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论文文献综述)
孙蕗,邓成龙,郝青振,刘彩彩,易亮,刘平,高新勃,熊建国,杨石霞,葛俊逸[1](2021)在《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为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陆相第四系岩性多变,相比已建立起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的海相地层来说,中国陆相第四纪地层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年代地层系统,这为地层的跨区域识别和对比带来了困难。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的思路之一是针对陆相地层的岩性分布特征,分区域进行小规模、小范围的总结和推广。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这个地层划分框架的指导下,将中国第四纪陆相地层分为黄土-古土壤序列、沙漠戈壁、网纹红土、河湖相和山麓堆积、洞穴/裂隙堆积及其他类型岩石地层几大类,海相地层按照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划分,并在每一类地层单元下遵循岩性组合、地貌类型和构造背景相似的原则进行归纳,分区域探讨并总结近年来与其相关的代表性研究进展,为早日建立统一的陆相第四系年代地层系统贡献力量。
侯素宽,李强,王世骐,孙博阳,卢小康,史勤勤,吴飞翔,江左其杲,邓涛[2](2021)在《中国新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新近纪地层出露广泛,以陆相沉积为主,其中赋存的哺乳动物化石自19世纪下半叶就被古生物学家所关注,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建立起统一的新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框架,命名了哺乳动物分期,并相应建立了连续的7个"阶"级年代地层单位。近年来,相关学者将精细的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磁、同位素等年代学方法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了有地质年龄标定的中国新近系年代地层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大区域的新近纪地层进行了对比。本文通过分析已有资料,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组"为单元,以对比表的形式,对我国新近纪岩石地层分区、不同区块间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代表性剖面进行了综合梳理。
胡荣梅[3](2021)在《升金湖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赵睿[4](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徐广策[5](2020)在《冲绳海槽重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指出冲绳海槽是位于东海陆架东缘,由俯冲作用产生的东海陆架边缘的弧后盆地,其构造和重磁场延续了东海“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板块俯冲下不同控制作用的叠加造就了其地壳结构、构造特征、断裂发育、岩浆活动等方面独有的特征,研究其构造特征对弧后盆地演化机制等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以重磁数据为主、其它地质-地球物理数据为辅的数据格局,利用化极、边界识别、约束变密度界面反演、谱相关法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计算等多种手段,对冲绳海槽的重磁场基本特征、断裂和火成岩分布、地壳结构与性质、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的空间差异等进行研究和讨论。利用各种边界识别方法结合地震剖面推断一级断裂7条,二级断裂83条,火成岩体47例,在明确冲绳海槽内部构造格架的基础上得出认识:横向断裂走滑方向的改变指示海槽南北段不同的演化历史,纵向断裂和火成岩的分布共同说明海槽南段的裂陷程度要高于北段,或已进入弧后盆地的海底扩张期。利用约束变密度界面反演方法得到冲绳海槽地区莫霍面深度、地壳厚度、拉张因子分布等结果。其中莫霍面在16~26km之间变化,地壳厚度为12~22km,二者均自北向南减小,拉张因子分布在1.4~2.5之间,自北向南增大,表明冲绳海槽经历了强烈的地壳减薄。通过三条典型剖面的联合反演得出:海槽北段中上地壳减薄明显,南段下地壳也出现了明显减薄,证明其裂陷作用强于北段,而沉积地层的分布差异,指示出海槽南北段发生大规模裂陷的时间的不同步。本文利用谱相关法计算得到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分布在9~30km,自北向南减小,岩石圈强度随之逐渐降低。通过将其与构造活动性数据的对比得出:沿海槽自北向南热构造活动逐渐强烈,大地震相对多发,整体构造活动性增强,且冲绳海槽具有深部构造活动南强北弱,浅部构造活动南弱北强的特征。综合以上各结果与认识,本文对冲绳海槽构造特征空间差异进行了归纳,认为海槽南段块体旋转、海槽南段张裂在中新世的停滞、海槽南北段大规模裂陷的不同步是造成演化进程中的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建立了简单的地质模型来对这一过程进行展示。
