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搞好粮食产量分季分品种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陶勇[1](2021)在《新时期背景下舟山现代水产养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鹏[2](2017)在《建国初期湖北粮政研究(1949-1953)》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之初,市场物资供应严重不足,粮食是私人投机的重点物资,粮价的波动往往带动整个物价的剧烈变动。粮食在当时不仅关系到市场的稳定、人民生活的改善,更关系到新政权的巩固。此时期的粮食问题与清匪反霸斗争、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等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因此,粮食工作牵涉面广、任务繁重。湖北是产粮大省,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本文主要是以1949年至1953年的湖北为中心,对建国初粮食的征购、储运、粮食市场的管理以及粮食工作管理队伍状况进行综合考察,阐述粮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国初期粮食自由贸易政策向统购统销政策的转变进行分析。解放之初的湖北,通过大力征收公粮、粮食集中调拨、扩大国营粮食购销经营比重、打击投机倒把等多项措施,既保证了作战部队、脱产军政人员、城镇居民、农村缺粮户、灾区群众的粮食供给,又稳定了粮食市场。但粮食工作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许多不足,体现在粮食的储运、粮食工作管理队伍状况、粮食的市场管理等多个方面。粮食在调运过程中意外事故频发,粮食保管不善,不少粮食干部对粮食工作不重视,业务水平不高,还出现贪污腐化。到1953年粮食市场在经历短期的相对稳定后又出现剧烈波动,粮食收购困难,粮食销售量大幅提高,私商极其活跃。这是由于对中央调整商业的指示和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布的六项措施理解不到位,放松了对市场的领导和对私商的约束。粮食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众多,对保证粮食供应和粮食市场稳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湖北粮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反映了建国初期全国性粮食工作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影响到了市场粮食的供应,在粮食交易自由的情况下,不利于国家对粮源的掌握和粮食市场的管理,促使国家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政策的根本转变,也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足够的粮食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将小农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樊莹莹[3](2016)在《粮食统购统销的地方实践(1953—1965) ——以湖南常德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1953年——1965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常德地区的实行及其演变作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了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当今粮食工作的启示。绪论主要介绍了粮食统购统销的课题来源、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建国伊始,一方面,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以及城镇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致使商品粮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粮食投机商与国营粮食部争夺粮食市场以及农民的惜售心理,导致粮食征收局面困难重重因此,解决我国粮食购销紧张的问题势在必行。陈云经过深入调查和征求各方意见并权衡利弊后,得出了唯粮食统购统销为可行之策的结论。中共中央随后颁布了相关文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正式出台。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常德地区根据中央决议和地域特点出台的相关政策,并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大大促进了该政策在当地的实施。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初期有得也有失,在缓和粮食供需矛盾、促进过渡时期总路线贯彻实施的同时,征购“过头粮”导致农民和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三定”的出台过程,由于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初期出现的强迫命令作风,中共中央经实地考察和征求各方意见后,粮食“三定”应运而生。其次,叙述了常德地区“三定”试点工作的开展和全面实行,考察了试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重点分析了常德地区“三定”工作的经验教训,即坚持“三定”工作与生产并重的工作原则、重视宣传教育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及注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第四部分,分析了“大跃进”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左”倾错误,导致高估产下的高征购,使粮食统购统销工作陷入混乱。国家领导人经过务实性的思想转变后,重新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纠正错误,在1962年至1965年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核减征购任务、压缩城乡留粮标准和调整粮食征购价格,等等。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跃进”时期粮食紧张局面,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继续科学运行。第五部分,总结对1953年——1965年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启示,首先在注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中心。其次重视宣传教育贯穿工作的始终,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再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扬群众工作路线,抵制强迫命令作风,维系好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后要坚持实地考察,切实做到以事实说话、以事实谋策略、以事实促发展。
穆瑞兵[4](2016)在《转型期重庆云阳县土地制度变迁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农业得以开展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农村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土地制度问题是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土地制度的实施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土地大量闲置、条块分割严重、机械化难以实施等弊端,其制度红利基本释放殆尽。土地制度的新一轮改革已迫在眉睫。然而,现实中的土地问题是历史上的土地问题累积而来,现实中土地问题的解决不得不研究历史上的土地问题。民间文献《李发良工作笔记》的发现为考察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窗口,本文即拟以重庆市云阳县为研究地域,利用新近发现的《李发良工作笔记》为史料基础,结合当地档案馆资料及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史料,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土地观等理论与方法,对转型期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做一详细考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当今我国新一轮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历史资鉴。全文共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分析和论述了选题的意义以及现实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出发,阐述了集体化时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公社时期土地制度产权等方面的特点。第三、四部分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其中第三部分论述了改革初期云阳县如何破除传统思想禁锢勇敢进行多种土地责任制的试点工作情况。第四部分是在中央的领导下云阳县如何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广大基层干部与村民对不同责任制的理解和感受以及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给农村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是在前四部分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即根据转折期云阳县土地制度改革历程提炼出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的指导,尊重人民群众的权益,国家上层做好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正确理解和贯彻中央政策等启示。做好以上几点,我们一定能够制定出更好的土地制度政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贡献力量。
