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愿为中国印刷业的现代化而努力

高宝愿为中国印刷业的现代化而努力

一、高宝公司愿为中国印刷业现代化而努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学筠[1](2019)在《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数字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报纸遭遇到了新传媒巨大的冲击,报纸的发行数量和版面呈连续下滑的趋势,每年有多种报纸甚至停刊,受其影响,作为报业集团传统三驾马车之一的报纸印刷业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出现连年大幅度下滑。尤其近三年以来,随着社会平均人员工资和新闻纸张价格的全面上涨,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体陷入了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困境中。印刷在传媒集团的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面对快速增长的印刷成本与纸质媒体发行量衰减之间的矛盾,印刷业务发展战略的定位已经成为各大报业集团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利德印务来说更显急切。本文采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工具,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对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科学的深入分析,辨别出了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及企业自身拥有的优势、劣势。然后,采用SWOT矩阵分析对公司外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对战略的实施与保障进行了探讨,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本文的研究对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在市场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并对提升公司的战略管理水平和做优做强做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对同行业内的其他相关企业制订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与借鉴。

谢子卿[2](2016)在《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礼仪之争是中国天主教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以法国为切入点,深度探讨法国在中国礼仪之争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1692年康熙帝解禁天主教后中国天主教传教发展顺利,但为何罗马教廷会在18世纪初决定禁止中国礼仪,这其中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叙事尚有重大空缺,因此本文的目标就是完善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叙事,这其中礼仪之争在法国的发展是关键和重点。第二,通过研究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的关系,从中西关系史和中法对比的角度重新理解中国天主教传教史,重新审视天主教传入中国对于中国融入早期全球化过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法国传教士和法国的传教团体参与中国礼仪之争的具体过程。这其中包括:第一位进入中国传教的罗历山神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创始人陆方济,他将巴黎外方传教会带入中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士阎当,他是中国礼仪之争的主要当事人;巴黎外方传教会在17世纪末取代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成为中国礼仪的主要反对者;法国耶稣会士李明神父和郭弼恩神父支持中国礼仪,他们的着作在法国接受审查,由此法国成为中国礼仪之争的主战场。2.法国各界介入中国礼仪之争。其中,杨森派反对中国礼仪,他们亦是耶稣会一贯反对者。巴黎大主教诺阿耶、莫城主教波絮埃亦反对中国礼仪,康布雷大主教费讷隆同情耶稣会,反对过激处理礼仪问题。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拉雪兹神父支持耶稣会,曼特侬夫人亦同样牵涉入内。索邦大学在1700年审查中国礼仪,由此中国礼仪之争在法国和欧洲成为焦点话题,罗马教廷随机决定禁止中国礼仪。由此可知,礼仪之争在法国是中国礼仪之争历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耶稣会在解释适应政策的时候,承认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圣经》历史久远,承认中国文明可能优于基督教文明,因此不被当时基督教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所接受,是造成各方反对中国礼仪的一大原因。4.法国教会内部的权力斗争、传教团体间权力斗争、法国和葡萄牙在远东的国家利益冲突等等,都是导致礼仪之争矛盾被激化的重要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民族国家的地位上升,传教团体依附国家,而罗马教廷的地位下降。5.通过礼仪之争在法国的研究,可见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的影响和汉学西进对法国的影响大相径庭。法国人积极讨论中国礼仪之争,法国汉学也随之起步,并且影响到启蒙运动。而康熙年间,中国教徒中的文人数量锐减,中国人对于西学的兴趣在降低。以中国礼仪之争为切入点,探讨明末清初东西交往对于双方的影响,并且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东西方历史发展道路上的不同变数。6.有关中国礼仪之争法语原始文献的翻译,为中国天主教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史料。

张文新[3](2014)在《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正元)是全国印刷包装龙头企业,居河北省首位,在河北印刷包装业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另一方面,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缺失又制约着企业长远发展,势必成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准确判断外部形势,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发掘优势、克服劣势,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继而为区域印刷业解决求生存图发展和整体实力弱的矛盾提供参考。本文论述了制定发展战略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制定发展战略的内容和方法。本文采用PEST经济模型分析了企业身处的宏观环境,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剖析了印刷业的行业环境,从而使企业认清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从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两个层面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运用SWOT分析归纳企业内在优劣、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层级,从而提出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明确企业战略重点和阶段划分。