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中使用的稀土

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中使用的稀土

一、稀土应用于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苟宝成[1](2019)在《微/纳米Nd2O3、Eu2O3的可控合成及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微/纳米Nd2O3和Eu2O3及其相应的前驱体,利用XRD、TG-DTG、FTIR、FESEM对产物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探究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分别将Nd2O3的前驱体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和Eu2O3表面改性染色研究。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钕和碳酸铵为原料合成Nd2O3及前驱体NdOHCO3。通过实验手段并借用Jade 6.5软件分析,得出前驱体NdOHCO3为纯正交相,Nd2O3为六方晶相。研究发现,合成的产物形貌基本为棒状,当反应温度为170°C时,产物的形貌为棒状与麦穗状的组合体;随反应浓度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的尺寸均呈规律性变化。焙烧得到的Nd2O3形貌与其前驱体NdOHCO3基本保持一致。(2)NdOHCO3热分解动力学计算,第一阶段的化学反应机理函数为g(α)=-ln(1-α)机理为随机成核及随后生长,活化能为209.05±5.39 kJ/mol,指前因子约为8.05×106s-1,对热力学三函数值(?*,?*,?*)进行了计算发现,第一阶段在室温下为非自发进行。(3)采用均匀沉淀水热法,以硝酸铕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合成不要同形貌的Eu2O3及前驱体Eu2O(CO3)2·H2O。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浓度增加,产物由类八面体和类十面体变为八面体再变为棒状与八面体的组合体;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Eu2O(CO3)2·H2O的形貌由半蝴蝶状变为类八面体再变为类八面体与类十面体的组合体;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前驱体Eu2O(CO3)2·H2O的形貌由类八面体变为蝴蝶结状和棒状组合物。(4)采用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铕进行涤纶染色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宜的染色工艺为:分散艳红GEL为2%(owf),分散剂NNO为0.6 g/L,酯化后的氧化铕1%(owf),染色温度100°C,染色时间60 min,浴比为100:1。图51幅,表11个,方程式19个,参考文献160篇。

李莉[2](2017)在《微/纳米氧化镧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分别采用水热法、微乳液溶剂热法合成了微/纳米氧化镧及其前驱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TG)、红外光谱(FTIR)等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其次,将合成的氧化镧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修饰,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将修饰后的产物应用于涤纶染色,并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调节染料、乙酸、分散剂和水杨酸甲酯等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探讨了最佳染色条件。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硝酸镧和碳酸铵为原料合成氧化镧及其前驱体,并考察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氧化镧的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镧颗粒均为球形,随着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物尺寸减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物尺寸增大。(2)采用微乳液溶剂热法,在CTAB/正辛烷/正丁醇/硝酸镧水溶液(碳酸铵水溶液)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下,合成了氧化镧及其前驱体,并考察了水核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氧化镧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镧粒子均为棒状形貌,且随着水核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产物尺寸逐渐增大。(3)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镧进行表面修饰,然后应用于涤纶染色,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染色条件对涤纶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乙酸、分散剂和水杨酸甲酯的用量分别为涤纶织物质量的1.5%、0.5%、0.5%和3.0%,反应时间为50 min,反应温度为83°C时,上染率最大,且改变染料种类,均能达到良好的上染效果。

顾益飞[3](2017)在《纳米ZnO及其复合物对亲水改性涤纶织物的耐久性功能整理》文中指出半导体材料在光学、电学和力学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性能和使用价值,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热潮。为了挖掘和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很多研究者都一直苦苦探索。目前有多种方法制备纳米材料,但一些方法不能应用于织物。而涤纶织物是一种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抗皱、耐酸等性能,在多种工业中都有广泛地使用;但涤纶分子中几乎没有亲水性基团,致使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差。因此,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改性以改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进而提高涤纶织物与纳米材料的结合牢度。纳米ZnO在光催化、抗紫外以及抗菌等方面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而且可以采用低温水热法将其处理至织物上,不损伤织物的性能;但是纳米ZnO的禁带宽度较宽,对光的利用率较低,且在织物上的牢度差等缺点,这都影响了纳米ZnO在织物上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改性,以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提高与纳米ZnO的结合牢度;对纳米ZnO进行稀土元素掺杂,提高载流子浓度,以增强ZnO的光催化性能;将改性纳米ZnO处理至改性涤纶织物上,并采用多种偶联剂进一步提高改性纳米ZnO与改性涤纶织物的结合牢度,以制备具有耐久性光催化和抗紫外性能的多功能改性涤纶织物。一、采用H2O2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并将其运用于涤纶纤维以及经等离子预处理的涤纶织物亲水改性处理中。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回潮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以及热重(TG)等方式对壳聚糖及改性后涤纶纤维和织物的性能及形貌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改性涤纶纤维平均回潮率可达3.28%;接枝低分子量壳聚糖涤纶织物的回潮率从0.4%提升到了1.03%,毛效从2.8cm/(30min)上升到了6.3cm/(30min),接触角从83.7°下降到了34.2°。由此可知,低分子量壳聚糖改性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二、通过水热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稀土元素Ce、Sm掺杂的纳米ZnO。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PL)、紫外-可见光谱(DRS)等方法对Ce-ZnO及Sm-ZnO粉末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MB)作为有色污染物,研究了不同掺杂含量的Ce-ZnO和Sm-ZnO对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掺杂量为2%、Sm掺杂量为1%时,ZnO的表面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ZnO表面生成了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同时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浓度,显着增强了ZnO的光催化性能;当Ce-ZnO和Sm-ZnO经过2h紫外汞灯照射,其降解率分别达到93.68%和96.94%,相对于纯ZnO 77.59%的降解率有着明显提升;且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2%Ce-ZnO的降解率依旧能达到85.10%,1%Sm-ZnO的降解率能达到92.68%,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经过10h的氙灯照射,2%Ce-ZnO和2%Sm-ZnO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分别为82.23%和65.69%,相对于纯ZnO 50.34%的降解率有一定的提升,证明Ce和Sm的掺杂拓宽了ZnO的光响应范围。三、为改善Ce-ZnO在改性涤纶织物上的耐水洗牢度,本文采用一步法和分步法两种工艺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三种偶联剂分别处理至改性涤纶织物上。研究表明:在一步法工艺条件下,以KH602为偶联剂,加入5m L 2g/L的Mg Cl2,40℃振荡1h,经二浸二轧后80℃预烘5min,150℃焙烘3min,能够得到具有良好耐久性的Ce-ZnO改性涤纶织物;经过10次水洗后,依旧对亚甲基蓝仍具有良好光催化效果,在汞灯下光催化性能仅下降了1.08%,在氙灯下光催化性能仅下降了0.92%,且抗紫外性能几乎没有变化。

