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践,学用结合

联系实践,学用结合

一、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刘星滟[1](2018)在《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信号效应:来自筛选假设的解释》文中指出国民外语能力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性生产特征,英语技能在就业市场上的正外部性也已被理论与经验研究证实,因此英语教育在我国一直持续着一种“政策性热情”。然而非理性的英语过度教育不仅浪费家庭和个人的金钱与时间效用,还会影响整个受教育群体对英语教育投资的合理判断。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推进,“英语减负”的舆论再次让英语教育投资面临权衡取舍。鉴于此,本文认为或可从经济学的角度辨析英语技能的经济效用,以期得出可以使个人和社会收益最优的结论建议,为英语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参考。语言能力的人力资本属性是语言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相关文献经常提及外语技能可作为求职者高能力的信号发送给雇主以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但对此并没有展开论述。因而本文基于教育信号理论中的筛选假设对英语技能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也是本文的可能创新点——为语言技能回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来自信号理论的视角与经验证据。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英语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回报到底是其人力资本效应的结果,还是其作为一种信号的结果,亦或两者兼而有之?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鉴教育筛选理论的相关实证检验方法,并运用详细的雇主、雇员匹配数据以便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信号的发送者与接受者的异质性,从而确认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信号效应,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难点所在。本文对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人力资本以及信号理论中的筛选假设进行文献梳理和归纳,从现有研究中总结出筛选理论较为经典的几种验证方法,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在此基础上,综合“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的丰富指标,本文依照Wiles检验基于Mincer工资方程构建英语技能学用结合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计量模型,以关键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英语技能学用结合的现状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在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辨析了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信号效应,并通过城乡户口、男女性别、管理层与非管理层的分组回归分析,考察英语技能在不同劳动力群体之间的效应差异,最后讨论了英语人力资本在企业内部可能的影响机制。基于对模型估计结果的讨论发现,英语学用结合可以显著地促进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其边际效应(17.2%)与现有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英语熟练度的工资回报率较为一致,表明英语技能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回报更多地是其人力资本效应的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和处理效应模型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分组回归分析发现,对于农村户口和非管理层的员工,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信号效应存在失灵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导致信号扭曲。对于英语技能人力资本效应的影响渠道,除了文献中阐述的外语学习的正外部性及其对非认知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验证了它还可通过员工的职业发展、工作任务与知识学习这三种企业内部渠道发挥作用。针对主要研究发现,本文从政策制定者、企业、劳动力个体等三个角度,对如何发挥并利用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和信号效应、以及如何促进英语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研究不足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姚力其[2](2015)在《基层中央银行学用结合应用探讨》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要全面履行好各项职能,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而教育培训是核心手段。但目前基层央行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并最终影响到其履职。学用结合是保障培训效果的核心手段,如何全面、深入、科学地推进学用结合,是现阶段基层央行亟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刘飞[3](2021)在《论学用结合型课堂教学》文中提出"学""用"分离、重"学"轻"用"是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指向"学用结合"的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提质创新的必然选择。根据"学""用"的不同内涵和指向,课堂教学中的"学用结合"具有四种类型:学会-会用、会学-会用、学会-活用、会学-活用,体现为不同的学用境界。学用结合型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关联性、情境性、实践性等特征。设计"结构-定向"的表现性目标、践行指向积极迁移的教与学、开发教学论取向的情境评价应成为学用结合型课堂教学的实践追求。

孙跃,卢国琪[4](2013)在《20世纪中期中国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述评》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讲话的直接推动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乃至其他各行各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史称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人们习惯称为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特点之鲜明,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壮丽篇章,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屈鹏斌[5](2019)在《供给侧视阈下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是党中央着眼于新时期“三农”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信息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供给侧视阈出发,对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做了深入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远程教育和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及研究现状。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和主要做法。第四章主要基于供给侧视阈对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进行了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章主要对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进行了对策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调查问卷掌握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涵盖党员个人基本情况、课程资源供给情况、技术资源供给情况、人力资源供给情况、其他情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资源供给来源单一、供需错位、学用脱节;二是信号切换和网络故障、维修方式单一、维修耗时长等问题;三是专职站点管理员缺位、兼职现象普遍、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四是供给地点空间分布待优化、供给时间错位、供给方式单一滞后等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供给侧视阈出发,找出了制约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发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要突出远程教育党性教育,分类施策创新形式提升效果;二是转变课程资源供给思维定势,增强课程资源有效供给;三是加强远程教育平台软硬件建设,增强技术资源有效供给;四是加强远程教育专职队伍建设,增强人力资源有效供给。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改进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而且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提升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申婵[6](2019)在《陈之佛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陈之佛早期留学履历和创办“尚美图案馆”的图案设计实践,来了解陈之佛图案教学思想的形成,以期探讨陈之佛如何吸收日本图案教育体系为我所用,并融入到中国图案教育中去。通过对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的创办历史条件和教学史考,以及与同类开办图案教育的美术院校的对比研究,来深入了解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学大背景和其社会地位。通过对陈之佛与同时代图案教育家的对比研究,来确定陈之佛在民国时期,中国图案教育大环境中的一个地位。对陈之佛等图案教育家的研究,以及对上海美专等院校图案教学的研究,可以清楚认识民国时期图案教育的概况和发展情况。《图案法ABC》是陈之佛图案教学主张的重要反映,也是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图案法ABC》的解读,结合陈之佛的图案教学主张,即图案教学中,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中西艺术文化相互融合、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来深入探讨陈之佛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联系与影响。陈之佛的图案教育思想与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教学理念共同构成了二十世纪民国图案教育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中国早期图案教育的发展。综上,以期探讨陈之佛图案教学思想和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经验的现时代意义,即重建“图案学”体系的迫切需要与在当代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中,对“道器结合”、“学用结合”、“中西融合”等观念的重视。

