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建筑箱基实用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坤龙[1](2020)在《考虑共同作用下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传统设计方法将建筑物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部分独立分析,结构高度越高,这种不考虑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偏离实际情况的误差就越大,不合理性在高层建筑中尤为凸显。建筑物各部分与地基土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加之,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迅速发展与更迭,使得对建筑结构进行更为复杂而精细的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在总结现有共同作用经验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各部分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三者之间刚度对各部分的影响。而后,对地基、地基上的梁常用模型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本文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建筑物上部结构、基础、地基整体模型和三部分的独立模型,对模型进行如下分析:(1)对两模型底层柱端内力进行对比;(2)对两模型的基础内力和沉降进行对比;(3)通过控制结构刚度变化,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4)对两模型在地震动力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不同模型的内力及加速度变化。分析计算结果可发现,共同作用的分析设计方法在高层结构中不可或缺,如若在结构概念设计和结构计算阶段考虑到其重要性,对于建筑物而言更加安全、合理、经济。
邵卫信[2](2020)在《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基础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实际工程中,会遇到许多不良地基,不能满足拟建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就需要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近些年来,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较好,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运用较多,但在实际工程中不难发现,CFG桩复合地基利用现有规范计算的沉降量比实际监测的沉降值较大,即安全系数较大,且计算时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提出一种简单的计算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方法,方便工程实际应用,简单明了。首先对单桩和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解单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应力与位移、桩周围土应力和位移、下卧层土体应力状态性能,然后根据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易的计算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公式的可行性,为以后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价值,主要得出的结论有:(1)运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CFG单桩和CFG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分析,其中CFG单桩的工作性状与实际非常吻合,CFG桩复合地基由于桩土共同作用,两者之间工作性状差别很大。(2)复合地基因荷载由桩土共同承担,桩土竖向位移和应力状态相比单桩复杂得多,桩土相对位移自上而下呈三种情况,侧摩阻也自上而下分为负摩阻力、零及正摩阻力且随上部荷载变化而变化。(3)CFG桩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是由加固区的沉降和下卧层沉降叠加得到。其中下卧层的沉降主要有桩间土压力引起的沉降、桩层摩阻力及端阻力引起的的桩端下卧层沉降,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值可以求出应力大小后,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4)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比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倍还大,当复合地基模量修正系数为2.6?,更加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5)根据桩间土平均应力计算地基沉降作为复合地基沉降,并得到15栋CFG桩复合地基实测数据的验证,简易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
李英超[3](2017)在《箱型深基础—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各大城市的建设用地日益减少的今天,建筑物只能“上天入地”以增加层面空间。因此,采用箱型深基础的高层结构以其上下兼顾的先天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青睐。但由于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复杂性,相关的抗震设计理论仍存在着极大的滞后,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桩基,对于工程中常见的箱型基础则相对较少,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箱型深基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本文以某大厦为工程背景,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箱型深基础-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对地基、箱型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建模,并于施工现场采集了沉降等相关数据,通过重力场下静态分析的计算结果同工程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然后,输入ELcentro波、Kobe波和上海人工波作为激励,对地基-箱型基础-上部结构整个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相互作用体系中箱型深基础在不同地震激励以及不同工况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与内力响应、核心筒的影响以及基础与土的接触压力;最后,进一步与刚性地基体系对比,定量探讨了两种模型中结构的自振特性、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和内力响应的区别。主要结论如下:(1)地震时箱基两侧对应测点的位移时程曲线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表明箱型基础的内部在地震过程中的振动是整体有序的,揭示了箱型基础抗震性能良好的根本原因。