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沸器系统管道设计

再沸器系统管道设计

一、重沸器系统管线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祥光,苏海平,林亮,黄燕,李艳芳[1](2015)在《脱硫脱碳装置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出口管线安装高度计算》文中研究表明在重沸器安装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壳侧压力平衡计算,以确定塔和重沸器之间的标高差和各项安装尺寸,保证重沸器操作的正常循环。通过对脱硫脱碳装置再生塔与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之间循环系统的分析,可简化为推动力和阻力两部分进行计算,利用虹吸压力平衡原理得出需要的安装高度。计算过程中,局部阻力可通过当量长度转换为直管阻力,计算参数可利用Unisim等模拟软件读取,进出口管径可参考SY/T 0011-2007《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以及M.W.Kel-logg公司提供的经验公式来进行确定。通过设计实例计算和工程实例核算,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王佳[2](2013)在《含相变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换热设备,在许多工业部门中使用,尤其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等行业中。近年来尽管管壳式换热器受到了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操作弹性大、适用材料广等优点,在过程工业中仍处于主导地位。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统设计,需要对有关工艺参数、结构参数等进行繁杂计算、反复试算等。尤其是有相变传热的冷凝器和重沸器,由于出现物态的变化、实际工况的多样性,比单相流体的传热过程复杂许多。设计人员费时费力,设计质量不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以及效率高等优点,设计人员越来越青睐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本课题在原有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础上,编制了管壳式冷凝器和重沸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本文综述了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且就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简单分析;详细的总结与归纳管壳式冷凝器和重沸器的工艺计算公式,其中对冷凝器的传热过程采用分段计算;总结了冷凝器和重沸器中涉及到的汽液平衡计算和比焓计算,择优选择相对实用的计算方法。本课题利用了Visual Studio.NET2008人性化界面、SQL Sever2008高效存储数据的优势,对含相变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再次开发。该系统由物性数据、换热器设计和换热器校核三大部分组成。在原系统中添加了物性计算模块中的汽液平衡计算、冷凝器和重沸器物性数据计算,换热器设计模块中的管内外冷凝冷凝器设计及重沸器设计,换热器校核模块中的管内外冷凝冷凝器校核及重沸器校核。对以上界面逐一进行了合理设计,并编写了对应的程序代码。最后还设置了EXCEL报表输出功能,方便设计人员查看对比设计结果。利用所开发的软件,本文对三个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了详细计算,其中包括管外冷凝的普通浮头式冷凝器、管内冷凝的普通浮头式冷凝器和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通过与手工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相对误差很小,说明所开发的含相变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实用性。最后对误差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刘成军,赵着禄,温世昌,谷峥[3](2016)在《维持回流罐或凝结水罐气液两相界面稳定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精馏塔压力热旁路控制系统的回流罐和重沸器系统的凝结水罐至少有气、液两股进料线,且气相进料介质是可凝的,液相进料介质通常是过冷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罐内气、液两相界面必须保持稳定才能保证系统正常操作。举例说明了当气相线和液相线在回流罐或凝结水罐上的开口位置设计不当时,气、液两相界面不能保持稳定,会造成热旁路控制下的塔压大幅度波动或重沸器系统凝结水罐内频繁发生水锤现象,严重影响到精馏系统的正常操作,提出了"气相进气相空间、液相进液相空间"的设计原则。

吴利平[4](2019)在《塔底重沸器的管道设计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热虹吸式重沸器在工艺过程中已被普遍采用。本文介绍了热虹吸式重沸器的布置和安装高度要求,并对塔底重沸器的进出口管道设计过程中应关注的要点进行探讨,如系统压力降、升气管及管道柔性。结合实际石油化工装置,通过应力计算,对重沸器的管线布置进行分析。

冯永超[5](2009)在《热虹吸式重沸器的管道设计与计算》文中指出针对热虹吸式重沸器不用泵即可不断循环工作的特点,探讨了热虹吸式重沸器管道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合理的平面布置、正确的安装高度、必要的支架设置是保证热虹吸式重沸器正常工作的关键。

炼油设计建设组[6](1976)在《重沸器系统管线的设计》文中认为 熟悉管线立体图设计是对水力系统设计人员的一个基本要术。设计计算的正确性,流量和压差的选定,操作的可靠性,投资、能量消耗、维修和操作等费用的节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线的平立面布置和管线的选择。在本文的前几部分,我们已经认识到管线图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大致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我们现在将讨论一个分馏塔的流程系统和管线设计。它是一个比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所讨论的那些单独系统更加复杂的单元。

