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2全国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获金奖项目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1](2021)在《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当代扬州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闻名遐迩,承载了传统手工剪纸向艺术欣赏剪纸的历史转向,“仿”绘画现象是当代学界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全文围绕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的主线,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艺人创作“仿”绘画行为的前后社会逻辑;剪纸文本“仿”绘画的图像学前因后果;工艺“仿”绘画技术精进调整的文化双重性。同时,本文试图揭示扬州剪纸“仿”绘画的文化意义,及复杂的社会学关联,从而在个案研究中,对普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作出解答。基于笔者亲历的两年半田野考察,包括对52位重要代表性剪纸艺人的口述史整理、调研记录的梳理,本文通过对“仿”绘画剪纸文本的剖析,总结了剪纸图像“仿”主要包含:原生挪用式“仿”、换位式“仿”和移花接木式“仿”等三种创作形式;本文还通过对剪纸工具、制作流程、装裱形式等造物过程和行为分析,指出剪纸“仿”绘画的文化双重性。一方面,“仿”绘画使工艺在图像和技术上获得了某种“捷径”,借助“他者”成熟图像提升作品的社会认知度,拔高草根艺人文人化身份;另一方面,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工艺本体“异化”和“疏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工艺流变,当代工艺“仿”绘画,原因有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艺人群体的“逐利性”,使所谓的多重手工技术意义陷入文化伦理悖论。当代理想的工艺尺度,绝不应是对绘画图像的单向性屈尊攀附和亦步亦趋,而应是着眼于特定手工艺自我的、本体的、独立的、本质的、朴实的图像和技术新革命,唯有这样,才是文化可以自信作为遗产的真正当代和未来意义指向所在。
周譞[2](2019)在《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三农”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应该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从国家层面支持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能人创业就业,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的发展。2019年发布的中央文件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发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形态,促进产业融合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乡村振兴。本文以山西省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休闲农业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山西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文件,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深入了解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及现状;构建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四个方面对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分析;分析了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榆次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榆次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陈文苑[3](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李锦云[4](2018)在《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支系繁多、分布广泛的民族。过山瑶是瑶族支系之一,在国内主要居住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过山瑶因不堪歧视与压迫,迁徙深山,过着“食尽一山,复徙一山”的生活而得名。一千多年来,过山瑶从未停止其迁徙脚步。部分过山瑶在明清时期先后跨越国界,到达东南亚地区,20世纪70年代后又逐渐跨海越洋到达欧美等国,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过山瑶传统文化是瑶胞结合本民族意识、信仰、生活习惯并适应迁徙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而逐渐形成的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文化形态。过山瑶传统文化内容和表现样式丰富:有适应山居生活的居住和饮食文化、记录历史与传说的服饰文化、歌颂祖先与祈求丰收的歌舞节庆文化、维持民族发展的制度文化、融合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及祭祀文化等。其文化精神内核是以“盘瓠”为中心,以《过山榜》、《家先单》、瑶族歌舞、瑶服、瑶绣为载体,以师爷为权威,全民参与的祭祀文化。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内部社会环境的相对单纯以及封建政权对瑶族传统社会的羁縻统治,过山瑶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传统瑶族社会中,瑶胞在师爷的主导下,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并以民间传承的模式存续自己的文化。具体包括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实践记忆传承、歌舞节庆传承、民间典籍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放乳源瑶山并对瑶族传统社会进行了各项改造,过山瑶逐步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瑶山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遭遇多重新际遇,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搬迁安置、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改变了文化传承主体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第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瑶族社会的文化话语权进行重新调整,师爷的权威地位被弱化;第三,商品经济和市场观念在瑶区的逐步确立以及瑶区旅游事业的推进,改变了文化的呈现方式,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历史价值;第四,族群互动的深广度不断拓展改变了过山瑶传统婚姻制度和语言环境,社交圈的扩大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结构。