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岳大鹏,刘胤汉[1](2010)在《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与理论拓展》文中认为回顾和评述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过几代地理学者的不断实践和理论概括,逐渐形成和蓬勃发展起来。相对于国外研究,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在土地系统分级、结构、演变、系列制图、综合自然区划、自然地带划分、自下而上组合自然小区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与拓展。今后,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应在自然地域系统方面,把自然、人文、生态经济等各个要素进行系统综合,开展综合地理区划研究,进一步提高区划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土地系统方面,把尺度、结构、过程结合起来,开展土地结构与演变研究,加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特点、驱动力和生态效应研究;在自然地理过程方面,把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综合到土壤—植被—大气连续系统界面研究上来。
申元村,李昌文[2](1983)在《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北京市土地类型组合结构为依据,将北京市划分出三个区17个亚区,并就每一亚区的自然特征和合理利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本文以北京市土地类型为例,研究土地类型结构并探索其为农业综合自然区划服务的途径。
杨勤业,郑度,吴绍洪,葛全胜[3](2005)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回顾和评述了5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在方法论上,需进一步强调以自下而上方法为主,以自上而下方法为辅,把所研究的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看,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研究方向方面,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将会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和实现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综合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仍是综合格局和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操作平台。应不断加强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
陈传康,郑度,申元村,杨勤业[4](1994)在《近10年来自然地理学的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综合自然地理近10年来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科学,综合自然区划与区域自然地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
王向东,刘卫东[5](2014)在《中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对土地科学体系和土地综合体的理解,阐述了土地类型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构成,指出土地类型研究属于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类型研究包括土地自然类型研究、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研究、土地利用远景类型研究三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分三部分循序地对国内现有土地类型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精要的回顾,评述了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单位系统、划分依据、调查制图、关系阐述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继而,针对已有的土地类型研究,论文整体和分项地分析了其存在的理论性研究不强、实务性研究不深等不足之处。最后,论文对土地类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应强化理论性研究、深入实务性研究的几点建议。
申元村[6](2010)在《土地类型研究的意义、功能与学科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土地类型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反映的是中小尺度地段分异规律和综合整体的环境特征。对土地类型研究的学术意义、功能和对未来学科发展方向进行界定,对促进土地类型学的发展和应用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土地类型研究的学术意义与功能,认为土地类型研究是自下而上论证综合自然区划、确立区域土地结构、进行生态研究和生态建设设计、进行农林牧合理用地布局和用地结构调整、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研究的基础性学科;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当前该学科存在的关键学术问题是土地类型划分的基本分级体系不确定,各级土地类型划分指标体系未建立,遥感与多元数据计算机制图与分类指标体系未实现技术连接;从学科发展方向着眼,当前应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野外考察相结合,通过典型区解剖方法,确立土地类型基本分级体系,建立各级类型划分指标,以及遥感与多元数据计算机制图与分类指标体系的技术连接,并对未来需要研究的课题作了展望。
