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延安“窑洞大学”里(论文文献综述)
侯懿航[1](2021)在《东方欲晓——延安枣园作为中国革命象征的图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40年代以来,延安枣园成为艺术家表现革命圣地的重要题材。其经艺术家的实地写生、图像再造与艺术符号的凝练,在美术史的图像建构中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走向革命胜利的精神意涵。本文以不同时期枣园题材美术创作为例,探讨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影响下,艺术家们以积极、自觉的创作意识融入中国革命的历史语境中,在"枣树——窑洞明灯"的符号意象中探寻"东方欲晓"的精神指向,通过图像引证,揭示美术作品的风格演进与发展历程。
王辰文[2](2021)在《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红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利用城市街道景观这一物质载体来展示红色文化,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街区建设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对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以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景观设计学、符号学等为理论基础,遵循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对红色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形成可运用到街道景观设计当中的文化符号。具体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充分阐述:在第一部分(第一章),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现状背景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为论文写作整理思路,构建系统的研究框架;在第二部分(第二、三章),分别阐述了红色文化和城市街道景观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构成要素,明确红色文化与城市街道景观的关系;在第三部分(第四章),总结出红色文化街道景观的特征、分类和构成要素,通过分析国内三个典型的红色文化主题城市街道,得出当下国内在塑造红色文化主题街道的所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出红色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设计方法;第四部分(第五章)的设计实践中,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延安市中环大道西段现状存在的问题,提炼延安红色文化元素符号,运用具象或意象的手法与街道景观设计相融合,创造延安红色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观。本论文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提炼出红色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类符号,并融合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进而得出建构街道景观设计的新的视角、理念与方法。在案例中运用此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展示出具有延安红色文化特色的街道魅力,以期为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与红色文化的继承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实践参考。
王一涵[3](2021)在《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聚了一系列的文化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的总和可称之为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夺取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产物,使得“革命文化”的称谓从此流传下来。延安时期,一般是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红军长征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时东渡黄河到达西柏坡,进驻延安的十三年。延安时期,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选择延安时期革命文化进行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弘扬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支撑。本文对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形成背景、内容、特点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首先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本文的观点以及与已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其次对相关概念作了一个简要的界定,对延安时期革命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进行了剖析;接下来对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论述,详细分析了延安时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主要特点;最后介绍了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延安时期革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提供成功典范、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提供精神动力、为打破国民党文化专制提供有力支撑;从当代的角度看,延安时期革命文化也为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提供政治方向,为新时代丰富先进文化、培育时代青年提供行动指南,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