高可正[4](2020)在《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涤纶(PET)是现代化学纤维市场的第一大品种,随着其不断发展,色彩和功能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彩色抗菌纤维在赋予纤维亮丽色彩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PET纤维抗菌防护性能的需求,因而成为PET纤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后染整方法相比,通过加入抗菌着色母粒,熔融纺丝制备原液着色抗菌PET功能纤维的方法具有低污染、高色牢度、功能性持久等优点。抗菌着色母粒的制备要在兼顾良好的着色性和抗菌性能的同时保证高浓度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的良好分散性、以及母粒的加工性能、可纺性和纤维力学性能。为获得高品质原液着色抗菌纤维,研究制备PET多功能抗菌着色母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金属离子负载型的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光催化型的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制备了颜料含量为20wt.%,不同抗菌剂含量的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并对母粒及纤维的抗菌、色彩、加工和力学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0wt.%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红色抗菌母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红色板L*值、a*值分别为45.21、51.12,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8%和91%,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未达到国标规定的60%的标准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分散剂和载体树脂对红色抗菌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极性分散剂和普通极性分散剂相比,使用含有聚酯链段的超分散剂时,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分散更均匀,所纺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6.3%。当母粒所用载体树脂中PET与PBT含量均为50wt.%时,色板着色力提高到103.67,所纺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 21.3%,达到 3.19 cN/dtex。为丰富PET抗菌着色母粒的颜色体系,采用相同的抗菌剂,制备了另一基础色的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结果表明,含有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黄色抗菌母粒同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黄色板L*值、b*值分别为74.82、72.56。黄色抗菌纤维比红色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81%和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同样低于60%。最后,为改善纤维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不足的问题,采用原位还原法自制了磷酸铈负载纳米银的稀土基抗菌剂,并制备了 PET稀土基抗菌红色母粒。结果表明,在母粒中颜料含量为20wt.%,新型抗菌剂含量为10wt.%时,母粒可纺性良好,制备的色板着色力为102.21,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同时纤维具备良好的力学和色彩性能。

耿明[5](1990)在《稀土应用于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稀土元素在染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中的作用,确定了染色工艺的各项条件。经过大生产试验验证,染物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可节约染料10.3%。

丁颖[6](2016)在《木棉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棉纤维是天然的具有中空与薄壁结构的非棉纤维素纤维,具有保健、保暖、超轻等特性。长期以来,木棉纤维主要应用于絮填料(如被褥、枕头、棉衣等)、隔热和吸声材料、浮力材料(如救生衣等水上救生用品)等,在服装、服饰等方面的应用却鲜有报道,是没有在服装、服饰行业得以广泛应用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可纺性较差,二是染色性能差(上染率极低)。近年来,木棉纤维可纺性差的缺陷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很少见报道。本论文探讨了采用阳离子改性、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及稀土改性等方法对木棉纤维预处理,以实现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的染色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如下方面:(一)木棉纤维的稀土改性与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了稀土对木棉纤维的改性,以及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在改性后木棉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研究内容包括:稀土种类的筛选、稀土改性方式以及稀土媒染剂的配制等。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对木棉纤维的稀土改性媒染工艺中,相对于稀土铈和钕,稀土镧的改性效果较好;同浴媒染处理效果较好;柠檬酸作为络合剂与氯化镧形成媒染剂的配比为1:1较合适;媒染剂用量0.8%(o.w.f.)、染料用量1%(o.w.f.)、氯化钠浓度1020g/L、浴比1:50、60℃入染30min后,加碱剂10g/L固色60min。与未改性木棉纤维相比,媒染改性后,染料NOVACRON RED FN-R的上染率由38%提高到70%;固色率由29%提高到68%;皂洗牢度由4级提高到45级;染色K/S值基本无变化。(二)木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以自制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木棉纤维进行改性,以红外光谱和小角X衍射仪对阳离子改性前后木棉纤维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粒度与电位分析仪对改性前后木棉纤维的表面电势进行了分析。阳离子改性工艺为:改性剂的用量10%(o.w.f.);改性液的p H值1012;改性液温度75℃;改性时间45min。改性后用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进行染色,染料0.51.0%(o.w.f.)、温度40℃、Na Cl 20g/L、染色30min后加入10g/L的Na2CO3碱固色90min,染料在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可达90%以上。红外光谱测试表明:阳离子改性后的木棉纤维上,归属于C-O的伸缩振动(C-Ost)及-OH的面内弯曲或面内剪切振动(O-Hδ)的15101245cm-1区域的吸收峰变小或消失,表明改性剂中的长链脂肪烃-(CH 2)11-CH 3接枝到了木棉纤维分子上而限制了O-H的面内弯曲或剪切振动;Segal经验法分析表明:对纤维改性前后的晶粒尺寸、相对结晶度进行计算,发现改性前后的木棉纤维的微结构基本无变化;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的分析表明:随阳离子改性剂浓度的增加,改性后木棉纤维在水溶液中的Zeta电位逐渐增加。(三)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官能团活性不等的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为单体,采用不等活性双组份单体对法,甲醇做溶剂,合成了水性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并将其与自制的阳离子改性剂接枝,合成了季铵盐化超支化聚合物(HBP-HDC)。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及乌氏粘度计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确证了HBP-NH2的制备成功;核磁共振谱图确证了HBP-NH2与阳离子改性剂接枝成功,得到了季铵盐化的超支化聚合物HBP-HDC;HBP-NH2与HBP-HDC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45和295nm处;在强极性溶剂(如:水、乙醇等)中,HBP-NH2与HBP-HDC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非极性溶剂(如:丙酮、氯仿等)中溶解性较差;HBP-NH2特性粘度[η]=4.313ml/g。木棉纤维经HBP-NH2改性后,表面富含活性氨基,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在改性后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由38%提高至75%左右,固色率与K/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提高HBP-NH2在木棉纤维上的结合牢度,对木棉纤维进行了半氧化改性,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改性后有新吸收峰出现,位置在1729 cm-1附近,经与标准谱图对比,归属于醛基中C=O伸缩振动,产生了醛基,半氧化改性成功。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在HBP-NH2改性的半氧化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85%,固色率为65%,K/S值约为6,水洗牢度为4级。经HBP-HDC改性后,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可达近100%,固色率为77%,K/S值和耐水洗牢度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四)等离子体处理对木棉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及木棉纤维疏水原因探究NOVACRON RED FN-R在经过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84%,固色率65%,水洗牢度4-5级,K/S值6.3;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80%,固色率62%,水洗牢度4-5级,K/S值6.7;在氮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76%,固色率57%,水洗牢度4级,K/S值5.4。SEM观察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的表面产生明显刻蚀,刻蚀的程度与等离子体处理的气体环境有关,在空气、氧气和氮气环境中产生了多或深的刻蚀;动态接触角观察表明:木棉纤维经过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与水的接触角由原来的119.19°减小到94.6°。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结果表明:经空气、氮气与氧气环境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表面C-C基团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O基团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甚至出现了C=O基团。说明经不同气体环境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表面C-C等疏水基团的含量降低,C-O与C=O等亲水基团含量有所增加,纤维的亲水性有提高。经氧气与空气环境中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表面-OH基团含量分别增加了50%与80%,氮气环境中处理,-OH基团含量减少了53%;-C=O含量有所增加,-O-C=O基团含量减少。说明在空气及氧气环境中用等离子体对木棉纤维进行处理,处理后纤维表面亲水性极强的-OH含量有了极大的提高,纤维的亲水性得以提高。(五)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原因分析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除了与纤维素含量低以外,还与其表面的形态特征及表面元素含量有关,木棉纤维的外壁非常光滑,使得木棉纤维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导致染液无法在其上铺展及润湿纤维,染料不易上染。再者,纤维表面-C-C基团、-C=O与-C-C=O等亲水性较差的基团含量较高,也是造成纤维疏水的原因之一,同样使得染液无法在其上铺展及润湿纤维,染料不易上染。因此,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是因其纤维素含量低、表面光滑、疏水亲油以及纤维中亲水性基团少的特点而导致染液无法在其上润湿、铺展。

