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春沟流域梯田增产措施及效益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宣晟[1](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郭子豪[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周波[3](2017)在《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梯田建设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治理区域水土流失以及促进生态建设、保持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报告》、《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和甘肃省水土保持年报等相关统计资料,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查、现有成果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梯田建设现状及梯田现有技术指标分析、梯田类型区划分、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及管理技术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试验示范及效益评价、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期望为甘肃省高标准梯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甘肃省及其各地(州)市的梯田、耕地资源量,探讨了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在对省内梯田实地勘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相关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甘肃省梯田类型进行了 区划分,分析了黄土区和土石山区两个一级区和六个二级区的梯田建设现状及技术指标。(3)系统提出了标准化梯田的概念及主要控制因素,规范了标准化梯田的田块、田片、田区三级系统及标准化设计标准,明确了低标准梯田的判别标准和标准化梯田质量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提出了适合甘肃省黄土区、土石山区的标准化梯田设计规范、设计指标体系、建设标准、施工规程、质量评定和生产管理等技术体系。(4)合理确定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坡耕地和低标准梯田改造目标,试验示范了低标准梯田和坡耕地田面改造技术、田埂改造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梯田路网密度改造技术、排水系统改造技术、集水设施优化技术。(5)根据示范点标准化梯田建设的经济性分析结果,量化评价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的保水保土效益、抗旱抗灾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呼吸特征,梯田土壤呼吸速率与坡耕地相比高出17.6%;但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不同,坡耕地主要受到PH、全氮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梯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则更复杂;5cm 土壤温度能较好的解释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6)根据甘肃省水利普查资料,统计分析了甘肃省一、二级梯田类型区的现有坡耕地资源量和低标准梯田与标准化梯田面积,提出了甘肃省各梯田类型区建设标准化梯田的潜力。
魏伟[4](2017)在《汪坪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具有集中连片、水热光能条件优越、便于开发利用等特点。大规模的坡耕地开发利用,在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在减少江河湖库的泥沙淤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客观、科学地评价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不仅能客观地评价水土流失治理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意义、治理策略和方法的适用性、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同时也为管理者的决策、促进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12]。本文以修水县汪坪小流域为例,通过综合调查、定位观测和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小流域基本情况、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水土保持措施增产效益等进行观测,分析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小流域的综合效益明显,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水土流失程度逐渐降低;(2)实验区实施的水保林、经果林、封禁林、坡改梯和保土耕作措施等种水土保持措施中,水土保持措施的保水保土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保林>经济林和坡改梯>封禁林>保土耕作;(3)实验区内有措施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荒坡地(对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以封禁治理措施土壤最高,而保土耕作措施土壤速效磷、速效氮含量最高;(4)汪坪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业内部经济结构比例趋于协调,小流域措施增收值共计约253.65万元。
胡春艳[5](2017)在《基于GIS和RS的黄土丘陵区梯田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以关川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梯田是防止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工程措施,也是保障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关川河流域梯田为研究对象,从对梯田时空动态监测入手,结合空间分析法、RUSLE模型、贡献率系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19982015年关川河流域梯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梯田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驱动梯田建设的动力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982008年关川河流域梯田面积年增长率为35.42%,20082015年该流域梯田面积年增长率为5.74%,关川河流域梯田面积增加速率先快后又逐渐减慢;随着梯田面积区间增大,梯田田块数量呈减少的趋势,梯田以小田块分布为主;梯田多见于海拔19002300m,坡度5°25°的东坡、东南坡、南坡、西南坡以及西坡坡向上,而连续大片梯田则集中分布在海拔21002300m,坡度5°15°的南坡上。(2)梯田是关川河流域主要景观类型之一,其占景观总面积从1998年的3.57%、2008年的16.39%,增加到2015年的22.58%,在整个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人类干扰较多,梯田景观类型的形状简单、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但随着梯田修建年份的增加,梯田景观类型的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平均斑块分维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说明人类对梯田景观的影响在减弱。(3)关川河流域19982015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呈现降低的趋势,平均土壤侵蚀量从1998年的12644.15t/km-2·a-1,2008年的8885.96t/km-2·a-1,降至2015年的7926.68t/km-2·a-1;关川河流域土壤侵蚀等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98年到2015年,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了30.53%和46.41%,其它等级侵蚀面积都有所增加,说明关川河流域土壤侵蚀得到了较好的控制。(4)关川河流域梯田分布区和非梯田分布区土壤侵蚀模数差异显着,梯田分布以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非梯田分布区以极强烈侵蚀为主。梯田和非梯田对于整个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量变化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45%、78.55%,说明来自梯田的土壤侵蚀量小于来自非梯田的土壤侵蚀量,梯田的水土保持作用大于非梯田。(5)关川河流域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是驱动梯田建设因素之一,春季和冬季干燥寒冷,且多风沙,夏季多暴雨,且降雨比较集中,加上该地区耕地自然坡度较大、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人口是人类社会经济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关川河流域人口密度高,人均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梯田增产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关川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对梯田建设也有着很大的驱动作用;政府政策更是极为有效的驱动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关川河流域梯田变化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总体来说社会因素对梯田变化的影响要略大于自然因素。
