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硫酸工业三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李坤霖[1](2021)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基层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宜昌市夷陵区磷矿产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龙文,陆海,张冠华,洪国明,董冕[2](2020)在《大冶有色1500 kt/a烟气制酸方案的选择及思考》文中认为介绍了大冶有色400 kt/a高纯阴极铜项目配套的1 500 kt/a烟气制酸方案选择情况。从环保政策、行业竞争及工业自动化方面考虑,根据"双闪"(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冶炼烟气成分复杂、SO2浓度高且烟气量稳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制酸技术的进展,选择1套净化、2套干吸转化的"一头两尾"整体配置,采用一级动力波高效洗涤器+气体冷却塔+二级动力波高效洗涤器+两级电除雾酸洗净化工艺,干吸采用低温余热回收,转化采用非衡态高浓度二次转化二次吸收制酸技术方案。通过技术交流和实地考察,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及优化。
李崇[3](2020)在《2019年我国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2020年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分析总结了2019年我国硫酸行业运行情况。截至2019年底,我国硫酸总产能124 Mt/a,同比上升2.5%,平均开工率78.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全年累计进口硫酸531 kt,同比下降44.3%,平均进口价格42.9美元/t,同比上升5.1%;全年累计出口硫酸2 175 kt,同比上升69.8%,平均出口价格在46.2美元/t,同比下降7.2%。硫酸表观消费量95.72 Mt,同比下降0.8%,硫酸价格年初均价在340元/t,年末下滑至150元/t。硫酸、磷复肥产能严重过剩依然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刘雪薇[4](2020)在《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文中认为磷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循环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磷循环,人口增加、化肥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大量含磷废物(简称“磷废物”)的产生,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一方面造成了磷矿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缓解这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磷废物的循环效率。但目前缺少磷废物的定量分析框架,磷废物产生量、循环量以及资源化潜力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知识空白。本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构建了磷废物核算模型(P-WAM)。该模型采用“产品流-废物流-循环流”的磷流划分方法,按照磷矿石供应链上各人类活动类别梳理磷废物种类,核算各磷废物的产生量、循环量与排放量。接着,使用P-WAM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1900~2015年的磷废物产生与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趋势,并分析磷废物产生与循环的影响因素。构建磷废物预测模型,设定不同调控情景,使用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磷废物的产生、循环与排放格局以及磷矿石消耗量,并分析不同的废物资源化路径对磷矿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最后开展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了涵盖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目标层以及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基于相同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对35种资源化技术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各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在资源效益评估中包含了“减少磷矿石消耗”这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方法对各指标值作标准化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优先推广的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使用P-WAM对中国1900~2015年磷废物产生、循环与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各类含磷产品量显着增长。从1950年到2015年,磷肥消费量增长了两千多倍,磷矿石消费量则增长了上万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作物磷从1900年到2015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年产生量增长了近7倍,从1.2 Mt P y-1增加到8.7 Mt P y-1。在1950年以前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过去一个世纪,畜禽养殖是磷废物产生量最大的系统,由于猪和家禽的养殖量迅速增加,马、驴、骡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畜禽养殖磷废物产生强度(PWI)呈下降趋势。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废物增长速度最快,两个系统最主要的磷废物分别是磷尾矿和磷石膏,随着磷化工工业对矿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磷矿采选与磷化工生产的PWI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系统PWI远高于其他系统,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近年来水产养殖磷废物增长迅速,并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趋势。各子系统磷废物产生量的演变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升、农业种植方式改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的循环量从0.9 Mt P y-1增长到4.6 Mt P y-1。总体磷废物循环率(PWR)先缓慢上升在逐年下降,从75%下降到53%。磷废物循环量较大的子系统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占磷废物循环总量的90%。农业种植的PWR从50%逐渐下降到不足20%,畜禽养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快速下降。由于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迅速提升,居民消费系统的PWR下降最为显着,从91%下降到15%。