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穆扎特冰川谷路和中西交通

历史悠久的穆扎特冰川谷路和中西交通

一、历史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谷道和中西交通(论文文献综述)

施雅风,王宗太[1](1979)在《历史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谷道和中西交通》文中研究说明 以汗腾格里山汇为中心的南天山,从柯克沙勒至哈雷克套,绵亘九百公里,山脊高度均在拔海4000米以上,构成塔里木盆地和伊犁谷地及中亚细亚之间交通上的严重障碍。唯有南、北木扎尔特冰川槽谷,比较宽展低缓,分水岭拔海高度低至3600米,较易穿越。尽管有冰川、季节积雪和咆哮汹涌的冰川融水,仍然是古今旅行者甘冒生命危险的捷径(图1)。

施雅风,任炳辉[2](1983)在《中国冰川研究发展简史》文中提出 冰川是地球表面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累起来并具有一定形态和运动着的冰体。当今,世界上十分之一的陆地表面为冰川所覆盖,冰川面积近15×106平方公里,地球上五分之四的淡水资源就聚积在冰川上。而在第四纪冰期最盛时,冰川覆盖范围更扩大到陆地面积的29%,达44×106平方公里。我国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1981年统计,冰川面积达56,500平方公里。现代冰川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地球上各

王涛[3](2020)在《清代天山南路卡伦、军台地理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是新疆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清政府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卡伦、军台以促进繁荣稳定。卡伦、军台具有多种作用,包括侦查敌情、传递情报、安定内部、促进团结统一等,是清政府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主权的象征,有力的证明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卡伦、军台的研究已比较完善,但大都在于研究其历史作用、意义等方面,对于其地理分布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以清代文献为基础,创新性的对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地理分布进行探究,浅要分析其地理分布的特征、成因及其在区域发展中起到的间接推动作用。全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天山南路的地理、历史概况,论述卡伦、军台的设置背景、经过及职能作用,为下文的论述做一定的铺垫。第三章主要论述清代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地理分布概况及特点。总体而言,清代天山南路卡伦、军台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历史时期方面,乾隆和嘉道两个时期的地理分布也有一定的不同特点。第四章主要论述影响天山南路卡伦、军台地理分布的因素。影响天山南路卡伦、军台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城镇规模及人口数量、河流水源、农业发展、交通路线、历史时期变迁等,其地理分布状况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论述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主要历史作用及其在区域发展中所起到的间接推动作用,如间接地促进了农业、矿业、商业的发展,并探讨其对今天的启示。

赵井东,王杰,刘时银[4](2009)在《天山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冰川地貌与冰期》文中指出木扎尔特河流域位于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的东南坡,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旋回中,河谷与山麓带留下了4套形态清晰的冰川沉积。冰碛地形包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该流域的冰川演化与重建该地区的古环境。应用ESR测年技术,选用石英颗粒中对光照与研磨较敏感的Ge心作为测年信号,对该流域的第三套破城子多列终碛垅及其冰水沉积,第四套克孜布拉克冰碛剥蚀平原上覆河流相砾石沉积以及一出露完整的沉积剖面进行测年。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以及其他古环境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河谷中第一套3~4列终碛垅形成于小冰期;第二套高大的吐盖别里齐终碛垅为新冰期冰进产物;破城子终碛垅沉积于MIS2~4;克孜布拉克冰碛形成于MIS6。破城子终碛垅地形及测年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冰川作用过程中该处至少存在3次大的冰进,可分别对应于MIS4、MIS3b与MIS2。MIS2与MIS3b时冰川为复合山谷冰川,MIS4与MIS6时为山麓冰川。末次冰期冰川作用过程中,古木扎尔特冰川长约92~99km,克孜布拉克冰期最盛时的古木扎尔特冰川长约120km。