李阳[7](2017)在《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对新疆未利用土地进行合理分区与开发,不仅可以高效利用新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实现新疆未利用土地的潜在价值。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论与水土资源耦合关系、比较优势理论,区位理论的指导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软件平台,综合分析地貌、经济区位等对新疆土地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对新疆未利用土地进行分级、评价与动态变化模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界定本文研究的“未利用土地”,再从“未利用土地”的自然属性角度出发,采用小波分析构造新疆各区域气温、降水的分布图;以新疆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及耦合情况及各县(市)级区域未利用土地面积为分析数据,通过FCM与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对县级区域未利用土地情况进行聚类分级与结果修正,其中选择五类指标聚类中心作为最佳未利用土地分区聚类指标,最终得到新疆地区未利用土地类型分类后的各指标等级结果表。结果显示一级的未利用土地中难开发的沙地与盐碱地较少,而有利于开发的荒草地与沼泽地较多;二级和三级的未利用土地中裸地占有较大比例;四级和五级以沙地为主。2: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分析方法的融合,以新疆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数据,以优先选择已利用耕地牧地综合状况较好、地区综合情况有利于宜耕宜牧未利用土地开发为目的构建以县(市)为评价单元的评价体系,得出新疆未利用土地宜耕地、宜牧的空间分布结果,由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宜耕宜牧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的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区域。为了更好地对未利用地可开发程度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FCM模糊分类中心和更为有效的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分类中心为依据的模糊综合识别模型,由所得结果的可开发程度等级空间分布可以得出,一级分类占有新疆绝大地方,分布于新疆中部、西南部和北部。二级分类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然而新疆的西南地区以三级和四级分类为主,该区域新疆西南部年降水量比较少,且主要是南疆盆地地形为主。五级分类的空间分布属于新疆的高山冰川地带,可利用程度极低。并对霍城县进行县级未利用土地评价,细化不同尺度的未利用土地评价指标,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分级。3:本文最终通过CLUE-S与Logistic模型模拟新疆全区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其中针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情况,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未利用土地之间限制为不能相互变更,且其它非未利用土地也无法变更为未利用土地。从结果可以看出荒草地的变更量最大,其次是裸土地,之后依次为盐碱地、沙地和沼泽地。该数据也进一步说明未利用土地的变更和规划利用是土地类型本身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彭建,杜悦悦,刘焱序,吴健生,王仰麟[8](2017)在《从自然区划、土地变化到景观服务:发展中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自然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在中国的兴起并非"伊萨钦科讲学"的偶然,而是与之相关的理论体系构建、专业人员培养、中外历史传承及社会实践需求的综合结果。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一直以实践性为宗旨,围绕着自然区划、土地变化、景观服务等不同的综合视角,经历了从农业区划、生态区划到综合区划研究,从土地类型、土地资源到土地系统研究,从景观格局到景观功能与服务研究等主题的演进,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深化。新形势下,综合自然地理学将以人地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过程耦合、区域集成为综合方向,以景观可持续性为重点领域,以大数据及高新技术为方法支撑,探索新的综合途径。
石淑芹[9](200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玉米生产力区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空间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理统计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及深入,在面向全球变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人文等领域的对地观测系统数据丰富发展的情况下,将观测数据转化为区划相关的知识,将经典区划方法论与计算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经典区划方法论的基础上,创造以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具有信息时代特点的区划新方法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本文以吉林省玉米为例,将空间分析技术、多源数据、地统计学理论、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产潜力模型以及传统区划理论与方法等多种理论、技术及方法相结合,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气象、土壤、农业统计等基础数据支持下,对研究区域的作物生产力区划展开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相比较,本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⑴在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基于定量分析的地统计理论、数理统计方法、作物模型与传统区划理论与方法相结合方面具有创新性;⑵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划要素空间化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新进展,区划要素数据在获取、空间化及精度方面有所提高。