杨万芳[6](2016)在《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多年以来发展成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在水土流失的作用下,侵蚀沟道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导致农田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侵蚀沟道的治理开发工作在黄土高原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在丘五区选择称钩河流域为典型小流域,对其坡沟系统进行水沙来源、沟道分级分类、沟道水土保持措施现状与对位配置模式的总结与研究,提出该区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为沟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坡面是小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地,而沟道是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2)采用Hortun-Strahler地貌几何定量数学模型分级方法对称钩河流域≥500m的侵蚀沟道进行分级。按照开析度、割裂度、主支沟状况等指标,在沟道分级基础上,对沟道进行了科学分类,确定了实际存在的沟道类型及其不同级别沟道的主要类型。(3)通过野外调查对称钩河小流域沟道的水保措施数量和主要植物种进行统计,总结了不同级别沟道的治理模式。(4)基于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理论,在称钩河流域的沟道依据沟道部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为主要指标,划分了10种小流域沟道立地条件类型,通过资源位与生态位适宜度计算,提出了称钩河流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沟道的治理模式。
顾剑红[7](2016)在《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文中提出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石漠化已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头号环境问题。为满足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需求,本研究选取广西典型石漠化区西林县和隆林县8条典型小流域(西林县:龙英、八阳、普驮、渭芒;隆林县:龙窝坝、常么、者滕、达甘),在野外调查试验和历史资料集成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一套适宜于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对各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最后应用生态经济学中的各种方法,如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等效替代法等,对各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价值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布局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确定了17个评价指标,构成了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态效益指标10个,分别为石漠化土地治理面积、流域径流深、土壤侵蚀模数、流域输沙模数、土壤容重、土壤肥力、拦蓄泥沙量、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植物固碳量;经济效益指标4个,分别为提高粮食产量、提高林果产品产量、增加人均纯收入、产投比;社会效益指标3个,分别为减少洪水灾害次数、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2)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评价了层次分析法在广西典型石漠化地区的适用性,对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各小流域综合效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普驮(0.682)、龙英(0.548)、常么(0.522)、渭芒(0.490)、者滕(0.488)、八阳(0.463)、龙窝坝(0.462)、达甘(0.410)。评价结果基本与小流域实际治理情况相一致,说明层次分析法适用于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3)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量。通过生态经济学中的各种方法,量化评价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普驮、龙英、常么、者滕、龙窝坝、渭芒、达甘、八阳,相应的效益值为:6703.47万元、4741.40万元、3993.08万元、3403.62万元、2582.52万元、2179.06万元、1743.59万元、1393.65万元。(4)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与治理投资的关系。各小流域综合效益的价值量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是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当治理投资到一定量时,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效益值趋于稳定,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不再显着。对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均较高的普驮、龙英、常么等小流域,建议将投入的治理资金转为维护资金,引导流域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达到中等程度,社会效益较低的渭芒、龙窝坝、者滕、达甘等小流域,应该调整治理投资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八阳小流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中等程度,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偏低,应提高植物措施的投入,如种植水保林、经果林等,既可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流域的经济发展。