本文提出了企业完善内部机制、优化产品结构、市场开拓策略、强化战略联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为企业战略决策和部署提供素材和参考,为企业科学快速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严鹏[4](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施茜[5](2012)在《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文中提出本文第一部分对民国设计师所处时代进行研究。满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诞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从追逐科举中第,转而争相出国深造,从而造就了一批制造时尚的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口通商,英、法、美、日租界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元素,现代城市的产生同时带来了现代市民阶层;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受教育群体扩大,为时尚的现代文化制造了受众,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会产生一批时尚设计师。万籁鸣及他周围的设计师大多数出生、成长于这个变化的时代,探究他们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追索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本章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设计萌芽于土山湾,传教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第二部分对万籁鸣早期在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圈进行研究。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在当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印刷及彩色印刷设备,他的影戏部是中国最早的中资电影机构,万籁鸣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带领他的兄弟拍出了中国最早的动画广告片。商务广告部在当时中国的设计界也是赫赫有名,中国早期月份牌广告画家,绝大多数都有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为中国早期艺术设计领域培训了第一批人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云集的地方,他们对万籁鸣以及其他设计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第三部分对《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进行研究。《良友》是中国第一份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中国的时尚生活杂志。它在推动中国时代进步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良友》,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份休闲娱乐杂志。万籁鸣在《良友》的成熟期入主美术编辑工作,将他的设计思想带入《良友》,同时也深受围绕在《良友》周围的文化名人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以《大闹天宫》为线索,对影视动漫圈的人和事进行研究。万籁鸣三兄弟创造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直至中国动漫高峰《大闹天宫》的拍摄,这中间的艰苦历程中,一直闪现着万氏兄弟、张氏兄弟、以及中国早期若干设计师的艰苦奋斗的身影。他们为中国影视动漫做出了贡献。

张岩[6](2010)在《《滨江时报》研究》文中认为《滨江时报》是民国时期哈尔滨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份民营报纸。1921年3月15日创刊于哈尔滨,至1937年10月31日停刊,历时16年半,共出版4996号报纸,经历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和日伪统治三个历史时期,在异常艰难的历史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该报秉笔直书,逐日记录了民国时期哈尔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重大新闻和百姓生活实况,因此其史料价值颇大。本文从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角度,以《滨江时报》办报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利用哈尔滨市图书馆保存的相对完整的《滨江时报》原件,对《滨江时报》的创办背景、发展过程、内容特色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把该报的主要历史活动和历史事实挖掘和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报在推动区域报业繁荣、促进哈尔滨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影响。全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论述的是《滨江时报》创办的历史背景,即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哈尔滨城市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哈尔滨城市报业的兴起等三个方面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的兴衰过程。包括创办者范介卿的早期报业活动经历及办报思想;《滨江时报》创办的经过。第三章主要分析《滨江时报》新闻报道的内容特色。以1932年2月为界,分为前期(1921—1932年)和后期(1932—1937年)两个阶段。前期新闻报道的内容主旋律是反帝爱国,维护国家统一;后期新闻报道的内容特征是在日伪新闻统制下,该报进行策略性地隐蔽式报道,以求生存,避免被封杀。第四章重点分析《滨江时报》的社论、短评的思想倾向及特点。第五章从三个方面研究《滨江时报》的副刊,即文艺副刊、《消闲录》和《滨江画报》,通过对副刊刊载内容的介绍,分析出副刊在教育读者、感悟读者方面所发挥的文化教育功能。第六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的广告,通过广告分类、变化、收费及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分析解读,透视近代哈尔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第七章主要研究《滨江时报》与读者的互动关系,重点分析《滨江时报》搭建的编者与读者互动的平台——“读者之声”专栏的特色及作用。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总结《滨江时报》的历史作用和研究《滨江时报》所获得的历史启示。

李莅[7](2010)在《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文中研究表明技术跨越作为技术创新的最高层次,虽然各国都在积极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但理论研究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兴起的。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深层次的技术跨越理论成果并不多见,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在解释并指导一国产业实现技术跨越方面,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技术跨越,构建产业技术跨越理论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论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刻画了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关联及其产业发展效应,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扩散现象,论证了技术跨越主体的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积累过程以及技术生态环境的构建,并归纳和比较了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模式。