(2)核心筒的存在,极大的平衡了箱型基础由形状不规则而引起的各方向刚度的差异,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这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增强是十分有利的。(3)箱型基础与土之间存在脱离和再接触的现象,表明基础在地震中是不断摇摆的,解释了地震时高层建筑倾斜、倾覆的原因,说明和证实了基础抗倾覆能力的重要性。(4)土与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在结构抗震中的减震效果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层,刚性地基假定下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整体上偏于保守,局部又不安全,考虑地基-箱基-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来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的研究成果验证了实际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尚未竣工的背景工程后续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防震减灾以及其抗震优化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穆洁[4](2016)在《吉普森(Gibson)地基上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实际工程中复杂地质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把上部结构,基础,土地基作为一个协同影响,协同制约的共同体进行考虑,是对一般简化地基的补充。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占有重要理论意义。据前人的相关文献与关于吉布森地基的研究资料,本文目标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有限元体系运动平衡方程及吉布森地基模型,采用夹点法分段近似模拟吉普森地基模型中地基分布规律并用夹点法验证其精度,再利用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模型分析近场与远场下结构与吉普森地基相互作用的动力响应。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的收敛性和精度较好。为考虑结构与土地基互相影响的模型提供了进一步参考,同时,为实际工程中涉及的抗震问题和相互作用体系提供一些设计依据。吉普森地基上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中在改变某些因素的时候,差异比较大,在实际工程中需给予重视;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吉普森地基型式对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因此在地震作用下,随土介质的不同要考虑对地震作用的放大效应;基础底部的沉降会随着底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幅值差异并不大,同时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有限;上部结构自身刚度的变化也只会影响自身对地震响应的敏感度,而基础受力及变形并未因此有所改变;采用无限元法模拟地震波远场的传播,计算结果收敛,模型稳定,并没有出现波的衍射和散射问题,利用夹点法来想要更精确模拟地基的分布规律,在计算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依然带来结果精度的相当提高,尤其对计算量非常大的三维模型的优化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武上坡[5](2015)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地形多种多样的国家,广阔的山区是我国一个显着的地形特征;我国又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使我国成为了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十分活跃。地震带来的破坏性很大,在地震的过程中建筑结构会遭受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山区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山区的开发建设中,带边坡的地基成为了建筑地基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边坡地基在地震作用下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就越来越重要。在现实情况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两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保证抗震设计可靠性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计算,传统上常常把地基假设成刚性地基,只分析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动力影响,而忽略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受到影响。因此,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带边坡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非常必要。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带边坡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研究:(1)在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简单的阐述了国内外对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详细的阐述了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2)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带边坡的地基、箱型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并对材料本构关系的选用、单元的选取、边界条件的处理、接触和阻尼的确定、地震波的选取及处理做了详细的介绍。(3)对不同边距的地基-箱基-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边距模型的上部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加速度放大系数等结果,得出在地震作用下边距对上部框架的影响。(4)对不同边距的地基-箱基-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边距模型的上部框架结构的位移时程曲线、层间位移角等结果,得出边距对上部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的影响。(5)分别建立上部框架模型、箱基+上部框架模型和边距为35m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模型,对比分析在地震的作用下不同模型的地震反应,得出相互作用的影响。
