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米瑞华[1](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姜维旗[2](2019)在《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产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同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在调整和重组。要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政策,必须对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有正确的把握,了解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城市发展的趋势,进而为城市发展、规划、管理等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同时,也是城市实现人口、资源、经济与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及偏离—份额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7年西宁市主城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并探讨了影响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7年西宁市主城区三次产业产值都有不同幅度增长,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幅度较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增长,且第三产业产值逐步超越了第二产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就业人员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且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逐步超过第二产业。随着西宁市产业政策的调整,主城区三次产业的发展与西宁市产业前进的步调基本一致,西宁主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2)2000-2015年西宁市主城区第一产业发展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从产值来看主要分布在城北区和城中区,但产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林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在四区分布并不大;渔业在一产中所占比重不大,2010-2015年只有城中区有所分布;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不大,2010-2015年只分布在城北区和城中区。由于城市用地结构主要以建设用地为主,城市化的推进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本文对于第一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主要从1990-2015年西宁市主城区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入手,研究发现主城区的耕地面积整体上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四周逐步减少的趋势。这跟西宁市主城区城镇化进程加速有直接关系,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3)从企业空间分布来看,大型企业多位于西宁主城区的核心区域,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总部以决策、办公等职能为主;中型工业企业数量比较多,但是大型工业企业数量比较少。整体来说,西宁主城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布局呈现出X状的空间分布格局,跟西宁市城区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从长远来看,西宁市主城区内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由于地租和交通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步由城市的核心区域向外迁移,工业类的企业与工厂会逐步搬迁到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便于园区统一布局管理,逐步淘汰那些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使得西宁市主城区内部第二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4)第三产业主要从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个代表性行业进行研究,通过空间分布图和核密度图,选用了三个时间节点(2009年、2013年和2017年)进行对比,发现了这五个行业都是由主城区的核心区域逐步向四周扩散,相关的企业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城南方向沿着宁贵高速不断增加呈带状分布。(5)通过对2000-2017年西宁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主城区发展的特殊性,本文将西宁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类,即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因素、政策因素和城市产业规划布局五大类。

龙晓玲[3](2020)在《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经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将“三农”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民生根本,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现阶段,需要解决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中积累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土地、依靠农业和农民,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还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需要大量会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现阶段依靠从外引进人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持续的。归根到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得依靠本地自己培养的人才,而农村职业教育就是最好的培养途径,这也是农民参与终生教育的做好方式。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围绕青海省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调查进行详细剖析,并利用国内外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西宁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意见建议。西宁辖区内仅有1所省属的高职的畜牧专业技术学校,它从省级宏观层面针对青海牧区畜牧业的发展,但没有市属专门的农村职业院校,现有职业技术院校中涉农的专业少,职业教育的水平低。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国家的政策机遇,以及对口支援省市的扶持政策。西宁市应当抓紧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西宁市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需求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突出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方向的新型主干专业。积极在广大农村搭建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切实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就业及发展能力。

俞路[4](2006)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自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方针和思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之前的数十年中,国家一直试图实现经济发展的空间平衡。在毛泽东时代,国家试图利用区域发展政策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空间重构,平衡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并且国家动员和组织了东部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来满足中西部地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是这明显违背了人口迁移的自然法则,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人们往往趋向于迁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国家的政策却与之相反。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意识到以前所犯的错误,开始改正其人口迁移政策,取消了很多限制人口自由迁移的规章制度。人口迁移受市场经济影响日益强烈,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人口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区域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了大逆转。