论文沿着产业技术跨越客体—主体—环境的分层研究与讨论,在企业与产业两个层面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后发国在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知识与市场资源,提升本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与市场能力,完善本国产业技术生态环境,选择合理的技术跨越模式的基本观点。全文共分九个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产业技术跨越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是后续各章的研究基础。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领域里探寻技术跨越思想的来源;其次,对后发国技术跨越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后发优势理论、传统及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进行回顾,有利于从理论发展角度理清思路;再次,界定了产业技术跨越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赶超以及技术跨越;接着,利用前沿生产函数等分析工具对技术跨越的类型进行辨析;最后,对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关键要素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三章,全球价值链中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发展。全球价值链是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后发国企业既是全球价值链企业网络中的成员,更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主体。本章首先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及产生动因、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分析当代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跨越所处的国际分工背景;其次,从企业视角解构全球价值链,包括网络成员、网络结构、网络驱动力、网络治理方面的分析。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关联是全球价值链知识传递产生的核心概念,从关联的含义、关联的分类以及关联实现途径方面逐层展开。接着从产业层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对后发国产生的影响,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目标冲突出发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产业技术进步效应。最后,基于技术跨越实现条件的文献回顾基础上,构建了后发国产业技术跨越影响因素的菱形理论结构,并据此提出后续论文的分析框架。第四章,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扩散。作为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客体研究部分,本章从影响产业技术跨越的知识与人才要素着手,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中技术扩散的主体,技术扩散的特点与动因,技术扩散的渠道以及实现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最后引入一个评价全球价值链技术扩散的计量模型。第五章,技术学习与企业技术跨越能力的积累。企业层面的技术学习与能力积累是后发国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前提和基础,本章是对技术跨越主体的研究。首先从概念上从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结构等概念进行综述,并对企业技术跨越和技术跨越能力的概念作了界定,同时设计了一个企业技术跨越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本章阐述了后发企业技术学习模式对于技术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接着利用加工贸易这种全球价值链的具体嵌入方式,分析阶段性知识边界以及知识传递机制和技术扩散的具体过程。最后,结合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全球价值链的类型以及实现方式,分析全球价值链具体嵌入过程对企业技术跨越能力积累的影响。第六章,基于产业技术跨越的技术生态环境构建。本章作为技术跨越的环境研究部分,从全球价值链对国内市场需求、产业链完整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发,探讨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环境因素。首先从技术的环境属性、技术生态的主要特征以及技术生态环境的含义与构成,从概念层面阐述良好的技术生态环境对于该国技术能力积累的意义;其次,从产业链、技术链到产业技术链的系列概念相关性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产业技术链整合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必备条件。最后,提出构建有利于实现技术跨越的技术生态网络模式。第七章,后发国产业技术跨越案例研究。本章通过对韩国CDMA产业以及印度软件产业技术跨越的案例研究,得出产业技术跨越的实现需要得到政府扶持、技术标准确立、国内产业价值链完整性构建等结论。第八章,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模式。本章旨在归纳总结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模式。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证了每种模式的含义、实现形式及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论述了技术跨越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九章,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在前面各章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并对论文后续研究指出方向。

冯孝明[8](2008)在《西正公司强势品牌创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正公司是一个专业的防伪印刷品加工与服务企业。印刷业在国际国内都是一个传统的成熟行业,西正公司专营印刷品已有20年的历史,其技术、加工、服务、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均与印刷行业同行的传统模式基本相同。多年来公司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企业走过了较长期的平稳发展、渐进式增长的良性发展之路。但是,印刷企业在国内已明显处于超饱和状态,西正公司原有的优势市场也在面临严峻的冲击,技术领先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传统的营销手段已不能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继续快速上升的瓶颈。随着品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品牌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话题,印刷业也不例外。本文拟运用品牌创建与管理的有关理论,对西正公司为什么要在传统的印刷行业打响品牌战,怎样创建印刷业的名牌,如何传播和管理西正印刷品牌,如何借用品牌的力量赢得更多的市场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西正公司未来的营销起到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正文分九章。