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俊,李丹丹,周卫明,刘陆军,王军[1](2021)在《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拥挤始莲座蕨(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发现于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顶部火山凝灰岩层中的莲座蕨类植物一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标本包含有机连生的辉木型茎干,栉羊齿型营养羽片和始莲座蕨型繁殖羽片。其中营养羽片为三次羽状复叶,末二次和末次羽片均为线形,小羽片栉羊齿型,卵圆形,中脉下延,侧脉分叉一次,属于东方栉羊齿Pecopteris orientalis (Schenk) Potonié类型。繁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成单列分布在中脉两侧,排列拥挤,由6–8个孢子囊组成,通过一个薄壁组织构成的聚合囊托与叶片相连;孢子囊呈纺锤形,无环带;孢子囊面向外的壁2–3层细胞厚,面向内的壁厚度仅1层细胞。原位孢子为三缝孢,椭圆形至圆形,表面具小刺状纹饰,可与分散孢子属Apiculatisporites对比。当前始莲座蕨属植物的发现代表其在华夏植物群目前最早的化石记录。此外,这些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明显区别于以往报道中与东方栉羊齿叶型化石连生的辐射对称聚合囊类型(星囊蕨Asterotheca),表明在古植物学研究中一种化石羽片类型可能对应多种繁殖器官类型。
覃祚焕[2](2020)在《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冀北地区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沉积连续、保存相对完整,产有着名的热河生物群,包括丰富的介形类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热河生物群早-中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介形类个体较小、数量丰富、演化较快、较易保存成为化石,在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探讨古环境的标志之一。前人对滦平盆地的介形类做过大量研究且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由于对介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过高估计和部分介形类分类单元的不同认识,给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困难。本论文旨在以介形类的分类学研究为主线,在详细的岩石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根据介形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系统分析和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盆地间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对比。利用介形类化石的现今亲缘类群的习性,结合埋藏学等手段,讨论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演替。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整理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6条代表性剖面的野外描述,通过岩性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生物面貌等手段,建立了滦平盆地各剖面大北沟组-西瓜园组的划分和对比关系。系统整理和厘定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识别出介形类化石15属44种。大北沟组的介形类可建立Luanpingella-Eoparacypris-Ocrocypris组合带,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Tmiriasevia-Daurina组合带,西瓜园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Linnocypridea-Lycopterocypris组合带。其中,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带,包括:一段的Cypriidea dabeigouensis(富集)亚带、二段的Cypridea luanpingensis亚带、三段的 Cypridea sudcata亚带、四段的 Cypridea pangi 亚带。总结了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其他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以及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各分支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完善了冀北阶的相关内容。提出Cypridea在我国华北的最低层位的年龄为~130 Ma,年轻于J/K界线年龄。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连续沉积中相继保存的非Cypridea动物群与Cypridea动物群之间具有探索Cypridea起源的潜力,例如大北沟组的Eoparacypris和Daurina等属中的部分种类很可能是Cypridea的先驱分子。另外,大北沟组中繁盛的Luanpingella,很可能由“下伏”土城子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Djungarica中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早期热河生物群向中期热河生物群的转换,包括Cypridea在大店子组的出现及快速繁盛,和大个体介形类向小个体介形类的演变,很可能响应了大北沟组-大店子组沉积时期逐渐升温的古气候环境。通过介形类化石的现生亲缘类群的生态特征,结合沉积学、其他指相化石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湖泊环境演替。
