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吸附-蒸馏法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春玲[1](2018)在《吸附法制备无水乙醇用分子筛的真空再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工业中常用吸附法制取无水乙醇,选用3A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当分子筛吸附一定时间后需对其进行再生,使分子筛能够循环使用。本文对分子筛的真空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三节直径为100 mm,高为1000 mm的圆柱形吸附柱,内装直径4mm的球形和直径2.93.2 mm的圆柱形3A分子筛,两种分子筛装填质量相等,通过改变吸附柱的节数调整装填高度,装填高度分别为800 mm、1700 mm和2700mm。利用单床吸附试验考察了床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质量流速、进料温度、床层高度及进料浓度对穿透时间、穿透容量和生产强度的影响。然后根据吸附相关数据及流程,设计了双塔流程进行真空再生试验研究。真空再生方式消耗的热量是吸附过程储存的吸附热,不需额外热量的提供。试验考察了质量流速、吸附时间和进料温度对产品浓度、淡酒浓度、产品量、淡酒量及单位淡酒量的影响,并对N2吹扫、成品无水乙醇蒸汽吹扫及真空再生的热量进行了计算,比较了淡酒精再次蒸馏所消耗的热量,通过试验和计算结果突出真空再生节能的优点,以期为该再生方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通过对试验及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吸附过程:床层温度随吸附时间先增加后降低,最高点随流动方向移动;穿透时间和穿透容量随质量流速及进料温度的减小而增加,随床层高度和进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生产强度随质量流速和进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床层高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再生过程:真空再生试验过程中淡酒浓度随质量流速、吸附时间及进料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产品量随质量流速、吸附时间及进料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淡酒量随质量流速和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随进料温度的趋势相反;单位淡酒量随质量流速、吸附时间及进料温度的减小而增加。当吸附时间为7 min,质量流速为0.2246 kg.m-2.s-1,吸附温度为160℃时,单位淡酒量低至15.72%,温度增至200℃时,单位淡酒量降至13.80%。通过热量计算得到,再生过程中单位产品消耗热量高低排序依次为N2吹扫再生、无水乙醇蒸汽吹扫再生和真空再生,且N2吹扫过程消耗的热量远远高于其余两种方式;真空再生后产生的淡酒精再次蒸馏所消耗热量低于无水乙醇吹扫再生,与N2吹扫再生方式相当。通过再生试验结合热量计算分析得出:利用过热气体吸附,通过吸附储热结合抽取真空的方式再生能够降低热量损耗,减少淡酒精的生成。
许文友[2](2005)在《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机盐作盐析剂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离方法,有重要的工业应用背景。该方法基于盐析效应的原理,将无机盐加入到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中时,由于无机盐的盐析效应,使得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以致于形成有机物富集相和盐水富集相。当水相中盐浓度较高时形成的有机物富集相中含有少量水和极少量盐、盐水富集相中含有极少量的有机物,使大部分水在盐水相中脱去,得到较高的分离因子。目前,采用无机盐作盐析剂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相平衡数据较为缺乏,给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进行有机物-水-无机盐体系液-液相平衡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氟化钾和碳酸钾作盐析剂,以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丙烯腈、丁酮、四氢呋喃、吡啶水溶液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如下四方面的工作:1.盐析剂的选择:通过比较文献及实验测定的乙醇-水-无机盐体系的两相组成,选择出对乙醇-水体系分离效果好的盐析剂。在已知的能与水形成恒沸体系的有机物中乙醇的极性是最强的,因此,对乙醇-水体系分离效果好的盐析剂,一般也对其它有机物-水体系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2.有机物-水-无机盐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系统测定了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丙烯腈、丁酮、四氢呋喃、吡啶水溶液分别与氟化钾和碳酸钾形成的有机物-水-无机盐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为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3.有机物-水-无机盐体系液-液相平衡的数学模型研究:采用Pitzer的电解质溶液理论分别与Wilson、NRTL或UNIQUAC方程相结合建立了计算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丙烯腈、丁酮、四氢呋喃、吡啶水溶液分别与氟化钾和碳酸钾形成的有机物-水-无机盐体系液-液相平衡的数学模型,为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依据。4.工业应用研究:以吡啶废水的治理和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的分离为例,论证了采用易于回收及循环使用的浓盐水为盐析剂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可行性,确定了采用浓盐水治理吡啶废水、分离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的操作条件,并将该研究结果应用于吡啶废水的治理及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的分离。