施雅风[5](1986)在《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简史》文中指出 冰川(Glacier)是地球表面寒冷地区(极地和高山)多年降雪积累起来具有一定形态和运动着的冰体。它以冰晶为主,包含着一定数量的空气、液态水和岩屑。它从积雪成冰,经过运动到消融,一系列的水分和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它对地表面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

苏北海[6](1987)在《唐代中亚热海道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热海位在今苏联中亚境内,古代历史上一直在我国疆域之内,近代受沙俄帝国主义侵略以后,才被吞并入俄国。热海在唐代是非常有名的战略重地,许多重大战役发生在这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一描述热海称:“大清池(或名热海),周千余里,东西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汨(氵息)。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来往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奠敢渔捕。”《慈思传》则说:“清池亦云热海,见其对凌山不冻,故得此名,其水未必温也。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望之渺然,

王世金,焦世泰,牛贺文[7](2012)在《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冰川资源规模巨大,形态各异,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地位。然而,我国冰川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景点稀少,与冰川资源禀赋极不相符,与国外冰川旅游发展差距较大。冰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并非由冰川旅游单体决定,往往由冰川及周边景观的组合程度大小决定。鉴于此,中国冰川旅游需要改变以往冰川观光和其他单一景点开发模式,进而向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湖泊、峡谷与民族文化组团式开发转变,通过冰川与其他景观的组团式开发模式,扩展其冰川旅游类型与内涵,延伸其高山带山地旅游产业链,提升我国冰川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以此为我国冰川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冀琴[8](2018)在《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边缘,是中低纬度最大冰川分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而敏感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冰川及其变化的理想场所和热点区域,因而该区备受科学界关注。前人对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开展过诸多研究,但多以单条冰川或流域为研究对象,由于该区冰川分布面积大、类型多样、地形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单条冰川或流域尺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足以很好地反映喜马拉雅山整体的冰川变化情况。因此,本研究以整个喜马拉雅山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区域、不同要素和不同类型冰川变化的研究,以期较为直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喜马拉雅山冰川的整体变化特征以及各时期不同区域、不同要素和不同类型冰川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差异。受高山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冰川区实地考察难度较大,遥感和GI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冰川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本研究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比值阈值法和目视解译,提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边界,同时结合气象格点数据,研究了喜马拉雅山的气候变化状况,探讨了近25年来该区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冰川面积由1990年的23229.27 km2减小到2015年的20676.17 km2,25年间共减少2553.10 km2,年均退缩率为0.44%/a,近25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加速退缩,尤其是近5年来,加速退缩趋势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研究区规模小、坡度陡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冰川已经消失。本研究以主山脊线为基准,将喜马拉雅山分为南、北坡两大区域进行分析后,发现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坡,1990年南坡的冰川面积达62.21%。研究时段内北坡冰川的年均退缩率(0.54%/a)大于南坡(0.38%/a);此外将研究区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面积从西段、中段和东段依次减少。1990-2015年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退缩速率差异明显,东段最快,西段次之,中段最慢。从地形分布和变化特征来看,冰川面积随海拔升高呈正态分布,主要分布在4,8006,200 m范围内。近25年来,各海拔高度带的冰川面积均呈减小的趋势,且退缩主要发生在4,600 m以下。综合山体海拔分布特征发现,5,2005,600 m很可能是喜马拉雅山“第二大降水带”。冰川主要分布在5°25°的范围内,研究时段内各坡度等级的冰川均在退缩,25°30°区间冰川退缩较快,极平缓或极陡峭区域冰川退缩较慢。从坡向来看,冰川在8个坡向分布的并不均匀,东坡、北坡、东北坡和西北坡向冰川分布面积较多,南坡和西南坡向较少。1990-2015年各坡向冰川面积均呈退缩趋势,东坡、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冰川退缩较快,北坡和西北坡较慢。研究区悬冰川的数量最多,冰川面积和平均规模则以山谷冰川最大。山谷冰川是喜马拉雅山最主要的冰川类型,其在地貌形态上具有以下特征:粒雪盆较为宽阔,且后壁陡峭,切割强烈,刃脊和角峰较为发育;积累区以下冰川急流地带较多;消融区分布着大量的冰面河道和冰下河道;冰川末端表碛物较为发育。喜马拉雅山表碛物覆盖类型冰川的数目较少,仅占1990年冰川总数目的6.13%,但其分布面积较大,占1990年冰川总面积的44.21%。近25年来,表碛物覆盖类型冰川和表碛物非覆盖类型冰川均在退缩,但表碛物非覆盖类型冰川的退缩幅度较大。因此,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表碛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冰川消融,表碛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4005,200 m区间以及和缓地带。研究区海洋型冰川的数目、分布面积和平均规模均大于大陆型冰川。研究时段内,两种类型冰川的面积均呈减小趋势,但海洋型冰川的年均退缩率较小;在不考虑表碛物的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可见,喜马拉雅山地区表碛物和冰川规模对冰川退缩速率具有重要影响。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间一直是冰川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中值面积,选择代表性区域,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对气候变化的滞后期为12a,在考虑滞后期的情形下,探讨了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以及不同区域(南、北坡与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均呈退缩趋势,结合气象数据发现,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很可能是引起喜马拉雅山以及不同区域冰川持续退缩的主要气候因素。在考虑滞后期的情形下,未来十几年内,研究区冰川在很大程度上仍可能处于退缩状态。