第一章:引言部分。综述了西正公司创建强势品牌的背景、品牌对印刷业的作用和本文写作的目的。第二章:企业为什么日益关注品牌。主要分析了我国企业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品牌。第三章:强势品牌的含义与特征。首先阐述了品牌和品牌资产的含义,进而提出了强势品牌的特征和分析了企业创建强势品牌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哪些主要作用。第四章:印刷企业为什么要创建品牌。分析了印刷企业必须创建品牌的原因、现状和行业的成功经验。第五章:西正公司创建品牌的必要性。通过西正公司简介、西正公司的品牌现状进行分析,说明西正公司为什么必须在印刷行业创建强势品牌。第六章:西正公司的品牌定位与品牌建设。运用品牌识别理论,结合企业的实际对西正公司的品牌进行定位,进而提出了树立西正企业品牌的策略。第七章:西正公司品牌要素的选择策略。运用品牌要素的选择理论,从名称、标识、广告语、包装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选择有利于西正公司品牌创建的要素,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第八章:西正公司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运用品牌营销传播的一般工具和策略,从客户、业务特点、市场环境、地域、印刷采购的模式等角度选择了西正公司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第九章:结论与建议。总结了西正公司在经营管理实践当中必须运用品牌的思维、品牌营销的意识、品牌的持久积累来不断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白水[9](2001)在《高宝公司愿为中国印刷业现代化而努力》文中研究说明前些日子,本社记者采访了德国高宝公司销售副总裁彼得·耶格斯陀夫、高宝公司首席代表海杜克以及高宝公司北京代表处王联彪先生,请他们谈谈高宝公司的发展和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二、高宝公司愿为中国印刷业现代化而努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宝公司愿为中国印刷业现代化而努力(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2.1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概述
        2.1.1 公司发展概况
        2.1.2 公司组织架构
        2.1.3 公司经营情况
    2.2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分析
        2.2.2 行业环境分析
    2.3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2.3.1 公司资源分析
        2.3.2 公司能力分析
    2.4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SWOT分析
        2.4.1 公司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2.4.2 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2.4.3 公司SWOT矩阵综合分析
第3章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方案制定
    3.1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愿景、战略目标与定位
        3.1.1 公司愿景与使命
        3.1.2 发展战略目标
        3.1.3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3.2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方案
        3.2.1 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
        3.2.2 公司总体战略的制定
        3.2.3 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
    3.3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职能战略的制定
        3.3.1 品牌战略
        3.3.2 人力资源战略
        3.3.3 市场营销战略
第4章 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与效果预测
    4.1 长沙利德印务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4.1.1 发展战略的实施原则
        4.1.2 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4.2 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4.2.1 优化组织结构
        4.2.2 企业文化建设
        4.2.3 完善管理制度
        4.2.4 人力资源保障
        4.2.5 技术与市场运营保障措施
    4.3 发展战略实施效果预测
        4.3.1 公司市场占有率效果预测
        4.3.2 公司经营管理成本效果预测
        4.3.3 公司核心竞争力效果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中国礼仪之争历史的基本线索
    1.2 近年来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中国礼仪之争研究中的困境和问题意识
    1.4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介入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
    1.5 研究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关系的意义
    1.6 法文原始文献的初步探索
第2章 中国礼仪问题初入法国
    2.1 中国礼仪问题初入法国
        2.1.1 17 世纪初法国人对于中国和中国宗教的认识
        2.1.2 第一位入华法国传教士耶稣会士罗历山神父
    2.2 杨森主义和中国礼仪问题
        2.2.1 帕斯卡反对中国礼仪
        2.2.2 阿诺德反对中国礼仪
        2.2.3 耶稣会在法国的“道德败坏”和在华传教适应政策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3章 17 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入华
    3.1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立和入华始末
        3.1.1 罗历山神父、教廷传信部以及远东的宗座代牧制
        3.1.2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立
        3.1.3 陆方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远东之行
        3.1.4 陆方济的第三次远东之行和入华始末
    3.2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葡萄牙保教权的争斗
        3.2.1 巴黎外方传教会帮助法国进行海外扩张
        3.2.2 远东传教士向宗座代牧宣誓的问题
    3.3 17 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入华
        3.3.1 17 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士入华过程
        3.3.2 葡萄牙耶稣会士和法国耶稣会的内讧
        3.3.3 法国耶稣会士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暹罗的合作与冲突
    本章小结
第4章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法国耶稣会士将中国礼仪问题带入法国
