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造金刚石砂轮为我国磁性材料磨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卢昊[1](2020)在《二维超声研磨加工装置设计及加工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针对生物材料的精密加工需求不断增长,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秀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植入体的制备,同时生物材料也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这给精密加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二维超声振动辅助加工技术是一种有效地针对于难加工材料的精密加工方法,其优势集中体现在完全分离特性使得切削力减少,加工区域温度降低。在本文中,理论设计二维超声研磨装置,通过性能检测实验验证超声装置设计效果。基于二维超声研磨加工的去除机理和磨粒运动特性,建立了变角度二维超声研磨加工机理模型。进行超声研磨实验探索设计装置在不同加工角度下对生物材料表面加工质量和材料表面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运动机理建模、工艺实验等多元的研究手段开展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二维超声振动辅助研磨加工装置,其由压电陶瓷环、非对称变幅杆、超声发生器等部分组成。通过解析理论设计装置整体尺寸,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装置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并且通过阻抗分析检测和振幅测量实验,验证二维超声振动辅助研磨装置性能。(2)分析二维超声研磨加工的运动学特性,研究在不同平面内转动加工角度对加工机理的影响,并分别建立水平面、垂直面二维超声研磨加工机理模型以及力学模型,揭示加工角度对于生物材料精密研磨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3)开展二维超声研磨实验,研究二维超声研磨加工相比于传统加工对材料加工质量的改善效果以及不同加工工艺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同时探索二维超声研磨加工方法中不同的加工角度对生物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之后,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二维超声研磨加工对于生物材料亲疏水性的影响,验证二维超声研磨加工对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能力。
张政[2](2019)在《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正在高速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家具材料在好用实用的基础上,也不断的要求出新出变,并且民族文化自信的加强,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去使用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陶瓷作为设计产品的材料,并且陶瓷比起塑料,木质,还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陶瓷材料作为一种传统与经典、历史与现代双重结合属性的装饰材料,和现代化生活中产生的设计碰撞,是非常具有思考和研发意义的。同时,我国对陶瓷材料的使用颇有历史渊源,而家具作为同时在现代生活中,支撑并完善着大家美好的生活,其两者的结合,充满了文化的魅力,我国传统家具造型、装饰以及材料的使用都反映着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尚、人文习俗等特征。但是目前,陶瓷材料广泛用于日用品、装饰、以及一些新功能陶瓷应用于专属领域,真正在家具上的应用,还没得到好的体现,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以期了解目前陶瓷材料及其在家具设计的前沿应用;其次本文对目前家具设计过程中的原则、家具制造的主要材料使用现状调研以及家具设计材料的多元化发展进行阐述,以期对家具设计材料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领域的应用形式、陶瓷材料的理化功能、陶瓷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论述,以期对陶瓷材料基础的应用思路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基于上文的研究本文对于陶瓷在古代和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家具类型、表现手法、应用手法进行深入研究。
黄宇岑[3](2016)在《TC4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钛合金因为比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疲劳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优良等优异特性,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以钛合金为原材料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钛合金材料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在普通磨削条件下,砂轮易粘附堵塞,磨削温度高,工件易烧伤。本文旨在通过TC4钛合金外圆磨削工艺实验,探寻磨削参数与磨削温度,磨削力以及加工后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从而优化钛合金磨削工艺参数,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指导作用。本文选择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在超高速凸轮轴复合磨床上进行了TC4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工艺实验,选择了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使用外圆测力仪和红外热像仪对磨削力和磨削温度进行测量,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进行测量,使用金相显微镜对亚表面金相组织结构进行观测,使用显微硬度仪对表面硬度进行测量。在干磨情况下进行了磨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的正交实验,在湿磨条件下进行了磨削力的正交实验,综合分析比对实验结果,发现外圆磨削过程中的磨削温度与工件转速成负相关,而与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成正相关,并且磨削深度对磨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着,而磨削力则与砂轮线速度成负相关,与工件转速和磨削深度成正相关,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硬化也呈现出与磨削力类似的规律,并且磨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硬化的影响最为明显。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后发现,高速磨削条件下工件表面质量更好,并且本组实验中所有工件均未出现烧伤。根据实验结果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际生产加工中,可以选用如下磨削参数:砂轮线速度90m/s,工件转速90r/min,磨削深度0.002mm。在此磨削参数条件下,材料去除率较大,加工效率高,同时可有效降低磨削力和磨削温度,并能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
