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遏制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失(论文文献综述)
温文,王璐[1](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杠杆动态调整与银行风险承担》文中提出基于2009~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杠杆动态调整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且在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过程中,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杠杆动态调整的中介渠道"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上市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在上市银行和大型银行中杠杆调整机制更明显,并且上市背景和规模异质性的调节效应部分是通过杠杆动态调整中介效应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应构建完善的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对经济形势进行预判和预警,以缓解不利冲击的影响;监管层在制定杠杆率监管时要考虑银行本身的自我杠杆调整动机,以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张程[2](2021)在《县域农商行个人信贷不良贷款控制研究 ——以LL农商行为例》文中认为
张晶[3](2021)在《资本监管、信息披露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文中认为
顾海峰,杨月[4](2020)在《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与银行风险承担——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选取2008-2018年中国90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流动性创造的中介作用及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宽松货币政策会抑制银行风险承担,低利率货币政策会促进银行风险承担,银行风险承担对低利率货币政策更具敏感性。相对于国有银行及城农商行与上市银行,货币政策对股份制银行与非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力度更大。(2)银行业竞争度的提高会加剧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但会减弱低利率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3)银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会加剧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同时会加剧低利率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4)流动性创造仅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中承担中介作用。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大银行流动性创造,在期限错配过度所引发的风险效应约束下,银行更倾向于降低风险资产配置权重,由此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数量型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有效。该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中国银行业风险运营监管效率,以此来防范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翁颜明[5](2019)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中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仅有短短十余年时间,银行理财产品从初生到扩张发展速度迅猛,过度生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发展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在现阶段中央对全国经济金融风险严格防控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正确引导及强化监管职责则显得由为重要。在我国金融分业监管规则下,政府各相关监管机构对银行理财的监管缺乏统一标准,监管目标不明克,监管手段也有所不足,对理财产品的转型约束力较差,这也从侧面进一步为银行理财产品规避监管带来可乘之机,造成监管难度不断增加。当前,政府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理论与实践都处于初级阶段。在监管新政密集出台的严监管时代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正在经历一个从野蛮生长到集约经营的过程,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也处于重要的转型与调整时期。由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具有天然的高风险属性、不稳定性和一定的负外部性,因此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监管职责如何从粗放式引导转变为精细化管控,如何明确监管目标、发挥监管作用、优化监管方式、提升政策效力,这些都是需要进行研究与探索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相关理论,围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政府监管,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方向、政府监管现状、理财产品监管政策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政府监管体制架构、协同机制、信息共享、风险预警、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不足,将理财产品设计发行、产品资金投资在转型中出现在问题与政府监管相联系,以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项目监管为例,提出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政策建议与改善方法,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与产品全面转型提供参考。
夏友慧[6](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创新研究 ——以GD银行为例》文中提出16世纪初期私人银行最早出现在瑞士,而私人银行业务最早接触的国家是欧洲和美国,到目前为止,时间已经过去四百多年。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对私人银行业务相对较为陌生,因为从未接触过;近几年,这一现象发生改变,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而导致这一现象改变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中资金融机构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迅速发展,以及众多外资私人银行进驻中国。而私人银行客户作为最顶尖的金钱所得者,他们对私人银行产品要求更高,注重产品收益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流动性安排、投资期限、设计模式、安全保证等,相比其他人,他们在私人银行产品方面考虑得更加系统,更加全方位。基于上述主要原因,本文选择GD银行为例,首先,对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描述,同时对国内外的学者所做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做了阐述,进而提出论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不足。随后,具体介绍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是对私人银行的概念、私人银行客户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做了具体的阐述。之后,以GD私人银行为例,对GD私人银行现阶段的的发展情况,做一个整体的分析,根据现有的产品通过对G D私人银行用户开展问卷式调查,得出现有产品体系存在的不足以及更深层次了解现阶段GD私人银行用户在选择私人银行产品时会比较在意哪方面,从而点对点的去解决。此外,对目前GD私人银行产品及服务进行SWOT模型分析。最后,从客户细分、个性化产品配置、非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提出GD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创新策略。