冯轩[6](2020)在《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冲绳海槽西南端HOBAB4-S1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粒度、沉积构造、AMS14C测年、碎屑矿物组合、有机碳氮、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特征、沉积机制以及与晚全新世气候事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心发育了正常半深海碎屑沉积和17段重力流沉积。正常半深海碎屑沉积以粉砂为主,发育块状层理,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以10-14μm为中心的单峰,C-M图上样品点分布于左下角,体现静水沉积的特征;而重力流沉积层以砂质粉砂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爬升沙纹层理和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多呈以70-130μm为中心的单峰,C-M图上样品点分布区间大致平行于C=M基线,且位于PQ段以下,表明沉积物搬运方式为重力流悬浮搬运。沉积物中主要轻矿物为石英、斜长石、云母和绿泥石,重矿物为普通角闪石、黑云母、阳起石和褐铁矿。有机碳氮分析表明重力流沉积层的总有机碳、总氮含量低于正常半深海沉积层,因有机质自然降解作用,其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重力流沉积较正常半深海沉积层相对富集元素Si、Zr、Ca、Sr,而相对亏损元素Al、Fe、K以及微量元素;元素因子分析表明岩心元素含量受粒度组成、生源输入和陆源物质输入三个主因子控制;稀土配分模式表明岩心沉积物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与台湾河流沉积物相似,而与长江和东海陆架沉积物有差异。根据重力流层的沉积构造特征判断该区重力流属于沉积物从河口直接输入到槽底的异重流。其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形成厚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发育,内部发育多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强,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均较明显的异重流近端沉积;另一类形成薄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不发育,内部不发育或仅发育一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弱的异重流边部沉积。岩心的重力流层多发育在800-1300A.D.之间,指示了当时气候条件为高温高湿、台风洪水频发、降雨量较大,验证了“中世纪暖期”在东亚地区的存在。
陈勇[7](2019)在《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认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能源之一,日益受到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热切关注。而其保存需要稳定的温压条件,海平面下降、洋壳构造运动、海底滑塌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水合物的失稳分解并释放出甲烷。上逸的甲烷在垂向运移过程中与海水中的硫酸盐等电子受体发生甲烷厌氧氧化反应,改变着海洋沉积物中碳、硫、铁等元素的赋存形态。而铁系矿物作为沉积物磁性的主要载体,其赋存形态的改变,最终会在磁学上留下“印记”。因此,对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表层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不仅有助我们理解甲烷厌氧氧化对海洋沉积物铁的不同赋存形态、沉积物磁学特征的影响,还可以探究早期成岩过程中沉积物磁学特征与活性铁组分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判识深层天然气水合物藏失稳分解提供新的依据,从而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事业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及参考资料。本文以探寻水合物赋存区浅层沉积物的铁的赋存形态与磁学特征演化规律及其耦合关系为目标,选取了南海北部水合物潜在区神狐海域的SH1和A27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学、环境磁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H1 A27站位沉积物以悬移质的半深海沉积物为主,粉砂为主的粒级特征有利于沉积物有机质的吸附与保存。AMS14C的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平均沉积速率处于较高水平(29.48 cm·ka-1),结合该区域的构造、温压及其气源条件等背景资料,表明研究区具备水合物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2)两个站位的粒度分布频率曲线的双峰指示了沉积物的多重来源,但以珠江和台湾来源为主。粒径上以240cm附近为分界点,表现出下粗上细的两段式特征和沉积速率在纵向剖面自下而上递减的变化,共同揭示了研究区17 ka cal.B.P.以来海进使得陆架出露减少,与珠江口距离延长,使沉积物趋细,沉积速率放缓。(3)SH1和A27站位的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结果显示两个站位的磁学均受到了早期成岩作用和物源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各深度段内磁性矿物组合特征发生改变。两个站位沉积物的磁性贡献主要来自磁铁矿,但含量上磁性矿物在上层沉积物中以针铁矿、赤铁矿等铁(氢)氧化物为主,随着黄铁矿矿化过程的不断进行,黄铁矿逐渐成为深层的主要磁性矿物。而A27站位深部由于受陆源输入改造明显,使得铁(氢)氧化物与黄铁矿共同成为了深层沉积物主要磁性矿物形态。(4)SHI站位10~]30cm、A27站位10~90cm层位磁性下降主要受控于微生物介导的铁的异化还原(DIR)引起磁铁矿的溶解。SHI站位140~380cni、A27站位100~260cm层位磁性降低主要是硫酸盐氧化有机质(OM-SR)所致。两个站位在230cm和260cm之下磁性受到了硫酸盐氧化有机质(OM-SR)和陆源输入的共同影响。A27站位较SH1站位更靠近岸线,因而其深部磁性受陆源改造主导。(5)通过环境磁学及地球化学手段识别出SH1站位的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的上界在380cm附近。A27站位在430cm之下受到了深层硫酸盐驱动甲烷厌氧氧化(AOM-SR)的改造,指示了A27站位较浅的甲烷-硫酸盐转换带(SMTZ)。(6)表层深度段内磁性特征与Femag含量随深度从快速下降至逐渐平缓的变化趋势可以用于识别铁异化还原(DIR)过程。而硫酸盐氧化有机质作用(OM-SR)可以通过χ、SIRM、χARM、Femag、Feox的下降并伴随Fepy含量上升来识别。且通过磁学手段可以识别以上两个过程的界限。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上部χ、SIRM、χARM的明显下降、Feox和Femag含量谷值的出现及Fepy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指示了下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
