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心莲对兔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花儿(T.ATARTSE TSEG)[1](2021)在《豁痰解毒通络饮对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自噬通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模型模拟临床中PTCA术后AS形成的再狭窄,观察豁痰解毒通络饮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并讨论豁痰解毒通络饮是否通过自噬信号通路抑制PTCA术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方法:5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AS模型;中药组大鼠予以豁痰解毒通络饮灌胃治疗,西药组则予以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其余各组均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并于术后4周取材。1.采用HE染色法检测损伤侧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大鼠颈总动脉中Beclin-1的表达情况;3.q PCR检测各组大鼠颈总动脉组织中自噬标志性分子Beclin-1、ULK1、Atg12的m RNA表达水平。3.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颈总动脉中ULK1、Atg12、Atg5的表达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相比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颈动脉内膜显着增生,管腔狭窄较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内膜增生情况均明显降低,管腔狭窄情况得以缓解。2.IHC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中几乎无粽黄色阳性表达颗粒,Beclin-1表达呈阴性;相比之下,模型组的内膜有较明显的增厚,并且新生内膜中含有大量的棕黄色Beclin-1阳性表达颗粒;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Beclin-1的阳性表达则明显减弱。3.q PCR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ULK1、Beclin-1、Atg1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颈动脉中ULK1、Beclin-1、Atg1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4.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ULK1、Atg12、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相比之下,中药组和西药组ULK1、Atg12、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P<0.01)。结论:1.通过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研究发现其成模率高,病变情况相对恒定,因此可用于模仿人类PTCA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实验研究;2.豁痰解毒通络饮可明显抑制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的增生,改善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在大鼠PTCA术后AS模型中自噬信号通路过度表达,而豁痰解毒通络饮能够有效的抑制自噬通路过度激活,这为今后中医药治疗PTCA术后AS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分子生物学依据。
刘滢[2](2021)在《穿心莲新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闭塞剥夺了下游组织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早期快速地恢复血流灌注已被确定为预防组织进一步损伤的主要治疗措施。然而血液供应的恢复可独立诱导心肌凋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目前对于MI/R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认为有氧自由基生成过多、钙超载、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穿心莲新苷,又名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Neo)是从栾树叶中分离得到的主要二萜内酯之一,已被证明在多种疾病中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然而穿心莲新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穿心莲新苷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月龄)随机并均等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I/R),缺血再灌注+穿心莲新苷组(MI/R+Neo),每组小鼠11只。麻醉后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30分钟,再松开结扎线实行再灌注,构建MI/R损伤模型。体外实验中,用H9C2细胞系和乳大鼠(1-3天龄)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通过剥夺营养和氧气来模拟缺血再灌注(simulate ischemia/reperfusion,SI/R)损伤,每次实验独立重复5次。分别在体内、体外检测穿心莲新苷预处理后的心肌梗死面积、病理改变、心肌细胞凋亡、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Bax/Bcl-2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体内实验中,与MI/R组相比,Neo治疗后显着抑制了心脏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坏死及纤维断裂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等。体外试验中,Neo同样明显抑制了H9C2细胞凋亡。机制上,Neo在体内、体外实验中都显着抑制了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p-NF-κB和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 3的表达以及NF-κB亚基p65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移位。同时,Bcl-2和IκBa蛋白在Neo预处理后则明显上调。结论:Neo可通过抑制心肌炎症和细胞凋亡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与抑制心肌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和Caspase 3蛋白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余静寅[3](2018)在《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RS)的动物模型,用H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的改变以验证造模成功;测定血清NO、ET-1含量,检测VEGF、PDGF、b FGF等因子的m RNA表达的变化,从多角度观察冠通方及其拆方对RS的影响,以阐明冠通方防治RS的可能细胞分子机制,为开发防治RS的有效中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冠通方组、化瘀拆方组、祛痰拆方组),每组再分为1、7、28天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正常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不进行球囊损伤;其余各组右侧颈总动脉进行球囊损伤。