第五,大众媒介传播体系在瑶区的普及与完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使过山瑶面对新环境时积极应对与调适。瑶胞与时俱进,坚守文化核心精神并充分利用多种传承模式不断保存并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方面继续发扬传统的民间模式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尝试官方传承模式和市场传承模式,为民族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具体措施为:第一,搜集整理传统文化古籍资料并刊印出版,对传统文化进行媒介化传承与传播;第二,激活传统文化民间传承模式的现代适应性;第三,开拓新的传承方式与渠道,如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通过打造“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来进行开发式传承;建构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及名录等。在不断尝试与完善的过程中,过山瑶传统文化既保持了传统优势、又适应了时代变迁的需要。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给当代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第一,文化传承主体要抓住文化根本内核,保有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第二,文化不是僵死固化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变中求稳,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第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充分激发自己的内生动力,又要紧跟时代,借助外力,多措并举。
黄本亮[5](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林澍东[6](2017)在《松溪版画艺术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福建松溪版画虽然只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在创作上突出表现地域风土人情,又结合现代版画的观念和技法,极具地方特色和时代性,在民间艺术界异军突起,2000年文化部授予松溪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美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松溪版画也逐渐走向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松溪版画作为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如何打造精品,走向专业营销和市场运作的道路,以及如何培养人才、建设创作队伍等方面的课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晓雪[7](2016)在《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文中认为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三大地方风格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岭南园林历史文献与园林实物留存都相对较少,加上自然灾害、城市化发展等原因带来的破坏,岭南园林在今天留存的数量、规模以及保护利用情况都无法与其辉煌时期相比。近些年来,在岭南园林遗产的保护修缮与当代园林建设工程中,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地域特色缺失,好的工匠难寻,施工质量粗劣等问题日益突显,岭南园林面临非常严峻的保护与传承危机。本研究主要采用园林史学与园林设计研究方法、历史学口述历史法,结合文化遗产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活态遗产角度探讨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问题。认清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现状,以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标准评估岭南园林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明确岭南园林在中国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定位,理清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明晰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关键内容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并提出适合岭南园林遗产特点的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一)从文化遗产价值视野,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级标准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参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原则与价值标准,评估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基于遗产价值,将研究重点关注于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二)从造园技艺的主客体关系角度,岭南传统造园技艺是通过匠艺主体实现的一种兼具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和民俗性的技艺过程,其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于匠艺主体。本研究以口述历史研究方法,真实记录岭南园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的传承现状与工匠的生存现状,理清岭南园林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传统造园技艺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的提出建立数据基础。(三)从活态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视为随时代发展的活态遗产,避免静态的、仅限于物的关注。本研究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放置在当下城市历史环境之中,从岭南当代造园实践之中探索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关于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原则性建议:首先,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要从历史的、静态保护转变为对文化多样性的、动态保护,强调岭南园林从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活态保护,关键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应尽快启动关于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工匠体系的系统性调查与研究,从而找到保护传承的核心问题。