安建永[6](2015)在《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的相互作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平面应变模型试验系统,其中包括地层模型、桩基荷载模型、箱基荷载模型、浅埋隧道开挖模型和支护模型,以及桩基荷载或箱基荷载、地层压力、地层沉降、隧道支护应变的量测装置。①进行了一系列地层损失模型试验,分析了地表最大沉降位移及沉降槽宽度参数与地中最大沉降位移及沉降槽宽度参数的函数关系;②针对不同水平、竖直位置的既有桩基荷载进行了一系列隧道开挖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了既有桩基荷载对邻近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压力重分布、地层沉降及隧道支护内力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对于桩径和水平相对距离都相同但桩长不同的桩基荷载,桩长与隧道埋深相同时,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最大;对于桩径和桩长都相同的桩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的影响程度随桩基中心与隧道轴线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桩基中心与隧道轴线水平距离和隧道直径比值介于0.5-4时,桩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较大;③针对不同水平、竖向位置的既有箱基荷载进行了一系列隧道开挖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平距离、箱基荷载都相同但埋深不同的箱基,对隧道开挖效应的影响程度随着箱基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箱底埋置深度超过隧道拱顶时,对隧道开挖效应的影响程度随箱基埋深的增加而减小;箱基埋置深度相同但水平距离不同,对隧道开挖效应的影响程度随箱基边缘与隧道轴线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箱基边缘与隧道轴线水平距离和隧道直径比值介于0.5-4.0时,箱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的影响较大;(2)建立了地层损失的时间函数模型,结合萨格塞塔解,给出了预测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随时间及施工参数变化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等效简化模型,推导了隧道全断面开挖、台阶法开挖及其它分部开挖引起地层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分析了自由地层及承载地层开挖速度、台阶间距、施工工序及地表沉降速度系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特征;(3)提出了建筑基础荷载地层承载区的概念,推导了桩基荷载和箱基荷载地层的位移场;应用沃卢杰-布克位移解,分析了隧道开挖对桩基或箱基地层承载区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中心与建筑基础荷载的水平距离、隧道埋深、隧道开挖半径及隧道开挖进度对建筑基础地层承载区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隧道施工参数,建筑基础地层承载区的形状与范围在隧道的开挖方向、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规律的得出,将对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连延金[7](2014)在《山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多山地、丘陵的国家,许多房屋是修建于各类特殊场地上的。这类房屋的地基形式有很多种,如半挖半填场地,只挖不填场地等,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依山势将房屋建成多台阶爬山式横向错层的建筑形式,只有通过上下部共同作用分析才能更好地揭示这类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因此研究位于各类特殊场地上的结构的地震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津蓟县嘉华帕醍瓯花园工程为背景,以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ABAQU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下地基沉降分析;第二、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下地震反应分析。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对天津蓟县嘉华帕醍瓯花园工程56号住宅楼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合理的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有限元模型,并确定了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2)对影响山地建筑结构沉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上部建筑荷载,荷载工况,边坡岩体的泊松比、弹性模量、粘聚力及岩层倾角等模型参数,分析得出,在整个体系中,上部建筑荷载、岩层倾角变化的影响才是关键因素,减小上部建筑荷载、选取岩层倾角较小的地基,可以有效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3)对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进行动力分析时在原来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无限元边界,通过输入不同方向、不同种类地震波对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关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一些规律,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贾永州[8](2013)在《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影响的数值分析》文中指出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线路选择的制约,地铁隧道往往不得不从既有的建(构)筑物附近穿过。这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隧道开挖产生地层损失会引起地层变形和移动,使相邻的建(构)筑物产生附加内力及变形,甚至影响其安全或正常使用;另一方面,相邻的建(构)筑物的存在,使地层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这会对隧道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产生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数值模型,从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隧道开挖后的洞室周边塑性区、洞周位移及洞周切向应力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其对隧道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将既有箱基结构简化为作用于地层之中的分布荷载(箱基荷载),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分别计算分析箱基荷载大小、箱基埋深及箱基荷载与隧道的横向距离大小各自对附近浅埋隧道全断面开挖(盾构法)开挖产生的洞室周边塑性区范围、洞周位移和洞周切向应力的影响特点,并与自由地层(无箱基荷载作用)的数值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箱基荷载对浅埋隧道全断面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影响的规律。2.