药物组术前4天至处死前每天给予相应药物10ml/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用等量NS灌胃。术后于各相应时间节点处死大鼠,取大鼠右侧颈总动脉血管段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血管情况,以及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ELISA法测ET-1含量。实验二: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冠通方组),再分为1、7、28天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大鼠。其余处理同实验一,于不同时间节点处死大鼠,RT-PCR测大鼠颈总动脉VEGF、PBGF、b FGF m RNA的表达。结果:1.HE染色:冠通方及其拆方可明显改善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情况,且全方组血管狭窄程度最小,治疗效果最好。2.NO含量: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NO减少,1、7天时P<0.05,28天时P>0.05;与其他各组比,NO含量较高,P<0.01。模型组NO含量最低,与其他组相比,P<0.01,差异显着;1、7天时冠通方组NO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低,但比模型组和两个拆方组高,且P<0.01,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统计学无差异。化瘀拆方组则比冠通方组含量稍低,比祛痰拆方及模型组组含量高,P<0.01。祛痰拆方组比模型组NO含量高,比其他各组NO含量低,且P<0.01。各组分别按时间对比来看,各组血清NO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模型组1、7天对比无差异,但与28天相比P<0.01。假手术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在3个时间节点对比时,P<0.01,差异显着。3.ET-1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ET-1增加,1、7天对比有差异,但28天时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模型组ET-1含量最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冠通方组ET-1含量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但比模型组和两个拆方组低,而且P<0.01,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瘀拆方组则比冠通方组含量稍高,比祛痰拆方及模型组含量低,P<0.01。祛痰拆方组除比模型组ET-1含量低以外,均比其他各组ET-1含量高,且P<0.01,其中28天时,化瘀拆方组和祛痰拆方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ET-1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除假手术组1、7天、7、28天对比P>0.05外,其他各组在不同时间两两对比时,P<0.01,具有有统计学差异。4.生长因子VEGF、PBGF、b FGF m RNA表达:三者具有相似性。在3个时间节点下,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差异都不显着(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差异显着,与冠通方组差异显着。各组在1、7、28天m RNA表达都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28天时,冠通方组与正常组无差异,拆方组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冠通方防治R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降低血清ET-1含量以及调控VEGF、PDGF、bFGF等细胞生长因子的m RNA的表达有关。2.拆方研究表明,以全方组效果最好,提示化瘀药与祛痰药配伍对RS的防治有协同作用;各拆方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以活血祛瘀组效果最好,提示RS主要病机以血脉受损,瘀血内停为主。
杨东斌[4](2013)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目的:探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162例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86±13.5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85例,高空坠落伤30例,跌倒伤28例,暴力伤8例,其他11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74例)和非吸烟组(88例)。于入院后第5天依据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肺损伤,比较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于入院后第0、5天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肺容量指标:呼吸频率(Breathing frequency,BF)、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肺通气量指标: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ost minute ventilation,MMV);小气道指标: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于入院后第0、5天采集肺泡灌洗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1.吸烟组中有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发急性肺损伤,发病率达到35.14%,而非吸烟组中仅有16例伴发急性肺损伤,发病率为18.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2.入院后第0天,吸烟组的BF, VC、 FEV1、 FVC、 MMV、 PEF均低于非吸烟组,其中,两组的MMV、PE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5天与入院后第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呈下降趋势,吸烟组的下降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3.入院后第0天,吸烟组的TNF-α. IL-8、MDA水平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SOD活性低于非吸烟组。入院后第5天与入院后第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TNF-α. IL-8、 MD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吸烟组的上升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吸烟组的下降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入院后第5天,两组的4个指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吸烟组相比较,吸烟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和SOD活性较低,fNF-α. IL-8和MDA水平较高;伤后肺功能和SOD活性降低以及TNF-α、IL-8和MD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更高,可能与吸烟和颅脑损伤协同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第二部分:穿心莲内酯在被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目的:本部分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小鼠肺部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3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0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烟草烟雾暴露组(CS)、用溶质DMSO处理的烟草烟雾暴露组(CS+DMSO)和穿心莲内酯处理的烟草烟雾暴露组(CS+A)。