希望对GD私人银行业务整体的发展方向,以及在私人银行产品的创新和完善带来具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雷钰铃[7](2019)在《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贷款业务的重点,各家金融机构迅速加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营销,贷款余额增长幅度较大,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各项指标在工行陕西分行系统及D市同业中名列前茅,但随着2017年D市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同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借款人结构发生变化、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等因素影响,D分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由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期限一般较长,所以工商银行D分行一方面要重视扩大市场营销份额,另一方面更不能忽视了贷款风险管理方法的提升和优化,这样才能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保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依照工商银行D分行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其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的类型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的现状。然后重点探讨了工商银行D分行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改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的外部环境、提升客户经理团队整体素质、优化工银大学信贷知识板块和考试系统、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强化责任落实、优化系统监管,落实贷后管理、对借款人进行分类审查、合理使用借款人人身保险和住房财产保险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后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该行个人贷款业务管理水平,促进其个人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并对其它商业银行相关专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永光[8](2019)在《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具有融资优势的企业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然后通过商业信用实现资金的二次分配,即商业信用再配置。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金融资源存在再配置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非正规的融资渠道是我国正规融资渠道的补充,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却在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在冲击银行信贷资源的同时也补充了银行信贷资源,那么在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信用再配置效应是否依旧存在?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有什么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学者已经在各个方面对商业信用再配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鲜有学者从银行理财产品这个角度出发,探讨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再配置的影响。基于上述问题,文章首先介绍银行理财产品与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相关概念,其次结合利率市场化与监管套利、信贷配给理论、融资比较优势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相关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影响,最后基于A股制造业的1696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协整检验及面板门槛模型等实证方法,探讨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当以银行理财产品为门槛变量时,银行理财产品双门槛的存在使商业信用再配置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状态,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的存在可以强化商业信用再配置效应;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往往比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商业信用再配置意愿;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发生。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引导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银行的监管等几个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融资难、提高信贷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雅楠[9](2019)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建行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和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产生冲击,银行存贷利差缩小、ROA水平下降,在资产、负债两端都出现了金融脱媒。随着脱媒的深化,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本文研究金融脱媒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结果,提出商业银行应对脱媒的改革建议,是对金融脱媒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银行如何转变盈利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对金融脱媒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研究,本文认为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既有冲击效应又有校正效应,并将商业银行的盈利按照来源分为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分别研究脱媒对这两部分盈利的冲击和校正效应。为了比较两种效应的大小,使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7-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选取商业银行的ROA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银行资产规模的对数、成本收入比作为控制变量,用投资脱媒(ID)、融资脱媒(FD)代表金融脱媒程度,用非利息收入占比(NIIR)代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校正效应,用ID(FD)与NIIR的乘积作为解释变量(简称投资脱媒交叉项、融资脱媒交叉项),代表投资脱媒(融资脱媒)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最终结果。使用EViews 8.0软件建立实证模型,如果交叉项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校正效应大于冲击效应,反之则说明冲击效应大于校正效应。为了印证计量模型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在金融脱媒的双重作用下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结构的变化,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案例,将建行的利息净收入分解为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将非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分解为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和新型中间业务收入,依次说明金融脱媒对建行利息收支结构和不同种类中间业务的影响,并以建设银行作为实现反脱媒的典型,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具体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ROA水平与投资脱媒交叉项负相关、与融资脱媒交叉项正相关,前者回归系数绝对值大于后者,说明投融资脱媒的综合作用结果是冲击大于校正的。