将既有箱基结构简化为作用于地层之中的分布荷载(箱基荷载),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分别计算分析箱基荷载大小、箱基埋深及箱基荷载与隧道的横向距离大小各自对附近浅埋隧道台阶法开挖产生的洞室周边塑性区范围、洞周位移和洞周切向应力的影响特点,并与自由地层(无箱基荷载作用)的数值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箱基荷载对隧道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影响的规律。3.结合某地铁工程(地铁隧道附近存在既有地下结构荷载)案例进行数值计算,并与自由地层(无既有地下结构荷载)对比,分析既有地下结构荷载对隧道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的影响,并指出应采取的工程措施。4.基于计算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①对于隧道全断面开挖(盾构法),受箱基荷载影响一侧的洞室上部塑性区范围减小、下部的增大;受箱基荷载影响一侧洞室向隧道内部挤入的位移增大、洞周切向应力减小。箱基荷载越大、距隧道越近,箱基荷载对隧道开挖二次应力状态的影响越大。②对于隧道台阶法开挖,在下台阶开挖后,受箱基荷载影响一侧洞室上部的塑性区范围明显小于不受箱基荷载影响一侧洞室上部的塑性区范围,而下部正好相反,总体上塑性区近似沿竖轴方向呈反对称的蝴蝶状分布。受箱基荷载影响一侧洞室向隧道内部挤入的位移增大、洞周切向应力减小。箱基荷载越大、距隧道越近,箱基荷载对隧道开挖二次应力状态的影响越大。③通过某地铁工程案例计算分析,表明隧道开挖二次应力状态会受到地层中既有结构荷载的影响。与自由地层相比,既有结构荷载影响的具体表现:洞周位移增大,拱顶位移最大增幅为17.2%;总体上,洞周切向应力减小。下台阶开挖后,隧道拱顶处切向应力减小的幅度为11.2%,拱腰处切向应力减小的幅度为4.5%。洞周塑性区增大。下台阶开挖后,洞周塑性区范围增幅约为3.6%。
刘朋辉[9](2013)在《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功能和造型需要,近代建筑物常常有高低变化和平面转折,体型复杂的高低层建筑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建筑体系之一。复杂高层建筑在高层和低层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高度差、荷载差以及结构刚度差,容易使筏板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设计中一般要求在同一个大底盘上不同高层和低层之间的基础、地下室连为整体,它们之间的差异沉降是否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否会导致地下室的开裂漏水,一直困扰着结构设计人员,目前对其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室内大型模型试验,对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框架厚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复杂高层建筑相邻高层和低层相互影响,基础基底反力和沉降是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底反力和基础沉降向外扩散范围受外侧低层荷载影响较小,主要为基础边缘外3跨;(2)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框架厚筏基础基底反力和沉降为一连续的正向挠曲曲线,其值分别由高层及相邻低层荷载引起的反力和沉降相叠加得到;(3)随着高层两侧差异荷载增大,高层基础倾斜呈线性增长,当差异荷载达到某一数值时,高层基础倾斜可能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因此设计复杂高层建筑时应控制差异荷载引起的高层建筑倾斜值;(4)随着高层荷载增大,高低层交界位置筏板钢筋出现应力集中,该位置为复杂高层建筑基础的薄弱部位,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予以加强。本文利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的三维框架-厚筏有限元程序,对复杂高层建筑中高层和低层提出具体的刚度和荷载简化计算方法,可近似得到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的基底反力和沉降。
刘天元[10](2013)在《黄土地基箱形基础工作性状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相对于其它形式的基础,箱形基础具有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能调节基底接触反力和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基底接触反力是进行地基沉降分析和箱基内力计算的基础,而箱基内力计算是箱基结构设计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以黄土地基箱形基础实际工程为依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现有箱基基底接触反力和内力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比不同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认为采用链杆法进行计算分析更接近实际反力。(2)以工程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的计算方法,研究了黄土地基箱形基础的基底接触反力在施工和使用过程的变化规律,表明箱基在使用阶段荷载作用下,基底接触反力基本呈马鞍形分布。(3)通过工程实测和理论分析,对箱基内力进行了分析,包括基础内钢筋的应力,箱基的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分析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表明箱基的钢筋应力较小,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箱基内力以局部弯曲为主,设计时可不考虑整体弯曲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箱基实用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建筑箱基实用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共同作用下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基本理论 |
2.1 共同作用研究方法 |
2.2 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内力影响 |
2.2.1 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影响 |
2.2.2 基础刚度的影响 |
2.2.3 地基土刚度的影响 |
2.3 地基计算模型 |
2.3.1 线弹性地基模型 |
2.3.2 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
2.4 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 |
2.4.1 Winkler地基梁 |
2.4.2 半无限体弹性地基梁 |
2.5 共同作用简化计算方法 |
2.5.1 结构体系计算模型 |
2.5.2 算例 |
第三章 考虑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3.1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3.2 分析模型建立 |
第四章 共同作用模型数值分析 |
4.1 静荷载作用下对比分析 |
4.1.1 共同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
4.1.2 共同作用对下部结构的影响 |
4.1.3 刚度影响分析 |
4.2 地震作用下对比分析 |
4.2.1 模态分析 |