林妙琴[3](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认为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张亚梅[4](2019)在《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是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因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中侏罗世植物的理想地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植物单个属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侧羽叶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同时侧羽叶属种间特征区别十分模糊,而且存在同物异名混用的情况。此外,侧羽叶属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古地层和古气候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研究区侧羽叶属植物化石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分类学位置。并通过统计中国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时空分布记录,结合现生苏铁属形态特征,分析了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对采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中的化石标本进行系统描述,发现该类标本与本内苏铁目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最为相似,并与本内苏铁目相关属的特征对比分析,确认当前化石标本应归为Pterophyllum。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Pterophyllum相似种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产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的化石标本分别为亚等形侧羽叶(Pterophyllum subaequale)、紧密侧羽叶(Pterophyllum propinquum)。(2)对Pterophyllum77种植物化石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晚石炭世到晚二叠世,侧羽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总体呈向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早中三叠世,本属消失,直至晚三叠世重新出现,分布广泛,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南北方分异明显;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侧羽叶属总体呈向北推移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几乎全部分布在东北地区,仅在湖北有少量残存。(3)侧羽叶属植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指示分子,在地质历史时期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有分布,在温带也大量出现,甚至比在热带、亚热带更加繁盛,其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类植物与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认为该属时空分布模式除了受古气候影响外,同时还与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综合效应密切相关。(4)基于C2-K1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且在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达到其发展的繁盛时期,植物体增大,羽叶、裂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大小多变,基部具柄,且柄上具毛,脉间规则分布一排点痕。晚侏罗世短暂呈现出早期形态特征,但到早白垩世,其羽轴顶端一对裂片呈“V”字张开,且裂片表面再次发育有不规则的星点,植物体发育良好,随后开始衰败并消失。(5)基于侧羽叶属形态特征与现生苏铁属进行比较,认为侧羽叶属与现生苏铁属羽叶、裂叶形态最为相似,且都具柄。但现生苏铁属中脉显着,基部小羽叶变成刺状,与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明显不同。
韩颖[5](2018)在《山东潍坊寒武系张夏组女神双耳虫带三叶虫动物群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补充郯庐断裂带地区完整女神双耳虫带(Amphotondeois带)的古生物信息,完善Amphoton deois带三叶虫组合及其生物特征,以及在前人对山东地区张夏组地层与张夏期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山东地区Amphoton deois带地层对比与“时”级古地理,本文以郯庐断裂带西支西侧的山东潍坊五党山张夏组完整的AAmphoton deois带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研究区密集分层、逐层采集三叶虫化石,与国际地层单位对比,以及将五党山Amphoton deois带的岩性特征及三叶虫分布特征与山东地区其他7条寒武纪较为典型剖面的Amphoton deoisn带对比等方法对山东地区Amphoton deois带进行研究,认为五党山Amphotondeois带属于寒武系第三统鼓山阶张夏组盘车沟段,三叶虫产出丰富,发现有以下属种:Ammagnostus laiwuensis(Lorenz,1906),Amphoton deois(Walcott,1905),Anomocarella albion Walcott,1905,Baltagnostusyaojiayuensis Yuan et al.,2012,Dorypyge richthofeni Dames,1883,Fuchouia manchuriensis(Walcott,1911),Grandioculus sp.,Hypagnostusparvifrons(Linnarsson,1869),Maotunia distincta(Resser et Endo,1937),Mapania striata Resser et Endo in Kobayashi,1935,M.