磷化工生产和废物处理系统的PWR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磷汇是内陆水体,其次为大气,约70%的磷排放进入内陆水体,30%损失到大气中。耕地土壤磷盈余量从1960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耕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磷汇,非耕地磷排放量则从1990年开始大幅增加,成为第二大磷汇。1950年之前,90%的非耕地磷排放来自居民消费系统,但在过去几十年非耕地磷汇从单一贡献者向多个贡献者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比不断下降,逐渐被磷矿采选、磷化工生产、畜禽养殖和废物处理系统取代。在20世纪早期,80%的内陆水体磷排放来自农业种植,但其贡献比逐年减少为29%,水产养殖的贡献比则从1990年起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体磷的最大贡献者。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磷排放源,虽然1980年之后在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目前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磷排放量。畜禽养殖是第二大排放源,占总量的12%。在过去30年,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排放量增加最为迅速,二者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和7%。水产养殖排放量也显着增长,目前占比达到9%。居民消费对总排放的贡献比不断下降,从1900年的7%下降到目前的2%。各系统向不同磷汇的排放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种植的主要磷汇从内陆水体变为耕地,畜禽养殖则从内陆水体变为非耕地。水产养殖向海洋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含磷废物调控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更加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显着增加了磷废物的产生量,增加磷产品进口与控制农田磷输入可有效减少磷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循环率以及减少农田磷输入可以大幅削减磷的排放量。磷废物循环是实现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综合措施情景中2050年磷肥消费量下降到不足2Mt P,磷矿石则降至3.3 Mt P。在资源化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化利用比例将大幅减少磷矿石消耗量,但磷肥消费量和磷排放量将增加,提高饲料化利用比例将显着减少磷排放量。从保障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角度来看,肥料化是最优的资源化路径,从环境减排的角度来看饲料化利用更好。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包含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三个目标层和14个底层指标。根据三个目标层分数以及总评分数筛选出经济、环境效益均表现良好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T03尾矿生产钙镁磷肥,T30黑水虻协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T25生活垃圾全组分回收,T35污泥厌氧消化+农业利用。而在三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有T09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T11秸秆制乙醇,T12秸秆直燃发电,T15秸秆制颗粒燃料,T16秸秆造纸,T28地下土壤渗滤,T32污泥制水泥,因此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开展现有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研发。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资源化技术种类较为丰富,但各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差异十分显着,因此未来可以获取更详尽的技术参数对这类资源化技术进行深入评估。
周瑶[5](2020)在《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武汉市重点培育的五大千亿产业的一部分,在武汉市经济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但离其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目前,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行业工作机制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够强等诸多问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实施,而选择合适的产业政策工具,是保证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而国内关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并且各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照搬,故而开展本研究具有现实需求。本文以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采用时政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经验借鉴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梳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深入研究我国及国内典型城市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结合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对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政策工具进行选择。1.详细阐述了公共政策和政策工具的定义及分类,总结归纳了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并依据节能环保产业特点,明确了从政府这一政策实施主体角度出发,将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划分为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规范政策这两类。2.为提高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效率,运用时政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政策工具运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周期,整合出了一个内容丰富、齐备的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进一步的研究了政策工具特性和产业生命周期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对发展适应性政策工具的差异化选择。3.为提供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可借鉴政策工具运用经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时政分析、共词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盐城、湖州、宜兴3地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特点,总结出了4条先进经验。