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⑴玉米生产力区划指标体系根据作物生产力区划的基本理论及目的,遵循作物生产力区划的原则,参考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作物生产力的形成要素及过程,从基础地理要素类指标、作物各级生产潜力、作物现实生产力、自然灾害类指标、利用与管理类指标及作物品质类指标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⑵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划要素获取及空间化①气象要素数据空间化在对气象要素与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度等地理要素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克里金插值方法、协克里金插值方法以及多远回归+残差内插相结合的三种方法出发,分别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气象要素的空间化研究,并且对其精度进行对比及验证,最后选择精度较高的方法作为应用于区划的1km×1km分辨率栅格的气象要素数据。②土壤养分数据空间化利用ArcGIS软件的地统计模块,结合GIS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和分析功能,研究吉林省土壤中pH值、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元素的空间变异状况,并且在对这几种元素与土壤中其他土壤性质如有效硼(B),有效钙(Ca),有效镁(Mg),有效铜(Cu)和有效锌(Zn)等,以及与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度、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等地理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基于土壤类型和微量元素的协克里金插值方法的比较,最终选择基于土壤类型和微量元素的协克里金插值方法绘制了1km×1km的五种土壤养分元素空间分布图。③统计单产数据空间化结合吉林省农业综合分区,将研究区域划分为Ⅰ区(吉林省)、Ⅱ区(中部平原农业区和西部平原农牧区)、Ⅲ区(东部半山农林区和长白山地林农区);利用GIS软件,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对Ⅰ区、Ⅱ区和Ⅲ区这三个不同区域中建立农业统计数据的玉米单产和这些环境要素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应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吉林省粮食单产数据的空间化,生成1km×1km分辨率栅格的粮食单产,并采用统计单产的数据对其进行了修正。④玉米生产潜力基于GIS平台以及由前面分析得到的气象要素、土壤要素方面的数据,对作物生产力逐步衰减模型中对温度、降水和土壤有效系数订正,并与ArcGIS空间分析中GRID建模相结合建立了作物生产潜力模型,在利用已建立的模型计算出吉林省作物各级生产潜力和资源有效系数的基础上,对吉林省作物生产潜力进行了分级。⑶玉米生产力区划研究按照作物生产力区划的目的、原则、指标体系及方法,结合了作物生长机理和生态学理论中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根据区域形成的自然地理过程和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利用已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农业综合分区、气候等区划方案均作为本次分区过程中的辅助和校正材料,以地理信息系统、经验判别以及自上而下逐级划分和自下而上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将吉林省划分为6大区域:Ⅰ区(吉林省中部生产力最高区)、Ⅱ区(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生产力较高区)、Ⅲ区(吉林省西部和中部生产力中等区)、Ⅳ区(吉林省西部和中部生产力较差区)、Ⅴ区(吉林省东部半山农林区和长白山地林农区生产力较差区)、Ⅵ区(吉林省长白山地林农区生产力最低区)。相对潜力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Ⅰ区和Ⅱ区,相对潜力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其他地区;各级潜力系数的空间分布都比较分散。对不同类型区域,应选择其相应的适度开发对策,最终使吉林省玉米生产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牛志君[10](2018)在《涞源县土地类型划分与结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土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土地的生态功能对于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土地生态功能的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当现象,暴露出一些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局限性,不能将土地所蕴藏的自然本底功能全部体现出来,因此,必须以土地最基本的自然生态属性为出发点,从土地的自然属性上重新认识土地,而事物的分类是认识事物、探究事物的重要途径,那么对土地进行自然分类就成为当前发展的根本途径。鉴于此,本文以涞源县为研究区,参照国内外土地分级和分类标准,并结合研究区特有的地段分异规律,构建土地类型划分体系,并分析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下每种土地类型的个体结构和成分结构,探究土地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点以及生态特征,并提出典型土地类型的开发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土地自然类型划分体系,并对涞源县进行土地类型的划分。根据国内外土地分级和分类标准,构建土地类型划分体系,并结合研究区特有的地段分异规律,采用第二级土地分级系统,选取中地貌类型、植被群系以及土属进行土地类型的划分,将涞源县划分为78种土地类型,并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连续命名法进行命名,例如:喜湿性针阔混交林粗散状淋溶褐土剥蚀低起伏低山地。(2)从个体结构和成分结构两个角度对涞源县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下土地类型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涞源县各土地生态系统的个体结构特征主要以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为主。