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水果、蔬菜收获机械简讯(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指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朱美姝[3](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候云飞[4](2021)在《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农村地区一直以简单质朴的风土面貌示人,其民居具有传统北方农村特色。随着时代进步,现代黑龙江农村民居的地域风貌逐渐变化,与城镇化、现代化相适应,产生横向与纵向多维的演进与变化,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方法、外部形态、生活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以实地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和文献归纳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黑龙江农村民居进行调研与论证,梳理影响民居演进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以影响农村新民居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系统,论述城镇化与农村新民居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以建国以来各个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对黑龙江农村民居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经实地调研后阐述黑龙江农村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和外部形态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总结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现状,提炼目前关于新民居建设仍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新民居发展系统为基础,从影响和制约现代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转型的各项因素入手,分析促使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缘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等影响因素,并对当代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城镇化进程和新民居发展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最后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展望。在新民居发展原则和相宜性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省内、外优秀新民居创作案例,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四种禀赋类型农村新民居发展方向,对农村空心化情况给与相应解决办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提出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以期促进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良性发展。
魏博阳[5](2020)在《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步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进步,由此衍生出来的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社会的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关注点也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下城乡发展的主题旋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遵循新发展理念,破解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等内容,对新时期下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对乡村地区的保护与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是,如何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通过什么尺度来进行城乡协调发展的评判?这是目前学界与政策制定所面临的考验。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化率已经迈过50%,乡村人口首次超过城市人口,但是区域内城乡发展还不是很均衡,城乡基础设施、福利保障、居民收入以及资源要素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广西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同时农业生产也占据其经济水平的主导地位,在地理位置上,广西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西南地区拥有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重要的出海口,在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了广西新时期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因此,本次研究在结合新发展理念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为主题,对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综述,在明确城乡协调度的运行机理上,对传统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改进与更新,使得传统的“一维”数值分析的城乡协调度模型评价转变为城乡“二维”的城乡坐标系的评价方式,让城乡两者的综合评价体系来更好地把握城乡协调度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广西111个县级单位在2014年与2019年的城乡协调度,分析其城乡协调发展的差异化问题,并以此依据进行城乡区域分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分类指导的措施建议,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类型,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第一,研究分析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县级单位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其中南宁市青秀区、西乡塘区和柳州市鱼峰区、柳南区等区域的城乡协调度为最高;第二,广西整体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向好趋势,城乡低水平协调型的县级单位在不断减少;第三,广西区域城乡协调空间特征愈加明显。