4.2.2 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1.2.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地基概念及基本设计原理 |
2.1 地基处理 |
2.1.1 地基处理概念 |
2.1.2 地基处理的程序 |
2.1.3 地基处理的原则 |
2.1.4 地基处理的方法 |
2.2 复合地基 |
2.2.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2.2.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3 复合地基的基本设计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3.1 分析软件介绍 |
3.2 单桩数值模拟分析 |
3.2.1 建模过程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3.2.3 模拟适用性分析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 |
3.3.1 模型建立 |
3.3.2 褥垫层变形特征 |
3.3.3 CFG桩在竖向荷载作用工作性状 |
3.3.4 复合地基土体应力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简易计算方法 |
4.1 简易计算方法的提出 |
4.2 本文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加固区沉降量S_1的计算 |
4.2.3 桩端下卧层沉降量S_2的计算 |
4.2.4 总沉降量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验证 |
5.1 实测沉降方案 |
5.1.1 工程目的和任务 |
5.1.2 观测依据和精度要求 |
5.1.3 水准基点的设立 |
5.1.4 沉降观测点 |
5.1.5 观测时机及观测总次数 |
5.2 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
5.2.1 实例1 |
5.2.2 实例2 |
5.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工程验证 |
5.3.1 沉降计算值对比分析 |
5.3.2 规范复合压缩模量的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箱型深基础—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层结构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结构体系 |
1.2.2 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土-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
1.3.1 动力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
1.3.2 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3.3 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4 动力相互作用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箱型深基础-高层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2.3.1 静力分析法 |
2.3.2 反应谱法 |
2.3.3 动力时程分析法 |
2.4 模型材料的本构关系 |
2.4.1 钢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2.4.2 地基土的本构模型 |
2.4.3 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模型 |
2.5 模型建立 |
2.5.1 模型单元的选取与网格的划分 |
2.5.2 模型参数设置及边界条件的选取 |
2.5.3 模型阻尼及地震波的选取 |
2.5.4 模型监测点的选取 |
2.6 模型计算精度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互作用体系中箱型深基础的抗震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箱型基础的位移反应 |
3.2.1 箱基位移沿深度的变化规律 |
3.2.2 箱基对应两侧位移时程曲线的分布规律 |
3.2.3 箱基的层间位移 |
3.3 箱型基础的内力分析 |
3.4 箱型基础中核心筒的影响分析 |
3.5 箱型基础与土的接触压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性地基与相互作用体系中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研究 |
4.1 引言 |
4.2 两种体系中高层结构的自振特性对比 |
4.2.1 振型曲线的对比 |
4.2.2 自振频率与阻尼的对比 |
4.3 两种体系中高层结构的位移对比 |
4.3.1 顶层位移时程曲线的对比 |
4.3.2 各层最大位移的对比 |
4.3.3 层间位移角的对比 |
4.4 两种体系中高层结构的加速度对比 |
4.4.1 顶层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对比 |
4.4.2 各层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对比 |
4.5 两种体系中高层结构的基底剪力及倾覆力矩对比 |
4.5.1 基底剪力的对比 |
4.5.2 各层倾覆力矩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吉普森(Gibson)地基上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土地基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概述 |
1.3 土地基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土地基一结构相互作用的含义 |
1.5 土地基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
1.6 土地基一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阶段 |
1.7 土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7.1 土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
1.8 土地基一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简化 |
1.8.1 上部结构的分析模型 |
1.8.2 土体结构的分析模型 |
1.9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二维问题简化 |
2.土体与结构动力本构关系 |
2.1 引言 |
2.2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特点 |
2.3 土的动本构关系模型 |
2.4 混凝土材料的动本构关系 |
2.4.1 混凝土动力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
2.4.2 混凝土动力塑性本构模型 |
2.4.3 混凝土动力黏塑性本构模型 |
2.4.4 混凝土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
2.4.5 动力矢量损伤本构模型 |
2.4.6 动力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2.4.7 混凝土动力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
2.4.8 Mat_Concrete_Damage模型 |
3.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3.1 有限元方法 |
3.2 无限元方法 |
3.3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研究 |
