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微粒应用技术现状与展望

超细微粒应用技术现状与展望

一、超微粒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陆颖昭,李龙,李德贵[1](2021)在《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值化烟草提取物是烟草工业的重要产物,丰富了烟草行业的经济价值,是烟草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综述了3种常见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烟碱、茄尼醇以及绿原酸)近年来在生物、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高值化烟草提取物未来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许耀辉[3](2021)在《BioSuee膜在鲜杏和库尔勒香梨物流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朱秦[4](2021)在《聚丙烯装置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聚丙烯生产工艺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部分地区产生的环境污染严重,对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并改进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处理技术。首先,以1-丁烯为探针分子,选定了洗涤吸收法去除前段可溶性的有机组分、吸附法处理烯烃废气的工艺路线。对多种吸附剂进行实验筛选评价后,确定了 ZSM-5作为吸附小分子烯烃的最优吸附剂,考察了不同硅铝比分子筛形貌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其次,确定了 ZSM-5分子筛吸附1-丁烯的最佳条件:即硅铝比为40、相对湿度为70%、温度为50℃、空速为6000h-1。对脱附阶段研究后发现,在160℃的温度下,使用热氮气脱附,在吸脱附循环5次后,ZSM-5仍维持良好的吸附1-丁烯的性能。在实验室小试实验基础上,放大到侧线装置。结果显示,在侧线实验中将吸附剂放大1000倍,吸附风速控制在3000-9000 h-1之间,侧线设备安全达标运行3000小时,废气的出口浓度始终低于5ppm。进一步论证了分子筛吸附剂对小分子烯烃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为聚丙烯生产中废气工业化治理提供可靠的实验和理论数据。最后,根据小试和侧线装置数据及现场工艺参数,确定了整套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流程,并对洗涤吸收塔、风机、循环水泵、除雾器、氮气加热器、氮气储罐等设备成功选型。通过洗涤工艺去除废气组分中水溶性的醇类、酮类,在吸附工段中吸附难溶性的烯烃。使用两吸一脱一等待的方式,每个罐中吸附剂的使用量为7立方米,成功处理了多组分的聚丙烯装置中排放的有机物,使得非甲烷总烃的达标排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在某大型炼化企业聚丙烯装置下游设置的尾气处理设施,具有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和一定的示范效应。

朱雪皎[5](2021)在《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意味着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副产品粉煤灰的累积进一步增多,对环境各方面的破坏进一步深入。所以研究粉煤灰特性,增加粉煤灰的利用方式,减少粉煤灰累积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涂料的需求量也同时增大。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在涂料中的应用,主要从建筑涂料(内墙乳胶漆、外墙乳胶漆),隔热保温涂料以及水性金属乳胶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粉煤灰在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研究。粉煤灰在外墙乳胶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两种粉煤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第二种粉煤灰制作的涂层耐洗刷性更佳≥2000次(国标规定≥500次为合格品,≥1000次为一等品,≥2000次为优等品),可达到优等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乳液和纤维素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正交试验。同时由于粉煤灰颜色较为暗沉,用于内墙乳胶漆时添加一定量的钛白粉调节颜色,同时为了解决涂层的针孔问题,研究了针孔问题与涂层厚度和助剂添加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越厚,针孔越多;同时,适当减少纤维素增加量或者增大消泡剂或者流平剂的添加量都可以有效减少涂层针孔。2、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主要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填料,再适量加入其他导热系数较低的填料,可以制作出导热系数小于0.05(W/(m·K))的涂料。主要检测方式是利用导热系数仪9P3031测试涂层导热系数,隔热保温效果与导热系数呈反比,导热系数越小,隔热保温效果越好。