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姜雅乔[1](2020)在《长江航标维护船舶能效状态评估及异常致因分析》文中指出控制减少内河船舶的碳排放是促进我国船舶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需要,长江航道维护船舶作为数量较多的内河船型,其能效状态评估方法对于长江内河船舶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效状态评估的能效异常致因分析研究能帮助轮机人员确定能效异常的原因,为船舶能耗设备能效提升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航道水文、气象特点,以及航标维护船设备运行特点、作业模式及其船舶能效特点,提出了反映长江航标维护船舶特点的能效评估指标,建立了基于长江航标维护船能效评估指标的航标船能效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符合航标维护船设备运行特点及船舶能效现状,评估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长江航标维护船当前的能效状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分析影响船舶营运能效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考虑通航环境因素的船舶主机能效模型:模型利用输入的主机转速、风速、浪高、流速和水深参数,可得到船舶当前实时船舶能效评估指标、油耗量及航速。通过模型仿真分析主机转速及通航环境参数变化对船舶能效评估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船舶能效评估指标随主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主机低转速时,船舶能效评估指标增长较慢,主机高转速时,船舶能效评估指标增长较快;通航环境因素会影响船舶能效评估指标,各通航环境参数中,流速对船舶能效评估指标的影响效果最显着,其余环境参数对船舶能效评估指标的影响比较有限。最后,提出了通过分析能量传递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航道维护船舶推进系统能效异常原因的方法。利用能效模型中间变量,以仿真数据拟合曲线为基线、箱型图统计原理确定阈值,利用阈值法确定推进系统设备正常工作参数分布范围,通过分析传递系数关系曲线可确定设备能效状态是否正常,并分析推进系统能效异常致因,可为船舶能耗设备能效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矫恒忠[2](2014)在《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青岛港作为我国重要的进口矿石中转基地,每年有千余艘次内贸散矿运输船舶从青岛港把进口铁矿石转运到国内其他港口,无论从船舶数量还是转运矿石量上都在国内各港口位居前列。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来往于青岛港的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在船舶、船员、货物、公司管理、违法违章等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发生了很多事故险情,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首先针对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结合青岛港通航安全条件、码头、航线、船公司、船舶、船员、典型事故、违法违章行为等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通过系统的分析,提出各方面的问题所在。然后结合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实际情况,最终采用适应度较高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隶属度以及各因素的权重,建立了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评价数学模型,并对代表船进行了计算验证,对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针对各个因素的两个关键管理方-船公司和海事主管机关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督促风险控制链中上述各方切实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打造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安全、文明、畅通航线,更好的服务青岛港航经济发展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姚万军[3](2007)在《化学品船机务管理及其对外部检查风险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我国石化工业的迅猛发展、散装液体化学品(简称“散化”)水上运输对数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散化水运迅猛增长的市场需求对于目前管理水平仍较低的我国国内散化水运业既是极大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散化船公司发展起步晚、规模小、管理手段落后,现有技术设备与管理水平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环保隐患。因此企业要成为一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及管理标准的高度安全、环保的特种散化船舶公司,推动我国内贸散化水运业整体运力质量的优化及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安全、环保状况,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船舶机务管理工作是船公司船舶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船舶机务管理的主要职能中,机务管理目标是使船舶不出和少出各类事故、减少停航和经济损失,是船舶保持正常生产运输的前提;维修管理是船舶保持良好技术状态、维持船级、保证船舶营运、提高营运率的主要活动;费用管理是降低各类机务成本的控制活动,是任何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保持船舶机械设备的良好维护和运行,确保满足PSC和OCIMF大石油公司检查是机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持续跟踪海事新法律法规是机务管理持续创新和提高的源泉。