4.为确保下一步提出的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建议切实可行,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目标和需求,从五个方面总结出了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结合以上研究成果,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集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武汉市现阶段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性政策工具进行了选择,并对具体的政策工具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张雨薇[6](2020)在《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开裂、保温性能好等特性。大面积推广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还能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简化施工流程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的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仍处于研究阶段,产品性能不稳定,缺乏完备的技术体系。为实现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广泛应用,本文依托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高性能磷石膏建筑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7ACA177),研究了减水剂、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基本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玻化微珠改进和优化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热工性能,制备出性能稳定的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根据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特点,设计了建筑楼地面及屋面构造,利用De ST-h建筑能耗软件对改进楼地面构造或屋面构造的住宅与传统构造的住宅进行建筑能耗对比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及软件模拟,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比研究了不同缓凝剂、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的影响规律。柠檬酸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的缓凝效果稳定,当石膏基胶凝材料掺入0.10%-0.15%的柠檬酸缓凝剂时缓凝效果最好,且对力学性能影响最小。萘系减水剂能有效改善石膏基胶凝材料的30 min流动度损失,当石膏基胶凝材料掺入0.3%-0.4%萘系减水剂时对30 min流动度损失改善效果最佳,且对力学性能影响最小。(2)研究了玻化微珠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力学及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玻化微珠的掺入在优化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热工性能的同时削弱了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保证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容重从2114.4 kg/m3降低到1211.2 kg/m3,导热系数从1.843 W/(m·K)降至0.4314 W/(m·K),远低于水泥砂浆导热系数0.93 W/(m·K)。综合考虑材料的热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认为胶骨比的最优选择范围为5:1-4.5:1,并确定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最终配合比。(3)利用DeST-h建筑能耗软件对改进楼地面构造或屋面构造的住宅和传统构造的住宅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对比发现: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应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住宅建筑的室内温度及建筑能耗。其中屋面传热系数由0.46W/(m2·K)降低到0.446 W/(m2·K),楼面传热系数由1.843 W/(m2·K)降低到1.706W/(m2·K),楼面及屋面构造的保温性能得到改善,改进屋面构造住宅和改进楼面构造住宅的建筑能耗均有降低。改进地面构造住宅虽然未降低建筑能耗,但是夏季室温波动程度降低了84%,冬季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2.3℃,有效改善冬季室内温度,增加人体舒适度,仍具有发展空间和研究前景。
刘宇腾[7](2020)在《低碳产业试点政策对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化石能源过度消耗造成的能源短缺及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产物——能源回弹现象也早已成为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上的主要阻碍。自2010年起,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为了探究该政策对于工业回弹效应产生的实际影响,本文借鉴自然实验法的研究思路,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对该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本文首先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非参数DEA法测算了各地区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采用回弹效应测算模型估算了2005~2016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工业部门的能源回弹效应,并从能源消耗强度、技术进步贡献率、节能量和回弹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并基于能源回弹视角定量研究了低碳产业政策的实际效果。随后,通过多个稳健性检验确保了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的动态效果,为该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3年,我国总体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且降幅较大。而2013年~2016年,我国总体能源消耗强度稳中有升,变化率基本维持不变;(2)整体来看,研究期内我国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以前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化较为稳定,之后年份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3)“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平均节能量整体高于“十二五”时期。