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后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赵础昊[1](2019)在《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农业人口市民化,促进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向现代城市部门转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快速、平稳现代化路径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必然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农业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农业财政政策,对于未来农业改革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进程,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主动向新型小城镇聚集。本文选择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研究案例,该地树立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转变新标杆,解决了农业极度分散与工厂高度集约的矛盾;探索了农村人口实现快速城镇化发展新道路,通过人口集中居住将农村人口安置在现代化的大型社区内,实现进城人员身份的快速切换;打造了绿色、生态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新机制,既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可追溯,又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增值;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治理格局。农业发展实践往往领先于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的做法为例,从实践中总结、提炼适用于当前中国特别是传统农业主产区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即构建要素流动上土地、产业、人口,物化形态上安居园、创业园、培训园,发展路径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治理体系上政府、企业、社会四个层次上的三元互动机制,为未来中国农业改革方向提供有益探索,丰富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通过该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障碍,凸显当前政策和理论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当前农业财政政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改革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基本国情、适应国际规则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导向性和效能,包括粮食生产补贴功能由普遍增加粮农收入转向鼓励农业生产结构升级;转变农业补贴的方式和环节,由“补供给”转向“补供给”和“补需求”相结合;按照WTO规则要求,建立对市场扭曲作用小、导向性更强、起点公平的农业补贴“绿箱”政策;探索农业配套补贴方式;推动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发和配置国际农业市场资源,构建符合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全球粮食供需网络。
秦国伟[2](2016)在《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基础。对于农民,土地是其生产的经营载体和生活的基本保障,可以说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始流转并迅速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集中经营的可能逐渐成为现实。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工业化、城镇化处于中后期低速阶段的客观现实,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不优、不活的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难度很大且经营绩效不高,同时“非粮化”趋势增加明显,适度规模也难以准确把握,这种交错复杂的土地流转形势与格局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迟滞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其日益深化必将延缓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进程,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鉴于此,本文立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全国领先的,在区位、地位、阶段和水平上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显着典型性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安徽,在深入研究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行为和阶段特征,发掘了影响和制约农村土地流入和经营收益的因素,系统评价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综合经营绩效,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度”的范围给出了数理界定。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土地、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及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概念,包括农户、土地、农村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并对这些概念涉及的国内外各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及所有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产权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假设。(2)我国和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剖析。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流转现状和发展路径。然后,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给予了详细介绍,围绕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主要模式和主要成效,总结出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存在问题和重要遵循。(3)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行为与阶段特征研究。通过分析各参与主体的流转收益和博弈特征,阐释各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决策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分析了各参与主体的博弈选择,发现土地流转纳什均衡的结果是:农户规范流出、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流入,政府干预不共谋,此时帕累托效率最优。基于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数据,指出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阶段特征是:处于政府主导、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户被动接受、流转形式较为规范的探索阶段,处于农村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起步期。(4)安徽省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土地流入与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基于转实际和影响土地流入和经营收益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实证框架,利用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入和经营收益的主要因素,发现土地流转中政府的关心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相关的金融、财税支持可以增强流转收益,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收益。(5)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的内在机理和指标构建,接下来从新型经营主体视角,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构建了涵盖4个方面40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对安徽省不同类型新型经营主体的流转绩效进行了全面测评,并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绩效进行比较排序,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6)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隐忧与经营影响因素分析。首先从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的基本形势;从调查样本的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角度,分析了“非粮化”隐忧的出现原因。然后,基于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非粮化”经营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营主体作物选择机制的内在机理。(7)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分析与界定。首先,分析了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和规律特点。然后,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关键要素。最后以农户为基本单元构建了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益模型并进行参数拟合分析,实现了这三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数理界定,以资金成本与流转经营收益等价原则定量完成了农业龙头化公司(农业公司)适度规模的数理界定。(8)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本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本文其他章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市场和农户关切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土地进一步稳健规范有序,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适度规模经营更加切实有效可持续的对策以及建议,包括正视阶段现实,健全支撑体系;紧密围绕市场,合理把握规模;切实提升治理,延伸价值链条;完善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高收益,实现全面发展等。
朱玉龙[3](2017)在《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三农”经济的稳定与高效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和利用问题,从2004年至今已经连续14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和富农的新政策,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土地问题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由此出现了农村土地弃耕、撂荒和粗放经营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当前农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在稳定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解决土地“三权分置”和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效率一直不高,在实践中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阻碍因素。因此,进行中国土地流转问题和目标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安全,而且有利于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土地流转中土地地租、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规模经营、法律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马克思土地地租理论及其土地产权效益的平衡化对我国土地流转的作用;总结了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集体经济,农业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高度概括了习近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和进行农村改革的关键在于进行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坚持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促使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等经营方式的创新化,尽快建立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三化”带“三农”,用产业发展的最新理念来经营农业。同时,运用西方土地产权的增效、激励、约束和匹配功能,农业经济学的土地级差地租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发展和增长方式等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以解决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完善土地流转体系,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发展。其次,研究了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在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市场化发展、农业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法律诚信规范化、社会保障完善等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基础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市场化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低和经营者利益差是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城市发展、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土地交易市场的建立是土地流转的动力和前提,“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多元化土地流转方式,从而推动了种粮大户、能人经营、集体经营、家庭农场、协会经营、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企业带动型)、股份制经营、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揭示了土地流转对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资源配置和农业经济与社保体系建设的作用等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影响土地流转的若干因素及其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第三,首次系统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流转的成效与问题,剖析了不同土地流转模式的特点、功能与可持续能力。