袁媛[4](2016)在《添加纳米Co的新型PDC复合片材料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钻头技术直接影响着油气勘探的开发效益。据统计,PDC钻头所承担的钻井进尺占全部钻井进尺的80%以上,而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作为PDC钻头最主要的切削单元,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钻头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在PDC复合片烧结的过程中,Co粉作为粘结剂和催化剂起着金刚石颗粒间的缝隙填充和催化金刚石颗粒间直接成键的作用。Co对PDC复合片的性能影响较大,复合片失效与粘结剂Co的物理性能及Co在金刚石颗粒间的分布和作用方式有直接关系,同时,由于Co与金刚石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太大,导致复合片热稳定性较差。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寻找聚晶金刚石层中粘结剂Co的替代品、研究新工艺进行脱Co以及改进制造工艺的方法以减少Co对复合片性能的不良影响,而有关将纳米Co引入PDC复合片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开展了添加纳米Co对PDC复合片性能影响机制的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配方研究、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结构与复合片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方式,找到添加纳米Co对PDC复合片性能的影响机制,同时掌握不同纳米Co含量对PDC复合片性能影响的关系,优化复合片综合性能,最终得到性能优异的PDC复合片,以提高钻井效率和钻头使用寿命。本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调研了国内外关于PDC复合片的材料配方技术研究现状。搜集了国内外PDC复合片研制及发展的资料,了解了PDC复合片材料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研究水平。为提出在PDC复合片聚晶金刚石层中采用纳米Co为粘结剂提供了理论基础。(2)确定了关于PDC复合片的制造加工技术流程、性能测试方法及检测标准。本论文使用国产人造金刚石六面顶液压机,采用直接合成法,进行了Φ16×13 mm PDC复合片的烧结。同时,根据对国内外关于PDC复合片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确定了PDC复合片的抗冲击性、耐磨性、热稳定性和SEM电镜的检测仪器、方法及标准。(3)研究了添加纳米Co对PDC复合片性能的影响和纳米Co对PDC复合片的强化机制。分别对纳米Co含量为3 vo1%和微米Co含量为3 vo1%的PDC复合片开展了抗冲击性、耐磨性和热稳定性的对比试验分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纳米Co的新型PDC复合片抗冲击性、耐磨性和热稳定性都大大提高,并且性能较添加微米Co的复合片更稳定。(4)对纳米Co含量为1 vol%、3 vol%、5 vol%和7 vo1%的PDC复合片开展了抗冲击性、耐磨性和热稳定性的对比试验分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o含量在3-5vo1%范围内时新型复合片的综合性能最好。
吕可文[5](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李颂华[6](2012)在《高速陶瓷电主轴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主轴单元是一种直接依赖于高速精密轴承技术、高速电机与驱动技术、油气润滑与冷却技术、精密制造与装配技术等关键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利用高性能结构陶瓷作为高速主轴轴承及主轴材料研制开发陶瓷电主轴单元,可以充分发挥陶瓷材料密度小、耐高温、耐磨损、高强度等优良性能,极大地减少主轴部件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和惯性力,提高主轴单元的刚度和回转精度,使我国数控机床及其主轴功能部件的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本文以提高陶瓷电主轴的性能并实现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为目标,围绕高速陶瓷电主轴单元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创新性的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无内圈式陶瓷电主轴。该陶瓷电主轴的支撑轴承为无内圈式热压氮化硅全陶瓷球轴承,转子轴采用氧化锆陶瓷烧结制成,轴上加工有轴承内滚道。通过对陶瓷电主轴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陶瓷轴承内部结构参数优化和陶瓷电主轴总体结构设计,实现了高速陶瓷电主轴单元的精密装配。(2)首次将陶瓷材料应用于主轴电机转子轴芯,并对陶瓷主轴电机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设计确定。建立了主轴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实现了基于PMAC的陶瓷电主轴的直接转矩控制。(3)研究了陶瓷主轴零件的制备工艺,实现了高强、高韧陶瓷主轴的近净尺寸烧结。研究了陶瓷材料的磨削机理、磨削力、磨削表面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应工艺参数的优化问题,实现了陶瓷主轴及陶瓷球轴承的精密加工,陶瓷滚道表面粗糙度Ra<0.05μm,滚道轮廓度Pt接近1μm,无内圈式陶瓷主轴-轴承单元的精度达到P4级轴承检测标准。(4)对所研制的无内圈式陶瓷电主轴样机进行综合性能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高转速达到30000r/min,最大功率达到15kW,主轴静态精度≤1μm,在最佳润滑条件和最佳预紧力条件下,陶瓷主轴系统的径向静刚度可达322N/μm,空载振动<0.8mm/s,空载温升<10℃。已应用于数控机床,且运行稳定可靠,精度保持性好。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数控机床高速无内圈式陶瓷电主轴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主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还在陶瓷电主轴结构设计与优化、陶瓷零部件设计与加工、主轴电机设计与驱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从而推动了高速陶瓷电主轴单元在数控机床上应用与发展。