综合实证结果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金融脱媒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最终结论:金融脱媒的冲击效应大于校正效应;冲击效应主要指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导致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同业负债规模扩大导致商业银行利息成本提高,校正效应主要指金融脱媒倒逼商业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促进传统中间业务和新型中间业务协同发展,使中间业务收入尤其是新型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黄诗卉[10](2019)在《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可支配财富明显增多,这也推动了私人银行业务的蓬勃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增强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优化业务结构的战略方向,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树立自己的私人银行品牌形象纷纷投入巨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作为新型的金融服务业务,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其营销和服务策略都处于初级阶段,受到了其他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带来的强烈挑战,为了抓住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占领高净值客户市场,本文对其营销策略展开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私人银行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基本现状,对私人银行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识别其成因。其次,通过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STP分析,明确其细分市场、目标市场选择及目标市场定位。第三,基于STP分析,同时在4V营销理论和成功经验的指导下,从差异化营销策略、功能弹性化、附加价值、共鸣营销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方案。最后,在组织、人员、技术三方面给出了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认为,在差异化营销策略方面,提出完善产品体系和产品投资组合,树立品牌形象和不同区域精准营销的差异化策略;在功能弹性化方面,完善产品核心功能,开拓延伸服务的策略;在附加价值方面,进行全球化布局,开展多维度增值服务的策略;在共鸣营销方面,以专业团队实现与客户情感共鸣的策略。本文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希望通过对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帮助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能给予国内商业银行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私人银行相关业务的有序发展。
二、应遏制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遏制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失(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不确定性、杠杆动态调整与银行风险承担(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 |
(二)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杠杆动态调整 |
(三)经济不确定性、杠杆动态调整与银行风险承担 |
(四)经济不确定性、异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1. 经济不确定性(Uncer)。 |
2. 杠杆调整速度(△Lev)。 |
3. 银行风险承担(Risk)。 |
4. 其他控制变量。 |
(三)模型设计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1. 拟合目标杠杆。 |
2. 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 |
(三)稳健性检验 |
1. 杠杆动态调整。 |
2. 指标替换。 |
3. 遗漏变量。 |
五、进一步分析:银行异质性探讨 |
六、结论及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1. 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应重点关注经济运行状况,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尽量优化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市场环境。 |
2. 扎实推进银行自身“稳杠杆”,慎重考虑微观监管政策的节奏和力度。 |
3. 要注重异质性对银行杠杆动态调整的差异化影响,采取差别化“稳杠杆”策略。 |
(4)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与银行风险承担——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一)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 |
(二)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
(三)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 |
(二)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与银行风险承担 |
(三)银行业竞争度和景气度的调节作用 |
1.银行业竞争度的调节作用 |
2.银行业景气度的调节作用 |
四、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选取 |
(二)变量定义与构造 |
1.被解释变量:银行风险承担 |
2.解释变量: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 |
3.调节变量: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 |
4.中介变量:银行流动性创造 |
5.控制变量 |
(三)模型构建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五、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基准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
(二)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三)异质性检验 |
1.分组基准一: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城农商行 |
2.分组基准二: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 |
(四)流动性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
(五)稳健性检验 |
1.稳健性检验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
2.稳健性检验二:基于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 |
六、结论与建议 |
(5)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中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与简评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理财监管的基本理论 |
2.1 金融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1 金融市场失灵与信息不对称 |
2.1.2 金融市场失灵与外部效应 |
2.1.3 金融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 |
2.1.4 金融监管与金融约束理论 |
2.2 金融监管失灵与监管治理理论 |
2.2.1 金融监管失灵 |
2.2.2 金融监管治理 |
2.3 金融监管模式理论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与转型 |
3.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概况 |
3.2 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产品问题与风险 |
3.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意义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现状 |
4.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体系与现状 |
4.1.1 对商业银行理财监管的政府机构与外延机构 |
4.1.2 商业银行理财监管外延机构 |
4.1.3 商业银行理财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 |
4.2 政府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监管职责 |
4.3 商业银行理财品转型的监管政策演变 |
第五章 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问题的实证研究 |
5.1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基本情况调研 |
5.1.1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项目调研 |
5.1.2 N银行理财产品产品端转型重点 |
5.1.3 N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端转型重点 |
5.2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情况调研 |
5.2.1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公共目标 |
5.2.2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监管机制 |