系统分析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土地流转对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土地非粮化利用、市场中介和土地银行匮乏、土地利用监督机制缺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业补贴与土地经营权分离、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化社会化服务欠缺、农民技能素质低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转包、出租、转让、抵押、互换、入股、信托等土地流转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探讨和研究了种粮大户、能人经营、集体经营、家庭农场、协会经营、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和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综合型等9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的基本情况、特点、作用及前景,通过其缺点与长处、功能与作用、适应区域与范围、生命力与可持续能力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粮大户生命力与可持续能力较弱,更适宜近期的土地流转;集体经营、能人经营、协会经营型、企业带动型生命力可持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更适宜中、近期的土地流转;而家庭经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和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综合型具有较高的生命力可持续能力,适宜中、远期的土地流转。第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检验标准、基本原则和目标模式。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经营的成果经验,确定了我国土地流转是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与规模经营、是否有利于农民增收、是否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是否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等4项检验标准和坚持农民自愿、保障农民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土地农用、兼顾公平和效率、坚持适度推进等6项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近期、中期、远期和未来土地流转的总目标和目标模式,其中未来总目标模式为大规模、超大规模的公司+合作社+股份制+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甚至跨国现代农业集团经营模式,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股份制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将会占据一定的份额;总目标为职业农民约占总人口的10%,农村土地全面流转、规模经营面积5000-20000亩/个以上,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智能规模农业占全国农业生产总量的80%,农业gdp比重下降到5%,人均粮食产量500kg以上,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100%,粮食净出口量占5%以上,智能化生产覆盖率和资源利用效率达80%以上、农民收入翻两番达到9万元。近期土地流转呈现多元化模式并存,家庭农场、专业化合作社、能人经营、企业带动型等模式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种粮大户、集体经营、协会经营型等模式,大规模的股份制经营、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经营模式则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标为农村土地流转达到40%50%、规模经营面积平均500-1000亩/个以上,市场化水平达4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50%以上、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3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农民经济收入增加50%左右。中期目标模式为日益发展成熟的家庭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企业带动型模式、集体经营模式等中等规模以上的土地流转模式占绝对优势,大规模的家庭农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得以发展,所占的份额将逐步扩大,现代化农业跨国公司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兴起和发展;发展目标为农村土地流转流转率达到65%以上。通过股份制或市场的有偿转让等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规模平均2000-10000亩/个,市场化水平达到70%以上,信息化覆盖率80%,智能化覆盖率30%以上,形成以知识创造为中心的技术生产体系,实现科技化农业生产,使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50%左右、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0%以上,农民经济收入翻一番,形成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远期目标模式为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企业带动型模式、集体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土地流转模式将升级换代,大规模的股份制家庭农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及其一体化模式、金融科技股份综合型模式所占的份额将首次超过中等规模以下土地流转模式的总和,出口创汇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化农业跨国集团日趋成熟;发展目标为全面实现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85%以上,市场化水平达到90%以上,规模经营规模平均20005000亩/个,农业生产全面实现生态化、智能化的特色现代化农业,有机绿色食品保证率75%以上,信息化覆盖率100%,智能化农业6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65%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80kg以上,农民经济收入增加150%以上,形成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良性生态循环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及现代化农业跨国集团群体。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针对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与目标模式,研究提出了深化改革、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反哺乡村、工业支援农业、发展规模经济与智慧农业等实现我国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以及强化农民技能教育、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资本化运作、完善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流转市场与流转银行、拓展经营权实施保险制度、科教服务引领产业品牌化与标准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法律诚信机制和推进“一带一路”跨国现代农业发展等11条实现我国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促进和激发我国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壮大。
屈学书[4](2014)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是生产力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是一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工业化还不是高水平的工业化,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还未带动农业的同步发展。当前条件下,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科技、大型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很多地区运用较少,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农业的发展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当前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也暴露出土地规模小,细碎化严重,小农意识强,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等弊端。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必须适当改进现行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客观要求农地经营制度必须实现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我国陆续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文件逐步为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促使家庭农场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刚开始起步,相关的系统研究还不成熟。本文紧紧围绕什么是家庭农场?为什么要发展家庭农场?如何发展家庭农场这一逻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对家庭农场的概念、内涵、性质,家庭农场的优势,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家庭农场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家庭农场经营与农业生产、土地流转的关系,并通过与农业集体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比较,区分了家庭农场与这几种农业制度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边界。家庭农场既是家庭经营主体,又是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主体,既是“注册登记”的市场经营主体,又是组织结构严密的“法人化”组织。本文还着重从生产力发展要求、农业生产的二重性特点、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民转型等六个方面研究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也从农村土地流转、农民转型、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分析了家庭农场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文章还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研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同时也通过分析我国政府主导下的上海松江家庭农场模式、市场主导下的浙江宁波家庭农场模式、市场引领政府扶持下的安徽郎溪家庭农场模式三个典型案例,用例证说明了家庭农场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农业组织形式。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从家庭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角度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和性质。二、从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特点、制度变迁、技术进步、适度规模、农民转型等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家庭农场的必要性。三、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农业集体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优势,并区分了家庭农场与这几种农业制度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边界。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划分了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边界。由于家庭农场发展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详细的统计数据还比较缺乏,论文研究还是突出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运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严谨。今后随着统计数据的完善,还将进一步深化相关的定量研究。
孔祥智,刘同山[5](2013)在《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历史、挑战与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梳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之初保留土地集体所有和"统一经营"的原因,探讨了农业家庭经营的优越性。当前,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统"的职能发挥不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提出,以及农民土地流转需求的日益强烈,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本文还对当前影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
信桂新[6](2016)在《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还需要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提供“软件”支撑,以及通过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硬件”支撑。多年来,以土地流转和机械化为支撑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基础设施良好的平原地区效果显着,带来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的普遍提高;而由于地貌崎岖、地形切割、地块分散细碎,山地丘陵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缓慢,土地流转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为破解山地丘陵区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难题,亟待寻求面向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适宜模式和适用技术,以推动山地丘陵区农业转型和现代化。