杨雪峰[7](2011)在《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把持力的研究》文中提出把持力是指在金刚石工具中,结合剂阻止金刚石脱落的能力,包括结合剂对金刚石磨粒的物理附着力、机械镶嵌力和化学作用力。在金刚石工具中是否具备合适的把持力是决定金刚石制品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非常重要。目前,专门对金刚石与陶瓷结合剂界面结合把持力研究未见文献报道。由于金刚石颗粒分布在工具内,任何直接的办法都不能对把持力进行有效的检测。金刚石颗粒表面单位面积的把持力的测定目前还没有公开的解决方法。本课题从对含有微晶相的、低融点高强度、硬度适合的陶瓷结合剂的研究和制备入手,通过对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把持力的理论分析,对影响把持力的因素进行实验验证和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把持力的计算方法等对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实验所研制的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陶瓷结合剂具有较低的耐火度、合适的流动性、较低的膨胀系数和较高的强度。第二、通过对结合剂中氧化物的添加、成型密度、金刚石磨料的粒度和金刚石磨料的浓度四个因素对陶瓷结合剂金刚石试样强度实验分析,得出了抗折强度最高的实验方案:A1B3C3D3,即烧结温度控制在790℃到800℃之间,成型密度为2.25g/cm3,金刚石浓度为125%,以Li2O做添加剂,金刚石的粒度为80/100。第三、探讨了两种提高把持力的方法,即提高结合剂的硬度和金刚石表面涂覆氧化铝。第四、研究了金刚石工具把持力的测试方法,试图为金刚石工具把持力无法直接测量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提出基于抗拉强度试验的把持力检测办法。通过对金刚石颗粒受力分析和理想化假设,建立把持力计算的力学模型。通过数学解析得出把持力与磨具抗拉强度的关系的数学模型,实现对金刚石颗粒把持力的定量测试。
宋中权[8](2011)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大、耐腐蚀、耐磨损、抗疲劳、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特种车辆等领域。但由于其各向异性、导热性差、层间强度低等特点,钻孔加工时易产生抽丝、分层、撕裂等缺陷,制约了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本文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削技术进行了研究,为其在特种车辆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分析了复合材料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屑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切屑的形成与纤维方向角有关。并对分层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介绍了分层检测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提出了分层等缺陷的抑制方法。通过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钻削试验,探讨了垫板、横刃、涂层等参数对轴向力和分层的影响,并建立了进给速度、主轴转速、钻头直径等因素的轴向力经验公式。选用S刃钻尖TN涂层麻花钻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孔加工试验;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孔壁表面进行微观观察,分析玻璃纤维破坏机理和切削表面微观结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S刃钻尖与普通钻尖麻花钻相比,可以有效减小钻削轴向力,减小分层缺陷的发生。最后还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质量孔加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CD麻花钻钻孔质量和刀具寿命都优于普通钻尖和S刃钻尖麻花钻,真正实现了高效、高质加工。
刘星[9](2009)在《铝合金轮毂局部难加工表面砂带抛磨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铝合金轮毂形状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多样,使铝合金轮毂的表面抛光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铝合金轮毂表面的机械自动化抛光在国内外均未广泛使用,原因是轮毂局部表面难以用机械化方式加工。本文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铝合金轮毂的局部难加工表面的砂带抛磨方法,并得出了其抛磨工艺。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表面抛光的方法并指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同时对国内外铝合金轮毂抛光研究现状进行了表述,介绍了砂带磨削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而创新的提出了铝合金轮毂表面的压磨板式抛磨方法。通过对铝合金轮毂表面的压磨板式抛磨方法的工艺分析,总结出该方法的三大优势:磨削面积大、所需径向走刀次数少和靠模加工不规则形状。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对压磨板材料的要求,并研究选择了导轨软带为压磨板材料。对磨料进行了研究,选择了适合铝合金轮毂表面的压磨板式抛磨方法的磨料,并总结了该方法的抛磨工艺流程。接下来,本文分析了轮毂的各种局部难加工表面,并针对这些难加工表面,在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研制了轮毂大面、侧面及大孔面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头和轮毂小孔面及边角面砂带抛磨头,并针对砂带“跑偏”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对称多从动轮结构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工艺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到了各种难加工表面的抛磨工艺参数。