马海霞[5](2015)在《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数据测算及战略选择》文中指出通过对甘肃省粮食生产数据的分析,发现甘肃省粮食生产虽然有较快发展,但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低于全国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率也低于同期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本论文选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进行甘肃省粮食供需平衡研究。以西方经济学、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甘肃省一定时期内粮食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从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粮食流通等方面对甘肃省粮食消费历史与现状、消费特征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粮食消费总体规律,对甘肃省粮食需求中长期总体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判断,并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完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和供应、保障粮食流通安全、积极利用国内市场、调剂省内粮食余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结合世界普遍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规律,对甘肃省粮食在未来五年内的基本形势作了科学预测,为甘肃省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充分保障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理论支撑。
肖惠朝[6](2012)在《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文中研究说明物资是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同时,物资(生产资料)决定着生活资料的生产,而生活资料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物资(生产资料)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的强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资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制定并执行有关物资计划、分配及回收等各种方法、制度及物资组织机构的总和。开展对建国后物资体制的研究,并提出物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将对于改革和完善物资体制,保障物资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结语和七章正文,共九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简要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物资体制。其内容包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物资统制政策、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体制政策、日伪对沦陷区的物资掠夺与统制。第二章简要论述了计划经济下的物资。第一节论述了物资的内涵、外延以及统配、部管物资的名目;第二节论述了由北京市供应物资的单位、北京市所需物资的来源以及北京市属厂矿所生产物资的去向。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物资体制的演变(1949—1966年)。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了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物资分类管理的办法、重要物资的综合平衡和计划分配办法;第二节论述了“大跃进”时期的物资体制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后果;第三节论述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物资体制的变革及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第四章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机构。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物资分配处的成立、职责及其与物资局的责任分工等;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供应局及物资管理局的成立、机构设置及职能等;第三节简要论述了北京市煤炭总公司的演变过程、机构设置及基本职能。第五章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计划。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计划的种类及各种计划的制定过程;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计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第三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计划的变革。第六章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流通。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订货的种类以及订货的程序等;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供应的种类及供应方式等;第三节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储运体制;第四节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回收体制。第七章以建筑材料为个案来剖析北京市物资计划与流通的运作模式。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建筑材料的管理机构: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地方建筑材料(砖、瓦、灰、砂、石)的计划与流通体制;第三节论述了北京市基本建设材料(钢材、水泥、木材)的计划与流通体制。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不同时期物资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以及物资生产与物资流通的关系。
李旻晶[7](2012)在《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虽然实现了主要粮食供给大体平衡,但粮食问题仍是头等大事。这是由于粮食是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自立的基础,关系到我国经济独立和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实现。此外,世界范围内面临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许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其中粮食生产优势尤为明显。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工程,给中部地区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三个基地”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因此,本文围绕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一、二、三章。这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说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以此来展开研究。第一章粮食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从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和现阶段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两个大的方面来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了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深入分析了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在农业中处于首要地位、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地位、粮食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物资这四点。其次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具体从粮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是稳定物价水平、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基础,粮食是应对危机的有力保障这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全球及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主要从全球粮食生产现状、我国粮食生产现状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此部分运用大量的数据来说明粮食生产的现状。一是全球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全球小麦生产现状、全球稻谷生产现状、全球粗粮生产现状。二是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现状、我国稻谷生产现状、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我国大豆生产现状。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地位及评价,主要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我国四大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和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劣势这四个方面来展开。