然而,现有针对山地丘陵区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于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产权体系重构影响的理论分析上,并注重于探讨土地流转与外部制度环境因素、与土地流转主体行为选择的相关关系,以及宏观机制的构建;在少量针对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联动关系的研究中,多侧重于从耕作田块、道路工程、蓄水工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等分块工程技术上,探讨土地整治对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特征,以及反映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资源整合效应,但鲜有技术集成层面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此,本文以资源流动与整合为视角,在对重庆市种植业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并选取四川省广汉市和重庆市荣昌区、铜梁区、梁平县为主要参照,遵循“种植业变化—模式探索—技术集成—效应反馈—机制构建”的逻辑框架,结合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以种植结构及经营模式变化为需求导向,以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模式和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关键技术为支撑,以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为反馈,以基于城乡统筹的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构建为保障,对山地丘陵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过程和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响应种植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菜兼顾”转型的发展契机,山地丘陵区在农业政策取向上应激励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和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以粮食产销平衡区和山地丘陵区叠加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维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呈现粮食作物收缩、菜瓜果作物扩张的竞争态势,区域种植模式从“以粮为主”转变为“粮菜兼顾”,实现了转型增效;(2)重庆市种植业变化特征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农户经营自主权放开为起点、各类因素诱致的环境变化为条件、作物的不同特性为依据发展演化而致的;(3)划定粮食生产红线、转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加快菜瓜果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专业化步伐,是重庆市缓解粮食作物与菜瓜果作物竞争态势,保障粮食自给率稳定和菜瓜果产量、品质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基于重庆的经验,研究认为,山地丘陵区的农业政策方向有必要从“一个专注”(专注于粮食生产)向“两个结合”过渡,将合理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推广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相结合、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发挥和多元化发展相结合作为着力点,推动耕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选择和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山地丘陵区应依据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提升单位产出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选取地处山地丘陵区的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并以地处平原区的四川省广汉市为参照对象,依据对两个区域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大量调查数据,分析比较出山地丘陵区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差异化特征,并运用能值分析法综合评价出两个区域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带来的变化效应差异。结果发现,(1)由于家庭劳动力比重偏低、人口负担重,且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问题突出,加之地块细碎、利用低效,严重削弱了山地丘陵区小农经济的可持续性,导致农户转出农地的“离心力”强于持有农地的“向心力”;(2)由于在资源禀赋、家庭特征、经营方式、流转市场、流转价格等因素上的差异化表现,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农地转出户的流转行为呈现区域“悖反”特征;(3)由于经营规模、农业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投入、经济效益产出上的差异,山地丘陵区农地经营大户不能照搬平原区的经验做法,应立足于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4)与平原区利用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大幅度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适度规模经营道路不同,山地丘陵区以规模化换取投入成本降低的潜力相对有限,因此在农业集约化方式选择上,应通过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注重于提升单位产出水平,借以转变农业经营模式。3)应对土地资源流动“不畅”和乡村地域空间整合“受阻”,山地丘陵区应从宏观人地关系调控入手,以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为导向,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作为土地利用调控的理性选择通过综合论述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理念、模式与技术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作为人地关系系统正向反馈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求。在转型期,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为导向,在整治目标、整治重点、运作模式上与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在行为理性上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技术上强调生产空间农用地整合技术、生活空间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和生态空间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三者的智能融合。选取山地丘陵区典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通过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实践,研究区生产空间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由整治前的18.00%增至整治后的30.53%,户均耕地地块数降低1.6块,耕地灌溉保证率由29.68%增至51.22%,综合机械化率由42.50%增至61.80%,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生活空间24个片块的闲置废弃农村居民点被复垦再利用,乡村景观协调性、田块连片性及聚落的风貌形象得到提升;生态空间形成了以生态节点修复与完善、生态廊道连通、核心生态用地保护为主导,“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因此,在中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应由不同整治类型的组合转向整治内容的融合,从人地关系调控入手确立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应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矛盾和转型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是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适宜模式。4)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山地丘陵区应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的功能整合、技术重构及集成应用,构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实现土地权属调整与工程改造的联动一体遵循“理念—技术—示范”的逻辑思路,通过论述基于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农业转型途径,提出了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应用。研究发现,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不能盲目地向传统农业输入,应通过要素流动将现代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联结起来,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价值再造,以形成资源流动与整合的互补性模式和有效途径。为此,山地丘陵区的农业现代化应以整合土地流转的产权调整功能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改造功能为路径,通过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重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体系,推动农户承包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集成技术能够满足示范点发展现代农业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为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产权基础和工程基础。相关技术经济指标显示,综合示范点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4.02%,农业产业化土地实现率达到73.00%,细碎、不规则的耕作田块的平均密度和形状指数分别下降38.62%和29.46%,农业机械动力提升130.77%,农村宅基地复垦率达到33.78%,农户宅基地复垦增值显化水平达到平均每户89195元,2015年全村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由此来看,以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为主线,通过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协同关键技术、土地资源整合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解决山地丘陵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破碎化小地块流动、集中、整合为大地块问题,从而破解崎岖地貌背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难题,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规范有序的再利用和价值释放。5)通过反馈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应重视农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增强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硬件”供给的针对性以重庆市3个农业产业化进程梯度差异明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为样区,以土地整治项目为样点,选取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土地流转规模、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农民人均农业年收入、亩均产出作为经济效应指标,农民参与项目施工收入、农民参与项目施工人数、整治工程村民满意度、项目后期管护农民参与度、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到位度作为社会效应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改进topsis模型进行土地整治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项目后期管护农民参与度、农民参与项目施工收入等3项指标处于重要级,指标值变差大、影响强;农民人均农业年收入变化、整治工程村民满意度、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到位度和农民参与项目施工人数等4项处于边缘级,指标值变差小、影响弱;其余指标处于次要级,影响程度居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经济-社会综合效应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呈现为农业产业化进展快速型的YQ-I>进展加速型的YQ-II>相对缓慢型的YQ-III,效应等级分别为良、中、差。而单方面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指标等级分布不平衡,效应等级分布不平衡,研究样区内部不平衡。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表现为YQ-III、YQ-II和YQ-I中,经济效应贴近度和社会效应贴近度的差距依次为22.25倍,缩减至1.21倍和0.77倍。因此,山地丘陵区通过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支撑作用,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更好地统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与后续管护;而基于熵权法和改进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6)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流动与整合,关键是搭建城乡统筹的“有形”、“无形”通道,抓住关键环节和落脚点建立保障机制以刘易斯经济增长的通道说为视角,分析城乡统筹中资源流动与整合的过程表明,土地整治作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有效途径,其与城乡统筹分属于两者关系的供给调整面和需求导向面,发挥土地整治对城乡统筹的支撑,必须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有形”和“无形”通道,而与“通道”相契合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是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载体和具体抓手。重庆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实效,其经验证实,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利用“有形”与“无形”通道,抓住关键环节和落脚点实施“人地分离”的农地集中连片整治和“地随人走”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便对土地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为保障资源流动与整合的有效进行,应建立主体功能导向机制、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人地挂钩”机制,并在顶层设计、组织管理、收益分配、市场监管、规范用地方面配套相应的主导政策,在消除农户顾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政府职能、调整粮食政策方面配套相应的辅助政策。综上所述,响应种植业转型增效的契机,转移农业劳动力、激励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山地丘陵区需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作出系统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设计。其中,在过程调控上,首先应从宏观人地关系入手,以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为导向,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作为土地利用调控的理性选择;其次,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的功能整合、技术重构及集成应用,在微观尺度构建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同时,重视农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增加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硬件”的有效供给。在机制构建上,应结合需求导向面和供给调整面的对应关系,建立资源要素流动的各种“有形”和“无形”通道,保障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顺畅运行。