其次,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地域文化遗产,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摆脱地域身份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将岭南地域文化遗产价值更为广泛地传播。再次,在营造地域城市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在城市整体格局的关键区域从延续文脉角度进行当代造园实践。造园实践能为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匠艺主体提供技艺展示与提升的实践机会,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能在活态发展中实现岭南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最后,树立整体性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与城市文脉延续、城市格局保护、城市环境优化紧密联动,将岭南园林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当代城市生活紧密结合,建构起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从园林本体-人-环境的联动系统。
尹强[8](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上海日化产业中的包装设计为例,考察上海地区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城市商业文化及设计的变迁。文章从设计师自身的设计行为和社会设计活动两个方面来讨论,考察国家政策和设计的管理以及特定时代的特定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设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于产业环境与设计的关系,设计师在特定文化经济条件下的特定创作活动,从而形成从内到外的设计体制研究视角,最终探索设计活动与上海社会及商业发展繁荣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主要以三个时间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的切入点,考察设计师们的工作方式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发展变迁。上海自开埠以来,工商业及包装设计经历了解放前后的巨大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它在中国商业发展的龙头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工商业和设计业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个时期经历了80年代的传奇式发展与90年代的沉沦与转变。到了新世纪2000年,上海的工商业及包装设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为辉煌的新时代。如今的设计环境既与20世纪之初的竞争性与市场特征相似,也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经验和人才积淀有着不可或缺的紧密性。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观念和风格在不断的转变,民族风格的复兴与上海商业市场的变化对化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化妆品品牌的发展需要重新建构和设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是中国现代设计的先行官,是中国设计语言的传达者,同时构建了许多民族品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播了多元的文化,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化妆品包装兼具设计之外的历史文化意义。
王凯宏[9](2016)在《“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陶埏》对陶器工艺有一段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象征,她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历程。不论是在农业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起到推动整个早期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是人类革命性的产物。陶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是距今至少一万五千以前的先人第一次用火改变了泥土的性质,并将这脚下的泥土按照主观的意志赋予了形体、生命和思想,实现了泥土的“涅盘”新生!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单拿一种活动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陶器要算最合适的。”黑陶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艺术门类,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黑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最原始阶段。陶器最初并不是作为工艺美术品而出现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开始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功能性器具,为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原始社会的陶器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远远超过到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陶器不仅可以作为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标志,也是人们早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之一。在黑陶的装饰上,全国各地的方法是不同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的黑陶纹饰是用贝壳或者卵石做工具,在半干的陶坯体表面进行砑光的方法形成的;云南中甸的黑陶酥油壶是把破碎的瓷器按照纹饰样式打成形状规则的瓷片后,再把这些瓷片镶嵌到坯体上,通过瓷片的黑白对比,从而达到了装饰的效果;山东德州一些厂家生产的黑陶采用硬刻的方法诠释纹饰设计思想,景泰蓝的掐丝工艺也被恰当运用到黑陶的表面,丰富了纹饰的方法和工艺精神;绥棱的现代黑陶的装饰则是采用刻花和镂雕来完成的,镂空透雕技术是寇化林发明的。这点我们从杨永善教授的“绥棱黑陶产品的造型多为形体变化单纯的花盆、花缸、笔筒、花瓶和花罐等,又以双层透雕的产品最为别具一格。”这句话中找到佐证的。2009年8月,杨永善教授为侯力平《绥棱陶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写到:“20世纪50年代末,绥棱寇化林创制了以装饰陈设为主的黑陶、红陶和土色陶器,其中以刻花镂雕的黑色陶器最为着名,并影响了国内许多地区。”关于绥棱现代黑陶的“双拉型”技术的发明过程,刘家弟先生一文中是有详细记载的。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保密项目。”一种技术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多层镂空技术是绥棱人的发明。杨永善教授在他的着作《说陶论艺》中写到,绥棱黑陶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和龙山文化,绥棱陶器烧制最初是红陶,后期利用柴草等经过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才演化成黑陶的。