一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中部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二是我国四大区域粮食生产比较,具体分析了东部地区粮食生产、西部地区粮食生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中部地区与三大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三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从地理气候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水利优势、交通发达、科技优势、粮食品种优势这六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四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劣势,从耕地面积少且质量差、水资源短缺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这五个方面来分析。第三部分为第四、五、六、七章。主要选取了粮食加工、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以及粮食市场体系这四个影响因素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章粮食加工业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主要从粮食加工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的现状、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对策这四个方面来展开。一是粮食加工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具体概述了粮食加工及粮食加工业、粮食加工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二是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的现状,首先运用大量的数据,从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生产能力状况、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产品产量状况、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状况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次分析了中部六省粮食加工业现状,从粮食产业化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科技装备水平显着提升、精深加工初显成效这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三是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加工调控机制不完善、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加工产业链条较短这六个方面深入分析。.四是促进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对策,从加大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强化粮食科技支撑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发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强粮食名牌工程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这六个方面来提出对策。第五章农业科技创新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的现状、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具体概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粮食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二是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的现状,从粮食科技创新促进粮食增产、粮食科技创新增强抗灾能力、粮食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这三个方面分析。是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从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粮食科技投入不足、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来分析出现的问题。四是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从提高粮食抗灾能力,实现粮食增产目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大财政保障机制,建立粮食科技投入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鼓励粮食行业对外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粮食科技创新团队提出有效的对策。第六章基础设施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分析了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的现状、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一是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从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来介绍。二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的现状,具体从农村交通现状、农村水利现状、农村教育现状、农村能源现状这四个方面分析。三是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存在农村交通整体发展不足、农村水利基础仍然薄弱、农村教育发展严重落后、农村能源发展水平滞后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四是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从支持农村交通建设、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第七章粮食市场体系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分析了粮食市场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的现状、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发展的对策。一是粮食市场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从市场体系与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市场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二是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的现状,具体从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粮食市场管理得到加强、粮食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多元化市场主体基本形成、市场类型多样化这五个方面分析。三是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充分;粮食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市场发展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四是促进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发展的对策,提出了加强粮食收购市场建设,完善粮食收购网络;加强粮食零售市场建设,健全粮食零售市场网络;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完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的对策。
顾国花[8](2011)在《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 ——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文中提出学术界对1978年前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研究较多,并有部分学者从基层展开对其的研究,但对该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的专门研究却很少,还没有基层个案研究。因此,本文在基层档案、粮食工作史料、统计年鉴和人民日报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1978—1985年作为研究的主要时段,具体的时间适当前后延伸,即上启20世纪50年代,下至20世纪90年代粮食统销制度的取消。本文主要考察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运行中的困境,及其在调整松动中走向终结,其中对粮食征购、议购议销、粮食增产、粮食财政补贴的探讨是重中之重。其实,粮食统购制度的终结是改革开放后粮食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该制度的困境贯穿于制度具体调整过程的始终。文章主体部分是溧阳县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后期的历程,着重分析这一政策的松动终结及其困境,文章的主体结构是:第一,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直观而简单的概况(1953-1978)。第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调整的背景(1978-1985),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其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以及该时期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国家层面的调整概况。第三,展现溧阳县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具体运行中的困境、转变及最终走向解体,主要从粮食征购、议购议销、粮食流通、粮食财政补贴、“卖粮难”和奖售制度等方面着手,从中窥视我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具体运行中的困境及其解体历程。第四,简要分析调解体后对农民受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粮食流通的影响。