张所倩[7](2009)在《以集体性促进反思 ——校际研修方式特征研究的一个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反思性教学研究和反思型教师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的反思离不开正确思维方式的引领。为了鼓励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学校开展了校本研修的活动。在校本研修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想法与其他教师一起交流与共享。教师运用头脑风暴法、深度会谈等方法与不同的思想和方法交流,在集体思维的知识共享与柔性碰撞中,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师研修的水平,笔者所在的浦东新区创设了校际研修的新的体制与方法,探索了反思性研修的深入展开。反思性研修要求以不断反思为推动力,把研修的理念、研修设计、研修状态和研修效果作为对象进行思考,同时要求反思者时刻处于一种“不满意”的审视状态,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更新研修理念,变革研修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提高研修效益。为了探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反思性研修在校际学科教学联合体中的案例研究,旨在为广大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充分发挥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的互动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指出在校际学科教学联合的校本研修中,利用教学展示与教师反思互动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研修活动、利用教学研讨促进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方法来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利用集体思维与反思相互作用的方法来确立科研课题的方案,由此更好地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达成共识,创造灵感、进发新的思想和观点,以集体性思维促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张萝萍[8](1995)在《试论中师化学教学的学用结合》文中提出试论中师化学教学的学用结合江苏省吴江市吴江师范学校(215200)张萝萍从学历层次说,中师化学教学内容与普中相仿,而从培养目标说,中师化学教学双明显有别于普中。如何搞好中师化学教学?这里就学用结合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学用结合是认识规律、教育原则的体现...

詹一虹[9](2004)在《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和进行大量的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配置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建议和措施。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的现状,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人力资本的概念,并阐述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分析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和资源配置的三个机制,强调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呈现市场化的趋势,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低、部门职业垄断和国有部门用人机制改革滞后。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配置机制对于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我国高校毕业生配置机制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变而改变的,经历了计划配置、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过度再向市场配置演变的过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虽然走向了市场,但是其现状不容乐观,体制的不健全与学生自身素质不高都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合理配置的主要障碍。本文用大量的数据和实证材料对目前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描述,以湖北省2003届毕业生数据为基础,对“九五”和“十五”期间湖北省大学毕业生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大量数据为实证材料,对人力资源配置的环境进行了理论分析。“十五”期间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观念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研究。本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外部关系,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因,提出首先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然后实现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工作找寻”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理论观点,分别对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就业市场发育状况作了论证。 <WP=4>合理的保障体系能为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良好的条件。建立合理的毕业生配置的保障体系,首先要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其次必须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与全面发展,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工资机制、学用结合、过度教育、就业市场分割等多个方面都直接影响我国毕业生资源配置。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指数体系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框架,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系统、完整、科学、定量、有效的就业决策支持系统。要实现对大学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就必须建立起合理的配置模式,建立起自主合理的就业管理与就业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率的工作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对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模式的设想:以市场作为基础性配置方式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模式的必然选择;以政府调控为辅助的手段有利于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目的,既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也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只有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改革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才能达到高校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在对国内外的一些典范进行了调查研究,特别是以美国和日本为实例并与我国毕业生具体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合理化的建议。

杨坤生[10](2001)在《结合型教学与能力型课程》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它强调教学过程的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为了培养学生一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我们主张 ,通过学用结合 ,把教学过程变成学以致用的过程 ,从而构建能力型课程体系