张凤莲[10](2010)在《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机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工程陶瓷不易被氧化、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和耐磨损等优良性能。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它有着替代其它材料的可能性,但工程陶瓷又是硬脆难加工的材料,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使其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理想,并且有特殊形状要求的产品很难加工完成,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对于工程陶瓷而言,磨料水射流(AWJ)加工是经济有效的非传统加工技术,它没有热、电和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件内不产生冶金、化学或物理特性的变化。可以加工出优质高效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工程陶瓷产品。使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生物工程等领域。目前我国在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机理及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国内磨料水射流设备主要靠进口。此外由于缺少对磨料水射流切割机理的深入研究,引进设备的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加工产品的质量、效率及成本都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本文研究成果的实施和进一步推广,会提高工程陶瓷产品的加工能力和扩大工程陶瓷的应用领域,对改善国内磨料水射流加工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机理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1.概述了工程陶瓷特殊加工技术和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及其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分析了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的关键技术,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应用两相流理论,分析磨料水射流的混合机理和流动特点,建立冲击力模型,进一步研究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得出其切割机理是,磨料水射流喷射到工程陶瓷上,产生强大的冲击力,破坏陶瓷表面,形成微裂纹。水进入微裂纹形成水楔作用,在裂纹尖端拉应力集中;带有锋利棱角的磨粒对陶瓷进行微切削;液固两相高能束流对陶瓷产生强烈的冲蚀作用。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下,裂纹进一步扩展,形成切槽。3.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用磨料水射流对几种常用工程陶瓷进行切割实验。研究分析了射流压力、磨料水喷嘴横移速度、靶距、磨料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切割效率和切割质量的影响。4.以理论为基础,应用实验数据得出模糊推理规则,建立了模糊控制模型。这个特殊的模糊控制模型可以预测在任何给定一组加工参数时,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材料可获得的切割深度。在给定切深的条件下,遗传算法结合模糊模型可以自动确定磨料水射流切割多种材料时的最佳参数组合。5.磨料水射流在磨料水喷嘴内流动时,对磨料水喷嘴会造成磨损,本文对磨损因素进行分类和确定。分别在实验和模拟仿真两种情况下,研究磨料水喷嘴的磨损规律,优化磨料水喷嘴结构。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磨料水喷嘴的材料与加工工艺,提出了磨料水喷嘴国产化的途径。通过对磨料水射流理论的研究,为我国磨料水射流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为生产磨料水射流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提供设计参数。通过对工艺参数的研究,有效地利用各切割参数,达到切割效率和切割质量的最佳结合。基于混合策略优化工艺参数,节省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得到最佳切割效果。本文应用Fluent软件对磨料水喷嘴内部结构进行仿真,优化磨料水喷嘴结构,选用WC—Co粉末为磨料水喷嘴材料,用冷等静压压制喷嘴毛坯,用真空烧结成型。采用数控电火花高速穿孔机床加工磨料水喷嘴内部结构,加工出磨料水喷嘴内孔后,采用“挤压珩磨”加工,研制出的磨料水喷嘴与进口磨料水喷嘴相比,成本节省了50%。
二、人造金刚石砂轮为我国磁性材料磨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造金刚石砂轮为我国磁性材料磨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二维超声研磨加工装置设计及加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
1.3 二维超声振动装置研究现状 |
1.4 超声加工生物材料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维超声研磨装置设计 |
2.1 二维超声研磨装置设计 |
2.1.1 超声装置的尺寸设计 |
2.1.2 超声装置的电路匹配设计 |
2.1.3 超声装置的功能设计 |
2.2 二维超声研磨装置仿真优化 |
2.2.1 二维超声研磨装置仿真分析 |
2.2.2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3 变幅杆槽型尺寸仿真优化设计 |
2.3 二维超声研磨装置检测实验 |
2.3.1 二维超声装置性能检测 |
2.3.2 二维超声装置振动幅值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机理建模分析 |
3.1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特性分析 |
3.1.1 椭圆振动加工特性 |
3.1.2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运动学分析 |
3.2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形式分类 |
3.3 水平二维超声研磨加工机理建模 |
3.3.1 水平二维超声研磨去除机理特性 |
3.3.2 水平二维超声研磨单磨粒法向力建模 |
3.3.3 水平二维超声研磨多磨粒法向力建模 |
3.4 垂直二维超声研磨加工机理建模 |
3.4.1 垂直二维超声研磨建模分析 |
3.4.2 垂直二维超声研磨单磨粒法向力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生物材料表面质量研究 |
4.1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实验 |
4.1.1 实验条件及原理 |
4.1.2 实验方案设计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1.3.1 二维超声研磨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1.3.2 主轴转速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1.3.3 进给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1.3.4 加工深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1.3.5 磨粒目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2 二维超声研磨角度实验 |