李建中[9](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指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王步祥[10](2009)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言而喻。自古以来无粮则不稳,粮食产量的高低,对稳定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顺利开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粮食的产量安全是我国应对国际粮食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我国粮食总产量以及主要粮食产品进行预测,将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粮食的宏观调控政策。本论文以统计学、预测学及农业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系统评价了国内外有关粮食产量及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的状况,回顾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阶段,深入系统剖析了我国粮食发展的现状,从现有数据及资料出发,分析了我国各大区域及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情况。同时,选取各大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与我国各品种的粮食产量进行了横向比较。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我国粮食总产量及主要粮食品种的预测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检验后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最终,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介绍,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建议。研究认为,稻谷、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根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发现,我国粮食总产量以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产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将保持继续增产的发展态势,到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56501.61百万吨,稻谷产量将达19673.96百万吨,小麦产量将达15124.46百万吨,而玉米产量也将达到20316.32百万吨。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和措施并不是仅仅依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或单产水平,而是要将焦点放在如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层面上来。在借鉴国外提高粮食产量的经验和做法后,我国应在基层要素层面、支撑要素层面和保障要素层面探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二、如何搞好粮食产量分季分品种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搞好粮食产量分季分品种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建国初期湖北粮政研究(1949-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计划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粮食工作的基本格局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湖北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 |
第二节 粮食机构的设置和粮食干部的配备 |
第三节 建国初期湖北的粮食征收政策及其实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粮食的储运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湖北粮食的保管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湖北粮食的调运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粮食市场的管理 |
第一节 1949-1952年的粮食市场状况 |
第二节 1953年粮食市场的变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粮食统购统销的地方实践(1953—1965) ——以湖南常德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指导思想 |
(三)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1章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势在必行 |
1.1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前的粮食状况 |
1.2 中共中央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第2章 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初步运行 |
2.1 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付诸实践 |
2.1.1 准备阶段 |
2.1.2 实施阶段 |
2.2 粮食统购统销初期工作的得与失 |
2.2.1 成果与作用 |
2.2.2 缺点与不足 |
第3章 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突破性进展 ——“三定”政策 |
3.1“三定”政策的具体部署与实践 |
3.1.1“三定”政策的具体内容 |
3.1.2“三定”工作的实施 |
3.1.3 常德地区“三定”工作全面开展 |
3.2 合作化基础上的“三定” |
3.3“三定”政策的成效及经验教训 |
3.3.1“三定”政策的成效 |
3.3.2 常德地区“三定”工作的经验教训 |
第4章“大跃进”时期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失误与调整 |
4.1“大跃进”背景下的粮食状况 |
4.2 粮食统购统销工作陷入混乱 |
4.3 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调整及其地方贯彻实施 |
4.3.1 核减征购任务 |
4.3.2 精简和下放城镇人口,压缩城镇留粮标准 |
4.3.3 核减农村留粮标准 |
4.3.4 农村粮食从“补销”到借销 |
4.3.5 调整粮食征购价格 |
4.3.6 加强粮食调拨工作 |
4.4 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调整成效 |
第5章 1953年-1965年常德地区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启示 |
5.1 增强粮食安全意识 |
5.2 重视宣传教育和及时总结经验 |
5.3 加强党的领导 |
5.4 注重实地考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转型期重庆云阳县土地制度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相关学术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资料来源及相关概念说明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 |
2.1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地权 |
2.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营状况 |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分配制度 |
第三章 云阳县农村土地生产责任制的试点 |
3.1 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责任制 |
3.2 包产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试行与推广 |
3.3 包产到户的试行与选择 |
3.4 包产到户的实行 |
第四章 云阳县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以及影响 |
4.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办法 |
4.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可喜变化 |
4.2.1 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与农民自主性的释放 |
4.2.2 以养殖业为核心的家庭副业的繁荣 |
4.2.3 就业结构的变化 |
4.2.4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4.3 云阳县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后出现的问题 |
4.3.1 土地极度细碎化,影响农业长远发展 |
4.3.2 土地产权的模糊 |
4.3.3 发展山区农业“公共秩序”的混乱 |
4.3.4 农业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
4.3.5 不利于农业生产产业化、专业化 |
第五章 云阳县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的启示 |
5.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的指导 |
5.2 尊重人民群众的权益 |
5.3 国家上层做好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 |
5.4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正确理解和贯彻中央政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数据测算及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测算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容 |
(一) 粮食安全和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相关理论基础 |
(二) 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测算的主要内容 |
三、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测算方法的介绍 |
四、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测算的总体现状 |
(一) 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