王瑞[8](2015)在《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水土保持坝系工程是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的一种多功能的有效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市自从2003年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建设淤地坝1608座,其中骨干工程582座,中小型淤地坝1026座。杭锦旗坝系工程先后实施的项目有:霍吉太、乌点补拉和格点尔盖坝系,共建成淤地坝56座,其中骨干工程23座,中小型淤地坝33座。流域是由小流域发源而来,因此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地质特征决定流域的基质、径流等。同时小流域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地方国民经济均受到小流域生态条件和生态水平的影响。尤其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会对地方的综合生态和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了促进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水土保持的发展,将其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纳入到生态建设总体发展规划中,以小流域建设为单元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为主,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科学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生态措施,形成有效的防治综合体系。本文以黄土高原杭锦旗乌点补拉小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分析流域地理位置及水土流失特点、危害为基础,通过坝系实地调查和农户调查,构建小流域坝系效益分析评价标准,并采用此标准对乌点补拉小流域建设坝系后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小流域在实施坝系建设后,综合效益显着。进而确定了小流域坝系建设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小流域治理坝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贾立志[9](2014)在《黄土丘陵区高效农业多级梯田暴雨侵蚀规律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梯田是防止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是保障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安塞县马家沟流域高效农业多级梯田在暴雨冲蚀条件下土壤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梯田容易被冲毁以及梯田坡面防蚀措施不足以抵御暴雨冲刷等问题,在对该多级梯田在特大暴雨冲刷后的侵蚀状况进行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WEPP模型对其进行模拟,提出了该区的多级梯田防蚀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多级梯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对马家沟流域曹新庄多级梯田的各级梯田土壤容重以及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地管理措施为裸地的梯田断面土壤容重明显高于其他各级梯田,耕作措施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对于改善土壤结构与提高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适宜的土壤耕作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特性,还可提高田间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保水增产的目的。各级梯田断面的土壤含水量在0-100cm土壤深度之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都会出现一个先增加再缓慢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100-160cm土壤深度之间,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不变或有极小的变化程度,土壤含水量基本达到稳定。表层土壤含水量和100cm土壤含水量从上到下随着梯田级数的增加逐渐增加,并且1-7级梯田土壤含水量增加幅度小,第8级梯田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含水量的52.7%,100c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含水量的80.7%,土壤含水量已经接近饱和,说明第八级梯田有地下水出露。2、多级梯田的暴雨侵蚀规律。安塞县马家沟流域曹新庄多级梯田在2013年6-9月暴雨冲刷下土壤侵蚀严重。平均侵蚀模数为20659.7t/hm2,超过该区平均年侵蚀模数的47.6%,大于剧烈侵蚀(15000t/(km2a))的标准。按高程从上到下该多级梯田最上级侵蚀轻微,依次往下梯田侵蚀面积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大并且增加明显,上部梯田主要以面蚀为主,仅发生轻微沟蚀。下部梯田面蚀、沟蚀都比较严重。尤其是第7、8级梯田,面蚀和沟蚀总面积达到75%以上,大部分农作物被淤积的泥沙覆盖,大面积田地的土壤侵蚀对当地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梯田侵蚀量与梯田汇水面积、地表径流量等条件有关,由于地表径流量的增加,下级梯田侵蚀比上级梯田严重,影响梯田侵蚀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地表径流量。3、WEPP模型对暴雨冲刷下多级梯田侵蚀模拟初步研究。针对不同级梯田的不同坡长、坡度、管理措施条件下,WEPP模型对土壤侵蚀量与径流量的模拟精度也表现出不同。总的来说,WEP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丘陵区多级梯田在暴雨条件下的产流量与土壤侵蚀量,从上到下随着梯田级数的增加WEPP模型的模拟精度有降低趋势,并且对产流量的模拟精度要高于土壤侵蚀量的精度。WEPP模型对多级梯田暴雨冲刷的径流量模拟效果较好,由于该区地下水丰富的原因,径流系数法计算得值总体高于模拟值。WEPP模型对下级梯田的模拟精度低于上级梯田。由于WEPP模型缺少拦挡措施模块,没有充分考虑梯田田埂在拦蓄泥沙方面的作用,在模拟土壤侵蚀量时,模拟值总体上要大于实测值。随着梯田级数增加,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值增加显着,第8级梯田模拟侵蚀量与实测侵蚀量之间的相对误差达到169.01%,梯田田埂在应对暴雨冲刷时对多级梯田的防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发展高效农业多级梯田设计标准需要适当提高。对马家沟流域曹新庄多级梯田的坡面植被以及梯田田埂的冲蚀与冲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级梯田在暴雨冲刷下1-4级梯田的坡面植被和梯田田埂基本未被冲蚀,5、6级梯田大部分被冲毁,仅保存少部分,而第7、8级梯田的坡面植被覆盖率在暴雨后覆盖率变为0,并且梯田田埂被完全冲毁。控制梯田侵蚀的关键是控制地表径流量,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对多级梯田进行水沙调控来防蚀水土流失以达到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对应不同级数梯田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梯田防蚀。基于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给出黄土丘陵沟壑区多级梯田的修建标准。
仲艳维[10](2014)在《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土保持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若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得当,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潮白河流域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扩张较快,导致北京市水资源利用形势严峻,因此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状况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现状,结合了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经济学、评价学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通过对水土保持各项效益的内涵和功能进行分析,并从功能和内涵出发选取了用于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27个评价指标,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了22个评价指标构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特征向量和权重,并确定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对于综合效益的权重,确定了水土保持效益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此外本研究还尝试运用了统计数为权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价,为层次分析模型的结论提供支撑和对比。同时,本研究采用水土保持效益价值量估算方法,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价值估算,将效益价值化。本文在计算水土保持效益价值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意义、计算方法、补偿方式和补偿途径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初步构建,在此基础上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以保障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政策的顺利实施。