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阴汤治疗小儿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柴阴汤治疗小儿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一、柴茵汤治疗小儿胆汁郁积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月[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治疗相关性疾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求刘铁军教授使用枳实导滞丸组方的临床用药规律、临床治疗思想,为刘铁军教授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丰富中医“下法”理论及临床应用。方法:搜集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诊治的患者病例,对病例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由专人专员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使用软件中的证候分析、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得出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的症状规律、证候规律、用药规律等具体数据。结果:对300例枳实导滞丸组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1、枳实导滞丸组方治疗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21-60岁。2、疾病类型:西医疾病谱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医疾病谱主要为脾胃系疾病,肝胆系疾病,肾系疾病、心系疾病。具体西医疾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痔疮、病毒性肝炎、胃溃疡、尿路感染、失眠、眩晕等11种疾病,3、证候分布:共7种分别为:湿热内蕴、饮食积滞、肠道湿热、湿热淋证、肝气犯胃、热入营分、寒热错杂。4、症状分布:共55种症状,共计2255症次。分为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其他症状。其中主要症状为13种,症次为1231次,占症次54.6%;次要症状10种,症次为710,占总症次31.4%;其他症状32种,占总症13.9%。5、舌象分析:共有4种舌质,分别为:舌红、舌淡、舌暗、舌淡红;有3种苔象,为:苔腻、苔黄、苔白;4种脉象,依次为:脉数、脉滑、脉沉、脉弦。6、药物分布:共使用64味药物,累计用药6893次。主要药物味11味,频次为3175次,占总频次46.1%,除枳实导滞丸原方8味药物外,柴胡、香附、白芍频次最高;次要药物为10味,频次1828次,占总频次26.5%,其中陈皮、芒硝、砂仁频次位列前3;次要药物为43味,频次为1890次,占总频次27.4%。7、合方规律:常用合方有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柴胡疏肝散、八正散、健脾丸、易黄汤、四君子汤、泻黄散、四物汤、桂枝汤等方剂。结论:刘铁军教授通过枳实导滞丸与其他方药配合使用,扩大了枳实导滞丸主治功效和主治的疾病范围,且在运用枳实导滞丸治疗疾病时,注重对“气机”的调摄,可治疗患者心理情志问题,身心皆治,提高了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

胡玉满[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中医学辨证方法指导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学研究,为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依据,使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防治更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法:基于肝硬化腹水理论研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设计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301例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的广西区域病例,按照中医辨证方法获得5个证型,分别是58例气滞水停证、44例脾虚水停证、120例湿热水停证、43例血瘀水停证、36例肝肾阴虚水停证,将这5个证型作为本课题的研究证型。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和Clementine12.0对病案的基本信息、发病原因、民族、基础疾病进行频数分析,将症状、体征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分析运算结果,开展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1.301例广西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例为3.9:1,其中40-60岁年龄段约占56%,60-70岁约26%,30岁以下仅1%。约68%是汉族,约30%是壮族。原始中医诊断有9种,最多的是肝癌,约占40%,其次是约占32%的鼓胀。约81%是由乙肝所致,其次是丙肝,其他类别的病因较少。腹水分级有3级,分别是少量腹水(约占60%)、中量腹水(约占27%)、大量腹水(约12%)。约27%的患者有吸烟史,有饮酒史的患者约占33%。合并症总共59个,其中出现频数在50以上的依次是肝癌、静脉曲张、自发性腹膜炎、慢性胃肠炎、胆结石。2.气滞水停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五依次是:腹胀、腹部膨隆、脾大、苔薄白、寐差。以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90%,最大前项数为4时,获得62个规则,其中目黄、尿黄、腹部膨隆、身黄等症状体征关联度较高。3.脾虚水停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五依次是:乏力、腹部膨隆、纳差、腹胀、寐差。以最小支持度为17%,最小置信度为100%,最大前项数为4时,获得72个规则。其中目黄、身黄、乏力等症状关联度较高。4.湿热水停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五依次是:尿黄、舌红、腹胀、脉弦滑、目黄。以最小支持度为18%,最小置信度为95%,最大前项数为4时,获得126个规则。其中腹部压痛、腹部膨隆、身黄、目黄、移动性浊音阳性、舌红等症状体征关联度较高。5.血瘀水停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五依次是:蜘蛛痣、腹胀、乏力、腹部膨隆、脾大。以最小支持度为15%,最小置信度为90%,最大前项数为4时,获得56个规则。其中肝掌、移动性浊音阳性、蜘蛛痣、腹部膨隆等症状体征关联度较高。6.肝肾阴虚水停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五依次是:乏力、舌红、腹痛、寐差、尿黄。以最小支持度为13%,最小置信度为90%,最大前项数为4时,获得93个规则。其中身黄、腹胀、尿黄、目黄等症状关联度较高。结论:1.广西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证主要证候群为:目黄、身黄、尿黄、腹胀、胀痛等。脾虚水停证主要证候群为:乏力、纳差、寐差、腹胀、身黄等。湿热水停证主要证候群为身黄、目黄、腹痛、口干、腹部膨隆、苔黄腻等。血瘀水停证的主要证候群为:腹胀、肝掌、移动性浊音阳性、蜘蛛痣、腹部膨隆等。肝肾阴虚水停证主要证候群为:身黄、尿黄、目黄、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膨隆、苔少、脉细等。2.关联规则运算方法结合中医传统研究方法,用于认识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分析认为脾虚和血瘀病机贯穿疾病的各个证型之中,各证型组病机有2-3个。