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以化学品船公司为对象,结合上述内容,针对航运企业船舶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问题,在系统分析企业机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船队的机务成本予以归纳、概述和分析,从中探索机务管理与船舶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提高船舶机务管理的角度,阐述PSC和OCIMF大石油公司检查对机务管理的要求、MARPOL附则Ⅰ、Ⅱ、Ⅵ和IBC规则新的修改内容2007年1月1日生效后对船舶机务管理产生的新要求、以及机构改革的设想,有效提高机务管理水平,从而使船公司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张云森[4](2020)在《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是船舶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今,世界航运市场面临着船舶运力过剩、船舶运价较低的低迷局面,船舶营运成本控制已成为船舶营运企业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作为船舶营运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和营运成本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的过程和控制越来越受到船舶营运管理者的重视,优良的船舶维修保养不仅能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延长船舶的有效使用寿命,还能通过缩短维修时间和延长船舶的厂修的时间间隔期来达到提高船舶营运效率的目的,给航运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加强对船舶维修保养过程的管控,还能最大限度的压缩船舶的实际营运成本,提高航运企业的经济收益。本文秉持兼顾安全可靠性和实用经济性的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理念,针对维修保养的过程与船舶维修保养的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改进意见,认为A船务公司应该合理的制定船舶维修保养管理计划,对船舶的维护级别可以按照船舶的实际船龄做出适当的调整,并提出了确定船舶机械设备最佳的维修方式、最佳的维修时机,以及选择合理的修理方法。基于船舶营运成本控制的原则,本文强调A船务公司应该注重船舶维修保养过程的有效控制,加强船舶备件存量的有效管理,并适当地对部分船舶设备进行有益改造和备件的更新,达到在保证船舶安全营运可靠性的同时减少船舶的实际营运成本,与此同时,公司还应该注重船舶维修保养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最后,本文通过对A船务公司现行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并有机结合相关理论及本人多年的船舶管理经验,指出A船务公司在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船舶维修保养的管理策略。
由恒源[5](2014)在《船舶机务管理系统计划维修标准化模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与其不相称的是船舶管理体系与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管理上,信息化程度偏低,这已严重制约了机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外在船舶计划维修方面的先进管理模式有挪威的TSAR体系,国内针对机务管理计划维修方面的标准法规有CWBT、PMS等,但国内航运公司的船舶管理体系各具特色,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异大,使其对标准及法规的具体实践各不相同,加之计划维修所面向的船型、备件等本来就很复杂,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大,这些都增大了管理的难度。为此,在国内大力实践信息化和标准化政策的浪潮下,研究基于设备管理共性特征的计划维修标准化模块,有助于船舶机务管理行为的优化和信息化工作的推广,对规范船舶设备管理、提高船舶设备完好率及降低机务管理实施成本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了船舶维修保养系统的现状及共性特点,提出了船舶机务管理系统计划维修标准化体系。给出了体系标准化业务流程和标准化功能。对维修计划管理及维修计划执行标准化功能采用领域建模的方法建立了领域模型,通过工作预警等业务用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给出了维修计划管理功能中基于设备状态监测结果的维修计划变更过程,针对船舶设备状态监测结果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设备劣化度的维修时机预测模型。同时给出了相关标准化存储格式及表格。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前的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相关设备维修制度、船舶维修制度及船舶维修保养系统的发展。第三部分:船舶机务管理系统计划维修标准化体系及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原则及要求(数据及格式)和标准化功能。第四部分:针对船舶计划维修的核心业务,采用领域建模的方法进行了业务功能深入分析。第五部分:针对维修计划管理业务中的维修计划变更功能,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设备劣化度的维修时机预测模型。第六部分:总结了需要完善的地方和对后期研究的展望。
王居仁[6](2003)在《集装箱船机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集装箱船队的营运管理中,船舶机务管理的两大任务是:为船队营运提供可靠的设备上的信息保障和有效地控制船舶设备维护的成本,而船队的成本控制和信息控制恰恰是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技术的进步和运输方式的变革使得船舶的机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船舶机务管理能适应变化的对象和变化的环境,已成为航运企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文以ZY公司的船舶机务管理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机务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系统的分析,在总结和继承船舶机务管理有益的经验的同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对ZY公司船舶机务管理模式进行了研讨: 1.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机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2.分析了机务成本的要素、影响因素和控制机务成本的方法; 3.提出了机务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基本框架; 4.