    4.1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中国礼仪问题
        4.1.1 巴黎外方传教会初入中国的困境
        4.1.2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福建宗座代牧阎当代牧主教发布《阎当训令》
        4.1.3 巴黎外方传教会全力支持阎当向罗马教廷申诉中国礼仪问题
    4.2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士将中国礼仪问题带入法国
        4.2.1 17 世纪末中国和中国礼仪问题在法国的传播
        4.2.2 柏应理神父《中国哲学家孔子》和礼仪问题在法国的转向
        4.2.3 李明神父《中国近事报道》和郭弼恩神父《1692 年康熙宽容天主教传教诏令史》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礼仪问题在1700年的法国达到最高潮
    5.1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支持者
        5.1.1 1700 年法国耶稣会士在宫廷的地位和拉雪兹神父对礼仪问题的态度
        5.1.2 费讷隆和耶稣会的亲密关系
        5.1.3 费讷隆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
    5.2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反对者
        5.2.1 曼特侬夫人反对中国礼仪
        5.2.2 巴黎大主教诺阿耶反对中国礼仪
        5.2.3 莫城主教波絮埃反对中国礼仪的观点和现实因素
        5.2.4 巴黎外方传教会向罗马教廷申诉中国礼仪问题的过程
    5.3 中国礼仪问题在1700年的法国被谴责
        5.3.1 波絮埃等人1700年全国教士大会上提出中国礼仪问题
        5.3.2 波絮埃等人试图让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
        5.3.3 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过程的三个问题
        5.3.4 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的辩论要点
    本章小结
第6章 尾声:中国礼仪问题传回中国
    6.1 1704 年罗马教廷禁止中国礼仪的过程
    6.2 多罗出使中国失败的经过
第7章 结论
    7.1 法国在中国礼仪之争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7.2 中国礼仪问题争论的三个层面
    7.3 从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的关系看待明清之际东西方不同的发展方向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一):《阎当主教训令》
    译者按
    阎当阁下的训令,索邦大学博士,中国福建省宗座代牧
    提交至圣职业部的问题集 由教宗英诺森十二世确定训令中所有条款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二):阎当主教1699年 1 月11日致信夏尔莫的信
    译者按
    致读者
    阎当主教1699年1月11日致信夏尔莫的信 1700年4月抵达巴黎 此信揭示李明神父关于中国古代宗教观之谬论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三):法国耶稣会士郭弼恩神父《1692 年康熙宽容天主教传教诏令史》译文
    译者按
    上卷
    下卷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四)《一位索邦大学博士的日记》(节译)
    译者按
    编者M.A.Gazier导读(节选)
    1700 年日记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五):《维基百科法文条目:杨森主义(Jansénisme)》
    译者按
    1.杨森主义的定义问题
    2.杨森主义的起源
        2.1 特兰托会议中的圣宠问题
        2.2 法国的奥古斯丁主义:圣西昂和阿诺德家族(Les Arnauld)
    3.在法国发生关于《奥古斯丁》的论战
    4.五个命题
    5.杨森派和莫利纳派的论战
    6.帕斯卡与外乡人运动
    7.杨森派在政治上的对立
    8.教会大和解时期
    9.大和解时期结束后的新迫害
    10.《论上帝独子》和大申诉时期
    11.杨森运动的普及
    12.高等法院中的杨森派
        12.1 杨森派和高等法院的联合
        12.2 18 世纪高等法院暴动中杨森派的因素
    13.杨森主义和法国大革命
        13.1 杨森派在《教会公民组织法》中扮演的角色
        13.2 杨森派被明显夸大的历史角色
    14.法国之外的杨森派
        14.1 鲁汶
        14.2 荷兰
        14.3 意大利
    15. 19 世纪的杨森主义?
主要人物事件编年表
参考文献
    一.外文档案和报刊索引
    二. 外文原始文献和研究专着
    三.古籍和原始文献
    四.中文译着、中文研究专着以及学位论文
    五.中文期刊、集刊以及论文集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河北正元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1.4 技术环境分析
    2.2 印刷行业环境分析
        2.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2.2.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2.2.3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2.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2.2.5 替代品的威胁
    2.3 河北正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3.1 面临的机遇
        2.3.2 面临的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北正元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3.1 企业概述
    3.2 企业资源分析
        3.2.1 实物资源分析
        3.2.2 财务资源分析
        3.2.3 组织资源分析
        3.2.4 人力资源分析
        3.2.5 文化资源分析
    3.3 企业能力分析
        3.3.1 管理能力分析
        3.3.2 生产运作能力分析
        3.3.3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3.3.4 产品研发能力分析
        3.3.5 企业独特竞争力分析
    3.4 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3.4.1 优势
        3.4.2 劣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正元集团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4.1 SWOT 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1.5 SWOT 综合分析
    4.2 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
        4.2.1 战略指导思想
        4.2.2 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4.2.3 战略方针
        4.2.4 战略目标
    4.3 发展战略选择
    4.4 战略重点及阶段划分
        4.4.1 战略重点
        4.4.2 战略阶段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正元集团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破解企业体制机制发展瓶颈
        5.1.1 不断推进企业组织架构和机制变革
        5.1.2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步伐