经过大量的研究可知:当粉煤灰、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例为15:7:1时,制得的涂层导热系数在0.05(W/(m·K))以下(达到高级隔热保温涂料要求),涂层厚度约为0.7mm。且隔热保温能力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涂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即0.7mm左右时,涂层隔热保温效果趋于稳定,不再增强,导热系数也趋于稳定。3、还研究了粉煤灰在水性金属防锈乳胶漆中的应用。首先需将粉煤灰球磨至粒径小于30μm。为了提高涂层的硬度添加了适量的高岭土,研究了乳液(苯丙乳液、丙烯酸乳液、羟丙乳液)等乳液对成膜效果的影响,得出苯丙乳液的成膜效果>丙烯酸乳液>羟丙乳液。同时研究了乳液、分散剂、增稠剂添加量等对涂层耐水性、耐盐水性、耐铅笔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配方,涂层性能符合GB/T18178-2000《水性涂料涂装体系选择通则》标准。

李文杰[6](2021)在《多元金属核壳ORR催化剂Nm@Pt1Aun-m-1(N=Fe,Co,Ni;n=19,38,55,79;m=1,6,13,19)的密度泛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料电池的阴极反应的反应动力学速率缓慢,限制了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因此,寻找低成本、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氧还原(ORR)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元金属核壳团簇因为可以调节的构型和电子性质,被看作是潜在的优良ORR催化剂。但是多元金属核壳团簇的电子性质对反应活性的影响规律,需要理论上的详细分析,高活性高稳定性及低成本的催化剂结构需要细致的搜索。在本文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GGA-PW91-PAW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的不同尺寸(19,38,55,79-原子)不同化学组成的ORR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其中包括:纯金属Pt团簇、Nim@Mn-m(M=Pt,Pd,Cu,Au,Ag;n=19,38,55,79;m=1,6,13,19)以及Nm@Pt1Aun-m-1(N=Fe,Co,Ni)。我们系统的研究了ORR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过电位为催化活性的描述符,并分析了几何结构、态密度、Bader电荷等性质,研究催化剂活性规律。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Pt(111)以及Ptn团簇ORR催化活性的研究。假定ORR反应通过过氧中间体的四质子电子转移步骤发生,优化吸附中间体,计算ORR反应自由能,比较ORR在Pt(111)上和纯Ptn团簇上的过电位,Pt(111)的ORR催化活性要优于Ptn。团簇结构的电子性质以及原子配位数与Pt(111)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于Pt(111),Ptn对吸附中间体*OH的吸附强度更大,因此,纯Ptn团簇不是良好的ORR催化剂。2、核壳Nim@Mn-m的ORR催化活性研究。通过研究ORR元反应,比较ORR的过电位,发现对于同一尺寸的团簇而言,Nim@Ptn-m的ORR催化活性要优于纯Ptn。Ni核的引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主要有:影响了催化剂的构型,增大了核壳间的电荷转移,减小了*OH的吸附能,提高了ORR催化活性。3、三元金属核壳结构(Nm@Pt1Aun-m-1)的ORR催化活性。通过比较氧还原反应的过电位,三元核壳结构的ORR催化活性显着优于二元核壳结构,三元核壳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均高于Pt(111)。Ni6Pt1Au31的催化活性最好。Pt单原子引入,显着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主要有:增加了吸附位原子的电荷量,改变吸附活性位的电子性质,减弱了*OH以及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ORR催化活性。Nm@Pt1Aun-m-1(N=Fe,Co,Ni)的ORR催化活性研究,表明Nm@Pt1Aun-m-1均为有潜力的ORR催化剂,催化活性优于Pt(111)。4、稳定性:Nim@Pt1Aun-m-1>Nim@Aun-m>Nim@Ptn-m>Ptn。综上所述,Nm@Pt1Aun-m-1是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

李思桦[7](2021)在《二维纳米薄膜材料的弹性性质和热电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自从石墨烯被发现,证明了二维材料可以在常温下稳定存在,因此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研究二维材料各项性能上。力学性质作为材料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弹性性质作为反映材料力学性质的重要性质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能成为了生活中所必需的能源,但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能源的快速消耗,使得作为清洁能源的热电材料进入了大众视野。