周立,张艺英,张慧瑜,狄金华,张谦,常镪,杜洁,何慧丽,林海英,李彦岩,潘家恩[4](2020)在《“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8)》文中认为周立教授团队撰写的《"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9)》一文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一经刊发,在国内乡村发展研究领域引发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者要求,特此刊发该团队《"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8)》以飨读者。此文是对中国乡村发展的纵深调研,打破常规视野中"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程式,一点触及,多点发力,多视角发现乡村中国的魅力,总结乡建历史和经验,传承乡村文化,开启城乡中国发展的新研究时代,学者情怀贯穿其中,读后为之动容。欲知详情,请君细赏。
李雅堃[5](2020)在《地域文化元素在延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应用 ——以延安二道街景观设计改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展示,而各自城市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正是各个城市魅力的所在。街道是城市的核心,街区面貌则体现着城市的形象,传递着文化内涵,所以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应充分将其地域性的特征展现。然而多数城市原本具有的文化特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弱化,城市街道逐渐失去了地域特色与人文关怀。所以针对此现象引发了对本课题的设计研究。通过研读相关的景观设计理论,如何将街道设计的更具有地域文化,提出打造城市街道地域性景观的具体思路与措施。从城市文化和街道景观元素的关系入手,重点从保障城市街道基本功能、保护城市街道生态环境并结合延安当地历史文化及地域特性三者的联系,研究并分析设计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体现与运用,地域文化与多元文化共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以及如何让城市街道景观更富有人文内涵。从城市背景与性格、街道发展背景、地域文化背景、地域性景观要素这四个角度具体解析。以延安市二道街为设计研究对象,对延安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延安的文化符号提取运用,创造具有延安风俗特色的城市景观,让市民及游客可以有心灵的栖息点,建立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的景观空间序列。建立地域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空间,提出街道景观的地域性改造设计策略。也希望自己能够以所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有着正确且有益的分析,为民众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人文关怀的街道景观,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助益。
张璐[6](2020)在《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自信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的形象输出成为了存量规划发展与研究的新方向。相较于新兴发展的城镇片区,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背景下衍生形成的老城片区正面临众多现实发展矛盾。一方面,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市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人文精神逐渐弱化,城市形象的独特性消失,显现出风貌趋同现象和城市特色危机。故老城区风貌更新在城市复兴的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选取延安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延安坐落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山环水绕的自然生境赋予了其多样变化的物质环境和空间特色。故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空间三个层面总结区域特征,并以古代、近代、当代的纵向时间跨度和山水格局、街巷体系、节点标志的横向空间类别梳理老城区的风貌特色要素。进而结合现状揭示出延安老城区城市风貌表达呈现出山水生态安全格局受损、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显现三大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风貌保护和传承发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基于资源特征和城市发展方向,凝练出以山水格局为核心的生态风貌和以红色圣地为核心的文态风貌的更新定位。一方面,以落实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延安老城区的生态风貌更新以“保护生境——完善网络——彰显形象”为目标,对其展开自然生境的保护、绿色格局的搭建以及视觉景观秩序构建的更新策略,凸显生态风貌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另一方面,融合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延安老城区的文态风貌要以“保护文化——凸显标志——细化节点”为目标,对其展开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构建、地标景观意象的营建、文态空间整治的更新策略。采用可视性分析的方法建立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采用GIS平台天际线分析的方法进行高度控制,以保证景观视廊的通视。通过这种更新目标和策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展示文态风貌标志。最后,以风貌特色功能区为控制单元,建立以生态风貌和文态风貌为核心的风貌控制体系,以实现对老城区风貌的有效管控。以保护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风貌定位,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延安老城区的城市风貌更新展开研究,试图探索存量规划下新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思路,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老城复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欣燕[7](2020)在《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美术教育资源,将延安红色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为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红色文化提供了平台。本文以延安红色美术资源为着眼点,分析红色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进而指导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旨在通过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文部分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延安红色美术资源的概念和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整合、梳理适合在小学阶段讲授的延安红色美术的教学资源。