        5.1.3 完善 ERP 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
    5.2 以政策导向为主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业务扩张步伐
        5.2.1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布局
        5.2.2 加快项目建设做大企业经济总量
        5.2.3 适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聚
    5.3 从客户为中心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5.3.1 明确目标市场定位
        5.3.2 实施品牌化产品策略
        5.3.3 加大对大客户的攻关力度
    5.4 从互利双赢为目标加强战略联盟与合作
        5.4.1 加强与合资方巩固战略联盟关系
        5.4.2 加强与合作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
        5.4.3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友好协作
        5.4.4 加强与科研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5.4.5 加强与各级政府交往与协作
    5.5 以构建企业文化为灵魂全面提升企业凝聚力
        5.5.1 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契合
        5.5.2 企业文化必须营造温馨美好的留人环境
        5.5.3 企业文化塑造必须与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相关联
        5.5.4 企业文化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凝聚向心力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小结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小结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小结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研究的视角
    3. 研究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概念的界定
    6.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7.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二、 王朝的覆灭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端
    (一) 科举之路的终结——新哲学观出现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1. 科举制度废除与新型知识分子诞生
        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二) 新旧体制的更迭——民族资产阶级涌现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1.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2. 新经济体制与新型资产阶级
    (三) 上海开埠——新印刷技术与新设计技艺的传播
        1. 土山湾孤儿工艺场的西洋技艺
        2. 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印刷工艺与中国近代刊物
    (四) 本章结论
三、 万籁鸣与商务印书馆的时尚文化圈
    (一) 对设计艺术的慷慨解囊——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理念
        1. 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和经营视野
        2.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成立机缘
    (二) 中国首批设计师的聚集——万籁鸣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们
        1. 幼年万籁鸣的生活
        2. 考入商务印书馆的 1919 年
        3. 商务印书馆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师
    (三) 面向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端
        1. 鲁迅与未名社、北新书局的装帧设计师
        2. 着名书店与书局里的装帧设计师们
        3. 比亚兹莱与中国装帧设计风格
        4. 逐渐发展的产品包装设计
        5. 印染工艺与展示设计
        6. 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四) 竞争与互助的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同时代的设计机构
        1. 广告公司风起云涌
        2. 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
        3. 商务的人才流失促成“穉英画室”的成就
    (五) 本章结论
四、 万籁鸣与《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
    (一) 丰富庞杂,与时代并行——《良友》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1. 从《少年良友》到《良友》——伍联德的创刊历程
        2. 睿智的目光——《良友》的编辑视野与经营方式
        3. 剧增的影响力——倍受名人青睐的《良友》
    (二) 商务印书馆设计师的再集结——万籁鸣主编《良友》前后的设计师们
        1. 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时尚生活设计圈
        2. 着名的设计师兄弟们
        3. 鼎盛时期担任《良友》美术主编的万籁鸣
        4. 追求时尚的社会名流与《良友》的文化名人
    (三) 变化微妙的出版风格——伍联德之后四任主编
        1. 充满朝气的上升时期——从周瘦鹃到梁得所
        2. 有惊无险的主编更换——从梁得所到马国亮
        3. 一波三折的人事变动——从马国亮到张沅恒
    (四) 摩登的风向标——与《良友》同时期的艺术刊物与设计
        1. 利润丰厚的出版事业和层出不穷的画报
        2. 投资艺术杂志的慈善家邵洵美
    (五) 本章结论
五、 万籁鸣与影视动漫设计圈的艺术家
    (一) 风靡中国的美国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艰难起步
        1. 国际动画电影业风生水起
        2.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业的艰难起步
    (二) 青涩的处女作——万氏兄弟与中国本土动画的诞生
        1. 万氏四兄弟齐聚上海
        2. 多方筹措——从无到有的设备、原料和技术
        3. 保密核心技术——万氏兄弟与民国其他动画制作者
        4. 前赴后继——早期其他形式的动画片
    (三) 《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万氏兄弟动画设计风格
        1. 从模仿到创造——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2. 对传统文化的融汇——剪纸动画片的诞生
        3. 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万超尘与木偶片的诞生经过
    (四) 《大闹天宫》的辉煌——实现创作中国风格动画的人生梦想
        1. 艰难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多舛命运
        2. 时尚兄弟连——万氏兄弟和张氏兄弟再次合作
        3. “孙悟空”与“阿童木”——《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
