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貭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锋,朱彩兰,赵洁[1](2021)在《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在高等数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数学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数学素养。然而,当前二者的融合存在部分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堪忧、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深刻认识、教学中忽视思政元素的融合等问题,高校应积极探索重视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路径,以推动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王彦玲[2](2021)在《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高职院校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数学学科特点,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下构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路。
朱贵凤[3](2020)在《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的线上教学》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一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给线下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等数学"作为高职学院一年级必修课,也不得不全部采取了线上教学,这给高职院校数学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探索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带来了新契机,文中较详细分析了目前高职高等数学课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等数学线上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刘杰[4](2020)在《基于信息时代网络资源的高等数学课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数学这门基础性课程在众多学科、专业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师均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学生学习渠道变多,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教师需要自我提升,但学生自律能力逐渐缺失,课堂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师面临多方压力等负面现象不容忽视。为改进高等数学教学,高校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课堂纪律建设,建设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做好教材建设,强化师资队伍,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考核机制。
周海燕[5](2019)在《“水课”里的“水”怎么挤出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水课"的"水源"有三:因对某些课程的意义认识不足,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激励机制不强,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因缺乏有效训练,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目前,我国高校"水课""脱水"工程面临着以下困境:知识、观念快速更新,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受评价竞争机制影响,"重科研,轻教学"政策还将持续;教学人力资源缺乏,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人才培养的功利性价值追求及不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较难消除。高校须从实际出发,抓课程管理保证"脱水"效率,抓制度建设堵住"进水口",树尊师重教校风构建"防水堤"。
任斌[6](2018)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教学效果,在高职数学课堂应用情感教学是必要的、有效的。对于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研究侧重于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在学院的重视与教师理念的更新方面、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交流方面、专业特色引领情感教学方面、与开展情感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探索方面提出了研究成果和观点,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应用情感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
任斌[7](2018)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情感教学开展现状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了解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现状,需深入了解学生对于高等数学课的情感需求,对此我们广泛开展调查工作。笔者通过充分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出与调查内容相关的问题,分别设计出面向高等数学课教师和学生的问卷,通过应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从中发掘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情感教学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为后继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有效开展情感教学的策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田仕芹[8](2017)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医、经管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照本宣科、知识本位、预定程序、自导自演等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等数学思维向高等数学思维的转变困难、学习方法与策略不当等问题。综观国内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已有研究大多以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解决当前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许多矛盾,有一定的局限性;定性的研究多于定量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现状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细化。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有机、整合思维框架下构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世界观,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学家关注课程理解和课程对人心灵的启迪与解放,倡导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过程性,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课程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虽不能为高等数学课程提供具体的模式,但是它可以促使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反思和自我批判,获得对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深层次理解,化高等数学课程的现实困惑为课程新进步的实际开端。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一)教育要培养文化与专门知识兼备的人才,提倡课程目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倡导复杂性思维和一切有利于催生建设性后现代教育世界的思维方式。(三)强调教育过程必须保持有张力的节奏,经验在师生对话性交互作用中转变,意义在阐释与理解中建构,能力在回归性反思中发展,教师应成为有责任和智慧的舞伴和导师。(四)将课程理解为达成个体经验转变的过程,倡导用“自组织”作为基本假设设计非线性的开放性课程,强调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的调查,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发现,高等数学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院校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趋同、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过于宽泛、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轻情感、表述不清。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比例失调、重数学知识而轻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呈现形式单一。高等数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方式、主体和内容单一,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探讨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一是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高等数学课程目标。二是构建KTAC一体化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K-数学知识、T-数学思想、A-数学应用、C-数学文化)。三是开展过程教学,主要包括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实施多元动态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注重过程评价。五是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通过反思转变观念,借助研究提升经验。基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对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又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为指导和改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提供一定参考,促进高等数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效对接、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