第二部分论述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结合小学美术课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分析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美育和德育教育以及传承优秀的红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教学中发挥延安红色美术资源优势,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创意等方法,将延安红色美术资源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外活动、实地游学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实践,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红色美术资源的认知。第四部分阐述《写意花卉——山丹丹花》、《延安窑洞建筑艺术》、《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三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分别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郭铭帅[8](2020)在《传统元素在“开封博物馆”建筑创作中的类型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发达,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国内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的传统建筑正在遭受极大冲击,甚至处于逐步消失的境地。所以将传统元素创新传承且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是现今建筑创作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现代建筑,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大众的认同。因此,很多建筑设计师们将眼光投向了那些能彰显传统建筑特征的建筑符号元素。建筑师们开始了他们长达约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实践。本文结合建筑类型学理论,研究传统建筑元素的类型特征,探索研究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传承的基本内容,总结出传统元素传承演绎模式以及演绎的原则、思维、方法等,为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元素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论文主要论述基础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加之国内外的研究近况的综述。最后,是对文章的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简要概括。第二章对建筑类型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对当代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架构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在系统研究与深入理解后对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进行归纳介绍。第三章针对上文提到的类型学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本章节选取了几个相关案例,进一步探讨大师们基于建筑类型学方法研究传统继承的精髓。希望通过调研分析解读经典案例的方式,对前人的优秀作品和思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由此找到一些适用于开封的传承传统元素的方法和路径,为开封博物馆的设计创作“造桥铺路”。第四章该章节主要是承接第三章论文研究的方法论及第四章中能够对于方法论的实践分析,由此该章节就开始根据类型学应用于建筑创作的三步骤开始着手针对开封做出进一步回应。于是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及实地调研的方式去搜集开封的详细资料,对开封从城市格局致传统建筑构建元素进行整理,结合建筑类型学理论将开封建筑文化,历史文脉,传统元素进行系统类型学分析。并且,通过对开封地区传承传统建筑元素的现状做了调研分析,最后,总结出开封针对传统建筑元素传承现状做法的缺点与不足。第五章该章节为核心章节,由前一章节对开封传统元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基于建筑类型学中“原型”思想,提取开封地区传统元素的原型,分别从开封的城市格局、历史积淀、宋韵水城、古之形态、空间布局和材质色彩等创作原型出发,详细论述开封博物馆建筑创作时对相应的原型进行转换应用的一系列实践方法。
杨东[9](2020)在《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区域一体化和文化的大交融,平衡、协同和趋同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词。与此同时,城市因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来新生元素的冲击,固有的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城市间的差异性逐渐缩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延安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与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之独有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形成了独有的城市风貌。“宝塔山延河水”、窑洞、剪纸、秧歌……构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体系。但受河谷地形限制,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严重紧缺,开发强度和建设密集日益加大,固有的城市风貌正日渐消逝。保护、修复、体现、发展城市特色成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核心任务。笔者基于攻读硕士阶段实践项目——“延安市七里铺片区城市设计”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在理论层面,以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比较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在了解现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现状风貌特色进行认知;在规划设计阶段,首先以AHP层次分析法对现状风貌进行评价,总结风貌现状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对七里铺片区的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于四个方面:其一是对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及城市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其二是对延安市风貌构成要素的特征研究;其三是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评价体系与现状特征研究;其四是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规划实证研究。本次研究旨在有效的推动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构建,同时为延安市其他片区或其他城市的风貌特色规划提供参考。