(Mapanella)blackwelderi(Resser et Endo,1937),Mapanopsis expansus Chang,1963,Parayujinia sp.,Solenoparia intermedia(Walcott,1906),Szeaspis centronatus(Resseret Endo,1937),与山东其它地区Amphotondeois带三叶虫组合基本一致。在化石组合上,第2、14、16、17层属种数量最多,第32、34、35层属种数量最少,而第3、26、29、31、33层未见有三叶虫化石;第2、16、17层多节类属种数量最多,第14层球接子类属种数量最多。其次,山东地区Amphoton deois带集中在鲁西地层分区,在潍坊-临沂地层小区位于张夏组盘车沟段下段,在淄博-新泰地层小区中在盘车沟段上段、中段、中下段均有分布,对应济南-滕州小区张夏组上灰岩段。此外,本文在前人对山东地区张夏期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山东地区在“Amphotonareois时”发育浅滩与滩间海,自西向东水体逐渐加深,整体表现出东深西浅的沉积环境;而南部枣庄地区发育浅滩相,没有球接子生存,水体较浅,推测该区在“Amphoton deois时”可能为开阔台地内的水下隆起。
邓胜徽,商平,卢远征,赵怡,李鑫,樊茹,董淑欣[6](2015)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盆地早侏罗世晚期植物群:兼论中国早侏罗世晚期气候》文中认为首次报道了产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盆地侏罗系红旗组的植物群,共计21属37种。该植物群由木贼目、真蕨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和少量分散保存的种子等组成,以真蕨类丰富、蚌壳蕨科Coniopteris和Eboracia出现以及南方型分子较多等为特征。该植物群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反映研究区红旗组主体的沉积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上部沉积可能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气候敏感植物,特别是南方型分子的出现,指示锡林浩特盆地早侏罗世晚期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区,气候较热或短期有一定程度的偏干旱;其气温较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早期更高,说明早侏罗世晚期发生过1次升温气候事件。对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和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在早侏罗世晚期可划分出黑龙江东部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和西藏—滇西热带干旱气候区共5个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与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的界线较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早期偏北4°8°(纬度),亦说明早侏罗世晚期发生了升温事件。此升温事件与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图阿尔期升温事件相当,其很可能是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
那玉玲[7](2015)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植物群 ——兼论与昆虫的协同演化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道虎沟地区位于辽宁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交界处,区内发育一套以湖相为主的地层。根据近年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报道,证明道虎沟地区存在着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中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然而,除了零星报道以外,道虎沟生物群中的植物群系统研究尚少开展。本文系统描述了中侏罗世道虎沟植物群中的植物大化石和孢粉化石,并根据其组成特征分析该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分析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时期的古气候、古生态、古地理和植物地理分区等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与此同时,本文也首次系统研究了该地区昆虫对植物的伤害类型以及植物的防御机制,对于探讨地质时期古生物群面貌和研究植物-昆虫协同演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化石采自中侏罗世九龙山组下部凝灰质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中,角质层保存较好。经初步系统分类学研究,道虎沟中侏罗世植物群由33属51种组成,其中包括藓纲(广义)(3属4种)、石松纲(1属2种)、楔叶纲(1属1种)、真蕨纲(6属7种)、苏铁纲(4属12种)、银杏纲(5属10种)、茨康类(5属7种)、松柏纲(8属10种)、裸子植物花果和种子化石(1属1种)、分类位置不明的种子植物(1属1种)和分类位置不明植物(1属1种)。经统计,道虎沟植物群以裸子植物和真蕨类植物为主,裸子植物中苏铁纲种数最多,但属的分异度较低。