胡长英[9](2017)在《我国高等数学教育中的若干问题思考》文中认为数学技术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许多高校开始为更多的非数学专业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文章系统归纳了目前我国高校在开设高等数学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张素姗[10](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哈军工”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使命,紧跟国防科技发展趋势,开设先进专业、发展先进技术,实现了从培养维修、使用人才到培养研究、设计人才的跨越式发展。“哈军工”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道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院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对“哈军工”人才培养进行专题研究,有益于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以陈赓为核心的院党委,以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的《训词》为指南,领导全院开展办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以“政治为首,尊师重教,保持特色,发扬传统”为核心内涵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怀下,“哈军工”得到各方配合和支持,人才培养得到了较为充足的条件保障。其中,大批的国内教授、专家、干部以及规模庞大的苏联顾问团汇聚,使学院具有人才优势。“哈军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不论是对人才培养的主体还是对象,都有着严格的政治思想条件要求。“哈军工”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员在德、智、军、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其各类课程正规而严格,政治思想性贯彻其中,以政治、技术、军事、体育为框架的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哈军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以管理育人;同时,围绕教学开展广泛、深入、多样的学员政治思想工作,以保证培养质量。“哈军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展现出鲜明的特点,积淀了优良传统。“哈军工”的人才培养实践启示当今高校: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以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着力把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貭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貭量(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等数学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
1.1 有利于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1.2 有利于丰富数学文化 |
1.3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
2 高等数学融合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
2.1 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堪忧 |
2.2 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深刻认识 |
2.3 教师教学过程中忽视思政元素的融合 |
2.4 教学评价机制尚未突出思政元素 |
3 高等数学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
3.1 重视师资建设,构建德艺双馨师资队伍 |
3.2 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3.3 改革教学方法,讲述数学家励志故事 |
3.4 完善教学评价,突出课程思政导向 |
(2)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对象 |
3 调研过程 |
3.1 文献搜集与整理 |
3.1.1 关注近年研究成果,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现状 |
3.1.2 从可行性支撑材料中寻求帮助 |
3.2 数据采集 |
3.2.1 访谈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行动研究法 |
3.3 调研结果分析 |
3.3.1 学情分析 |
3.3.2 教学模式 |
3.3.3 教学手段 |
3.3.4 教学资源 |
3.3.5 教学评价 |
4 解决策略 |
4.1 教学理念:“学会”是手段,“会学”是目的 |
4.2 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4.2.1 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相结合 |
4.2.2 在线教学与活用网络教学资源相结合 |
4.3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 |
4.3.1 传统教学手段:讲解、板书、教科书 |
4.3.2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设备、移动技术设备、教育服务平台、网络教学管理系统 |
4.4 教学资源:自主开发数字化资源与有偿使用网络资源相结合 |
4.4.1 有偿使用网络资源 |
4.4.2 自主开发数字化资源 |
4.5 教学评价:面对面教学评价与在线学习评价相结合 |
4.5.1 面对面课堂教学评价 |
4.5.2 在线学习教学评价 |
5 结论及建议 |
5.1 从思想上解决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误区 |
5.2 从观念上明确“会学”是长久之计 |
5.3 从行动上认可数学的重要性 |
(3)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的线上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期工作 |
二、教学设计 |
(一)教学任务明确清晰 |
(二)加强课堂互动和检测 |
(三)考核与评价 |
三、举例 |
(一)签到及任务书 |
1.本课时学习范围 |
2.本课时学习目标 |
3.学习安排 |
(二)教学环节 |
(三)作业、测试、学生互动环节 |
四、需要改进的地方 |
(4)基于信息时代网络资源的高等数学课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信息时代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影响 |
(一)网络对高等数学教学的正面影响 |
1.学生学习渠道变多 |
2.教学内容变得丰富 |
3.教师需要自我提升 |
(二)网络对高等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 |
1.学生自律能力逐渐缺失 |
2.课堂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
3.大学教师面临多方压力 |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高等数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加强高等数学课堂纪律建设 |
(二)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 |
(三)做好高等数学教材建设 |
1.提炼教学内容 |
2.做好教材建设 |
(四)强化高等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
(五)改变教学模式 |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
2.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 |
(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
1.适当引入数学史 |
2.举例教学法 |
3.提问教学法 |
4.换位教学法 |
(七)灵活考核机制 |
三、结语 |
(5)“水课”里的“水”怎么挤出去?(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校“水课”的成因分析 |
(一) “水课”的判定需要谨慎 |
(二) 高校激励机制失衡, 致使教师敷衍教学 |
(三)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待增强 |
二、 高校消灭“水课”面临的困境 |
(一) 知识、观念更新速度加快, 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后 |
(二) “重科研, 轻教学”的高校评价竞争机制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 |
(三) 教学人力资源缺乏, 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 |
(四) 干扰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两个因素较难消除 |
三、 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的几点建议 |
(一) 短期实施:科学管理, 增加教与学双方的压力 |
(二) 中期规划:质量评价, 改进高校教学激励机制 |
(三) 长期战略:立德树人, 培育尊师重教的优良校风 |
(6)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院的重视与教师理念的更新 |
二、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助力情感教学有效开展 |
三、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交流 |
四、专业特色引领情感教学的开展 |
五、与开展情感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探索 |
(7)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情感教学开展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调查研究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8)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开放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背景 |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有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 |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
(三)其他有关概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一)国外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国内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
一、建设性后现代哲学 |
(一)怀特海及其过程哲学 |
(二)大卫·格里芬及其后现代精神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维 |
(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实践 |
(四)建设性后现代课程思想 |
第四章 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课程大纲与教材的调查设计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样本选取 |
(四)课堂观察 |
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结果 |