5.2.3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监管执行 |
5.3 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中的监管问题分析 |
5.3.1 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公共目标不明确 |
5.3.2 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5.3.3 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实际执行不到位 |
第六章 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政府监管的政策建议 |
6.1 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公共目标 |
6.1.1 回归本质服务实体经济 |
6.1.2 重塑体系严防转型风险 |
6.1.3 规范市场保护公众权益 |
6.2 优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体制机制 |
6.2.1 完善监管模式与监管方式 |
6.2.2 提升监管效率与协同能力 |
6.2.3 建立信息平台与共享机制 |
6.3 强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的执行能力 |
6.3.1 实现穿透式监管 |
6.3.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6.3.3 加强消费者保护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创新研究 ——以GD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难点、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2 私人银行业务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私人银行的概念 |
2.2 私人银行客户分析 |
2.2.1 私人银行客户的特点 |
2.2.2 私人银行客户的标准 |
2.2.3 私人银行客户的分类 |
2.2.4 私人银行客户财富增长分析 |
2.3 国内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 |
2.3.1 国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 |
2.3.2 国内私人银行产品体系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金融创新理论 |
2.4.2 银行再造理论 |
2.4.3 金融营销理论 |
2.4.4 金融需求层次理论 |
3 GD银行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及问题分析 |
3.1 GD私人银行整体发展概况 |
3.2 GD私人银行现有产品体系 |
3.2.1 GD私人银行产品研发体系 |
3.2.2 GD私人缓行产品投资体系 |
3.2.3 GD私人银行产品结构体系 |
3.3 GD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调查 |
3.3.1 私人银行客户职业和年龄分布 |
3.3.2 私人银行客户选择服务机构的考量因素 |
3.3.3 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管理目标 |
3.4 GD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分析 |
3.4.1 GD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群分析 |
3.4.2 GD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风险偏好分析 |
3.4.3 GD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产品需求分析 |
3.5 GD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存在的问题 |
3.5.1 产品遴选缺乏统一标准,易导致兑付危机 |
3.5.2 产品评审体系不完善,制约业务发展 |
3.5.3 产品销售人员素质问题,引起投诉 |
3.5.4 产品创设总分行权责不清,导致纠纷 |
4 GD银行私人银行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2 竞争劣势 |
4.3 竞争机会 |
4.4 竞争威胁 |
4.5 SWOT模型分析 |
5 GD银行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创新策略 |
5.1 强化多维度客户细分 |
5.2 基于GD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分类,打造个性化产品配置 |
5.2.1 进取型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
5.2.2 稳健进取型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
5.2.3 稳健型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
5.2.4 稳健保守型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
5.2.5 保守型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
5.3 GD银行私人银行非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
5.3.1 满足客户增值服务的产品策略 |
5.3.2 满足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差异化 |
(1) 服务模式差异化的主要内容 |
(2) 差异化的实现方式及竞争力体现 |
5.4 GD银行私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案例 |
5.4.1 GD银行私人银行非标债权类产品创新应用 |
(1) 非标债权类产品原有模式 |
(2) 非标债权类产品创新策略 |
5.4.2 GD银行私人银行房地产信托产品创新应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7)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个人住房贷款的基本概念 |
2.2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2.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理性违约与被动违约理论 |
2.2.4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
3.1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情况 |
3.1.1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贷款部门概况 |
3.1.2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现状 |
3.1.3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现状 |
3.2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要求执行不到位 |
4.1.2 “假个贷”现象频发 |
4.1.3 抵押物变现及抵押登记的问题 |
4.1.4 贷后管理落实不到位 |
4.2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健全 |
4.2.2 借款人结构发生改变 |
4.2.3 抵押物处置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 |
4.2.4 行内考核监管不到位 |
4.2.5 信贷业务系统不完善 |
4.2.6 客户经理风险防范专业性不足 |
第五章 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
5.1 改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的外部环境 |
5.1.1 拓宽借款人信息查询平台 |
5.1.2 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
5.1.3 建立强大的法律监督体系 |
5.2 提升客户经理团队整体素质 |
5.2.1 建立聘用制度,优化人员结构 |
5.2.2 建立培训制度,强化业务技能 |
5.3 优化工银大学信贷知识板块和考试系统 |
5.4 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强化责任落实 |
5.4.1 风险管理和营销业绩考核双管齐下 |
5.4.2 对违法违规的信贷行为严肃处理 |
5.5 优化系统监管,落实贷后管理 |
5.6 对借款人进行分类审查 |
5.7 合理使用借款人人身保险和住房贷款财产保险制度 |
5.7.1 总结客户特点,明确保险人群 |
5.7.2 优选保险公司,精选产品种类 |
5.7.3 加强保险产品宣传,唤醒客户保险意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综述 |
1.3.2 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研究综述 |
1.3.3 银行理财产品与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1.5.1 本选题的特色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界定 |
2.1.2 商业信用再配置的概念界定 |
2.2 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理论 |
2.2.1 资产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 |
2.2.2 金融中介理论 |
2.2.3 利率市场化理论 |
2.2.4 规避监管理论 |
2.3 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相关理论 |
2.3.1 信贷配给理论 |