“不同于”、“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等词语已经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绥棱黑陶与“龙山文化”没有任何的牵扯关系。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与龙山文化毫无关系,绝对没有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绝不是龙山文化的“嫡亲后裔”,也与黑龙江境内其它地方的黑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它是完全的土生土长的,是绥棱艺术沃野上的纯粹的的“土着”居民。对此,杨永善教授和刘家弟先生早有定论。做为绥棱现代黑陶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的刘家弟先生在《绥棱黑陶回顾》中,也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寇化林把花纹刻上花盆的制作技术是无师自通,“纯属是他朴素审美意识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瞎鼓捣’出来的。”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一书中也较为客观地承认“黑龙江绥棱地区作为当代黑陶发祥地之一制造黑陶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笔者先后到了中国很多生产黑陶的地区,虽然都有透雕工艺,但其透雕的水平,能超过绥棱的几乎寥寥无几。中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主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黑陶生产技艺,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地方黑陶技艺的使用和形成,成为了中国现代黑陶制作技艺的“奠基石”。绥棱,无疑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我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的萌芽、成熟和发展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裂变,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现代黑陶的制作工艺和发展。
李菡静[10](2015)在《走向国际市场的云南演艺产业 ——民族歌舞的“场域”转换与“话语”调适》文中认为本文以走向国际市场的云南演艺产业及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对民族歌舞演艺产业走出去进行路径的探索和意义的追寻。通过对云南民族歌舞产生、发展和变化历程的考察,探讨了歌舞艺术向演艺产品嬗变的机理。指出云南民族歌舞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和“场域”的转换而有不同形式的变化,但其中一些固有的本质依然未变,例如以歌舞来提高民族自身的生活品质、扩大交往、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等等,而这正是民族歌舞成为演艺产品并走出去的重要动因。同时从文化消费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信息产业及高科技的运用、政府的介入四个方面,对民族歌舞成为演艺产品并的可能性,和演艺产品进入市场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云南演艺产业之所以走能够向国际市场的自身禀赋: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全球化中以其“差异性”而凸显优势;民族文化主题中蕴含着诸多与全人类文化相通的“共享价值”;多民族的云南与周边国家及民族有着文化上的亲缘关系;区域位置成为云南发展所凭藉的优长资源等。并简要回顾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现状,归纳和阐述了云南演艺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五种主要路径和形式。以《云南映象》和《吴哥的微笑》为案例,对云南演艺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路径与策略作进行具体分析。分析了两个演艺产品的主要成功之点:《云南映象》在产品制作和国际巡演中,将民族特色的品牌打造和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相结合;《吴哥的微笑》在产品策划和国外长期驻场演出中,对演艺产品和运作方式进行“在地化”转换,并在国际市场探索产业链的拓展。呈现并分析了云南民族歌舞演艺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后,由于“场域”变化而带来的困境。例如中国在跨文化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演艺产品的融资难题,跨场域运作的市场风险、跨国文化集团的缺乏等。并结合所讨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和调适的思路。论文的结语,在对前述主要观点进行扼要总结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民族演艺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本土全球化”走向。走向国际市场的民族演艺产业,要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既向国际市场提供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尽可能地与国际社会共享相关资源;演艺企业可以从输出民族元素、内容、人才的输出,发展为理念、创意、品牌和团队的输出;在演艺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上,既发挥云南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优势,也彰显云南民族文化中的共享性价值;在产业结构方面,不仅只是单个演艺产品走出国门,还应该在国际市场拓展相关的产业链。并进而提出:进入21世纪,“全球”和“本土”的关系也逐渐发生着改变,那些最初主要是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文化输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已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和改变,而是开始了主动地调整和适应,所以,民族演艺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应该并可能通过全球化带来的契机,重新整合和利用包括自己国家民族的资源在内的全球性资源,使自己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和消费;也可以并可能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化的交往结构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国家民族的自身发展和平等公平的国际交往。
二、’92全国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获金奖项目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2全国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获金奖项目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扬州剪纸“仿”绘画文本梳理 |
第一节 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作品罗列 |