近些年,一些实验室已经能够利用氢化物与无水溴化物或金属与溴化物在900℃的氢气环境中通过熔融的方法制备氢溴酸钙(Ca HBr),并对其的一些性能进行了研究,但是理论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单层氢溴酸钙的理论研究较少。而氧化锌作为制作方法简便和制作原材料价格低廉的半导体受到了大家日益青睐,尤其是可以从纤锌矿结构制得类石墨烯平面且呈蜂窝状的层状氧化锌以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与玻尔兹曼输运理论,本文计算了单层氢溴酸钙、单层氧化锌与二层氧化锌的弹性性质和热电性质。首先,获得这些材料的稳定晶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它们的弹性常数,证明了它们的力学稳定性,利用对单层氢溴酸钙与单层氧化锌进行双轴拉伸应变,得到了这两种材料的弹性极限。其次,通过Phonopy软件计算得到单层氢溴酸钙、单层氧化锌与二层氧化锌相应的声子谱没有虚频,证明了它们的热动力学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heng BTE软件计算得到了单层氢溴酸钙与二层氧化锌使用BTE和RTA方法计算的晶格热导率。然后,使用Boltz Tra P软件计算了单层氢溴酸钙、单层氧化锌与二层氧化锌的电子输运性质。最后,对单层氢溴酸钙、单层氧化锌与二层氧化锌的热电性质进行了分析。

李彬睿[8](2021)在《地下水环境中有机质与三价铬络合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转化行为》文中研究指明铬(Cr)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金属加工等过程中。在重金属污染中,由Cr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Cr的毒性和溶解度与其存在形态有关。Cr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主要为正六价(Cr(Ⅵ))和正三价(Cr(Ⅲ))。普遍观点是,Cr(Ⅵ)主要以溶解态存在于环境中,而Cr(Ⅲ)主要以沉淀形式存在于环境中,且Cr(Ⅵ)的毒性远高于Cr(Ⅲ)。近几年的野外研究结果显示,在环境中存在天然有机质三价铬(NOM-Cr(Ⅲ))胶体。形成NOM-Cr(Ⅲ)胶体可能会提高Cr(Ⅲ)的迁移能力和再氧化风险。因此,开展NOM-Cr(Ⅲ)胶体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本论文将Cr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胶体化学方法相结合,从崭新的视角来认识NOM-Cr(Ⅲ)胶体在富含有机质地下水环境中的行为。本研究提供了地下水环境中形成NOM-Cr(Ⅲ)胶体新的机制,以帮助理解和预测Cr在富有机碳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了溶解态Cr(Ⅵ)源还原转化而形成NOM-Cr(Ⅲ)胶体的机理。通过运用批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在厌氧地下水环境中还原态天然有机质(NOMred)还原Cr(Ⅵ),以及所得还原产物Cr(Ⅲ)与天然有机质(NOM)发生络合而形成NOM-Cr(Ⅲ)胶体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NOMred可以快速地还原Cr(Ⅵ),其还原速率与所处的水化学环境(包括NOMred来源、NOMred浓度、pH、离子强度和离子种类等)相关,还原产物主要为NOM-Cr(Ⅲ)胶体。提供了在厌氧地下环境中NOM-Cr(Ⅲ)胶体的形成机制。本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固态Cr(Ⅲ)源溶解转化为NOM-Cr(Ⅲ)胶体的机理。通过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富NOM条件下诱导铬铁共沉淀(CrxFe1-x(OH)3(0<x≤1))溶解而产生NOM-Cr(Ⅲ)胶体的过程。结果表明,在有氧或厌氧环境中,NOM均可以溶解CrxFe1-x(OH)3,同时产生NOM-Cr(Ⅲ)胶体。CrxFe1-x(OH)3溶解速率与NOM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CrxFe1-x(OH)3沉淀的初始Cr/Fe摩尔比相关。释放到水相中的Cr(Ⅲ)主要以NOM-Cr(Ⅲ)胶体的形式存在。提供了地下环境中NOM-Cr(Ⅲ)胶体形成的另一种机制。本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NOM-Cr(Ⅲ)胶体在地下水环境中的稳定性。通过批实验和一维穿透实验等方法来探究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机理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与NOM的来源、初始C/Cr摩尔比、离子种类及离子强度相关。在环境相关水化学条件下,形成的NOM-Cr(Ⅲ)胶体可以稳定地存在于部分自然水体中,并能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研究结果表明,所形成的NOM-Cr(Ⅲ)胶体会提高Cr(Ⅲ)的迁移能力。本论文第四部分研究了NOM-Cr(Ⅲ)胶体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氧化效应。通过批实验的方法探究了过氧化氢(H2O2)氧化NOM-Cr(Ⅲ)胶体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2O2可以快速地氧化NOM-Cr(Ⅲ)胶体并产生溶解态Cr(Ⅵ)。氧化反应速率和产生溶解态Cr(Ⅵ)的占比均与水化学条件(包括H2O2浓度、二价铁(Fe(II))初始浓度、pH及Cr(Ⅲ)的存在形态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环境中具有移动性的NOM-Cr(Ⅲ)胶体具有潜在再氧化和向环境释放高毒性Cr(Ⅵ)的风险。