二、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信号效应:来自筛选假设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难点与突破
        1.5.1 研究的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1.6 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英语技能
        2.1.2 人力资本效应
        2.1.3 信号效应
    2.2 语言经济学研究进展
        2.2.1 理论研究进展:从民族主义到人力资本
        2.2.2 实证研究进展:从效应验证到机制探索
        2.2.3 语言经济学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筛选假设
        2.3.1 筛选假设的缘起:信号传递模型
        2.3.2 筛选假设研究进展: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争论与妥协
        2.3.3 筛选假设的实证检验方法
        2.3.4 关于某种具体信号的研究
        2.3.5 筛选假设研究评述
3 数据来源、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假设
        3.2.2 计量模型设定
        3.2.3 主要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3.3 英语技能学用结合的特征性事实
4 英语学用结合与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4.1 英语学用结合对劳动生产率的回归分析
    4.2 稳健性检验及对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4.2.1 考虑雇主学习的稳健性检验
        4.2.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4.3 进一步讨论
        4.3.1 英语人力资本效应在不同样本分组的差异
        4.3.2 英语人力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渠道
5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英语技能对劳动生产率总体呈现人力资本效应
        5.1.2 英语技能的信号效应在特定样本中存在扭曲
        5.1.3 英语人力资本可通过企业内部渠道产生影响
    5.2 对策建议
        5.2.1 以用为先,发挥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
        5.2.2 理性投资,优化英语技能的市场信号作用
        5.2.3 财技双行,促进英语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层中央银行学用结合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央行培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激励约束机制缺乏
    (二)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三)培训方式方法传统单一
    (四)培训效果缺乏后续评估
二、基层央行学用结合意义
    (一)学用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根本传承
    (二)学用结合是确保培训效果的根本保障
    (三)学用结合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抓手
三、基层央行学用结合应用途径
    (一)教育培训和干部使用相结合
        1.任前培训和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
        2.业务培训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结合
        3.入职培训和新员工试用期转正相结合
        4.全员培训和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
    (二)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相结合
        1.深入开展培训调研
        2.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3.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4.深化后续培训评估

(3)论学用结合型课堂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堂教学中“学用结合”的内在蕴意
二、课堂教学中“学用结合”的基本类型
三、课堂教学中“学用结合”的主要特征
四、学用结合型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设计“结构—定向”的表现性目标
    (二)践行指向积极迁移的教与学
    (三)开发教学论取向的情境评价

(4)20世纪中期中国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论根源与历史契合
    (一)理论根源: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思想武器
    (二)历史契合: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群众
二、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开展过程:从以学为主到以用为主
    (一)学用结合,以学为主——1958年至1962年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
    (二)学用结合,以用为主——1963年至1966年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
三、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积极意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
    (二)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得到提高
    (三)开创了哲学研究和运用的新阶段
    (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经验

(5)供给侧视阈下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2.1 远程教育的概念
        2.1.1 国外远程教育的概念
        2.1.2 国内远程教育的概念
        2.1.3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
    2.2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2.2.1 国外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2.2.2 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2.3 远程教育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远程教育的研究现状
        2.3.1.1 国外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研究现状
        2.3.1.2 国外远程教育实际应用的研究现状
        2.3.2 国内远程教育的研究现状
        2.3.2.1 国内远程教育基本特征的研究现状
        2.3.2.2 国内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研究现状
        2.3.3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现状
        2.3.3.1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内容的研究现状
        2.3.3.2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现状
第3章 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和主要做法
    3.1 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组织机构发展历程
        3.1.1 初创期
        3.1.2 发展期
        3.1.3 成熟期
        3.1.4 改革期
    3.2 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路径演变
        3.2.1 光盘教学模式
        3.2.2 广电模式
        3.2.3 电信模式
    3.3 宝鸡市开展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做法
        3.3.1 抓实理论学习,夯实学用基础
        3.3.2 加强站点建设,提升学用保障
        3.3.3 制作精品课件,促进学用结合
        3.3.4 培育典型示范,提高学用水平
        3.3.5 服务中心工作,彰显学用效果
第4章 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有关情况
        4.1.1 调查问卷的主要流程
        4.1.2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4.1.3 调查问卷的对象范围
        4.1.4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
    4.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4.2.1 党员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4.2.1.1 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失衡
        4.2.1.2 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偏低
        4.2.1.3 产业结构和党员主要收入来源单一
        4.2.1.4 农村党员住所与站点距离区间相对均衡
        4.2.2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供给情况
        4.2.2.1 课程资源来源过于单一
        4.2.2.2 课程资源供需部分错位
        4.2.2.3 课程资源部分学用脱节
        4.2.3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资源供给情况
        4.2.3.1 信号切换和网络故障成主要技术障碍
        4.2.3.2 故障维修方式单一
        4.2.3.3 维修时间耗时长
        4.2.4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4.2.4.1 专职站点管理员配备缺位
        4.2.4.2 站点管理员兼职现象普遍
        4.2.4.3 站点管理员工资机制尚未建立
        4.2.4.4 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4.2.5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供给的其他情况
        4.2.5.1 供给地点空间分布待优化
        4.2.5.2 供给时间存在部分错位
        4.2.5.3 供给方式相对单一滞后
第5章 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对策研究
    5.1 突出远程教育党性教育,分类施策创新形式提升效果
    5.2 转变课程资源供给思维定势,增强课程资源有效供给
        5.2.1 拓宽视野,增强引领,组建多元供给主体
        5.2.2 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精准供给课程资源
        5.2.3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高学用结合水平
    5.3 加强远程教育平台软硬件建设,增强技术资源有效供给
    5.4 加强远程教育专职队伍建设,增强人力资源有效供给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简历
附录二 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调查问卷