进行了机务管理组织模式的战略思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期待在船公司机务管理成本控制、信息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对于中国的航运企业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倪宁波[7](2020)在《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给传统航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网络平台,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管理创新是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本文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A航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块化管理理论,对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进行分析研究,期望改革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打破船舶管理企业的组织惯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综述,掌握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梳理了有关的理论知识,构建了论文的基本框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A公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模块化管理、船舶管理、工作流等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A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以船舶、组织模块、业务流程模块和管理制度为构成元素的一体化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公司模块化管理创新。通过对A企业管理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阐明公司模块化管理的成效。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是船舶管理企业应对互联网时代复杂的航运市场行情,快速反应,充分挖掘内外资源潜力,高效利用资源的管理创新,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为船舶管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管理依据和经验借鉴。
胡正良[8](2003)在《中国航运法之研究》文中提出围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法》(以下简称《航运法》)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这一主题,以在系统理论研究基础上为建立科学的航运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提供一套理性的和可操作的法律规则为目标,本课题以微观经济学、法理学、法律经济学、行政法学和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作为指导,立足于我国航运市场经济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航运市场经济对法律的内在需求,充分运用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果,借鉴欧盟和美国航运法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先进的立法例,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遵循整体性原则、互联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的系统研究方法,以及适合性与移植性、实证性与假设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航运法的系统基础理论和航运法的主要制度作了系统、全面和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制度下《航运法》的具体立法建议。 论文共由七章构成,其中: 第1章为引言,内容包括课题的主题与范围,课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的支持。 第2章为航运法基础理论,介绍和分析了我国航运市场概况,运用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果,针对航运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分析和论述了航运法的调整对象、范围、地位和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价值、基本原则,《航运法》制定的必要性、目的和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提出了《航运法》的框架结构建议。 第3章为政府航运市场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制,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为指导,介绍和分析了我国政府航运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论述了《航运法》应对政府航运市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作出的规定,包括指导思想与原则、航运市场管理机构的设置、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能,以及航运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第4章为航运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制,分析和论述了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邵祖德[9](1983)在《浅谈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文中提出本文阐明了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之重要性,并结合目前我国航运企业中机务管理方面的实际和现状,提出应以机务为中心的看法和设置机务管理体制方案的设想,这对改进航运企业的机务管理工作将有所裨益.