李霞[10](2020)在《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当代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陕北窑洞是一种颇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其建筑技艺在当代发生了较大变迁。这些变迁在陕北社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与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及其当代变迁相关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相对不足,进一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陕北窑洞建筑及其技艺依然存在于当前陕北社会中,这是对它做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在文献检索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第一手田野调研材料,围绕土窑洞、石砌口窑洞、纯石窑洞等三类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及其当代变迁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研究陕北G村(田野点)窑洞建筑及其建筑技艺后发现,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变迁主要体现在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和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的转变之中。具体而言,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技艺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用石头等建筑材料给土窑洞砌口的技艺,二是增加了给窑洞装挑檐的技艺,但比较少见。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技艺变迁主要体现在纯石窑洞通体都用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而不像石砌口窑洞那样在土窑洞的基础上用石头砌窑洞口沿,由此增加了箍窑技艺,并将现代楼房装潢技艺较普遍地应用在纯石窑洞之上。与此同时,在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和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转变的过程中,陕北窑洞建筑在技艺方面也体现出连贯性,一是这三种类型的窑洞建筑都利用了拱形张力原理,在建筑外形上都保持了拱形;二是这三种类型的窑洞建筑在采光、取暖等方面保持了连贯性,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些连贯性保证了当代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在变迁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在当代的系列变迁是与陕北社会变迁同步的。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发展和变迁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反之,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发展和变迁也标志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此外,由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都以窑洞为居住建筑,因而陕北窑洞建筑除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还具有红色教育功能和红色旅游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建设事业建立了密切关联。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陕北窑洞建筑也成为从陕北农村走出去的人们“留住乡愁”的重要物质保障。尽管目前陕北窑洞建筑技艺还没有失传,但无疑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和发展挑战。无论是出于振兴乡村和传统技艺的考虑,还是出于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和红色教育事业的考虑,都有必要继续对陕北窑洞建筑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和人为保护。
二、在延安“窑洞大学”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延安“窑洞大学”里(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欲晓——延安枣园作为中国革命象征的图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发于地域文化的艺术语言及表现视角 |
二、图式的个性探索 |
三、“枣树——窑洞明灯”的表现维度 |
结语 |
(2)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街道景观研究现状 |
1.4.2 国内街道景观研究现状 |
1.5 相关理论 |
1.5.1 城市意象理论 |
1.5.2 符号学理论 |
1.5.3 场所精神论 |
1.5.4 城市文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街道景观相关概述 |
2.1 街道景观概述 |
2.1.1 城市 |
2.1.2 城市街道 |
2.1.3 城市街道景观 |
2.2 街道景观构成要素 |
2.2.1 建筑 |
2.2.2 铺装 |
2.2.3 景观设施 |
2.2.4 绿化植被 |
2.3 街道景观特征 |
2.3.1 内容丰富 |
2.3.2 结构合理 |
2.3.3 动态变化 |
3 红色文化相关概述 |
3.1 红色文化概述 |
3.1.1 “红色”特定内涵 |
3.1.2 红色文化概念 |
3.2 红色文化的构成要素 |
3.2.1 人 |
3.2.2 物 |
3.2.3 事 |
3.2.4 魂 |
3.3 红色文化特征 |