根据植物群的组成和已知种的时代分布分析,道虎沟植物群地质时代应为中侏罗世。道虎沟地区九龙山组孢粉植物群由44属87种组成,其中裸子植物花粉占主导位置,其次是蕨类植物的孢子。裸子植物花粉主要以松柏类植物的双囊花粉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植物的单沟花粉为主,Classopollis也占有一定比例,蕨类植物的孢子主要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Granulatisporites,Leiotriletes,Osmundacidites几属为主,代表了一个北方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通过与中国北方地区一些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进行对比,我们认为道虎沟含化石层的地质时代时代应为中侏罗世晚期,可能代表了中侏罗统髫髻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底部的沉积层,这个沉积层中含大量凝灰质成分也间接证明这一时期有频繁的火山活动。道虎沟中侏罗世植物群以真蕨类、银杏类、苏铁类和松柏类占统治地位,根据组成性质分析,中侏罗世道虎沟植物群总体面貌显示了中温带至暖温带植物群性质,与中国中侏罗世北方植物区一致,其间可能由于季节性变化和降雨量的变化,存在温湿环境和干旱环境的交替变化。依据植物化石的分类学特征、标本数量和多度等信息,在综合分析植物类群生活习性基础上,对道虎沟植物群的植物群落进行了初步重建,认为主要由四个植物群落组成:岸边-湿地群落(由苔藓类、石松类和楔叶类组成),低地群落(以真蕨类和苏铁类为主),山区坡地群落(以银杏类和茨康类为主)和山区高地群落(以松柏类为主)。在道虎沟地区,昆虫对植物的伤害类型主要分为4类,分别为边缘取食、表面取食、洞孔取食和产卵。植物对于昆虫伤害也采取了一定的防御措施,主要以形态结构上的物理性防御和分泌化学物质为主。经统计分析,伤害类型主要以边缘取食为主,表面取食、洞孔取食和产卵均较少出现。从受损植物的类型来看,本内苏铁类植物受昆虫伤害的程度和数量均远远超过银杏类植物,这可能与银杏类植物较好的抗虫性有关。本内苏铁类植物中,Anomozamites是受昆虫伤害最严重的植物类型,远远多于Pterophyllum,而Anomozamites羽轴两侧及叶表面发育大量毛状物且叶片较坚硬,可能是Anomozamites在与昆虫协同演化的过程中为防御昆虫伤害而采取自我保护的证据。
赵淼[8](2010)在《辽宁本溪地区晚石炭世早期地层和(?)类动物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研究了辽宁本溪地区晚石炭世早期本溪组的层型剖面——牛毛岭剖面。按其岩性,将研究区该时期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下部为紫色含铁铝泥岩段,上部为碎屑岩夹灰岩段。其中所夹5层较厚的灰岩均含丰富的古动物化石,如(蜓)类、腕足类、珊瑚类、牙形刺、双壳类等。在众多的动物化石中,除牙形刺外,(蜓)类是最具时代意义的。此外,实测剖面时在上蚂蚁灰岩之上和小峪灰岩之上新发现2层灰岩,另有三层发现了夹泥灰岩透镜体。其中上蚂蚁之上的灰岩含类化石及大量生物碎屑(剖面第33层)。到目前为止含灰岩共计6层,相对前人的研究又增加了1层。类研究方面,系统的采集了化石,共鉴定出(蜓)类13属71种(含比较种)。并对其中的代表属种11属33种进行了描述,虽未发现新种,但是发现了一些在研究区第一次出现的老属种,延长了某些老属种分布时间。这些发现,虽不是新属新种,但扩大了研究区(蜓)类动物群组成分子。如以往认为Millerella,Pseudostaffella仅分布在本溪组个别层位,现在该属存在于本溪组所有含灰岩层中。另外,还就含地层时代、生物地层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丽岩[9](2008)在《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描述了塔木察格盆地井下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对井下样品分析获得的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描述孢粉化石62属80种,其中新种3个:Biretisporites punctatus sp.nov.,Chasmatosporites reticulates sp.nov.,Concentrisporites contractus sp.nov.。是塔木察格盆地井下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孢粉化石之一。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井下孢粉化石属种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出4个孢粉化石组合:Bayanhuasporites sp.~Hailarspora sp.~Concentrisporites sp.组合(铜钵庙组)、Foraminisporisasymmetricus~Classopollis sp.~Pseudopicea sp.组合(南屯组)、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Matonisporites equiexinus~Protopicea sp.组合(大磨拐河组)、Appendicisporites macrorhyzus~Pinuspollenites sp.~Retitricolpites geogensis组合(伊敏组),和2个藻类组合:Vesperopsisgranulata~Dinogymniopsis sp.组合(大磨拐河组)、Tetraedron sp.~Vesperosisfragilis组合(伊敏组)。上述孢粉和藻类组合既是塔木察格盆地井下白垩系划分对比的生物标准,也是确定各个岩石地层单元时代的重要依据。孢粉地层学研究证明,铜钵庙组地质时代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南屯组为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大磨拐河组为Hauterivian-Barremian期,伊敏组为Barremian-Albian期。文中附化石图版33幅,图2幅,表6张。