齐素梅[7](2011)在《改性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纤维材料的改性和产业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成为纺织新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合成纤维材料的改性,原则上要在保持其原有优良性能的前提下,针对其弱点,改善其服用及加工性能,进一步赋予其新的性能。为了系统研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本论文选用不同结构的改性涤纶为研究对象,从纤维性能以及针织物性能等方面,系统研究改性涤纶的结构对纤维及其针织物性能的影响。为减少生产工艺条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选用的测试纤维全部由上虞弘强彩色涤纶有限公司提供。首先,论文系统研究各类纤维的表观形态、截面特征及结晶度等;其次,对改性涤纶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进行分析;再次,为研究改性涤纶的服用舒适性,论文进一步选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吸湿排汗纤维与棉纤维进行混纺,设计出8种纱线试织成织物,测试织物的力学性能、导湿排汗性能;最后,对改性涤纶及其针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研究。论文从纤维结构、含量(混纺比)两方面研究其对织物服用及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改性涤纶纤维的研发和舒适性面料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课题主要有以下结论:(1)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构研究本文选用8种不同结构的涤纶纤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象的共同特点是聚酯切片采用第三单体SIPE(3,5-双苯磺酸钠)和第四单体PEG(聚乙二醇)改性,纺丝时,用母粒注射机将制孔剂均匀注入熔融纺丝液中,纺制而成。纤维的外观特点是纤维表面均分布着数量、尺寸不一的微孔,且线性微孔较多,椭圆形微孔较少。改性涤纶纤维的结晶度在(2030)%较常规涤纶(4060)%显着降低。(2)改性涤纶纤维性能的研究不同结构的改性涤纶的强度范围为(3.04.0)cN/dtex,模量范围为(10.634.8)cN/dtex,均较常规涤纶显着降低,但强度比棉纤维高,模量比棉纤维低。改性涤纶纤维的回潮率约为1.43%,较常规涤纶纤维显着提高,且纤维表面的微孔增加了纤维的比表面积,改善了涤纶产品的导湿排汗性能。(3)改性涤纶针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研究测试8种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得出织物的导水性能随着吸湿排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透湿性和透气性与吸湿排汗纤维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织物快干速度随着吸湿排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100%改性涤纶织物比棉织物的导水性提高约3倍,透湿率提高约20%,透气量提高约90%,快干速度提高约1倍,织物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4)改性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改性涤纶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且表观有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用分散染料染色时,温度95℃、pH值5、保温60min,纤维的上染率达70%90%,能够实现分散染料的常压染色。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时,初始上染温度较低(60℃开始上染),染色温度低(80℃染色的上染率达到99%以上),上染速率较慢,匀染性较好,染色性能良好。涤棉混纺织物采用阳离子/活性染料二浴法染色时,采用先阳离子染料后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与先活性染料后阳离子染料的染色工艺相比,上染织物的表观更鲜艳,色差值及耐洗色牢度性能更好,尤其在耐洗牢度上更具优势。分析得出,宜采用先阳离子染料后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

