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杂志开始处理明年的预订

这本杂志开始处理明年的预订

一、本刊开始办理明年预订手续(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润[1](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指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黄芳[2](2005)在《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行杂志》是中国现代第一本旅行类专业刊物,在其存在的23年多时间里,它遵循着“阐扬中国名胜,提倡旅行事业”的宗旨,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大量的旅游名胜,在提倡现代旅游,增强人们旅游意识,促进中国旅行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杂志中蕴涵的大量旅行信息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旅行事业的发展历程,成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旅游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在中国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近现代旅游史尚未受到历史学界和旅游学界专家们的重视,至今还没有人对《旅行杂志》进行过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为了丰富近现代旅游史的研究内容,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领域,作者将《旅行杂志》研究定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用上下两篇共八章的内容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与分析。 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旅行杂志》创办的宏观与微观背景。文章认为20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旅行事业的发展,造就了《旅行杂志》产生的宏观社会背景;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及其管理理念则为创办《旅行杂志》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思想基础,并直接影响到杂志今后的发展历程,是杂志创办的微观背景。 论文第二章分析了杂志的创办及发展简况。在第一章背景分析的

丁伟[3](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提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周武[4](2017)在《张元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元济生于1867年,死于1959年,一生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历史时期,几乎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他没有宣言,没有旗号,也没有太多的理论,甚至也不屑于对自己的选择做任何皇堂的解释,但他开明、稳健,富于识见又长于办事,在激进与保守两极对峙的历史夹缝中适宜地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数十年如一日把商务印书馆从一个简陋的小印刷厂提升到全国最大的出版社。在这个过程中,他本人亦从清翰林转变而为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他的名字标志着中国出版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有关张元济的研究,近三十多年来颇受海内外学术界关注,相关论着层出不穷,单是他的传记就已出版了 20余种,至于散见于报刊的各类文章更多达千篇以上,但由于受资料和视野所限,有关他的研究仍存在不少被忽略或未及深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已有的研究中也有一些论断或细节需要重新检视。有鉴于此,本文力避重复性论述,而选取他学行与志业生涯中若干重大且尚未引起重视或需要重新检视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张元济研究应有的内涵,从而更全面、立体地彰显张元济这一“存在”的独特性及其意义。全文除序引、结语和附录外,主体部分由六个专题研究组成,每个专题一章。第一章综论张元济的学思历程及其毕业志业之所在,并分析他在变乱纷扰的年代领导商务印书馆取得巨大成功背后的原因;第二章探讨张元济在五四前后的时代大潮中的依违进退之道,以及这种依违进退之道给商务印书馆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第三章从《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中选取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及股东会历次会议上提出的21个议案逐一进行整理、点校和笺释,藉此展示张元济的另面,即他作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的领导者的识见、能力、智慧和良知;第四章以上海市档案馆新公布的张元济与日本友人及公私藏书机构来往书信为核心史料,并参酌其他相关史料,重新梳理张元济1928年日本访书始末及随后复杂的借影交涉过程,进而阐释此次访书在近代中日书籍交流史上的多重意义;第五章依据相关当事人的档案、日记、书信及书籍广告等史料,对张元济终身抱憾的《国藏善本丛刊》从创议、选目、摄照到最后宣布停刊的全过程做了详尽的考索和钩沉,还原出一段尘封已久的书林往事;第六章以台湾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张元济致傅斯年信和张元济哲嗣张树年、张人凤父子所藏傅斯年致张元济信相互比勘,并稍作诠释,从而再现出张、傅两代学人之间过去鲜为人知的学术交往,以及因这种交往而带动的商务与史语所之间的紧密合作。文末附录《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整理稿》系根据本人所藏《商务印书馆档案抄件》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点校而成。张元济自始至终参与商务董事会的运作,并在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因此,这部整理稿对了解和研究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故附录于此,与正文相互参证。