3.3.1 动力方程的建立 |
3.3.2 求解动力方程 |
3.3.3 显式有限元理论 |
4.数值模拟的关键问题 |
4.1 引言 |
4.2 吉普森地基 |
4.3 整体建模 |
4.4 边界条件的处理 |
4.5 网格划分质量 |
4.6 无限元与地震波入射的处理 |
4.7 接触控制 |
4.8 临界步长 |
4.9 阻尼的确定 |
5 上部结构与吉普森地基作用的动力响应分析 |
5.1 ABAQUS软件简介及求解设置 |
5.2 夹点法的利用 |
5.3 相关参数影响 |
5.3.1 吉布森地基型式的影响 |
5.3.2 不同底板厚度的影响 |
5.3.3 不同框架刚度影响 |
5.3.4 不同埋深的影响 |
5.3.5 不同框架层数的影响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地震作用下边坡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结构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
2.1 结构相互作用的基本概述 |
2.2 有限元法 |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2.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2.3 子结构法 |
2.3.1 子结构分析的基本思路 |
2.3.2 子结构的形成过程 |
2.3.3 子结构选取的方法 |
2.4 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
2.4.1 Newmark-β 法 |
2.4.2 Wilson-θ 法 |
2.5 无限元的动力边界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材料本构模型 |
3.2 单元的选取 |
3.3 接触问题 |
3.4 人工边界及地基范围的确定 |
3.5 阻尼的确定 |
3.6 地震波的选取及调整 |
3.6.1 地震波的选取 |
3.6.2 地震波的调整 |
3.6.3 本文选取的地震波 |
第四章 边坡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4.1 监测点的选取 |
4.2 不同边距对框架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
4.3 不同边距对框架层间位移的影响分析 |
4.4 不同边距对框架沉降的影响 |
第五章 相互作用的影响 |
5.1 PKPM及TAT简介 |
5.2 监测点的选取 |
5.3 PKPM和ABAQUS对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分析 |
5.4 相互作用对层间位移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地下工程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
1.2.2 浅埋隧道开挖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与计算研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既有建筑基础荷载对邻近浅埋隧道开挖效应影响的模型试验及分析 |
2.1 地下工程隧道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2.1.1 相似模型的定义 |
2.1.2 模型试验相似三定理 |
2.1.3 模型试验相似指标 |
2.2 模型试验系统设计 |
2.2.1 模型试验装置与加载 |
2.2.2 基础荷载-地层压力-地层沉降-支护应变量测装置 |
2.2.3 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 |
2.3 地层损失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的模型试验 |
2.3.1 模型试验设计 |
2.3.2 地层损失 |
2.3.3 模型试验的结论及分析 |
2.4 桩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的模型试验 |
2.4.1 桩基荷载作用特征及其引起的地应力 |
2.4.2 模型试验设计 |
2.4.3 桩基水平距离对隧道开挖效应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4 桩基竖向距离对隧道开挖效应影响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5 桩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6 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
2.5 箱基荷载对隧道开挖效应的模型试验 |
2.5.1 箱基荷载的类型 |
2.5.2 模型试验设计 |
2.5.3 箱基水平距离的影响 |
2.5.4 箱基竖直方向不同位置的影响 |
2.5.5 箱基荷载的影响 |
2.5.6 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3 承载地层浅埋隧道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的解析计算 |
3.1 浅埋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解析解 |
3.1.1 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位移 |
3.1.2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的解析解 |
3.1.3 地层沉降速度系数的影响及其确定 |
3.1.4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的数值计算 |
3.2 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的简化解析计算 |
3.2.1 施工速度对地层位移的时变规律 |
3.2.2 台阶间距对地层位移的时变规律 |
3.2.3 相向施工与背向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时间过程 |
3.2.4 施工工序对地层沉降的时变规律 |
3.2.5 工程应用 |
3.3 承载地层浅埋隧道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数值分析 |
3.3.1 隧道施工速度对地层沉降的影响 |
3.3.2 隧道台阶长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3.3.3 相向施工与背向施工对地层沉降的影响 |
3.3.4 施工工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浅埋隧道开挖对既有建筑地基承载区影响的理论计算 |
4.1 隧道开挖对桩基地层承载区影响的解析理论 |
4.1.1 承载区的定义及工程意义 |
4.1.2 桩基荷载引起地层位移的解析解 |
4.1.3 桩基荷载地层的承载区 |
4.1.4 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的解析解 |
4.1.5 隧道开挖对桩基荷载地层承载区的影响 |
4.2 隧道开挖对桩基荷载地层承载区影响的数值模拟 |
4.2.1 桩基与隧道模型 |
4.2.2 隧道施工对桩基荷载地层承载区的影响 |
4.2.3 隧道施工对多桩荷载地层承载区的影响 |
4.3 隧道开挖对箱基荷载地层承载区影响的解析理论 |
4.3.1 箱基荷载引起的地层位移的解析解 |
4.3.2 箱基荷载地层的承载区 |
4.3.3 隧道开挖对箱基荷载地层承载区的影响 |
4.4 隧道开挖对箱基荷载地层承载区影响的数值模拟 |
4.4.1 建立箱基及隧道模型 |
4.4.2 隧道开挖对箱基荷载地层承载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工作内容 |
5.2 主要研究成果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山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上部结构及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
