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最大的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徐川[1](2018)在《替代机载APU保障飞机的地服设备PCA的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飞机机务保障模式中,分飞机自行保障(主要是靠飞机机载APU完成),和地面综合保障系统(主要是各种地面服务设备PCA等的供给),本文通过对该两种模式的经济性、环保性、社会性各方面分析计算,得出PCA保障飞机的优势,并通过设计一套地面通用化的飞机PCA保障系统来解决实际机务保障中提高保障效率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越先进的飞机对地面保障设备的依赖程度越大。为了争取最高的运行效率,提高飞机的利用率和机场场地的利用率,各国航空业都在努力缩短飞机在地面上的保障时间,提高保障效率。在同一时刻用多种车辆平行地对飞机进行装卸、维修和补给,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这促使地面保障车辆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用车辆群体,用于对飞机的地面保障。其中用于地面维护保障的设备,主要有充氧(氦)车、电源车、油泵车、空调车、牵引车、加(抽)油车、挂弹车、各类检测车等等。在飞行准备时,飞机周围往往会被各种保障车辆围得水泄不通,平时显得很乱,而战时则可能严重影响维护保障的效率。解决设备保有数量和规格,减小设备运输周转量,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在现代空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地面设备本身的设计和制造来说,实现设备小型化、综合化和通用化,无疑是其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必然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了在飞机空调车地面保障服务使用中,通过实施一种专用的设备输入、输出状态的人为可控调节技术,使同一款型号的飞机空调车满足多种型号或类型飞机的地面保障需要,实现飞机空调车对飞机种类和规格的通用化性能需求,提高保障效率,从而减小机队对飞机空调车的保有型号和数量;并通过对飞机空调车设备功能设计和其与飞机连接装置的研究,提出通用化的解决方案。
易旦萍[2](2013)在《滑阀式真空泵的振动分析和结构改进》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滑阀泵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在真空冶炼、真空干燥、真空镀膜、真空浸渍等真空作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的滑阀式真空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它是利用滑阀结构来改变吸气腔的容积实现真空,故称滑阀真空泵。由于结构上的特点,这种泵容积量大,所以常常应用在大型设备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泵的前级泵。但是,这种泵的转子具有很大的偏心,运转时会产生转动惯性力,此时,这个运动系统就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发出较大的噪音。目前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偏心轮的惯性力的大体平衡,但是,滑阀的质心的运动轨迹形状复杂,是近似卵圆形的封闭曲线,因此,难以实现滑阀惯性力的完全平衡。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滑阀真空泵的振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真空泵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滑阀泵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滑阀真空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滑阀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确定了滑阀真空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了滑阀运动时对泵轴所产生的振动力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滑阀导轨对泵体产生的振动力的变化规律。基于质量平衡原理,推导了偏心轮运动时的动平衡方程,包括各个偏心轮之间的质量和位置关系,配重块的质量计算方法及其安装位置。根据分析可知,可以实现偏心轮的惯性力的平衡。论文对现有的滑阀真空泵进行了结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滑阀真空泵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选择合理的结构和几何参数,并且通过虚拟样机软件对两种滑阀真空泵的结构进行对比性模拟试验。新的滑阀真空泵结构可以从原理上降低由于滑阀转动对泵体产生的振动力,同时保证滑阀泵的平稳高效运行。