曹泊[9](2013)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川被认为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和存储器,也与气候变化、水资源、海平面上升和冰川灾害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冰川变化信息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导致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大面积退缩,直接影响到冰川补给河流径流的变化。冰川变化的研究也从传统单一的直接观测向多数据源、多种间接观测的方向发展。3S技术的发展为冰川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取冰川变化信息,从而揭示冰川变化规律。本论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的现代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GPS测量、实地野外考察、布设花杆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冰川的面积、长度、厚度和冰储量的变化以及冰川的运动和消融等,并结合气象资料进一步探讨冰川变化的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初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1972年,冷龙岭地区共发育有现代冰川244条(其中220条<1km2),面积101.6km2,冰储量3.299km3;而2012年冰川面积减少至66.7km2,面积退缩率为34.4%(0.86%/a)。1972~2012年,西冷龙岭地区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27.5km2,占1972年冰川面积的31.9%,平均减少速率为0.68km2/a(0.80%/a);但不同时段的面积退缩速率却不尽相同,其中1995~1999年的退缩速率最大(1.28%/a),1999~2002年次之(1.15%/a),而1972~1995年最小(0.79%/a);南坡退缩速率(1.06%/a)要高于北坡(0.69%/a);按规模统计,小冰川的面积退缩速率明显要高于大冰川。2)1972-2010年,宁缠河和水管河河源的9条冰川的末端都在持续退缩(均值为4.7±1.5m/a),并伴随着2~81m的末端的升高(均值为39.3m),但末端的退缩速率有逐渐减缓的趋势;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1.2km2(10%),冰川厚度平均减薄率为-0.64±0.29m/a,冰储量至少减少142.6±79.3×10-3km3。基于经验公式估算整个冷龙岭地区1972~2012年的冰储量减少了42%。3)近50年来,冷龙岭地区冰川的持续退缩主要是由温度的升高引起,即使某时段降水量有所增加,其所带来的冰川积累量也不能弥补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冰川退缩量。此外,该区域冰川的退缩是受气温、降水、冰川规模、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气温上升幅度大和冰川自身规模较小是导致该区冰川强烈退缩的主要原因。西冷龙岭南坡的夏季气温升高幅度比北坡大,而冰川规模却比北坡小,致使南坡的面积退缩速率要高于北坡。4)2010~2012年,宁缠河1号冰川的年物质平衡量为-1260mm,ELA约位于4660m,超过了该冰川的最大高度。SG04号冰川的消融区的年物质平衡量为-808mm,整个冰川的年物质平衡量在-808~294mm,ELA约位于4680m,较之1972升高了约180m。5)2010~2011年,NC01号冰川的平均运动速度(2.8m/a)要低于SG04号冰川(5.2m/a);此外,近期冰川的运动速度较之早期的观测数据显示其在减缓,指示持续的冰川消融引起的冰川规模的变化对冰川运动速度有着要重要的影响。6)根据冰川消融与海拔的线性关系,通过度日模型,估算出西营河流域的冰川(占区域总面积的0.8%)2012年6月28日~2012年9月8日的融水总量为0.0083km3,占同时段流域总径流量的3.9%。若气温升高1℃,该流域冰川融水量将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8%。