穿心莲内酯是在烟草烟雾暴露前1h通过腹腔内注射途径给予,剂量为1mg/kg体重。将模型组小鼠置于被动吸烟箱中,每天被动吸烟9支,连续4天。对照组小鼠置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是不接受被动吸烟处理。小鼠于实验第5天经腹腔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并作肺部组织学分析。对BALF中细胞进行计数,并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记数。ELSIA法分析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 MIP-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LPS诱导CXC趋化因子(LPS-induced CXC chemokine, LIX),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并对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测定。体外研究中,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用DNA片段化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被动吸烟组小鼠肺部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出血;肺泡壁稍增厚;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以及大量渗出液。DMSO处理对吸烟诱导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影响。而穿心莲内酯处理组小鼠肺泡炎症轻,肺泡腔中炎症细胞及渗出液较少。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还表现为: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的增加,减少吸烟介导的小鼠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分泌,以及降低吸烟诱发的肺部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体外结果显示,烟草烟雾处理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而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烟草烟雾诱导的A549细胞的凋亡。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肺部的急性损伤;能够保护烟雾烟草介导的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的凋亡。第三部分:穿心莲内酯在被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目的:深入揭示穿心莲内酯影响吸烟诱导肺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重点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通路对该药物发挥保护作用的贡献。方法:在体外研究中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研究烟草烟雾和穿心莲内酯对A549细胞中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3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0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烟雾暴露组(CS)、穿心莲内酯处理组(A)和穿心莲内酯+ZnPP组(A+Z)。穿心莲内酯是在烟雾暴露前1h通过腹腔内注射途径给予,剂量为1mg/kg体重。ZnPP为一种很强的HO抑制剂,本文应用其阻断HO-1通路。ZnPP在穿心莲内酯注射之前1h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予,剂量为10pμmol/kg体重。对照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将模型组小鼠置于被动吸烟箱中,每天被动吸烟9支,连续4天。对照组小鼠置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是不接受被动吸烟处理。小鼠于实验第5天经腹腔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并作肺部组织学分析。PCR和Westernblot用来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O-1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对肺组织HO-1酶活性进行测定。对BALF中细胞进行计数,并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记数。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BALF总蛋白浓度。ELSIA法分析BALF中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的水平。对肺组织和BALF中的MDA水平进行测定。并对BALF中LDH的活性以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测定。Western blo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 STAT3)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烟草烟雾处理和穿心莲内酯预处理显着增加HO-1mRNA和蛋白表达。而且这种诱导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这提示HO-1在烟草烟雾诱导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HE染色显示,被动吸烟组小鼠肺部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出血;肺泡壁稍增厚;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以及大量渗出液。DMSO处理对吸烟诱导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影响。而穿心莲内酯处理组小鼠肺泡炎症轻,肺泡腔中炎症细胞及渗出液较少,表明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而用ZnPP阻断HO-1通路后,穿心莲内酯的保护作用被逆转。这说明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肺部炎症的抑制作用依赖于HO-1通路活化。另外,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还表现为: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的增加,减少吸烟介导的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分泌,减少吸烟诱导的肺组织和BALF中的MDA水平。以及降低吸烟诱发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BALF中LDH的活性。而穿心莲内酯介导的这些保护吸烟诱导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均随着ZnPP抑制HO-1信号通路而被逆转,提示HO-1在穿心莲内酯对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氧化应激、炎症及损伤的保护效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穿心莲内酯处理显着提高吸烟小鼠肺组织中STAT3磷酸化水平,而对总STAT3蛋白影响不明显,这表明穿心莲内酯可促进肺组织STAT3通路活化。穿心莲内酯对STAT3通路的活化作用能够被ZnPP抑制,这提示STAT3可能位于HO-1通路下游。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肺组织HO-1表达及活性增加。HO-1表达上调介导穿心莲内酯对被动吸烟诱导肺氧化应激、炎症及损伤的保护效应。HO-1在被动吸烟诱导肺损伤中的抗炎、抗氧化活性与激活STAT3通路有关。