3.3.1 革命性 |
3.3.2 民族性 |
3.3.3 时代性 |
3.3.4 科学性 |
3.3.5 大众性 |
3.4 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 |
3.4.1 红色文化传播途径 |
3.4.2 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现 |
3.5 红色文化元素在符号学中的提炼 |
3.5.1 建筑样式的提取 |
3.5.2 造型元素的提取 |
3.5.3 文化精神元素的提取 |
3.5.4 色彩的提取 |
4 红色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应用 |
4.1 红色文化主题街道 |
4.1.1 红色文化主题街道内涵 |
4.1.2 红色文化主题城市街道特征 |
4.1.3 红色文化城市街道分类 |
4.1.4 红色文化在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前期因素 |
4.2 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街道景观案例 |
4.2.1 西安市北新街 |
4.2.2 南昌市八一大道现状 |
4.2.3 上海市多伦路现 |
4.2.4 问题总结 |
4.3 红色文化主题在城市街道景观的应用 |
4.3.1 建筑 |
4.3.2 铺装 |
4.3.3 景观设施 |
4.3.4 绿化植被 |
4.4 红色文化在街道景观中设计原则 |
4.4.1 以人为本原则 |
4.4.2 地域性原则 |
4.4.3 整体性原则 |
4.4.4 生态性原则 |
4.5 红色文化在街道景观中设计方法 |
4.5.1 情景再现 |
4.5.2 艺术表达 |
4.5.3 生态回归 |
4.5.4 地域融合 |
5 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街道景观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延安地理位置 |
5.1.2 各个历史时期的延安 |
5.2 延安红色文化及符号提取 |
5.2.1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 |
5.2.2 延安红色文化构成要素 |
5.2.3 延安红色文化符号提取 |
5.3 街道景观现状 |
5.3.1 周边用地性质 |
5.3.2 街道交通现状 |
5.3.3 街道断面构成 |
5.3.4 街道现状存在问题 |
5.4 中环大道西段街道景观设计 |
5.4.1 设计总体规划 |
5.4.2 空间功能布局 |
5.4.3 典型断面设计 |
5.4.4 街道景观节点 |
5.4.5 街道建筑外立面 |
5.4.6 街道景观小品设计 |
5.4.7 街道铺装设计 |
5.4.8 街道植物配置 |
5.4.9 街道照明设计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生成果 |
致谢 |
(3)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革命文化 |
2.1.3 延安时期 |
2.1.4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 |
2.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背景 |
2.2.2 国内背景 |
2.3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形成的社会条件 |
2.3.1 马克思主义在延安的广泛传播 |
2.3.2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团结奋斗 |
2.3.3 延安时期文化社团的蓬勃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
3.1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内容 |
3.1.1 物质文化 |
3.1.2 制度文化 |
3.1.3 精神文化 |
3.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特点 |
3.2.1 体现爱国奋斗的鲜明主题 |
3.2.2 蕴含心系大众的为民情怀 |
3.2.3 彰显团结一致的民族气概 |
3.3 本章小结 |
4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价值 |
4.1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
4.1.1 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提供成功典范 |
4.1.2 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提供精神动力 |
4.1.3 为打破国民党文化专制提供有力支撑 |
4.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
4.2.1 为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提供思想引领 |
4.2.2 为新时代丰富先进文化,培育时代青年提供行动指南 |
4.2.3 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立:以多视角在乡村发现中国 |
二、张艺英:从书斋到田野 |
三、张慧瑜:劳模创造历史 |
四、狄金华:大历史的书写与小人物的命运 |
五、张谦:人定则胜天,人不定呢? |
六、常镪:乡土民居的衰败与发展思考 |
(一)社会观念。认为窑洞、土房等传统民居是落后的标签,是被乡村发展革命的对象 |
(二)村庄生活。村庄空心化、功能退化,人情互助逐渐淡化,未来发展不可预期把握 |
(三)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民居建造是本地化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来是依靠逐步迭代、自我更新、逐步完善的 |
四、成本优先。不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因素上,低价低质的材料与人工,成为普遍的选择 |
(五)管理模式。按照商业逻辑很难保证农房施工质量与使用维护,产权问题也影响深刻 |
七、杜洁:化“留守问题”为“建设动力”:重识黄土地 |
(一)“愚公”开山十五年,挂壁公路成本有多高? |
(二) 留守的乡村真的“空心”吗? |
(三)富饶的黄土地 |
八、何慧丽:穿越与跨界:灵宝来了一群学者 |
(一)一行人来到了函谷关,与2500年前以来的经史打了个照面 |
(二)一行人来到了小秦岭山脚下的村庄,与5500年前的黄帝文明甚至更远的原初社会打了个照面 |
(三)在灵宝,与当代的乡村建设有一个跨界的约会 |
九、林海英:温柔的力量 |
十、李彦岩:生猛美味的袁家村 |
十一、潘家恩:延安与乡建 |
一 |
二 |
三 |
(5)地域文化元素在延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应用 ——以延安二道街景观设计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承载地域文化的街道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
1.1.2 地域文化逐渐脱离于街道实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文化 |
2.1.1 文化的概念及范畴 |
2.1.2 地域文化概念 |
2.1.3 延安地域文化 |
2.2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
2.2.1 城市街道景观概念 |