樊英[7](2014)在《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家一户均包土地的家庭经营显示出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先进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此外,由于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农业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比较效益低等原因,造成农民种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的局面,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农者老龄化、农民兼业化、要素非农化、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不仅影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还会削弱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严重阻碍“四化同步”的推进。因此,大力培育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职业农民,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职业农民是什么的问题”,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界定了职业农民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分析了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与区别,系统总结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劳动分工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规模经济、规模效益与适度经营规模理论、产业链理论等,确定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为什么要培育职业农民的问题”,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分析了职业农民培育对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及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并从当前务农者出发,以粮食主产区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及其种粮意愿为例,分析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必要性,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四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人力资本因素引入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职业农民培育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然后分析了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村减贫和农村生育的相关性,得出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生育率呈负向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分析了“如何培育职业农民的问题”,包括第五章至第九章。首先以湖南省为例,运用直观评价法和C-D生产函数对职业农民家庭适度经营规模进行了测算。接着从农户素质、教育体系、环境体系三个层面对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已经开展的工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东亚国家中的日本,北美国家中的美国,西欧国家中的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设计思路,包括培育体系的分析框架、重点培育对象的特征及培育动机、培育所需的教育体系及政策体系,并从增强培育对象自身实力、提高农业类院校培育质量、优化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冯道杰[8](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集体化的发展道路,多数村庄以家庭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要组织形式,集体经济日益消弱,集体经济组织日益虚化,村庄资源日益分散化,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分散化程度较高的“分散型村庄”。然而,正如在集体化时期也有单干和包产到户的个案一样,在大多数村庄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同时,许多村庄却坚持以集体经营为主导,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组织化、合作化、集体化为组织形式,依靠集体化和组织化的力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发展道路,这类村庄呈现出另外一番发展景象,我们把这类村庄称为“集体化村庄”。中国是一个村庄大国,村庄构成了中国农村的基本单位,不同村庄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可以折射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发展脉络。新中国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中国大地上并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基础和环境对它们进行深入、系统、客观的分析和研究。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是中国农村社会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缩影。然而,由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原因等,关于小岗村、华西村、南街村等村庄发展模式的许多研究成果常常陷入“非左即右”的误区,站在一种立场上否定另一种发展模式。“左”的一方认为过去人民公社体制和集体化时代是农村最好的时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断了中国农村走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和更好发展前途的历程。“右”的一方则基本否定集体化时期的所有做法和历史成绩,认为是分地到户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解决了吃饭问题,要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进一步私有化。哲学上,主观超越客观谓之“左”,主观落后客观谓之“右”;无论“左”或“右”,都是主客观背离、不相符。两种模式、两条道路并非水火不容、非左即右,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利益,只是在采用何种方式和道路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利益方面产生分歧,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演化规律。本研究拟超越“左”“右”的争论,突破“非左即右”的思维范式,从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替代和对立的角度,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分析不同时期村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其经验教训,对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比较,对两种发展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本研究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准备在对南街村、华西村、蒋店村等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后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剖析它们各自发展的经验教训、主要影响因素、内在规律和演化趋势,在融合两种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对于扭转城乡二元格局,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共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及其变迁轨迹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三农”问题都是我国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影响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主要有两个大问题,一是土地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资料产权的变动;二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动。土地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资料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决定着村庄主导经济成份,决定着村庄的基本发展状况与演化趋势。本部分重点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农业经营方式的不同和主要经济成份的不同而形成的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及其基本依据,在分别描述土地改革时期、合作化运动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大部分村庄的发展轨迹和演化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不同时期农村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绩效。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部分村庄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一部分村庄坚持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景象和发展态势。本部分在归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类型集体化村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村庄为研究案例,分析这些村庄集体化发展模式的个性特征和共性规律,并着重剖析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因、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发展困境、发展经验,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本部分对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既选取小岗村、蒋店村等为典型个例,又进行分类描述,力求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农民组织化水平、村庄公共生活、村容村貌、社会管理、社区福利、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着重从农民组织化、村庄集体经济、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深刻剖析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演化趋势。第四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因素与发展能力比较本部分在对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的发展演变及其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和比较两种类型村庄的内在发展因素和发展能力。本研究把由村庄内在发展因素和发展能力不同所构成的村庄发展力,解构为村庄发展组织力、发展文化力、发展经济力、发展政治力、发展服务力、发展生态力五部分,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和展现了村庄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本章试图通过对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发展组织力、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生态力五种发展因素的比较研究,全面展现和比较两种类型村庄基于主要的经济成份、产业结构不同,农民的组织化知识化程度和水平不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两种类型村庄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相互联系,进一步揭示影响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能力及其规律性因素,以更好地认识和驾驭规律。第五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分析——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集体经济大一统不好,家庭经营一刀切同样有缺陷,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增强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本部分突破“非左即右”的思维范式,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集体化村庄可持续发展、分散型村庄的良性演化,以及财政支农惠农背景下激发村庄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等进行分析,力图在融合两种村庄发展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并提出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夏玉莲[9](2014)在《农地流转的效益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土地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条件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农地流转将更加频繁,同时伴随着耕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以及人口、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这不仅反映了当前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结构性变革现实,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农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备受关注,但农地流转不仅仅是具有经济效益,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地流转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研究就是基于效益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效益的理论框架,研究农地流转不同效益的理论根源与主要特征,以促进农地流转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农地流转的现实意义,使其成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成为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契机。本文改变了仅仅从农业产出和农民增收方面分析农地流转效益的做法,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框定在内,得出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具有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效益贡献度不同;农地作为资源要素对劳动力、资本的内生配置作用也影响着农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大小;农地流转的经济效益还具有空间溢出性;经济效益的优化可依赖于土地资本化。(2)农地流转具有新型农民培育、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农地流转的新型农民培育效益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文化效益与技术效益,长期内表现为技术效益和经营效益较为明显,应削减体制与政策约束,加速农民职业分化,培育职业农民;农地流转只对基本生存和医疗起到一定的直接作用,但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城乡收入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作用显着,应当继续确保农地的保障功能、丰富农地流转的参与方式并依托农地流转建立农户的长效增收机制;农地流转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受制于市场化程度即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化程度可以加剧农地流转的城镇化发展效益,而过度的干预则可能对城镇化产生“挤出”效应,且农地流转对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着,因此,提高市场化程度可以促进农地流转资源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城镇化进程。(3)农地流转的生态效益即农业可持续性效益,农地流转对于农用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和农用柴油的影响都有所区别,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以初步判断我国农村目前处于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的阶段,因此,应通过环境成本内在化机制来消除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负效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4)农地流转综合效益呈现倒“u”型但总体上升(恶化)的趋势,得分排名也呈现出此规律;分区域则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农地流转效益排名最前,华中南和西南地区的排名相对靠后。因此,要根据农地流转效益的发生逻辑以及农地农用、因地制宜等原则,构建合理的效益协调机制。最后,文章分析了三类典型的农地流转模式,阐述不同模式的效益内容、约束因子以及各自的适应性,提出要从流转主体与内外环境的视角优化经营制度;并构建了农地流转效益的优化机制,提出了提高农地流转效益的政策建议一农地流转效益的支撑制度、强化制度以及保障制度。