4.2.1 实验条件及原理 |
4.2.2 实验方案设计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2.3.1 研磨角度的影响效果 |
4.2.3.2 加工效果与模型对照 |
4.3 表面润湿性实验 |
4.3.1 实验条件及原理 |
4.3.2 实验方案设计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3.3.1 二维超声研磨表面改性效果 |
4.3.3.2 表面形貌对亲水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国外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家具设计的认识与材料 |
2.1 家具的概念 |
2.2 家具的设计原则 |
2.2.1 实用价值原则 |
2.2.2 艺术价值原则 |
2.2.3 经济梯度原则 |
2.2.4 高度安全原则 |
2.2.5 人性化原则 |
2.3 家具材料多元化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
3.1 陶瓷材料的概述 |
3.1.1 力学性能 |
3.1.2 隔热性能好 |
3.1.3 电绝缘性 |
3.1.4 其他性能 |
3.2 陶瓷材料的加工方式 |
3.2.1 陶瓷材料的车磨削加工技术 |
3.3 陶瓷材料的应用形式 |
3.3.1 陶瓷器皿设计 |
3.3.2 陶瓷卫浴设计 |
3.3.3 陶瓷家具设计 |
3.4 陶瓷材料理化性能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4 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1 陶瓷材料在中国古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1.1 陶瓷材料发展概述 |
4.1.2 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1.3 陶瓷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2 陶瓷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2.1 现代家具类型 |
4.2.2 陶瓷在现代室内家具中的表现形式 |
4.3 陶瓷材料在户外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4.3.1 户外家具的概念 |
4.3.2 国内外户外家具现状 |
4.3.3 陶瓷材料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TC4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钛合金材料及其加工特性 |
1.2.1 钛合金的分类 |
1.2.2 钛合金材料特性 |
1.2.3 钛合金的磨削特性 |
1.3 高速磨削加工技术 |
1.3.1 高速磨削技术概述 |
1.3.2 高速磨削加工技术特点 |
1.3.3 高速磨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钛合金磨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钛合金TC4高速外圆磨削工艺实验方案 |
2.1 实验材料及其性能 |
2.2 高速外圆磨削实验设备 |
2.2.1 CNC8325B凸轮轴磨床介绍 |
2.2.2 超高速复合磨床技术参数 |
2.2.3 凸轮轴复合磨床外圆磨削的程序设计 |
2.3 CBN砂轮及其平衡与修整 |
2.3.1 陶瓷结合剂的CBN砂轮的选用 |
2.3.2 CBN砂轮的修整 |
2.3.3 CBN砂轮的平衡 |
2.4 TC4钛合金外圆磨削实验检测设备 |
2.4.1 外圆磨削力的测量 |
2.4.2 外圆磨削温度的测量 |
2.4.3 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
2.4.4 工件表面形貌及变质层观测 |
2.4.5 磨削表面加工硬化的检测 |
2.5 钛合金TC4外圆磨削实验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外圆磨削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实验研究 |
3.1 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力的实验研究 |
3.1.1 磨削力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1.2 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 |
3.1.3 磨削力的数学建模 |
3.2 磨削温度的实验研究 |
3.2.1 钛合金外圆磨削实验结果分析 |
3.2.2 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 |
3.2.3 磨削温度的数学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表面完整性研究 |
4.1 表面完整性概述 |
4.1.1 表面粗糙度 |
4.1.2 表面变质层 |
4.1.3 磨削表面加工硬化 |
4.2 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2.1 表面粗糙度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2.2 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4.2.3 表面粗糙度的数学建模 |
4.3 加工表面微观形貌 |
4.4 工件表面亚表面组织结构 |
4.5 磨削表面加工硬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添加纳米Co的新型PDC复合片材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PDC复合片材料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纳米材料技术概述 |
1.3.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3.2 纳米Co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PDC复合片制备加工及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
2.1 PDC复合片制备及加工技术 |
2.1.1 PDC复合片合成方法 |
2.1.2 金刚石聚结方法 |
2.1.3 PDC合成设备 |
2.1.4 腔体组装材料及重要工艺步骤 |
2.2 PDC复合片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 |
2.2.1 抗冲击性 |
2.2.2 耐磨性 |
2.2.3 热稳定性 |
2.2.4 SEM电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添加纳米Co的PDC复合片制备及性能测试分析 |
3.1 新型PDC复合片配方设计 |
3.2 新型PDC复合片性能检测与分析 |
3.2.1 抗冲击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3.2.2 耐磨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3.2.3 热稳定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纳米Co对PDC复合片的强化机制分析 |