2.2.2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分析 |
3.1 地域文化与街道景观之间的联系 |
3.1.1 地域文化融入城市街道景观 |
3.1.2 地域文化丰富街道景观内在 |
3.2 城市街道景观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
3.2.1 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
3.2.2 保留历史自然景观 |
3.2.3 利用本土资源 |
3.2.4 寻求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
3.3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营造 |
4.1 延安市区位概况分析 |
4.2 延安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应用 |
4.2.1 红色文化元素 |
4.2.2 民俗文化元素 |
4.3 延安市二道街街道景观现状分析 |
4.3.1 街道两侧建筑杂乱 |
4.3.2 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
4.3.3 街道公共设施不齐全 |
4.3.4 街道景观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
4.4 延安市二道街街道景观设计理念及方法 |
4.4.1 街道景观现状问题及解决 |
4.4.2 街道景观文化特色定位及设计理念 |
4.4.3 街道景观整体构思与布局 |
4.4.4 街道景观规划设计具体方法 |
4.5 延安市二道街街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展望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录 |
附件 |
(6)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热点 |
1.1.3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
1.3.2 国内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
1.3.3 国内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延安老城区的环境特征 |
2.1 延安老城区概况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形地势 |
2.2.2 山川水脉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植被资源 |
2.3 人文环境特征 |
2.3.1 黄土风情特色的民居建筑 |
2.3.2 表征革命圣地的红色遗迹 |
2.3.3 延续历史文化的府城格局 |
2.3.4 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4 空间环境特征 |
2.4.1 山—水—城的空间格局 |
2.4.2 空间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3.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的时空构成及问题 |
3.1 行政建制的历史沿革 |
3.2 延安老城区风貌历时结构要素 |
3.2.1 古代老城区风貌的生成 |
3.2.2 近代老城区风貌的发展 |
3.2.3 当代老城区风貌发展的停滞 |
3.3 延安老城区风貌空间结构要素 |
3.3.1 山水格局 |
3.3.2 街巷体系 |
3.3.3 节点标志 |
3.4 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存在的问题 |
3.4.1 山水生态安全面临破损危机 |
3.4.2 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 |
3.4.3 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突出 |
3.5 本章小结 |
4.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的思路框架 |
4.1 延安老城区的保护要求 |
4.1.1 基于风貌保护的上位规划解读 |
4.1.2 延安老城区风貌保护内容 |
4.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更新定位 |
4.2.1 市域内延安老城区的功能定位 |
4.2.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定位 |
4.3 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路径探讨 |
4.3.1 生态风貌更新思路 |
4.3.2 文态风貌更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顺应山水格局的老城区生态风貌提升 |
5.1 保护生境:生态基底的保护 |
5.1.1 保护“三山”山体完整 |
5.1.2 山林修复 |
5.1.3 水体治理 |
5.2 完善网络:绿网格局的搭建 |
5.2.1 构建山水廊道 |
5.2.2 增加绿地斑块 |
5.3 彰显形象:山—水—城景观秩序的构建 |
5.3.1 景观秩序的图景分析 |
5.3.2 山—水—城景观秩序风貌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6.承继历史文脉的老城区文态风貌整治 |
6.1 保护文化:文态风貌的保护结构 |
6.1.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
6.1.2 风貌特色功能区的划分 |
6.1.3 文态网络的构建 |
6.1.4 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组织 |
6.2 凸显标志:地标景观意象的可视表达 |
6.2.1 以宝塔为核心营建地标景观意象 |
6.2.2 基于GIS的地标景观可视性分析 |
6.2.3 基于GIS的文态网络与地标景观之间的可视性分析 |
6.2.4 建立延安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 |
6.3 细化节点:文态空间的整治 |
6.3.1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文态空间环境提升 |
6.3.2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建筑高度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延安老城区风貌存在问题及更新策略 |
7.1.2 延安老城区风貌控制体系与内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7)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1.红色文化 |
2.红色美术资源 |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实地考察法 |
3.调查法 |
一、延安红色美术资源概述 |
(一)延安红色美术资源的概念 |
(二)延安红色美术资源的类型 |
1.红色革命旧址建筑群 |
2.红色主题绘画 |
3.红色主题书法 |
4.红色主题雕塑 |
5.革命历史文物和民间工艺 |
二、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
(一)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