陈晨[8](2020)在《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特性》文中指出印染行业不仅是耗水大户,而且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总量还分别位居全国工业废水和污染物总量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因此,开发环保高效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环保行业关注的重点课题。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一种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凝胶性、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性,且分子链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可与各种染料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能被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中。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利用其凝胶性质,采用不同稀土(Rare earth,RE)离子进行交联,结合磁性Fe3O4,制得了两种新型磁性海藻酸钠-稀土高分子凝胶球,即Fe3O4@SA/Ce和Fe3O4@SA/Y。采用XRD、SEM-EDS、FT-IR、VSM和XPS等测试手段对Fe3O4@SA/RE的形貌结构、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分析。分别以直接桃红12B(Direct Red 12B,DR 12B)、直接橙S(Direct Orange S,DO S)、直接深棕M(Direct Dark Brown M,DDB M)、直接耐晒翠兰GL(Direct Fast-Turquoise Blue GL,DFB GL)和直接墨绿NB(Direct Dark Green NB,DG NB)五种直接染料为吸附对象,对两种Fe3O4@SA/RE的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究了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吸附热力学及相关吸附机理分析,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Fe3O4@SA/Ce吸附剂制备的优化条件为:于35g/L的SA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g/L的Fe3O4,搅拌均匀再超声30min后,将混合液均匀滴入质量浓度为35g/L的Ce(NO3)3溶液中,25℃下交联反应180min后,取出凝胶球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即得Fe3O4@SA/Ce凝胶球吸附剂。Fe3O4@SA/Y吸附材料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将3g/L的Fe3O4溶液加入到分散均匀的30g/L SA溶液中,搅拌均匀再超声分散30min后将混合液均匀滴入质量浓度为35g/L的Y(NO3)3溶液中,在25℃下交联反应180min后,取出凝胶球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即得Fe3O4@SA/Y吸附材料。(2)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两种染料吸附的合适条件为:Fe3O4@SA/Ce的投加量为0.1g,DR 12B和DO S溶液的自然pH值和初始浓度分别为8.90、9.08、2000mg/L和3000mg/L,吸附反应时间分别为120min和90min,吸附反应温度为25℃,此条件下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可达464mg/g、735mg/g、92.7%和97.9%。Fe3O4@SA/Y对DFB GL、DG NB和DDB M三种染料吸附的合适条件为:Fe3O4@SA/Y的投加量分别为0.1g、0.1g和0.08g,DFB GL、DG NB和DDB M溶液的自然pH值和初始浓度分别为9.79、8.20及7.90和1200、1200及2000mg/L,吸附反应时间和温度均为120min和25℃,此条件下Fe3O4@SA/Y对DFB GL、DG NB和DDB M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可达282mg/g、282mg/g、563mg/g、94.1%、94.4%和90.2%。(3)通过SEM、XRD、EDS、FT-IR、VSM、XPS表征结果表明:SA是由各种棒状、块状等不规则碎屑颗粒组成,添加Fe3O4后经与稀土离子Ce(III)和Y(III)分别进行交联后制得的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均属于以介孔为主的凝胶微球复合材料,表面呈“菜花”状的脊状褶皱结构,带状沟纹深浅不一、紧密相连,但两种凝胶球的表面形貌结构还有所不同;同时两种Fe3O4@SA/RE凝胶球均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够实现吸附污染物后与水体的快速分离,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4)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298K、313K、328K),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对DR 12B、DO S、DFB GL、DG NB和DDB M染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模型,吸附速率较快,对DO S和其它四种直接染料分别在90min和120min内可达吸附平衡,且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影响。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值分别为32kJ/mol和124kJ/mol。Fe3O4@SA/Y吸附DFB GL、DG NB和DDB M的表观活化能Ea值分别为32、44和36kJ/mol。(5)等温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对DR12B、DO S、DFB GL、DG NB和DDB M五种直接染料的等温吸附行为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且1/n均小于1,说明吸附过程容易进行。(6)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不同温度(298K、313K、328K)下,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吸附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标准反应焓变ΔH<0,标准反应熵变ΔS>0,表明吸附均为放热、混乱度增大的自发反应。Fe3O4@SA/Y吸附DFB GL、DG NB和DDB M的ΔG<0,ΔH>0,ΔS>0,表明Fe3O4@SA/Y凝胶球对三种直接染料的吸附均为吸热、混乱度增大的自发反应。结合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对五种直接染料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图谱变化分析说明,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和氢键作用来完成。本研究制备的Fe3O4@SA/Ce和Fe3O4@SA/Y复合吸附材料具有高效环保、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吸附性能优良等优势,且吸附后易与水体分离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SA和稀土离子在废水处理领域的高值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期望为直接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一条新途径。