王鹏辉[10](2014)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三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二、历史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谷道和中西交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谷道和中西交通(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冰川研究发展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文献对雪、冰和冰川的记述
二、解放前中外学者对我国冰川现象的观察和研究
三、新中国诞生后我国冰川学的建立和发展

(3)清代天山南路卡伦、军台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综述
    1.5 史料介绍
2.地理概况与历史背景
    2.1 地理概况
    2.2 历史背景
        2.2.1 清朝统一新疆
        2.2.2 卡伦、军台的设置及职能作用
3.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地理分布概况及特点
    3.1 各城主要卡伦、军台简介
    3.2 卡伦地理分布概况
        3.2.1 乾隆时期
        3.2.2 嘉道时期
    3.3 军台地理分布概况
        3.3.1 乾隆时期
        3.3.2 嘉道时期
    3.4 嘉道时期新增卡伦、军台的地理分布概况
    3.5 卡伦、军台地理分布的特点
        3.5.1 总体特点
        3.5.2 乾隆、嘉道两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3.6 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驻守与管理
    3.7 清末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消亡与演变
4.影响天山南路卡伦、军台地理分布的因素
    4.1 城镇规模及人口数量
        4.1.1 西四城
        4.1.2 东四城
    4.2 河流水源
    4.3 农业发展
    4.4 交通路线
    4.5 历史时期变迁
5.天山南路卡伦、军台的历史作用及对今天的启示
    5.1 主要历史作用
    5.2 对区域发展的间接推动作用
        5.2.1 卡伦
        5.2.2 军台
    5.3 对今天的启示
        5.3.1 国家统一、国力强大是确保社会稳定的现实基础
        5.3.2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各族人民交往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西陲总统事略》所附天山南路地图
    附录二 《新疆图志》所附天山南路地图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天山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冰川地貌与冰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冰川沉积序列
3 沉积剖面
4 研究方法与测试结果
5 讨论
    5.1 石英颗粒中Ge心的回零机制
    5.2 冰川演化序列与冰期划分
6 结论