人口迁移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情况下,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强烈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流向和流量,从而影响到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 国家和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更是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资源分配(尤其是投资)的最终权利是属于国家的,因此国家对各地区的发展策略将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人口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样受到国家的支配与控制,国家根据地方需要,将相应的人力资源布置到当地,这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国家在区域政策上的变化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人口迁移的流向与分布。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改变了强制性的人口迁移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型的人口迁移政策,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强烈影响到人口迁移的流向与分布。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很旺盛,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中西部很多地区经济不发达,就业需求不足,劳动力过剩,因此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区域结构特征。同理,迁移人口的分布也同样受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的强烈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格局变化来体现出人口迁移的流向与分布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前,迁移人口的分布明显存在着均衡化的趋势,迁移人口的分布如同洒胡椒面一样,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改革开放之后,迁移人口的分布明显存在着集聚的趋势,迁入人口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大城市,而迁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的一些人口大省。根据笔者的研究,无论是从大区域的

马吉霞[5](2020)在《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青海旅游业迅速发展,其联动效应带动中心城市西宁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清真餐饮业,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市场的繁荣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涌入城市并投身其中。本文以西宁市清真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为研究对象,从女性打工者的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看女性打工者如何摸索着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两栖人”;如何在城市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进行着城市文化适应;又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调适与自我表达。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涉及研究缘起和意义,继而对相关文献作以梳理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了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兴起的大背景及发展现状,以及本文两个“田野点”D饭店与R饭店的基本情况介绍与笔者打工的经历。第三章讨论了清真餐饮业的女性打工者从何而来、她们多元的身份与迁移动机以及为何成为“餐饮人”。第四章结合笔者的实践来分析女性打工者们职场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包括饭店内的劳动分工和饭店对她们的规训,以及女性打工者们发挥主动性去适应职场的策略。第五章从女性打工者精神方面如消费观念和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家庭角色的半脱嵌与新的关系圈等对她们精彩的城市生活作以总结。结语部分对乡土女性来到都市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反思。

相震[6](2006)在《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城市普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特别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承载力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应用。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较全面的理论解析。通过城市生态系统基本问题、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理论解析,概括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次,提出了城市复合承载力的概念,阐述其内涵、特征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建立了较实用、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以现实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的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系数的判别方法。第四,将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理论运用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充分利用我们自身以往对西宁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和长期、丰富的监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宁市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在详细调查能源、资源、污染源以及对主要污染因子历史状况分析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西宁市城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综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重要资源要素的质、量和时空分异特征,揭示了西宁市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理清了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应用多种合理模式测算了西宁市的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同时,应用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西宁市水、气、土壤的承载现状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状况,明确了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能力。借助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判断了西宁市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协调的现实状况。最后,从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分析出发,通过对制约西宁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辨析,从解决目前西宁市生态安全存在的焦点问题入手,以提高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赵晨曦[7](2019)在《西宁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青海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资源大省,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市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大城市,其城镇化的水平对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也直接影响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和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发展状况,研究西宁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努力建设与发展好西宁市的小城镇,既可以加速推进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提升西宁市的城镇化水平,也能更好地通过促进区域城镇化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增强西宁市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首先,本文在界定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为基础,采取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资源禀赋、区位特征、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发展等方面对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西宁市小城镇发展有着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以及靠近中心城市,便于承接中心城市的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等要素的优势,同时国家提出的建设特色小城镇以及西宁市关于特色小城镇的规划为该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西宁市小城镇的发展也存在着人口规模偏小,中心城市的发展挤压小城镇的发展空间等明显劣势,这为西宁市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其次,结合上面的研究内容,通过定性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西宁市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该地区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同质化发展倾向较为严重、产业发展成效欠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最后,针对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突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发展倾向;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拓展地理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治理效率等建议和进一步促进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的一些展望。