许进龙[10](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快速进程中,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细碎化的土地格局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已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巨大阻碍。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合作为破解土地细碎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激发乡村内源性发展力量的破题之笔,上升为一项被寄予期望的制度选择,并于上世纪末在全国部分地区得到探索实施,逐渐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目前实践中存在哪些典型的土地整合模式、各个模式的实施效果如何、各模式在实施中都面临哪些问题,具备哪些特征,又存在哪些不足等,上述一系列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回应和解答。鉴于此,本研究以农村土地整合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选取具有土地整合代表性的清远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清远市较为成功的土地整合典型案例,并提炼为具有可推广性、可复制性的土地整合模式;并运用案例分析法,分别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集体行动理论和社会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其中的“互换合并”和“土地入股”两大土地整合模式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同时从权属调整和权属归属、经营主体和利益分配等方面总结分析各个模式的特征以及不足等,以期促进土地整合的实施推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整合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及较大的制度创新红利,但由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以及土地产权格局的长期锁定,在缺乏政府压力、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冲击等外部力量的刺激下,土地整合依然较难发生;(2)目前清远市实践中主要存在“互换合并”模式、“土地入股”模式以及混合模式三大土地整合模式,乡村社会不同的资源禀赋、精英偏好等主客观因素,形塑了与之相应的土地整合模式;(3)土地整合涉及乡村各主体的利益配置和利益博弈,基于乡村血缘、亲缘关系组建起来的自治组织能有效利用村庄非正式制度和社会资本协调各方利益冲突;(4)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极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和优越性,可以随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适应性调整,促进土地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后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后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简要评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理论 |
二、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三、农业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属性 |
第三章 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计划时期财政支农政策(1949—1977 年) |
二、改革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1978—2003 年) |
三、高速增长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2004 年—至今) |
四、当前农业财政补贴政策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分析 |
一、近代以来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
二、传统农业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
第三节 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面临的政策阻碍 |
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继承和固化 |
二、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制约现代生产要素应用 |
第四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土地职能转变及功能定位 |
一、农村土地功能定位及土地制度创新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
三、现代化中的城市组成形态和空间结构设计 |
第二节 适度规模经营的种植效益分析 |
一、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产量及收入的影响 |
二、适度规模经营成本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农业财政政策体系改进及创新 |
一、构建农业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
二、实施布局全球的“走出去”战略 |
三、充分挖掘开发社会资本活力 |
第五章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政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之一——专业合作社 |
第二节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之二——家庭农场 |
一、家庭农场实际考察情况 |
二、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分析 |
三、推行家庭农场面临的政策阻碍 |
第三节 国外关于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家庭农场 |
二、以色列新型农业主体分析——莫沙夫和基布兹 |
三、国外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对中国的启示 |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政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健康视域下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 |
一、保障中国食品健康的四大措施 |
二、技术不连续性引发农业产业竞争新态势 |
三、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生产功能定位 |
一、农业功能转变提升中国健康水平 |
二、农业专业功能区构建区域结构竞争力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实现路径 |
一、“六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耕作方式 |
二、对接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规模经营 |
三、生态循环发展的全产业链生产 |
四、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新型运作模式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探索并丰富了关于农业现代化改革实践 |
(二)优化和完善了当前农业财政补贴政策 |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2.2. 研究重点和结构安排 |
1.2.3. 技术路线和研究步骤 |
2. 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主要研究范畴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2.4.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 |
2.4.1.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及所有制理论 |
2.4.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和产权经济学理论 |
2.4.3. 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
2.4.4. 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国际经验 |
2.5. 基本研究假设 |
3. 我国及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 |
3.1.1. 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任意流转(1949-1955年) |
3.1.2. 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禁止流转(1956-1977年) |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探索流转(1978-2007年) |
3.1.4. 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的鼓励规范流转(2008年至今) |
3.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
3.2.1.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 |
3.2.2.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 |
3.2.3.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 |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路径 |
3.3.1. 流转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 |
3.3.2. 流转的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 |
3.3.3. 流转的问题导向和交易效率 |
3.4.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3.4.1.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
3.4.2.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
3.4.3.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成效 |
3.4.4.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存在问题 |
3.4.5.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遵循 |
4.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行为与阶段特征研究 |
4.1. 土地新型经营主体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
4.1.1.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间的流转收益 |
4.1.2. 土地流转三类参与主体间的博弈特征 |
4.2.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间行为的博弈分析 |
4.2.1. 农户与政府的行为博弈分析 |
4.2.2. 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博弈分析 |
4.2.3.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
4.2.4. 土地参与主体间的格局与地位分析 |
4.3. 基于抽样调查的安徽农村土地新型经营主体和阶段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安徽省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入与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实证框架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2. 新型经营主体行为特征的分析 |
5.3. 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入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变量选择及其定义 |
5.3.2. 模型检验与结果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变量选择及操作性定义 |
5.4.2. 模型检验与结果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 |
6.1. 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机理分析 |
6.2. 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
6.2.1. 构建原则 |
6.2.2. 指标体系 |
6.3. 土地流转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6.3.1. 评价方法 |
6.3.2.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隐忧与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7.1. 当前粮食安全的基本形势与“非粮化”隐忧 |
7.2. 实证框架 |
7.2.1. 数据来源 |
7.2.2. 理论框架模型 |
7.2.3.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2.4. 变量选择与操作性定义 |
7.3. 样本特征分析 |
7.3.1. 基本数据描述 |
7.3.2. 样本基本特征 |
7.4. 新型经营主体“非粮化”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7.4.1. 模型检验与结果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分析与界定 |
8.1. 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 |
8.2. 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
8.2.1. 变量选择及操作性定义 |
8.2.2. 模型检验与结果 |
8.2.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8.3. 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的范围界定研究 |
8.3.1. 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标准 |
8.3.2. 以农户为基本单元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 |
8.3.3. 农业龙头化企业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 |
8.4. 本章小结 |
9.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 |
9.1. 政府的服务视角 |
9.1.1. 正视阶段现实 |
9.1.2. 保护农民利益 |
9.1.3. 健全支撑体系 |
9.1.4. 确保粮食安全 |
9.1.5. 增加预期稳定 |
9.2. 新型经营主体的关切视角 |
9.2.1. 紧密围绕市场 |
9.2.2. 合理把握规模 |
9.2.3. 切实提升治理 |
9.2.4. 延伸价值链条 |
9.2.5. 创新营销体系 |
9.3. 流转市场的关切视角 |
9.3.1. 完善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 |
9.3.2. 打通金融血脉、强化服务支撑 |
9.3.3. 严格管控风险、实现稳定发展 |
9.4. 农户的关切视角 |
9.4.1. 确保核心利益 |
9.4.2. 不断提高收益 |
9.4.3. 实现全面发展 |
10. 研究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
10.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土地流转的概念 |