田世林[10](2003)在《远洋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与参加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对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目前船舶管理手段相对滞后,船舶管理基本处于传统管理模式,即以人工处理为主,包括计划、记录、报告、备件物料采购等。船岸间的管理沟通也靠来往电函、表格邮寄以及管理人员登轮检查等方式。这制约了船舶机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还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营运率、船舶寿命及机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最终使船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是船舶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船舶技术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与技术管理之间的关系。国际公约和法规对船舶维修保养的影响,并对影响作了简要分析。第三章结合某船公司船舶管理实际情况,对船舶维修保养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船舶管理中维修保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建立科学的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的重要性以及船舶维修保养体系主要内容。第五章主要介绍船舶维修保养的费用管理控制方法,结合本人机务管理实践经验,提出船舶厂修选厂和维修周期决策模型,这些模型对于提高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第六章详细介绍了计算机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以及决策支持技术在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最后一章总结船舶维修保养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浅谈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航标维护船舶能效状态评估及异常致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标维护船现状 |
1.2.2 船舶推进系统能效模型研究 |
1.2.3 船舶能效评估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2 航标维护船舶能效水平现状及运行特点 |
2.1 航标维护船能效现状 |
2.1.1 能效数据分类及数据采集现状 |
2.1.2 航标维护船能效水平现状分析 |
2.2 长江航道航行条件特点分析 |
2.3 航标维护船运行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航标维护船舶能效评估方法 |
3.1 船舶能效评估指标 |
3.1.1 船舶设计能效指数 |
3.1.2 船舶营运能效指数 |
3.2 航标维护船舶能效评估指标分析及能效评级方法 |
3.2.1 航标维护船能效评估指标分析 |
3.2.2 基于船舶能效评估指标的能效状态评级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航标维护船舶能效模型研究 |
4.1 船舶能效模型建立方法与实现流程 |
4.2 船舶阻力计算 |
4.2.1 静水阻力计算 |
4.2.2 通航环境阻力计算 |
4.3 螺旋桨工作特性及船机桨匹配特性分析 |
4.3.1 螺旋桨工作特性研究 |
4.3.2 螺旋桨多元回归计算 |
4.3.3 船机桨匹配特性分析 |
4.4 营运能效模型构建 |
4.5 航标维护船舶能效模型仿真分析 |
4.5.1 主机转速对船舶能效评估指标影响分析 |
4.5.2 环境参数对船舶能效评估指标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能效模型的船舶能效评估及异常致因分析 |
5.1 基于能效模型的船舶能效状态评估方法 |
5.1.1 航标维护船能效模型评估准则 |
5.1.2 航标维护船能效状态评级依据 |
5.2 基于评估结果的能效异常致因分析 |
5.2.1 能效异常致因分析方法 |
5.2.2 能效异常致因分析过程 |
5.2.3 能效异常致因分析实现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铁矿石进口现状及未来展望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海事组织的努力 |
1.3.2 世界主要铁矿石出口国对矿石管理措施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国内海事部门管理实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青岛港通航安全分析 |
2.2 青岛港内贸散矿装卸码头状况分析 |
2.3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航线分析 |
2.4 散矿运输危险性分析 |
2.5 内贸散矿运输船舶险情事故分析 |
2.5.1 近年来典型险情事故案例 |
2.5.2 事故原因分析 |
2.6 船舶安全状况分析 |
2.7 船员状况分析 |
2.7.1 船员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
2.7.2 原因分析 |
2.8 违法行为分析 |
2.9 船公司管理情况分析 |
第3章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综合评价 |
3.1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评价方法确定 |
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步骤 |
3.3 模糊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建立评语集 |
3.5 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3.6 相对权重的确定 |
3.6.1 构建判断矩阵 |
3.6.2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3.6.3 本文相对权重的确定 |
3.7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评价的数学模型 |
3.8 代表船验证 |
3.8.1 一级模糊评价 |
3.8.2 二级模糊评价 |
第4章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
4.1 对船公司的管理建议 |
4.2 对海事主管机关的管理建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指标确立调查表 |
附录2 各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隶属度调查表 |
附录3 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状况研究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致谢 |
(3)化学品船机务管理及其对外部检查风险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化学品船舶发展的特点对机务管理提出的要求 |
第一节 化学品船舶的发展特点 |
一.外部环境的发展对国际航运的影响 |