马晓帆,张海峰,高子轶,孙骜[8](2021)在《西宁市老年人口分布与养老资源错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中国战略下,积极应对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和医疗等相关设施,成为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很少关注西北城市的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养老资源错位的现象。本研究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18年西宁市公安局各街镇人口数据和兴趣点(POI)数据,选用老年人口系数、赡养率、增长率和地理集中率四个指标,利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模型、核密度函数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对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及养老资源(医疗资源、老年设施)空间错位现象进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1)9年间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步入老年型社会。(2)通过老龄化综合指数可知:主城区外围街镇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大于城区中心的街道,其中小桥街道、朝阳街道、马坊街道与乐家湾镇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2018年综合老龄化指数增长速度超过中心城区街道,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程度已从中心街道向外围街镇扩散。(3)通过空间错位指数计算可得知:城中区的养老资源数量充足但过于集中,城北区的养老资源分布合理但是数量较少,行政区之间的养老资源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较大空间错位问题。

杜英[9](2005)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西部地区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本身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无不限制着该区域的发展,而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城镇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城镇化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环节,在一定意义上,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也就是西部地区城镇化逐渐发展的过程。然而,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这对生态环境本已十分脆弱的西部地区来说,影响尤为严重。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问题,揭示城镇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度及其规律,对克服西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使西部城镇化健康、稳定、合理地发展以及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西部现代化,具有现实的、长远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西部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对西部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研究西部城镇化进程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而总结出西部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规律性并指出今后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西部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的影响包括对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不但会增加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而且对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有显着的影响,表现为居民受教育程度、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与中、东部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镇化的推进还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被不断强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被不断得到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化的发展还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在1997 年到2002 年间,西部地区耕地和牧草地呈减少趋势,园地、林地及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呈增加的趋势。 西部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效应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效应、气候效应、水环境效应和地学效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产生环境污染效应;城镇化的发展还将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城镇化使西部市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日照时间减少及太阳辐射强度减小等;城镇化的发展还对水文和水资源产生影响,在带来地表径流增加、洪峰增高等径流效应的同时,部分地区还造成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缺水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城镇化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引发了西部地区地质地貌的变化,并产生了诸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同时还从结构、生态功能、物质组成等方面对城镇土壤的基本形状

王蕾[10](2019)在《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与提升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能源消耗量迅速增加,城市已然成为能源消耗的重要主体。能源消耗量的迅猛增长不仅激化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消耗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排放也严重破坏了环境系统,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福利水平造成了巨大威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各项发展目标已表明,统筹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已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升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势在必行。因而,科学判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探究城市能源高效转型路径、协调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福利发展意义重大。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主要回答了“为什么研究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及其提升政策”。通过阐释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通过对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相关理论、绩效概念、绩效结构模型以及能源绩效概念演化内容的剖析,构建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概念结构模型。再次,主要回答了“怎么进行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在概念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文献分析方法,结合现有研究中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筛选出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进而构建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体系。