金海珍[5](2011)在《姜黄煎对大鼠血管损伤后血清中NADPH氧化酶与NF-κB表达影响意义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血管内膜损伤后血清中转录因子-κB (NF-κB)和NADPH氧化酶的表达及姜黄煎对其影响意义,并为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模拟PCI术造成急性血管内膜损伤,其中姜黄煎组36只,生理盐水组36只,对照组分别为36只正常组和36只假手术组。姜黄煎组:模拟PCI术后一般常规姜黄煎(100mg/Kg/d)灌胃;生理盐水干预组:模拟PCI术后一般常规生理盐水3ml/d灌胃;正常对照组:未用任何干预措施;假手术组:开腹后缝合不插入球囊导管。分别在PCI模拟术后第3,7,14天利用电镜和光镜观察大鼠内皮细胞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144只大鼠血清中NF-κB和NADPH氧化酶的表达变化。结果:1.光镜下:可见姜黄煎组损伤后用药7天与模型组7天比较血管损伤局部内皮脱落和内膜受损略有缩小,局部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可见减轻。但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差异,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未损伤侧。2.电镜下:在内膜损伤后第三天可见内皮细胞柱状不规则,细胞固缩,胞质浓染,核碎裂。可见少量的凋亡小体释放。第七天,细胞坏死明显增加。模型组可见细胞呈明显坏死,脂质内有大量脂溶及坏死物质,而姜黄煎组细胞坏死与其他对照组比明显减少,仅见少量细胞凋亡碎片。3.在药物干预第3天后:姜黄煎组与模型组(NS)比较血清NF-κB含量出现下降(P < 0. 05);姜黄煎组与模型组(NS)比较血清NADPH含量出现下降趋势(P﹥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 05)。4.在药物干预第7天后:姜黄煎组与模型组(NS)比较血清NADPH含量及NF-κB含量显着下降(P <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NADPH含量下降,(P >0. 05)。结论:1.通过光镜和电镜对模拟PCI术后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变化的观察,说明姜黄煎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比较明确。2.NF-κB与NADPH可能参与了PCI术后再狭窄的病理生理变化。用药早期姜黄可能通过抑制NADPH活性,明显降低NF-κB水平,减少了NF-κB/IκB复合物的磷酸化,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及新生内膜形成而保护血管内膜。3.检测患者血清NF-κB与NADPH水平含量可能有助于评估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病变的程度及转归。4.姜黄煎对大鼠血清中NF-κB与NADPH水平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付莹坤[6](2009)在《活血化瘀方对溶血磷脂酸诱导VSMCs增殖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作为心血管活性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病症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血清LPA的含量与急性心梗的发病密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8h后,血清LPA水平可升高2倍以上;发病48-72h,可高达正常人的6倍;急性心肌梗死7d后仍高于正常水平。LPA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去分化,最终导致血管腔狭窄。目前血管再狭窄的确切发病机制虽未完全阐明。但基于现有多项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认为其发生机理主要包括新生内膜过度增生、血管弹性回缩、损伤部位血栓形成及负性血管重构等。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产生再狭窄的主要原因,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过度增生是内膜增生的主要机制。抑制VSMCs的过度增生成为防治再狭窄的关键。中药血府逐瘀胶囊、血塞通胶囊一为传统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汤的新型制剂,一为以活血化瘀中药三七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的现代中药。两者作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代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及心肌梗死介入后的干预治疗,疗效显着。但活血化瘀中药对再狭窄主要原因VSMCs增殖的防治作用及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了两种活血化瘀中药对正常及LPA模拟的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环境下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发挥作用的可能信号转导机制,以期为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再狭窄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防治再狭窄中药的开发提供有效而合理的靶点,使中药成为防治再狭窄的一条可靠途径。本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实验研究。1.文献综述:本部分分别从溶血磷脂酸与心血管系统研究进展、再狭窄机制的研究现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干预再狭窄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本研究依托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述。2.实验研究:包括以下五个基础实验。2.1干预血清的制备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的通用给药方案:即SD大鼠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采血,离心后获取血清。给药剂量为等效剂量的10倍,弥补含药血清被稀释可能给实验带来的影响。MTT法确定细胞培养液中血清的干预浓度为10%为宜。2.2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运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SD大鼠主动脉VSMCs,鉴定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用a-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进行鉴定。结果:组织块接种于培养瓶内5-7天,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呈典型的“峰谷样”生长,平滑肌a-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大于90%的细胞染色呈阳性,即细胞浆内呈现棕黄色,胞核不着色,表明细胞含有平滑肌肌动蛋白,证实为平滑肌细胞。