此外,2010年全国各省的平均节能量高达1331.04万吨标准煤,创下历年最高;(4)2005~2008年,我国整体工业能源回弹数值相对平稳并处于较低水平,具体数值介于68%~120%之间。2008年后,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回弹数值出现了剧烈波动,且在多个年份出现了阶段性峰值;(5)双重差分结果显示:低碳产业政策抑制了工业回弹效应,多个稳健性检验结果也确保了该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市场化水平、加大污染治理投资、限制外商投资并引入环境友好型的外资企业、提升工业化水平均可有效抑制工业回弹效应。而提升R&D经费支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回弹现象。另外,加大排污费的征收力度可能并非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事实上该政策可能还会增加总能耗;(7)低碳产业政策反映在工业回弹效应的政策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特征,滞后期大约为2年。2013~201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低碳政策对于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的抑制作用愈发明显。此外,低碳产业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在2015年后有所减弱。
袁林[8](2020)在《酸性腐蚀后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组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建筑工程构件也出现了丰富的变化,其中不锈钢钢管混凝土柱更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不锈钢钢管混凝土柱相对于普通钢管混凝土而言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耐腐蚀性,因此不少工程采用不锈钢管与混凝土的结合,不锈钢钢管混凝土柱在一些恶劣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在腐蚀环境中服役。目前相关研究对不锈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和不锈钢腐蚀研究较多,而对不锈钢钢管混凝土在酸性腐蚀环境中的研究较少,本文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在前人不锈钢钢管混凝土轴压研究和不锈钢腐蚀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不锈钢钢管混凝土在酸性腐蚀环境下的轴压承载力研究,论文主要完成如下内容:(1)完成了117根不锈钢钢管混凝土柱的浇筑及养护工作,并配制了酸性溶液对其中的108根不锈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腐蚀处理,观察并分析了其在腐蚀后的试验现象。在腐蚀完成后对所有试件进行了轴压静载试验。根据加载后观察到的试验现象,总结了试件典型破坏模式。研究表明,随着溶液酸性增强,试件承载力也随之下降,当腐蚀时间较长时,腐蚀也相对严重,试件承载力减小,但总体下降幅度不大,多在10%以内。(2)在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荷载-位移曲线得出了各试件的初始刚度、延性系数、极限承载力等一系列试验数据,通过研究溶液p H,腐蚀天数,混凝土强度,钢管壁厚此四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溶液p H,腐蚀天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壁厚的承载力与混凝土强度紧密相关,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越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也就越大。(3)通过引入刚度比分析了酸性腐蚀后的试件刚度退化规律,大部分经过酸性溶液腐蚀后试件的初始刚度低于未作处理的试件初始刚度,下降幅度在30%内,少数下降较大,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达到47%。腐蚀后绝大部分试件的延性低于未腐蚀的试件,随着腐蚀天数的增加,试件的延性降低,而且呈现线性下降趋势,随着酸性加强,试件的延性也随之降低,当酸性较弱时,试件的延性较为接近,说明弱酸环境对试件延性影响较小。(4)在前人关于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及本文各试件承载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回归了酸性腐蚀衰减系数,并结合前人的公式得出了不锈钢钢管混凝土试件在酸性腐蚀后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校核,以保证公式准确且具有足够安全储备。这为以后的不锈钢管混凝土柱在腐蚀后的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正宇[9](2020)在《晚清化学教育管理述论》文中研究说明晚清化学教育及管理问题是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相关研究既取得一定成果,又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利用现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中国学制史料》等文献、论着,着重对晚清化学教育及课程设置的基本事实进行了梳理,力图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及特点。本文共分六章,基本思路和内容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我国虽没有正规的化学教育,但在许多科技着作中却存在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洋务运动时期,特别是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我国新式学堂相继开设了化学课程及化学教育。20世纪初年,清政府先后制订颁布“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为我国大学、中学、小学开设化学、物理等课程,并提供了管理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六章分析论述,提出的初步结论是:晚清七十年间,随着新式学堂的初步建立和发展,我国近代化学课程及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成为一个新兴而独立学科专业。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且对我国近代化学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作用。
雷家柳,赵栋楠,付勇军,朱航宇,操昌[10](2020)在《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文中研究表明硫酸渣是一种富含铁的二次资源,如何高效利用硫酸渣中的铁资源,实现硫酸渣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基于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无烟煤作还原剂,用消石灰调整渣相碱度,同时外加适量CaF2助熔。选取内配碳比为1.2,在1250 ℃还原10 min后升至1500 ℃进行熔分。探索了熔分时间和碱度对硫酸渣含碳压块还原熔分最终效果及脱硫脱磷的影响。研究发现,熔分时间和碱度对最终硫酸渣含碳压块的还原熔分效果影响明显。在保证熔分时间的前提下,随着碱度的升高铁的金属化率先上升后下降。本次硫酸渣自还原试验表现出了较高的脱硫和脱磷能力。在R=2时,总脱硫率达到92.77%,总脱磷率随碱度变化规律与总脱硫率相似,平均总脱磷率达60%左右。这对直接采用煤基自还原含铁矿渣,并分离渣铁及同步脱硫脱磷,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湖北省硫酸工业三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硫酸工业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2)大冶有色1500 kt/a烟气制酸方案的选择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建设选址及规模 |