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2000年——2012年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在波动中上升,说明经过治理,潮白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地表覆盖率逐渐增加,侵蚀面积减小,当地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宜居程度增加,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显着。(2)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除了2004年至2006年间出现短暂的下降外,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建能够修护危险坡面,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并且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减少群众的损失,同时能够蓄水减轻旱灾,控制面源污染,提高土地生产率,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3)潮白河流域的经济效益只有在2002年下降,之后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通过修建水土保持措施改造原有低利用率土地,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植树造林增加林产品产量,提高草场质量增加畜牧产量,同时高标准的基本农田能够大大提高当地劳动生产率,这些都是与当地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经济收入。(4)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只有在2002年出现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且综合效益趋势同生态效益趋势最为接近,表明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受生态效益的影响最大。(5)对潮白河流域2001年——2012年水土保持效益产生的价值进行估算,2001年——2012年共产生价值为336.64亿元,2001-2012年综合效益价值分别为14.48亿元、21.68亿元、19.85亿元、24.9亿元、27.7亿元、31.69亿元、31.93亿元、27.71亿元、33.28亿元、34.47亿元、34.33亿元、34.36亿元。2001年——2012年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变化趋势呈现2002年急剧增加,随后一年缓慢减少然后迅速增加的趋势,但是水土保持效益的价值在2008年有显着下降,随后逐年增加;各项指标中占总价值量最多的价值是增加的木材储量的价值和保存水资源的价值;同时各指标价值量占各年度总价值量的比重年差异显着,增加木材储量价值、保存水资源价值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价值各年度均占总价值量较大的比重。本文的创新点:第一,当前关于潮白河流域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无从获悉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产生的效益,更无法对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价。鉴于此,本研究以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核心内容,所形成的指标体系为潮白河流域相关研究中富有探索性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于评价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与价值具有相应的学术示范价值。第二,本研究针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本研究采用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念,尤其是构建区域保护与公平的理念,对于潮白河地区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由于潮白河流域上游和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本研究所构建的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针对性。但是由于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资源有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水土保持能够带来的景观效益涉及很少。由于数据的可获性,本研究在投资方面的分析略显薄弱,没有将水土保持相关的成本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因此可能使得分析出的成本值略小。由此,对水土保持的成本进行更为准确的计量,可以成为下一步的研究关注点。
二、宜春沟流域梯田增产措施及效益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春沟流域梯田增产措施及效益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域性 |
2.1.2 适应性 |
2.1.3 水适应性景观 |
2.1.4 海绵校园 |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2.3.2 沈阳建筑大学 |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改梯的研究现状 |
1.2.2 坡改梯的稳定性分析 |
1.2.3 坡改梯的生态效益研究 |
1.2.4 梯田的优化设计研究 |
1.2.5 甘肃省梯田建设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甘肃省梯田建设基本情况 |
2.1 甘肃省基本情况 |
2.2 甘肃省水土流失与耕地利用现状 |
2.3 梯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2.4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
2.4.1 甘肃省梯田建设历程 |
2.4.2 甘肃省梯田建设理念与做法 |
2.4.3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
2.4.4 甘肃省梯田建设存在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梯田类型区划分及各分区梯田建设现状 |
3.1 梯田类型区划分 |
3.1.1 划分原则 |
3.1.2 划分结果 |
3.2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概况及其梯田建设现状 |
3.2.1 黄土区 |
3.2.2 土石山区 |
3.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耕地与梯田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 |
4.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与特征 |
4.1.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 |
4.1.2 标准化梯田特征 |
4.2 低标准化梯田判别标准与特征 |
4.2.1 低标准梯田概念 |
4.2.2 低标准梯田判别指标及特征 |
4.3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及标准化设计标准 |
4.3.1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 |
4.3.2 标准化梯田设计标准 |
4.4 标准化梯田的质量评定 |
4.4.1 质量要求 |
4.4.2 质量测定 |
4.4.3 质量评定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1.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
5.1.2 田面宽度建设技术 |
5.1.3 田块建设技术 |
5.1.4 田埂建设技术 |
5.1.5 田坎建设技术 |
5.1.6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
5.1.7 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
5.1.8 标准化梯田生产管理技术 |
5.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2.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
5.2.2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
5.2.3 梯田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
5.3 低标准梯田标准化改造技术 |
5.3.1 田块改造 |
5.3.2 埂坎改造 |
5.3.3 田区改造 |
5.3.4 道路改造 |
5.3.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
6.1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选择 |