黄正慧[3](2021)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界面性肝炎为特征的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自身免疫反应主要针对肝细胞,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PBC和AIH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进入症状期及失代偿期就意味着生存期下降,如不经规范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虽然熊去氧胆酸(UDCA)为国际公认的治疗PBC的药物,但对于对UDCA生物化学应答欠佳的患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对于PBC患者常见的乏力、瘙痒等症状,尚无疗效获得公认的西药。目前AIH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仅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但一部分患者或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在药物减量、停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病情加重,该治疗方案尚不能解决全部临床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传承了名老中医经验,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治疗PBC和AIH的经验。本课题通过收集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治疗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辨证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辨证论治经验,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中医医院His系统中筛选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医师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AIH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出生日期、地区、诊断、证型、病史、中药处方等资料,统计各证型频次、合并症情况等。分析性别、年龄等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原始中医证型进行规范,获得规范后证型,统计规范后证型证型频次,探索分析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规范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所有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原始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计数据库中各中药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纳入方剂的组方用药。结果:(1)纳入305例PBC患者,其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40.0%)、肝郁脾虚证(32.1%)、肝胆湿热证(14.8%)、脾虚湿盛证(10.5%)、痰湿证(7.5%)、肝肾阴虚证(5.2%)(X2=1972.936,P<0.001)。提取治疗中药方剂249首,共计中药298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麸炒白术、白芍、茵陈、黄芩、赤芍、茯苓、当归、丹参、郁金。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4.2%)、温(20.8%)、寒(19.2%)、平(19.1%)等,其五味以甘(48.2%)、苦(48.0%)、辛(34.8%)为主,主要归肝(50.8%)、脾(50.2%)、肺(39.9%)、胃(33.7%)、心(25.1%)、肾(23.6%)等经。关联分析显示化橘红-苦杏仁、黄芪-茯苓皮、黄芪-豨莶草、黄芪-大腹皮、化橘红-拳参、苦杏仁-化橘红-茵陈、黄芪-化橘红-茵陈、化橘红-苦杏仁-茵陈、化橘红-苦杏仁-黄芪、化橘红-苦杏仁-黄芩、化橘红-苦杏仁-麸炒白术、黄芪-化橘红-麸炒白术等为治疗PBC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PBC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化橘红、苦杏仁、生地黄、鳖甲胶、黄芪、茯苓皮、当归、白芍;②泽兰、白茅根、茵陈、赤芍、牡丹皮、黄芩;③郁金、金钱草、麸炒白术、茯苓、党参、砂仁、陈皮、丹参、炒酸枣仁。(2)纳入88例AIH患者,其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36.4%)、气虚血瘀证(31.8%)、肝胆湿热证(15.9%)、气滞血瘀证(13.6%)、肝肾阴虚证(8.0%)、脾虚湿盛证(6.8%)、痰浊阻滞证(5.7%)(X2=306.258,P<0.001)。提取治疗AIH的中药方剂67首,共计中药211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茵陈、赤芍、白芍、黄芩、麸炒白术、黄芪、白茅根、茯苓、丹参、金钱草。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5.0%)、寒(22.7%)、温(18.3%)、平(15.8%)等,其五味以苦(48.9%)、甘(47.8%)、辛(34.2%)为主,主要归肝(52.3%)、脾(48.9%)、肺(38.5%)、胃(37.4%)、心(25.4%)、肾(21.7%)等经。关联分析显示茵陈-赤芍、茵陈-牡丹皮、茵陈-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茵陈-白茅根、茵陈-麸炒白术-赤芍、麸炒白术-黄芩-茵陈、赤芍-黄芩-茵陈等为治疗AIH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AIH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茵陈、赤芍、黄芩、牡丹皮、白茅根、金钱草、薏苡仁、广藿香、垂盆草、泽兰、焦三仙、小蓟、泽泻;②白芍、黄芪、丹参、当归、桃仁、化橘红、麦冬、葛根、蒲公英、百合、生地黄炭、生地黄;③麸炒白术、茯苓、香附、陈皮、郁金、党参。结论:PBC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主要证型有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脾虚湿盛证、痰湿证、肝肾阴虚证。AIH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痰浊阻滞证。PBC与AIH的主要病机均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气虚、气滞致痰湿、瘀血内生,日久肝肾阴血耗伤,肝失所养。二者主要治法均为健脾益气、利湿退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阴柔肝、理气化痰等,治疗注重顾护脾胃与阴血、活血化痰。