胡洋,杜博华,刘国防,付士义[7](2009)在《胺液脱硫系统的腐蚀与防护》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胜利炼油厂胺液脱硫系统存在的腐蚀问题,分析了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并从工艺操作、设计制造、选材、腐蚀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防腐蚀建议。

文雯[8](2015)在《文96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半个世纪以来,天然气凭借其热值高、环境污染小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逐步成为压倒石油和煤炭的“首席能源”。为了解决天然气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储气库作为一种安全供气、调峰的手段,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开展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技术研究,有利于找出系统用能的薄弱环节,为工艺及设备改造提供技术依据,以保证储气库的经济运行。论文以文96储气库注采站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运行现状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首先,论文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和能质分析方法对文96储气库注采站的脱水系统和增压系统进行用能分析,通过建立系统及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计算模型,确定了地面工艺系统的能效水平。其次,论文通过建立脱水系统的HYSYS模拟模型和增压系统往复式压缩机的热力复算模型,分别对文96储气库注采站脱水系统和增压系统的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最后,论文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确立了包括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文96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进行能效评价,同时根据对能效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论文对文96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开展能效评价工作,有助于把握地面工艺系统的运行现状,分析评价地面工艺系统及设备的能效水平,为储气库的生产调度、运行改造提供依据。

吉宁[9](2015)在《天然气脱水装置模拟及能耗优化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来自地层的天然气通常含有处于饱和状态的水蒸气,天然气中的水对管道等地面输运设施危害极大。一般情况下,天然气中处于饱和状态的水蒸气是无法用分离器分离的,必须在天然气净化厂采用专门的天然气脱水装置进行净化处理,使净化后的天然气达到管输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人类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天然气净化厂的脱水过程及装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气脱水装置的优化研究也成为了新热点。经过在宣汉天然气净化厂3个月的调研,并在参与部分设备安装及调试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天然气脱水装置工艺流程模拟,提出了一种天然气脱水装置能耗优化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三甘醇脱水工艺的脱水装置工艺流程,以HYSYS软件模拟和MATLAB软件优化计算设计了脱水装置优化策略,利用HYSYS软件模拟脱水装置工艺流程,通过分析该模型,应用全局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HYSYS模拟得到的参数数据进行算法模拟,然后再将算法模拟数据放入遗传算法中,设计出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天然气脱水装置能耗优化的研究方法。应用以上能耗优化方法对在建宣汉天然气净化厂的一列设计生产量为242×104m3/d天然气脱水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产品气质量符合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上述模拟模型的准确性较高,优化方法合理、高效,可使天然气脱水装置的单位能耗比设计值降低17%。

刘成军,邱立波,叶淑珍,温世昌[10](2010)在《酸性水汽提塔由直接蒸汽汽提改造为重沸器间接汽提的设计》文中指出为减少进污水处理场的水量并回收凝结水,对25t/h酸性水汽提装置进行改造,将酸性水汽提塔由直接蒸汽汽提改造为重沸器间接汽提。改造后运行平稳,去污水处理场的净化水中H2S含量<10ppm、NH3含量为70.1ppm,流量由19.75t/h降低到15.55t/h,装置能耗由643.79MJ/t原料降低到610.38MJ/t原料,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二、重沸器系统管线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沸器系统管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脱硫脱碳装置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出口管线安装高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重沸器出口管线安装高度计算
    1.1系统阻力计算
        1.1.1重沸器入口管线的摩擦损失
        1.1.2重沸器出口管线的摩擦损失
        1.1.3重沸器壳程摩擦损失
    1.2系统推动力计算
        1.2.1重沸器入口管线液体的静压头
        1.2.2重沸器壳程流体的静压头
        1.2.3重沸器出口管线流体的静压头
    1.3重沸器出口管线安装高度的确定
2设计实例计算
    2.1重沸器进出口管线管径的确定
        2.1.1重沸器进口管线管径
        2.1.2重沸器出口管线管径
    2.2基础参数的确定
    2.3重沸器出口管线安装高度计算
3工程实例核算
    3.1 200×104m3/d脱硫脱碳装置核算
        3.1.1运行参数
        3.1.2高度核算
    3.2 400×104m3/d脱硫脱碳装置核算
        3.2.1运行参数
        3.2.2高度核算
    3.3装置操作运行对比
4结论