二、国内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概况 |
三、国外的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章 指导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及运用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
一、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 |
一、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论述 |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论述 |
一、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经营权的重要论述 |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西方的土地产权基本理论 |
一、西方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
第五节 农业经济学理论 |
一、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
第六节 发展经济学理论 |
一、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 |
第二章 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基础 |
一、城市化发展与土地流转 |
二、市场化发展与土地流转 |
三、农业现代化和二、三产业发展与土地流转 |
四、法律诚信规范化与土地流转 |
五、社会保障功能的完善与土地流转 |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性要求 |
一、土地流转的原因 |
二、土地流转的前提 |
三、土地流转的方式、模式与动力 |
四、土地流转的作用 |
第三节 土地流转因素运行机理与发展趋势 |
一、影响土地流转的若干因素 |
二、土地流转的运行机理分析 |
三、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目前中国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况 |
一、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 年十八大前 |
二、2012 年十八大——2017 年 |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模式 |
一、土地流转采取的主要方式 |
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特点、作用及前景分析 |
三、不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国外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土地流转的问题 |
一、美国土地流转的简况 |
二、美国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
三、美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美国农业土地流转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第二节 以色列土地流转的问题 |
一、以色列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二、以色列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
三、以色列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土地流转的问题 |
一、日本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
二、日本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
三、日本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 |
第四节 法国土地流转的问题 |
一、法国土地流转的简况 |
二、法国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 |
三、法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 |
第五章 我国土地流转的未来目标模式 |
第一节 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 |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 |
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
三、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使用权合理流动 |
四、有利于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保障 |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
二、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 |
三、坚持土地农用的原则 |
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
五、因地制宜的原则 |
六、坚持适度推进的原则 |
第三节 未来土地流转的目标模式 |
一、土地流转的未来总目标(2050 年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阶段的基本内容) |
二、近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20 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 |
三、中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30 年市场经济水平较高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 |
四、远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40 年市场经济水平发达阶段的基本内容) |
第六章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 |
一、深化改革,优化土地制度,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 |
二、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土地一体化流转 |
三、工业支援农业,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 |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和规模流转 |
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进土地专业化流转 |
六、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土地科学流转 |
第二节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鼓励农业出种田能人、农机大工匠 |
二、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纳转移农民 |
四、鼓励农民财产权资本化、承包权资本化、经营权多元化 |
五、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产权流转市场和流转银行,提供足量支持 |
六、拓展经营权,服务经营主体,实施保险制度,确保经营收益率 |
七、为经营者提供科教支持,综合支持引领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
八、建立农村社保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
九、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市民化 |
十、制定土地流转法律,保护承包权,给农民吃定心丸 |
十一、推进“一带一路”农业建设,树立中国品牌农业,积极参与跨国现代农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生产二重性理论 |
2.1.2 家庭承包经营理论 |
2.1.3 土地流转理论 |
2.1.4 产权理论 |
2.1.5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研究 |
2.2.2 有关家庭农场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性质及其边界 |
3.1 家庭农场的概念及内涵 |
3.2 我国家庭农场的性质 |
3.2.1 家庭农场的产权性质 |
3.2.2 家庭农场的组织性质 |
3.2.3 家庭农场的制度性质 |
3.2.4 家庭农场的劳动性质 |
3.3 我国家庭农场与其它农业制度的比较 |
3.3.1 与农业集体经营制度的比较 |
3.3.2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比较 |
3.4 我国家庭农场与其它农业组织的比较 |
3.4.1 与专业大户的比较 |
3.4.2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 |
3.4.3 与农业企业的比较 |
3.5 家庭农场与其它农业制度及组织的边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
4.1 家庭农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4.1.1 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4.1.2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缺陷促使家庭农场的出现 |
4.2 家庭农场符合农业生产二重性的特点 |
4.3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制度变迁的结果 |
4.3.1 从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4.3.2 从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4.4 家庭农场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 |
4.4.1 技术进步有助于改进农业发展道路 |
4.4.2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收入 |
4.4.3 家庭农场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 |
4.5 家庭农场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
4.5.1 农业规模经营的争议 |
4.5.2 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
4.5.3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边界 |
4.6 家庭农场有助于农民转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历史演进 |
5.1 我国家庭农场的产生 |
5.1.1 全民所有制条件下家庭农场的产生 |
5.1.2 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家庭农场的产生 |
5.1.3 两种家庭农场的区别 |
5.2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
5.2.1 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但标准不统一 |
5.2.2 农村土地流转差异影响家庭农场发展 |
5.2.3 家庭农场注册率低 |
5.2.4 家庭农场经营者文化程度偏低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经验借鉴与我国三种模式的实证分析 |
6.1 国外家庭农场的借鉴 |
6.1.1 美国的经验 |
6.1.2 法国的经验 |
6.1.3 日本的经验 |
6.1.4 对我国的借鉴 |
6.2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政府主导下的上海松江模式 |
6.2.2 市场主导下的浙江宁波模式 |
6.2.3 市场引领、政府扶持下的安徽郎溪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注意问题 |
7.1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农村土地流转 |
7.1.2 农民向非农和新型农民转型 |
7.1.3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
7.1.4 政府支持 |
7.2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7.2.1 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不能强迫 |
7.2.2 要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
7.2.3 健全流转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
7.2.4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护农场主的合法利益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情况 |
(6)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资源要素构成及属性 |
1.2 农业资源要素流动与整合途径 |
1.2.1 资源流动与整合 |
1.2.2 土地流转途径 |
1.2.3 土地整治途径 |
1.3 农业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 |
1.3.1 资源配置效应 |
1.3.2 社会经济效应 |
1.3.3 生态景观效应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社会需求分析 |
2.1.2 科学问题分析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3.1 研究目标 |
2.3.2 研究内容设置 |
2.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4.1 研究思路 |
2.4.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山地丘陵区种植业变化与启示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研究框架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数据模型 |
3.2 研究区概况及其种植业变化 |
3.3 结果分析与解释 |
3.3.1 1978-2011 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3.2 重庆市种植业变化解释 |
3.4 讨论 |
3.5 结论和启示 |
第4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利用特征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重庆市江津区概况 |
4.1.2 四川省广汉市概况 |
4.2 数据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山地丘陵区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特征 |
4.3.2 山地丘陵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特征 |
4.3.3 山地丘陵区农地经营模式变化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模式与实践 |
5.1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导向 |
5.1.1 人地关系“三元”结构 |
5.1.2 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 |
5.1.3 土地整治的目标导向 |
5.2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 |
5.2.1 目标范式 |
5.2.2 整治重点 |
5.2.3 行为理性 |
5.2.4 运作模式 |
5.3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技术 |
5.3.1 农用地整合技术 |
5.3.2 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 |
5.3.3 生态景观提升技术 |
5.4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案例 |
5.4.1 案例选取 |
5.4.2 实证分析 |
5.5 结论 |
第6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 |
6.1 基于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农业转型理念 |
6.2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 |
6.2.1 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技术体系 |
6.2.2 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协同关键技术 |
6.2.3 耕作田块修筑及其配套技术 |
6.2.4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技术 |
6.3 综合示范点实证 |
6.3.1 综合示范点概况 |
6.3.2 数据采集 |