方杭泓[8](2019)在《第四纪加积型网纹红土网纹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是当今科学界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第四纪作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阶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积型网纹红土则是记录低纬度地区第四纪期间所经历的气候变化信息的良好载体。截至目前,多位学者已经从沉积学、地球化学、环境矿物学、环境磁学等方面对网纹红土进行了大量研究,为网纹红土的年代学、成因、物源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但网纹形态这一显着特征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对网纹形态变化特征的一些推断主要是建立在目视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带有一定的推测性质,缺乏定量分析的支撑和验证。另外,以往研究所使用的网纹形态定量指标也较少,致使对变化特征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刻。然而,网纹作为特定环境下气候的产物,包含着重要的气候环境信息,亟待我们去挖掘。鉴于此,本研究对金华汤溪红土剖面(TX剖面)的网纹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化表达,同时与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探究网纹形态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具体过程为:一方面,首先以ENVI 5.1对TX网纹红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对网纹进行解译,同时以分形、景观生态学、几何形态学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确立了对网纹形态特征进行评价的指标,指标包括网纹数量、大小、形状、分布四个方面。具体数据的计算依托Rhino环境下运行的Grasshopper软件实现;另一方面,本研究在对网纹红土主量元素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包括CIA、ba、硅铝率、硅铝铁率、铝铁比值在内的风化指标,继而将网纹形态特征指标值与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比对,寻找两者间的联系,从而探讨网纹形态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初步获得以下结论:(1)本研究选取的24个网纹形态指标的参数值在剖面上自上而下均存在波动变化。总体看来,沿TX剖面网纹层自上而下,网纹数目、面积等呈波动下降趋势,而网纹形状则由相对复杂到趋于简单、规则,网纹分布趋向于分散;(2)沿TX剖面网纹层自上而下,Si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Fe、Al含量呈增加趋势,硅铝率、硅铝铁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指示风化强度整体上变强;高CIA值、低ba值的特征,表明汤溪红土经历了较强的风化淋溶过程;(3)硅铝比、硅铝铁系数与伸长指数、形状复杂性、网纹空间包容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分维数等指标存在较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形状率、近圆率、圆接近度、紧凑度等指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网纹形态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与硅铝率、硅铝铁率有着较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是,硅铝比、硅铝铁系数与表征网纹大小指标的关系相对复杂。通过网纹形态指标参数值与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值的比对、分析,发现在剖面上,网纹形态指标与风化强度在趋势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网纹形态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成土过程有一定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意义。
秦玉河[9](2019)在《南海IODP368航次U1501站位晚中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最大的边缘海,地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交界处。南海位于低纬区,面积约为35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为5500多米,其丰富的沉积物记录了全球或区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号,是进行深海研究的理想场所。2017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368航次对南海进行了钻探取心。本论文对其中的368航次U1501站位C钻孔岩心进行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实验,对U1501C钻孔上半段深度约160 m岩心进行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该段岩心的岩性以富黏土钙质软泥为主,大部分层段含有丰富超微体化石和有孔虫化石夹层。