(一)对课程大纲的调查结果 |
(二)对教材的调查结果 |
(三)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
(四)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
第五章 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趋同、宽泛、轻生成与情感、表述不清 |
(二)课程内容结构不协调 |
(三)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
(四)课程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单一 |
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 |
(二)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
(三)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 |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 |
一、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
(一)注重预设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结合 |
(二)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 |
二、构建KTAC一体化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
(一)体现数学知识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 |
(二)渗透数学思想 |
(三)突出数学应用 |
(四)融入数学文化 |
三、开展过程教学 |
(一)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 |
(二)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 |
(三)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四、实施多元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
(一)学生参与评价 |
(二)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 |
(三)注重过程评价 |
五、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 |
(一)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
(二)在研究中提升经验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高等数学教育中的若干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高等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学校在开展高等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 各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 |
2. 各地中学教材改革不同步, 中学和大学的数学内容不衔接 |
3. 高等数学普遍内容偏多, 且重计算、轻应用 |
4. 没有数学软件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单一 |
5. 大班教学不利于课堂开展教学互动, 应付考试成为教学目的 |
(二) 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
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
2.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
3. 学习方法机械 |
4. 学生适应不同教师的能力差 |
三、结束语 |
(10)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基本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概况 |
2.1“哈军工”的历史发展 |
2.1.1“哈军工”的创建 |
2.1.2“哈军工”的发展历程 |
2.1.3“哈军工”系科专业的发展 |
2.2“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目标 |
2.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 |
2.2.2 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
2.3“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
2.3.1 政治为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
2.3.2“两老”办院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
2.3.3 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
2.3.4 学习苏联“以我为主”开展实践 |
2.3.5 从严治院培育军工特色校风 |
2.3.6 发扬传统艰苦奋斗勤俭办院 |
2.3.7 尊重地方处理好与院外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 |
3.1 人才队伍建设 |
3.1.1 苏联师资援助 |
3.1.2 教师队伍建设 |
3.1.3 干部队伍建设 |
3.1.4 生源选拔 |
3.2 制度体系建设 |
3.2.1 教学制度建设 |
3.2.2 科学研究制度建设 |
3.2.3 行政(军事)管理制度建设 |
3.3 基础条件建设 |
3.3.1 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
3.3.2 教学图书资料建设 |
3.3.3 生活文体条件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哈军工”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4.1 教学设计 |
4.1.1 教学计划及其执行 |
4.1.2 各阶段教学计划的特点 |
4.2 教学内容实践体系 |
4.2.1 政治方面 |
4.2.2 技术方面 |
4.2.3 军事方面 |
4.2.4 体育方面 |
4.3 教学过程管理 |
4.3.1 教学过程检查 |
4.3.2 教学质量分析 |
4.3.3 教学方法改进 |
4.3.4 教学纪律执行与学籍管理 |
4.4 教学设计与实践评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哈军工”的学员政治思想工作 |
5.1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5.1.1 引领政治方向 |
5.1.2 保证教学工作 |
5.1.3 培育优良学风 |
5.2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主体 |
5.2.1 基层干部 |
5.2.2 教师 |
5.2.3 学员骨干 |
5.2.4 领导干部及各岗位职工 |
5.2.5 党政军高层领导 |
5.3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
5.3.1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 |
5.3.2 学员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
6.1“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特点 |
6.1.1 强调政治为首 |
6.1.2 凸显军校风格 |
6.1.3 注重实践锻炼 |
6.1.4 计划精确统一 |
6.1.5 全程严爱合一 |
6.2“哈军工”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 |
6.2.1 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 |
6.2.2 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的价值追求 |
6.2.3 严谨求实笃学精业的治学态度 |
6.2.4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品格 |
6.2.5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 |
6.2.6 开放办学吸收经验的国际视野 |
6.2.7 热爱人民支援地方的军队本色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哈军工”人才培养对当今高校的启示 |
7.1 不遗余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7.1.1 增强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
7.1.2 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7.2 以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
7.2.1 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重点 |
7.2.2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
7.2.3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 |
7.2.4 推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
7.2.5 总结实践经验稳步改革 |
7.3 着力把握立德树人核心使命 |
7.3.1 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
7.3.2 用主流思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
7.3.3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程 |
7.3.4 以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貭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研究[J]. 张红锋,朱彩兰,赵洁.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2]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 王彦玲.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02)
- [3]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的线上教学[J]. 朱贵凤.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07)
- [4]基于信息时代网络资源的高等数学课教学探讨[J]. 刘杰. 教育观察, 2020(09)
- [5]“水课”里的“水”怎么挤出去?[J]. 周海燕.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4)
- [6]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研究[J]. 任斌. 高教学刊, 2018(04)
- [7]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情感教学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 任斌. 高教学刊, 2018(02)
- [8]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 田仕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我国高等数学教育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 胡长英. 高教学刊, 2017(02)
- [10]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哈军工”人才培养研究[D]. 张素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