为了满足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的多重需求,构建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模型。出于评价工具使用可视化、便捷性的考虑,设计并开发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系统。第四,主要回答了“中国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水平如何”。运用本研究构建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模型和评价系统对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进行了测算,从总体概况、时间维度、城市个体维度和绩效差异维度分别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阐述,揭示了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在不同维度上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地,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第五,主要回答了“怎么提升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基于对现行政策内容的回顾,结合现行政策的类别及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提升作为最终目标,确定出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提升的各项子目标及相应的政策情景。基于不同政策情景下各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提升效果确定出各个城市和国家应当选择的主导政策及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概念和结构层面:基于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的剖析,本研究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界定为在一定社会规制和因素影响下,城市基于一定能源投入和其他投入经过城市发展活动所能形成的最优产出水平,进而构建了涵盖城市能源经济绩效、城市能源环境绩效和城市能源福利绩效的三维结构模型,拓展了城市能源绩效理论研究的概念框架和视角。(2)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体系层面:基于规范的文献分析过程,最终构建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能源投入为投入指标,经济产出、污染排放和福利水平为产出指标。影响因素则包括能耗结构、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城市规模、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投入、HDD指数、城镇化水平及家庭汽车拥有量。该体系将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纳入同一框架范围内,从内生化和外生化的双重视角揭示了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反映了城市能源利用的动态过程。(3)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模型层面:为了满足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多重评价需求,本研究在综合分析随机前沿分析模型、随机射线前沿分析模型以及非期望产出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将绩效评价和因素分析纳入同一阶段,有效解决了同一模型中同时处理多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要求,更加符合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的现实情景。(4)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系统层面:基于前述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结构、功能设计,以省会城市为样本,开发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分布式组件服务器和人机交互界面三个部分组成,涵盖登录、添加数据、编辑数据、绩效计算、绩效分析、绩效比较、绩效查询和图表导出等功能。该评价系统以模块化设计为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充分实现了数据管理、业务处理和信息展示,有效降低了设计模式的复杂程度;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有效满足了各类使用者的评价需求;为未来能源绩效评价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实现能源绩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供了重要借鉴。(5)中国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水平和因素作用层面: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空间较大,并呈现出一定的两阶段分化现象。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可分为三类,每一类别在绩效水平和发展趋势上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而从每个城市的绩效水平和变化程度来看,各个城市也有所不同。能耗结构、城市规模对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科学技术投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价格对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最大,能耗结构和科学技术投入次之,城市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小。(6)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提升政策的选择层面:从各个省会城市的政策选择结果来看,太原市、沈阳市、上海市、杭州市和武汉市应将降低能耗政策作为提升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主导政策。石家庄市应将减排政策作为主导政策。成都市应重点实施提高经济产出政策。而天津市、呼和浩特市、哈尔滨市、南京市、合肥市、福州市、南昌市、济南市、郑州市、广州市、重庆市、贵阳市、昆明市、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和乌鲁木齐市应将提升福利水平政策作为首要政策选择。长春市应重点关注于优化能耗结构政策。而海口市和银川市则重点依托于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提高能效技术水平政策是北京市和南宁市提升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主导政策。多数城市以提升福利水平政策为绩效提升的最优选择。从国家层面出发,应按照各项政策的效用有主次、有梯度地实施上述政策,统筹、协调和应用不同政策下的具体建议。提升政策选择研究融入了政策分类和政策效果预测的量化研究,提高了提升目标设计和预测结果判定的准确性,为该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1.2.3 研究区域概况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3 成果述评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4.1.1 格网化方法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4.4.1 指标分析方法
        4.4.2 变量选取
        4.4.3 结果分析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4.5.1 因子分析方法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4.5.3 因子解释
        4.5.4 聚类分析方法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6.1.2 系数设定方法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研究意义
        1.1.2.2 实践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3.2.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3 ArcGIS空间分析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产业
        2.1.2 空间结构
        2.1.3 产业结构
        2.1.4 产业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产业关联理论
        2.2.3 配第-克拉克定理
        2.2.4 库兹涅茨法则
        2.2.5 中心—外围理论
        2.2.6 产业空间结构演化阶段理论
        2.2.7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第三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值与就业人员结构变化
    3.1 第一产业产值变化
    3.2 第二产业产值变化
    3.3 第三产业产值变化
    3.4 西宁市主城区就业人员结构演变
第四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关联性分析
    4.1 西宁主城区产业结构演进特征
    4.2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主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研究
    4.3 西宁市主城区各行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第五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5.1 第一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5.2 第二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5.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演变