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在整体空间结构上均存在垂直分异性,但局部结构上仍有差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呈现同心圆式结构、对称式结构以及条带状作树枝状延伸结构;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局部呈现相间排列带状结构;在灌丛生态系统中呈现半弧型分布;在草丛生态系统中呈现聚集式分布。在数量结构上也存在差异性,其中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以作物黄土状石灰性褐土堆积盆地为主要土地类型,其面积达到10233.94hm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喜湿性落叶阔叶林灰质棕壤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大,在中山区内土地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在灌丛生态系统中,盆地、谷地、低山阶梯均存在优势土地类型,分别为:喜湿性落叶灌丛粗散状褐土性土堆积盆地、旱生型落叶灌丛酸性粗骨土剥蚀低起伏低山地以及喜湿性落叶灌丛壤质潮土谷地。在中山阶梯上,土地类型分布多样化,主要以喜湿性落叶灌丛灰质棕壤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为主;在草丛生态系统中,盆地、谷地阶梯均存在绝对优势土地类型,分别为:喜湿性草丛黄土状石灰性褐土堆积盆地和喜湿性草丛砂壤质洪冲积潮褐土谷地。在低山和中山阶梯上存在多样性特点,主要的土地类型分别为旱生型草丛粗散状褐土性土剥蚀低起伏低山地和喜湿性草丛灰质棕壤剥蚀低起伏中山地。涞源县各土地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特征主要通过对研究区78种土地类型成分结构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出每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要素结构特点。(3)提出了涞源县典型土地类型的土地生态开发方向。主要包括适宜农业开发的土地类型为:喜湿性落叶灌丛黄土状石灰性褐土堆积盆地和喜湿性草丛黄土状石灰性褐土堆积盆地;适宜林业开发的土地类型有:旱生型落叶灌丛粗散状淋溶褐土剥蚀低起伏低山地、喜湿性落叶灌丛粗散状褐土性土堆积盆地、喜湿性草丛粗散状淋溶褐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旱生型草丛粗散状淋溶褐土剥蚀低起伏低山地共计4种土地类型;不适宜农业开发的土地类型有:作物灰质棕壤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作物灰质棕壤性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作物酸性粗骨土剥蚀低起伏低山地、作物灰质褐土性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作物灰质石灰性褐土剥蚀低起伏中山地、作物灰质淋溶褐土低起伏中山地共计6种土地类型。综上,本研究以构建土地类型划分体系为基础,探究出各土地生态系统中土地类型的个体结构与成分结构,提出了典型土地类型的开发方向,为区域的生态建设、生态规划、因地制宜布局农林牧业生产和开发山区资源等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3)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地理学 |
2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 10] |
3 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 |
4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
5 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
6 结语 |
(5)中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土地类型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构成 |
3 土地自然类型研究的现状概况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3.2 分级分类的单位系统 |
3.3 分级分类的主要依据 |
3.4 调查和制图 |
3.5 结构和演替 |
3.6 基本关系的阐述 |
4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研究的现状概况 |
4.1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4.2 现状单位系统 |
4.3 分级分类的主要依据 |
4.4 调查制图和数据库建设 |
4.5 基本关系的阐述 |
5 土地利用远景类型研究的现状概况 |
5.1 规划单位系统 |
5.2 远景预测和模拟 |
6 现有土地类型研究的不足之处 |
6.1 土地类型研究的整体不足 |
6.2 土地自然类型研究的不足 |
6.3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研究的不足 |
6.4 土地利用远景类型研究的不足 |
7 土地类型研究的未来展望 |
(6)土地类型研究的意义、功能与学科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类型研究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
1.1 土地类型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 |
1.2 土地类型及类型图研究意义与功能 |
2 学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2.1 国内研究现状与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
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科学问题 |
2.3 国内外土地类型研究面临的共同学术问题 |
3 当前及未来亟待研究的课题 |
(7)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土地分类的定义 |
1.2.3 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 |
1.3 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资源承载力 |
1.3.2 系统论与水土资源耦合关系 |
1.3.3 比较优势理论 |
1.3.4 区位理论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2 新疆土地利用与开发现状 |
2.1 新疆土地类型与利用现状 |