宋青红[5](2012)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文中认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作为战时妇女运动的总机构,组织和领导了战时的妇女工作。宋美龄以蒋夫人的身份,团结各派各派各界妇女参与战时妇女新运工作,各妇女工作组织者更是积极推行其妇运理念和主张。在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妇女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乡村服务、妇女文化事业、妇女生产事业和妇女生活指导等各项事业得以展开。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的设置则与国民政府行政机构密切相关,各机关新生活妇女工作队依国民政府中央各机关而设立,各省新运妇委会依托各省机构而设立。新运妇指会领导下的妇女动员具有明显的性别色彩。新运妇指会组织者群体或者由于其丈夫的党派属性或行政职务直接参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工作,或者由于其对某一妇女工作的热情,响应战时妇女工作的需要参与战时妇女工作;或者由于服务某一政党的组织需要,被安插新运妇指会中。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学员,约有三分之二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或各省党部保送,自由考取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新运妇指会的经费来源,既有政府专款补助和其它补助,也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款,政府拨款占据很大比例,当拨款余额不足时,由中央银行代为发放职员薪津。新运妇指会的成员,有国民党妇女干部、共产党员、左派进步人士和督教人士等人,也妇女名流,专家学者俞庆棠等人,还有宋美龄的私人秘书钱用和等人,各方各面的妇女参与新运妇指会。其中又以国民党政要夫人和女国民党员占相对多数,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更占据新运妇指会的主导地位。与其它妇女组织相比,在抗战前期,新运妇指会起着统一领导全国各界妇女,并指导其开展妇女工作的任务。到抗战后期,随着国民政府其它妇女行政机构和官方妇女组织的设立,新运妇指会的“妇女团体的总机构”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抗战胜利后,新运妇指会由战时陪都重庆迁往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动员妇女从事战时妇女工作的妇女组织,转变成战后单纯从事妇女生产、儿童福利的妇女组织,组织机构和工作规模大为缩减。新运妇指会动员了大量的妇女从事战时生产、慰劳、保育、乡村服务、战地服务等事业,为战时妇女工作乃至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运妇指会努力动员妇女为国家民族事业服务,但对于妇女自身的利益所做的贡献极为有限。新运妇指会组织和动员妇女的同时,实际上鼓舞了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各项活动,有利于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提高其经济地位,从而松动传统的性别关系,其组织形式对以后的妇女团体和妇女运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李俊杰[6](2004)在《中国图书发行公司纪事》文中研究说明前言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第一家公私合营发行机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自1951年1月1日成立,至1953年底结束,并入新华书店。这个发行机构在短短三年中,因何而起?因何而止?它在三年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过去未见有系统地报道过。作为新中国的书林一叶,它不应被忽略。为了给出版史研究者提供一份真实的史料,我们从

车守同[7](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指出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戴俊超[8](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岳婷婷[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赵文[10](2009)在《《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文中指出《生活》周刊1925年10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于上海。初期为该社的机关刊,后在邹韬奋主持下,逐步发展演变为都市通俗文化生活杂志。九·一八事变前,《生活》行销海内外,尤其受到城市平民阶层的欢迎。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宗旨发生很大变化,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国、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成为一份着名的新闻时政刊物。1933年12月,《生活》出至第八卷第50期时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初创时的《生活》,因人手不足,经费短缺,面临极大困难。为了生存发展,1926年邹韬奋接办《生活》后,及时调整办刊方向,积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由此带来了刊物销量和广告的激增,造成了《生活》的兴旺发达。在此过程中,《生活》正确处理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努力追求“民治、民有、民享”的办刊理想。《生活》的经济自立、精神自由为其城市平民文化的营造构筑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独立的空间与平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大众社会业已成形,日益增长的市民文化生活消费需求,催生了都市通俗大众传媒的繁荣与发展,通俗报刊等大众传媒普遍介入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直接参与创制都市大众文化。《生活》编者、作者与读者彼此间形成了一种超越亲缘、地缘的对话关系与沟通网络,结成了一个声气相通的文化群落,在实现平衡/互换良性大众传播模式的同时,围绕着与城市中下职员阶层民众切身相关的各种问题,通过投稿、通信、讨论等方式,于信息传递、情感沟通、思想交流激荡中,共同营造孕育出一种雅俗共赏、务实向上、与时俱进的都市大众文化——《生活》城市平民文化。这一文化傲然超越于“权”和“钱”,是一科真正属于城市平民的都市大众文化。《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由《生活》的相关内容反映出来,具体地体现在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求学就业、恋爱婚姻、娱乐休闲等各方面。在日常生活上,它积极提倡现代生活方式,努力倡导量入为出、合理有度、正当健康的理性消费和娱乐休闲;在求学择业上,它主张工读自修,自学成才,通过“进德修业”,依靠个人奋斗努力开辟一条学业、事业成功之路;在恋爱婚姻上,它鼓励城市平民青年大胆冲破封建旧传统、旧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个人婚恋自由自主和小家庭的幸福生活……。《生活》城市平民文化,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小资产阶层青年在人生过渡成长过程中思想观念、价值行为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折射出他们在求学就业、婚恋家庭、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化问题上的困惑与追求。《生活》城市平民文化属于现代早期都市大众文化。从地域、源流、主体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海派都市性、民主科学性和平民青年性三个特征。它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调适城市平民心理精神,导引其现代人格塑造,促使其政治觉醒三个方面。《生活》周刊及其城市平民文化追寻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关心现代人格塑造,关注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精神导向,对城市平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想价值取向乃至整个都市大众文化的积极的现代性转变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时局环境的变化,以娱情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上海都市大众文化逐步走向衰微,而《生活》城市平民文化则日渐转变成为左翼文化。