        5.2.2 第二产业空间布局演变
    5.3 第三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5.3.1 住宿和餐饮业空间布局演变
        5.3.2 房地产业空间布局演变
        5.3.3 金融业空间布局演变
        5.3.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空间布局演变
        5.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空间布局演变
        5.3.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空间布局演变
第六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
    6.1 自然因素
    6.2 区位因素
    6.3 交通运输因素
    6.4 政策因素
    6.5 城市产业规划布局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第八章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职业教育
        2.1.2 农村职业教育
        2.1.3 农民教育
        2.1.4 农村教育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终身教育理论
        2.2.5 巴洛夫和福斯特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
第三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3.1 调查方法选取
    3.2 调查说明
        3.2.1 问卷及访谈提纲初稿设计
        3.2.2 小规模预调查
        3.2.3 问卷的定稿与发放
        3.2.4 资料收集
    3.3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情况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2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情况
        3.3.3 西宁市农民培训情况
    3.4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3.4.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4.2 访谈结果及分析
    3.5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5.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3.5.2 缺乏面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
        3.5.3 职业教育实训条件有限
        3.5.4 欠缺就业机制
        3.5.5 发展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难度较大
第四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传统思想阻碍
        4.1.1 学生和家长的观念
        4.1.2 政府相关部门的理念
        4.1.3 现有思想观念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4.2 专业设置不合理
        4.2.1 涉农专业稀缺
        4.2.2 课程结构不合理
        4.2.3 家长和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知
    4.3 对师资的吸收和培养不足
        4.3.1 总体师资不足
        4.3.2 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培训机制
    4.4 不重视实训和就业机制
        4.4.1 不重视实训
        4.4.2 不重视就业机制的建立
    4.5 生源不足
        4.5.1 职业教育生源少
        4.5.2 职业教育生源素质偏低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5.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5.1.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5.1.2 英国的CEB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
        5.1.3 法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5.1.4 澳大利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5.2 国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5.2.1 江苏的中心辐射模式
        5.2.2 山东省平度样板
        5.2.3 河南省农学结合的弹性学制
    5.3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5.3.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大
        5.3.2 校企合作比较紧密
        5.3.3 有效监督教育质量
        5.3.4 国内其他省市的具体经验
第六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完善法规政策
        6.1.1 制定相应国家政策消除落后观念
        6.1.2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6.2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6.2.1 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
        6.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2.3 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
    6.3 改善实训条件
        6.3.1 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
        6.3.2 加强与政府农业部门的互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4)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我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1.毛泽东时代:平均主义和国家防卫
        2.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气象:效率优先与国门开放
    第二节 研究人口迁移的一般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与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
        2.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1.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研究创新
第二章 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理论综述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概念、划分原则与理论研究意义
        1.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划分原则:区域原则和时间原则
        3.人口迁移的区域分级体系
        4.人口迁移研究的学科特点
        5.研究区域人口迁移的地理学意义
    第二节 区域人口迁移的常用指标及其理论体系
        1.区域人口迁出率和迁入率及其相关关系
        2.区域人口迁移常见的其他分析指标
        3.区域迁移人口的年龄与性别特征
    第三节 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
    第四节 区域发展与增长极理论
        1.区域的涵义
        2.区域发展理论
        3.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 区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外部机制——区域差异
        1.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
        2.区域人文条件的差异
        3.区域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二节 内在机制——个体差异
    第三节 人口迁移过程的概念性总结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时空分析
    第一节 我国省际迁移与区域发展:基于四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
        1.区域发展与人口迁移理论
        2.社会主义期间和社会转轨期间的中国人口迁移
        3.中国的人口迁移数据
        4.省际人口迁移与人口再分布
        5.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6.省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之定量分析
    第二节 我国区域迁移人口分布特点及空间极化格局的形成
        1.迁移量、迁移率的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2.人口迁移与迁移距离
        3.流向选择与人口迁移圈
        4.迁入迁出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5.区际人口迁移空间极化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基于五普县际及县内迁移的分析
        1.2000年人口普查迁移数据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2.持续增长的流动人口:模式和趋势
        3.流动人口的迁入地和迁出地分析
        4.流动人口总量的区域分布与集中趋势