2019年,南宁、柳州、贵港和北部湾地区成为了城乡协调发展较好的聚集区域,与此同时,全区城乡协调水平较低的县级单位的数量较少而且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主要分布在桂西河池市与南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崇左市的大部分县级单位。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结合新时期下新发展理念,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一定建议与措施,其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思路,分别对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城市主导型、城乡协调型和乡村主导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类发展要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樊金凤[6](2020)在《阜阳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工作,是保留优良品种与高产关键所在,高效利用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测定对恋思萝卜的提纯复壮技术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恋思萝卜提纯复壮工作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恋思萝卜进行花期套袋工作,并设置未套袋对照组,连续了进行三年五代的大棚试验记录,分别是恋思萝卜的基本性状(叶片数量、根重、肉质根直径、肉质根绿色占百分比)、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套袋的恋思萝卜品质明显改善,且性状稳定,营养成分提高、产量显着提高。可见,本次试验达到了提纯复壮的目的,以后生产中可以大田推广种植。2、恋思萝卜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设计四种施肥方案,分别是复合肥、复合肥+有机肥、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肥作用下恋思萝卜生长过程中的基本性状、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的记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复合肥+微生物肥的施肥方式下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明显高于其他施肥方式,说明良好的施肥方式促进高产与水肥的高效利用还可以改善恋思萝卜品质、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绿色高效栽培每个环节都特别关键,主要是节约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上试验结果说明,恋思萝卜的提纯复壮与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可以选优汰劣,防止蔬菜品种的退化,使品种恢复优良性状,而且可以显着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最主要可以增产提质。
刘雨晨[7](2020)在《民国关中地区职业教育研究(1912-1945)》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日益深入,职业教育思想悄然传入中国,并促进了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陕西关中地区以其特有的自然条件与政治文化优势,成为全省职业教育建设的主阵地,在政府及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职业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民国教育史上书写了独特的一页。论文全面考察了1912-1945年关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中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教背景,是该地职业教育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以1931年为界,关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关中职业教育得到初步发展,出现了农业、工业等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但数量不多,发展也相对较为缓慢,此为职业教育的起步阶段;杨虎城主政后,实施振兴教育的政策,使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期间,政府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教育部门规范了职业教育教学事务,加强办学指导,加之开发西北思想的号召促使关中不少人士投身职业教育事业,将兴办职业教育视作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补充民生需要的佳径。于是,农工商医等类型的公私立职业学校以及职业补习学校陆续成立,职业教育的规模、类别及影响范围得以不断扩大。这些职业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育人才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受战争、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关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经艰辛与曲折,但其在动荡年代得以发展的经验教训于今亦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容怀钰[8](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黎紫书[9](2020)在《流俗地》文中指出归来(之一)大辉回来了。这种事,怪不怪呢?光天化日,一个死人,活生生出现在大街上。这不是普通的大街。五兵路是锡都的主干大道,一路上景点特多。锡都是个山城,路的南端重峦叠巘,岩壁耸立,壁上许多山洞像被史前巨大的白蚁蛀空作巢,无尽纵深,都被开辟成石窟寺。三宝洞南天洞灵仙岩观音洞,栉比鳞次,各路神仙像是占山为王,一窟窿一庙宇,里头都像神只住的城寨,挤着满天神佛。大辉就出现在
杨婷[10](2020)在《教育治理视野下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研究 ——以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元主体都应当被纳入到教育治理的体系之中,其中包括由学生的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而区级的家长委员会因为出现时间短,并没有被人们所熟知。因此,厘清区级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职能和职能发挥的实然状态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对“教育治理”和“家长委员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区级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治理中应当发挥沟通与教育、监督与评价、参与决策等职能。