6.2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
6.2.1 平凉市崆峒区火龙沟小流域 |
6.2.2 清水县任家后沟小流域 |
6.2.3 徽县滩店小流域 |
6.3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效益综合分析与评价 |
6.4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坡耕地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
6.4.1 土壤呼吸 |
6.4.2 材料与方法 |
6.4.3 结果与讨论 |
6.4.4 本节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7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
7.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
7.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潜力研究 |
7.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梯田建设潜力研究 |
7.4 甘肃省梯田标准化建设潜力总体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汪坪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2.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发展概述 |
1.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观测内容与方法 |
2.2.2 水土保持措施观测内容与方法 |
2.2.3 效益观测内容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水土流失因子及水土流失状况观测结果分析 |
3.1.1 降雨数据分析 |
3.1.2 植被状况观测结果分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分析及侵蚀模数结果 |
3.1.4 地面坡度数据分析 |
3.1.5 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观测结果分析 |
3.1.6 水土流失量观测结果分析 |
3.2 治理措施完成情况分析 |
3.3 治理效果分析 |
3.3.1 蓄水效益 |
3.3.2 保土效益 |
3.3.3 生态效益 |
3.3.4 经济效益 |
3.3.5 社会效益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GIS和RS的黄土丘陵区梯田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以关川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梯田发展历史及分布现状 |
1.2.2 梯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2.2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梯田时空分布特征及景观格局特征 |
3.1 梯田时间变化特征 |
3.2 梯田空间分布特征 |
3.2.1 1998年关川河流域梯田分布特征 |
3.2.2 2008年关川河流域梯田分布特征 |
3.2.3 2015年关川河流域梯田分布特征 |
3.3 梯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梯田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4.1 RUSLE各要素的计算 |
4.1.1 降雨侵蚀力因子值(R) |
4.1.2 土壤可蚀性因子值(K) |
4.1.3 地形因子值(LS) |
4.1.4 植被覆盖因子(C) |
4.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
4.2 土壤侵蚀强度及等级分布 |
4.3 梯田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梯田建设驱动力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2 社会因素 |
5.2.1 人口因素 |
5.2.2 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5.2.3 政策因素 |
5.3 驱动力因素定量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梯田措施效益分析 |
6.1 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的改善 |
6.2 保水减沙效益 |
6.3 经济效益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坡沟系统水沙研究 |
1.2.2 侵蚀沟道分级分类现状 |
1.2.2.1 侵蚀沟道分级现状 |
1.2.2.2 侵蚀沟道分类现状 |
1.2.3 沟道治理开发利用现状 |
1.2.4 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研究 |
1.2.4.1 生态位与资源位理论及研究 |
1.2.4.2 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1 坡沟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2 坡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土壤 |
2.5 植被 |
2.6 水土流失现状 |
2.7 土地利用现状 |
2.8 社会经济 |
3 研究技术途径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小流域水沙来源研究 |
3.2.2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
3.2.3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3.2.4 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模式调查 |
3.2.5 小流域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小流域坡沟系统水沙利用研究 |
3.4.2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
3.4.3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3.4.4 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调查 |
3.4.5 小流域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3.4.5.1 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
3.4.5.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小流域坡沟系统水沙来源、变化研究 |
4.2 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
4.2.1 小流域沟道分级图绘制 |
4.2.2 小流域沟道特征值分析 |
4.3 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4.3.1 按沟道的开析状况分类 |
4.3.2 按沟道的割裂状况分类 |
4.3.3 按沟道主支沟状况分类 |
4.3.4 称沟河流域沟道总类型 |
4.4 小流域沟道利用现状调查 |
4.4.1 称沟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调查 |
4.4.2 称沟河流域植物措施现状调查 |
4.4.3 称沟河流域侵蚀沟道利用模式 |
4.5 小流域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4.5.1 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的研究 |
4.5.1.1 小流域环境资源位分析和立地条件划分 |
4.5.1.2 适生植物生态位分析 |
4.5.1.3 生态适宜度计算 |
4.5.1.4 不同类型沟道中植物措施对位配置 |
4.5.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4.5.2.1 治沟工程与地质条件分析 |
4.5.2.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坡沟系统水沙来源 |
5.1.2 沟道的分级与分类 |
5.1.3 侵蚀沟道治理现状模式 |
5.1.4 侵蚀沟道治理对位配置模式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2.1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及相关指标 |
1.2.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1.2.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估算方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1.1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2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及效益评价 |