    (五)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滨江时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滨江时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
        一、中东铁路的修建
        二、哈尔滨国际移民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哈尔滨城市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金融业的发展
        二、工商业的繁荣
        三、交通、邮政、电信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哈尔滨城市报业的异军突起
        一、哈尔滨多元城市文化的构建
        二、哈尔滨报业的出现
第二章 范介卿与《滨江时报》
    第一节 范介卿创办《滨江时报》
        一、范介卿的早期报业活动
        二、范介卿创办《滨江时报》
        三、《滨江时报》的前期发展及第一次休刊、复刊和终刊
    第二节 范介卿的办报思想
        一、报纸要成为佐商扶导、教人致富的经济杠杆
        二、报纸要成为匡扶引领社会进步的舆论导师
第三章 《滨江时报》新闻报道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前期报道的内容特色(1921 年 3 月—1932 年 2 月)
        一、对重大事件连续追踪报道
        二、倡导实业,研究工艺
        三、关注旅俄华侨命运,揭露苏俄排华行径
        四、反帝爱国,维护国家统一
    第二节 后期新闻报道特色(1932 年 2 月—1937 年 10 月)
        一、“拥日”的新闻报道中隐含抗日信息
        二、积极关注报道慈善救济事业
第四章 《滨江时报》的评论分析
    第一节 《滨江时报》的社论分析
    第二节 《滨江时报》的短评分析
第五章 《滨江时报》的副刊研究
    第一节 文艺副刊
        一、创刊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文艺副刊
        二、“九一八”事变到哈尔滨陷落之间的文艺副刊
        三、哈尔滨陷落以后的文艺副刊与“沦陷区文学”
    第二节 《消闲录》分析
        一、《消闲录》的结构和内容
        二、《消闲录》的特色栏目——傅家甸春秋
    第三节 《滨江画报》分析
        一、儿童游戏栏目
        二、反映社会底层妇女生活状况
第六章 《滨江时报》的广告分析
    第一节 《滨江时报》的广告分类及变化
        一、《滨江时报》广告的分类及其所占比例的变化
        二、《滨江时报》广告版面的变化
        三、《滨江时报》广告诉求对象的变化
        四、《滨江时报》的电影广告的特点
    第二节 《滨江时报》广告收费
    第三节 《滨江时报》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激发民族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引导市民塑造自己理想的身份和地位
第七章 《滨江时报》与读者的互动研究
    第一节 “读者之声”栏目的创办
    第二节 “读者之声”话题的主要内容
        一、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二、提倡教育兴邦思想
        三、对女性问题和女权问题的思考
        四、对社会现实问题发表看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及简要述评
        二、国内研究状况与简要述评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产业技术跨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后发国技术跨越研究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的生产力跨越发展思想
        二、依附论和依附发展论
    第二节 后发国技术跨越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发展经济学理论
        二、后发优势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四、雁行模式及其理论拓展
        五、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新发展
    第三节 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概念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产业技术跨越的涵义
    第四节 产业技术跨越的类型与关键要素
        一、前沿生产函数与技术效率
        二、效率增进型与技术创新型技术跨越的含义
        三、影响产业技术跨越的关键要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中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发展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一、全球价值链的内涵
        二、分工的内涵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网络
        一、网络成员
        二、网络结构
        三、网络驱动力
        四、网络治理
    第三节 企业网络中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的关联
        一、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关联的含义
        二、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关联的分类
        三、关联的实现途径
    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后发国的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一、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冲突与和谐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效应
        三、产业技术进步效应
        四、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陷阱
    第五节 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理论分析框架
        一、产业技术跨越的影响因素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三、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技术跨越的分析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扩散
    第一节 技术跨越要素条件中的知识与人才
        一、知识要素与技术知识的主要类型
        二、人才要素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扩散主体——跨国公司
        一、技术扩散的程度
        二、扩散技术的适用性
        三、东道国获得技术的成本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中技术扩散的特点与动因
        一、全球价值链中技术扩散的主要特点
        二、技术来源方的推动
        三、技术接受方的拉动
    第四节 全球价值链中技术扩散的渠道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三、技术贸易与技术产品贸易
    第五节 全球价值链中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层面的影响
        二、企业层面的影响
        三、技术层面的影响
        四、全球价值链技术扩散计量模型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学习与企业技术跨越能力的积累