采用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笔者对J区的家庭教育促进会的运作情况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教育职能方面,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从中受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存在调研与反馈缺失等问题;在沟通方面,虽然给普通家长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可能性,但效度和力度依然不够。在监督与评价职能上,家长通过各种制度增加了监督评价的机会。而在参与决策的职能上,家长在“家庭教育促进会”内部的决策中参与较为充分,但是在参与学校和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等的制定上,依然有所欠缺。针对区级家庭教育委员会在职能发挥上应然和实然的差距,笔者剖析了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外部的环境与条件尚不完善;其二,“家庭教育促进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其三,家长参与治理的意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基于此,笔者提出: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家庭教育促进会”要健全内部运作机制,并且提升服务各方的能力。
二、国外水果、蔬菜收获机械简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水果、蔬菜收获机械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
一、国内研究简介 |
二、国外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的方法 |
二、历史文献方法 |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
第五节 逻辑框架 |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一、缘起 |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
一、他的童年 |
二、他的家庭 |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
一、严厉的母亲 |
二、友好的父亲 |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
二、向西部拓殖 |
三、富饶与浪费 |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
三、士气大增 |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
一、穿越大平原 |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
第二节 幸运之神 |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
结语 |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
二、把根扎进土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民居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
1.4.2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互动机理及影响关系 |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民居发展系统构建 |
2.1.1 新民居的内涵 |
2.1.2 新民居发展内核系统 |
2.1.3 新民居发展外缘系统 |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城乡关系解读 |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
2.2.2 “双向运动”的城乡关系 |
2.2.3 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
2.3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交互作用与影响关系 |
2.3.1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的交互作用 |
2.3.2 城镇化进程与民居发展影响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农村民居的联动演化 |
3.1 建国以来城乡发展阶段与民居的联动演进 |
3.1.1 (1949-1978)村镇建设探索阶段的民居演进 |
3.1.2 (1979-2011)村镇建设规范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
3.1.3 (2012-今)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
3.1.4 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风貌 |
3.2 民居空间布局的演进 |
3.2.1 建筑平面布局 |
3.2.2 院落平面布局 |
3.2.3 空间功能关系 |
3.2.4 建筑空间特性 |
3.3 民居建筑技术的演进 |
3.3.1 建筑材料的更新 |
3.3.2 建构手段 |
3.3.3 建筑热工性能 |
3.3.4 资源利用方式 |
3.4 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的演进 |
3.4.1 屋顶形态 |
3.4.2 外立面形态 |
3.4.3 院落形态 |
3.4.4 宅边空间形态 |
3.5 新民居建设中待优化的要素 |
3.5.1 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 |
3.5.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
3.5.3 外部形态缺少地域性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
4.1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分析 |
4.1.1 人地关系是内在机理 |
4.1.2 地方政府是演进的统筹力量 |
4.1.3 村级自治组织是演进的引导力量 |
4.1.4 村民的多层次需求是演进的主导力量 |
4.1.5 乡贤精英是演进的助推力量 |
4.2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外缘因素分析 |
4.2.1 现代转型的自然子因素 |
4.2.2 现代转型的社会子因素 |
4.2.3 现代转型的经济子因素 |
4.3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分析 |
4.3.1 主体系统能动下的需求分析 |
4.3.2 客体系统引导下的需求分析 |
4.3.3 新民居需求动态变化特点 |
4.4 城镇化与乡村收缩动力因素 |
4.4.1 城镇化率发展变化 |
4.4.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
4.4.3 农村就业结构变化 |
4.4.4 农村民居面积变化 |
4.5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非对称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探索和展望 |
5.1 新民居创作发展原则 |
5.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
5.1.2 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
5.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
5.2 新民居创作发展相宜性设计 |