王文华[3](2006)在《萃取精馏技术强化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从溶剂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的改进两个方面提出了萃取精馏技术强化的思路,应用于丁烷与丁烯的分离及乙醇与水的分离。(1)已有文献指出采用混合溶剂进行萃取精馏比采用单一溶剂更有优势,但没有具体的筛选原则和策略。而根据绿色化学12项原则的要求,萃取精馏必须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本文提出了在绿色化学原则基础上的混合溶剂的筛选原则和策略。第一步:根据溶剂的某些特性如沸点、毒性、极性等建立两个预选的溶剂库:一个是选择性较好、溶解性较差的高选择性溶剂库, U1;另一个是选择性较差、溶解性较好的高溶解性溶剂库,U2。第二步:分别在U1和U2中选择一个溶剂,排列组合,根据混合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和泡点筛选出最优的溶剂。根据以上策略本文筛选出了萃取精馏分离丁烷与丁烯混合溶剂:甲乙酮/N-甲酰吗啉混合溶剂,并通过汽液平衡实验验证了该溶剂体系的可行性。(2)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甲乙酮/N-甲酰吗啉混合溶剂分离丁烷与丁烯的工艺条件及工业化相关问题。该溶剂体系和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装置,总规模达到180,000 t/a。(3)丁烯水合单程转化率较低(约67%),为了提高丁烯总转化率,大量的丁烯在水合工段循环,又为了防止循环丁烯中惰性杂质的过度积累,必须排放部分尾气,水合尾气中丁烯的含量(约为89%)远高于丁烯提浓的原料组成(约为65%),但水合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仲丁醇、叔丁醇、丁二烯及碳五等杂质,不能直接引入丁烯提浓工段,否则导致萃取精馏溶剂的污染及丁烯中碳五的积累。本文提出并实验研究了脱除水合尾气中杂质的方法,脱杂后的水合尾气中仲丁醇、叔丁醇的含量低于1mg/kg,丁二烯及碳五含量低于20mg/kg,可以引入丁烯提浓工段,使水合尾气中的丁烯得以回收。(4)C4原料中含有异丁烷、正丁烷、1-丁烯、2-丁烯等组分,原有萃取精馏工艺只是将烷烃与烯烃分开,但异丁烷与正丁烷用途不同,本文提出了萃取精馏预分离工艺,即在萃取精馏前加萃取精馏预分离塔,预分离塔只需较低的溶剂比,不需要单独设立汽提塔,可以利用循环溶剂或其它低品位热源加热,将异丁烷和其它C4组分首先分开,从而实现异丁烷、正丁烷、丁烯的分离。由于利用了循环溶剂的余热,分离所需总的能耗可以降低18%。(5)离子液体因其低挥发性被称为绿色化学溶剂,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无水乙醇的可行性。
陈海风[4](2016)在《从黄水中制备优质白酒调味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水是我国传统固态法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微生物以及有机酸、醇、酯、醛等,将黄水直接排放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目前主要是对黄水中的微生物及白酒风味物质的利用,其中风味物质的利用主要为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蒸馏提取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是提取黄水中风味物质的常用方法,但蒸馏提取存在提取效率较低、风味不纯等缺陷;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提取率高、风味好等优点,但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陷,因此仅在个别大企业中有采用。本文以从黄水中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优质白酒调味液为目标,开展了如下三部分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黄水及基酒的组分解析;第二部分、产酯酵母L1-1和L1-5合成白酒中四大酯的规律;第三部分、黄水中风味物质的高效、低成本提取方法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基酒及黄水的组分解析结果。不同窖龄窖池中黄水的组成大致相同,但各组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黄水中酸、酯的含量丰富,酯类以乳酸乙酯为主,有机酸类以乳酸、乙酸、丙酸为主,7年窖龄和25年窖龄黄水中的主要酯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而有机酸是以乳酸、乙酸、丙酸为主,另外含有少量的戊酸、丁酸、己酸等。基酒1#的感官得分高于基酒2#,两种基酒中酯、酸、醛等风味化合物含量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基酒1#的总酯、总酸高于2#,而杂醇低于基酒2#。基酒1#中主要酯的含量顺序为: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戊酸乙酯,基酒2#几种酯的顺序则为: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基酒1#中主要酸的含量顺序为:乳酸>丁酸>己酸>乙酸>甲酸,基酒2#的为乳酸>乙酸>己酸>丁酸>甲酸。第二部分,产酯酵母酯化特性研究。以产酯酵母L1-1和L1-5催化白酒四大酯合成为对象,研究乙醇添加时间、醇酸比、乙醇用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发酵条件。酵母L1-1催化合成的最佳条件,乙酸乙酯:发酵温度32℃,接种量9%,乙醇添加时间7h,乙醇添加量为10%,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0h;乳酸乙酯:发酵温度36℃,接种量9%,乙醇添加时间6h,乙醇添加量为9%,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0h;丁酸乙酯:发酵温度32℃,接种量9%,乙醇添加时间8h,乙醇添加量为10%,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0h;己酸乙酯:发酵温度28℃,接种量9%,乙醇添加时间7h,乙醇添加量为10%,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36h。酵母L1-5催化合成的最佳条件,乙酸乙酯:发酵温度28℃,接种量7%,乙醇添加时间5h,乙醇添加量为4%,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8h;乳酸乙酯:发酵温度28℃,接种量7%,乙醇添加时间3h,乙醇添加量为4%,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8h;丁酸乙酯:发酵温度28℃,接种量7%,乙醇添加时间5h,乙醇添加量为4%,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8h;己酸乙酯:发酵温度28℃,接种量7%,乙醇添加时间3h,乙醇添加量为4%,醇酸比为1:0.4,发酵时间为48h。由于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L1-1不仅合成的总酯高于L1-5,而且合成己酸乙酯的能力也优于L1-5,因此选择L1-1作为酯化菌并选择L1-1合成己酸乙酯的最佳条件作为黄水的酯化条件,在此条件下,黄水酯化液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均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部分,黄水提香方案探索研究。本章节主要研究了以蒸馏萃取的方式从黄水中制备白酒调味液。实验发现黄水的直接蒸馏提取效果不佳,得到的蒸馏液总酸较高,总酯较低;通过在黄水中添加适量的无水乙醇,调节黄水中的乙醇浓度,可以改变黄水中的蒸馏特性,所得的蒸馏液总酸有所下降,总酯提高明显,黄水中风味物质的提取率明显提高;以玉米、高粱、吸附剂A吸附黄水后,蒸馏得到的蒸馏液中,以吸附剂A吸附蒸馏的提取率最高,品质较佳,可用作白酒调味液。最后通过吸附剂A吸附不同乙醇浓度的黄水发现,吸附蒸馏含酒精10%(Vol)的黄水所制备的调味液品质最佳,二次和三次吸附蒸馏得到的分段调味液能够提升基酒2#的酒质,但提升程度因截取分段的不同而不同,最高者能够达到优质基酒1#的品质。