张婉[9](2020)在《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对热具备响应性能的智能材料主要包括热响应变色材料、热响应荧光材料和热响应高分子材料。热致变色材料不仅具有丰富艳丽的色彩,还能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对物体表面温度和温度分布的改变进行指示。将热致变色材料应用于纺织材料上,织物会随温度变化而产生一系列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控,集功能化与美观为一体。热致变色材料为环境刺激敏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胶囊化以避免如pH、溶剂、光等普遍存在的环境刺激,以保证热致变色性能的良好发挥和持久应用。然而,由于胶囊缺乏可与织物反应的基团,目前热致变色纺织品主要通过涂层法将胶囊粘合在织物上获得,所制备的热致变色纺织品通常具有含醛、手感变差、灵敏度降低等问题。热致变色胶囊变色过程中的储能功能被大量报道,却未能与热致变色性能协同发挥作用。此外,热致变色胶囊单一的可见光波段变色响应不仅降低了变色的鲜艳度,也限制了热致变色功能的发挥。因此,开发反应型多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设计热致变色与储能协同发挥作用的热致变色胶囊,成为热致变色纺织品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硅烷偶联剂的硅氧烷基团与热致变色胶囊表面羟基之间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环氧基团改性的热致变色胶囊。热致变色胶囊表面上的环氧基团能够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基团反应并形成共价键,使棉织物具有耐久的颜色和热致变色性质,是一种适用于棉织物的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着重探讨热致变色胶囊的温度响应变色性能,着色棉织物机理以及热致变色棉织物变色性能,分析了胶囊及热致变色棉织物化学结构、形貌以及热稳定性。改性热致变色胶囊以及热致变色棉织物都具有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当温度高于45℃,胶囊从蓝色变为白色,当温度降低至45℃以下,胶囊则又从白色恢复为蓝色,加热冷却过程色差值高达78。改性后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可达300℃。使用该胶囊制备的热致变色棉织物具有与胶囊一致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水洗牢度达到34级,摩擦牢度达到4级。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法制备织物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是一种获得耐久性热致变色功能纺织品的有效且简易的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壳材原料,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六醇为芯材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的热致变色胶囊。所制备的热致变色胶囊粒径为2040nm。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热致变色胶囊的热响应颜色变化明显,变色灵敏且可逆,胶囊的颜色从深蓝色(25℃)变为淡蓝色(45℃)最后稳定为无色(80℃)。温度降低过程中,胶囊颜色对应升温过程可以实时稳定的恢复至深蓝色,变色前后色差高达30,具备较佳的热致变色效果。胶囊的热稳定性大于130℃,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实现了其对涤纶织物的着色。对比空白涤纶织物的形貌,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呈深蓝色,织物表面及间隙存在大量胶囊,涤纶纤维内部同样呈现蓝色,表明热致变色胶囊具有较好的着色性。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不仅具有与热致变色胶囊一致的热致变色性质,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其中,摩擦牢度,水洗牢度均超过4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为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开拓了思路。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以及丙烯酸为反应单体,石蜡作为相变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石蜡基相变胶囊。通过调控核壳材料质量比,获得平均粒径400 nm左右,负载量高达90.7%,焓值达到118.7 J/g,热稳定性超过180℃的相变胶囊。采用溶胶凝胶法以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壳材原料制备了带有活性氨基官能团的热致变色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氨基与环氧基亲核加成反应在相变胶囊表面接枝上热致变色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得粒径约为450 nm的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并对其形貌、热导率、热稳定性、升温前后颜色性能及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热致变色胶囊在相变胶囊上的负载量实现了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的相变温度与热致变色温度同步响应。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具备通过颜色变化调节温度的能力:在低于相变温度(46℃)时呈现深色,利于提高太阳能吸收;当温度高于相变温度(46℃)时,其颜色从深色变为白色,增加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能量吸收,以防温度继续升高,从而将温度维持在相变点附近。通过与空白模型对比,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在调温应用中展现出7℃的温度调整,呈现了极佳的热调节性能,说明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是一种有效调节热能的智能材料,是热致变色材料在发挥颜色指示性能外,颜色调温性能的又一展现。通过酰胺化反应,对罗丹明B进行结构改性,获得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的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平均粒径约35 nm。考察了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溶液(液态体系)和长链醇(固态体系)中的荧光热致变色性能及热致变色机理。在溶液中,随着温度升高,荧光强度不断增加,在37℃至4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荧光强度呈合理的线性关系(R2=0.9934)。同时,由于电子在热激发作用下跃迁至更高能级,使得溶液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表现出UV/可见双波段温度响应颜色变化。在固体体系中,当温度超过长链醇熔点,热致变色材料由玫红色变为淡黄色,荧光粉消失,平均热致变色响应速度为0.05 s-1。使用固态热致变色体系制备的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好,热致变色性能未受胶囊包覆影响,随温度升高从粉红色(25℃)变为淡黄色(高于45℃),同时荧光强度逐渐下降,表明该热致变色胶囊具有稳定的UV/可见双波段温度响应变色性能,可以在更多特殊领域对温度变化进行指示监控。使用双吲哚并喹吖二酮(IQA)有机染料分子配合多碳链脂肪醇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荧光增强型热致变色双功能的热响应材料,并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缩水聚合的方式对该增强型荧光热致变色材料进行胶囊包覆,从而获得粉末状的紫色热致变色荧光增强型UV/可见双波段响应胶囊。胶囊尺寸大小在10至30 nm之间,热稳定性超过140℃。加热后,可见光下,胶囊从深紫色(30℃)变为橘红色(高于45℃);在紫外光(365 nm)下,胶囊从无荧光状态(30℃)突变为发射强烈的金黄色荧光(高于45℃)。使用该胶囊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进行热致变色整理,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保留了热致变色胶囊的温度响应变色性能。研究了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以及荧光增强的温度响应机制,监测了温度-颜色变化及可逆性。胶囊和着色后的织物均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实时、高度可逆的方式呈现出清晰的颜色变化和罕见的高对比度的荧光状态变化。加热后,可见光下,由深紫色(30℃)变为橘红色(高于45℃);在紫外光(365nm)下,由暗淡的无荧光状态(30℃)突变为发射强烈的金黄色荧光(高于45℃)。此外,该染料系统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熔点的脂肪醇溶剂对热敏转变温度进行控制。