(6)陈之佛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二、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选题研究方法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陈之佛图案教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早期留学日本履历
    第二节 创办“尚美图案馆”
    第三节 吸收日本图案教育体系“为我所用”
    小结
第二章 陈之佛与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陈之佛1930 年任教于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
    第二节 陈之佛在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的教学主张与实践
        一、陈之佛创办“尚美图案馆”的经验
        二、陈之佛图案教学中《图案法ABC》的应用
        三、陈之佛图案教学主张对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的影响
    第三节 民国初年图案教育方队
        一、上海美专与同类院校开办图案教育
        二、陈之佛与同时代图案教育家践行图案教学与研究
    小结
第三章 陈之佛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重建“图案学”体系
        一、当代“图案学”现状分析
        二、构建现代语境下的“图案学”体系
    第二节 加强工艺美术教育与现代设计教育
        一、“道”“器”结合
        二、“学用结合”
        三、“海纳百川,中西融合”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陈之佛年表
附录二 :上海美专工艺图案科师资资料
附录三 :上海档案馆影印资料
附录四 :陈之佛与20世纪中国设计学术研讨会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以集体性促进反思 ——校际研修方式特征研究的一个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反思性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反思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一) 反思的概念与内涵
        (二) 反思在实践中的作用
    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 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的现状
        (二) 国内反思性教学研究的现状
        (三) 反思性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 校本研修的内涵与特点
    一、校本研修的涵义
        (一) 教师研修的理念
        (二) “校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三) 对校本研修理解的深化
    二、校本研修的特点
        (一) 校本研修的优势
        (二) 校本研修的不足
    三、突破校本研修局限的思考与行动
第三章 校际研修的实践与反思性研修特征研究
    一、反思性研修内涵
        (一) 对反思性研修的理解
        (二) 反思性研修的特点
    二、校际研修的内涵
        (一) 校际学科教学联合体的形成背景
        (二) 校际研修的概念界定
    三、校际研修的实践与反思性研修特征研究
        (一) 教学研修活动的方法:教学展示与教师反思的互动
        (二) 制定活动方案的方法:教学研讨对教师反思教学的促进
        (三) 确立科研课题的方法:集体思维与反思的相互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Z老师的浦东新区公开教学教案
    附录2:校际学科教学联合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后记

(9)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国内外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2.2 人力资源配置原则与机制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相关理论研究
    3.1 高校毕业生配置机制研究
    3.2 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统计分析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描述
    4.2 湖北省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环境分析
    4.3 国内外比较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影响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因素分析
    5.1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系统构成因素及其功能
    5.2 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考察
    5.3 影响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因分析
    5.4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的作用及其影响
    5.5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
    5.6 本章小结
6 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体系
    6.1 就业体制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6.2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6.3 就业市场与毕业生资源配置
    6.4 建立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指数体系
    6.5 本章小结
7 高校毕业生资源目标配置模式研究
    7.1 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模式比较
    7.2 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模式构想
    7.3 高校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及对今后的工作的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
附录3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的问卷调查

四、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信号效应:来自筛选假设的解释[D]. 刘星滟. 武汉大学, 2018(12)
  • [2]基层中央银行学用结合应用探讨[J]. 姚力其. 浙江金融, 2015(09)
  • [3]论学用结合型课堂教学[J]. 刘飞. 当代教育科学, 2021(06)
  • [4]20世纪中期中国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述评[J]. 孙跃,卢国琪. 湖南社会科学, 2013(02)
  • [5]供给侧视阈下宝鸡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现状研究[D]. 屈鹏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陈之佛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研究[D]. 申婵.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以集体性促进反思 ——校际研修方式特征研究的一个视角[D]. 张所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8]试论中师化学教学的学用结合[J]. 张萝萍. 化学教学, 1995(02)
  • [9]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 詹一虹.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10]结合型教学与能力型课程[J]. 杨坤生. 课程.教材.教法, 2001(10)

标签:;  ;  ;  ;  ;  

联系实践,学用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