通过对该段岩心样品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χ-T)、磁滞回线(LOOP)、等温剩磁获得曲线(IRM)、一阶反转曲线(FORC)图等岩石磁学参数实验,证明了该段样品携磁矿物主要是以假单畴(PSD)颗粒为主,低矫顽力的磁铁矿。本段岩心样品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结果显示,全部312块样品中88.10%的样品最小轴(k3轴)倾角大于50°,证明了该钻孔大部分岩心样品未受到后期扰动的影响。古地磁实验以交变退磁方式为主,并挑选出部分典型样品以热退磁方式退磁。交变退磁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样品在20 mT以后,获得稳定的特征剩磁(ChRM)。结果提高了船上科学家对U1501C钻孔初步建立的极性倒转序列的分辨率和准确性。识别出该钻孔的布容–松山转换界限(B/M)深度为27.60 CSF-A(m);松山–高斯界限是61.66 CSF-A(m);高斯–吉尔伯特界限73.29 CSF-A(m)。以及包括松山反极性期内的两个正向极性亚时分别为吉尔萨和奥尔都威至留尼旺极性亚时;高斯正极性期内凯纳反向极性亚时等。依据磁性地层测试结果,推测出该岩心各个时期沉积速率。
聂云峰[10](2019)在《南海IODP368航次U1505站位晚中新世至上新世磁性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连接处,同时受东亚季风的控制,其沉积物保存了新生代以来板块运动及气候波动的地质记录,是西太平洋地区研究边缘海盆演化历史以及恢复重建古环境、古气候的优良素材库。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8航次在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钻取了一系列钻孔,目的是检验南海北部边缘断裂模式,同时对始新世以来的构造事件与盆地演化以及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区新近纪古海洋与古气候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为建立研究区可靠的年代框架,本文对368航次U1505站位C、D两孔60-200 mcd的280块离散样品展开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及古地磁学实验。代表性样品的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磁滞回线、累计对数高斯曲线及Day氏图显示样品中的携磁矿物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为主,并含有少量的赤铁矿,部分样品中存在胶黄铁矿。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磁性颗粒呈现出典型的湖泊、深海相沉积物的扁圆状特征,磁化率最小轴k3倾角值集中在高角度区域同时磁化率最大轴k1与中间轴k2表现与沉积层面平行,反映良好的沉积环境。经过最高场为80-140 mT或最高温为600℃的系统逐步退磁,大部分样品的高倾角(平均84°)次生剩磁已被去除,显示出了较为清晰、倾角适中的特征剩磁。数据筛选后最终识别出了9个正极性带(n)与9个负极性带(r),同时计算得到岩芯62.4-79.5 mcd的沉积速率为10.33 m/Myr,79.5-106.1 mcd的沉积速率为25.725 m/Myr,111-186.9 mcd的沉积速率为16.34 m/Myr。结合磁学参数对沉积环境变化的反映,推测80-106 mcd沉积速率的加快与5-4 Ma台湾地区的剥蚀作用增强有关。根据航次生物地层年龄数据将识别出的倒转序列与地磁极性年表(2016)对比,最终建立了研究站位10-2 Ma的磁性地层年代框架。
二、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的第四系划分 |
1.1 下更新统泥河湾阶 |
1.2 中更新统周口店阶 |
1.3 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 |
2 中国陆相第四系代表性地层单元 |
2.1 黄土-古土壤序列 |
2.2 沙漠及戈壁 |
2.3 网纹红土 |
2.4 河湖相及山麓堆积 |
2.4.1 北方区 |
2.4.2 青藏高原区 |
2.4.3 南方区 |
2.5 洞穴及裂隙堆积 |
2.6 其他岩石地层类型 |
3 中国海相第四系代表性地层单元 |
3.1 碎屑堆积 |
3.2 生物礁沉积 |
4 结论 |
(2)中国新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新近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新近纪生物带 |
3 中国新近纪地层区域划分、对比及代表性剖面 |
3.1 华北—东北大区(I) |
3.2 西北大区(II) |
3.3 华南大区(III) |
3.4 青藏—南海大区(IV) |
4 讨论 |
(4)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资料使用情况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
4.3.2 主干断层识别 |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
5.2.1 数据和方法 |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冲绳海槽重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质调查概况 |
1.2.2 国内外科学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位置及海底地形 |
2.1.2 构造区划概况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1.4 地层、岩体物性特征 |
2.1.5 火成岩分布 |
2.2 区域地球物理概况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场特征 |
第三章 重磁处理方法介绍 |
3.1 位场分离 |
3.2 磁异常化极 |
3.2.1 基本原理 |
3.2.2 计算过程 |
3.3 边界识别 |
3.3.1 方法原理 |
3.3.2 方法选用安排 |
3.4 界面反演 |
3.4.1 变密度模型 |
3.4.2 已知点约束 |
3.4.3 深度加权函数 |