二、本刊开始办理明年预订手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开始办理明年预订手续(论文提纲范文)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的意义
    三、资料情况
    四、研究思路
上篇
    第一章 《旅行杂志》创办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旅行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创办的直接背景
    第二章 《旅行杂志》的创办与发展简况
        第一节 《旅行杂志》创办的原因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发展变化过程
    第三章 《旅行杂志》的编辑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杂志的篇幅
        第三节 杂志的封面
        第四节 杂志的纸张
        第五节 《旅行杂志》的专号与特辑
    第四章 《旅行杂志》的作者与稿源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作者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稿源
    第五章 《旅行杂志》的发行与读者
        第一节 《旅行杂志》的发行
        第二节 《旅行杂志》的读者
下篇
    第六章 《旅行杂志》的内容
        第一节 游记
        第二节 旅行企业介绍
        第三节 旅行理论知识介绍
        第四节 近代世界旅行事业介绍
        第五节 其他
    第七章 《旅光》和《旅行便览》概述
        第一节 《旅光》
        第二节 旅行信息及《旅行便览》
    第八章 《旅行杂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在近代报刊史上具有的独特地位
        二、普及旅行,增强旅行意识
        三、介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心
        四、推进了近代旅游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五、奠定了中国旅游理论研究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原创性声明

(3)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张元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引
第一章 张元济的学行与志业
    一、从“通艺”到“南洋”
    二、主持商务编译所与教科书革命
    三、“为古人续命”
    四、创建涵芬楼与东方图书馆
    五、一个人和三个社会群落
第二章 张元济与新文化运动
    一、革新与守旧之间
    二、推陈出新:商务编译所的再造
    三、喜新厌旧主义与依违进退之道
第三章 张元济商务董事会及股东会提案笺释
    一、分派花红须改办法议
    二、保护做工孕妇议案
    三、增股议案
    四、推广保险议案
    五、拟裁减分馆意见书
    六、关于购买政府公债议案
    七、关于设立公用图书馆的议案
    八、股息公积意见书
    九、辞监理案
    十、关于创办同人消费合作社的议案
    十一、关于选任王云五为总经理的议案
    十二、关于酬劳善后期内办事人员议案
    十三、提议总管理处迁移长沙案
    十四、关于预垫股东利息案
    十五、关于升值增资方案
    十六、修改公司章程提案
    十七、关于拟行节约方案
    十八、关于修订总管理处暂行章程案
    十九、关于将公司所藏《永乐大典》捐献政府之提案
    二十、本馆设立节约委员会,励行节约案
    二十一、关于解除常务董事案
第四章 张元济日本访书及其意义
    一、广求善本与日本访书
    二、借影交涉:过程、收获与“雅谊”
    三、多重意义:版本价值与民族记忆的修复
第五章 张元济与《国藏善本丛刊》
    一、傅斯年的“微意”与《国藏善本》景印缘起
    二、选目甄采、商榷与“定局”
    三、“预约样本”的制作与《国藏善本》预售
    四、抗战军兴与《国藏善本》停刊
第六章 从张、傅往来书信看张元济与傅斯年暨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关系
    一、张、傅交往之始
    二、旧学商量转邃密
    三、关于蔡元培
结语
附录 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整理稿 (1909-1928)
参考文献要目