潘军[5](2009)在《乙二醇独乙醚、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与水的分离提纯研究》文中认为乙二醇独乙醚、丁酮和甲基异丁基酮均为中沸点的优良通用性溶剂,在工业应用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容易挥发变为有机废气而污染环境,可以通过吸附、脱吸的办法使其转到液相当中,然后对液相进行溶剂回收,循环利用。乙二醇独乙醚易与水无限互溶构成低组分的恒沸物,用普通方法很难将其分离,分离这类恒沸物系一直是化工行业的一大难点,对其研究甚少。本文根据相关的文献和待分离物系的相关性质,对液液萃取、共沸精馏、加盐分相-共沸精馏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确定以甲基异丁基酮为夹带剂进行共沸精馏,采用间歇操作的方式,可以得到纯度为99.4%的乙二醇独乙醚和99.2%的甲基异丁基酮,完全符合工业应用的要求。丁酮与水常温下部分互溶,蒸馏时又形成共沸物,给丁酮-水的分离带来了困难。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分离丁酮与水的共沸物。实验发现,加盐分相与共沸精馏联用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且能耗低,无污染,经济实用。使用饱和盐水为盐析剂分离丁酮-水溶液,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份丁基酮和水的共沸溶液中加入一份碳酸钾饱和溶液时,有机相中丁酮含量可达95%以上,水相中丁酮含量几乎为零,将有机相进行共沸精馏后得到丁酮的纯度99.6%,完全符合工业应用的要求。本文最后根据实验过程所得结论,对本物系的分离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采用Aspen Plus商业软件对该过程的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验证实验过程的可靠性,绘制出了工艺流程图,为工业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郑帅[6](2008)在《淀粉质吸附剂选择性分离醇/水共沸物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低级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等)/水的混合物在常压时存在共沸点,是最典型的共沸系统。本文以乙醇/水溶液为研究对象,用一种新型环保可回收的复合挤压型淀粉质吸附剂——ZSG-1,用恒温吸附蒸馏方法对乙醇/水溶液进行选择性分离,得到99.7wt%以上纯度的乙醇。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对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筛选,选定玉米和薯粉为基本原料,混合挤压作为处理方法,过程中要加入发泡剂。制备出的ZSG-1是一种中空、富含微孔、尺寸为Φ3×3mm并且能通过313kPa静压实验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对水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对乙醇分子则很弱,当含水乙醇蒸气通过吸附剂后即达到脱水的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该吸附剂的吸附穿透曲线,来衡量其对水的吸附能力。结果显示:在气相吸附过程中,进料浓度、表观气速、床层温度为敏感因素。当三个主要参数都为理想值时,能得到较高的对水吸附量。通过实验测定,89℃时H2O对ZSG-1的传质速率常数为13.6 m3·kg-1·h-1,偏小;吸附容量为51.8 kg·m-3。又因为ZSG-1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0.1511g(H2O)/g,已经接近3A分子筛。根据反气相色谱实验的数据,计算可知:水在ZSG-1上的净保留时间远大于乙醇;水在ZSG-1上的吸附热?Habs=3.16×104J·mol-1。
康伟伟[7](2021)在《自支撑石墨稀基复合气凝胶的结构调控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3D)碳基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具有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强等优异的理化性能,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由于石墨烯片层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极易堆叠,难于分散,对石墨烯材料的功能化修饰及其组装体的制备带来了障碍;同时,GA通常是利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之间的静电、氢键、π-π堆叠等作用组装而成,难以在功能化同时保持3D架构,故所制备GA脆性大,孔结构易发生不可逆的坍塌或变形,限制其实际应用。因此,构建一个具有自支撑宏观体的3D结构,即自支撑GA,使其体现出材料的‘骨架层次化、孔道层次化、组分层次化’结构特征,对其应用于日益严重的水中污染物处理至关重要。为了获得易回收、吸附容量高、再生性强的功能化石墨烯基复合气凝胶,以实现其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本论文以石墨烯衍生物GO为基体材料,分别在GA中引入磁性碳纳米球(MCNS)、中空碳纳米球(HCNS)和在其表面修饰功能性成分,制备氮掺杂磁性碳纳米球/石墨烯基复合气凝胶(MCNS/NGA)、氨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气凝胶(MGOA)和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球/石墨烯基复合气凝胶(HCNS/NGA),提高功能化石墨烯基复合气凝胶的综合性能,为开发新型的污水净化材料提供新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MCNS/NGA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为了提升块体吸附剂回收能力,在弱碱性条件下,以柠檬酸铵为弱还原剂和氮源,采用一步水热原位静电自组装策略,制备得到MCNS/NGA,并探索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该复合气凝胶具有低密度(约12.07 mg cm-3),超弹性(压缩应变为95%),高比表面积(787.92m2g-1)和良好的磁性能(磁饱和强度22.47emug-1)。MCNS/NGA对多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油品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高达187-537 gg-1,优于迄今为止报道的大多数材料。