第二节 扬州剪纸“仿”绘画历史图像解读 |
第二章 扬州剪纸“仿”绘画工艺考察 |
第一节 不断调整的剪纸“仿”绘画工艺细节 |
第二节 “花样时代”不曾有的剪纸装裱环节 |
第三章 工艺美术“仿”绘画现象文化解析 |
第一节 扬州剪纸“仿”绘画根源及动因 |
第二节 工艺美术“仿”绘画文化双重性 |
第三节 社会人类学视域下工艺美术“仿”绘画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部分剪纸相关人员访谈汇总表 |
附录2 部分剪纸艺人访谈录 |
附录3 部分包钧剪画作品 |
附录4 对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的田野考察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3.1 研究的相关概念 |
3.1.1 休闲农业 |
3.1.2 休闲农业的功能 |
3.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3.2.1 农业多功能理论 |
3.2.2 产业融合理论 |
3.2.3 休闲经济理论 |
4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现状 |
4.1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基础 |
4.1.1 区位与交通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气候条件 |
4.1.4 资源条件 |
4.1.5 经济发展 |
4.1.6 政策支持 |
4.2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4.3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类型 |
4.3.1 休闲度假型 |
4.3.2 科技示范型 |
4.3.3 市场开拓型 |
4.3.4 产业发展型 |
4.3.5 综合开发型 |
5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分析 |
5.1 指标的选取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休闲农业经济效益 |
5.2.2 休闲农业社会效益 |
5.2.3 休闲农业生态效益 |
5.2.4 休闲农业文化效益 |
5.3 榆次区休闲农业效益分析 |
5.3.1 构造判断矩阵 |
5.3.2 权重的求解与一致性检验 |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
5.5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5.1 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 |
5.5.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
5.5.3 特色意识淡薄,经营模式单一 |
5.5.4 管理难到位,服务质量不高 |
5.5.5 规划较滞后,布局不尽合理 |
6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
6.1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 |
6.1.1 打造休闲农业优势区,形成“一带三区”发展格局 |
6.1.2 发展服务太原都市圈的休闲农业,全方位发展休闲旅游 |
6.1.3 立足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
6.2 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
6.2.1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地方知名度 |
6.2.2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发展环境 |
6.2.3 突出本土文化,打造特色项目 |
6.2.4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
6.2.5 充分利用资源,科学规划建设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3)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
(一)研究主旨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三)田野经历 |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
(一)剑川历史概述 |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
(二)木雕行业崇拜 |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
(一)双重属性 |
(二)高成本性 |
(三)惯力性 |
(四)传承性 |
(五)商业开发性 |
(六)易转换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教育培训 |
(二)传播交流 |
(三)市场调节 |
(四)权力引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中插图 |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
后记 |
(4)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瑶族研究 |
(二)过山瑶研究 |
(三)文化传承研究 |
(四)瑶族文化传承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六、文章采用的理论 |
(一)文化适应理论 |
(二)文化变迁理论 |
七、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观点的创新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一章 过山瑶的历史与文化 |
第一节 瑶族历史发展轨迹 |
一、瑶族的形成与支系 |
二、瑶族的迁徙轨迹 |
第二节 乳源过山瑶的由来及文化 |
一、乳源过山瑶的形成与发展 |
二、乳源县的环境 |
三、过山瑶的传统文化概貌 |
第二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
第一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 |
一、过山瑶的物质文化 |
二、过山瑶的制度文化 |
三、过山瑶的精神文化 |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 |
一、师爷、长者是文化传承的权威表率 |
二、全体瑶胞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 |
一、家庭传承 |
二、师徒传承 |
三、实践记忆传承 |
四、歌舞节庆传承 |
五、民间典籍传承 |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保障 |
一、文化认同是传承的基础 |
二、《过山榜》是传承的“内容”保障 |
三、习惯法是传承的“法律”保障 |
四、民族文化生活化是传承的“形式”保障 |
五、共同的文化心理是传承的“情感”保障 |
第三章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际遇 |
第一节 环境变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
一、自然环境的改变:从仰仗敬畏到利用开发 |
二、社会环境的改变:从封闭一体到开放多元 |
三、环境变迁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权力介入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冲击 |
一、国家权力进入乳源瑶区的历史回溯 |
二、国家权力对瑶区文化传承权威人群的重置 |