6.3.3 技术经济效果评估指标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7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 |
7.1 土地整治后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7.1.2 评价模型构建 |
7.2 研究样区、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研究样区与评价单元 |
7.2.2 数据获取 |
7.2.3 评价数据处理与检验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经济效应分析 |
7.3.2 社会效应分析 |
7.3.3 综合效应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第8章 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 |
8.1 城乡统筹中资源流动与整合过程分析 |
8.1.1 来自“刘易斯通道”的启示 |
8.1.2 促进城乡统筹的土地整治“通道” |
8.1.3 促进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 |
8.2 区域资源流动与整合促进城乡统筹的实践考察 |
8.2.1 重庆区域概况 |
8.2.2 资源流动与整合成效及典型实践 |
8.3 资源流动与整合创新机制构建 |
8.3.1 主体功能导向机制 |
8.3.2 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 |
8.3.3“人地挂钩”机制 |
8.4 资源流动与整合配套政策建议 |
8.4.1 主导政策措施 |
8.4.2 辅助政策措施 |
8.5 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参与课题 |
附件 |
(7)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业后备人才严重缺乏 |
1.1.2 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的创新与变革 |
1.1.3 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已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职业农民的概念及培育的理论依据 |
2.1 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生活在农村的专业化农民 |
2.1.2 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获取高收入 |
2.1.3 具有高素质 |
2.1.4 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
2.2 职业农民的主要类型 |
2.2.1 潜在职业农民 |
2.2.2 现有职业农民 |
2.3 职业农民与农民职业化的联系与区别 |
2.4 职业农民与其它农民类型的联系与区别 |
2.4.1 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 |
2.4.2 职业农民与兼业农民 |
2.4.3 职业农民与新型农民 |
2.5 职业农民产生与培育的相关理论 |
2.5.1 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
2.5.2 劳动分工与协作理论 |
2.5.3 人力资本理论 |
2.5.4 规模经济、规模效益与适度规模经营理论 |
2.5.5 产业链理论 |
第三章 职业农民培育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意义及现实必要性分析 |
3.1 职业农民培育是发达国家保障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共同举措 |
3.2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三农”发展的理论分析 |
3.2.1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机理 |
3.2.2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 |
3.2.3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 职业农民培育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
3.3.1 职业农民培育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
3.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功能 |
3.4 基于粮食主产区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及其种粮意愿的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必要性的实证分析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3.4.3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 |
3.4.4 简要结论 |
第四章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三农”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4.1.1 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和人力资本状况 |
4.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3 数据检验 |
4.1.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
4.2.1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状况 |
4.2.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3 数据检验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 |
4.3.1 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减贫的相关性分析 |
4.3.2 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村生育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职业农民家庭适度经营规模的测算——以湖南省种粮农户为例 |
5.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概念 |
5.2 土地适度经营规模评价标准 |
5.2.1 经济效益目标 |
5.2.2 社会效益目标 |
5.2.3 生态效益目标 |
5.3 土地适度经营规模计算方法的选择 |
5.3.1 生产函数法 |
5.3.2 综合评价法和分组评价法 |
5.3.3 直观评价法 |
5.4 职业农民家庭适度经营规模的测算 |
5.4.1 数据来源及样本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情况 |
5.4.2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测算思路 |
5.5 简要结论 |
第六章 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6.1 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 |
6.1.1 职业农民培育的个体素质条件 |
6.1.2 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体系条件 |
6.1.3 职业农民培育的环境体系条件 |
6.2 职业农民培育状况及已开展的工作 |
6.2.1 农户素质的变化 |
6.2.2 教育体系的创新 |
6.2.3 培育环境的变迁 |
6.3 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6.3.1 培育对象问题 |
6.3.2 教育体系问题 |
6.3.3 培育环境问题 |
第七章 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
7.1 日本职业农民培育 |
7.1.1 日本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 |
7.1.2 日本职业农民培育采取的措施 |
7.1.3 日本职业农民培育产生的效果 |
7.1.4 日本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
7.2 美国职业农民培育 |
7.2.1 美国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 |
7.2.2 美国职业农民培育采取的措施 |
7.2.3 美国职业农民培育产生的效果 |
7.2.4 美国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
7.3 德国职业农民培育 |
7.3.1 德国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 |
7.3.2 德国职业农民培育采取的措施 |
7.3.3 德国职业农民培育产生的效果 |
7.3.4 德国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
7.4 三个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
7.4.1 三个发达国家农业教育方面的启示 |
7.4.2 三个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其他政策启示 |
第八章 我国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设计 |
8.1 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分析框架 |
8.2 培育客体: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的特征及培育动机 |
8.2.1 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的基本特征 |
8.2.2 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的来源 |
8.2.3 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的培育动机 |
8.2.4 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的培育方式选择 |
8.3 培育主体: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教育体系设计 |
8.3.1 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 |
8.3.2 职业农民培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
8.3.3 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体系 |
8.3.4 职业农民培育的管理体系 |
8.4 环境条件: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政策体系设计 |
8.4.1 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
8.4.2 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 |
8.4.3 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财政金融体系 |
8.4.4 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土地流转制度 |
8.4.5 职业农民培育所需的农技推广体系 |
第九章 职业农民培育的环境条件创设及对策探讨 |
9.1 增强培育对象自身实力 |
9.1.1 转变农民自身观念 |
9.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突出自身优势,加强彼此间的分工协作 |
9.2 提高农业类院校培育质量 |
9.2.1 保证教学队伍素质 |
9.2.2 改良农村教育基础设施 |
9.2.3 加强培育监督考核 |
9.3 优化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 |
9.3.1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发挥需要的环境 |
9.3.2 优化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一)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 本研究的特色说明以及问题与不足 |
第一章 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及其变迁轨迹 |
一 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 |
(一) 分散型村庄与集体化村庄的内涵 |
(二) 关于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内涵界定的依据及其说明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庄变迁轨迹及其发展绩效研究 |
(一) 土地改革时期土地农民所有、家庭经营 |
(二) 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农民所有、合作经营 |
(三) 人民公社化时期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四) 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
三 农业集体化时代农村发展绩效及其评价 |
(一) 农业集体化时代发展绩效分析 |
(二) 农业集体化时代发展绩效的原因探析 |
(三) 农业集体化体制的缺陷与不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类型集体化村庄的发展演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不同类型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共性特征分析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化村庄发展比较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困境分析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因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困境与问题分析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经验及其质疑与困惑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经验分析 |
(二) 关于集体化村庄发展的质疑与困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的发展演变——以蒋店村为例 |
(一) 从蒋店村看分散型村庄的发展演化及其现状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的不同类型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的共性特征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与传统小农村庄比较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家庭经营制度下个体农民的博弈困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承包经营的绩效分析 |
(二) 个体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博弈困境 |
(三) 个体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中的博弈困境 |
(四) 个体农民在乡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建设中的博弈困境 |
(五) 个体农民在基层政权体系和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弱势困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农民的生活现状及其组织化困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农民的生活现状及其问题——以蒋店村为例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与集体化村庄生活比较分析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组织化困境分析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困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主要障碍 |
五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村民自治的形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 |
(三) 人民公社体制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内在发展因素与发展能力比较 |
一 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因素与能力解构及其内在联系 |
(一) 村庄发展因素解构 |
(二) 村庄发展因素的内部联系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组织力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的比较 |