5.2.1 遵循黑龙江农村居住特性 |
5.2.2 新民居创作价值取向 |
5.2.3 既有民居改造与农村现代化的形塑 |
5.3 城乡融合趋势下新民居创作要点 |
5.3.1 满足使用功能的民居平面布局 |
5.3.2 适宜性建筑技术 |
5.3.3 农村地域性禀赋传承 |
5.4 城乡融合趋势下农村新民居空心化发展路径 |
5.4.1 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 |
5.4.2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
5.4.3 合村并居 |
5.5 城乡融合趋势下不同禀赋类型的乡村新民居发展方向探索 |
5.5.1 特色小镇发展型 |
5.5.2 旅游发展带动型 |
5.5.3 农业发展型 |
5.5.4 新兴乡村电子商务型 |
5.6 新民居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 |
5.6.1 可变性设计方法探索 |
5.6.2 可持续发展设计探索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乡关系 |
1.3.2 新发展理念 |
1.3.3 城乡协调度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协调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构建城乡协调度的理论基础 |
2.1.1 城乡协调的本质 |
2.1.2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2.1.3 城乡协调度的基本含义 |
2.2 城乡协调度单元选择 |
2.3 城乡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广西城乡发展现状特征 |
3.1 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化 |
3.2 城镇化建设面临拐点 |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
3.4 经济贸易呈现劣势 |
3.5 人口年龄两极化明显 |
第四章 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标准与原则 |
4.2 指标选取及城乡协调度体系构建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五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
5.1 广西各县区城乡发展水平评价 |
5.1.1 城市发展水平整体趋势向好 |
5.1.2 乡村发展呈现两极分化 |
5.2 广西城乡协调关联的动态特征 |
5.3 广西城乡协调度时空发展特征 |
5.4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类型 |
5.4.1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 |
5.4.2 城市主导型 |
5.4.3 城乡协调型 |
5.4.4 乡村主导型 |
第六章 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6.1 广西各县区城乡协调发展类型与相关发展策略建议 |
6.2 城乡低水平协调型发展策略 |
6.3 城市主导型发展策略 |
6.4 城乡协调型发展策略 |
6.5 乡村主导型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阜阳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高效栽培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高效栽培研究理论基础 |
1.3.1 提纯复壮研究理论基础 |
1.3.2 高效栽培研究理论基础 |
1.4 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路线 |
1.4.1 提纯复壮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恋思萝卜的提纯复壮研究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
2.1.1 提纯复壮研究供试材料 |
2.1.2 提纯复壮研究实验设计 |
2.2 恋思萝卜的提纯复壮研究试验方法 |
2.2.1 主要生育期的记载 |
2.2.2 种子的初步筛选 |
2.2.3 土壤选择与处理 |
2.2.4 恋思萝卜的种植 |
2.2.5 田间管理 |
2.2.6 种子开花的套袋处理与标记 |
2.2.7 收获与贮藏 |
2.2.8 外部形态性状的测量 |
2.2.9 营养成分的测量与记录 |
2.3 恋思萝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1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试验材料 |
2.3.2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试验方案 |
2.4 恋思萝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试验过程 |
2.4.1 萝卜种子的筛选 |
2.4.2 土壤的选择与处理 |
2.4.3 种植 |
2.4.4 田间管理 |
2.4.5 收获与贮藏 |
2.4.6 对不同肥力处理后的恋思萝卜主要性状和产量的测定 |
2.4.7 不同肥力质构特性的测定 |
2.4.8 不同肥力作用的恋思萝卜营养含量的测定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恋思萝卜复壮提纯试验结果 |
3.1.1 叶片生长盛期叶片数的变化 |
3.1.2 提纯复壮的亩产量的变化 |
3.1.3 提纯复壮的肉质根重量的变化 |
3.1.4 提纯复壮的肉质根直径的变化 |
3.1.5 提纯复壮的肉质根绿色占百分比的变化 |
3.1.6 提纯复壮的水分含量的变化 |
3.1.7 提纯复壮的VC含量的变化 |
3.1.8 提纯复壮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1.9 提纯复壮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记录 |
3.2 恋思萝卜提纯复壮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叶片生长盛期叶片数的变化分析 |
3.2.2 亩产量的变化分析 |
3.2.3 肉质根重量的变化分析 |
3.2.4 肉质根直径的变化分析 |
3.2.5 肉质根绿色占百分比的变化分析 |
3.2.6 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 |
3.2.7 VC含量的变化分析 |
3.2.8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
3.2.9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分析 |
3.3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记录 |
3.3.1 不同肥力处理后主要性状和产量的记录 |
3.3.2 质构特性的记录 |
3.3.3 营养含量的记录 |
3.4 不同肥力处理后的恋思萝卜实验结果分析 |
3.4.1 主要性状和产量分析 |
3.4.2 质构特性分析 |
3.4.3 营养含量的分析 |
4 讨论 |
4.1 恋思萝卜提纯复壮实践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问题 |
4.2 恋思萝卜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民国关中地区职业教育研究(191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学术史回顾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国关中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