该复合气凝胶不仅具有出色的固液分离优势,而且可以通过蒸馏、燃烧和压缩方式再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外加磁场实现气凝胶的定向吸附,并促进极端环境下有机溶剂和油品的循环再利用。(2)MGOA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为了提升结构稳定性和吸附性能,通过酸诱导策略,使GO纳米片和柠檬酸铵发生酯化、酰胺化作用,从而制备得到新型MGOA,并用于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喹啉。MGOA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在298K,pH=7,喹啉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MGOA对喹啉的吸附量qe为103 mg g-1、分配系数(PC)为0.689 mg g-1 μM-1,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吸附剂。吸附结果表明,MGOA对喹啉的吸附是放热自发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较好地描述MGOA在固定床柱吸附中对喹啉的吸附行为;10%的突破时间(BT)所对应的PC值最高可达14.16 mg g-1 μM-1,这意味着MGOA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经过八个吸附-脱附循环,MGOA仍保留约89.54%的原始吸附容量,其出色的结构稳定性赋予了 MGOA良好的再生性。(3)HCNS/NGA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为了进一步强化吸附性能,通过原位还原组装策略将中空碳纳米球嵌入3D石墨烯网络中,合成具有大比表面积,理想孔结构和高电导率的分层纳米复合材料——HCNS/NGA,并考察其对喹啉的吸附能力和再生性能。在298K,pH=7,喹啉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HCNS/NGA 对喹啉的吸附量qe(138.37 mgg-1)最高,且 PC(2.11 mgg-1μM-1)优于先前报道的多数吸附剂。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 模型。此外,在固定床柱吸附体系中,10%的 BT 所对应的 PC 值最高可达35.19mg g-1μM-1,HCNS/NGA表现出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较好地描述HCNS/NGA在固定床柱吸附中对喹啉的吸附行为。更重要的是,可通过电化学辅助再生装置实现HCNS/NGA的快速原位再生。综上所述,MCNS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地力学性能,并赋予其优异的磁性,可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定向吸附和快速分离回收再利用;氨基功能化,强化石墨烯气凝胶的3D网络结构,并提供丰富的吸附位点,同时改善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提高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HCNS的引入,使得石墨烯复合气凝胶产生分层多孔的网络结构,获得更高的比表面积,极大地促进内部传输,进一步增强其吸附性能。这三种功能化石墨烯基复合气凝胶作为吸附剂均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特性和应用潜力,这些发现对高效吸附材料的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王思宁[8](2021)在《PVA/UiO-66复合薄膜的性能表征及分离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丁醇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燃料,可经由生物质发酵法制备生产。然而在正丁醇的发酵生产过程中,通常得到的是丁醇与乙醇和丙酮等的混合物,进而导致正丁醇的利用效益降低。因此,能否有效地通过生物质发酵生产正丁醇,把正丁醇从发酵液中提纯分离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复合膜在用于醇水分离的研究方面显示了极好的实际应用前景。聚乙烯醇(PV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除水聚合物膜材料之一,然而PVA常受限于溶胀度高和热稳定性差等缺陷,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修饰来提高其性能。在众多MOFs材料中,UiO-66具有较为突出的耐水稳定性和极高温度下不会坍塌的骨架结构,可以与聚合物杂化,获得高分离性能的聚合物复合膜,在渗透汽化除水分离方面已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论文以富马酸为交联剂,以自行合成的UiO-66为改性填料,通过流延法制备出UiO-66含量为5-30%的一系列PVA/UiO-66复合膜。随后对这些复合膜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重点通过接触角测定分析了膜表面性能,最后从醇水吸附和醇水渗透汽化两个方面研究了这些复合膜的醇水分离应用。本硕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一些有用结论可以描述如下:1)首先,PVA及其UiO-66复合膜的XRD和FTIR的结果表明,填充改性后的PVA复合膜发生了X-射线衍射峰和-OH、-C=O两个基团红外吸收峰的偏移,表明UiO-66和PVA之间存在较强作用。SEM结果显示,两种材料间没有明显的缺陷,但随着UiO-66的增加,界面结合会受到影响。透光率/雾度结果表明,随着UiO-66的增多,复合膜的透光率不断降低,雾度指数则相反。拉伸测试结果表明,PVA经富马酸交联后的薄膜拉伸强度最高,为109 MPa;添加了UiO-66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随填料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溶胀结果表明,PVA及其复合膜在纯水中的溶胀度>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溶胀度>在纯醇中的溶胀度,并且这些溶胀度都随着UiO-66添加量的增多而逐渐下降。2)其次,利用测得的接触角数据,采用Owens-Wendt方法计算,得到了薄膜的表面能数值。计算结果显示,PVA膜经过与UiO-66复合后,其表面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表面能随着UiO-66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由PVA纯膜的55.73×10-3N m-1下降到30%UiO-66复合膜的31.35×10-3N m-1。3)再次,考察了温度与UiO-66含量对薄膜用于吸附分离10%乙醇的水溶液的影响。随着UiO-66的增加,PVA膜中吸附的乙醇量逐渐上升,而对水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同时乙醇/水吸附分离因子逐渐增大,吸附总量逐渐减小;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乙醇/水的吸附分离因子和吸附总量都得到提高。