2.1.1 土地类型及分布规律 |
2.1.2 土地资源特点 |
2.1.3 土地利用现状 |
2.2 未利用土地类型及开发利用 |
2.2.1 未利用土地的分类 |
2.2.2 未利用土地分布现状 |
2.2.3 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 |
2.2.4 未利用土地数量变化原因 |
2.3 小结 |
3 基于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及耦合的未利用土地分区 |
3.1 基于温度、降水的小波分析 |
3.1.1 温度、降水情况概述 |
3.1.2 小波分析研究进展 |
3.1.3 小波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4 基于小波分析的新疆各区域气温、降水指标分析 |
3.2 以地州市为单元的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及耦合分区 |
3.2.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
3.2.3 水土资源耦合分析 |
3.2.4 水土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及耦合分区 |
3.3 以县(市)为单元的未利用土地模糊聚类分区 |
3.3.1 模糊聚类的理论基础 |
3.3.2 基于模糊聚类的未利用土地分区结果 |
3.4 未利用土地FCM聚类模型的建立 |
3.4.1 FCM聚类方法研究进展 |
3.4.2 FCM聚类方法的基本理论 |
3.4.3 未利用土地指标级别的建立 |
3.5 未利用土地聚类模型的优化 |
3.5.1 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
3.5.2 竞争型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
3.5.3 新疆未利用土地分区及土地分级 |
3.6 小结 |
4 新疆未利用土地的评价 |
4.1 基于耕牧现状的未利用土地宜耕宜牧评价 |
4.1.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宜耕宜牧评价 |
4.1.2 基于熵值法的宜耕宜牧评价 |
4.1.3 基于主成分和熵值法的宜耕宜牧评价 |
4.2 基于FCM与竞争型神经网络的模糊评价 |
4.2.1 基于FCM的新疆未利用土地宜耕宜牧模糊评价 |
4.2.2 基于竞争型神经网络的新疆未利用土地宜耕宜牧模糊评价 |
4.3 霍城县未利用土地宜耕评价 |
4.3.1 霍城县概况及未利用土地现状 |
4.3.2 霍城县未利用土地评价 |
4.4 小结 |
5 新疆未利用土地空间格局变化模拟 |
5.1 基于灰色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5.1.1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 |
5.1.2 灰色预测模型基础理论 |
5.1.3 未利用土地灰色系统建模实证分析 |
5.2 基于CLUE-S与Logistic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 |
5.2.1 CLUE-S模型的基础理论 |
5.2.2 Logistic回归分析 |
5.2.3 基于CLUE-S与Logistic模型的未利用土地分析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各类型未利用土地空间格局模拟分析 |
5.3.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5.3.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新疆未利用土地变化模拟 |
5.4 小结 |
6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的对比分析 |
6.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情况简述 |
6.1.1 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分类与含义 |
6.1.2 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
6.2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的对比 |
6.2.1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数量成果的对比 |
6.2.2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空间分布的对比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8)从自然区划、土地变化到景观服务:发展中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偶然或必然? |
3 自然地理综合视角发展:从自然区划、土地变化到景观服务 |
3.1 自然区划研究:从农业区划、生态区划到综合区划 |
3.2 土地变化研究:从土地类型、土地资源到土地系统 |
3.3 景观服务研究:从景观格局到景观功能与服务 |
4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
4.1 研究对象:人地耦合系统 |
4.2 综合方向:过程耦合和区域集成 |
4.3 重点领域:景观可持续性 |
4.4 方法支撑:大数据及高新技术 |
(9)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玉米生产力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提出背景与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空间信息技术 |
1.2.2 多源数据空间化 |
1.2.3 生产力研究进展 |
1.2.4 区划工作进展 |
第二章 作物生产力区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作物生产力区划的基础理论 |
2.2 作物生产力区划的方法模型 |
2.3 本文研究方案 |
2.3.1 研究目标 |
2.3.2 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第三章 玉米生产力区划的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 |
3.1 区划的性质与意义 |
3.2 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
3.3 区划的指标体系 |
3.4 区划方法 |
第四章 吉林省地域及人文特征 |
4.1 自然环境 |
4.1.1 地理位置 |
4.1.2 气候特征 |
4.1.3 地形地貌 |
4.1.4 土壤资源 |
4.2 人文与社会经济 |
4.3 农业生产条件、特征及主要问题 |
4.4 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划要素获取方法研究 |