(7)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冰川旅游内涵及其资源价值
2 中国冰川旅游发展概况
3 国外著名冰川公园概况
    3.1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
    3.2 少女峰—阿莱奇—比奇峰综合区
    3.3 洛斯冰川国家公园
4 中国冰川旅游组团式开发模式
    4.1 冰川旅游与城市旅游
    4.2 冰川旅游与宗教及其文化景观
    4.3 冰川遗迹旅游与科考科普旅游
    4.4 冰川旅游与湖泊旅游
    4.5 冰川旅游与森林草地旅游
5 冰川旅游组团式开发适应对策
    5.1 加强冰川旅游资源调查, 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
    5.2 实施以点带面, 点轴开发原则, 实现地区联动
    5.3 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战略, 加快冰川旅游快速发展
    5.4 全方位旅游推介, 加大市场促销力度
    5.5 建立专业旅行社, 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5.6 拓宽融资渠道, 改进基础建设水平
    5.7 制定冰川旅游规划, 完善景区环境和风险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8)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川简介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 冰川与大气圈
        1.2.2 冰川与水资源
        1.2.3 冰川与海平面
        1.2.4 冰川与自然灾害
        1.2.5 冰川与旅游资源
    1.3 国内外冰川研究进展
        1.3.1 科学考察研究阶段
        1.3.2 冰川遥感研究进展
    1.4 论文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述
    2.2 地质历史与地势地貌
    2.3 气候条件与冰川类型
    2.4 区域植被
第三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数字高程模型
        3.1.3 气象数据
        3.1.4 其他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2 冰川边界提取
    3.3 冰川边界验证
第四章 喜马拉雅山冰川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4.1 冰川面积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1.1 冰川总面积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1.2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1.3 喜马拉雅山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2 不同海拔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3 不同坡向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4 不同坡度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5 不同规模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6 不同形态类型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7 表碛物覆盖类型与表碛物非覆盖类型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8 海洋型与大陆型冰川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9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5.1 气候变化的时间特征
        5.1.1 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5.1.2 夏季均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5.2 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
        5.2.1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候变化特征
        5.2.2 喜马拉雅山东段、中段和西段的气候变化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冰川变化的主控因素分析
    6.1 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滞后性研究
    6.2 喜马拉雅山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6.3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6.4 喜马拉雅山东段、中段和西段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6.5 近30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统计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表目录
附录Ⅱ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在学期间的成果
致谢