这些结果显示,PVA复合膜具有优先选择吸附乙醇的性能,获得很大的乙醇/水吸附分离因子。4)最后,通过渗透汽化考察了PVA/UiO-66复合膜用于乙醇/水、正丁醇/水、正丁醇/乙醇/水溶液体系的除水性能。结果显示,(1)随着UiO-66含量的变化,水/正丁醇分离因子受到了很强的影响,当UiO-66含量为20%时,分离因子达到最大,为2266,比PVA纯膜提高了164%。与此相反,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和渗透系数均随着UiO-66的增加而降低。(2)随着给水浓度的增加,脱水分离因子和选择性都减小,水的渗透系数下降;但是水通量、正丁醇通量和正丁醇的渗透系数均增加;当水浓度为10%时,渗透汽化分离指数(PSI)达到最高,为2561 kg/m2·h。(3)随着给料温度的增加,正丁醇和乙醇的脱水分离因子都逐渐减小,通量则相反,同时渗透液中的水浓度也减小。在70°C时,经过15%UiO-66复合膜的渗透汽化后,水在正丁醇中的浓度由进料端的10%提高至渗透端的99.57%,而水在乙醇中的浓度则由10%提高至95.02%;同时该薄膜在40°C时关于90/10%正丁醇/水体系获得的脱水分离因子为2998,这是本文取得的最好脱水分离效果,而关于90/10%乙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因子仅仅为256。这些结果表明复合膜对正丁醇的脱水比乙醇脱水更有效。(4)对于80/10/10%的正丁醇/乙醇/水三元溶液,15%UiO-66复合膜的脱水分离因子明显降低。在温度的研究范围内,复合膜对于三元体系的脱水分离因子在40°C时达到最高,为1162,但是和90/10%正丁醇/水二元体系中的分离因子相比,则大大减少了61.2%。这些表明第三组份乙醇的存在对正丁醇的渗透汽化除水分离具有副作用。
朱贞祥[9](1991)在《用吸附-蒸馏法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售工业酒精中乙醇最高含量约为95.5%(体积),此外主要是水以及甲醇、杂醇油、不挥发物等杂质。本文着重研究用3A分子筛在较高温度下吸附工业酒精中的水分,再通过蒸馏方法分离低沸点及不挥发物的工艺过程。用本法制得的无水乙醇经南京大学现代化学分析中心测试已符合国家标准GB-678-78分析纯级别。
汪宝和,巨娜[10](2007)在《异丙醇-水分离技术研究新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萃取精馏法、吸附蒸馏法和膜分离法等用于异丙醇-水分离的新进展,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简单评述,具体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异丙醇-水分离新工艺的前景,认为以乙二醇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二、用吸附-蒸馏法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吸附-蒸馏法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吸附法制备无水乙醇用分子筛的真空再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燃料乙醇 |
1.1.1 燃料乙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燃料乙醇介绍 |
1.2 燃料乙醇的性质 |
1.3 无水乙醇制备工艺 |
1.3.1 特殊精馏法 |
1.3.2 膜分离法 |
1.3.3 吸附法 |
1.4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2 分子筛吸附法制备无水乙醇 |
2.1 分子筛吸附原理 |
2.2 分子筛再生过程 |
2.2.1 分子筛再生过程机理 |
2.2.2 再生方法 |
2.2.3 再生过程消耗的热量 |
3 分子筛吸附与再生试验 |
3.1 分子筛吸附工艺流程 |
3.1.1 吸附系统 |
3.1.2 再生系统 |
3.2 试验装置 |
3.2.1 蒸发器及过热器 |
3.2.2 吸附塔 |
3.2.3 冷凝器 |
3.2.4 测量及分析仪器 |
3.3 分子筛 |
3.3.1 装填密度 |
3.3.2 空隙率 |
3.3.3 混合比 |
3.4 试验方法 |
3.4.1 蠕动泵校核 |
3.4.2 分子筛处理 |
3.4.3 数据采集 |
3.4.4 数据处理 |
4 吸附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吸附试验 |
4.1.1 试验装置流程图 |
4.1.2 试验原料 |
4.1.3 试验步骤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床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4.2.2 质量流速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4.2.3 进料温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4.2.4 床层高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4.2.5 进料浓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再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再生试验 |
5.1.1 试验操作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再生热量计算 |
5.2.1 计算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分离方法 |
1.2.1 恒沸精馏 |
1.2.1.1 双组分非均相恒沸物的分离 |
1.2.1.2 塔顶产品为双组分恒沸物的分离 |
1.2.1.3 塔顶产品为三组分恒沸物的分离 |
1.2.1.4 非均相间歇恒沸精馏 |
1.2.2 萃取精馏 |
1.2.3 盐效应精馏 |
1.2.4 加盐萃取精馏 |
1.2.5 加盐反应萃取精馏 |
1.2.6 加盐萃取-恒沸精馏联合过程 |
1.2.7 吸附蒸馏 |
1.2.8 膜分离法 |
1.2.8.1 渗透汽化法制备无水乙醇 |
1.2.8.2 蒸汽渗透法制备无水乙醇 |
1.2.9 加盐分相法 |
1.3 小结 |
第二章 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盐效应对溶剂性质及溶液结构的影响 |
2.2.1 盐效应对纯溶剂沸点、饱和蒸汽压的影响 |
2.2.2 盐效应对溶液结构的影响 |
2.3 盐效应微观机理-液相溶液理论 |
2.3.1 水合作用理论 |
2.3.2 静电理论 |
2.3.3 范得华力理论 |
2.3.3.1 物理作用 |
2.3.3.2 氢键与络合作用 |
2.3.4 内压力理论 |
2.4 选择盐的方法 |
2.5 盐析剂的选择 |
2.6 实验研究 |
2.6.1 实验方法 |
2.6.2 温度对液-液相平衡的影响 |
2.6.3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测定 |
2.7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1.1 经验模型 |
3.1.2 经典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 |
3.1.3 近代统计力学理论模型 |
3.1.4 分子模拟模型 |