金倩[4](2021)在《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安胃宁肺止嗽汤。两组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咳嗽症状疗效、VAS积分、LCQ积分的变化。结果:1.两组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组在改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反酸、嗳气、烧心或灼热感、脘腹胀满或疼痛、口干口苦、咳痰、咽痒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胃中嘈杂、呃逆症状上两组效果大体相同(P>0.05)。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比对照组好(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两组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P<0.01)。3.两组药物治疗皆能提高患者的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痰热上扰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有效的、安全的。安胃宁肺止嗽汤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疗效显着,安全可行,无明显不良反应。

罗晔[5](2021)在《慢性便秘患者大肠经、脾经、胃经腧穴压痛的特征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运用传统经络诊察法及压痛阈值测量法,研究慢性便秘患者大肠经、脾经、胃经的腧穴压痛情况,初步探索慢性便秘患者的经络表现规律,为从经络角度认识本病和辨经选穴提供一定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慢性便秘组纳入60例患者,健康对照组纳入的3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运用传统经络诊察法诊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大肠经、脾经、胃经在上下肢及腹部的腧穴,观察腧穴压痛出现的情况,并利用VAS评分对腧穴压痛程度评分。其次,运用压痛阈值测量仪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压痛阈值。最后,利用Excel及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慢性便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压痛程度及阈值的差异情况。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慢性便秘组共纳入60例,其中男性为10例,女性为50例,平均年龄44.08岁,集中分布在18~44岁,占总人数的48.33%;病程最短者为半年,最长达20余年,病程在5年以上者人数最多,占总研究人数的41.67%;其中,原发性便秘患者43例,占慢性便秘患者总数的71.67%,继发性便秘患者17例,占28.33%。健康对照组共纳入30例,男性为5例,女性为25例,平均年龄43.97岁,集中分布在18~44岁,占总人数的53.33%。两组性别、年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慢性便秘组间证候分析①证候的总体分布情况:慢性便秘患者属实证者共37例,占慢性便秘人数的62%,虚证者共23例,占38%。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为气滞秘,共20例(33.33%),其余依次为热积秘15例(25.00%)、阴虚秘13例(21.67%)、气虚秘5例(8.33%)、阳虚秘5例(8.33%)、寒积秘2例(3.33%)、血虚秘0例(0.00%)。②证候在不同年龄层面的分布情况:虚证、实证便秘在非老年患者和老年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热积秘、气滞秘、阴虚秘三个证型在非老年患者和老年患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络诊察结果慢性便秘组的大肠经、胃经、脾经3条经络压痛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大肠经与胃经的压痛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脾经的压痛率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腧穴诊察结果4.1组内比较①压痛腧穴部位分布情况分析:对大肠经、脾经、胃经压痛腧穴分为上肢腧穴、下肢腧穴及腹部腧穴三组,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压痛腧穴的特定穴属性分析:合穴压痛的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依次为交会穴、下合穴、络穴、原穴、输穴、经穴、八脉交会穴、郄穴、募穴、井穴、荥穴。进一步对慢性便秘患者的特定穴及非特定穴出现频次对比发现,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特定穴的压痛阳性率大于非特定穴。③压痛腧穴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合谷、曲池、下廉、丰隆、天枢、阴陵泉、漏谷与年龄呈反向变化,手三里、上廉、上巨虚、足三里、条口、公孙、三阴交、商丘与年龄呈正向变化;其中,仅有足三里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非老年患者相对于老年患者,足三里出现压痛的可能性减少(OR=0.41,95%CI:0.004-0.395),其余腧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2组间比较4.2.1腧穴的压痛率比较慢性便秘组大肠经、脾经、胃经的腧穴压痛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2腧穴压痛出现率比较①手阳明大肠经:慢性便秘组大肠经的压痛出现频率最高的腧穴为合谷和手三里,其余依次为上廉、曲池、下廉;健康对照组依次为合谷、手三里、曲池、上廉、下廉;其中,两组手三里、曲池、上廉、下廉的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谷的出现频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足阳明胃经:慢性便秘组胃经的压痛出现频率最高的腧穴为上巨虚,其余依次为足三里、丰隆、天枢、条口;健康对照组依次为上巨虚、陷谷、伏兔、条口、丰隆;其中,两组上巨虚、足三里、丰隆、天枢、伏兔、条口的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陷谷的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足太阴脾经:慢性便秘组脾经的压痛出现频率最高的腧穴为阴陵泉,其余依次为公孙、三阴交、商丘、漏谷;健康对照组脾经压痛频率前五的腧穴依次为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商丘、公孙。