1.2.2 上部结构以及边坡地基基础的地震反应分析 |
1.3 工程概况 |
1.4 论文研究路线和方法 |
1.4.1 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下的地基沉降分析 |
1.4.2 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
2.1 土体-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
2.2 土-结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 |
2.2.1 子结构法 |
2.2.2 绝对刚性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 |
2.3 非线性动力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
2.3.1 动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
2.3.2 Newmark 时间积分方法原理 |
2.3.3 隐式 Newmark 法 |
2.4 无限元动力边界 |
2.4.1 静力无限元分析原理 |
2.4.2 动力无限元分析原理 |
2.4.3 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分析法 |
2.5 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模型的建立 |
2.5.1 材料本构模型 |
2.5.2 材料参数的选取 |
2.5.3 单元选取 |
2.5.4 接触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质边坡地基-箱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下地基沉降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
3.3 沉降分析过程 |
3.4 上部建筑荷载对岩质边坡地基沉降的影响 |
3.5 不同荷载工况对岩质边坡地基沉降的影响 |
3.6 边坡岩体性质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3.7 边坡岩体分布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波不同输入方向下岩质边坡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反应分析 |
4.1 土体范围的截取及边界条件 |
4.1.1 土体水平范围及侧向边界处理 |
4.1.2 土体深度范围及底部边界处理 |
4.2 地震波的选择和调整 |
4.2.1 地震波的选择 |
4.2.2 地震波的调整 |
4.3 模型的建立 |
4.3.1 有限元单元的选取 |
4.3.2 ABAQUS 实体模型 |
4.4 模态分析及阻尼系数的确定 |
4.5 结构在不同输入方向的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4.5.1 地震波和监测点的选取 |
4.5.2 水平地震波作用下结构位移反应分析 |
4.5.3 竖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位移反应分析 |
4.5.4 水平和竖向地震耦合作用下结构位移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5.1 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加速度反应分析 |
5.1.1 天津波作用下加速度反应分析 |
5.1.2 Taft 波作用下加速度反应分析 |
5.1.3 人工波作用下加速度反应分析 |
5.2 不同输入地震波位移反应分析 |
5.2.1 天津波作用下位移反应分析 |
5.2.2 Taft 波作用下位移反应分析 |
5.2.3 人工波作用下位移反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影响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开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
1.2.2 隧道施工对邻近地下建(构)筑物的影响 |
1.2.3 隧道开挖产生地层损失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2 箱形地下结构与隧道施工方法 |
2.1 箱形基础 |
2.1.1 箱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
2.1.2 箱形基础的分类 |
2.1.3 箱形基础的基底压力 |
2.2 与箱基类似的其它地下结构 |
2.3 隧道施工方法 |
2.3.1 盾构法 |
2.3.2 上下台阶法 |
3 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盾构法开挖影响的数值计算 |
3.1 数值计算模型参数确定 |
3.1.1 箱基尺寸确定 |
3.1.2 地层模型尺寸确定 |
3.1.3 地层材料参数及单元类型 |
3.1.4 模型的边界条件 |
3.1.5 数值模拟计算的基本假定 |
3.2 屈服准则 |
3.3 数值模拟的情况总结 |
3.3.1 箱基荷载大小不同的情况 |
3.3.2 箱基埋深不同的情况 |
3.3.3 箱基与隧道横向距离不同的情况 |
3.4 各情况数值计算 |
3.4.1 情况1的数值计算模型及观察截面 |
3.4.2 情况1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3 情况2的数值计算模型及观察截面 |
3.4.4 情况2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5 情况3的数值计算模型及观察截面 |
3.4.6 情况3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4 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上下台阶法开挖的影响的数值计算 |
4.1 数值计算模型参数确定 |
4.1.1 模型尺寸确定 |
4.1.2 材料参数及单元类型 |
4.1.3 模型的边界条件 |
4.1.4 数值模拟计算的基本假定 |
4.2 数值模拟的情况总结 |
4.2.1 箱基荷载大小不同的情况 |
4.2.2 箱基埋深不同的情况 |
4.2.3 箱基与隧道横向距离不同的情况 |
4.3 各情况数值计算 |
4.3.1 情况1的数值计算模型及观察截面 |
4.3.2 情况1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3 情况2的数值计算模型及观察截面 |
4.3.4 情况2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5 情况3的数值计算模型及观察截面 |
4.3.6 情况3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工程案例数值计算 |
4.4.1 工程概况 |
4.4.2 地层参数 |
4.4.3 数值模型 |
4.4.4 数值计算的基本假定 |
4.4.5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研究现状 |
1.2.1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研究概况 |
1.2.2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研究基础 |
1.3 高层建筑大底盘结构基础设计和应用现状 |
1.3.1 沉降缝的处理措施 |
1.3.2 后浇带的处理措施 |
1.3.3 整体基础连接 |
1.4 整体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 |
1.4.1 单塔楼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研究 |
1.4.2 多塔楼大底盘框架厚筏与地基共同作用研究 |
1.4.3 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计算方法 |
1.5 立题目的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模型试验 |