(二) 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组织力差异的原因探析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民组织化路径和模式的比较2(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民组织化载体和效果的比较2(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经济力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经济力衡量指标研究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业经营方式比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经济成份和产业发展的比较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政治力比较 |
(一) 村庄发展政治力的内涵及其衡量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治理能力比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公共服务能力比较 |
五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文化力比较 |
(一) 村庄发展文化力的作用及其特有属性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
六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生态力比较 |
(一) 村庄发展生态力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和分散型村庄发展生态力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分析 |
一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向与路径选择 |
(一) 城乡差异化非均衡发展探析 |
(二)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选择:差异性一体化发展 |
(三) 城乡差异性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内外结合、标本兼治 |
二 集体化村庄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探讨 |
(一) 集体化村庄发展可持续的根本物质保障 |
(二) 集体化村庄发展可持续的核心要素 |
(三) 集体化村庄发展可持续的关键要素 |
(四) 集体化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
(五) 推进集体化村庄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三 不同农业经营体系的选择与分散型村庄的未来 |
(一)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
(二) 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选择及其构建 |
(三) 基于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分散型村庄的未来发展 |
四 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
(一)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点是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 |
(二) 构建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三) 完善农村集体层面统一经营的路径与对策 |
五 财政支农与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 |
(一) 土地财政与村庄整治 |
(二) 财政支农与新农村建设困境分析 |
(三)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方向选择 |
本章小结 |
本项目调研数据信息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农地流转的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与述评 |
1.3.1 关于农地流转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2 关于农地流转效益的产权基础研究 |
1.3.3 关于农地流转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
1.3.4 关于农地流转市场与效益的研究 |
1.3.5 关于农地流转的效益内涵研究 |
1.3.6 关于农地流转的效益评价研究 |
1.3.7 关于提高农地流转效益的对策研究 |
1.3.8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与农地流转 |
2.1.2 农户与家庭经营规模 |
2.1.3 效益、效率与效果 |
2.1.4 农地流转的效益内涵与特征 |
2.2 效益视角的农地流转理论 |
2.2.1 地租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2.2 资源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2.3 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2.4 规模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2.5 范围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2.6 产权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2.7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效益问题 |
2.3 农地流转效益的基本假设 |
2.4 农地流转效益的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 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的机理分析 |
3.2 基于C-D变异模型的产出效益分析 |
3.2.1 模型设定与说明 |
3.2.2 检验结果与分析 |
3.2.3 结论与启示 |
3.3 基于C-D变异模型的收入效益分析 |
3.3.1 模型设定与说明 |
3.3.2 检验结果与分析 |
3.3.4 结论与启示 |
3.4 基于SEM模型的经济溢出效益分析 |
3.4.1 理论基础 |
3.4.2 模型设定与说明 |
3.4.3 检验结果与分析 |
3.4.4 结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地流转的社会效益分析 |
4.1 农地流转社会效益的分析框架 |
4.1.1 农地流转与新型农民培育 |
4.1.2 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 |
4.1.3 农地流转与城镇化发展 |
4.2 基于PDL模型的新型农民培育效益分析 |
4.2.1 农地流转对新型农民培育的影响机理 |
4.2.2 模型设定与说明 |
4.2.3 检验结果与分析 |
4.2.4 结论与启示 |
4.3 基于THRESHOLD PANEL模型的农村社会保障效益分析 |
4.3.1 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分析 |
4.3.2 模型设定与说明 |
4.3.3 检验结果与分析 |
4.3.4 结论与启示 |
4.4 基于DYNAMIC PANEL模型的城镇化发展效益分析 |
4.4.1 农地流转与城镇化发展的机理分析 |
4.4.2 模型设定与说明 |
4.4.4 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5 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生态效益分析 |
5.1 农地流转生态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演化分析 |
5.1.2 原理分析 |
5.2 基于TRANS-LOG模型的生态总效益分析 |
5.2.1 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 |
5.2.2 模型设定与说明 |
5.2.3 检验结果与分析 |
5.2.4 结论与启示 |
5.3 基于SIMULTANEOUS EQUATION模型的生态效应分解 |
5.3.1 生态效应的分解机理 |
5.3.2 模型设定与说明 |
5.3.3 检验结果与分析 |
5.3.4 结论与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流转效益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
6.1 农地流效益的综合评价 |
6.1.1 农地流效益的评价方法选择 |
6.1.2 农地流转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1.3 农地流转效益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4 农地流转效益的区域差异分析 |
6.1.5 结论与启示 |
6.2 农地流转效益的发生逻辑 |
6.2.1 效益生成机理 |
6.2.2 效益产生缘由 |
6.3 农地流转效益的变迁机制 |
6.3.1 效益不协调的表现 |
6.3.2 效益不协调的根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效益视角的农地流转模式分析:案例剖析 |
7.1 家庭农场模式 |
7.1.1 典型案例介绍 |
7.1.2 家庭农场模式的主要效益分析 |
7.1.3 家庭农场模式的效益约束分析 |
7.2 农地股份合作模式 |
7.2.1 典型案例介绍 |
7.2.2 农地股份合作社模式的主要效益分析 |
7.2.3 农地股份合作社模式的效益约束分析 |
7.3 农地信托模式 |
7.3.1 典型案例介绍 |
7.3.2 农地信托模式的主要效益分析 |
7.3.3 农地信托模式的效益约束分析 |
7.4 农地流转模式的选择与制度优化 |
7.4.1 选择标准:适应性分析 |
7.4.2 效益强化:经营制度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地流转效益优化的机制设计 |
8.1 经济效益优化机制:土地资本化 |
8.1.1 农地流转中土地资本化路径的发生机理 |
8.1.2 农地流转中土地资本化制度的可行性 |
8.1.3 农地流转中土地资本化的保障机制 |
8.2 社会效益优化机制 |
8.2.1 新型农民的培育路径:“农民职业分化+职业农民培育” |
8.2.2 城镇化发展:农地融资保证机制 |
8.2.3 农村社会保障效益:“三步走”策略 |
8.3 生态效益优化机制:环境成本内在化机制 |
8.3.1 农地流转的生态外部性问题 |
8.3.2 环境经济手段: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 |
8.3.3 农地资源价格制度:农地可持续性的关键 |
8.4 农地流转效益的协调机制 |
8.4.1 协调标准 |
8.4.2 协调原则 |
8.4.3 协调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建立农地流转的效益支撑制度 |
9.2.2 建立农地流转的效益强化制度 |
9.2.3 建立农地流转的效益保障制度 |
9.3 研究创新 |
9.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研究区域选取与资料来源 |
1.6.1 研究区域选取缘由 |
1.6.2 研究资料来源说明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农村土地 |
2.1.3 土地整合 |
2.1.4 土地整合模式 |
2.1.5 土地细碎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集体行动理论 |
2.2.2 行动者网络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现状研究 |
3.1 我国农村土地整合历程及地方实践 |
3.1.1 我国农村土地整合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农村土地整合地方实践 |
3.2 清远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3.2.1 清远市自然环境概况 |
3.2.2 清远市社会经济概况 |
3.2.3 清远市农地利用现状 |
3.3 清远市土地整合实施契机与现状 |
3.3.1 土地整合实施契机 |
3.3.2 土地整合实施策略 |
3.3.3 土地整合模式总结 |
3.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合现状 |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合后的新问题 |
3.4.1 农业规模经营后生产风险增加 |
3.4.2 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后利益分配难度加大 |
3.4.3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后恶性竞争激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典型模式之一:互换并地模式 |
4.1 案例介绍与分析框架搭建 |
4.1.1 叶屋村及其"互换并地"简介 |
4.1.2 分析框架搭建 |
4.2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叶屋村土地整合的行动逻辑探析 |
4.2.1 行动动力:土地整合的利益获取 |
4.2.2 行动障碍:土地整合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方案 |
4.2.3 行动实施:土地整合的实施边界及实施保障 |
4.2.4 土地整合的现实绩效及其行动逻辑 |
4.3 "互换并地"模式特征分析 |
4.3.1 权属调整与权属归属 |
4.3.2 经营主体与利益分配 |
4.3.3 土地确权模式 |
4.4 叶屋村"互换并地"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 |
4.4.1 成功经验与启示 |
4.4.2 存在不足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典型模式之二:土地入股模式 |
5.1 案例介绍与分析框架搭建 |
5.1.1 中华里村及其―土地入股‖简介 |
5.1.2 分析框架搭建 |
5.2 中华里村土地整合行动网络的构建及其运行研究 |
5.2.1 中华里村土地整合行动网络的构建及其关键变量 |
5.2.2 中华里村土地整合行动网络的运行绩效及其内在逻辑 |
5.3 "土地入股"模式特征分析 |
5.3.1 权属调整与权属归属 |
5.3.2 经营主体与利益分配 |
5.3.3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模式 |
5.4 中华里村"土地入股"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 |
5.4.1 成功经验与启示 |
5.4.2 存在不足及原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典型模式之三:混合模式 |
6.1 混合模式典型案例及其主要做法 |
6.1.1 红崩岗村:土地入股后分类连片流转 |
6.1.2 活石水村:水田无偿连片分配,其余有偿连片流转 |
6.2 混合模式主要特征分析 |
6.2.1 权属调整与权属归属 |
6.2.2 经营主体与利益分配 |
6.2.3 土地确权模式 |
6.3 混合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 |
6.3.1 成功经验与启示 |
6.3.2 存在不足及原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三大典型模式提炼总结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叶屋村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中华里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其他村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后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D]. 赵础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秦国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3]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朱玉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4]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 屈学书.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5]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历史、挑战与选择[J]. 孔祥智,刘同山.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04)
- [6]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D]. 信桂新. 西南大学, 2016(04)
- [7]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 樊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8]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比较研究[D]. 冯道杰. 山东大学, 2016(10)
- [9]农地流转的效益研究[D]. 夏玉莲.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清远市农村土地整合模式研究[D]. 许进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