本论文研究首次阐述了普遍认为以沉淀形式存在的Cr(Ⅲ)可在富NOM环境中转化为NOM-Cr(Ⅲ)胶体(通过溶解态Cr(Ⅵ)还原转化形成机制和固态Cr(Ⅲ)溶解转化形成机制)。所形成的NOM-Cr(Ⅲ)胶体提高了Cr(Ⅲ)迁移能力和再氧化风险。本论文从胶体科学的研究视角来认识NOM-Cr(Ⅲ)胶体在不同环境相关条件下的形成和迁移转化机制,为Cr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可为预测和防治Cr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王野,聂志国,王欢[9](2021)在《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以及基于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重金属电化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航[10](2021)在《冷风微量润滑技术辅助的多孔含油材料切削加工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保持架作为卫星轴承组件的关键结构件及重要储油件,在保障卫星轴承组件高寿命、高精度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多孔聚酰亚胺材料因其独有特性常被用作卫星轴承保持架,然而,其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局部高温易导致多孔材料的局部熔融与结构塌陷,引起内部流道的阻塞及表面微裂纹的产生,极大地降低保持架的含油性能,因此对多孔含油材料的低损伤加工势在必行。冷风微量润滑技术是一种将微量润滑与冷风切削相组合的绿色辅助切削技术。冷风微量辅助加工时,因高压高速的油雾混合物能够对工件表面进行急速强力降温,效果一为可以有效带走变形区域的热量,避免多孔聚合物材料产生熔融粘结,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效果二为高速高压低温空气可以及时带走切屑,防止切屑对孔道的阻塞。鉴于冷风微量润滑技术的上述两个优点,本文拟采用冷风微量辅助技术对聚酰亚胺工件进行低损伤切削加工。本文以实现多孔聚酰亚胺高效低损伤加工为研究目标。首先,研究了冷风微量润滑辅助技术的渗透和润滑机理,探究了油雾混合物的雾化机理。其次,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干切削、低温冷风切削与冷风微量润滑切削的冷却方式(介质材料、介质温度)对切削力和温度、多孔材料表面孔道堵塞情况等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冷风微量润滑可以获得最低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同时保证最多的表面微孔流道数,确定了冷风微量润滑技术加工多孔含油材料的优势及可实施性。再次,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加工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和微结构)及含油率的影响,探究冷风微量润滑低损伤加工特性及变化规律,确定多孔含油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铣削速度(90~100)mm/min,进给量(0.3-0.35)mm/r,轴向切深(0.9~1)mm。最后,建立聚酰亚胺切削过程有限元模型,比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屑形貌与表面粗糙度等指标与实验结果的偏差,验证该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同类高分子聚合物塑料的切削仿真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工作为多孔聚酰亚胺卫星轴承保持架的高效切削加工提供工艺基础保障。

二、超微粒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微粒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烟碱的应用研究
    1.1 抗帕金森氏综合征
    1.2 抑制雌激素
    1.3 协助心肌梗死患者康复
    1.4 杀虫
    1.5 抗菌
2 茄尼醇的应用研究
    2.1 制备辅酶Q10
    2.2 抗癌
    2.3 治疗牙周炎
    2.4 抗菌
3 绿原酸的应用研究
    3.1 降脂
    3.2 抗癌
    3.3 抗菌
    3.4 饲料添加剂
4 总结与展望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聚丙烯装置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聚丙烯生产过程
    1.2 聚丙烯生产中废气污染现状
    1.3 有机物废气治理技术
        1.3.1 液体吸收法
        1.3.2 催化燃烧法
        1.3.3 等离子技术
        1.3.4 光催化
        1.3.5 吸附法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吸附剂的选择实验和性能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吸附剂的制备
        2.2.1 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的制备
        2.2.2 粉末分子筛的颗粒成型
    2.3 吸附剂活性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4.1 ZSM-5吸附剂的表征