(二)深化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
(三)加强小学生的美育教育 |
(四)传承民族优秀红色文化 |
三、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一)在教学设计中发挥延安红色美术资源优势 |
1.重视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转变教学观念 |
2.挖掘革命遗址美术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
3.融入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弥补教材不足 |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延安红色美术资源 |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审美视野 |
3.设计创意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4.多元教学评价,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 |
(三)在课外实践中走进延安红色美术资源 |
1.组织与辅导美术兴趣小组课外活动 |
2.发挥纪念馆(博物馆)的美育功能 |
3.通过实地游学的方式增强情感体验 |
四、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案例 |
(一)教学活动案例《写意花卉-山丹丹花》 |
1.学情分析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二)教学活动案例《延安窑洞建筑艺术》 |
1.学情分析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三)教学活动案例《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 |
1.学情分析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传统元素在“开封博物馆”建筑创作中的类型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社会文化背景 |
1.1.2 城市发展背景 |
1.1.3 项目创作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建筑类型学相关理论 |
2.1 类型学 |
2.1.1 类型学渊源 |
2.1.2 类型学概念 |
2.2 建筑类型学 |
2.2.1 建筑类型学背景 |
2.2.2 建筑类型学概念 |
2.2.3 建筑类型学的发展 |
2.3 建筑类型学流派组成 |
2.3.1 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 |
2.3.2 新地域主义类型学 |
2.3.3 两种流派的异同点分析 |
2.4 建筑类型学在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 |
2.4.1 建筑类型学对研究“传统继承”的适用性 |
2.4.2 建筑类型学对研究“传统继承”必要性 |
2.5 建筑类型学的“原型”理论应用模式 |
2.5.1 传统类型分析 |
2.5.2 传统原型提取 |
2.5.3 原型转换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传统建筑元素类型学传承的经典案例解读 |
3.1 王澍-建筑类型学的本土化应用 |
3.1.1 王澍类型学思想 |
3.1.2 王澍的设计实践 |
3.1.3 水岸山居空间原型 |
3.1.4 本节小结 |
3.2 贝聿铭-苏博传统继承之类型学分析 |
3.2.1 苏州博物馆传统“类型”还原 |
3.2.2 传统空间组织原型的应用 |
3.2.3 苏州地域元素原型的提取应用 |
3.2.4 本节小结 |
3.3 赵元超-“延安大剧院”地域原型的应用探析 |
3.3.1 延安地域概况分析 |
3.3.2 延安大剧院“地域元素原型”的应用实践 |
3.3.3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4 开封传统元素类型学分析 |
4.1 调研情况分析 |
4.1.1 文献调研部分—“开封城市历史发展” |
4.1.2 实地调研部分—“开封传统建筑元素” |
4.2 开封“城市城市历史发展”类型学分析 |
4.2.1 开封古城“形态格局”之类型分析 |
4.2.2 开封古城“水色半城”之类型分析 |
4.2.3 开封古城“城摞城”之类型分析 |
4.2.4 开封古城“宋之建筑”类型分析 |
4.3 开封“传统建筑元素”类型学分析 |
4.3.1 传统元素之建筑形态类型分析 |
4.3.2 传统元素之建筑装饰类型分析 |
4.3.3 传统元素之建筑组合类型分析 |
4.3.4 传统元素之建筑色彩类型分析 |
4.4 传统建筑元素在开封地区应用现状 |
4.4.1 传统元素在建筑细部的应用 |
4.4.2 传统元素在建筑立面造型中的应用 |
4.4.3 传统建筑色彩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
4.4.4 传统元素在城市小品中的应用 |
4.5 开封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现状中的缺点与局限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开封博物馆”设计实践中传统原型的类型学应用 |
5.1 开封博物馆项目简介 |
5.1.1 项目区位及建筑概况 |
5.1.2 项目设计定位 |
5.2 创作原型一·“三重城”之城市格局 |
5.2.1 开封都城文化“重重城”原型提取 |
5.2.2 “三重城”之意象原型在开封博物馆中应用 |
5.3 创意原型二·“城摞城”之历史积淀 |
5.3.1 开封“城摞城”历史纪实 |
5.3.2 开封“城摞城”意向原型提取 |
5.3.3 “城摞城”之意象原型在开博中的应用 |
5.4 创作原型三·“四水贯都”之宋韵水城 |
5.4.1 北宋开封“四水贯都”原型提取 |
5.4.2 “四水贯都”之意象原型的转译应用 |
5.5 创作原型四·“宋之形态”之古韵而生 |
5.5.1 开封“古之形态”原型提取 |
5.5.2 开封“古之形态”原型的应用 |
5.6 创作原型五·“古都风情”之材质与色彩 |
5.6.1 开封建筑材质与色彩的原型提取 |
5.6.2 开封博物馆关于传统材质、色彩意向原型的应用 |
5.7 创作原型六·“空间布局”之古意盎然 |
5.7.1 开封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原型提取 |
5.7.2 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原型的转化应用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图目录 |
论文表目录 |
附录A:研究成果一览表 |
附录B:开封博物馆建成效果图 |
致谢 |
(9)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全球化带来延安风貌特色消逝 |
1.1.2 圣地延安更需要特色的城市风貌 |
1.1.3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问题突出、急需研究优化 |
1.2 相关概念与界定 |
1.2.1 城市风貌 |
1.2.2 城市特色 |
1.2.3 城市风貌特色 |
1.3 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风貌研究 |
1.3.2 国内城市风貌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城市风貌特色基础理论研究 |
2.1 城市风貌基础理论 |