朱亮[3](2005)在《对全自动洗衣机包装过程的半自动化设计》文中认为本文对全自动洗衣机装配生产线中使用的全自动提升机的结构设计、计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对气动真空吸附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元件的选择等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将其应用到本次企业技术改造的具体项目——全自动提升机中;其次,针对本次结构设计的特点,将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等首次引入到非标准设备的结构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预测算法,从系统可靠性预测、单元可靠性最优化分配,直到具体的零部件——螺栓的可靠性设计,尤其是单元的可靠性分配,本文对各种分配方法均进行了详细计算,最后选取了最优化的设计参数。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所加工制造出的全自动提升机达到了使用要求和工艺要求,完成了企业的技术改造任务,投入使用后,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王西龙,金建华,罗根松,王国民[4](2003)在《H-150E型滑阀真空泵的研制》文中认为介绍了新一代高真空度、低噪音、低振动、低能耗的 H- 15 0 E型滑阀真空泵的研制。
李玉英[5](2002)在《真空杂志1964~2001年容积泵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程肇霖,文加顺,王永钧,李殿奎[6](1990)在《乳白石英材料工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引言据估计就我国目前能源消耗而言,能量利用率提高10%,就等于节约标准煤1.4亿吨,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应与能源的增产和开发并重。能源大部份消
高其烈[7](1981)在《空气压缩机的技术进展和趋向(一)》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对动力用空气压缩机技术进展,作简要的回顾、评论并展望其发展趋向。大体涉及:空气压缩机史话;往复活塞式、回转式和离心式等主要类型空气压缩机实用的最佳范围与前途;其重要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产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们在结构型式、结构参数、机器结构等方面的变革。撰文者对于我国发展工业范围内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如空压机结构类型的抉择;综合利用空压机余热;废止排放式冷却水系统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噪声公害;限定润滑系统合理注油量;抓紧气阀科研与成果推广;加强吸排气净化设备的研制等提出几点意见。
浙江水泵厂技术科[8](1977)在《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文中研究指明
浙江水泵厂[9](1977)在《我国最大的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浙江水泵厂工人高举“鞍钢宪法”伟大红旗,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于七六年三月试制成功了我国最大的 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为我国真空行业又填补了一项空白。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一、试制经过高压强大抽速的真空泵是目前国防建设中急需的设备。浙江水泵厂承担了这项研制任务。该厂广大革命职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导,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
二、我国最大的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最大的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替代机载APU保障飞机的地服设备PCA的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机载APU替代技术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来源 |
1.1.1 飞机传统的机载APU保障模式 |
1.1.2 飞机地服设备GPU、PCA进行飞机机务保障模式 |
1.1.3 飞机地服设备PCA保障模式与机载APU保障模式的区别 |
1.1.4 通用化飞机机务设备PCA项目的意义及来源 |
1.2 APU替代设备技术和产品的国内外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产品研制开发现状 |
1.2.2 国内产品的研制开发现状 |
1.2.3 地服设备的发展趋势 |
2 APU和地服设备PCA保障飞机的经济性分析以及有关的计算方法 |
2.1 APU的相关数据、使用排放和费用 |
2.1.1 APU排放计算方法 |
2.1.2 APU排放所需数据 |
2.1.3 污染物 |
2.1.4 运行时间 |
2.1.5 APU的费用 |
2.2 地服设备GPU和PCA使用排放和费用计算 |
2.2.1 400 HzGPU排放计算方法 |
2.2.2 400 HzGPU排放计算的运算数据 |
2.2.3 PCA系统排放量计算方法 |
2.2.4 400 HzGPU和PCA的价格 |
2.3 地服设备GPU、PCA替代机载APU的技术经济分析 |
2.3.1 分析方法 |
2.3.2 计算方法 |
2.4 总结地服设备GPU、PCA替代APU的必然性 |