(2)含相变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不足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冷凝器设计
    2.1 冷凝器初选型
        2.1.1 热负荷
        2.1.2 有效平均温差
        2.1.3 传热面积
        2.1.4 结构参数
    2.2 冷凝器工艺计算
        2.2.1 分段计算热负荷
        2.2.2 分段计算平均温差
        2.2.3 分段计算总传热系数
        2.2.4 分段计算结果综合
    2.3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步骤
第三章 冷凝器校核计算
    3.1 冷凝器传热计算
        3.1.1 管内冷凝传热计算
        3.1.2 管外冷凝传热计算
    3.2 冷凝器的压降计算
        3.2.1 管内冷凝压降计算
        3.2.2 管外冷凝压降计算
第四章 重沸器设计
    4.1 重沸器初选型
        4.1.1 有效平均温差
        4.1.2 传热面积
        4.1.3 总传热系数
        4.1.4 临界最大热强度
    4.2 重沸器校核计算
        4.2.1 传热系数
        4.2.2 压力平衡及安装高度
    4.3 重沸器设计步骤
第五章 物性数据处理与数据库
    5.1 汽液平衡计算
        5.1.1 汽液相分率计算
        5.1.2 含相变时比焓的计算
        5.1.3 混合物比焓计算
    5.2 数据库设计
        5.2.1 数据库的选用
        5.2.2 课题数据库
第六章 含相变管壳程式换热器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6.1 软件开发平台
    6.2 软件总体设计
        6.2.1 软件登录界面
        6.2.2 软件主界面
    6.3 含相变管壳式换热器软件开发
        6.3.1 物性数据模块
        6.3.2 换热器设计模块
        6.3.3 换热器校核模块
第七章 软件应用案例分析
    7.1 管外冷凝的普通浮头式冷凝器实例
        7.1.1 管外冷凝手工计算设计
        7.1.2 管外冷凝冷凝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7.2 管内冷凝的普通浮头式冷凝器实例
        7.2.1 管内冷凝手工计算设计
        7.2.2 管内冷凝冷凝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7.3 卧式热虹吸重沸器实例
        7.3.1 重沸器手工计算设计
        7.3.2 重沸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7.4 误差分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维持回流罐或凝结水罐气液两相界面稳定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热旁路气体与冷凝液分别单独从回流罐顶部、底部进料
2 凝结水应从凝结水罐的底部进料
3 结论及建议

(4)塔底重沸器的管道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重沸器的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
2 重沸器进出口管道设计要点
    2.1 系统压力降
    2.2 升气管
    2.3 管道柔性
3 重沸器的管道应力分析
4 小结

(5)热虹吸式重沸器的管道设计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热虹吸式重沸器的类型和特点
2 热虹吸式重沸器的管道设计
3 热虹吸式重沸器的安装高度
4管道的支承
5其它
6结束语

(7)胺液脱硫系统的腐蚀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腐蚀原因分析
    (1) 胺液降解 (氧降解、热降解) 的影响
    (2) 流速的影响
    (3) 材质的影响
    (4) 设备结构的影响
3 防腐蚀对策
    3.1 工艺操作方面
    3.2 设计制造方面
    3.3 选材方面
    3.4 腐蚀监测方面