万传彪[10](2006)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海拉尔盆地周边地区的白垩纪地层剖面及地层研究简史,并按地层学规范描述了海拉尔盆地井下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对海拉尔盆地井下样品分析获得的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研究,描述孢粉化石61属105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3个。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海拉尔盆地井下孢粉化石属种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出10个孢粉化石组合。依据在海拉尔盆地井下伊敏组获得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资料,对我国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划分为2个阶段的观点。为了便于讨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详细总结归纳了8个孢粉化石属的生物地层学意义。确定了保存孢粉化石的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首次在研究区兴安岭群发现孢粉化石组合。对海拉尔盆地侏罗系与白垩系、下白垩统与上白垩统及白垩系与古近系之间的地质界线进行了孢粉地层界线的研究。此外,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地理区的性质,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气候、干湿度和气温带从孢粉学的角度进行了首次划分。
二、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拥挤始莲座蕨(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材料及方法 |
3 系统古生物学 |
4 描述 |
4.1 营养羽片特征 |
4.2 繁殖羽片特征 |
4.3 原位孢子特征 |
5 对比与讨论 |
5.1 东方栉羊齿 |
5.2 始莲座蕨属 |
(2)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
1.2. 冀北介形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盆地基底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岩浆岩、火山岩分布概况 |
第三章 岩石地层 |
3.1. 地层剖面描述 |
3.1.1. 张家沟剖面 |
3.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 |
3.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 |
3.1.4. 大北沟剖面 |
3.1.5. 小东沟剖面 |
3.1.6. 李营剖面 |
3.2. 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界线与标志层 |
3.2.2. 地层划分沿革 |
3.2.3. 李营剖面地层的归属问题 |
第四章 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 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
4.1.1. 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4. 大北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5. 小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6. 李营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
4.2. 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 |
4.3. 介形类组合带的时代 |
第五章 陆相早白垩世多重地层划分及白垩系底界探讨 |
5.1. 冀北其他门类生物地层特征 |
5.1.1. 叶肢介生物地层 |
5.1.2. 孢粉生物地层 |
5.1.3. 轮藻生物地层 |
5.1.4. 腹足类生物地层 |
5.1.5. 双壳类生物地层 |
5.1.6. 昆虫生物地层 |
5.1.7. 脊椎动物地层 |
5.2. 同位素年代地层 |
5.3. 磁性地层 |
5.4. 我国陆相J/K界线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白垩系冀北阶的完善 |
6.1. 冀北阶名称、来源及存在问题 |
6.2. 层型剖面位置及描述 |
6.3. 岩石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
6.4. 生物地层划分对比 |
6.5. 底界层型与标志 |
6.6. 时代对比 |
第七章 介形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演替 |
7.1. CYPRIDEA的繁盛与古环境演替 |
7.2. 介形类与古湖泊深度 |
第八章 介形类演化谱系 |
第九章 介形类系统描述 |
介形虫纲CLASS OSTRACODA LATREILLE,1802 |
速足目ORDER PODOCOPIDA MULLER,1894 |
速足亚目SUBORDER CYPRIDOCOPINA JONES,1901 |
金星介超科SUPERFAMILY CYPRIDOIDEA BAIRD, 1845 |
女星介科FAMILY CYPRIDEIDAE MARTIN,1940 |
女星介亚科SUBFAMILY CYPRIDEINAE MARTIN,1940 |
女星介属Genus Cypridea Bosquet,1852 |
准噶尔介科FAMILY DJUNGARIDIDAE GOU ET HOU, 2002 |
达乌里亚介属Genus Daurina Sinitsa,1973 |
燕山介属Genus Yanshanina Pang, 1984 |
脊星介属Genus Ocrocypris Zhang, 2016 |
金星介属Genus Eoparacypris Anderson,1971 |
准噶尔介属Genus Djungarica Galeeva,1977 |
滦平介属Genus Luanpingella Su and Yang, 1981 |
球星介科FAMILY CYCL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达蒙介属Genus Damonella Anderson,1966 |