其中,两组阴陵泉、公孙、三阴交、商丘、漏谷的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血海的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3腧穴压痛程度比较①手阳明大肠经:慢性便秘组大肠经左右两侧合谷、手三里、上廉、曲池、下廉的压痛VAS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腧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足阳明胃经:慢性便秘组胃经两侧上巨虚、足三里、丰隆、天枢、条口、下巨虚、伏兔的压痛VA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腧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足太阴脾经:慢性便秘组脾经两侧公孙、商丘、漏谷、地机、腹结、大横的压痛VA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腧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4腧穴压痛阈值比较①手阳明大肠经:慢性便秘组大肠经左右两侧合谷、手三里、上廉、曲池、下廉的压痛阈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腧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足阳明胃经:慢性便秘组胃经两侧上巨虚、足三里、丰隆、天枢、条口、下巨虚、伏兔的压痛阈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腧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足太阴脾经:慢性便秘组脾经两侧公孙、商丘、漏谷、地机、腹结、大横的压痛阈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腧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从经络诊察结果来看,慢性便秘与大肠经、胃经联系更密切。2.慢性便秘患者腧穴的压痛阳性反应最常出现在特定穴,其中以五输穴之合穴最常见,提示合穴可能与慢性便秘的病理状态更相关。3.结合压痛腧穴出现频次、VAS评分和压痛阈值结果看,合谷、手三里、上廉、曲池、下廉、上巨虚、足三里、丰隆、天枢、条口、下巨虚、伏兔、公孙、商丘、漏谷、地机、腹结、大横等具有特异性,说明这些腧穴与可能慢性便秘存在更密切的关系。

王畅[6](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姚蕙莹[7](2021)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传承《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精髓,彰显五行学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思想,并且有严谨的组方用药法则。通过与不同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比较,可总结归纳出《辅行诀》五脏辨治理论的独特性。目的:1.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能够从文献资料上对相关书籍的医学研究及文献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尤其对该书的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2.研究《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发掘其中的辨治特色,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拓展中医辨治法则,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1.研读《辅行诀》各版本,总结其中的五脏辨治理论。2.探讨、总结历代代表性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3.与历代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归纳《辅行诀》中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规律。结果:1.《辅行诀》中五脏辨治理论以《黄帝内经》、《难经》的“藏象”思维为根基,五行学说为框架,引入了哲学“体-用-化”模型,融合了陶弘景行医经历与修行思想,其中内容别具风格。2.与历代各医家典籍对比研究,《辅行诀》所载的五脏辨治理论与传统脏腑辨治理论不尽相同。其特点可归纳为:(1)在辨析病证上:病归五脏,证分虚实;(2)在病证治则上:五味互含,补用泻体;(3)在遣方用药上:方出《汤液》,源同《伤寒》。结论: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不仅补充了中医学辨治理论,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还在文献研究方面为医学界与史学界提供新的历史依据。

王怡[8](2021)在《濡润通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阴虚气滞证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在“濡润通降法”治则指导下,运用“濡润通降方”治疗阴虚气滞证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濡润通降方治疗阴虚气滞证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临床应用依据。研究方法:依据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诊断标准,阴虚气滞证的中医证候标准,在满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情况下,共选取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予口服濡润通降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照组30例,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两组均治疗8周,以治疗0、2、4、8周为观察时间点(治疗0周即治疗前)。比较两组各观察时间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统计学无意义。(1)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组内: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较治疗前积分有差异,P<0.05;组间:治疗2周积分比较,P>0.05,治疗4周及8周,两组积分比较,P<0.05。(2)次要症状积分比较:组内: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较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2周,P>0.05,治疗4周及8周,P<0.05。(3)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组内: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较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2周,P>0.05,治疗4周及8周,P<0.05。(4)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组间:治疗前后,两组对嘈杂和咽中如堵两个次症的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而反酸、烧心、嗳气、胸脘胀满、咽干口苦及大便干结症状积分有差异,P<0.05。(5)整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P<0.05。