3.3.1 D-D键强化效应 |
3.3.2 粘结剂分布均匀性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Co添加量优选的试验研究 |
4.1 不同配比PDC复合片研制 |
4.2 不同配比的复合片金刚石层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
4.3 不同配比的复合片性能检测与分析 |
4.3.1 抗冲击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2 耐磨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3 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4 复合片性能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完成的工作及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5)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4 小结 |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
2.3.4 小结 |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1 知识基础 |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
3.2 学习场理论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4.1 框架构思 |
3.4.2 分析的维度 |
3.4.3 分析的焦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
4.6 本章小结 |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
6.3 本章小结 |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
7.1.1 地理与区位 |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6)高速陶瓷电主轴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数控机床电主轴单元技术发展概况 |
1.2.1 数控机床主轴系统概述 |
1.2.2 国内外电主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我国电主轴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 |
1.3 数控机床陶瓷电主轴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1 高速精密陶瓷主轴-轴承技术 |
1.3.2 陶瓷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技术 |
1.3.3 高速陶瓷主轴电机设计及驱动技术 |
1.3.4 高速陶瓷主轴-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
1.3.5 高速陶瓷电主轴的可靠性技术 |
1.3.6 高速陶瓷电主轴的精密装配与综合性能测试技术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陶瓷电主轴单元的创新设计与关键技术 |
2.1 陶瓷电主轴研制的基本要求与目标 |
2.2 无内圈式陶瓷电主轴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 高速精密陶瓷球轴承技术 |
2.3.1 陶瓷球轴承的力学分析 |
2.3.2 陶瓷球轴承的破坏机理与寿命估计 |
2.3.3 陶瓷球轴承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
2.3.4 无内圈式陶瓷球轴承的配置与预加载荷 |
2.4 陶瓷主轴及其刀具接口的设计 |
2.5 陶瓷电主轴的润滑与冷却系统设计 |
2.6 陶瓷电主轴的精密装配 |
2.7 本章小结 |
3 主轴电机及驱动控制技术 |
3.1 陶瓷主轴电机的选型设计 |
3.1.1 主轴电机类型 |
3.1.2 陶瓷电主轴的负荷特点和工作制式 |
3.1.3 陶瓷主轴电机的设计参数 |
3.2 陶瓷电主轴的控制技术 |
3.2.1 电主轴变频调速方法 |
3.2.2 电主轴的直接转矩控制 |
3.2.3 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分析 |
3.3 基于PMAC的陶瓷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4 陶瓷主轴零件的制备及其精密加工工艺 |
4.1 陶瓷材料概述 |
4.2 陶瓷主轴零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 |
4.2.1 典型结构陶瓷材料的性能 |
4.2.2 陶瓷主轴零件对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 |
4.3 高性能结构陶瓷主轴零件的制备技术 |
4.3.1 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 |
4.3.2 氮化硅陶瓷零件毛坯的制备工艺 |
4.3.3 氧化锆陶瓷零件毛坯的制备工艺 |
4.4 陶瓷球的精密加工工艺及分析 |
4.4.1 新型陶瓷球研磨装置的设计 |
4.4.2 新型陶瓷球研磨装置的研磨机理分析 |
4.4.3 陶瓷球研磨压力和研磨盘转速 |
4.4.4 陶瓷球研磨加工工艺 |
4.5 陶瓷轴承套圈的精密加工工艺及分析 |
4.5.1 陶瓷轴承套圈加工的特点 |
4.5.2 磨削陶瓷轴承套圈的砂轮选择 |
4.5.3 陶瓷轴承套圈的加工工艺 |
4.5.4 陶瓷轴承套圈内圆磨削力的实验研究 |
4.5.5 磨削参数对陶瓷套圈内表面磨削质量的影响 |
4.5.6 陶瓷轴承套圈高精度磨削的条件 |
4.6 陶瓷主轴的精密加工工艺及分析 |
4.6.1 陶瓷主轴加工的工艺特点 |
4.6.2 陶瓷主轴中心孔的加工 |
4.6.3 陶瓷主轴外圆及端面磨削加工 |
4.6.4 陶瓷主轴内孔加工 |
4.6.5 陶瓷主轴沟道加工 |
4.7 本章小结 |
5 陶瓷电主轴的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试验条件 |
5.2 陶瓷电主轴的负载特性试验 |
5.3 陶瓷电主轴的温升试验 |
5.3.1 润滑系统对陶瓷电主轴温升影响 |
5.3.2 预紧力对陶瓷电主轴温升影响 |
5.4 陶瓷电主轴的振动试验 |
5.4.1 陶瓷电主轴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5.4.2 陶瓷电主轴的振动测试与分析 |
5.5 陶瓷电主轴的噪声测试 |
5.6 陶瓷电主轴的刚度和精度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把持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金刚石磨料 |
1.1.2 金刚石制品的分类和特性 |
1.1.3 金刚石制品的工业应用 |
1.2 把持力及研究现状 |
1.3 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界面结合研究 |
1.3.1 界面理论 |
1.3.2 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界面结合状态研究 |
1.3.3 界面表征和分析方法 |