(5)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资料综述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运妇指会的组织沿革及经费概况
    第一节 战前及战时新运妇指会概况
        一、战前新运妇指会概况
        二、妇女界庐山谈话会与新运妇指会的扩大改组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经费概况
        一、新运妇指会总会经费收支情况
        二、新运妇指会总会职员薪津
    第三节 战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变迁
        一、战后新运妇指会的总会组织
        二、战后新运妇指会的各分会组织
        三、1949年接管前后的新运妇指会
        四、小结
第二章 新运妇指会的人事关系网络
    第一节 宋美龄与新运妇指会
        一、号召宣传——动员妇女抗战
        二、亲历亲为——指导妇女新运工作
        三、各界称赞——妇女新运工作成绩显着
        四、选贤举能——领导妇女工作的特点
        五、领导妇女工作的身份
    第二节 战时新运妇指会的组织者群体
        一、新运妇指会委员
        二、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各组组长
        三、各省新运妇委会主任委员
        四、新生活妇女工作队队长
    第三节 女性群体与新运妇指会高层职员
        一、国民党政要夫人与新运妇指会
        二、国民党妇女干部
        三、中共党员及左派进步女性
        四、基督教人士
    第四节 新运妇指会中下层职员群体
        一、关于战时新运妇指会职员的规定
        二、新运妇女干部训练班教、职、学员群体
        三、各服务队指导员与指导员会议
        四、其它女性职员
第三章 总会各部门组织运作及工作概况
    第一节 妇女干部培训及妇女服务事业
        一、新运妇女干部培训
        二、从乡村服务队到乡村服务组
        三、从战时服务队到荣誉军人服务队
    第二节 妇女生产事业及生活指导
        一、妇女生产事业
        二、妇女生活指导工作
    第三节 文化事业及《妇女新运》杂志
        一、新运妇指会文化事业
        二、《妇女新运》的刊行
    第四节 慰劳与儿童保育事业
        一、妇女慰劳事业
        二、战时儿童保育事业
        三、新运妇指会与妇慰会、战时儿童保育会
第四章 新运妇指会各分会组织及工作概况
    第一节 新生活妇女工作队的概况
        一、工作计划
        二、组织成立——以各机关为依托
        三、妇女工作概况
    第二节 军政部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一、组织成立——依托军政部而设立
        二、队费承担者——女性队员背后的男职性员
        三、各组长、各支队长联席会议
        四、工作概况及成效
        五、遇到的问题
    第三节 重庆市政府新生活妇女工作队
        一、组织概况——依托重庆市政府而设立
        二、各分队组织概况
        三、队务会议及各分队代表会议
        四、各项工作及成绩
    第四节 各省及海外华侨分会的组织及工作概况
        一、各省新运妇指会概况
        二、组织与行政——以江西省妇女指导处为个案
        三、海外华侨新运妇委会
第五章 新运妇指会的总体评价
    一、成就及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三、结语:总体评价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一、未刊档案文献
    二、报刊杂志
    三、新运妇指会出版品
    四、已刊史料集(按时间先后)
    五、文史资料、自传、回忆录、访谈录等
    六、中文论着
    七、外文文献
本人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缘起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附件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第四节 收复新疆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第五章 交通建设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书目

(8)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概述
    二、研究基础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2、三皇会
        3、长春会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1、光裕公所
        2、光裕社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1、艺人训练班
        2、改进会与研究会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2、说唱艺人救国会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1、清末宫廷剧团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1、富连成班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1、精忠庙
        2、正乐育化会
        3、秦腔易俗社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1、戏社与剧社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3、雪声剧团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1、自娱型器乐班社
        2、琴社组织
        3、雅集社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1、风俗型器乐班社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1、传统型音乐班社
        2、江南丝竹社团
        3、广东音乐社团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1、改进型音乐社团
        2、大同乐会
        3、国乐改进社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1、音乐讲习会
        2、音乐传习所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1、乐友社
        2、乐艺社
        3、音乐艺文社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1、流行乐队组织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3、上海新兴音乐社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3、中华交响乐团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1、历史背景
        2、发展过程
        3、活动特点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1、历史背景
        2、左翼音乐社团
        3、新音乐运动社团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1、民众歌咏会
        2、武汉合唱团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1、救亡演剧队
        2、抗敌演剧队
        3、抗敌演剧宣传队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1、军乐队与警乐队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3、八路军战斗剧社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2、中华美育会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2、南国社的演变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1、租界的历史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余论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活》周刊的创办、宗旨与栏目
    第一节 《生活》周刊的创办
    第二节 《生活》周刊宗旨及其杂志性质转变
    第三节 《生活》周刊的主要栏目
    注释
第二章 《生活》周刊的发行、广告及其发展运作
    第一节 《生活》周刊的发行
    第二节 《生活》周刊的广告
    第三节 《生活》的发展运作之道
    注释
第三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营造
    第一节 邹韬奋与《生活》周刊
    第二节 《生活》周刊的作者、读者
    第三节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营造
    注释
第四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一)
    第一节 日用与消费
    第二节 娱乐与休闲
    注释
第五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二)
    第一节 求学与就业
    第二节 婚恋与家庭
    注释
第六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第一节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功能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本刊开始办理明年预订手续(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2]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 ——《旅行杂志》研究[D]. 黄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3]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4]张元济研究[D]. 周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5]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研究(1938-1946年)[D]. 宋青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6]中国图书发行公司纪事[J]. 李俊杰. 出版史料, 2004(01)
  • [7]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10]《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D]. 赵文. 复旦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这本杂志开始处理明年的预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