(6)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5%,P>0.05。研究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以“濡润通降法”为治疗原则,组方濡润通降方,能有效改善阴虚气滞证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反应,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临床症状及安全用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鲁周南[9](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张逸雯[10](2020)在《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前期对中医学“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理论认识,凝炼规律,为临床“结”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运用阐释学、文献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学,文献学的阐释、文字、音韵等研究方法,界定“结”之本义、引申义,通过对中医学“结”之概念、同义字辨析,相近概念的鉴别,初步提炼中医学“结”的内涵特点。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思维等方法,系统挖掘“结”之病机、病(证)、脉象的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所载本草、方书中的散结方药做系统整理,初步建立方剂、本草数据库。为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上,聚焦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对其病机、病证的辨识和疾病的治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1.“结”的概念界定:“结”本义“缔结”,指把线、绳之类绾合相扣成疙瘩,使不能解脱。中医学之“结”的医学内涵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在病理状态下,作为病机、病证、脉象,重在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的特性。与医学中常见的“积”“聚”“症”“瘕”“瘰疬”“痰核”“瘿”“瘤”“郁”“滞”“痞”等概念在内涵、疾病的成因、临床表征上的辨识上存在差异。2.中医学“结”之病机的内涵与辨识规律:“结”病机是“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核心要素,在临床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结”之病机指“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结”病机发生的内在规律可初步概括为:诸瘀血、水液等有形之物是“结”发生的基础,热、寒等病邪是“结”发生的催化剂,二者相互结聚,继而成结。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又相互结聚,往往因果夹杂,形成“因”“果”并见的循环。病位特点与邪气易于侵袭、有形之物易留存之处相关,常见在六腑、奇恒之腑等形态中空的脏器,皮肤肌腠等津液丰富且邪气易于侵袭之处。“结”之病机的辨识可初步概括为:诸邪聚积变化,皆属于结;诸病郁积闭塞,胀满疼痛,皆属于结;诸痈疮癌毒,皆属于结。3.中医学“结”之病证与辨识:从发病部位的角度对“结病”进行归纳,常见腑病、血脉病、经带胎产及疮疡病,对应现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外科病。从病因的角度出发,结证的命名强调病邪属性,如热结证、寒结证、血结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等。结病(证)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各处,但范围局限,部位固定。临床以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表现为结块,视而可见、扪而可知,疾病易生痈疮肿毒之恶变。4.结脉的特点:“结脉”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结脉具有“节律不匀、脉行徐缓”的特点。结脉可辅助辨识病机,主“阴寒固结”和“气血凝滞”。在疾病的辨别上,“结而缓”为阳虚,“数而结”为阴虚,“举按有力”为郁滞,素有结脉看禀赋。若结脉歇止,少则轻,频则重,三五不调则不治。5.“结”病证的治疗方案:治疗当遵循标本缓急、治贵权变、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的原则,常见针刺、灸法、汤液三种散结的治疗手段。汤液的治疗以祛邪散结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兼以补益。制定的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包括方剂91首,中药284味。依据方、药的主治病证和作用部位,初步形成了针对热结证、寒结证、痰结证、水结证、乳结证、食结证、虫结证、结气的治疗方案。方剂的组方以祛邪散结思想为主,中药药性多辛、甘、苦,以活血化瘀、化痰破症为主,性多攻伐。在具体的应用上,建议结合方、药煎服规律和特性灵活运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治疗时尚需注意用方用药的时机,提前干预可扭转病势,转危为安。治疗后期中病即止,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6.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认识: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整理,“热结血脉”病机是“热结”,即“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病位在“血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固定部位的疼痛;病情波动或快速进展;局部满闷、麻木、水肿;超声示有局部斑块形成。治疗注重三期辨治,具备将治疗关口前移的临床针织思想,以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结论:中医学之“结”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其中,病理性“结”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病机的内涵是“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病证多见于病情波动期或发生痈疮恶变。“结”病证的治疗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基于“结”之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凶险的特点,“结”证治疗可分三期,祛邪散结贯穿始终,早期重“散结”,活动期需“祛邪”,后期勿忘“扶正”,依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部位、性质,随症加减。“热结血脉”的内涵是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二、柴茵汤治疗小儿胆汁郁积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茵汤治疗小儿胆汁郁积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下法