二.内部环境的影响使企业加强机务管理成为必然 |
第二节 化学品船的发展对船舶机务管理提出的任务与要求 |
一.船舶管理与机务管理 |
二.船舶机务管理 |
三.航运发展态势对机务管理所提出的挑战 |
第三章 AX公司机务管理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AX公司机务管理模式 |
第二节 AX公司机务管理的特点 |
一.围绕安全、准班中心,开展机务管理工作 |
二.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协调配合各贸易区保班工作 |
三.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最大限度降低机务管理成本 |
第三节 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关于机务成本的降低 |
二.组织机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三.船舶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通过成本控制加强机务管理 |
第一节 机务成本在船舶成本中的地位 |
一.化学品运输船舶的成本及其分类 |
二.机务成本在船舶成本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机务费用分析 |
一.船舶修理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二.船舶备件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三节 机务费用的控制途径 |
一.船舶修理费的控制途径 |
二.备件费的控制途径 |
三.正确认识船舶的经济寿命、物理寿命与机务费用的关系 |
第四节 控制机务成本,提高机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
第五章 控制设备风险,满足检查要求,提高机务管理水平 |
第一节 港口国控制常见缺陷列举和分析 |
一.救生设备缺陷 |
二.消防安全缺陷 |
三.总体安全(稳性、结构和相关设备)缺陷 |
四.载重线(Load Line)缺陷 |
五.MARPOL附则Ⅰ缺陷 |
六.推进和辅助机械缺陷 |
七.国际劳工组织(ILO)缺陷 |
八.无线电通讯缺陷 |
九.ISM规则缺陷 |
第二节 世界主要石油组织对油船检查要求介绍 |
一.综述——石油组织对油船检查的特性 |
二.对石油组织检查缺陷的分析 |
三.石油组织对有关公约规定的具体要求 |
四.石油组织对油船的附加要求 |
第六章 新规则的实施对机务管理提出的要求 |
第一节 修订的MARPOL 73/78附则Ⅱ和IBC规则 |
一.经修改的MARPOL73/78附则Ⅱ |
二.经修改的IBC规则 |
三.经修改的MARPOL73/78附则Ⅱ和IBC规则摘要 |
四.手册的批准和证书的签发 |
第二节 修订的MARPOL 73/78附则Ⅰ规则 |
一.油类记录簿的更新 |
二.破损稳性和剩余强度计算岸基支持 |
三.新格式证书和附件的换发 |
第三节 修订的MARPOL 73/78附则Ⅵ规则 |
第七章 通过机构改革提高机务管理水平 |
第一节 机构改革的原则 |
第二节 机构改革原则在公司的应用 |
一.组织结构应着眼于扁平化的原则 |
二.基于管理跨度原则的板块式管理理念 |
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原则 |
四.组织管理机构要适应安全、环保和人才培训的原则 |
五.理机构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原则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船舶 |
2.1.2 船舶维修 |
2.1.3 船舶的维修保养方式主要类型 |
2.1.4 常用设备的维修方式的主要类型 |
2.2 SMIS系统概述 |
2.3 其它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库存管理理论 |
2.3.2 JIT理论 |
2.3.3 供应商管理理论 |
3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A船务公司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发展概况 |
3.1.3 公司主营业务与船舶特点 |
3.2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 |
3.3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1 维修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2 维修流程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3 第三方专业公司维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4 维修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3.4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维修与零部件采购随意性大造成成本不可控性 |
3.4.2 过度依赖传统供应商 |
3.4.3 维修把关不严且没有有效的追责机制 |
3.4.4 维修计划的制定偏离船舶实际状况 |
3.4.5 维修管理的信息传递方式滞后 |
4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
4.1 改进的原则与目标 |
4.1.1 改进的原则 |
4.1.2 改进的目标 |
4.2 维修成本管理改进策略 |
4.2.1 调整成本分配比例 |
4.2.2 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规范 |
4.2.3 适度维修的管理策略 |
4.3 维修流程管理改进策略 |
4.3.1 维修流程的改进 |
4.3.2 制定维修流程的管理规范 |
4.3.3 制定合理的维修周期 |
4.4 维修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改进策略 |
4.4.1 建立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机制 |
4.4.2 网络采购模式在采购中的应用 |
4.4.3 采用性价比高的维修材料 |
4.4.4 应用JIT的零部件库存控制策略 |
4.5 第三方专业公司维修管理策略 |
4.5.1 第三方专业公司的引进和运用 |
4.5.2 维修项目的打包和分包 |
4.5.3 特种维修项目的专业化运作 |
4.6 SMIS系统应用策略 |
4.6.1 SMIS系统应用目的 |
4.6.2 SMIS系统应用分析 |
4.6.3 SMIS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
5 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结构改进保障 |
5.2 ISM规则下的公司体系文件建立的保障 |
5.2.1 ISM规则下公司体系文件简介 |
5.2.2 ISM规则下公司体系文件的保障作用 |
5.3 人员培训保障 |
5.4 制定合理奖惩制度保障 |
5.5 第三方有效监管保障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船舶机务管理系统计划维修标准化模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船舶机务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设备维修制度及船舶维修保养系统的发展 |