1.3.4 界面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1 界面理论研究进展 |
1.4.2 金刚石制品用陶瓷结合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3 超硬材料与陶瓷结合剂界面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关键点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2.1.1 陶瓷结合剂的选择与组成 |
2.1.2 探讨把持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设计 |
2.2 实验过程 |
2.2.1 陶瓷结合剂的制备 |
2.2.2 陶瓷结合剂金刚石试样的制备 |
2.2.3 试样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理论分析 |
3.2 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
3.3 陶瓷结合剂烧结特性分析 |
3.4 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结合强度研究 |
3.5 提高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把持力的措施 |
3.5.1 提高结合剂的硬度以提高把持力 |
3.5.2 对金刚石进行表面处理提高把持力 |
3.6 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把持力的计算[24] |
3.6.1 把持力力学模型 |
3.6.2 把持力计算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学术论文 |
(8)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与发展 |
1.3 国内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综述 |
1.3.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和加工材料 |
1.4.2 论文主要工作 |
2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
2.1 玻璃纤维 |
2.1.1 玻璃纤维分类及成分 |
2.1.2 玻璃纤维的物理及化学性能 |
2.2 树脂 |
2.2.1 热固性树脂 |
2.2.2 热塑性树脂 |
2.3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2.3.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构造形式 |
2.3.2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
2.3.3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 |
3.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削机理 |
3.1.1 基本假设 |
3.1.2 切屑与纤维方向角 |
3.2 切削过程分析 |
3.2.1 切削力 |
3.2.2 切削热 |
3.3 分层和分层检测技术 |
3.3.1 分层机理 |
3.3.2 分层检测技术 |
3.3.3 分层等缺陷的抑制 |
3.4 本章小结 |
4 轴向力和分层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刀具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刀具 |
4.2 轴向力和轴向力测定系统 |
4.2.1 轴向力 |
4.2.2 轴向力测定系统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垫板与轴向力、分层 |
4.3.2 钻头横刃与轴向力、分层 |
4.3.3 钻头涂层与轴向力 |
4.3.4 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_f与轴向力 |
4.3.5 钻头直径d、进给量f与轴向力 |
4.3.6 钻型与轴向力 |
4.4 本章小结 |
5 S刃钻尖麻花钻钻削GFRP试验研究 |
5.1 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轴向力试验结果分析 |
5.2.1 S刃钻尖与普通钻尖的影响 |
5.2.2 主轴转速n与进给速度v_f的影响 |
5.3 分层结果分析 |
5.3.1 主轴转速n与进给速度v_f的影响 |
5.3.2 轴向力F_s与分层因子F_d |
5.4 纤维断口形貌和切削表面微观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PCD钻头钻削GFRP试验研究 |
6.1 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
6.1.1 试验条件 |
6.1.2 试验方法 |
6.2 轴向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主轴转速n与进给速度v_f的影响 |
6.2.2 PCD与S刃钻尖 |
6.3 分层结果与分析 |
6.3.1 主轴转速n与进给速度v_f的影响 |
6.3.2 临界轴向力与分层 |
6.4 纤维断口形貌和切削表面微观结构 |
6.5 PCD麻花钻的失效和刃磨 |
6.5.1 PCD麻花钻的失效 |
6.5.2 PCD麻花钻的刃磨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铝合金轮毂局部难加工表面砂带抛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常用表面抛光方法介绍 |
1.3 铝合金轮毂抛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砂带磨削技术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铝合金轮毂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工艺分析 |
2.1 压磨板式砂带抛磨方法介绍 |
2.2 压磨材料的研究与选择 |
2.3 磨料的研究与选择 |
2.4 铝合金轮毂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工艺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铝合金轮毂难加工表面砂带抛磨头的研制 |
3.1 铝合金轮毂表面分析及抛光方案 |
3.2 砂带在磨削过程中跑偏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方案 |
3.3 轮毂大面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头的研制 |
3.4 轮毂侧面及大孔面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头的研制 |
3.5 轮毂小孔面及边角面抛磨头 |
3.6 本章小结 |
4 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实验及结果分析 |
4.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介绍 |
4.2 砂带磨削用量的研究与选择 |
4.3 压磨板式砂带抛磨工艺实验 |
4.4 铝合金轮毂大面磨削实验 |
4.5 铝合金轮毂大面难加工面及大孔面磨削实验 |
4.6 铝合金轮毂侧面磨削实验 |
