
3.5 不同种质分组的苗高、分蘖和叶片SPAD值抗旱系数的表现 |
3.6 水稻种质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3.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8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抗旱主要评价指标筛选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水稻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水稻抗旱鉴定指标的选择与筛选 |
4.3 水稻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
4.4 结论 |
第三章 DREB2A同源抗旱基因的多样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剂配置 |
2.2.2 DNA的提取 |
2.2.3 DNA质量检测与保存 |
2.2.4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
2.2.5 测序数据的拼接及多序列分析 |
2.2.6 单倍型网络图的制作 |
2.2.7 遗传距离的计算 |
2.2.8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2.9 开放阅读框的预测与翻译 |
2.2.10 密码子偏好性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REB2A基因转录区域的序列变异 |
3.2 DREB2A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3.3 不同DREB2A等位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 |
3.4 两个DREB2A单倍型分组间抗旱指标的方差分析 |
3.5 DREB2A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两个栽培稻中DREB2A基因的变异位点鉴定 |
4.2 稻属DREB2A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 |
4.3 DREB2A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物种特异性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鉴定及SiKAT1抗旱功能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1.1.1 干旱影响植物形态结构 |
1.1.2 干旱影响植物生理生化指标 |
1.2 不同品种谷子对干旱的耐受性 |
1.3 谷子抗旱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
1.4 植物硫解酶研究进展 |
1.4.1 硫解酶的发现 |
1.4.2 硫解酶的结构特征 |
1.4.3 植物中硫解酶的分布 |
1.4.4 植物中硫解酶的生物学功能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试验方法 |
2.1.1 数据来源及使用软件 |
2.1.2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鉴定 |
2.1.3 谷子硫解酶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2.1.4 硫解酶家族成员系统进化分析 |
2.1.5 谷子硫解酶家族成员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
2.1.6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染色体分布 |
2.1.7 谷子硫解酶蛋白质序列分析 |
2.1.8 谷子硫解酶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1.9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信息 |
2.2.2 硫解酶基因家族系统发育、基因结构和保守模体分析 |
2.2.3 谷子硫解酶编码基因染色体定位在4 条染色体上 |
2.2.4 谷子硫解酶编码基因存在同源关系 |
2.2.5 谷子KAT亚型硫解酶存在PTS2 序列 |
2.2.6 谷子KAT表达水平高于ACAT |
2.2.7 谷子硫解酶编码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大量顺势作用元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响应干旱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化学试剂和试剂盒 |
3.1.4 培养基配制 |
3.1.5 抗生素配制 |
3.1.6 实验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谷子育苗及扩增模板制备 |
3.2.2 荧光定量PCR测定干旱胁迫下谷子硫解酶编码基因转录水平 |
3.2.3 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CDS扩增 |
3.2.4 CRISPR-Cas9 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
3.2.5 SiKAT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2.6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 |
3.2.7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干旱胁迫诱导谷子硫解酶基因表达上调 |
3.3.2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克隆 |
3.3.3 CRISPR-Cas9 敲除谷子KAT编码基因 |
3.3.4 SiKAT1 增强大肠杆菌BL21对20%PEG的耐受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 |
4.2 谷子硫解酶功能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四、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稻组合节水抗旱特性的梯度量化研究[J]. 康海岐,潘英华,孙小文,韩友学,高利军,曹艳,高菊,康家荣,李星月,张鸿. 农学学报, 2021(10)
- [2]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J]. 李憬霖,刘绍东,张思平,陈静,刘瑞华,沈倩,李阳,马慧娟,赵新华,庞朝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10)
- [3]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J]. 王晓鸣,邱丽娟,景蕊莲,任贵兴,李英慧,李春辉,秦培友,谷勇哲,李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01)
- [4]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评价[J]. 刘博宽,赵楠楠,崔顺立,李秀坤,刘盈茹,何美敬,侯名语,杨鑫雷,穆国俊,刘立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5]过表达OsMas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抗性评价[D]. 戚名扬. 淮阴工学院, 2021
- [6]寒地粳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J]. 李红宇,夏玉莹,刘梦红,郑桂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06)
- [7]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叶片生理性状差异及抗旱指标筛选[J]. 张海燕,解备涛,姜常松,冯向阳,张巧,董顺旭,汪宝卿,张立明,秦桢,段文学. 作物学报, 2022(02)
- [8]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李憬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9]水稻抗旱种质筛选和DREB2A同源抗旱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谭景发.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10]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鉴定及SiKAT1抗旱功能初步分析[D]. 姚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