2.1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
2.1.1 地基土土质情况和场地布置 |
2.1.2 室内模型设计 |
2.2 模型试验测试内容 |
2.2.1 筏板基础沉降测试 |
2.2.2 土体变形深度和影响范围测试 |
2.2.3 基底反力测试 |
2.2.4 筏板钢筋应力测试 |
2.3 模型试验加载方式 |
2.3.1 加载设备 |
2.3.2 加载方式 |
2.4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2.4.1 测试元件及仪器 |
2.4.2 测试结果误差分析 |
第3章 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
3.1 筏板基础沉降分析 |
3.1.1 东西区域加载筏板基础沉降分析 |
3.1.2 中西部区域加载基础沉降分析 |
3.1.3 中部区域加载基础沉降分析 |
3.1.4 总荷载下基础沉降分析 |
3.2 地基压缩层分析 |
3.3 基底反力分析 |
3.3.1 东西区域加载基底反力分析 |
3.3.2 中西区域加载基底反力分析 |
3.3.3 中部区域加载基底反力分析 |
3.3.4 总荷载下基底反力分析 |
3.3.5 筏板变厚度位置基底反力分析 |
3.4 筏板基础钢筋应力分析 |
3.5 筏板基础变形控制要素 |
3.5.1 筏板基础钢筋内力与其变形关系 |
3.5.2 两侧低层层数相同时厚筏基础变形分析 |
3.5.3 局部加载情况下厚筏基础变形分析 |
3.5.4 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整体变形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介绍 |
4.1 概述 |
4.2 共同作用计算模式建立 |
4.2.1 上部结构计算模式 |
4.2.2 基础筏板计算模式 |
4.2.3 地基计算模式 |
4.2.4 共同作用计算方程建立 |
4.3 叠加原理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计算对比及工程验证 |
5.1 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对比 |
5.1.1 东西区域加载计算分析 |
5.1.2 边端加载计算分析 |
5.1.3 中部加载计算分析 |
5.1.4 东中西总加载分析 |
5.1.5 差异荷载引起高层倾斜扩展计算 |
5.2 复杂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补充计算 |
5.2.1 高层20层两侧低层外挑1跨分析 |
5.2.2 高层20层两侧低层外挑2跨分析 |
5.2.3 高层20层两侧低层外挑3跨分析 |
5.2.4 高层20层两侧低层外挑4跨分析 |
5.2.5 高层20层两侧低层外挑跨数不同分析 |
5.3 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变形分析 |
5.3.1 差异荷载对高层基础倾斜分析 |
5.3.2 角端高层计算分析 |
5.4 工程实例验证 |
5.4.1 工程概况 |
5.4.2 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模型试验现场施工及测试图 |
(10)黄土地基箱形基础工作性状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箱形基础的国外发展过程 |
1.2.2 箱形基础的国内发展过程 |
1.3 箱形基础的受力特点及设计思路 |
1.3.1 箱形基础的组成及受力特点 |
1.3.2 箱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
1.4 《JGJ6-2011》中有关箱形基础的修订内容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箱形基础的基本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 |
2.1 基底接触反力的计算方法 |
2.2 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 |
2.3 箱形基础内力计算方法 |
2.3.1 局部弯曲计算分析 |
2.3.2 整体弯曲计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箱形基础基底接触反力计算分析 |
3.1 工程地质概况 |
3.2 工程设计概况 |
3.3 基底接触反力实测结果 |
3.3.1 实测方法 |
3.3.2 基底接触反力的实测结果 |
3.3.3 基底接触反力的分布规律 |
3.4 基底接触反力的计算分析 |
3.4.1 链杆法 |
3.4.2 基底反力系数法 |
3.4.3 可变地基系数法 |
3.4.4 基底接触反力的计算分析 |
3.5 有限元法分析基底接触反力 |
3.5.1 ANSYS 软件的介绍 |
3.5.2 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
3.5.3 有限元分析单元 |
3.5.4 箱形基础有限元的建立与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箱形基础内力的计算分析 |
4.1 箱形基础内力的实测结果 |
4.1.1 箱形基础底板内力实测结果 |
4.1.2 箱形基础顶板内力实测结果 |
4.2 箱形基础应力修正与分析 |
4.2.1 温度应力的分析和修正 |
4.2.2 初始应力的选用和推算 |
4.2.3 箱形基础实测应力的修正结果 |
4.2.4 箱形基础实际内力的分析 |
4.3 箱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分析 |
4.3.1 整体弯曲应力分析 |
4.3.2 局部弯曲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高层建筑箱基实用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共同作用下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有限元分析[D]. 刘坤龙.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2]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D]. 邵卫信.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3]箱型深基础—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李英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1)
- [4]吉普森(Gibson)地基上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 穆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5]地震作用下边坡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D]. 武上坡.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6]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D]. 安建永.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7]山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连延金. 天津城建大学, 2014(07)
- [8]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影响的数值分析[D]. 贾永州.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9]复杂高层建筑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试验研究[D]. 刘朋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3(01)
- [10]黄土地基箱形基础工作性状的分析研究[D]. 刘天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