2 工艺技术方案选择与思考 |
2.1 方案选择的背景 |
2.1.1 环保政策 |
2.1.2 行业竞争 |
2.1.3 工业自动化 |
2.2 项目设计原则和思路 |
2.3 具体方案选择 |
2.3.1 整体配置 |
2.3.2 净化工序 |
2.3.3 干吸工序 |
2.3.4 转化工序 |
2.3.5 脱硫工序 |
2.3.6 脱硝工序 |
2.3.7 废酸处理工序 |
2.3.8 废水处理工序 |
2.3.9 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
3 结语 |
(3)2019年我国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2020年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酸产能 |
2 硫酸生产情况 |
2.1 产量及产品结构 |
2.2 开工率 |
2.3 产量分布 |
3 产业集中度 |
3.1 企业规模 |
3.2 企业产量前10名 |
4 硫酸进出口情况 |
4.1 进口情况 |
4.1.1 进口量及进口价格 |
4.1.2 进口硫酸来源 |
4.1.3 进口硫酸去向 |
4.2 出口情况 |
4.2.1 出口量及出口价格 |
4.2.2 出口硫酸去向 |
4.2.3 出口硫酸产地 |
5 硫酸消费情况 |
5.1 消费量及消费结构 |
5.2 工业用酸消费结构 |
6 硫酸价格 |
7 化工行业经营情况 |
7.1 亏损企业情况 |
7.2 资产和负债情况 |
7.3 营收和利润情况 |
8 磷复肥行业运行情况 |
8.1 产量 |
8.2 出口 |
8.3 价格 |
9 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
9.1 硫酸、磷复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
9.2 冶炼酸产地远离需求地,销售和运输压力较大 |
9.3 企业长期亏损,无力加大研发投入 |
1 0 企业发展建议 |
1 0.1 以长单换短单,用价格保销量 |
1 0.2 外购替换自产,加强成本控制 |
1 0.3 锁定现有客户,切勿舍近求远 |
1 0.4 加强仓储和运输能力 |
1 0.5 勿忘安全和环保两条红线 |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选题背景 |
1.2.科学问题 |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研究内容 |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论文框架 |
2.研究综述 |
2.1.人类活动驱动的磷循环 |
2.1.1.磷流定量核算 |
2.1.2.磷资源耗竭期估算 |
2.1.3.磷排放的环境影响 |
2.2.磷管理的研究进展 |
2.2.1.磷管理策略研究 |
2.2.2.磷素管理定量研究方法 |
2.3.磷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
2.3.1.资源化技术 |
2.3.2.技术评估方法 |
2.4.小结 |
3.磷废物核算模型与数据 |
3.1.系统边界 |
3.2.磷废物核算模型 |
3.2.1.P-WAM框架 |
3.2.2.核算原则 |
3.2.3.流核算方法 |
3.3.磷废物分析指标 |
3.4.数据来源 |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演变 |
4.1.磷资源消耗与磷产品生产 |
4.2.磷废物产生量总体格局 |
4.2.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4.2.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4.2.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4.2.4.畜禽养殖(AH) |
4.2.5.水产养殖(AQ) |
4.2.6.农产品加工(AP) |
4.2.7.居民消费系统(HC) |
4.2.8.废水处理与固废处置系统 |
4.3.磷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
4.4.本章小结 |
5.中国磷废物循环利用与环境排放的演变 |
5.1.磷废物的循环利用 |
5.1.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5.1.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5.1.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5.1.4.畜禽养殖子系统(AH) |
5.1.5.水产养殖子系统(AQ) |
5.1.6.农产品加工子系统(AP) |
5.1.7.居民消费子系统(HC) |
5.1.8.废水处理(WW)与固废处置子系统(SW) |
5.2.磷废物的环境排放 |
5.2.1.磷汇 |
5.2.2.磷源 |
5.3.结果验证 |
5.4.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
5.5.本章小结 |
6.磷废物趋势预测与调控 |
6.1.磷废物预测模型 |
6.1.1.预测模型框架 |
6.1.2.情景设定 |
6.1.3.变量预测 |
6.2.预测结果分析 |
6.2.1.总量结果 |
6.2.2.分系统结果 |
6.2.3.资源化路径模拟结果 |
6.2.4.预测模型验证 |
6.3.本章小结 |
7.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 |
7.1.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简介 |
7.2.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 |
7.2.1.底层指标的计算 |
7.2.2.多目标决策 |
7.3.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结果 |
7.4.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主要结论 |
8.2.主要创新点 |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产业政策基础理论 |
2.1 公共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 |
2.1.1 公共政策的定义 |
2.1.2 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定义 |
2.1.3 政策工具的分类 |
2.2 产业政策理论 |
2.2.1 产业政策的定义 |
2.2.2 产业政策的分类 |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
2.3.2 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及政策工具选择时政分析 |
3.1 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3.2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
3.2.1 美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2.2 德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2.3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2.4 国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特征 |
3.2.5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
3.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3.3.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3.3.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 |