(二) 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 |
(三) 对2014—2018年甘肃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状况的预测 |
五、影响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问题分析 |
(一) 总人口不断增加,而作为主粮品种的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
(二)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产需矛盾仍然存在 |
(三) 粮食品种结构不平衡,供需矛盾进一步显现 |
六、实现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战略选择 |
(一)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搞好基本农田保护 |
(二)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三)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维护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
(四) 完善粮食流通储备体系,保障粮食流通安全 |
(五) 完善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提高种粮农民收益 |
(六) 加强监测,提高粮食应急保障水平 |
(七) 积极利用国内市场,调剂省内粮食余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成果回顾 |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49年前各政权的物资管理制度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物资统制政策 |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体制政策 |
一、抗战初期 |
二、抗战中期 |
三、抗战后期 |
第三节 日伪对沦陷区的物资掠夺与统制 |
一、日寇对沦陷区物资的直接统制 |
二、汪伪政府对沦陷区的物资统制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 |
第一节 物资的概念 |
一、物资内涵和外延 |
二、国家计委对物资的分类 |
三、各类物资的名目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一、由北京市供应物资的单位 |
二、北京市物资使用单位所用物资的来源 |
三、北京市属厂矿所生产物资的去向 |
四、北京市物资库存方式 |
第三章 建国后中国物资体制的演变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 |
一、重要物资的统一调配 |
二、国家计委与中央各部对重要物资的计划 |
三、物资的分配办法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物资体制 |
一、计划机构及计划体制的变革 |
二、物资分配权的变革 |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期的物资体制 |
一、恢复对统配、部管物资的统一管理 |
三、物资分配方式的变革 |
四、企业内部物资供应体制的变革 |
五、物资机构的变革 |
第四章 北京市的物资机构 |
第一节 北京市计划委员会 |
一、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的渊源及组织机构 |
二、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物资分配处的职责 |
三、北京市计划委员会与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分工 |
第二节 北京市物资管理局 |
一、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成立 |
二、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机构设置 |
三、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职能 |
四、北京市物资管理局的成立及其组织机构 |
五、北京市物资管理局所属工业公司的职能 |
第三节 北京市煤炭总公司 |
第五章 物资计划 |
第一节 北京市物资计划的制定 |
一、物资申请计划 |
二、物资平衡计划 |
三、物资分配计划 |
第二节 物资计划模式的演变 |
一、物资的统一计划 |
二、物资的分级管理 |
三、物资计划归口管理 |
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
第三节 物资计划的变革 |
一、物资计划分配权的下放 |
二、物资计划管理权限的再次高度集中 |
小结 |
第六章 物资流通 |
第一节 物资订货 |
一、北京市物资部门的运作方式 |
二、地区平衡订货 |
三、全国订货 |
四、中央外汇进口订货 |
五、地方自筹资源订货 |
第二节 物资供应 |
一、直达供应 |
二、中转供应 |
第三节 物资储运 |
一、北京市的物资储运业 |
二、北京市物资储运企业 |
三、仓库不足、管理混乱 |
四、物资仓储与调运 |
第四节 物资回收 |
一、北京市物资回收机构 |
二、杂铜及其它有色金属的回收 |
三、废钢铁的回收 |
第七章 北京市建筑材料的计划与流通——物资管理的个案剖析 |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管理机构 |
一、北京市地方建筑材料调配联合办公室 |
二、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北京市公司 |
第二节 北京市地方建筑材料(砖、瓦、灰、砂、石) |
一、地方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式 |
二、出现的问题 |
三、改进供应办法 |
第三节 北京市基本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木材) |
一、北京市建筑材料业的发展 |
二、基本建筑材料供应方式的沿革 |
三、基本建筑材料供应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
结语:对物资供应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物资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一五”时期 |
二、“大跃进”时期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第二节 物资供应中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
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二、“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
第三节 物资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粮食与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
一、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
二、粮食在农业中处于首要地位 |
三、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地位 |
四、粮食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物资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
一、粮食是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 |
二、粮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
三、粮食是稳定物价水平、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基础 |
四、粮食是应对危机的有力保障 |
第二章 全球及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
第一节 全球粮食生产现状 |
一、全球小麦生产现状 |
二、全球稻谷生产现状 |
三、全球粗粮生产现状 |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
一、我国小麦生产现状 |
二、我国稻谷生产现状 |
三、我国玉米生产现状 |
四、我国大豆生产现状 |
第三章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地位及评价 |
第一节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 |
一、中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
二、中部地区主要粮食品种 |
第二节 我国四大区域粮食生产比较 |
一、东部地区粮食生产 |
二、西部地区粮食生产 |
三、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
四、中部地区与三大地区粮食生产比较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 |
一、地理气候条件好 |
二、自然资源丰富 |
三、水利优势 |
四、交通优势 |
五、科技优势 |
六、粮食品种优势 |
第四节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劣势 |
一、耕地面积少且质量差 |
二、水资源短缺严重 |
三、自然灾害频发 |
四、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 |
五、农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第四章 粮食加工业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 |
第一节 粮食加工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一、粮食加工与粮食加工业 |
二、粮食加工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的现状 |
一、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生产能力状况 |
二、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产品产量状况 |
三、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状况 |
四、中部六省粮食加工业现状评述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方式仍然粗放 |
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
三、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四、加工调控机制不完善 |
五、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
六、加工产业链条较短 |
第四节 促进中部地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