        2.4.2 硅铝比对1-丁烯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2.4.3 其他参数对1-丁烯吸附性能的影响
        2.4.4 吸附过程动力学研究
        2.4.5 对比样吸附1-丁烯的性能研究
        2.4.6 ZSM-5分子筛吸附1-丁烯的稳定性
    2.5 小结
第3章 中试及过渡性试验
    3.1 背景与目的
    3.2 尾气排放现场调查
    3.3 中试试验
        3.3.1 侧线处理装置工艺说明书的制定
        3.3.2 侧线处理装置的加工及现场安装调试
        3.3.3 尾气出口组分分析
        3.3.4 侧线处理装置的加工及现场安装调试
    3.4 小结
第4章 工程装置系统设计
    4.1 背景介绍
    4.2 工艺设计
    4.3 工艺流程
        4.3.1 工艺流程简介
        4.3.2 开车前准备工作
        4.3.3 开车方案
    4.4 系统
        4.4.1 仪表系统及软件应用
        4.4.2 网络系统
        4.4.3 信息采集及看板系统
        4.4.4 硬件系统
    4.5 工艺技术指标
        4.5.1 处理工况
        4.5.2 公用工程
        4.5.3 设计技术指标
        4.5.4 主要参数核算
        4.5.5 关键设备仪表管道的设计与选型
        4.5.6 设备布置及辅助设施
    4.6 小结
第5章 工程装置调试及应用研究效果
    5.1 调试运行
    5.2 测试点
    5.3 设备运行工况
        5.3.1 洗涤水处理工况
        5.3.2 吸附处理工况
        5.3.3 脱附阶段
        5.3.4 长期运行
        5.3.5 停车
    5.4 现场装置示意图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粉煤灰
        1.1.1 粉煤灰的来源
        1.1.2 粉煤灰的危害
        1.1.3 粉煤灰的组成
        1.1.4 粉煤灰的分类
        1.1.5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1.1.6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1.1.7 粉煤灰的综合应用
    1.2 水性涂料
        1.2.1 水性涂料简介
        1.2.2 水性涂料优点
        1.2.3 水性涂料发展进程
    1.3 乳胶漆
        1.3.1 乳胶漆简介
        1.3.2 水性乳胶漆的特性
    1.4 粉煤灰在涂料中的应用现状
        1.4.1 利用粉煤灰有效成分的涂料
        1.4.2 粉煤灰充当填充物制备的涂料
        1.4.3 改性粉煤灰充当功能填料的涂料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粉煤灰在外墙及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
    2.1 仪器与原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原料及作用
    2.2 原材料处理
        2.2.1 筛分
        2.2.2 改性
    2.3 粉煤灰在外墙涂料中的应用
        2.3.1 实验步骤
        2.3.2 涂料粘度测试
        2.3.3 涂层性能测试
        2.3.4 烟道灰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5 粉煤灰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6 乳液和纤维素对粉煤灰涂料的影响
        2.3.7 正交试验性能检测
        2.3.8 不同目系粉煤灰对涂料品质的影响
        2.3.9 应用试验
        2.3.10 结论
    2.4 粉煤灰在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
        2.4.1 涂层性能测试
        2.4.2 乳液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4.3 针孔改进实验
        2.4.4 颜色改进实验
    2.5 结论
第三章 粉煤灰在隔热保温涂料中的应用
    3.1 隔热保温涂料
        3.1.1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
        3.1.2 反射型隔热保温涂料
        3.1.3 辐射隔热保温涂料
        3.1.4 隔热保温涂料的发展趋势
    3.2 实验过程
        3.2.1 粉煤灰导热系数的测定
        3.2.2 纯粉煤灰涂料的制备
        3.2.3 空心玻璃微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3.2.4 乳液种类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3.2.5 涂层厚度对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3.2.6 其他填料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3.2.7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3.3 配方总结
    3.4 隔热保温性能测试试验
        3.4.1 测试方法一
        3.4.2 测试方法二
    3.5 结论
第四章 粉煤灰在金属防锈乳胶漆中的应用
    4.1 金属乳胶漆