2.1 国内外设备维修制度的发展 |
2.1.1 事后维修阶段 |
2.1.2 预防维修阶段 |
2.1.3 多种维修体制并行的现代维修管理阶段 |
2.2 国内外船舶维修管理制度的发展 |
2.3 国内外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系统的发展 |
2.3.1 国内船舶维修保养标准、法规、规范 |
2.3.2 国内用船单位船舶维修保养制度选例分析 |
2.3.3 国内外船舶维修保养软件 |
2.3.4 船舶维修保养系统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计划维修标准化体系研究 |
3.1 计划维修标准化业务流程 |
3.2 计划维修标准化体系中的原则及要求 |
3.2.1 设备编码原则及方法 |
3.2.2 维修保养的级别、周期代码和周期允差 |
3.2.3 设备卡、工作卡格式 |
3.3 计划维修标准化模块 |
3.3.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3.3.2 维修计划管理模块 |
3.3.3 备品备件管理模块 |
3.3.4 报表模块 |
3.4 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模块关键功能领域建模 |
4.1 初始化及维修计划管理功能分析 |
4.2 关键功能领域建模研究 |
4.2.1 领域建模 |
4.2.2 初始化及维修计划管理功能领域建模 |
4.2.3 维修计划执行功能领域建模 |
4.2.4 标准化显示界面及报表 |
4.3 小结 |
第5章 维修计划变更预测模型研究 |
5.1 基于状态监测结果的维修计划变更 |
5.1.1 状态监测技术 |
5.1.2 设备状态预测的方法 |
5.2 状态监测记录的标准化格式 |
5.3 基于设备劣化度的维修周期预测模型 |
5.3.1 船舶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过程 |
5.3.2 船舶设备劣化度的确定 |
5.3.3 基于设备劣化度的维修时机预测模型 |
5.3.4 实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一 计划维修标准化体系初始化功能分析 |
附录二 计划维修标准化体系维修计划管理功能分析 |
(6)集装箱船机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集装箱船舶发展的特点对机务管理提出的要求 |
第一节 集装箱船舶的发展特点 |
第二节 集装箱船的发展对船舶管理提出的任务与要求 |
第三章 ZY公司机务管理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ZY公司机务管理模式 |
第二节 ZY公司机务管理的特点 |
第三节 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通过成本控制加强机务管理 |
第一节 机务成本在船舶成本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机务费用分析 |
第三节 机务费用的控制途径 |
第四节 控制机务成本,提高机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
第五章 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机务管理水平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在机务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
第二节 机务管理信息网开发 |
第六章 通过机构改革提高机务管理水平 |
第一节 机构改革的原则 |
第二节 机构改革原则在公司的应用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背景分析 |
2.1 A航运公司的管理情况 |
2.1.1 公司简介 |
2.1.2 管理现状 |
2.2 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内部问题 |
2.2.2 外部问题 |
2.3 公司模块化管理的内涵与内容 |
2.3.1 公司模块化管理的内涵 |
2.3.2 公司模块化管理的内容 |
2.4 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
2.4.1 改革的必要性 |
2.4.2 改革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的设计 |
3.1 改革原则与思路 |
3.1.1 改革原则 |
3.1.2 改革思路 |
3.2 改革的方案 |
3.2.1 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
3.2.2 网络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 |
第四章 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的难点与保障措施 |
4.1 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的难点 |
4.1.1 行业的挑战 |
4.1.2 改革可能的阻力 |
4.2 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的保障措施 |
4.2.1 争取外部的支持 |
4.2.2 内部措施 |
4.2.3 制度保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中国航运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主题与范围 |
1.2 课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 |
1.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支持 |
第2章 航运法基础理论 |
2.1 我国航运市场概况 |
2.1.1 分析研究航运市场经济的法律意义 |
2.1.2 我国航运市场的体系与规模 |
2.1.3 航运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
2.2 研究航运法基础理论的意义 |
2.3 航运法的调整对象与概念 |
2.3.1 航运法的调整对象 |
2.3.2 航运法的概念 |
2.4 航运法的地位和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2.4.1 航运法的地位 |
2.4.2 航运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
2.5 航运法的基本原则 |
2.5.1 航运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 |
2.5.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认识的不一致 |
2.5.3 从航运法的价值认识航运法的基本原则 |
2.5.4 航运法的基本原则的内涵 |
2.6 我国《航运法》制定的必要性与目的 |
2.6.1 我国《航运法》制定的必要性 |
2.6.2 我国《航运法》制定的目的 |