3.4.4 实际反演流程 |
3.5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计算 |
3.5.1 岩石圈弹性板模型 |
3.5.2 相关度计算 |
3.5.3 谱相关法计算流程 |
第四章 研究区重磁数据处理 |
4.1 数据来源与分类 |
4.1.1 重磁场数据 |
4.1.2 沉积层厚度数据 |
4.1.3 地震剖面数据 |
4.1.4 构造活动性数据 |
4.2 磁异常化极 |
4.2.1 变倾角化极效果对比试验 |
4.2.2 研究区化极结果及分析 |
4.3 重磁数据位场分离 |
4.3.1 磁力数据位场分离 |
4.3.2 重力数据位场分离 |
4.4 边界识别 |
4.4.1 用于断裂划分的边界识别处理 |
4.4.2 用于火成岩圈定的边界识别处理 |
4.5 约束变密度莫霍面反演 |
4.5.1 界面反演参数的选定和依据 |
4.5.2 反演结果的评价及特征 |
4.6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计算 |
第五章 处理结果分析与综合地质解释 |
5.1 断裂、火成岩推断及地质意义 |
5.1.1 断裂、火成岩推断 |
5.1.2 断裂、火成岩指示的地质意义 |
5.2 地壳结构和性质讨论 |
5.2.1 地壳厚度及拉张因子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5.2.2 典型剖面联合反演结果 |
5.2.3 地壳结构和性质综合讨论 |
5.3 岩石圈构造背景与演化 |
5.3.1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地质意义讨论 |
5.3.2 冲绳海槽构造演化特征空间差异的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异重流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流程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海底地形特征 |
2.2 沉积特征 |
2.3 洋流特征 |
2.4 台湾北部气候条件与兰阳溪的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有孔虫AMS14C测年 |
3.2 沉积物激光粒度测试 |
3.3 碎屑矿物鉴定 |
3.4 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测试 |
3.5 沉积物XRF岩心扫描 |
3.6 主微量元素含量测试 |
第四章 岩心沉积特征 |
4.1 岩心岩相划分与沉积构造 |
4.1.1 平行层理 |
4.1.2 爬升沙纹层理 |
4.1.3 粒序层理 |
4.2 岩心年龄框架 |
4.3 岩心粒度特征 |
4.3.1 平均粒径和粒度参数 |
4.3.2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
4.3.3 C-M图解 |
4.4 岩心碎屑矿物组成特征 |
4.4.1 轻矿物 |
4.4.2 重矿物 |
4.5 岩心有机碳氮含量特征 |
4.6 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4.6.1 XRF元素扫描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评价 |
4.6.2 XRF元素扫描测试结果、相关性和因子分析 |
4.6.3 稀土配分模式 |
4.7 岩心中正常半深海沉积与重力流沉积的差异性 |
第五章 讨论 |
5.1 沉积物来源 |
5.2 岩心中重力流沉积的类型 |
5.3 岩心异重流沉积模式 |
5.4 岩心异重流沉积与晚全新世东亚古气候事件的对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7)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
1.2.2 海洋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样品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样品来源 |
2.2 测试项目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2.3.2 沉积物活性铁组分分析 |
2.3.3 沉积物年代测定 |
2.3.4 孔隙水阴离子测定 |
2.3.5 环境磁学 |
第三章 南海北部地质构造背景与天然气水合物 |
3.1 南海构造背景 |
3.2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有利条件 |
3.3 小结 |
第四章 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环境特征 |
4.1 沉积物粒度及物源特征 |
4.1.1 SH1站位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参数 |
4.1.2 A27站位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参数 |
4.1.3 沉积物粒度对物源的指示 |
4.2 沉积速率及埋藏史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沉积物环境磁学与铁组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1 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 |
5.1.1 SH1站位环境磁学特征 |
5.1.2 A27站位环境磁学特征 |
5.2 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 |
5.2.1 SH1站位沉积物铁组分特征 |
5.2.2 A27站位沉积物铁组分特征 |
5.3 磁学特征对铁系矿物类型及含量变化的响应 |
5.3.1 单一环境磁学方法对磁性矿物含量评估的不准确性 |
5.3.2 磁性矿物类型、含量及磁学响应 |
5.4 磁性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 |
5.5 磁性特征及铁的赋存形态对水合物的指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第四纪加积型网纹红土网纹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网纹红土研究 |
1.2.2 形态定量指标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植被土壤特征 |