3.2 现有的盐效应液-液相平衡数学模型 |
3.2.1 二元溶液含盐后的液液平衡 |
3.2.2 第一类液液平衡盐效应模型-分配系数增殖倍数模型 |
3.2.3 基于电解质NRTL方程(MNRTL)的第二类液液平衡盐效应模型 |
3.2.4 两种液-液平衡盐效模型的比较 |
3.3 新模型的建立 |
3.3.1 水相 |
3.3.2 有机相 |
3.3.3 有机物-水-盐体系液-液相平衡的理论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工业应用研究 |
4.1 采用无机盐治理吡啶废水的研究 |
4.1.1 引言 |
4.1.2 实验 |
4.1.2.1 制药废液的精馏实验 |
4.1.2.2 吡啶-水-氟化钾或碳酸钾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 |
4.1.2.3 吡啶-水-氟化钾或碳酸钾体系液-液相平衡理论计算 |
4.1.3 采用氟化钾或碳酸钾水溶液分离吡啶-水体系 |
4.1.3.1 采用氟化钾水溶液分离吡啶-水体系的工艺条件 |
4.1.3.2 采用碳酸钾水溶液分离吡啶-水体系的工艺条件 |
4.1.4 氟化钾及碳酸钾水溶液沸点的测定 |
4.1.5 新流程的建立 |
4.1.6 流程模拟计算 |
4.2 采用无机盐分离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的研究 |
4.2.1 引言 |
4.2.2 乙醇-丙酮-正丁醇-水-无机盐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4.2.3 采用氟化钾或碳酸钾水溶液分离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 |
4.2.3.1 采用氟化钾水溶液分离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工艺条件 |
4.2.3.2 采用碳酸钾水溶液分离乙醇-丙酮-正丁醇-水体系工艺条件 |
4.2.4 新流程建立 |
4.2.5 流程模拟计算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A Pitzer 与 Wilson 方程相结合计算程序 |
附录 B Pitzer 与 NRTL 方程相结合计算程序 |
附录 C Pitzer 与 UNIQUAC 方程相结合计算程序 |
附录 D 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物性数据 |
符号表 |
致谢 |
(3)萃取精馏技术强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萃取精馏技术原理 |
1.3 萃取精馏溶剂 |
1.3.1 普通液体溶剂 |
1.3.2 盐类 |
1.3.3 离子液体 |
1.3.4 混合溶剂 |
1.3.5 反应萃取精馏 |
1.4 萃取精馏溶剂的筛选方法 |
1.5 萃取精馏工艺的集成与优化 |
1.6 萃取精馏分离丁烷与丁烯 |
1.7 萃取精馏制备无水乙醇 |
1.8 萃取精馏的缺点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萃取精馏混合溶剂的评价与筛选 |
2.1 引言 |
2.2 萃取精馏混合溶剂的综合评判方法 |
2.2.1 筛选原则 |
2.2.2 筛选策略 |
2.3 汽液平衡实验装置 |
2.4 丁烷与丁烯分离溶剂的筛选 |
2.4.1 预选的溶剂库 |
2.4.2 最优溶剂的筛选 |
2.4.3 筛选结果及讨论 |
2.4.4 汽液平衡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溶剂萃取精馏分离丁烷与丁烯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材料 |
3.2.1 工艺实验装置 |
3.2.2 实验原材料 |
3.2.3 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溶剂比的影响 |
3.3.2 溶剂配比的影响 |
3.3.3 回流比的影响 |
3.3.4 原料碳四组成对分离过程的影响 |
3.3.5 操作压力对分离的影响 |
3.4 碳四分离工业化装置 |
3.4.1 碳四分离工业化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 |
3.4.2 工业装置运行结果 |
3.4.3 工业装置运行的相关问题 |
3.4.3.1 溶剂发泡 |
3.4.3.2 溶剂中杂质的积累 |
3.4.4 MEK/NFM溶剂体系与其他溶剂体系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合工艺的节能与强化 |
4.1 引言 |
4.2 水合尾气回收工艺流程 |
4.2.1 水合尾气脱杂后回提浓工段的工艺 |
4.2.2 尾气直接引入丁烯提浓工段的工艺 |
4.3 萃取精馏与水合工艺的优化 |
4.3.1 丁烯浓度的确定 |
4.3.2 丁烯提浓工艺的强化—萃取精馏预分离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子液体萃取精馏制备无水乙醇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5.2.1 常压汽液平衡实验装置 |
5.2.2 无水乙醇制备工艺试验装置 |
5.2.3 试剂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乙醇-水-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 |
5.3.2 实验数据的关联与计算 |
5.3.3 讨论 |
5.4 萃取精馏工艺实验 |
5.4.1 溶剂比的影响 |
5.4.2 进料位置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 |
附录混合溶剂筛选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黄水中制备优质白酒调味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白酒的起源与发展 |
1.2 黄水概述 |
1.2.1 黄水的理化特性 |
1.2.2 黄水中的主要组分 |
1.2.3 黄水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 酯化菌与酯化液的应用概述 |
1.3.1 酯化菌概述 |
1.3.2 酯化液应用概述 |
1.4 黄水中风味物质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5 基酒研究概述 |
1.6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黄水及基酒的组分解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黄水常规组分分析结果 |
2.3.2 醇、醛、酯等物质校正因子测定结果 |
2.3.3 HPLC有机酸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 |
2.3.4 黄水中醇、酯、醛等组分测定结果 |
2.3.5 黄水中有机酸测定结果 |
2.3.6 基酒的感官评价及基酒中醇、酯、醛、有机酸等组分的测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酯酵母酯化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产酯酵母L1-1,L1-5生长曲线 |
3.3.2 产酯酵母的单酯酯化特性研究 |
3.3.3 产酯酵母催化酯合成正交试验 |