2.7 我国《航运法》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
2.7.1 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7.2 《航运法》制定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2.8 我国《航运法》结构的建议 |
2.8.1 经济法体系的启示 |
2.8.2 《航运法》应采用的结构 |
第3章 政府航运市场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制 |
3.1 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及其运用 |
3.1.1 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对政府航运市场管理体制规制的意义 |
3.1.2 西方经济学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演变 |
3.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理 |
3.1.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 |
3.2 我国政府航运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
3.2.1 我国政府航运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2 我国政府航运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的现状 |
3.3 《航运法》应对政府航运市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规定 |
3.3.1 指导思想与原则 |
3.3.2 航运市场管理机构的设置 |
3.3.3 航运市场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能 |
3.3.4 航运中介机构 |
第4章 航运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制 |
4.1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意义和必要性 |
4.1.1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
4.1.2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 |
4.1.3 建立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必要性 |
4.1.4 航运市场准入模式及其选择 |
4.2 我国航运市场准入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 |
4.2.1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是一个双层次的制度体系 |
4.2.2 一般市场准入制度—工商登记制度 |
4.2.3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航运市场的特殊准入制度 |
4.3 我国现行航运市场准入制度 |
4.3.1 国际海上运输业务市场的准入 |
4.3.2 国际海上运输辅助业务市场的准入 |
4.3.3 国内水路运输业务市场的准入 |
4.3.4 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务市场的准入 |
4.3.5 对我国现行航运市场特殊准入制度的评价 |
4.4 我国航运市场外资准入的特殊制度 |
4.4.1 我国航运市场对外开放概况 |
4.4.2 我国航运市场外资准入制度的现状 |
4.4.3 对我国现行航运市场外资特殊准入制度的评价 |
4.5 《航运法》应当建立的航运市场特殊准入制度 |
4.5.1 《航运法》建立航运市场特殊准入制度的必要性 |
4.5.2 《航运法》建立航运市场特殊准入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4.5.3 《航运法》应建立的航运市场特殊准入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5章 航运市场秩序的法律规制 |
5.1 航运市场秩序制度的调整对象和意义 |
5.1.1 市场秩序的含义和特点 |
5.1.2 航运市场秩序制度的调整对象 |
5.1.3 确立航运市场秩序制度的意义 |
5.2 航运垄断及法律规制 |
5.2.1 航运垄断的含义与种类 |
5.2.2 航运市场垄断及法律规制 |
5.2.3 航运企业结合及法律规制 |
5.2.4 航运行政垄断及法律规制 |
5.3 航运市场限制竞争行为及法律规制 |
5.3.1 航运市场限制竞争行为的含义与种类 |
5.3.2 航运市场横向限制竞争行为及法律规制 |
5.3.3 航运市场纵向限制竞争行为及法律规制 |
5.4 航运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豁免 |
5.4.1 航运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豁免的含义 |
5.4.2 航运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豁免的理由 |
5.4.3 航运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豁免的模式 |
5.4.4 班轮公会协议和行为的豁免 |
5.4.5 联营协议与行为的豁免 |
5.4.6 忠诚合同的豁免 |
5.4.7 服务合同的豁免 |
5.4.8 航线稳定协议的豁免问题 |
5.4.9 航运竞争法的个案豁免 |
5.5 航运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规制 |
5.5.1 航运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 |
5.5.2 航运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
5.6 航运市场其他交易行为及法律规制 |
5.6.1 航运市场其他交易行为的含义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5.6.2 与经营资格相关的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 |
5.6.3 班轮运输经营行为的法律规制 |
5.6.4 航运单证行为 |
第6章 航运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
6.1 航运市场宏观调控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
6.1.1 航运市场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任务和手段 |
6.1.2 航运市场宏观调控法律规制的含义、意义、特征与体系 |
6.2 航运计划及法律规制 |
6.2.1 航运计划的含义、意义和法律规制的内容 |
6.2.2 航运计划的种类与《航运法》应重点规制的航运计划 |
6.2.3 航运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6.3 航运固定资产投资及法律规制 |
6.3.1 航运固定资产投资的含义 |