(9)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冰川面积变化的研究
        1.2.2 冰川运动速度的研究
        1.2.3 冰川体积变化的研究
    1.3 冰川变化的监测历史与现状
        1.3.1 国际近、现代冰川监测历史与冰川变化现状
        1.3.2 中国现代冰川变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4 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标、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2.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冰川概况
第三章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1 数据源
        3.1.1 地形图及遥感数据
        3.1.2 气象资料
        3.1.3 花杆资料
    3.2 数据处理流程
    3.3 数据质量控制
        3.3.1 水平误差
        3.3.2 垂直误差
第四章 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冰川面积变化
    4.1 1972年冷龙岭地区的冰川分布及规模
    4.2 冰川面积变化
    4.3 冷龙岭区冰储量的变化
        4.3.1 典型冰川长度与面积变化
        4.3.2 典型冰川厚度与冰储量变化
        4.3.3 利用经验公式对冷龙岭区冰储量变化的估算
    4.4 冰川变化的原因
        4.4.1 中国西部近60年来气候变化
        4.4.2 冷龙岭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4.4.3 祁连山东、中和西段冰川面积变化的对比
        4.4.4 冷龙岭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对比
        4.4.5 冷龙岭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冰川长度变化的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典型冰川运动与消融
    5.1 典型冰川物质平衡的直接观测
        5.1.1 宁缠河1号冰川的消融观测
        5.1.2 水管河4号冰川消融观测
        5.1.3 两条冰川物质平衡的估算
        5.1.4 两条冰川ELA的估算
    5.2 冰川消融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5.2.1 度日模型
        5.2.2 度日模型计算NC01冰川消融季的消融量
        5.2.3 西营河流域消融季冰川消融量占河流径流量比重
        5.2.4 冰川消融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5.3 典型冰川的运动
        5.3.1 NC01和SG04号冰川运送速度观测
        5.3.2 冷龙岭典型冰川运动速度与中国西部其他冰川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背景说明和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史料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时代回应
    第一节 重整陆海边疆—以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为中心的考察
        一、龚自珍的"天地东南西北"舆地学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舆地学
        三、西北陆疆与东南海疆互动的边疆建设方略
    第二节 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三、维新变法新政中的边疆因素
        四、边疆为重心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
        五、清末民初之际边疆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
        六、未来大同世界中的中国边疆
    第三节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一、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中国疆域历史空间的结构
        二、西域与南海:古今中国与旧新域外交流的边疆枢纽
        三、边疆危机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建国方略
        四、东三省、蒙古与西藏、新疆:西北陆地边疆轴向的危局
        五、边疆残局与共和国:从帝国遗产到现代国家政略
第二章 吴禄贞的东南革命
    第一节 晚清革命党人的边疆与革命方略—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为中心
        一、孙中山的边疆革命方略
        二、黄兴的边疆革命实践
        三、章太炎的边疆舆地知识与排满革命
    第二节 吴禄贞东游日本与东南的革命聚义
        一、吴禄贞投入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二、吴禄贞在日本东京的武备留学生生涯
        三、吴禄贞投身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共谋的自立军起义
        四、吴禄贞受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五、吴禄贞在两湖的革命聚义
第三章 吴禄贞的内蒙古东四盟边疆调查
    第一节 吴禄贞入职中央练兵处
        一、吴禄贞在练兵处的职事活动
        二、吴禄贞随理藩院尚书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
    第二节 吴禄贞的内蒙东四盟调查
        一、清王朝治下的内蒙东四盟社会政治制度
        二、内蒙东四盟社会的生计与资源配置
        三、内蒙东四盟社会的风俗民情
        四、内蒙东四盟的社会危机
    第三节 吴禄贞的蒙古经营方略
        一、内蒙东四盟的边疆危机
        二、内蒙古政治和军事的改革方案
        三、内蒙古宗教与教育改革方案
        四、内蒙古经济与民生改革方案
        五、塞北边疆的近代国家建设
第四章 吴禄贞的西北边疆调查
    第一节 穿越古中原的边疆感怀
        一、吴禄贞有志于边疆
        二、吴禄贞在中原的边疆怀古与考察
    第二节 西北甘肃境内的沿途调查
        一、吴禄贞所见兰州以东的社会经济风貌
        二、吴禄贞在兰州遭遇的政治陷害
    第三节 俄日军官视野中的中国新疆
        一、马达汉、日野强呈现的新疆内外危机
        二、马达汉与日野强对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的调查
        三、马达汉考察所见西北边疆的多元族群
第五章 吴禄贞的东北边疆建设
    第一节 日本在东北边疆制造的"间岛问题"
        一、吴禄贞任职东北边疆
        二、吉林延吉厅与"间岛问题"
        三、日本对延吉厅的特殊调查
        四、日本侵占延吉厅政策的酝酿
    第二节 吴禄贞对延吉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证成—以延吉边务调查为中心
        一、中国历史体系中的延吉历史空间
        二、清王朝对延吉厅的政权建设
        三、延吉厅的地理空间
        四、韩民在延吉厅的越垦历程和"垦民"的入籍中国
        五、中国和朝鲜关于吉韩界务交涉的历史分期
        六、吴禄贞对日本"间岛问题"的纠谬
        七、日本侵占中国延吉主权和领土的政策
    第三节 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
        一、吴禄贞与吉林边务公署的设置
        二、吴禄贞面对日本越境延吉的筹谋
        三、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外交为重心
        四、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内政为重心
        五、吴禄贞参与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延吉交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历史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谷道和中西交通(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谷道和中西交通[J]. 施雅风,王宗太. 冰川冻土, 1979(02)
  • [2]中国冰川研究发展简史[J]. 施雅风,任炳辉. 冰川冻土, 1983(01)
  • [3]清代天山南路卡伦、军台地理分布研究[D]. 王涛.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4]天山木扎尔特河流域的冰川地貌与冰期[J]. 赵井东,王杰,刘时银. 地理学报, 2009(05)
  • [5]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简史[J]. 施雅风. 中国科技史料, 1986(03)
  • [6]唐代中亚热海道考[J]. 苏北海. 社会科学, 1987(03)
  • [7]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J]. 王世金,焦世泰,牛贺文.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8)
  • [8]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D]. 冀琴. 兰州大学, 2018(11)
  • [9]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D]. 曹泊. 兰州大学, 2013(10)
  • [10]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历史悠久的穆扎特冰川谷路和中西交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