2.4.1 APU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
2.4.2 使用飞机地服设备GPU+PCA保障飞机的优势 |
3 基于PCA替代技术的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依据标准 |
3.1 目前的飞机空调车PCA在实际使用中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
3.1.1 供求市场的特点及保有情况 |
3.1.2 实际保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 针对飞机机务保障工作的空调车PCA解决方案 |
3.3 实施飞机地面空调车PCA通用化的技术研究 |
3.3.1 输出状态要求及技术实现研究 |
3.3.2 设备与飞机连接的要求及技术实现研究 |
3.4 实施飞机空调车通用化达到的效果 |
3.5 实施飞机空调车通用化项目采用标准 |
4 基于通用化地服设备PCA替代APU的应用实例 |
4.1 通用化地服空调站PCA应用概述 |
4.2 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 |
4.3 设计计算 |
4.3.1 参数的确定 |
4.3.2 制冷剂的选择 |
4.3.3 制冷系统型式 |
4.3.4 制冷系统制冷量配比 |
4.3.5 系统的设计工况(按单输出口核算) |
4.3.6 系统循环的理论计算 |
4.3.7 强制通风风冷式冷凝器设计计算(一二级合并单体换热器) |
4.4 地服空调站设计方案 |
4.5 地服空调站设计工作原理 |
4.6 具体实施方案 |
4.6.1 PCA综合地服空调站 |
4.6.2 外装框架系统 |
4.6.3 空调性能系统 |
4.6.4 制冷系统 |
4.6.5 制热系统 |
4.6.6 水冷换热中转系统 |
4.6.7 军机主用换热系统 |
4.6.8 军机主用供风系统 |
4.6.9 机库内冷量输送 |
4.6.10 控制系统 |
4.6.11 安全保护系统 |
4.6.12 机库内供风系统 |
4.6.13 机库循环降温系统 |
4.7 主要部件选择 |
4.7.1 压缩机 |
4.7.2 高瑞气环真空泵 |
4.7.3 冷凝风机 |
4.7.4 室内循环风机 |
4.7.5 PTC电加热器 |
4.7.6 水泵 |
4.8 本章小结 |
5 试验验证 |
5.1 试验和测试数据分析 |
5.2 与不同机型配比达到的通用化效果 |
5.3 APU与GPU+PCA的机场保障实例验证 |
5.3.1 APU排放 |
5.3.2 PCA系统排放量验证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滑阀式真空泵的振动分析和结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空泵的现状及发展 |
1.1.1 真空泵的主要性能指标 |
1.1.2 真空泵的分类 |
1.1.3 真空泵的选择 |
1.1.4 各类真空泵的现状和发展 |
1.2 滑阀式真空泵的发展 |
1.3 课题背景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滑阀式真空泵的结构特性 |
2.1 滑阀泵的工作原理 |
2.1.1 滑阀泵的组成结构 |
2.1.2 滑阀真空泵工作原理 |
2.2 滑阀泵的质量平衡原理 |
2.2.1 常见泵的质量平衡方式 |
2.2.2 双级滑阀泵的质量平衡计算 |
2.3 滑阀泵的结构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滑阀泵运动特性数值模拟 |
3.1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发展 |
3.1.1 虚拟样机技术的基本概念 |
3.1.2 虚拟样机技术应用软件 |
3.2 ADAMS软件简介 |
3.2.1 虚拟样机分析软件 |
3.2.2 ADAMS的设计流程 |
3.3 滑阀真空泵虚拟样机建模 |
3.3.1 滑阀泵虚拟样机建模 |
3.3.2 Solid Works和ADMAS软件接口 |
3.4 滑阀真空泵ADAMS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1 滑阀真空泵模型的简化 |
3.5 滑阀泵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参数化程序设计实验过程 |
3.5.1 仿真步骤 |
3.5.2 仿真模型设置 |
3.5.3 动力分析 |
3.5.4 实验数据分析 |
3.5.5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滑阀式真空泵的结构改进研究 |
4.1 现有的优化改进方法 |
4.2 滑阀泵的结构改进设计 |
4.2.1 改进方案 |
4.2.2 改进结构优势 |
4.3 滑板式真空泵各构件结构设计 |
4.3.1 偏心轮形状设计 |
4.3.2 配重块形状尺寸设计 |
4.3.3 滑板形状尺寸的概念设计 |
4.3.4 弹簧边界力的确定 |
4.3.5 弹簧形变量的确定 |
4.4 滑板式真空泵的机构特性 |
4.4.1 机构简化 |
4.4.2 压力角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滑板式真空泵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
5.1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 仿真步骤 |
5.3 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 |
5.4 对比分析 |
5.5 其他减振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与主要创新点 |