2.3活血化瘀方含药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分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不同的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VSMCs,加入LPA模拟心肌梗死后的血管内环境,并运用信号转导干预剂PD9805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G蛋白偶联受体拮抗剂)、H7(蛋白激酶C抑制剂)、PMA(蛋白激酶C激动剂佛波酯)对不同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干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血塞通胶囊对正常VSMCs增殖的影响,对LPA诱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以及加入信号转导干预剂后的变化,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信号转导通路。实验共分12组:空白血清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LPA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TX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M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H7组;卡托普利含药血清+LPA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血清干预24小时,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OD值升高(P<0.05),空白血清+LPA组OD值升高(P<0.01),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组OD值与之无统计学差异;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加入LPA后OD值的升高较之空白血清明显减小(P<0.05),空白血清+LPA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卡托普利含药血清+LPA组三组间OD值无统计学差异,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OD值较之减小(P<0.05);较之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TX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H7组OD值降低(P<0.05),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MA组OD值升高(P<0.05)。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较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OD值降低(P<0.05)。2.4活血化瘀方含药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PI染色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根据DNA含量检测S期指数,分析不同分组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实验分组同2.3,干预24h后,收集细胞,按照PI染色流程染色后,上机检测,读取细胞周期中的S期指数。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空白血清+LPA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SPF升高(P<0.05),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组SPF升高但(P>0.05);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加入LPA后SPF的升高较之空白血清明显减小(P<0.05);与空白血清+LPA组比较,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SPF升高(P<0.05),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卡托普利含药血清+LPA组SPF降低(P<0.05);较之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TX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H7组SPF降低(P<0.05),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MA组SPF升高(P<0.05);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较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SPF降低(P<0.05)。2.5活血化瘀方含药血清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活性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ing)检测ERK1/2及p-ERK1/2的表达,通过p-ERK1/2的相对水平反应不同分组ERK1/2活化程度的变化。实验分组同2.3,干预24h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经凝胶电泳,一抗、二抗孵育后根据p-ERK、ERK1/2的表达量计算ERK1/2的活化程度。结果: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LPA组较空白血清组Erk1/2活性增强(P<0.05);较之空白血清,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加入LPA后ERK的活化明显受到抑制(P<0.05);与空白血清+LPA组比较,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卡托普利含药血清+LPA组ERK活性降低(P<0.05);与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比较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PTX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H7组抑制了ERK的活化(P<0.05);较之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PD98059组ERK活性降低(P<0.05)。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后LPA浓度的升高,确实促进了VSMCs的增殖,为导致再狭窄的因素之一。血塞通胶囊对正常VSMCs无特殊作用,而血府逐瘀胶囊对正常VSMCs则表现为促增殖作用。对于LPA诱导的VSMCs增殖,血塞通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均有抑制作用。活血化瘀中药通过抑制LPA诱导的ERK1/2的过度活化及抑制VSMCs向S期的转化发挥其防治再狭窄的作用。心肌梗死后VSMCs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可能是G蛋白偶联受体-PKC-MEK1/2-ERK1/2,即LPA与VSMCs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膜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和肌醇磷脂系统激活蛋白激酶C,再通过Ras-Raf通路激活MAPK(ERK1/2),活化的MAPK进入核内激活一系列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引起细胞增殖。