        5.迁移原因分析
第五章 区域人口迁移与分布的空间特征分析
    第一节 人口迁移与分布的空间分析过程
        1.空间分析在人口学中的总体框架
        2.人口研究中进行空间分析的数据要求以及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人口空间分析常用指标
    第三节 我国人口分布及迁移状况的宏观空间特征分析
        1.我国人口分布概况的基本特征
        2.我国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关系的定量分析
        3.我国人口分布重心及其移动轨迹
第六章 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热点区域的空间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态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线性要素空间分析方法概述
        2.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态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郊区化趋势的空间分析
        1.点要素空间分析方法概述
        2.北京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及其原因分析
        3.北京市人口分布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分析
    第三节 世纪初上海市人口郊区化动态变化研究
        1.面要素空间分析方法综述(空间自相关统计)
        2.上海市近年来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化趋势
第七章 论文重要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有关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
        1.2.2 有关女性农民工的研究
        1.2.3 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理论借鉴
        1.4.1 都市人类学
        1.4.2 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章 我的“田野”镜像:都市的魅力
    2.1 大美青海: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大发展
        2.1.1 新世纪以来青海发展的新机遇
        2.1.2 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发展
    2.2 清真餐饮业:城市餐饮业亮丽的风景线
        2.2.1 清真饮食文化的解读
        2.2.2 西宁市清真餐饮业的初探
    2.3 我的“田野”工作:实践的打工生活
        2.3.1 四星级的D饭店
        2.3.2 大众的R饭店
第三章 她们是谁:来源、身份与成为餐饮人
    3.1 从何而来
        3.1.1 不规则的劳动力圈
        3.1.2 女性打工者的省内流动
    3.2 女性打工者的身份与迁移动机
        3.2.1 多元的身份
        3.2.2 不同的迁移动机
    3.3 何以成为“餐饮人”
        3.3.1 资本存量少
        3.3.2 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其生活习惯
        3.3.3 女性身份的自觉与利用
第四章 职场生活:新的社会适应
    4.1 走进餐饮业的机缘
        4.1.1 不同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的进入
        4.1.2 女性打工者的劳动分工
    4.2 制度的规训与职场的适应
        4.2.1 外在身体的呈现与内在情感的规训
        4.2.2 作息时间的安排
        4.2.3 劳动过程的监视
    4.3 职场的生存策略
        4.3.1 结群而处之
        4.3.2 隐忍的消极反应
        4.3.3 把握有限的自主性
第五章 日常生活:职场外的社会适应
    5.1 物质方面:收入与消费
        5.1.1 收入
    5.2 社会生活:休闲、家庭与交际
        5.2.1 城市休闲生活初体验
        5.2.2 家庭角色的半脱嵌
        5.2.3 社会交往与新的关系圈
        5.2.4 收入的支配与消费
    5.3 精神生活:文化适应与人生规划
        5.3.1 恋爱与婚育观念的变化与选择
        5.3.2 信仰的实践与表达
        5.3.3 人生规划
结语:乡土女性的都市人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6)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目的和意义
        1.1.3 环境承载力的产生背景
    1.2 承载力研究进展
        1.2.1 承载力的概念演变及其研究应用
        1.2.2 环境要素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环境承载力研究趋势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解析
    2.1 城市的本质定义
    2.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
    2.3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2.3.1 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2.3.2 不完全性和脆弱性
        2.3.3 能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
        2.3.4 环境问题的长期性、扩展性、积累性、重叠性
        2.3.5 地域限制性
        2.3.6 高度开放性
    2.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2.4.1 生活功能
        2.4.2 生产功能
        2.4.3 还原及污染净化功能
    2.5 城市与城市化的背景
    2.6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2.6.1 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
        2.6.2 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2.6.3 产业结构的调整
        2.6.4 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城乡交流
        2.6.5 决策作用的驱动
    2.7 中国的城市化和发展趋势
        2.7.1 中国城市化历史沿革
        2.7.2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7.3 中国城市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2.8 城市环境问题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表现
        2.8.1 城市环境问题由来
        2.8.2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实质
        2.8.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2.9 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9.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9.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9.3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2.9.4 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10 本章小节
3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探索
    3.1 承载力的提出
    3.2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3.3 不同角度的承载力定义
    3.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征
        3.4.1 客观性
        3.4.2 运动性
        3.4.3 主观性
        3.4.4 时空性
        3.4.5 以生命活动为核心
        3.4.6 可计量性
        3.4.7 脆弱性
        3.4.8 整体性
        3.4.9 层次性
    3.5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功能
        3.5.1 产品提供功能
        3.5.2 调节功能
        3.5.3 文化功能
        3.5.4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功能
        3.5.5 净化与更新功能
        3.5.6 输送功能
        3.5.7 制约功能
        3.5.8 效益功能
    3.6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定义和内涵
    3.7 影响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7.1 环境系统本底性能
        3.7.2 人类生活水平
        3.7.3 人为引起的城市物理环境变化
        3.7.4 科技创新水平
        3.7.5 环境系统祸合
        3.7.6 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社会进步
        3.7.7 经济增长速度、指令等行为因素
    3.8 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3.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物质基础条件——城市资源承载力
    3.10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限制条件——城市环境容量与质量
    3.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假说