        1.1 历史源流
        1.2 现代应用
    2 湿热邪气
        2.1 历史源流
        2.2 湿热的治疗
        2.3 湿热的现代治疗研究
    3 枳实导滞丸
        3.1 方药简析
        3.2 现代应用
试验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2 数据库的建立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数据规范
        2.4 分析软件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录入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枳实导滞丸组方主治规律
        1.1 一般规律
        1.2 疾病谱
        1.3 证候结果
        1.4 症状结果
        1.5 药物结果
        2 枳实导滞丸组方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
        2.2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枳实导滞丸组方适应证
    3 枳实导滞丸组方证候分布分析
    4 枳实导滞丸组方症状规律
        4.1 枳实导滞丸组方症次分析
        4.2 枳实导滞丸组方舌脉象频次分析
        4.3 枳实导滞丸组方症状聚类分析
    5 枳实导滞丸组方药物规律
        5.1 枳实导滞丸组方药物频次分析
        5.2 枳实导滞丸组方聚类分析
    6 枳实导滞丸组方常用病证比较
    7 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辨病-证-药思维模式
        7.1 首辨主症
        7.2 再定病位
        7.3 病证结合
        7.4 病-证-药
    8 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的思想特点
        8.1 尊古纳新,掌握精妙
        8.2 分清主次,标本同治,整体把握
        8.3 灵活搭配,力求多效
        8.4 注重心理,事半功倍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基于数据挖掘的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由来
        1.2 病因病机研究
        1.3 证型概述
        1.4 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2.1 肝硬化腹水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2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 关联规则在中医辨证学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广西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 病例收集内容与要求
        2.1 内容
        2.2 制定《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调查表》
        2.3 肝硬化腹水数据库建立
    3 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运算
        3.1 病例数据规范化处理
        3.2 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运算
    4 研究结果
        4.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4.2 58例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4.3 44例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4.4 120例肝硬化腹水湿热水停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4.5 43例肝硬化腹水血瘀水停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4.6 36例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2 广西肝硬化腹水各证型运算结果讨论分析
        2.1 广西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证结果分析
        2.2 广西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结果分析
        2.3 广西肝硬化腹水湿热水停证结果分析
        2.4 广西肝硬化腹水血瘀水停证结果分析
        2.5 广西肝硬化腹水肝肾阴虚水停证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调查表
综述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西医治疗
        1.1 一线治疗
        1.2 二线治疗
        1.3 对症治疗
        2 中医论治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
        3 小结
    综述二 AIH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西医治疗
        1.1 标准治疗
        1.2 替代治疗
        2 中医论治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PBC患者的合并症
        3.3 PBC患者的病情分层
        3.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3.5 治疗PBC用药规律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
        4.2 PBC患者的合并症
        4.3 PBC患者病情
        4.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4.5 治疗PBC用药规律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研究二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合并症情况
        3.3 AIH患者病情分层
        3.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3.5 治疗AIH用药规律
        4 讨论
        4.1 AIH与女性
        4.2 AIH患者的合并症
        4.3 AIH患者病情
        4.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4.5 治疗AIH用药规律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标准
        2.6 终止试验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咳嗽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3 其他疗效性指标评定标准