第三节 市场因素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市场观念在乳源县瑶区的生发过程 |
二、瑶区旅游事业的创立与发展 |
三、市场因素导致过山瑶传统文化商品化和展演化 |
第四节 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乳源过山瑶的族群互动情况 |
二、族群互动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改变 |
第五节 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
一、乳源县过山瑶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 |
二、大众媒介对过山瑶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过山瑶的文化坚守与调适 |
第一节 过山瑶对民族文化的坚守 |
一、传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研究 |
二、坚守民间信仰,传承祭祀文化 |
第二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举措 |
一、调适民间传承模式,激发其现代适应性 |
二、尝试新的传承模式,增加文化传承的方式 |
第三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效果 |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成效 |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调适的问题 |
第四节 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 |
一、群策群力,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
二、做好“过山瑶之乡”文化品牌的传播与维护 |
三、搭建“立体多元”文化传统体系 |
结语 |
一、过山瑶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二、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调研图片 |
(5)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七、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中图片来源 |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松溪版画艺术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松溪版画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松溪县的人文地理环境 |
一、人文地理环境 |
二、闽北地区的版画传统 |
第二节 成立“女子版画班” |
一、成立“女子版画班”的背景 |
二、“女子版画班”的构成 |
三、“女子版画班”初期的作品 |
第三节 创建“中国版画艺术之乡” |
第四节 松溪版画的拓展与延伸 |
一、“绝版套色木刻版画”技法的引进与嫁接 |
二、部分骨干画家进入专业院校进修,融合现代版画观念 |
三、将松溪版画带入中小学美术课程,加强青少年美术教育 |
第二章 松溪版画创作题材、技巧与风格 |
第一节 松溪版画的创作题材与风格 |
一、松溪版画的创作题材 |
二、松溪版画的风格特征 |
第二节 松溪版画创作队伍的成长 |
第三章 松溪版画产业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松溪版画产业化条件与发展模式 |
一、产业化的条件 |
二、松溪版画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
三、松溪版画产业中心的运作方法与管理 |
四、松溪版画产业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
第四章 松溪版画产业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一节 松溪版画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二、个体艺术劳动和整体形象的关系 |
第二节 “文化+”发展模式,激发“新活力” |
一、松溪版画成功具有必然因素 |
二、互联网+金融+版画新模式,助推版画新发展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回顾 |
1.3.1 关于岭南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与园林保护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缺憾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范畴 |
1.5.1 地理范畴 |
1.5.2 时间范畴 |
1.5.3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园林史学与园林设计研究方法 |
1.6.2 历史学的口述历史法 |
1.6.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应理论与方法 |
1.7 研究数据 |
1.7.1 口述历史访谈调研数据 |
1.7.2 当代岭南园林营造实践数据 |
1.7.3 历史文献与历史图像 |
1.8 技术路线 |
1.9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 |
2.1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评估的意义 |
2.1.1 岭南园林遗产的保护现状 |
2.1.2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
2.2 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与造园特色 |
2.2.1 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
2.2.2 岭南园林一脉相承的地域特色 |
2.3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与承载要素 |
2.3.1 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 |
2.3.2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承载要素 |
2.4 岭南园林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及其特色 |
3.1 概述 |
3.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意义 |
3.2.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提升技艺发展水平 |
3.2.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保育地域文化传统 |
3.2.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 |
3.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地域文化特征 |
3.3.1 材质选择的自然适应性 |
3.3.2 技艺门类的地域文化特色 |
3.3.3 风格特色的地域文化精神 |
3.4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特色的主客体 |
3.4.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匠艺主体 |
3.4.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客体 |
3.4.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主客体关系 |
3.5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现状 |