王雪燕[10](2016)在《活性染料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近年来新型活性染料结构设计技术和活性染料染色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改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助剂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活性染料应用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二、稀土应用于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应用于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微/纳米Nd2O3、Eu2O3的可控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
    1.2 稀土纳米材料的概述
        1.2.1 稀土材料
        1.2.2 水热法和均匀沉淀法概述
    1.3 热分析动力学概论
    1.4 涤纶染色概述
    1.5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意义
2 水热法微/纳米Nd_2O_3 的可控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部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产物的XRD分析
        2.4.2 前驱体的TG-DTG分析
        2.4.3 前驱体的FTIR分析
        2.4.4 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2.4.5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2.4.6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2.5 小结
3 NdOHCO_3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动力学三因子的计算
        3.3.2 NdOHCO_3第一阶段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4 小结
4 均匀沉淀水热法微/纳米Eu_2O_3 的可控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3 实验部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产物的XRD分析
        4.4.2 Eu_2O(CO_3)_2·H_2O的 TG-DTG分析
        4.4.3 Eu_2O(CO_3)_2·H_2O的 FT-IR分析
        4.4.4 反应物浓度对Eu_2O(CO_3)_2·H_2O和 Eu_2O_3 形貌的影响
        4.4.5 反应温度对Eu_2O(CO_3)_2·H_2O和 Eu_2O_3 形貌的影响
        4.4.6 反应时间对Eu_2O(CO_3)_2·H_2O和 Eu_2O_3 形貌的影响
    4.5 小结
5 微/纳米氧化铕在涤纶染色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5.3 实验部分
        5.3.1 微/纳米Eu_2O_3 表面改性
        5.3.2 涤纶碱处理
        5.3.3 载体法对涤纶进行染色
        5.3.4 上染率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涤纶碱处理前后
        5.4.2 Eu_2O_3 改性前后的FESEM分析
        5.4.3 Eu_2O_3 改性后的FT-IR分析
        5.4.4 不同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5.4.5 改性后的Eu_2O_3 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2)微/纳米氧化镧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材料的概述
        1.1.1 纳米材料及纳米科技
        1.1.2 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1.2 稀土纳米材料的概述
        1.2.1 稀土材料
        1.2.2 稀土纳米材料
        1.2.3 稀土纳米材料的应用
        1.2.4 镧及镧氧化物
    1.3 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3.1 固相法
        1.3.2 液相法
        1.3.3 气相法
    1.4 涤纶染色概述
        1.4.1 涤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1.4.2 涤纶染色方法概述
        1.4.3 涤纶纤维的改性
        1.4.4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1.5 研究的意义、思路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 水热法微/纳米氧化镧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部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氧化镧前驱体及氧化镧的XRD表征
        2.4.2 氧化镧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2.4.3 氧化镧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2.4.4 反应物浓度对La_2O_3形貌的影响
        2.4.5 反应温度对La_2O_3形貌的影响
        2.4.6 反应时间对La_2O_3形貌的影响
    2.5 小结
3 微乳液溶剂热法微/纳米氧化镧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 实验部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氧化镧前驱体及氧化镧的XRD表征
        3.4.2 氧化镧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3.4.3 氧化镧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3.4.4 氧化镧前驱体LaOHCO_3的形成机理
        3.4.5 水核比对La_2O_3形貌的影响
        3.4.6 反应温度对La_2O_3形貌的影响
        3.4.7 反应时间对La_2O_3形貌的影响
    3.5 小结
4 微/纳米氧化镧在涤纶染色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氧化镧的表面修饰
        4.3.2 涤纶碱处理
        4.3.3 将修饰后的氧化镧偶联到涤纶表面
        4.3.4 载体法对涤纶进行染色
        4.3.4.1 染液配制
        4.3.4.2 染色
        4.3.4.3 染色后处理
        4.3.5 正交实验方案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对氧化镧进行表面修饰
        4.4.2 对涤纶进行碱处理
        4.4.3 将修饰后的氧化镧偶联到涤纶表面
        4.4.4 采用载体法对涤纶进行染色
    4.5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纳米ZnO及其复合物对亲水改性涤纶织物的耐久性功能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
        1.1.1 壳聚糖简介
        1.1.2 物理降解法
        1.1.3 氧化降解法
        1.1.4 酸降解法
        1.1.5 酶降解法
    1.2 等离子体技术概述
        1.2.1 等离子体的定义及分类
    1.3 低温等离子体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3.1 提高纤维的染色性能
        1.3.2 提高纤维和聚合物基质的粘结力
        1.3.3 提高纤维的亲水润湿性能
        1.3.4 其他功能整理
    1.4 纳米ZnO材料的性能
        1.4.1 纳米ZnO材料的物理性能
        1.4.2 纳米ZnO材料的光学性能
        1.4.3 纳米ZnO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1.4.4 纳米ZnO材料的电学性能
        1.4.5 纳米ZnO材料的其他性能
    1.5 纳米ZnO的制备及其改性方法
        1.5.1 气相法
        1.5.2 液相法
        1.5.3 固相法
        1.5.4 纳米ZnO改性方法
    1.6 纳米ZnO及其复合物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1.6.1 纺织品抗紫外整理
        1.6.2 纺织品自清洁整理
        1.6.3 纺织品抗菌整理
        1.6.4 纺织品其他功能整理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低分子量壳聚糖对涤纶亲水性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
        2.2.3 等离子体预处理涤纶织物的制备
        2.2.4 低分子量壳聚糖改性涤纶纤维及织物的制备
        2.2.5 测试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原理
        2.3.2 壳聚糖的红外谱(IR)图分析
        2.3.3 壳聚糖热稳定(TG)性能分析
        2.3.4 改性涤纶纤维的回潮率分析
        2.3.5 改性涤纶织物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纳米Zn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稀土元素掺杂纳米ZnO的制备
        3.2.3 测试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纳米Zn O复合物的晶型(XRD)和粒径分析
        3.3.2 改性纳米Zn O复合物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3 改性纳米Zn O复合物的元素(XPS)分析
        3.3.4 改性纳米Zn O复合物的紫外-可见漫反射性能(UV-Vis)分析
        3.3.5 改性纳米ZnO复合物的电子空穴复合率(PL)分析
        3.3.6 改性纳米ZnO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3.3.7 改性纳米ZnO复合物的光催化循环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掺杂纳米Ce-ZnO对改性涤纶织物的耐久性功能整理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实验步骤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硅烷偶联剂提高纳米ZnO牢度机理
        4.3.2 分步法Ce-ZnO对改性涤纶织物的耐久性整理工艺研究
        4.3.3 一步法Ce-ZnO对改性涤纶织物的耐久性整理工艺研究
        4.3.4 Ce-Zn O改性涤纶织物形貌(SEM)分析
        4.3.5 Ce-ZnO改性涤纶织物的其它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菌功能纤维分类
        1.2.1 天然抗菌纤维
        1.2.2 人工抗菌纤维
    1.3 抗菌剂研究进展
        1.3.1 天然抗菌剂
        1.3.2 有机抗菌剂
        1.3.3 无机抗菌剂
    1.4 人工抗菌纤维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4.1 共聚法
        1.4.2 表面接枝法
        1.4.3 复合纺丝法
        1.4.4 后整理法
        1.4.5 共混法
    1.5 抗菌多功能母粒研究进展
        1.5.1 抗菌防臭母粒
        1.5.2 抗菌防霉母粒
        1.5.3 抗菌防螨母粒
        1.5.4 抗菌着色母粒
    1.6 PET抗菌纤维着色方法
        1.6.1 后染整法
        1.6.2 原液着色
    1.7 研究部分
        1.7.1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实验方案
        2.2.1 工艺路线
        2.2.2 技术路线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1 粒径分布范围测试
        2.3.2 流变测试
        2.3.3 压滤值测试
        2.3.4 TEM测试
        2.3.5 SEM测试
        2.3.6 色彩分析
        2.3.7 光学显微镜测试
        2.3.8 DSC分析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10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2.3.11 抗菌性能测试
第三章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抗菌剂及红颜料形貌分析
        3.1.1 抗菌剂粒径及形貌分析
        3.1.2 红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3.2 抗菌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3.2.1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3.2.2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3.2.3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3.2.4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3.2.5 抗菌红色母粒的DSC分析
        3.2.6 抗菌红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3.3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分散剂的红外测试
        3.3.2 不同分散剂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3.3.3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3.3.4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压滤值的影响
        3.3.5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3.3.6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3.3.7 不同分散剂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3.4 不同基体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3.4.1 不同基体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3.4.2 不同基体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基体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3.4.4 不同基体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3.4.5 不同基体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3.5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黄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4.2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4.3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4.4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4.5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4.6 抗菌黄色母粒的DSC分析
    4.7 抗菌黄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4.8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CePO_4型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5.1 Ag/CePO_4抗菌剂的合成
    5.2 Ag/CePO_4抗菌剂的表征
    5.3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流变性能分析
    5.4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5.5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压滤值测试
    5.6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分散性分析
    5.7 Ag/CePO_4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5.8 抗菌红色纤维的性能分析
    5.9 纤维抗菌特性分析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木棉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木棉纤维概述
    1.2 木棉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成分及其应用
        1.2.1 木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1.2.2 木棉纤维的物理及机械性能
        1.2.3 木棉纤维的热性能
        1.2.4 木棉纤维的化学成分
        1.2.5 木棉纤维的纺纱与染色性能
        1.2.6 木棉纤维的应用
    1.3 稀土及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
        1.3.1 稀土的性质
        1.3.2 稀土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1.3.3 稀土在纺织品染色中的作用机理
    1.4 纤维素纤维的阳离子改性
        1.4.1 阳离子改性剂的种类
        1.4.2 阳离子改性剂在印染中的应用
        1.4.3 阳离子改性剂对木棉纤维的作用
    1.5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1.5.1 超支化聚合物的发展
        1.5.2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1.5.3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5.4 超支化聚合物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
    1.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1.6.1 等离子体改性技术的特点
        1.6.2 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169,182]
        1.6.3 产生等离子体的几种放电形式
        1.6.4 低温等离子体与纺织材料表面的作用机理
        1.6.5 低温等离子体在纺织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木棉纤维的稀土改性与活性染料染色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活性染料对未改性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
        2.3.2 稀土的选择
        2.3.3 稀土媒染处理方法的确定
        2.3.4 稀土与配位体比例及其用量的确定
        2.3.5 木棉纤维的稀土媒染染色工艺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染色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工艺研究
        3.3.2 木棉纤维阳离子改性后的表征
        3.3.3 阳离子改性后木棉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3.2 HBP-NH2改性木棉及改性后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4.3.3 HBP-NH2改性半氧化木棉及改性后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4.3.4 木棉纤维的HBP-HDC改性及改性后活性染料染色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等离子体处理对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及木棉纤维疏水原因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等离子处理前后纤维的表面形态
        5.3.2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上染率的影响
        5.3.3 不同气体环境下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上染率的影响
        5.3.4 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染色性能的评价
        5.3.5 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改性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改性涤纶纤维的研究现状
        1.1.1 改性涤纶导湿排汗性能研究
        1.1.1.1 吸湿排汗机理及改性方法
        1.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改性涤纶染色性能的研究
        1.1.2.1 共混改性
        1.1.2.2 共聚接枝改性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改性涤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2.1 改性涤纶纤维结构的研究
        2.1.1 试验样品及基本规格参数
        2.1.2 纤维表观及截面形态观察
        2.1.3 纤维的结晶度测试
    2.2 纤维基本性能的研究
        2.2.1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2.2.2 纤维的吸湿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织物的试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3.1 织物的试织
        3.1.1 纤维原料的选择
        3.1.2 纱线的设计
        3.1.3 织物规格设计
        3.1.4 织物基本参数的测试
    3.2 织物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3.2.1 织物拉伸性能
        3.2.2 织物的抗弯刚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研究
    4.1 织物导水性能能测试与分析
    4.2 织物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4.3 织物透气性能测试与分析
    4.4 织物快干特征测试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涤纶染色性能的研究
    5.1 纤维的染色性能
        5.1.1 分散染料上染改性涤纶纤维的性能
        5.1.2 阳离子染料上染改性涤纶纤维的性能
    5.2 织物染色性能
        5.2.1 织物前处理
        5.2.1.1 织物水洗处理
        5.2.1.2 混纺织物的漂白处理
        5.2.1.3 织物的白度测试
        5.2.2 混纺织物两浴法染色工艺探讨
        5.2.2.1 两浴法染色工艺
        5.2.2.2 K/S 测试结果与分析
        5.2.2.3 耐洗色牢度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2.2.4 染色色差测试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论
致谢