2.1 清末关中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2.2 民国关中地区职业教育兴起背景 |
2.2.1 政治背景 |
2.2.2 经济背景 |
2.2.3 文教背景 |
第三章 起步与发展:民国时期关中地区职业教育办理情况 |
3.1 初步发展:1912 年-1931 年关中职业教育概况 |
3.2 艰难前进:1931 年-1945 年关中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
3.3 民国时期关中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3.3.1 公立职业教育 |
3.3.2 私立职业教育 |
3.3.3 职业补习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关中地区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
4.1 关中职业教育的特点 |
4.1.1 深受时局影响 |
4.1.2 根据地方特征办学 |
4.1.3 办学趋于正规化 |
4.2 关中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 |
4.2.1 培养了多方面人才 |
4.2.2 更新了关中的教育结构 |
4.2.3 促使女性生活发生转变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关中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
5.1 教育经费短缺 |
5.2 教学与实习安排欠佳 |
5.3 学生就业困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流俗地(论文提纲范文)
归来(之一) |
奀仔之死 |
群英 |
巴布理发室 |
蕙兰 |
婵娟 |
猫 |
莲珠 |
迦尼萨 |
大伯公 |
美丽园 |
鬼 |
所有的路 |
密山新村 |
南乳包 |
百日宴 |
新造的人 |
十二岁以前 |
仨 |
良人 |
那个人 |
春分 |
夏至 |
公仔纸 |
远水与近火 |
立秋 |
女孩如此 |
忏悔者 |
红白事 |
奔丧 |
点字机 |
信 |
顾老师 |
二手货 |
失踪 |
恶年 |
囚 |
马票嫂 |
一路上 |
归来(之二) |
(10)教育治理视野下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研究 ——以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教育治理 |
(二)家长委员会 |
(三)职能 |
三、研究的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的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以往研究的回顾 |
(一)文献检索情况 |
(二)主要观点梳理 |
(三)简要评论 |
二、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CORPS模型理论 |
第三章 区级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
一、区级家长委员会的价值论证 |
(一)全方位地代表家长利益 |
(二)强有力地协调各方的关系 |
(三)更有效地服务家长群体 |
二、区级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属性 |
(一)非政府性的民间组织 |
(二)非附属性的独立机构 |
(三)非营利性的服务组织 |
三、区级家长委员会的职能解析 |
(一)沟通与教育职能 |
(二)监督与评议职能 |
(三)参与决策职能 |
第四章 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的个案调查 |
一、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的演进 |
(一)“家促会”的缘起 |
(二)“家促会”的组织架构 |
(三)“家促会”的活动开展情况 |
二、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职能发挥的成效 |
(一)教育职能发挥较好 |
(二)对学校的监督与评议比较到位 |
(三)组织内部的重大决策能够反映民意 |
三、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职能发挥的缺陷 |
(一)沟通的力度与有效性不足 |
(二)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与评议较为薄弱 |
(三)对教育决策的参与不充分 |
第五章 区级家委会职能发挥不理想的原因探究 |
一、外部的环境与条件尚不完善 |
(一)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较为模糊 |
(二)政府部门主动探索的动力不够 |
二、“家促会”自身的建设有待加强 |
(一)决策核心的人员变动较大 |
(二)资源筹措与使用存在缺陷 |
(三)组织运作机制不畅 |
(四)服务不够系统与深入 |
三、家长参与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
(一)不少家长对自身的定位有偏差 |
(二)多数家长的参与能力与需求有落差 |
第六章 改善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 |
(一)政府机构要加速职能转变 |
(二)教育局要加强对“家促会”的指导 |
二、“家促会”要改善内部的运行机制 |
(一)建立常驻与流动相结合的人员调整制度 |
(二)扩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渠道与透明度 |
(三)完善活动开展的工作流程 |
三、“家促会”要提升服务各方的能力 |
(一)建设畅通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
(二)建立分级分类的家长参与机制 |
(三)建构政府与家长之间的“缓冲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2018 年上海市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章程 |
附录3 上海市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理事、监事选举办法 |
后记 |
四、国外水果、蔬菜收获机械简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3]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4]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D]. 候云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广西城乡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D]. 魏博阳. 广西大学, 2020(07)
- [6]阜阳恋思萝卜提纯复壮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樊金凤.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民国关中地区职业教育研究(1912-1945)[D]. 刘雨晨. 河北大学, 2020(08)
- [8]“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流俗地[J]. 黎紫书. 山花, 2020(05)
- [10]教育治理视野下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研究 ——以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例[D]. 杨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