6.3.2 航运固定资产投资的法律规制 |
6.3.3 航运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 |
6.3.4 航运固定资产投资主体 |
6.3.5 航运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 |
6.4 航运市场运力调控及法律规制 |
6.4.1 航运市场运力调控及法律规制的意义 |
6.4.2 航运市场船舶的规范制度 |
6.4.3 航运市场运力主动退出和运力调节基金制度 |
6.4.4 航运市场运力紧急调控措施制度 |
6.5 航运市场价格及法律规制 |
6.5.1 航运市场价格及法律规制的目的 |
6.5.2 《航运法》对航运市场价格进行规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
6.5.3 航运价格的形式及法律规制 |
6.5.4 航运价格的管理及法律规制 |
第7章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远洋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我国船舶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
2.1 船舶技术概论 |
2.1.1 船舶技术管理 |
2.1.2 船舶技术管理的目标 |
2.1.3 船舶技术管理在航运企业中的地位 |
2.2 船舶维修保养及其重要性 |
2.3 船舶技术与船舶维修保养的关系 |
2.4 国际公约与法规对船舶维修保养的影响 |
2.4.1 各种法规、公约的修改对船舶维修管理的影响 |
2.4.2 港口国监督对船舶维修保养的影响 |
2.4.3 其他影响 |
第3章 某船公司的维修保养现状 |
3.1 船舶维修保养概论 |
3.1.1 船舶维修 |
3.1.2 船舶保养 |
3.2 国外船舶维修保养方法的发展 |
3.3 我国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现状 |
3.4 某船公司维修保养现状 |
3.4.1 公司对船舶维修保养的一般要求 |
3.4.2 船舶预防检修及养护工作制度 |
3.4.3 公司机务监督对船舶维修保养工作的监控 |
3.4.4 修船工作管理 |
3.4.5 船员自修 |
3.5 某船公司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
3.5.1 船公司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维修保养体系 |
3.5.2 船公司现行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提高 |
3.5.3 维修保养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
3.5.4 船舶管理者的知识更新 |
第4章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 |
4.1 建立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的必要性 |
4.2 建立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的依据 |
4.2.1 船舶故障 |
4.2.2 维修保养科学 |
4.3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的内容 |
4.3.1 CWBT的理论基础 |
4.3.2 CWBT的维修方针 |
4.3.3 CWBT的主要内容 |
4.3.4 CWBT的操作 |
4.4 针对性维修保养体系 |
4.4.1 针对性维修制的特点 |
4.4.2 针对性维修体制中的“三检两修制” |
第5章 船舶维修保养费用研究 |
5.1 船舶维修保养费用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
5.1.1 维修保养费用概述 |
5.1.2 目前维修费用支出情况及控制方法 |
5.1.3 修船期控制 |
5.2 船舶厂修选厂模型研究 |
5.2.1 厂修选厂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若干问题 |
5.3 船舶维修周期求解决策 |
5.3.1 船舶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过程 |
5.3.2 目前最佳维修周期理论 |
5.3.3 船舶维修周期确定 |
5.3.4 关于模型的两个问题 |
第6章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的新技术 |
6.1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对决策支持的要求 |
6.2 船舶维修保养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功能 |
6.3 计划维修保养体系统(PMS) |
6.3.1 总则 |
6.3.2 AMOS软件系统与功能 |
6.3.3 系统编码 |
6.3.4 设备与保养工作资料库 |
6.3.5 定期/定时保养工作查询 |
6.3.6 定期/定时保养工单下发 |
6.3.7 保养工作的执行与监控 |
6.3.8 保养工作记录 |
6.3.9 系统数据库备份 |
6.3.10 公司监督 |
6.3.11 各级主管PMS人员应确保PMS体系的有效运行。 |
6.4 AMOS系统在船舶维修保养中的应用 |
6.5 国内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
第7章 船舶维修保养计划实施 |
7.1 机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
7.2 机务监督制 |
结束语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浅谈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航标维护船舶能效状态评估及异常致因分析[D]. 姜雅乔.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青岛港内贸散矿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D]. 矫恒忠.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3)
- [3]化学品船机务管理及其对外部检查风险控制的研究[D]. 姚万军.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6)
- [4]A船务公司船舶维修管理策略研究[D]. 张云森.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船舶机务管理系统计划维修标准化模块研究[D]. 由恒源.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6]集装箱船机务管理研究[D]. 王居仁. 上海海运学院, 2003(02)
- [7]A航运公司模块化管理改革研究[D]. 倪宁波. 广西大学, 2020(07)
- [8]中国航运法之研究[D]. 胡正良. 大连海事大学, 2003(08)
- [9]浅谈运输船舶的机务管理[J]. 邵祖德. 大连海运学院学报, 1983(S1)
- [10]远洋船舶维修保养管理研究[D]. 田世林. 大连海事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