2.3.2 融资比较优势理论 |
2.3.3 信号传递理论 |
2.4 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影响机制 |
2.4.1 替代效应 |
2.4.2 信用扩张效应 |
第3章 银行理财产品与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 |
3.1.1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
3.1.2 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历程 |
3.1.3 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的现状 |
3.1.4 银行理财产品的近期主要相关政策 |
3.2 商业信用再配置的现状 |
第4章 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影响实证研究 |
4.1 研究和设计 |
4.1.1 研究假设 |
4.1.2 研究方法 |
4.1.3 变量选取 |
4.1.4 模型构建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描述性统计 |
4.2.3 单位根检验 |
4.2.4 协整检验 |
4.2.5 门槛效应的检验 |
4.2.6 门槛回归分析 |
4.2.7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引导银行理财产品的稳步发展 |
5.2.2 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防止“庞氏骗局”的发生 |
5.2.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企业和银行的监管 |
5.2.4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5.2.5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建行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金融脱媒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金融脱媒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度量方法综述 |
1.2.2 金融脱媒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及业务转型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2 创新点 |
2 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现状 |
2.1 投资脱媒 |
2.2 融资脱媒 |
2.3 支付脱媒 |
2.4 小结 |
3 金融脱媒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机理分析 |
3.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影响 |
3.1.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的冲击效应 |
3.1.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的校正效应 |
3.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 |
3.2.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校正效应 |
3.2.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冲击效应 |
3.3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整体盈利水平的影响 |
3.3.1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
3.3.2 数据检验与模型设定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金融脱媒影响中国建设银行盈利水平的案例分析 |
4.1 建设银行的盈利水平及收入结构 |
4.2 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变动 |
4.2.1 利差缩小影响利息净收入增速下滑 |
4.2.2 利息收入水平及结构变动 |
4.2.3 利息支出水平及结构变动 |
4.3 建行非利息收入变动 |
4.3.1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 |
4.3.2 非利息收入结构变动 |
4.4 案例启示 |
4.4.1 直接融资市场冲击利息净收入 |
4.4.2 非银金融机构为中间业务提供机遇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金融脱媒趋势不断深化 |
5.1.2 金融脱媒的冲击效应大于校正效应 |
5.1.3 资产规模影响金融脱媒的冲击效果 |
5.2 政策建议 |
5.2.1 发挥银行渠道优势,提升金融服务体验 |
5.2.2 严控不良贷款比率,合规经营表外业务 |
5.2.3 转变传统经营观念,实现多元分类发展 |
5.2.4 优化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多种中间业务 |
参考文献 |
(10)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 |
2.1.1 个人理财业务概念及发展 |
2.1.2 私人银行业务概念及特点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2.1 STP理论 |
2.2.2 4V营销理论 |
第三章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与问题 |
3.1 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情况 |
3.1.1 G银行金华分行概况 |
3.1.2 G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情况 |
3.2 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分析 |
3.2.1 私人银行产品策略 |
3.2.2 私人银行服务策略 |
3.2.3 私人银行营销渠道 |
3.3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STP分析 |
4.1 市场细分 |
4.1.1 高净值人群的划分 |
4.1.2 高净值人群的区域分布 |
4.1.3 高净值人群的职业分布 |
4.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2.1 目标客户特征及潜力分析 |
4.2.2 目标客户的消费行为分析 |
4.3 目标市场定位 |
4.3.1 差异化目标市场定位的四种方式 |
4.3.2 目标市场的定位 |
第五章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 4V营销策略 |
5.1 差异化营销策略 |
5.1.1 完善产品体系及投资组合实现产品差异化 |
5.1.2 打造品牌进行形象差异化营销 |
5.1.3 精准营销实现不同区域市场差异化 |
5.2 功能弹性化 |
5.2.1 增设内部投资品强化核心功能 |
5.2.2 升级专户服务打造产品延伸功能 |
5.3 附加价值 |
5.3.1 全球化布局进行价值创新 |
5.3.2 多维度增值活动提升服务价值 |
5.4 共鸣营销 |
5.4.1 效益共鸣营销策略 |
5.4.2 情感共鸣营销策略 |
第六章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 |
6.1.1 建立私人银行三级中心 |
6.1.2 落实人员考核机制 |
6.2 人员保障 |
6.2.1 建立财富顾问专职队伍 |
6.2.2 完善队伍培训及日常管理 |
6.3 技术保障 |
6.3.1 完善信息化处理平台建设 |
6.3.2 开发智能应用系统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应遏制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失(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不确定性、杠杆动态调整与银行风险承担[J]. 温文,王璐. 财会月刊, 2021(19)
- [2]县域农商行个人信贷不良贷款控制研究 ——以LL农商行为例[D]. 张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资本监管、信息披露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承担[D]. 张晶.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与银行风险承担——银行业竞争度与景气度的调节作用[J]. 顾海峰,杨月. 上海经济研究, 2020(11)
- [5]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中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对N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监管为例[D]. 翁颜明. 东南大学, 2019(01)
- [6]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创新研究 ——以GD银行为例[D]. 夏友慧. 浙江大学, 2019(01)
- [7]工商银行D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D]. 雷钰铃. 西北大学, 2019(04)
- [8]银行理财产品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影响研究[D]. 郭永光.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建行的案例分析[D]. 王雅楠. 浙江大学, 2019(01)
- [10]G银行金华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黄诗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