2.1.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估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2.2.3 数据资料分析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
4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初始指标构建 |
4.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4.3.1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值 |
4.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4.3.3 基于相关性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5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
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1.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5.1.2 指标值的无量纲化 |
5.1.3 构建判断矩阵 |
5.1.4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5.1.5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1.6 评价指标的权重 |
5.2 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5.2.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2.2 各指标评价得分 |
5.2.3 小流域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估算 |
6.1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估算方法 |
6.1.1 涵养水源价值 |
6.1.2 减轻土壤侵蚀价值 |
6.1.3 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 |
6.1.4 保存土壤肥力的价值 |
6.1.5 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6.1.6 植物固碳释氧的价值 |
6.1.7 提高粮食产量的价值 |
6.1.8 增加林果产品产量的价值 |
6.1.9 减少洪涝灾害的价值 |
6.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价值量分析 |
6.2.1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物质量 |
6.2.2 各小流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 |
6.3 水土保持投资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国内外淤地坝建设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淤地坝发展过程 |
1.2.2 国外淤地坝建设现状 |
1.2.3 坝系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4 坝系效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选定 |
2.2 自然概况 |
2.2.1 基本情况 |
2.2.2 沟道特征 |
2.3 社会经济情况 |
2.3.1 人口、劳动及经济状况 |
2.3.2 土地利用现状 |
2.3.3 经济状况 |
2.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
2.4.1 水土流失现状及趋势 |
2.4.2 水土流失危害 |
2.4.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2.4.4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
第三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建设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及评判矩阵 |
3.1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的确定与建立 |
3.1.1 研究内容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专家研讨 |
3.2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定层次的确定与建立 |
3.2.1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定层次的确定 |
3.2.2 小流域坝系效益各因素权向量的确定 |
3.2.3 效益评价集的确定 |
3.3 评判矩阵的构建 |
3.3.1 生态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
3.3.2 社会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
3.3.3 经济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
第四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工程效益分析 |
4.1 淤地坝效益的含义 |
4.2 淤地坝效益的特点 |
4.3 淤地坝效益分析计算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生态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黄土丘陵区高效农业多级梯田暴雨侵蚀规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梯田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梯田研究状况 |
1.2.3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级梯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多级梯田选取 |
2.2.2 资料获取 |
2.3 多级梯田土壤容重空间变化 |
2.4 多级梯田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化 |
2.5 小结 |
第3章 多级梯田暴雨侵蚀状况与规律分析 |
3.1 资料获取 |
3.1.1 降雨资料获取 |
3.1.2 侵蚀资料获取与处理 |
3.1.3 径流资料获取及处理 |
3.2 多级梯田暴雨侵蚀规律分析 |
3.2.1 梯田断面暴雨侵蚀规律分析 |
3.2.2 地表径流与侵蚀量关系分析 |
3.2.3 地表径流与侵蚀模数关系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 WEPP 模型的梯田暴雨侵蚀模拟初步研究 |
4.1 WEPP 模型简介 |
4.2 WEPP 模型坡面版结构与功能 |
4.2.1 WEPP 模型坡面版结构 |
4.2.2 WEPP 模型坡面版功能模块 |
4.3 WEPP 模型数据库建立 |
4.3.1 气候数据库的建立 |
4.3.2 坡面数据库 |
4.3.3 土壤数据库 |
4.3.4 作物数据库 |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径流量模拟效果分析 |
4.4.2 土壤侵蚀量模拟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多级梯田防蚀措施初步探究 |
5.1 梯田坡面植被冲蚀情况及分析 |
5.2 梯田田埂冲毁情况及分析 |
5.3 梯田防蚀措施初步研究 |
5.3.1 多级梯田防蚀工程措施 |
5.3.2 多级梯田防蚀生物措施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多级梯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化 |
6.1.2 多级梯田暴雨侵蚀状况与规律分析 |
6.1.3 基于 WEPP 模型的梯田暴雨侵蚀模拟初步研究 |
6.1.4 多级梯田防蚀措施初步探究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
1.3.2 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3 研究现状评析与展望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 |
2.1.1 水土保持效益的定义 |
2.1.2 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 |
2.1.3 水土保持价值的定义 |
2.1.4 水土保持措施的定义与分类 |
2.1.5 水土保持效益的类型 |
2.1.6 小结 |
2.2 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2.2.1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2.2.2 价值评估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2.2.4 投资效益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设计 |
3 潮白河流域概况和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
3.1 潮白河流域的重要性和典型性 |