        3.11.1 多样性—稳定性假说
        3.11.2 铆钉假说
        3.11.3 冗余假说
    3.12 本章小结
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定量化研究
    4.1 环境承载力主要定量方法综述
        4.1.1 专家调查法
        4.1.2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4.1.3 层次分析法
        4.1.4 系统动力学方法
        4.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6 生态足迹分析法
    4.2 评价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4.2.1 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4.2.2 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点
        4.2.3 可比性
        4.2.4 自我维持性
        4.2.5 科学性
        4.2.6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4.2.7 相对独立性
        4.2.8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4.2.9 适应性
    4.3 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和程序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水环境容量核算
        4.5.1 水环境容量理论简析
        4.5.2 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流程
    4.6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4.6.1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因子确定
        4.6.2 控制区确定
        4.6.3 清洁对照点确定
        4.6.4 控制区网格化
        4.6.5 数据收集
        4.6.6 确定大气扩散模型
    4.7 土壤环境容量测算
    4.8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模型
        4.8.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模型
        4.8.2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计量模型
    4.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判别
    4.10 本章小结
5 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
    5.1 西宁市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城市行政区与人口状况
        5.1.3 国民经济构成
        5.1.4 城市基础设施
    5.2 西宁市城市能源结构分析
        5.2.1 西宁市能源消耗历史分析
        5.2.2 西宁市能源消耗现状
    5.3 西宁市环境质量(历年状况)
        5.3.1 1991年~2002年空气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
        5.3.2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5.4 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5.4.1 西宁市1991~2002年SO_2、NO_x、TSP、PM_(10)降尘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5.4.2 西宁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探析
    5.5 西宁市声环境分析
        5.5.1 1990~2002年西宁市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噪声分析
        5.5.2 区域噪声声源构成
    5.6 西宁市酸雨时空分布
    5.7 1991~2002年地表水环境时空特征分析
        5.7.1 西宁市水环境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
        5.7.2 1991~2002年西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5.7.3 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5.7.4 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5.7.5 水环境污染总体特征及原因分析
    5.8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5.8.1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8.2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间评价
    5.9 西宁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析
    5.10 西宁市防治污染的难点及其原因分析
        5.10.1 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实施落后之间的矛盾
        5.10.2 环境保护投资困难很大
        5.10.3 历史遗留问题过多
        5.10.4 工业化起点低,工艺落后,技术改造难度大
        5.10.5 小企业面源性污染严重
        5.10.6 缺乏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5.11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状况
        5.11.1 2002年西宁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分析
        5.11.2 2002年西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5.12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5.12.1 容量测算的数学模型的选择
        5.12.2 容量计算中城市及城区控制区本底浓度的确定
        5.12.3 西宁市污染气象状况分析
        5.12.4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5.13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水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5.13.1 西宁市水资源状况分析
        5.13.2 2002年污染源分析与环境质量评价
    5.1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
        5.14.1 水容量测算中的主要参数确定
        5.14.2 污染源调查分析与结论
        5.14.3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14.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5.15 西宁市土壤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16 西宁市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和判别
    5.17 西宁市环境和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5.17.1 发展、限制、协调之间的辨证关系
        5.17.2 西宁市城市发展压力指数分析
        5.17.3 协调度分析
    5.18 本章小结
6 提高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策略研究
    6.1 自然环境支撑力维护措施
        6.1.1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6.1.2 生态环境环境综合整治
    6.2 生态系统的维育和管理
        6.2.1 建立专门的生态安全与维育联席办公机制
        6.2.2 建立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6.2.3 坚持对重要生态资源优先保护的原则和落实具体措施
        6.2.4 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
        6.2.5 加强污染控制的科学研究
    6.3 提高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协调措施
        6.3.1 经济发展协调性策略
        6.3.2 社会调控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己发表和录用论文

(7)西宁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理论
        2.1.4 梯度转移理论
        2.1.5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2.2 小城镇概念界定
第三章 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3.1 西宁市小城镇发展概况
        3.1.1 西宁市概况
        3.1.2 西宁市小城镇发展概况
    3.2 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3.2.1 小城镇的区位特征
        3.2.2 小城镇的人口规模
        3.2.3 小城镇的用地规模
        3.2.4 小城镇的产业特点及经济功能定位
        3.2.5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
    3.3 西宁市小城镇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挑战分析
        3.3.5 SWOT分析结论
第四章 西宁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
    4.2 小城镇经济实力总体偏弱,产业发展成效欠佳