(8)文96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储气库发展现状
        1.2.2 储气库地面工艺现状
        1.2.3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现状
    2.1 文96储气库概况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艺流程
    2.2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系统
        2.2.1 脱水系统
        2.2.2 增压系统
        2.2.3 辅助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96注采站能效计算方法研究
    3.1 系统能效分析方法研究
        3.1.1 能效分析理论基础
        3.1.2 工艺系统用能分析
    3.2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系统能效计算模型
        3.2.1 文96储气库注采站能量系统的界定
        3.2.2 文96注采站脱水系统能效计算模型
        3.2.3 文96注采站增压系统能效计算模型
        3.2.4 文96注采站主要能耗设备能效计算模型
    3.3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系统能效计算分析
        3.3.1 文96注采站脱水系统能效计算分析
        3.3.2 文96注采站增压系统能效计算分析
        3.3.3 文96注采站主要能耗设备能效计算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96注采站脱水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4.1 文96注采站脱水系统流程简介
    4.2 脱水系统能耗模拟模型的建立
    4.3 运行参数对能耗影响的定量分析
        4.3.1 吸收塔的工艺条件的影响
        4.3.2 重沸器的工艺条件的影响
        4.3.3 再生塔顶冷凝器回流比的影响
        4.3.4 汽提气量的影响
        4.3.5 三甘醇循环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96注采站增压系统能效影响因素研究
    5.1 文96注采站增压系统简介
    5.2 往复式压缩机变工况热力复算方法
    5.3 运行参数对能耗影响的定量分析
        5.3.1 Ⅰ级吸气压力的影响
        5.3.2 末级排气压力的影响
        5.3.3 Ⅰ级吸气温度的影响
        5.3.4 强化级间冷却的影响
        5.3.5 余隙容积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
    6.1 能效评价理论研究
        6.1.1 能效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6.1.2 能效评价方法理论研究
    6.2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6.2.1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基准值的确定
        6.2.4 文96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
    6.3 文96注采站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6.3.1 脱水系统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6.3.2 增压系统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天然气脱水装置模拟及能耗优化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天然气脱水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天然气脱水方法
        1.2.2 天然气脱水装置节能有效手段
    1.3 流程模拟软件
        1.3.1 流程模拟软件介绍
        1.3.2 流程模拟软件应用简介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脱水装置工艺分析
    2.1 天然气脱水主要方法比较
    2.2 天然气脱水工艺
        2.2.1 不同环境的天然气脱水工艺
        2.2.2 在建宣汉天然气净化厂脱水条件
        2.2.3 脱水装置工艺
    2.3 三甘醇脱水原理简介
    2.4 天然气脱水装置工艺流程
    2.5 三甘醇脱水装置主要设备
        2.5.1 吸收系统
        2.5.2 再生系统
        2.5.3 其它脱水设备
    2.6 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参数
        2.6.1 脱水装置操作温度
        2.6.2 吸收塔参数
        2.6.3 再生塔参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脱水装置优化策略研究
    3.1 自动控制系统
        3.1.1 分布式控制系统
        3.1.2 脱水装置部分仪表选型
    3.2 流程模拟软件选用
    3.3 脱水装置优化策略简要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脱水装置模拟研究
    4.1 模拟流程介绍
    4.2 模拟参数取值
        4.2.1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参数
        4.2.2 吸收塔参数计算
        4.2.3 入吸收塔贫甘醇参数计算
        4.2.4 汽提气参数计算
        4.2.5 其它设计参数取值
    4.4 状态方程选取
    4.5 脱水装置稳态模型建立
    4.6 稳态结果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脱水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5.1 BP神经网络的选用
        5.1.1 神经网络思想
        5.1.2 BP神经网络结构
        5.1.3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5.1.4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5.2 全局标准粒子群算法的选用
        5.2.1 粒子群算法思想
        5.2.2 全局标准粒子群算法原理
        5.2.3 全局标准粒子群算法流程
    5.3 遗传算法的选用
        5.3.1 遗传算法思想
        5.3.2 遗传算法原理
        5.3.3 遗传算法流程
    5.4 最优化理论
    5.5脱水装置能耗分析
    5.6 影响能耗的参数分析
        5.6.1 关键参数选择
        5.6.2 关键参数分析
    5.7 脱水装置能耗优化模型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优化问题求解及结果分析
    6.1 运用基于HYSYS稳态模型的自带优化工具优化求解
        6.1.1 HYSYS优化流程
        6.1.2 具体优化步骤
        6.1.3 结果分析
    6.2 运用优化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求解
        6.2.1 优化BP神经网络
        6.2.2 优化问题求解
        6.2.3 结果分析
    6.3 两种方法结果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

(10)酸性水汽提塔由直接蒸汽汽提改造为重沸器间接汽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调整
    1.1 安全阀设置
    1.2 选择重沸器
    1.3 增加重沸器入口与塔底出料口旁通线
    1.4 设置调节阀位置
2 汽提塔的改造
    2.1 塔釜液位仪表
    2.2 重沸器进料抽出斗
    2.3 升气管
    2.4 升气管返塔口位置
3 改造后运行情况
4 结语

四、重沸器系统管线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脱硫脱碳装置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出口管线安装高度计算[J]. 张祥光,苏海平,林亮,黄燕,李艳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5(04)
  • [2]含相变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D]. 王佳.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3]维持回流罐或凝结水罐气液两相界面稳定的设计[J]. 刘成军,赵着禄,温世昌,谷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6(04)
  • [4]塔底重沸器的管道设计探讨[J]. 吴利平. 山东化工, 2019(13)
  • [5]热虹吸式重沸器的管道设计与计算[J]. 冯永超. 河南化工, 2009(08)
  • [6]重沸器系统管线的设计[J]. 炼油设计建设组. 炼油设计, 1976(05)
  • [7]胺液脱硫系统的腐蚀与防护[J]. 胡洋,杜博华,刘国防,付士义. 腐蚀与防护, 2009(08)
  • [8]文96储气库注采站地面工艺能效评价技术研究[D]. 文雯.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9]天然气脱水装置模拟及能耗优化设计的研究[D]. 吉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10]酸性水汽提塔由直接蒸汽汽提改造为重沸器间接汽提的设计[J]. 刘成军,邱立波,叶淑珍,温世昌. 化工设计, 2010(05)

标签:;  ;  ;  ;  ;  

再沸器系统管道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