    4.2 基础配方设计
        4.2.1 防锈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2 乳液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3 乳液用量对涂层性能的选择
        4.2.4 成膜助剂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4.2.5 分散剂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6 增稠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7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3 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多元金属核壳ORR催化剂Nm@Pt1Aun-m-1(N=Fe,Co,Ni;n=19,38,55,79;m=1,6,13,19)的密度泛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氢氧燃料电池的发展
    1.2 铂基催化剂的发展
    1.3 团簇的现状研究以及展望
    1.4 核壳催化剂在ORR反应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思路
2 理论计算方法
    2.1 密度泛函理论
        2.1.1 Kohn-Sham方程
        2.1.2 局域密度近似(LDA)
        2.1.3 广义梯度近似(GGA)
        2.1.4 缀加波投影赝势(PAW)
    2.2 周期边界条件和计算模型
    2.3 VASP的介绍
    2.4 本论文计算方法介绍
3 Pt_n团簇和Pt(111)的ORR活性
    3.1 引言
    3.2 ORR反应机理
    3.3 ORR催化活性分析
        3.3.1 中间体的吸附性质
        3.3.2 ORR催化活性分析
    3.4 电子性质分析
        3.4.1 电荷分析
        3.4.2 态密度分析
4 二元核壳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
    4.1 引言
    4.2 ORR催化活性
        4.2.1 Ni_6@M_(32)催化活性
        4.2.2 Ni_m@Pt_(n-m)的ORR催化活性
    4.3 构型分析与电子性质分析
        4.3.1 Ni_6@M_(32)的构型分析
        4.3.2 电荷分析
        4.3.3 态密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三元核壳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
    5.1 引言
    5.2 Ni_m@Pt_1Au_(n-m-1)的分析
        5.2.1 ORR催化活性分析
        5.2.2 电子性质分析
        5.2.3 小结
    5.3 N_m@Pt_1Au_(n-m-1)(N=Fe,Co,Ni)的分析
        5.3.1 ORR催化活性
        5.3.2 电子性质分析
        5.3.3 小结
6 稳定性分析
    6.1 引言
    6.2 稳定性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二维纳米薄膜材料的弹性性质和热电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二维材料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常见二维材料的力学性质
    1.3 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论
        1.3.1 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
        1.3.2 Seebeck效应
        1.3.3 Peltier效应
        1.3.4 Thomson效应
    1.4 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5 氢溴酸钙的研究现状
    1.6 二维氧化锌的研究现状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
        2.1.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2.1.2 Hartree-Fork近似
        2.1.3 Hohenberg-Kohn定理
        2.1.4 Kohn-Sham方程
    2.2 交换关联泛函
        2.2.1 局域密度近似泛函
        2.2.2 广义梯度近似泛函
        2.2.3 赝势方法
    2.3 弹性理论
        2.3.1 二维材料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
    2.4 热电理论
        2.4.1 玻尔兹曼输运理论
        2.4.2 热电材料理论计算方法
    2.5 软件介绍
        2.5.1 VASP程序简述
        2.5.2 ShengBTE
        2.5.3 Phonopy
        2.5.4 BoltzTraP软件介绍
    2.6 本章小结
3 二维材料的结构优化及弹性性质分析
    3.1 二维氢溴酸钙的结构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3.1.1 计算参数及理论模型
        3.1.2 结构优化与稳定性分析