(8)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染料废水概述
        1.2.1 染料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2.2 染料废水的危害
        1.2.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2.3.1 物理法
        1.2.3.2 化学法
        1.2.3.3 生物法
    1.3 海藻酸钠综述
        1.3.1 海藻酸钠的来源、结构及性质
        1.3.2 海藻酸钠的应用研究
        1.3.3 海藻酸钠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稀土材料概述
        1.4.1 稀土元素简介
        1.4.2 稀土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磁性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染料溶液的配制
        2.3.2 直接染料的吸收光谱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4 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Fe_3O_4@SA/RE)的制备
        2.3.5 吸附实验
        2.3.6 吸附剂等电点的测定
        2.3.7 材料的表征方法
    2.4 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热力学
        2.4.1 吸附动力学模型
        2.4.2 等温吸附方程
        2.4.3 表观吸附活化能的计算
        2.4.4 吸附热力学研究
第三章 Fe_3O_4@SA/Ce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Fe_3O_4@SA/Ce凝胶球的制备
        3.1.1 Fe_3O_4 添加量的选择
        3.1.2 SA质量浓度的选择
        3.1.3 Ce(NO_3)_3 溶液浓度的选择
        3.1.4 交联反应时间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3.1.5 交联反应温度对Fe_3O_4@SA/Ce吸附性能的影响
    3.2 材料的表征
        3.2.1 材料的形貌分析
        3.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2.3 比表面积和孔径(BET)分析
        3.2.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5 饱和磁化强度(VSM)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_3O_4@SA/Ce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对直接染料的吸附研究
    4.1 Fe_3O_4@SA/Ce凝胶球对染料吸附条件的优化
        4.1.1 凝胶球投加量的选择
        4.1.2 染料溶液p H的选择
        4.1.3 染料初始浓度的选择
        4.1.4 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 吸附活化能计算
    4.4 等温吸附研究
    4.5 热力学研究
    4.6 吸附机理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_3O_4@SA/Y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5.1 Fe_3O_4@SA/Y凝胶球制备条件的选择
        5.1.1 Fe_3O_4 添加量的选择
        5.1.2 SA质量浓度的选择
        5.1.3 Y(NO_3)_3 质量浓度的选择
        5.1.4 交联时间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5.1.5 交联温度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5.2 Fe_3O_4@SA/Y凝胶球的表征
        5.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5.2.2 X射线能谱(EDS)分析
        5.2.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5.2.4 比表面积和孔径(BET)分析
        5.2.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5.2.6 饱和磁化强度(VSM)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e_3O_4@SA/Y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对直接染料的吸附研究
    6.1 Fe_3O_4@SA/Y凝胶球对染料吸附条件的优化
        6.1.1 吸附剂投加量的选择
        6.1.2 染料溶液pH的选择
        6.1.3 染料初始浓度的选择
        6.1.4 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6.2 吸附动力学研究
    6.3 表观吸附活化能计算
    6.4 等温吸附研究
    6.5 热力学研究
    6.6 吸附机理探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9)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及变色机理
        1.1.1 分子间电子转移型热致变色材料
        1.1.2 立体结构变化型热致变色材料
        1.1.3 分子开环型热致变色材料
        1.1.4 晶型转化型热致变色材料
    1.2 热致变色胶囊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1.2.1 界面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2 原位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3 溶胶凝胶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4 复凝聚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5 乳液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3 热致变色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热致变色纤维
        1.3.2 热致变色印花织物
        1.3.3 热致变色染色织物
        1.3.4 热致变色服装应用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2.3.2 热致变色棉织物制备
        2.3.3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红外光谱
        2.3.4 热致变色棉织物表面形貌
        2.3.5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2.3.6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热稳定性
        2.3.7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2.3.8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元素分析
        2.3.9 热致变色棉织物颜色性能
        2.3.10 热致变色棉织物色牢度
    2.4 结果和讨论
        2.4.1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结构表征
        2.4.2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温度及热稳定性
        2.4.3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2.4.4 热致变色棉织物着色机理
        2.4.5 热致变色棉织物表面形貌
        2.4.6 热致变色棉织物变色温度和热稳定性
        2.4.7 热致变色棉织物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2.4.8 热致变色棉织物色牢度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3.3.2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制备
        3.3.3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红外光谱
        3.3.4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表面形貌
        3.3.5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3.3.6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3.3.7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热稳定性
        3.3.8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透染性测试
        3.3.9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热成像
        3.3.10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3.3.11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颜色性能
        3.3.12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元素分析
        3.3.13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色牢度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3.4.2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3.4.3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热致变色机理
        3.4.4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表面形貌
        3.4.5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3.4.6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变色机理
        3.4.7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变色温度和热稳定性
        3.4.8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着色机理
        3.4.9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热响应疲劳度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石蜡胶囊制备
        4.3.2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4.3.3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4.3.4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4.3.5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测试
        4.3.6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4.3.7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红外光谱
        4.3.8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性能
        4.3.9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吸收/反射光谱测试
        4.3.10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元素分析
        4.3.11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导热系数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石蜡胶囊形貌结构
        4.4.2 石蜡胶囊结构表征
        4.4.3 石蜡胶囊热稳定性
        4.4.4 石蜡胶囊热焓
        4.4.5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4.4.6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结构表征
        4.4.7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相变温度
        4.4.8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4.4.9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4.4.10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吸收/反射光谱
        4.4.11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导率及调温性能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制备
        5.3.2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5.3.3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核磁共振氢谱
        5.3.4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质谱
        5.3.5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红外光谱
        5.3.6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和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5.3.7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和胶囊荧光光谱
        5.3.8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颜色性能
        5.3.9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5.3.10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5.3.1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结构分析
        5.4.2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溶液中热致变色性能
        5.4.3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固相中热致变色性能
        5.4.4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变色机理
        5.4.5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5.4.6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5.4.7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的热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荧光增强型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6.3.2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的制备
        6.3.3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制备
        6.3.4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
        6.3.5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质谱
        6.3.6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十六醇体系荧光量子产率
        6.3.7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6.3.8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荧光光谱
        6.3.9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和织物颜色性能
        6.3.10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6.3.11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6.3.12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6.4.2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性能分析
        6.4.3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6.4.4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机理
        6.4.5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6.4.6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响应温度可调性
        6.4.7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耐疲劳性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2 :主要缩写名称