4.7 铝合金轮毂小孔面及边角面磨削实验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机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陶瓷材料综述 |
1.1.1 工程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
1.1.2 工程陶瓷材料特殊加工技术的发展概述 |
1.1.3 工程陶瓷材料加工方法概述 |
1.2 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综述 |
1.2.1 水射流加工技术 |
1.2.2 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 |
1.2.3 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4 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5 磨料水射流加工工程陶瓷加工参数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磨料水喷嘴研究与发展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磨料水射流加工工程陶瓷机理的研究 |
2.1 磨料水射流加工 |
2.1.1 磨料水射流加工原理 |
2.1.2 磨料水射流加工系统构成 |
2.2 液固两相流的基本知识 |
2.2.1 液固两相流的物理特性 |
2.2.2 液固两相流伯努利方程 |
2.3 磨料水射流结构与技术参数 |
2.3.1 射流结构 |
2.3.2 射流切割的技术参数 |
2.4 磨料水射流加工工程陶瓷机理 |
2.4.1 建立磨料水射流冲击力模型 |
2.4.2 磨料水射流与被加工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
2.4.3 被加工材料中的腐蚀机理 |
2.4.4 磨料水射流加工工程陶瓷的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磨料水射流工艺参数对加工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磨料水射流加工系统 |
3.2 实验材料 |
3.2.1 磨料 |
3.2.2 被加工材料 |
3.3 实验条件 |
3.4 实验结果测量 |
3.5 动力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5.1 射流压力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6 加工操作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6.1 喷嘴横移速度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6.2 靶距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6.3 切割次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7 磨料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7.1 磨料流量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7.2 磨料粒度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7.3 磨料硬度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3.8 材料性能对切割深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磨料水射流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法及实验条件 |
4.2 磨料水射流切割沟槽的形貌 |
4.2.1 切割槽的几何形状 |
4.2.2 光滑切割区域和粗糙切割区域 |
4.2.3 切槽表面结构 |
4.2.4 磨料水射流切割碳化硅切割表面的机械特性 |
4.3 磨料水射流钻盲孔的底面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工艺参数 |
5.1 优化理论 |
5.1.1 混合策略的提出 |
5.1.2 模糊理论 |
5.1.3 遗传算法 |
5.2 实验及模型建立 |
5.2.1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模糊推理准则 |
5.2.2 模糊化模块 |
5.2.3 推理模块 |
5.2.4 模糊决策模块 |
5.2.5 确定模糊模型 |
5.3 用遗传算法自动优化加工参数 |
5.4 混合方法的效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磨料水喷嘴结构与制造工艺的研究 |
6.1 磨料水喷嘴内部结构的实验研究 |
6.1.1 实验目的及实验准备 |
6.1.2 磨料水喷嘴磨损特性的衡量标准及测量方法 |
6.1.3 磨料水喷嘴的几何形状对其磨损的影响 |
6.1.4 实验结果 |
6.2 磨料水喷嘴内液固两相流的仿真 |
6.2.1 仿真的目的和意义 |
6.2.2 磨料水喷嘴内液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 |
6.2.3 有限元模型 |
6.2.4 Fluent仿真结果 |
6.2.5 磨料水喷嘴优化结果 |
6.3 磨料水喷嘴的研制 |
6.3.1 材料的选择 |
6.3.2 毛坯的加工工艺 |
6.3.3 用电火花加工磨料水喷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人造金刚石砂轮为我国磁性材料磨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超声研磨加工装置设计及加工机理研究[D]. 卢昊. 长春工业大学, 2020
- [2]陶瓷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张政.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3]TC4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实验研究[D]. 黄宇岑.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4]添加纳米Co的新型PDC复合片材料试验研究[D]. 袁媛.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5]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6]高速陶瓷电主轴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 李颂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7]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把持力的研究[D]. 杨雪峰. 河南工业大学, 2011(01)
- [8]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试验研究[D]. 宋中权. 南京理工大学, 2011(05)
- [9]铝合金轮毂局部难加工表面砂带抛磨方法研究[D]. 刘星.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
- [10]磨料水射流切割工程陶瓷机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 张凤莲.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