2.2 资源状况 |
2.3 社会经济与环境状况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剖面概述 |
3.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3 网纹数字化提取 |
3.4 网纹形态定量化表达 |
3.4.1 评价指标 |
3.4.2 指标的计算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网纹形态指标 |
4.1.1 数量指标 |
4.1.2 大小指标 |
4.1.3 形状指标 |
4.1.4 分布指标 |
4.1.5 主成分分析 |
4.1.6 小结 |
4.2 地球化学指标 |
4.2.1 主量元素指标 |
4.2.2 风化指标 |
4.3 网纹形态指标与地球化学指标的相关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南海IODP368航次U1501站位晚中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南海 |
1.2 IODP367/368 航次简介 |
1.3 船上研究现状 |
1.3.1 船上初始古生物年代框架 |
1.3.2 船上初步磁性地层学年代框架 |
第2章 南海区域概况及钻孔描述 |
2.1 南海区域概况 |
2.2 钻孔描述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第4章 实验测试 |
4.1 岩石磁学实验 |
4.2 古地磁实验 |
4.2.1 交变退磁实验 |
4.2.2 热退磁实验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磁化率 |
5.2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 |
5.3 岩石磁学特征 |
5.3.1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
5.3.2 IRM获得曲线 |
5.3.3 磁滞回线(LOOP)与DAY图 |
5.3.4 一阶反转曲线(FORC)图 |
5.4 磁性矿物的含量特征 |
5.5 退磁结果 |
第6章 讨论 |
6.1 古地磁数据分析 |
6.2 磁极性地层的建立 |
6.2.1 布容正极性期(Brunhes:0–27.595 m) |
6.2.2 松山反极性期(Matuyama:27.595–61.660 m) |
6.2.3 高斯正极性期(Gauss:61.660–73.285 m) |
6.2.4 吉尔伯特反极性期以及下段初步分析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南海IODP368航次U1505站位晚中新世至上新世磁性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2.1 古地磁学与磁性地层学 |
1.2.2 岩石磁学 |
1.3 研究现状 |
1.4 航次及钻孔描述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中国南海沉积环境演化过程 |
2.2 表层水环流模式 |
2.3 南海北部沉积物来源 |
第3章 航次内完成工作 |
3.1 岩性地层学 |
3.2 生物地层学 |
3.3 磁性地层学 |
3.4 初始年龄格架建立 |
第4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1 分样过程与样品选取 |
4.2 天然剩磁退磁实验方法 |
4.3 岩石磁学实验方法 |
第5章 实验结果 |
5.1 岩石磁学结果与分析 |
5.1.1 磁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特征 |
5.1.2 κ-T结果 |
5.1.3 磁滞回线、IRM获得曲线、CLG曲线及Day图结果 |
5.1.4 磁化率各向异性 |
5.2 天然剩磁退磁结果 |
第6章 讨论 |
6.1 退磁结果可靠性分析 |
6.1.1 定向作用或人为扰动对剩磁记录的影响 |
6.1.2 矿物类型对剩磁记录的影响 |
6.1.3 其他原因产生的不确定性 |
6.2 极性倒转序列的划分 |
6.3 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建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Lower Boundary of the Marine Pleistocene in Northern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孙蕗,邓成龙,郝青振,刘彩彩,易亮,刘平,高新勃,熊建国,杨石霞,葛俊逸.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新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侯素宽,李强,王世骐,孙博阳,卢小康,史勤勤,吴飞翔,江左其杲,邓涛. 地层学杂志, 2021
- [3]升金湖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胡荣梅. 安徽大学, 2021
- [4]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冲绳海槽重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徐广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机制研究[D]. 冯轩.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02)
- [7]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陈勇. 厦门大学, 2019(09)
- [8]第四纪加积型网纹红土网纹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方杭泓.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南海IODP368航次U1501站位晚中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学研究[D]. 秦玉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南海IODP368航次U1505站位晚中新世至上新世磁性地层研究[D]. 聂云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