3.5.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的关键 |
3.5.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理论总结现状 |
3.5.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实用现状 |
3.5.4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与现代工程制度 |
3.6 岭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1 叠山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2 砖雕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3 陶塑瓦脊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4 木雕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5 嵌瓷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 |
4.1 概述 |
4.2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构成 |
4.2.1 组织形式 |
4.2.2 构成关系 |
4.3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特征 |
4.3.1 技术层次 |
4.3.2 人格心理 |
4.3.3 能力水平 |
4.3.4 审美素养 |
4.3.5 思维方式 |
4.4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与传统造园技艺的关系 |
4.4.1 匠艺主体与匠派体系 |
4.4.2 匠艺主体与技术体系 |
4.4.3 匠艺主体与美学体系 |
4.5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的生存现状与传承困境 |
4.5.1 匠艺主体的角色转换 |
4.5.2 匠艺主体的个体发展 |
4.5.3 匠艺主体的行业生态 |
4.5.4 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技艺传承困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思路与对策 |
5.1 国内外相关保护经验 |
5.1.1 《佛罗伦萨宪章》与《冈山宣言》 |
5.1.2 日本传统技艺保护的相关经验 |
5.1.3 北方皇家园林保护的相关经验 |
5.1.4 苏州园林保护的相关经验 |
5.2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总体思路 |
5.2.1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思路 |
5.2.2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原则与目标 |
5.2.3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涉及的主体类型 |
5.3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具体对策 |
5.3.1 保护为先,构建岭南园林与技艺的数据系统 |
5.3.2 全面调动,构建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传承体系 |
5.3.3 活态保护,构建岭南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当代造园实践——以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例 |
6.1 粤剧艺术博物馆造园实践的价值与意义 |
6.1.1 岭南传统园林的方案形式 |
6.1.2 案例选择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6.2 粤剧艺术博物馆对岭南园林技艺特色的保护传承 |
6.2.1 粤博造园集中保护岭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 |
6.2.2 粤博造园探索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时代发展 |
6.2.3 粤博造园实现岭南传统技艺与现代工程的有效协调 |
6.3 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 |
6.3.1 粤博造园尊重匠艺主体的核心地位 |
6.3.2 粤博造园为匠艺主体提供同台竞技的平台 |
6.4 粤剧艺术博物馆当代造园的传承实践经验 |
6.4.1 各美其美,重新审视岭南园林遗产价值 |
6.4.2 内融传统,探索岭南园林时代发展之路 |
6.4.3 匠艺主体为核心,重构岭南当代匠派系统 |
6.4.4 造园历程,重唤岭南地域文化传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调研地点 |
附录二 口述历史访谈名录 |
附录三 传承人访谈录 |
附录四 传承人亲属访谈录 |
附录五 普通工匠访谈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研究地域 |
二、研究时段 |
第三节 名词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五节 资料的筹备 |
一、历史文献 |
二、图像文献 |
三、已有研究着作 |
四、设计师口述资料 |
第二章 风格滥觞:开埠至改革开放的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 |
第一节 在政治大潮中发展的设计行业 |
一、设计行业的形成和转换 |
二、设计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特定时代的特定设计 |
一、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起源 |
二、民族风格的初探 |
三、历次政治运动的印记 |
四、简单现代主义的呈现 |
五、与世界设计史若离若合的地位 |
六、对以后设计发展的巨大影响 |
第三节 民族化妆品品牌的积淀 |
一、“广生行”创立——民族品牌“双妹”风靡 |
二、大家族创立的前奏——美加净 |
三、“香香”族的繁华——百雀羚护肤脂、友谊牌雪花膏、雅霜、留兰香牙膏 |
第三章 巨澜骤转:改革开放后上海设计业的变迁 |
第一节 从计划走向市场改革推动了发展 |
第二节 80年代的传奇式发展 |
第三节 90年代的改制与变迁 |
第四节 二十世纪设计业重铸辉煌 |
第四章 美丽绽放:改革开放后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发展 |
第一节 80年代昙花一现的设计繁荣 |
一、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
(一) 露美设计者——刘维亚 |
(二) 汉方凤凰——赵佐良 |
(三) 护手霜第一人——沈缨 |
(四) 清妃怡人——周爱华 |
(五) “妃”与“飞”——柯烈 |
(六) “海鸥”与“红鸟”——蒋峻 |
(七) 蜂花——范欣 |
(八) 其他 |
二、走向市场化的初始设计风格 |
第二节 90年代设计的沉沦和转变 |
一、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
(一) 凤凰系列 |
(二) 六神系列 |
(三) 佰草集问世 |
(四) 第一套男士化妆品品牌——高夫 |
(五) 高姿设计师——顾传熙 |
(六) 其他 |
二、机遇与挑战促动着设计风格的转变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的重铸辉煌 |
一、代表品牌 |
(一) 民族创新——百雀羚 |
(二) 老上海味道——双妹 |
(四) 我们的品牌——佰草集 |
(五) 其他 |
二、多样性和复合型的设计主流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展览交流和学术探讨 |
一、协会 |
二、十人包装设计展 |
三、“中国之星”大奖赛 |
四、“世界之星”大奖赛 |