(10)活性染料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染料结构设计技术
    1.1 研发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
    1.2 研发具有合适SERF值的活性染料
    1.3 研发低温染色的活性染料
    1.4 研发耐碱稳定性好的活性染料
    1.5 研发适于混纺织物染色的活性染料
    1.6 研发三高活性染料
    1.7 染料复配技术的应用
2 活性染料染色技术
    2.1 湿短蒸染色工艺
    2.2 无盐轧蒸连续 (泡沫) 染色工艺
    2.3 冷轧堆染色
    2.4 小浴比竭染染色
    2.5 交联染色及聚合染色
    2.6 受控染色提高一次准确染色率
    2.7 去浮色后处理新工艺
3 研发改进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助剂
    3.1 阳离子化改性剂
    3.2 代用盐及无盐染色助剂
    3.3 代用碱
    3.4 p H滑移剂
4 结语

四、稀土应用于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纳米Nd2O3、Eu2O3的可控合成及应用[D]. 苟宝成.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2]微/纳米氧化镧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李莉.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3]纳米ZnO及其复合物对亲水改性涤纶织物的耐久性功能整理[D]. 顾益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4]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可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稀土应用于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J]. 耿明. 印染, 1990(01)
  • [6]木棉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D]. 丁颖. 东华大学, 2016(03)
  • [7]改性涤纶纤维及其针织物性能的研究[D]. 齐素梅.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
  • [8]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特性[D]. 陈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D]. 张婉. 江南大学, 2020(01)
  • [10]活性染料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王雪燕.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标签:;  ;  ;  

酸改性涤纶染色工艺中使用的稀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