3.4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的构建及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3.4.1 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构建 |
3.4.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政策工具特性 |
3.4.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产业生命周期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聚类分析 |
4.1 数据来源、预处理与聚类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聚类分析 |
4.2 盐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4.2.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
4.2.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4.3 湖州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4.3.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
4.3.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4.4 宜兴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
4.4.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
4.4.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
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
5.1.1 政策概况 |
5.1.2 推进机制 |
5.1.3 政策导向作用分析 |
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5.2.1 产业概况 |
5.2.2 发展特点 |
5.3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及需求分析 |
5.3.1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分析 |
5.3.2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需求分析 |
5.4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5.5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分析 |
5.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
5.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
附录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具体范畴及发展重点汇总 |
附录3 节能环保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4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分类认定标准 |
(6)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石膏利用现状 |
1.2.2 国内外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化学外加剂 |
2.1.3 骨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的制备 |
2.2.2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
2.2.3 凝结时间试验 |
2.2.4 流动度试验 |
2.2.5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 |
2.2.6 容重试验 |
2.2.7 导热系数测定 |
第3章 外加剂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3.2.1 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凝结时间的影响 |
3.2.2 缓凝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1 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3.3.2 减水剂对石膏基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玻化微珠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玻化微珠粒径的选取 |
4.2 玻化微珠掺量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玻化微珠掺量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玻化微珠掺量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热工性能的影响 |
4.3 胶骨比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胶骨比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胶骨比对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热工性能的影响 |
4.4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配合比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5.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
5.1.1 建筑能耗模拟方法 |
5.1.2 常用能耗模拟软件对比分析 |
5.1.3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
5.2 建筑能耗模型的建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5.2.3 De ST-h建筑模型创建 |
5.3 建筑能耗模型参数设置 |
5.3.1 地理信息设定 |
5.3.2 围护结构参数设定 |
5.3.3 室内设计参数设定 |
5.3.4 通风设计参数设定 |
5.4 建筑能耗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
5.4.1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5.4.2 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7)低碳产业试点政策对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主要贡献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回弹效应形成机理及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2.1 回弹效应的定义及形成机理分析 |
2.1.1 回弹效应的定义 |
2.1.2 回弹效应的形成机理分析 |
2.1.3 回弹效应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
2.2 低碳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第三章 工业回弹效应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3.1 能源回弹效应测算模型 |
3.2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 |