    3.2 二维氧化锌的结构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3.2.1 计算参数及理论模型
        3.2.2 结构优化与稳定性分析
    3.3 二维氢溴酸钙与二维氧化锌的弹性性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二维氢溴酸钙的热电性能研究
    4.1 二维氢溴酸钙声子谱和声子散射率
    4.2 二维氢溴酸钙声子平均自由程和热导率
    4.3 二维氢溴酸钙热电性能研究
        4.3.1 二维氢溴酸钙塞贝克系数
        4.3.2 二维氢溴酸钙功率因子
        4.3.3 二维氢溴酸钙热电优值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二维氧化锌的热电性能研究
    5.1 二维氧化锌声子谱、声子散射率与热导率
    5.2 二维氧化锌热电性能研究
        5.2.1 二维氧化锌塞贝克系数
        5.2.2 二维氧化锌功率因子
        5.2.3 二维氧化锌热电优值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地下水环境中有机质与三价铬络合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转化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1.2.1 NOM和Cr之间的相互作用
        1.2.1.1 NOM还原Cr的研究
        1.2.1.2 NOM和 Cr(Ⅲ)络合的研究
        1.2.2 胶体的研究现状和稳定性理论
        1.2.2.1 天然胶体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1.2.2.2 天然胶体的稳定性研究理论
        1.2.3 Cr(Ⅲ)的氧化效应研究现状
        1.2.3.1 Mn及 Mn的氧化物氧化Cr(Ⅲ)的反应
        1.2.3.2 H_2O_2氧化Cr(Ⅲ)的反应
        1.2.3.3 羟自由基(·OH)氧化Cr(Ⅲ)的反应
        1.2.4 存在的问题和小结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NOM-Cr(Ⅲ)胶体的溶解态Cr(Ⅵ)转化形成机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2.2.1 实验材料和样品制备
        (a)实验试剂
        (b)无氧水的制备
        (c)NOM_((ox/red))的制备
        (d)pH缓冲盐的制备
        2.2.2 批实验
        2.2.3 测试分析与表征
        2.2.4 数据分析和拟合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NOM_(red)还原Cr(Ⅵ)
        2.3.2 pH和常见阳离子的强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
        2.3.3 Cr(Ⅵ)还原形成NOM-Cr(Ⅲ)胶体
        2.3.4 NOM-Cr(Ⅲ)胶体的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OM-Cr(Ⅲ)胶体的沉淀态Cr_xFe_(1-x)(OH)_3溶解转化形成机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3.2.1 实验材料及Cr_xFe_(1-x)(OH)_3的制备方法
        (a)实验材料和样品制备
        (b)Cr_xFe_(1-x)(OH)_3的制备方法
        3.2.2 批实验
        3.2.3 测试分析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NOM溶解Cr_xFe_(1-x)(OH)_3
        3.3.2 Cr/Fe摩尔比对Cr_xFe_(1-x)(OH)_3溶解的影响
        3.3.3 Cr_xFe_(1-x)(OH)_3溶解形成NOM-Cr(Ⅲ)胶体
        3.3.4 表征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样品的制备方法
        4.2.2 批实验
        4.2.3 一维迁移柱实验
        4.2.4 测试分析与表征
        4.2.5 数据分析与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NOM-Cr(Ⅲ)胶体的形成
        4.3.2 NOM-Cr(Ⅲ)胶体在一维柱的迁移行为
        4.3.3 NOM-Cr(Ⅲ)胶体的稳定性
        4.3.4 表征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OM-Cr(Ⅲ)胶体的氧化效应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5.2.1 实验材料和样品制备方法
        5.2.2 批实验
        5.2.3 测试分析与表征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H_2O_2氧化Cr(Ⅲ)
        5.3.2 Fe~(2+)对H_2O_2氧化Cr(Ⅲ)的影响
        5.3.3 pH对 Cr(Ⅲ)氧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化学传感器
    1.1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及构成
    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2 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2.1 无机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