3.2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概况 |
3.2.1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自然地理条件 |
3.2.2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植被概况 |
3.2.3 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集水区社会经济情况 |
3.3 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情况 |
3.3.1 基本农田建设 |
3.3.2 修复植被 |
3.3.3 沟道坝系工程建设 |
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1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2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3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分析 |
4.2 水土保持效益分类与相关指标 |
4.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内涵 |
4.2.2 水土保持社会服务功能与社会效益内涵 |
4.2.3 水土保持经济服务功能及经济效益内涵 |
4.2.4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初始指标集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甄选 |
4.3.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4.4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1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2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3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4.5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值 |
4.6 本章小结 |
5.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5.2.2 指标值无量纲化 |
5.2.3 构建判断矩阵 |
5.2.4 计算特征向量 |
5.2.5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2.6 评价权重 |
5.2.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 |
5.3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模型构建 |
5.3.1 统计数为权法的评价原理 |
5.3.2 数据处理过程 |
5.3.3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评价结果 |
5.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型构建 |
5.4.1 灰色关联度的评价原理 |
5.4.2 数据处理过程 |
5.4.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效益评价结论 |
6.1.1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2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3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
6.2 基于统计数为权法的效益评价结论 |
6.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效益评价结论 |
6.4 三种评价方法结果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7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 |
7.1 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方法 |
7.1.1 常用的价值估算方法 |
7.1.2 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方法 |
7.2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 |
7.2.1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量计算 |
7.2.2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估算 |
7.3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动态变化分析 |
7.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投资效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建分析 |
8.1 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机理分析 |
8.1.1 基于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
8.1.2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成本与收益视角的分析 |
8.2 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8.2.1 建立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
8.2.2 建立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
8.3 构建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
8.3.1 区域与主体公平性原则 |
8.3.2 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
8.3.3 水土保持效益经济原则 |
8.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补偿制度构建 |
8.4.1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主体 |
8.4.2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客体 |
8.4.3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标准的厘定 |
8.4.4 流域水土保持补偿方式 |
8.4.5 流域水上保持补偿制度的实施 |
9 加强潮白河流域水上保持的政策建议 |
9.1 政策目标 |
9.2 政策措施 |
9.2.1 政策措施框架 |
9.2.2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
9.2.3 优化管理体制 |
9.2.4 健全经济政策 |
9.2.5 加强公众宣教与参与政策 |
9.2.6 完善技术扶持政策 |
9.3 政策措施的保障实施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附表:水土保持学专家打分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宜春沟流域梯田增产措施及效益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3]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D]. 周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4]汪坪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D]. 魏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5]基于GIS和RS的黄土丘陵区梯田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以关川河流域为例[D]. 胡春艳. 长安大学, 2017(04)
- [6]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D]. 杨万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7]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D]. 顾剑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8]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D]. 王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5(03)
- [9]黄土丘陵区高效农业多级梯田暴雨侵蚀规律初步研究[D]. 贾立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01)
- [10]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D]. 仲艳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