    6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病例入组情况
    2 治疗前两组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2.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4 治疗前两组病例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2.5 治疗前两组病例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2.6 治疗前两组病例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2.7 治疗前两组病例VAS积分比较
        2.8 治疗前两组病例LCQ积分比较
    3 疗效分析
        3.1 治疗后两组病例咳嗽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3.2 治疗后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3.3 治疗后两组病例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病例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比较
    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评价情况
        4.1 血常规、肝肾功比较
        4.2 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胸片比较
        4.3 不良反应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西医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
    2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
        2.1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认识
        2.2 安胃宁肺止嗽汤的组方来源及运用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分析
        3.3 咳嗽视觉模拟积分(VAS)比较分析
        3.4 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积分比较分析
        3.5 其他
        3.6 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
    4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定义及临床概况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临床研究观察表
    附录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4 咳嗽视觉模拟评分表
    附录5 莱切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
致谢

(5)慢性便秘患者大肠经、脾经、胃经腧穴压痛的特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络诊察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1 经络诊察在消化疾病应用的理论基础
        2 经络诊察法在消化疾病应用的临床意义
        3 经络诊察的方法及发展
        4 经络诊察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便秘的针灸诊疗概况
        1 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3 慢性便秘与相关经脉的联系
        4 慢性便秘的针灸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1. 暖肝与疏肝
        2. 暖肝与泻肝
        3. 暖肝与补肾
        4. 暖肝与补脾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7)《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辅行诀》的研究概况
    1 《辅行诀》的发现与流传
        1.1 对作者的考证
        1.2 名称及相关版本
    2 《辅行诀》的内容及价值
        2.1 《辅行诀》的五脏辨治内容
        2.2 《辅行诀》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 历史发展中各典籍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1.1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辨治
        1.2 《难经》中的五脏辨治
    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五脏辨治
        2.2 《中藏经》中的五脏辨治
        2.3 《脉经》中的五脏辨治
        2.4 《针灸甲乙经》中的五脏辨治
        2.5 《肘后救卒方》中的五脏辨治
    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3.1 《诸病源候论》中的五脏辨治
        3.2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五脏辨治
        3.3 《外台秘要》中的五脏辨治
    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4.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五脏辨治
        4.2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五脏辨治
        4.3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的五脏辨治
        4.4 《脾胃论》中的五脏辨治
        4.5 《丹溪心法》中的五脏辨治
    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
        5.1 《景岳全书》中的五脏辨治
        5.2 《医宗金鉴》中的五脏辨治
        5.3 《温病条辨》中的五脏辨治
第三章 《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1 肝脏病辨治
        1.1 肝脏虚实辨证
        1.2 肝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1.3 肝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2 心脏病辨治
        2.1 心脏虚实辨证
        2.2 心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2.3 心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3 脾脏病辨治
        3.1 脾脏虚实辨证
        3.2 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3.3 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4 肺脏病辨治