一、加大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二、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三、强化粮食科技支撑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
五、发展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
六、加强粮食名牌工程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创新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一、农业科技创新与粮食科技创新 |
二、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的现状 |
一、粮食科技创新促进粮食增产 |
二、粮食科技创新增强抗灾能力 |
三、粮食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一、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
二、粮食科技投入不足 |
三、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第四节 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
一、提高粮食抗灾能力,实现粮食增产目标 |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
三、加大财政保障机制,建立粮食科技投入机制 |
四、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 |
五、鼓励粮食行业对外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 |
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粮食科技创新团队 |
第六章 基础设施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一、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基础设施 |
二、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的现状 |
一、农村交通现状 |
二、农村水利现状 |
三、农村教育现状 |
四、农村能源现状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交通整体发展不足 |
二、农村水利基础仍然薄弱 |
三、农村教育发展严重落后 |
四、农村能源发展水平落后 |
第四节 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 |
一、支持农村交通建设 |
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 |
三、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
四、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
第七章 粮食市场体系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 |
第一节 粮食市场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一、市场体系与粮食市场体系 |
二、粮食市场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
第二节 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的现状 |
一、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
二、粮食市场管理得到加强 |
三、粮食市场功能充分发挥 |
四、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 |
五、市场类型多样化 |
第三节 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充分 |
二、粮食市场发展不够完善 |
三、相关政策措施和市场发展环境不够理想 |
第四节 促进中部地区粮食市场体系发展的对策 |
一、加强粮食收购市场建设,完善粮食收购网络 |
二、加强粮食零售市场建设,健全粮食零售市场网络 |
三、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完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 ——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选题缘由 |
研究综述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松动的背景及其概况 |
(一)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及其演变(1953-1978) |
(二) 松动的背景 |
(三) 国家层面的制度松动与解体(1978-1985) |
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的调整(1978-1985) |
(一) 征购基数的调减 |
(二) 粮价调整和征购结算办法的变革 |
(三) 扩大议购议销,实行多渠道经营 |
(四) 奖售粮制度的不断变换 |
三、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运行的困境 |
(一)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内部矛盾 |
(二) 制度执行中的偏差 |
(三) 粮票使用中问题 |
(四) 粮食政策性亏损带来的财政压力 |
(五) 保粮难与"卖粮难" |
四、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解体的影响 |
(一) 农民减负增收,地区收益不均得到改善 |
(二)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
(三) 粮食价格体系理顺,粮食商品交易统一市场逐步形成 |
(四)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变形与反复 |
结语 |
参考资料 |
后记 |
(9)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10)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粮食产量相关概念 |
2.1.1 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
2.1.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2 灰色系统理论 |
2.2.1 预测的方法简介 |
2.2.2 灰色系统理论 |
2.3 灰色系统理论用于粮食产量预测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产量概述 |
3.1 我国粮食产量的演变 |
3.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五个阶段 |
3.1.2 各粮食品种在五个历史阶段的产量情况 |
3.2 我国粮食产量现状 |
3.2.1 粮食产量的纵向分析 |
3.2.2 粮食产量的横向比较 |
3.3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选择 |
第四章 我国粮食产量预测实证分析 |
4.1 粮食总产量预测及检验 |
4.1.1 粮食总产量模型的建立 |
4.1.2 模型的检验 |
4.2 主要粮食品种产量预测 |
4.2.1 稻谷产量预测及检验 |
4.2.2 小麦产量预测及检验 |
4.2.3 玉米产量预测及检验 |
第五章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挑战及对应措施 |
5.1 粮食产量面临的新挑战 |
5.1.1 粮食生产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制约 |
5.1.2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态势明显 |
5.2 发达国家提高粮食产量的政策措施 |
5.2.1 基础要素层面 |
5.2.2 支撑要素层面 |
5.2.3 保障要素层面 |
5.3 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对策 |
5.3.1 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 |
5.3.2 完善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体系,强化农业知识的培训 |
5.3.3 加强政策法规管理,将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
5.3.4 充分利用WTO规则,完善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 |
5.3.5 建立健全粮食风险的防范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得出的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如何搞好粮食产量分季分品种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背景下舟山现代水产养殖发展对策研究[D]. 陶勇.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建国初期湖北粮政研究(1949-1953)[D]. 吴鹏. 武汉大学, 2017(06)
- [3]粮食统购统销的地方实践(1953—1965) ——以湖南常德地区为中心的考察[D]. 樊莹莹. 湘潭大学, 2016(03)
- [4]转型期重庆云阳县土地制度变迁实证研究[D]. 穆瑞兵.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5]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数据测算及战略选择[D]. 马海霞. 兰州大学, 2015(01)
- [6]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D]. 肖惠朝.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8)
- [7]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研究[D]. 李旻晶. 武汉大学, 2012(06)
- [8]松动与解体: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78-1985) ——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个案[D]. 顾国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9]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10]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D]. 王步祥. 江苏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