        2.1.1 金属纳米材料
        2.1.2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2.1.3 介孔类材料
2.2有机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
    2.2.1有机小分子
    2.2.2 有机聚合物
3 总结与展望

(10)冷风微量润滑技术辅助的多孔含油材料切削加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动量轮用轴承组件保持架的应用现状
    1.3 多孔聚酰亚胺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3.1 聚酰亚胺的发展及性能
        1.3.2 多孔聚酰亚胺的制备应用现状
        1.3.3 多孔聚酰亚胺的润滑性能
    1.4 工程塑料的铣削加工性能分析
        1.4.1 塑料铣削的特点
        1.4.2 塑料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切屑的类型
    1.5 冷风微量润滑的切削原理及系统组成
    1.6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冷风微量润滑的冷却润滑及切削机理分析
    2.1 冷风微量润滑的冷却效应
    2.2 切削介质的渗透作用模型
        2.2.1 传统切削液的渗透机理
        2.2.2 冷风微量润滑的渗透机理
    2.3 冷风微量润滑作用模型
        2.3.1 润滑机理
        2.3.2 微量润滑的边界膜
    2.4 冷风微量润滑的雾化过程及模型
    2.5 冷风微量润滑切削机理分析
    2.6 不同润滑条件下的多孔材料切削性能对比
        2.6.1 对比试验方案
        2.6.2 结果与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孔材料的冷风微量润滑辅助切削加工实验研究
    3.1 冷风微量润滑切削平台设计
        3.1.1 冷风微量润滑系统的搭建
        3.1.2 测量分析系统介绍
    3.2 铣削刀具及工件材料
    3.3 切削实验方案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切削力
        3.4.2 切削温度
        3.4.3 表面粗糙度
        3.4.4 表面形貌
        3.4.5 切屑形态
        3.4.6 微观形貌
        3.4.7 含油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塑料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搭建
    4.1 有限元仿真关键步骤
    4.2 工程塑料有限元仿真的关键技术
        4.2.1 材料本构关系
        4.2.2 材料分离准则
        4.2.3 刀具与工程塑料间摩擦模型
    4.3 工程塑料的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2 切削力仿真结果分析
        4.3.3 切削温度仿真结果分析
        4.3.4 切屑仿真结果分析
        4.3.5 表面粗糙度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超微粒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陆颖昭,李龙,李德贵.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2)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BioSuee膜在鲜杏和库尔勒香梨物流保鲜中的应用[D]. 许耀辉.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聚丙烯装置尾气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 朱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粉煤灰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 朱雪皎.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多元金属核壳ORR催化剂Nm@Pt1Aun-m-1(N=Fe,Co,Ni;n=19,38,55,79;m=1,6,13,19)的密度泛函研究[D]. 李文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二维纳米薄膜材料的弹性性质和热电效应研究[D]. 李思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8]地下水环境中有机质与三价铬络合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转化行为[D]. 李彬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9]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王野,聂志国,王欢. 现代化工, 2021(06)
  • [10]冷风微量润滑技术辅助的多孔含油材料切削加工实验研究[D]. 张航.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标签:;  ;  ;  ;  

超细微粒应用技术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