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4 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的实证计算 |
3.4.1 中国工业发展现状 |
3.4.2 工业能源消耗强度测算 |
3.4.3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
3.4.4 能源消耗减少分析 |
3.4.5 工业能源回弹效应测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果评价 |
4.1 低碳产业试点政策简介 |
4.2 双重差分模型(DID) |
4.2.1 双重差分模型的前提假设及构建思路 |
4.2.2 双重差分模型的具体形式 |
4.2.3 双重差分模型的基本原理 |
4.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4.4 政策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
4.4.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4.2 事前分析及检验 |
4.4.3 低碳产业试点政策的影响结果探究 |
4.4.4 稳健性检验 |
4.4.5 低碳产业试点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酸性腐蚀后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与发展 |
1.1.1 钢管混凝土柱的结构特点 |
1.1.2 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1.3 钢管混凝土腐蚀研究 |
1.2 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研究 |
1.2.1 不锈钢的概念及分类 |
1.2.2 不锈钢的特点与应用 |
1.2.3 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的发展 |
1.2.4 不锈钢与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的腐蚀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来源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酸性腐蚀后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静载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试件设计及编号标注 |
2.3 试验试件制作及酸泡处理 |
2.4 材料性能 |
2.4.1 钢材材性试验 |
2.4.2 混凝土材性试验 |
2.5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
2.6 应变片布置和试验数据测量 |
2.7 本章小结 |
2.8 本章出现符号注释 |
第3章 酸性腐蚀后圆不锈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静载试验结果 |
3.1 概述 |
3.2 静载过程与试件破坏特征 |
3.2.1 轴压静载试验过程 |
3.2.2 试件破坏特征及破坏模式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荷载-位移曲线 |
3.3.2 荷载-应变曲线 |
3.3.3 初始刚度 |
3.3.4 延性系数 |
3.3.5 承载力与影响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出现符号注释 |
第4章 酸性腐蚀后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酸性环境腐蚀后的不锈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4.3 本章小结 |
4.4 本章出现符号注释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晚清化学教育管理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2 晚清化学教育的渊源 |
2.1 中国古代化学知识与技能 |
2.2 西方近代化学知识传入我国 |
2.3 “化学”一词由来 |
3 洋务运动期间的化学教育 |
3.1 创办洋务学堂 |
3.2 京师同文馆开设化学课程 |
3.3 江南制造局翻译大批化学书籍 |
3.4 格致书院的开设化学课程 |
3.5 教会学校开设的化学教育 |
4 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的化学教育 |
4.1 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
4.2 新式学堂陆续增多 |
4.3 京师大学堂开设化学课程 |
4.4 北洋大学堂开设化学课程 |
4.5 山西大学堂开设化学课程 |
5 晚清学制对化学教育课程及管理 |
5.1 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
5.2 学制对小学堂化学课程的规定 |
5.3 学制对中学化学课程的规定 |
5.4 学制对中等专科学堂化学课程的规定 |
5.5 学制对大学化学课程的相关规定 |
5.6 学制对大学化学专业设置的规定 |
5.7 癸卯学制对各类学堂化学教材的规定 |
6 晚清化学教育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
6.1 培养了掌握化学知识的人才 |
6.2 改变了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 |
6.3 促进了近代化学工业的初步发展 |
6.4 推动晚清社会进步 |
6.5 晚清化学教育的局限性 |
6.6 晚清化学教育的历史地位 |
6.7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1.1 试验原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熔分时间和碱度对熔分效果的影响 |
2.2 还原过程中的脱硫和脱磷 |
2.2.1 还原过程中的脱硫 |
2.2.2 还原过程中的脱磷 |
3 结 论 |
四、湖北省硫酸工业三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基层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宜昌市夷陵区磷矿产业为例[D]. 李坤霖.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大冶有色1500 kt/a烟气制酸方案的选择及思考[J]. 曹龙文,陆海,张冠华,洪国明,董冕. 硫酸工业, 2020(12)
- [3]2019年我国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2020年发展趋势[J]. 李崇. 硫酸工业, 2020(12)
-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D]. 刘雪薇. 南京大学, 2020(09)
- [5]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周瑶.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0(04)
- [6]轻质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制备与保温性能研究[D]. 张雨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低碳产业试点政策对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研究[D]. 刘宇腾. 长安大学, 2020(06)
- [8]酸性腐蚀后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研究[D]. 袁林. 长江大学, 2020(02)
- [9]晚清化学教育管理述论[D]. 王正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J]. 雷家柳,赵栋楠,付勇军,朱航宇,操昌. 矿产综合利用,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