3.4 黄水酯化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水提香方法探索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黄水蒸馏提取 |
4.3.2 黄水吸附蒸馏提取 |
4.3.3 吸附剂A吸附蒸馏液蒸馏规律研究 |
4.3.4 重复蒸馏研究 |
4.4 黄水提取液应用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1G·R官荣评分权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乙二醇独乙醚、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与水的分离提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三种溶剂的物化性质及简单介绍 |
1.2.1 乙二醇独乙醚(EC) |
1.2.2 丁酮(MEK) |
1.2.3 甲基异丁基酮(MIBK) |
1.3 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分离方法 |
1.3.1 恒沸精馏 |
1.3.2 萃取精馏 |
1.3.3 溶盐精馏 |
1.3.4 加盐萃取精馏 |
1.3.5 加盐反应萃取精馏 |
1.3.6 加盐萃取-恒沸精馏联合过程 |
1.3.7 吸附蒸馏 |
1.3.8 膜分离 |
1.3.9 加盐分相法 |
1.4 小结 |
1.5 本文工作及预期结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待分离物料 |
2.1.1 原料及分离要求 |
2.1.2 原料的物化性质 |
2.1.3 物料的共沸情况及其组成 |
2.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实验任务 |
2.5 实验原理 |
2.6 实验装置及流程示意图 |
2.6.1 实验装置 |
2.6.2 实验流程示意图 |
2.7 实验步骤 |
2.7.1 乙二醇独乙醚、丁酮与水的分离提纯 |
2.7.2 乙二醇独乙醚、甲基异丁基酮与水的分离提纯 |
2.8 产品分析 |
2.8.1 色谱分析条件 |
2.8.2 色谱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实验校正因子的测定 |
3.2 乙二醇独乙醚、丁酮与水的分离提纯 |
3.2.1 初步分离的实验研究 |
3.2.2 丁酮与水共沸物系的分离 |
3.3 乙二醇独乙醚、甲基异丁基酮与水的分离提纯 |
3.3.1 液液萃取法回收乙二醇独乙醚的研究 |
3.3.2 共沸精馏法回收乙二醇独乙醚的实验研究 |
3.3.3 加盐分相法回收乙二醇独乙醚的实验研究 |
第四章 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分离精馏过程的模拟 |
4.1 Aspen Plus软件介绍 |
4.2 Aspen Plus概述 |
4.2.1 物性 |
4.2.2 单元操作 |
4.2.3 系统实现策略 |
4.3 Aspen软件的特点及其应用 |
4.4 间歇精馏塔的数学模型 |
4.4.1 间歇精馏过程模型的建立 |
4.4.2 模拟过程中的汽液平衡计算 |
4.4.3 间歇精馏过程自由度分析 |
4.5 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 |
4.5.1 乙二醇独乙醚、丁酮、水分离塔的模拟 |
4.5.2 丁酮与水分离塔的模拟 |
4.5.3 乙二醇独乙醚、甲基异丁基酮与水分离塔的模拟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乙二醇独乙醚、丁酮与水分离的工艺流程图 |
附录二 乙二醇独乙醚、甲基异丁基酮与水分离的工艺流程图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淀粉质吸附剂选择性分离醇/水共沸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共沸现象及其成因 |
1.1.2 醇/水共沸溶液分离研究 |
1.2 气相法分离醇/水混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化学反应手段 |
1.2.2 特殊精馏 |
1.2.3 膜分离法 |
1.2.4 超临界萃取法 |
1.2.5 吸附分离法 |
1.3 液相法分离醇/水混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淀粉质吸附剂的制备 |
2.2.1 天然原料预处理 |
2.2.2 淀粉质吸附剂的制备 |
2.3 生物质吸附剂性能测定 |
2.3.1 气相色谱法检测乙醇浓度 |
2.3.2 蠕动泵流量校正 |
2.3.3 吸附剂选择性分离醇/水试验步骤 |
2.3.4 ZSG-1 动态吸附量的测定 |
2.3.5 反气相色谱法测定ZSG-1 吸附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选择性吸附乙醇/水结果与讨论 |
3.1 天然材料对乙醇/水吸附选择性考察结果 |
3.2 高吸附量吸附剂开发 |
3.2.1 间接加热法吸附剂吸附选择性考察结果 |
3.2.2 挤压法吸附剂吸附选择性考察结果 |
3.3 各种吸附剂上的乙醇收率 |
3.4 ZSG-1 对异丙醇/水、正丙醇/水的选择吸附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SG-1 最佳选择性吸附分离工艺条件选取 |
4.1 夹套温度 |
4.2 进料气速(蒸汽停留时间) |
4.3 进料浓度 |
4.4 能耗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SG-1 传质动力学及热力学实验分析 |
5.1 吸附容量及吸附速度常数的测定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数据处理 |
5.2 ZSG-1 动态吸附量的测定与讨论 |
5.3 反相色谱法测定ZSG-1 对水的吸附热及讨论 |
5.3.1 硅烷化玻璃微珠对吸附的影响 |
5.3.2 乙醇/水在ZSG-1 吸附剂上的净保留时间 |
5.3.3 水在ZSG-1 上的吸附热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自支撑石墨稀基复合气凝胶的结构调控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概述 |
1.2.1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1.2.2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及应用 |
1.3 石墨烯气凝胶 |
1.3.1 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
1.3.2 石墨烯气凝胶的应用 |
1.4 石墨烯气凝胶功能化 |
1.5 石墨烯基气凝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性碳纳米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形貌、结构与基本性能表征 |
2.2.4 吸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工艺参数优选 |
2.3.2 形貌与结构 |
2.3.3 力学性能 |
2.3.4 吸附性能 |
2.4 小结 |
第3章 氨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形貌、结构与基本性能表征 |
3.2.4 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测试 |