五、“华东大奖”比赛 |
六、“东方之星”大奖赛 |
七、展览会 |
八、走在设计前沿的各种设计院校 |
(一) 协会教育 |
(二) 学校教育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观念和风格的转变 |
第一节 民族风格的界定和发扬 |
一、民族风格的扩大 |
二、民族样式的艰难复苏 |
第二节 市场的全新定位 |
一、化妆品市场发展变化 |
二、市场变化的启示 |
第三节 品牌的重新设计与构建 |
一、老品牌的复兴 |
二、老品牌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对现代设计史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设计的先锋者 |
第二节 民族品牌的建构者 |
第三节 中国设计语言的演绎者 |
第四节 多元化文化的传播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庄建民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二 沈缨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三 赵佐良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四 刘维亚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五 陈关鸿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六 顾传熙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七 蒋峻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八 钱国梁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九 徐军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 邵隆图老师访谈记录 |
致谢 |
(9)“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黑陶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生产方式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制度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风俗文化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黑陶文化的生态格局与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黑陶文化生态格局 |
第二节 中国传统黑陶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与艺术风格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风格与特征 |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绥棱黑陶的技艺传承与工艺创新 |
第一节 绥棱黑陶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绥棱陶器装饰技法 |
第三节 绥棱黑陶的成型技法 |
第四节 陶窑及黑陶烧成工艺 |
第五节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绥棱黑陶的文化生态位研究 |
第一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现状 |
第二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失衡原因 |
第三节 解决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失衡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观的博物馆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10)走向国际市场的云南演艺产业 ——民族歌舞的“场域”转换与“话语”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对象和关键词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云南民族歌舞市场化的机理和条件 |
一、民族歌舞向演艺产品的嬗变 |
二、大众文化消费背景下民族歌舞的市场化 |
三、旅游业发展与云南民族歌舞产业化 |
四、信息产业及高科技的促进作用 |
五、政府的介入与民族歌舞市场化 |
第二章 走向国际市场的云南民族歌舞演艺 |
一、云南演艺产业发展概貌 |
二、云南演艺产业“走出去”的自身禀赋 |
三、云南演艺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式和路径 |
第三章 民族品牌与国际市场的结合—《云南映象》案例分析 |
一、“差异性”优势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
二、“共享性价值”在国际市场中的效应 |
三、产品中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张力 |
四、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路径 |
第四章 “在地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吴哥的微笑》案例分析 |
一、从云南市场到柬埔寨市场—在地化调适 |
二、走向国际市场的路径探索—国际化转换 |
三、产品销售的渠道拓展—营销方式的探索 |
四、关联资源的市场整合—演艺产业链的探索 |
第五章 文化场域变化后市场运作的困境与调适 |
一、场域视野下的文化反思 |
二、文化场域的权力干预 |
三、演艺产品的融资困境 |
四、跨域运作的市场风险 |
五、跨国运营的企业缺位 |
第六章 民族演艺产业的“本土全球化”走向 |
一、演艺产业“本土全球化”的题中之意 |
二、演艺产业走出去的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 |
三、话语权力体现和文化地位重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92全国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获金奖项目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扬州剪纸“仿”绘画现象研究[D]. 李成. 扬州大学, 2021(09)
- [2]榆次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D]. 周譞.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3]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 李锦云.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6]松溪版画艺术及发展策略研究[D]. 林澍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7]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 李晓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D]. 尹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9]“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D]. 王凯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10]走向国际市场的云南演艺产业 ——民族歌舞的“场域”转换与“话语”调适[D]. 李菡静. 云南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