2.1.1 城市风貌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
2.1.2 城市风貌的基本特征 |
2.1.3 城市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 |
2.2 城市特色基础理论 |
2.2.1 城市特色的来源 |
2.2.2 城市特色的基本特征 |
2.2.3 城市特色的价值 |
2.3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理论 |
2.3.1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评价体系 |
2.3.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
2.3.3 城市风貌现状特色评价因子的选择原则 |
2.3.4 城市风貌现状特色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 |
2.4 城市风貌特色理论实践运用的思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安市风貌特色构成要素与特征研究 |
3.1 延安市风貌特色构成要素 |
3.1.1 城市形态演进 |
3.1.2 自然环境要素 |
3.1.3 历史文脉要素 |
3.1.4 城市文化要素 |
3.1.5 定位目标要素 |
3.2 延安市风貌特色意象调研 |
3.2.1 调研范围与分区 |
3.2.2 意象调研 |
3.2.3 访谈调研 |
3.3 延安市风貌特色要素总体特征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里铺片区现状风貌特征与风貌特色评价研究 |
4.1 七里铺片区风貌现状概况 |
4.1.1 位置与范围 |
4.1.2 现状风貌构成要素 |
4.1.3 上位规划定位 |
4.2 七里铺片区现状风貌特色评价模型构建 |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2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4.2.3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分研究 |
4.2.4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因子现状问题小结 |
4.3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实践 |
5.1 定位分区 |
5.1.1 特色定位 |
5.1.2 分区结构 |
5.2 整体控制 |
5.2.1 凸显自然山水格局——保基质 |
5.2.2 优化人工空间格局——构秩序 |
5.2.3 加载城市文化信息——赋内涵 |
5.3 意象强化 |
5.3.1 强化路径秩序 |
5.3.2 拓展开放节点 |
5.3.3 统一城市色彩 |
5.4 有效修补 |
5.4.1 改造建筑立面体现地域特色 |
5.4.2 优化广场节点传承人文特色 |
5.4.3 整治广告牌匾赋予文化特色 |
5.5 重点表达 |
5.5.1 核心空间特色体现 |
5.5.2 七里铺街景整治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当代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对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 当代陕北窑洞建筑概况 |
2.1 陕北土窑洞建筑概况 |
2.2 陕北石砌口窑洞建筑概况 |
2.3 陕北纯石窑洞建筑概况 |
2.4 小结 |
3 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发展与变迁的范例:G村 |
3.1 G村及其窑洞建筑概况 |
3.2 G村调研概述 |
3.3 G村悠久的土窑洞建筑技艺 |
3.4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G村石(砖)砌口土窑洞建筑技艺的流行 |
3.5 改革开放四十年G村纯石窑洞技艺的发展 |
3.6 纯砖窑洞建筑技艺简论 |
3.7 纯石窑洞建筑的装潢技艺 |
3.8 小结 |
3.8.1 土窑洞向石砌口窑洞转变过程中的技艺变迁 |
3.8.2 石砌口窑洞向纯石窑洞转变过程中的技艺变迁 |
4 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当代变迁与当地社会的关系 |
4.1 陕北社会经济发展为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变迁奠定了物质基础 |
4.2 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当代变迁提升了陕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
4.3 陕北窑洞建筑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
4.3.1 石匠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4.3.2 木匠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4.3.3 装潢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4.4 小结 |
5 陕北窑洞建筑功能的嬗变 |
5.1 引起陕北窑洞建筑功能嬗变的社会原因 |
5.2 陕北窑洞建筑的红色教育功能 |
5.3 陕北窑洞建筑的红色旅游功能 |
5.4 “留住乡愁”的陕北窑洞建筑 |
5.5 小结 |
6 简要展望 |
6.1 关于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6.2 关于陕北窑洞建筑技艺的未来研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在延安“窑洞大学”里(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欲晓——延安枣园作为中国革命象征的图像建构[J]. 侯懿航. 美术, 2021(08)
- [2]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中环大道西段为例[D]. 王辰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研究[D]. 王一涵.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2018)[J]. 周立,张艺英,张慧瑜,狄金华,张谦,常镪,杜洁,何慧丽,林海英,李彦岩,潘家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地域文化元素在延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应用 ——以延安二道街景观设计改造为例[D]. 李雅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D]. 张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延安红色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欣燕. 延安大学, 2020(12)
- [8]传统元素在“开封博物馆”建筑创作中的类型学应用研究[D]. 郭铭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D]. 杨东. 长安大学, 2020(06)
- [10]陕北窑洞建筑技艺当代变迁研究[D]. 李霞.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