土星介科FAMILY IL Y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土星介亚科SUBFAMILY IL YOCYPRIDINAE KAUFMANN,1900 |
刺星介属Genus RhinocyprisAnderson, 1941, emend. Gou (in Hou et al. 2002) |
金星介科FAMILY CYPRIDIDAE BAIRD, 1845 |
真星介亚科SUBFAMILY EUCYPRIDINAE SARS,1925 |
假似斗星介属Genus Pseudoparacypridopsis Anderson,1971 |
狼星介属Genus Lycopterocypris Mandelstam,1956 |
浪花介超科SUPERFAMILY CYTHEROIDEA BAIRD, 1850 |
湖花介科FAMILY LIMNOCYTHERIDAE KLIE,1938 |
季米里亚介属Genus Timiriasevia Mandelstam, 1947 |
达尔文介亚目SUBORDER DARWINULOCOPINA SOHN,1988 |
达尔文介超科SUPERFAMILY DARWINULOIDEA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科FAMILY DARWINULIDAE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属Genus Darwinula Brady and Robertson, 1885 |
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1: 介形类系统描述英文翻译 |
附录2: 个人简介 |
(3)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4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的系统古植物学 |
4.1 侧羽叶属属名讨论 |
4.2 窑街亚等形侧羽叶形态特征 |
4.3 宝积山紧密侧羽叶形态特征 |
5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及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
5.1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 |
5.2 侧羽叶属分布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
6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形态演化 |
6.1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化石植物的演化 |
6.2 与现生苏铁属植物的比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山东潍坊寒武系张夏组女神双耳虫带三叶虫动物群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概况 |
2.2 研究剖面介绍 |
3 系统古生物 |
3.1 球接子目Agnostida Salter, 1864 |
3.2 耸棒头虫目Corynexochida Kobayashi,1935 |
3.3 褶颊虫目Ptychopariida Swinnerton,1915 |
3.4 栉虫目Asaphida Salter,1864 |
4 山东地区Amphoton deois带地质意义 |
4.1 山东地区Amphoton deois带地层对比 |
4.2 山东地区“Amphoton deois时”古地理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硕士期间获得主要成果 |
致谢 |
(6)内蒙古锡林浩特盆地早侏罗世晚期植物群:兼论中国早侏罗世晚期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化石材料 |
2植物群组成及其特征 |
3植物群时代 |
3.1蚌壳蕨科的Coniopteris属存在2个种 |
3.2双扇蕨科的Hausmannia属的繁盛 |
3.3其他证据 |
4植物群指示的气候特点 |
5中国早侏罗世晚期气候事件 |
5.1中国北方早侏罗世晚期植物群及气候事件 |
5.2中国早侏罗世晚期气候分区 |
5.3中国早侏罗世晚期气候事件与图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的关系 |
6结论 |
(7)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植物群 ——兼论与昆虫的协同演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地层概况 |
1.3 研究简史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研究材料及工作量 |
2.2 技术路线 |
2.3 植物化石角质层处理方法 |
2.4 孢粉化石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系统古生物学 |
3.1 系统古植物学 |
3.2 系统孢粉学 |
第四章 植物群组成及地质时代 |
4.1 植物群组成及地质时代 |
4.2 孢粉植物群组成及地质时代 |
第五章 植物群的古生态学研究 |
5.1 植物化石类群的古生态学研究 |
5.2 道虎沟中侏罗世植物群落重建 |
第六章 植物群的古气候学意义 |
第七章 古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 |
第八章 苏铁、银杏类植物与昆虫的协同演化关系 |
8.1 昆虫对植物伤害类型 |
8.2 昆虫对植物伤害类型特征 |
8.3 植物对昆虫伤害的防御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辽宁本溪地区晚石炭世早期地层和(?)类动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
1.1 区域地理及自然概况 |
1.2 区域地层概述 |
1.3 地层 |
1.3.1 前寒武系 |
1.3.2 寒武系 |
1.3.3 奥陶系 |
1.3.4 石炭系 |
1.3.5 二叠系 |
第2章 石炭纪地层 |
2.1 晚石炭世早期地层研究简史 |
2.2 晚石炭世早期地层层序 |
2.3 岩石地层划分 |
第3章 (蜓)类动物群 |
3.1 太子河流域(蜓)类研究简史 |
3.2 (蜓)类动物群特征 |
3.3 (蜓)类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1 (蜓)类生物地层划分 |