6.1.1 研究工作总结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对全自动洗衣机包装过程的半自动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目的、意义、要完成的工作和预期结果 |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案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章 前言 |
2.1 气动行业的前景 |
2.2 气动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贡献 |
第3章 真空吸附系统设计 |
3.1 前言 |
3.2 真空源 |
3.2.1 真空泵 |
3.2.2 真空发生器 |
3.3 真空源的选择 |
3.3.1 真空泵的选择 |
3.3.2 真空发生器的选择 |
3.4 真空系统的控制元件、辅件及执行元件 |
3.4.1 真空控制元件 |
3.4.2 真空的测量 |
3.4.3 真空的传输 |
3.4.4 真空的净化 |
3.4.5 真空吸盘 |
3.5 真空吸附系统应用举例 |
3.5.1 电视包装机气动、真空系统 |
3.5.2 吸附玻璃制品机的真空系统 |
3.6 本次工程设计的提升机气动、真空系统 |
第4章 可靠性概述 |
4.1 前言 |
4.2 可靠性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概论 |
4.3 可靠性与提升机的质量 |
4.4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第5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论 |
5.1 提升机可靠性设计与可靠性计划 |
5.2 提升机可靠性设计的基本特点 |
5.3 提升机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
5.4 可靠性水平等级及可靠性经济指标 |
第6章 系统可靠性设计 |
6.1 系统与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6.1.1 系统的组成 |
6.1.2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6.2 可靠性预测 |
6.3 可靠性分配 |
6.3.1 等分配法 |
6.3.2 再分配法 |
6.3.3 相对失效率法与相对失效概率法 |
6.3.4 AGREE 分配法 |
6.4 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 |
6.4.1 系统可靠性最优化(最优分配) |
6.4.1.1 花费最小的最优化分配方法 |
6.4.1.2 拉格朗日(Lagrangian)乘子法 |
第7章 可靠性试验 |
第8章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
8.1 概述 |
8.2 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
第9章 可靠性管理 |
9.1 概述 |
9.1.1 可靠性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
9.1.2 设计和制造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
9.1.3 可靠性信息管理 |
9.2 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
9.2.1 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
9.2.2 技术状态的管理 |
9.3 备件库存的可靠性管理 |
9.4 可靠性管理中的人员管理 |
第10章 提高提升机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 |
10.1 设计阶段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
10.2 制造阶段的方法与措施 |
10.3 使用阶段保证产品可靠性的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获奖情况 |
(4)H-150E型滑阀真空泵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极限压力与测量误差 |
2 电机配套功率 |
3 振动 |
4 噪声 |
5 入口压力为大气压时的连续运转和喷油 |
6 使用寿命 |
7 结束语 |
四、我国最大的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替代机载APU保障飞机的地服设备PCA的技术应用研究[D]. 徐川. 西华大学, 2018(01)
- [2]滑阀式真空泵的振动分析和结构改进[D]. 易旦萍. 扬州大学, 2013(01)
- [3]对全自动洗衣机包装过程的半自动化设计[D]. 朱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2)
- [4]H-150E型滑阀真空泵的研制[J]. 王西龙,金建华,罗根松,王国民. 真空, 2003(04)
- [5]真空杂志1964~2001年容积泵论文索引[J]. 李玉英. 真空, 2002(02)
- [6]乳白石英材料工艺及其应用研究[J]. 程肇霖,文加顺,王永钧,李殿奎. 红外技术, 1990(04)
- [7]空气压缩机的技术进展和趋向(一)[J]. 高其烈. 压缩机技术, 1981(02)
- [8]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J]. 浙江水泵厂技术科. 真空技术报导, 1977(02)
- [9]我国最大的H—1200型滑阀式真空泵试制成功[J]. 浙江水泵厂. 科技简报, 1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