        4.1 肺脏虚实辨证
        4.2 肺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4.3 肺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5 肾脏病辨治
        5.1 肾脏虚实辨证
        5.2 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5.3 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第四章 与其他典籍对比《辅行诀》的五脏辨治特色
    1 各时期典籍中五脏辨证规律
        1.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规律
    2 《辅行诀》五脏证治规律
        2.1 五行五味,归经五脏
        2.2 证分虚实,苦欲补泻
        2.3 仅言五脏,未论六腑
        2.4 方出《汤液》,源同《伤寒》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辅行诀》脏腑辨证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8)濡润通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阴虚气滞证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反流性食管炎现代医学的治疗进展
    2 祖国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2.1 病名及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治则治法
        2.4 问题及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7 剔除标准
        1.8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及治疗方法
        2.2 观察内容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3.2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3.3 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3.4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3.5 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3.6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7 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
        3.8 安全性指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法依据
        1.1 咽系柔空,喜润宜降
        1.2 胃气不利,阴虚失柔
        1.3 虚者润养,实者疏瀹
    2 组方思路和方解
        2.1 组方分析
        2.2 方药解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3.2 次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3.3 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
        3.4 单项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3.5 证候疗效方面
        3.6 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
        3.7 安全性指标比较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10)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学之“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结”的理论研究
    1 “结”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 “结”的本义与引申义
        1.2 中医学“结”的概念辨析
    2 中医学“结”之病机研究
        2.1 病机概述
        2.2 病机解析
        2.3 病机辨识
    3 中医学“结”之病(证)研究
        3.1 常见病(证)概述
        3.2 临床特征辨识
    4 中医学“结”之脉象研究
        4.1 脉形与脉率特点
        4.2 病机辨识
    5 讨论
第二部分 “结”的治法方药研究
    1 治则治法研究
        1.1 “结”病(证)的治疗原则
        1.2 “结”病(证)的治疗方法
    2 方剂研究
        2.1 方剂基本信息
        2.2 方剂分类
        2.3 组方特点
    3 中药研究
        3.1 中药基本信息
        3.2 用药特点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的现代应用
    1 热结血脉提出的背景
    2 热结血脉的理论认识和诊治
        2.1 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
        2.2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征
        2.3 治法方药和配伍特点
        2.4 预防与调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结”病证与临床表征一览
    附录2 宋及宋以前医籍中收录的91首散结经典方剂目录
    附录3 284味具有散结功效的本草目录
    附录4 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柴茵汤治疗小儿胆汁郁积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导滞丸组方规律研究[D]. 李明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学研究[D]. 胡玉满.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D]. 黄正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安胃宁肺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痰热上扰型的临床观察[D]. 金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5]慢性便秘患者大肠经、脾经、胃经腧穴压痛的特征分布研究[D]. 罗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D]. 姚蕙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濡润通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阴虚气滞证的疗效评价研究[D]. 王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柴阴汤治疗小儿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