    4.3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4 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行政效率低下
第五章 促进西宁市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5.1 突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
        5.1.1 合理规划,分类发展
        5.1.2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5.1.3 突出小城镇特色文化
    5.2 提高产业层次
        5.2.1 推进农业现代化
        5.2.2 促进工业规模化
        5.2.3 提升服务业质量
    5.3 着力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5.4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8)西宁市老年人口分布与养老资源错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综合老龄化系数
        2.3.2 核密度分析法
        2.3.3 空间错位指数
3 西宁市主城区老年人口分布
    3.1 人口老龄化指标分析
        3.1.1 西宁市主城区各街镇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异
        3.1.2 西宁市主城区各街镇老年人口赡养率空间分异
        3.1.3 西宁市主城区老年人口增长空间分布模式
    3.2 老龄化指标综合分析
4 养老资源空间错位分析
    4.1 养老资源空间格局特征
    4.2 基于SMI指数的老年资源匹配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讨论

(9)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立题背景分析
        1.1.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1.1.2 西部城镇化是实现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需要
        1.1.3 城镇发展是协调西部地区人地关系的基石
        1.1.4 城市的生态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热点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和进展
        1.3.1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研究
        1.3.2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效应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部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西部地区生态结构分析
        2.1.1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状况
        2.1.2 西部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
        2.1.3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2.2 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2.2.1 西部城镇化的回顾
        2.2.2 西部城镇化现状
        2.2.3 西部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效应分析
    3.1 城镇生态效应的基本概念
        3.1.1 生态效应的涵义
        3.1.2 城镇化的生态效应
    3.2 西部城镇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3.2.1 西部城镇化对人口的影响
        3.2.2 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2.3 西部城镇化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3.3 西部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3.3.1 西部城镇化的环境污染效应分析
        3.3.2 西部城镇化的气候效应分析
        3.3.3 西部城镇化的水环境效应分析
        3.3.4 西部城镇化的地学效应分析
第四章 西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规律性分析及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4.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时空规律性分析
    4.2 西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数理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4.2.1 陕西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模型的建立
        4.2.2 陕西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计量关系分析
    4.3 西部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与提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能源绩效评价
    2.2 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
    2.3 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政策
    2.4 研究述评
3 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概念结构模型
    3.1 概念结构模型的理论基础
    3.2 概念结构与内容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体系
    4.1 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筛选
    4.3 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4.4 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表征变量
    4.5 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系统
    5.1 评价系统的构建思路
    5.2 评价模型的构建
    5.3 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实证分析
    6.1 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概况
    6.2 不同年份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结果
    6.3 2005年-2016年不同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评价结果
    6.4 省会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差异
    6.5 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因素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政策情景模拟
    7.1 中国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政策的发展沿革与特点
    7.2 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提升的目标与政策情景设计
    7.3 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提升政策的效果预测
    7.4 本章小结
8 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提升政策选择与建议
    8.1 不同省会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提升政策选择与建议..
    8.2 国家层面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的提升政策选择与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2]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姜维旗.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3]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 龙晓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4]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 俞路.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5]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D]. 马吉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6]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D]. 相震.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7]西宁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赵晨曦.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8]西宁市老年人口分布与养老资源错位研究[J]. 马晓帆,张海峰,高子轶,孙骜. 世界地理研究, 2021(01)
  • [9]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D]. 杜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福利”绩效评价与提升政策研究[D]. 王蕾.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西宁市劳动力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