5.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5.1.1 气象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
5.1.2 土壤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
5.1.3 以粮食单产为代表的农业统计数据 |
5.1.4 其他基础地理数据 |
5.2 气象数据空间化 |
5.2.1 方法介绍(普通克里金法、协克里金法和多元回归+残差内插法) |
5.2.2 降水数据空间化及模型对比分析 |
5.2.3 气温数据空间化及模型对比分析 |
5.3 土壤养分数据空间化 |
5.3.1 土壤养分含量与其它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 |
5.3.2 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
5.3.3 普通克里金插值分析 |
5.3.4 基于土壤类型和微量元素的协克里金插值分析 |
5.3.5 检验站验证 |
5.4 玉米单产统计数据空间化 |
5.4.1 统计单产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
5.4.2 多元回归模拟 |
5.4.3 借助统计单产校正 |
5.5 玉米生产潜力 |
5.5.1 玉米生产潜力模型及计算 |
5.5.2 玉米各级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
第六章 分区结果及对策 |
6.1 分区等级系统及命名 |
6.2 各区特征 |
6.3 各区玉米土地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对比分析 |
6.4 各区管理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涞源县土地类型划分与结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生态区划研究 |
1.2.2 土地分级研究 |
1.2.3 土地分类研究 |
1.2.4 土地类型结构研究 |
1.2.5 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生态区划 |
2.1.2 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类 |
2.1.3 土地类型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然地带学说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土地结构—功能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形与地貌特征 |
3.1.2 气象与水文特征 |
3.1.3 土壤分布特征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 涞源县土地类型的划分 |
4.1 土地类型划分的目的、意义及原则 |
4.1.1 划分目的 |
4.1.2 划分意义 |
4.1.3 划分原则 |
4.2 土地类型划分体系的建立 |
4.2.1 土地分级系统的确立 |
4.2.2 土地类型划分及命名 |
4.3 基于土地类型的土地生态系统确定 |
5 不同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的个体结构特征分析 |
5.1 土地类型的数量结构 |
5.1.1 农田生态系统土地类型数量结构 |
5.1.2 森林生态系统土地类型数量结构 |
5.1.3 灌丛生态系统土地类型数量结构 |
5.1.4 草丛生态系统土地类型数量结构 |
5.2 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 |
5.2.1 农田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空间结构 |
5.2.2 森林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空间结构 |
5.2.3 灌丛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空间结构 |
5.2.4 草丛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空间结构 |
6 不同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的成分结构特征分析 |
6.1 农田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生态结构 |
6.2 森林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生态结构 |
6.3 灌丛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生态结构 |
6.4 草丛生态系统土地类型生态结构 |
7 涞源县土地类型开发方向建议 |
7.1 涞源县典型土地类型的开发方向 |
7.1.1 适宜农用开发的土地类型 |
7.1.2 适宜植树造林工程的土地类型 |
7.1.3 不适宜农用开发的土地类型 |
7.2 涞源县土地生态建设对策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与理论拓展[J]. 岳大鹏,刘胤汉. 地理研究, 2010(04)
- [2]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申元村,李昌文. 地理研究, 1983(04)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J]. 杨勤业,郑度,吴绍洪,葛全胜. 地理研究, 2005(06)
- [4]近10年来自然地理学的新进展[J]. 陈传康,郑度,申元村,杨勤业. 地理学报, 1994(S1)
- [5]中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王向东,刘卫东. 资源科学, 2014(08)
- [6]土地类型研究的意义、功能与学科发展方向[J]. 申元村. 地理研究, 2010(04)
- [7]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D]. 李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8]从自然区划、土地变化到景观服务:发展中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J]. 彭建,杜悦悦,刘焱序,吴健生,王仰麟. 地理研究, 2017(10)
- [9]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玉米生产力区划研究[D]. 石淑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10]涞源县土地类型划分与结构分析研究[D]. 牛志君.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