3.2.5 理论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工艺参数优选 |
3.3.2 形貌与结构 |
3.3.3 力学性能 |
3.3.4 静态吸附性能 |
3.3.5 固定床柱吸附性能 |
3.3.6 吸附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中空碳纳米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形貌、结构与基本性能表征 |
4.2.4 静态吸附和固定床柱吸附测试 |
4.2.5 电化学辅助吸脱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工艺参数优选 |
4.3.2 结构及热稳定性 |
4.3.3 力学与电学性能 |
4.3.4 静态吸附性能 |
4.3.5 固定床柱吸附性能 |
4.3.6 原位电化学再生 |
4.3.7 吸附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PVA/UiO-66复合薄膜的性能表征及分离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膜的研究进展 |
1.1.1 聚合物膜的简介 |
1.1.2 聚合物膜的制备 |
1.1.3 聚合物膜的应用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类 |
1.2.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 |
1.2.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1.3 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
1.3.1 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膜的概述 |
1.3.2 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膜的应用 |
1.4 醇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1 醇水分离领域背景简介 |
1.4.2 醇水分离技术 |
1.4.3 醇水分离膜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UiO-66的合成及其PVA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 UiO-66的合成 |
2.4 PVA/UiO-66复合薄膜的制备 |
2.5 PVA/UiO-66复合薄膜的表征 |
2.5.1 比表面积及孔径(BET)表征 |
2.5.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5.3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5.5 透光率与雾度测试 |
2.5.6 拉伸强度测试 |
2.5.7 溶胀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比表面积及孔径(BET)分析 |
2.6.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6.5 透光率与雾度分析 |
2.6.6 拉伸强度分析 |
2.6.7 溶胀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A/UiO-66复合薄膜表面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接触角的测定与分析 |
3.3.1 接触角的测定 |
3.3.2 接触角分析 |
3.4 表面能的计算与分析 |
3.4.1 表面能的计算 |
3.4.2 表面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A/UiO-66复合薄膜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吸附分离实验 |
4.4 PVA/UiO-66复合薄膜吸附分离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A/UiO-66复合薄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3 渗透汽化实验 |
5.3.1 渗透汽化结果的计算 |
5.3.2 活度系数的计算 |
5.4 PVA/UiO-66复合薄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分析 |
5.4.1 用于正丁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性能 |
5.4.1.1 UiO-66含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
5.4.1.2 进料组成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
5.4.1.3 进料温度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
5.4.2 乙醇对正丁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3 用于乙醇/水体系的脱水分离性能 |
5.5 渗透汽化驱动力的计算 |
5.6 正丁醇脱水文献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异丙醇-水分离技术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萃取精馏 |
1.1 改进的萃取精馏 |
1.2 加盐萃取精馏 |
1.3 超临界萃取 |
2 吸附蒸馏 |
3 膜分离法 |
3.1 渗透汽化法 |
3.2 蒸汽渗透法 |
4 结论与展望 |
四、用吸附-蒸馏法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吸附法制备无水乙醇用分子筛的真空再生试验研究[D]. 徐春玲. 郑州大学, 2018(01)
- [2]采用无机盐分离恒沸有机水溶液体系的研究[D]. 许文友. 天津大学, 2005(07)
- [3]萃取精馏技术强化与应用[D]. 王文华. 天津大学, 2006(05)
- [4]从黄水中制备优质白酒调味液的研究[D]. 陈海风. 西华大学, 2016(12)
- [5]乙二醇独乙醚、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与水的分离提纯研究[D]. 潘军. 天津大学, 2009(S2)
- [6]淀粉质吸附剂选择性分离醇/水共沸物实验研究[D]. 郑帅. 天津大学, 2008(08)
- [7]自支撑石墨稀基复合气凝胶的结构调控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D]. 康伟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8]PVA/UiO-66复合薄膜的性能表征及分离应用的研究[D]. 王思宁.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9]用吸附-蒸馏法制备无水乙醇的工艺研究[J]. 朱贞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1(04)
- [10]异丙醇-水分离技术研究新进展[J]. 汪宝和,巨娜. 化学研究,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