3.3.2 (蜓)类生物地层对比 |
第4章 地层对比与时代讨论 |
4.1 地层对比 |
4.2 时代讨论 |
第5章 (蜓)类代表属种的描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过程和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层层序 |
第一节 基底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布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组 |
第二节 兴安岭群塔木兰沟组(K_1tm) |
第三节 兴安岭群铜钵庙组(K_1t) |
第四节 南屯组(K_1n) |
第五节 大磨拐河组(K_1d) |
第六节 伊敏组(K_1y) |
第七节 上白垩统青元岗组(K_2q) |
第三章 古生物组合划分 |
第一节 孢粉组合划分 |
第二节 藻类组合划分 |
第四章 地质时代讨论 |
第一节 兴安岭群 |
第二节 扎来诺尔群 |
第五章 化石孢粉系统描述 |
第一节 化石孢子大类 Sporites H. Potonié,1893 |
第二节 化石花粉大类 Pollenites R. Potonié,1931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 |
第一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 |
第二章 孢粉组合带划分 |
第一节 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组合 |
第二节 无突肋纹孢-紫萁孢-海拉尔孢组合 |
第三节 克拉梭粉—多变假云杉粉—多云云杉粉组合 |
第四节 哈氏三角孢—微细云杉粉组合 |
第五节 澳洲无突肋纹孢—卵形光面单缝孢组合 |
第六节 敷粉非均饰孢—小囊单束松粉组合 |
第七节 网纹三孔孢—古老坚实孢—小双束松粉组合 |
第八节 有突肋纹孢未定种—变形无口器粉—星形星粉组合 |
第九节 毛发刺毛孢—斑点隐藏孢—弗里德利堡哈门粉组合 |
第十节 光型希指蕨孢—辐射条纹华丽粉组合 |
第三章 一些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第一节 无突肋纹孢属 |
第二节 古松柏类花粉 |
第三节 三沟粉属 |
第四节 其它一些重要类型 |
第四章 地质时代讨论 |
第一节 布达特群 |
第二节 兴安岭群 |
第三节 扎赉诺尔群 |
第四节 贝尔湖群 |
第五章 孢粉地层学界线研究 |
第一节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
第二节 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界线 |
第三节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第六章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 |
第一节 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演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的划分 |
第七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植物地理区性质 |
第八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古气候学研究 |
第一节 孢粉植被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二节 孢粉气温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三节 孢粉干湿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四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植被、古气候分析 |
第九章 化石孢粉系统描述 |
第一节 化石孢子大类Sporites H. Potonié, 1893 |
第二节 化石花粉大类 Pollenites R. Potonié, 1931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化石层位分布表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四、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拥挤始莲座蕨(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J]. 孙文俊,李丹丹,周卫明,刘陆军,王军. 古生物学报, 2021(02)
- [2]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D]. 覃祚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3]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4]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D]. 张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山东潍坊寒武系张夏组女神双耳虫带三叶虫动物群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韩颖.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内蒙古锡林浩特盆地早侏罗世晚期植物群:兼论中国早侏罗世晚期气候[J]. 邓胜徽,商平,卢远征,赵怡,李鑫,樊茹,董淑欣. 古地理学报, 2015(05)
- [7]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植物群 ——兼论与昆虫的协同演化关系[D]. 那玉玲. 吉林大学, 2015(08)
- [8]辽宁本溪地区晚石炭世早期地层和(?)类动物群研究[D]. 赵淼. 吉林大学, 2010(09)
- [9]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D]. 王丽岩. 吉林大学, 2008(11)
- [10]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D]. 万传彪. 吉林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