    第一节 技术能力与企业技术跨越
        一、技术能力与技术赶超
        二、企业技术跨越与技术跨越能力
    第二节 后发国企业技术学习模式
        一、技术学习的含义
        二、后发国企业技术学习模式
        三、全球价值链中企业间的知识传递方式
        四、技术学习与技术跨越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中企业技术跨越的影响因素
        一、全球价值链类型对企业技术进步效应的比较
        二、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企业技术跨越的相关性
        三、嵌入与自主全球价值链对技术跨越能力影响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中国企业技术跨越的典型案例研究
        一、振华港机的技术学习与技术创新
        二、华为的技术学习与技术跨越
        三、万向集团的技术跨越
        四、案例研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产业技术跨越的技术生态环境构建
    第一节 技术生态环境的含义及构成
        一、技术的环境属性
        二、技术生态的主要特征
        三、技术生态环境的含义与构成
    第二节 产业链、技术链及产业技术链的基本概念
        一、产业链的定义
        二、产业链中的产业关联效应
        三、技术链的界定
        四、产业技术链的含义
        五、产业技术链整合的意义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对技术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产业技术链整合的障碍
        二、国内市场需求成长的困境
    第四节 技术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破解技术生态环境构建障碍的政府与市场功能
        二、技术生态网络模式构建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后发国产业技术跨越案例研究
    第一节 韩国CDMA 产业技术跨越
        一、全球移动通信产业技术标准
        二、韩国CDMA 产业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成功技术跨越的原因分析
        四、全球价值链中CDMA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五、案例启示
    第二节 印度软件产业技术跨越
        一、全球软件产业分工及技术发展现状
        二、印度软件产业技术发展路径
        三、印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四、全球价值链中印度软件产业现状分析
        五、案例启示
    本章小节
第八章 产业技术跨越基本模式
    第一节 基于技术源获取途径的分类
        一、技术源的获取
        二、技术引进模式
        三、技术并购模式
        四、技术合作模式
        五、自主创新模式
    第二节 基于跨越主体的分类
        一、熊彼特假说与跨越主体
        二、大企业模式
        三、中小企业模式
        四、跨国公司模式
    第三节 基于技术跨越外部驱动力的分类
        一、理论依据
        二、市场主导模式
        三、政府主导模式
    第四节 产业技术跨越的模式选择
        一、后发国家实施技术跨越的产业技术选择
        二、产业技术模式与技术跨越模式选择
        三、产业技术跨越模式的组合性
    本章小节
第九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8)西正公司强势品牌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企业竞争的环境决定了企业日益重视品牌
        1.1.2 我国印刷业品牌创建的基本状况
    1.2 论文研究的对象、目的和预期的效果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
2 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
    2.1 品牌、品牌资产的含义
        2.1.1 品牌的不同释义
        2.1.2 品牌资产的不同释义
    2.2 品牌与品牌资产的作用
    2.3 强势品牌的特征
3 印刷行业为什么要创建强势品牌
    3.1 我国企业为什么日益关注品牌
    3.2 印刷行业的分类
    3.3 印刷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必要性
        3.3.1 创立品牌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3.2 印刷行业品牌现状分析
        3.3.3 西正公司同业品牌打造的经验
    3.4 西正公司创建强势品牌的必要性
        3.4.1 西正公司简介
        3.4.2 西正公司品牌现状与发展战略
4 西正公司品牌定位与品牌建设
    4.1 西正公司品牌的定位
        4.1.1 产品定位
        4.1.2 文化定位
        4.1.3 目标客户定位
        4.1.4 服务定位
    4.2 西正品牌的核心识别
    4.3 树立西正品牌企业地位的策略
5 西正公司品牌要素选择策略
    5.1 西正公司的命名
    5.2 西正公司的标识
    5.3 西正公司的广告语
    5.4 西正公司的包装
6 西正品牌创建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6.1 西正公司品牌营销传播工具的选择
        6.1.1 大众媒体的接触
        6.1.2 网络传播
        6.1.3 体验式接触
    6.2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6.2.1 以技术为核心的营销传播策略
        6.2.2 整合创意主题
        6.2.3 整合企业内部资源
        6.2.4 设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
        6.2.5 继续加强个人业务联系的深度
        6.2.6 顾客化营销传播
        6.2.7 打造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的优秀印刷职业经理人
        6.2.8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的传播侧重点
7 总结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四、高宝公司愿为中国印刷业现代化而努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利德印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学筠. 湖南大学, 2019(07)
  • [2]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D]. 谢子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3]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文新. 燕山大学, 2014(01)
  • [4]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D]. 施茜. 苏州大学, 2012(09)
  • [6]《滨江时报》研究[D]. 张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7]全球价值链中后发国产业的技术跨越[D]. 李莅.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5)
  • [8]西正公司强势品牌创建研究[D]. 冯孝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9)
  • [9]高宝公司愿为中国印刷业现代化而努力[J]. 白水. 印刷杂志, 2001(01)

标签:;  ;  ;  ;  ;  

高宝愿为中国印刷业的现代化而努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