刘会武[7](2009)在《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球囊损伤颈动脉结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兔动脉再狭窄模型,并予以益气活血复方干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益气活血复方由黄芪20g、丹参30g、人参10g、红花15g、益母草25g、三七5g、川芎15g配伍组成,经煎煮、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粉剂。每克含4.8克生药。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体重(2.5±0.5)kg,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4只喂以标准兔饲料的正常对照组和28只喂以高脂饲料的手术组。高脂饲料由6%花生油+2%胆固醇+92%普通饲料组成,由沈阳市于洪区前民动物饲料厂加工成颗粒饲料。高脂喂养兔每日每只给予高脂饲料120g,不足以普通兔饲料补充。正常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因素。手术组兔高脂喂养同时行右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剥脱血管内皮,术中及术后手术组家兔共死亡4只。4周后剩余24只手术组兔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辛伐他汀组(8只)和益气活血复方组(8只)。加原正常对照组(4只)共为4组。其中辛伐他汀组兔喂以辛伐他汀5 mg/kg/d;益气活血复方组兔喂以益气活血复方1g生药/kg/d。两用药组兔每天清晨先给予按体重计算所需药量的含药饲料,并由专人观察确定动物己服用后,再投用高脂饲料,高脂饲料不足者以正常兔饲料补充。每天根据动物体重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剂量,连续给药4周。模型组仍喂以高脂饲料+正常兔饲料,正常对照组仅喂以正常兔饲料。每只兔分笼饲养,自由饮水,分别于实验第0周、4周末、8周末空腹耳中央动脉取血,第8周末处死动物,取材,切片。实验内容:①观察各组兔第8周末损伤血管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颈动脉内皮细胞(EC)和平滑肌细胞(SMC)的超微结构改变,评价球囊损伤兔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及益气活血复方对损伤血管内膜增殖和细胞结构的影响;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各组动物第0、4、8周末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③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动物第8周末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④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第8周末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⑤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兔血浆第0周、4周末、8周末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⑥用ELISA法测定各组动物实验第0周、4周末、8周末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和第8周末颈动脉球囊损伤处TF抗原表达水平;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实验第8周末各组动物右颈动脉球囊损伤处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的表达;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第8周末各组动物右颈动脉球囊损伤处NF-κB、VCAM-1的蛋白表达;⑨用RT-PCR法检测实验第8周末各组动物右颈动脉球囊损伤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结果:1.①成功复制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模型:球囊损伤后第8周末,模型组兔右颈动脉光镜下可见内膜明显不规则增生,管腔狭窄显着,内膜修复不完整,内弹力板断裂,腔内面不光滑,可见到大量的SMC由血管中膜向内膜下迁移增生。增生的SMC呈圆形,排列紊乱,并可见到大量泡沫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电镜下模型组家兔右颈总动脉SMC细胞膜不完整,小泡增大,数量减少。胞质内可见到线粒体肿胀,其内呈髓鞘样改变。粗面内质网减少,可见溶酶体。其异染色质积聚成块,多分布在核周边,可见到核仁。EC肿胀,粗面内质网重度扩张,成池,核糖体颗粒脱落,线粒体可见到部分空泡化。SMC仅见少量胞质,有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出现;②益气活血复方对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管内膜的增生程度明显较轻,新生内膜中的SMC数量明显减少,泡沫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也较少,内皮较完整光滑,其管腔面积为(0.495±0.041)mm2,明显大于模型组兔[(0.302±0.18)mm2],而其内膜面积[(0.078±0.06)mm2]则明显小于模型组兔[(0.123±0.027)mm2];③益气活血复方可明显改善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处SMC超微结构:电镜下,益气活血复方组家兔颈总动脉SMC呈不规则型,肌膜下可见到高电子密度的密区。其细胞膜完整,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到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其表面附着核糖体颗粒,细胞超微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近。2.益气活血复方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实验第8周末,益气活血复方可降低血浆TC、TG、LDL-C水平达53.36%、31%和60%,明显升高血浆HDL-C水平达160%,降低TC/HDL-C和LDL-C/HDL-C比值达79.8%和84.6%,辛伐他汀在降低TC、LDL-C水平上优于益气活血复方(P<0.05),益气活血复方在升高HDL-C上则优势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二药对TG水平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3.益气活血复方可促进NO合成和分泌,抑制ET-1表达,有利于恢复NO/ET-1平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的作用:①球囊损伤后第8周末,模型组兔血浆NO含量为(46.004±3.125)μmol/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112.930±2.227)μmol/mL],差异有显着性(p<0.01);辛伐他汀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NO含量分别为(77.001±5.902)μmol/mL和(123.373±7.180)μmol/mL,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NO水平升高较辛伐他汀组更为明显(p<0.01);②经ELISA法检测,球囊损伤后第8周末,模型组家兔血浆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及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ET-1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但2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益气活血复方可调节纤溶系统平衡,抑制TF释放,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①实验第8周末时,辛伐他汀组、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中t-PA水平分别为(0.169±0.089)IU/mL和(0.238±0.061)IU/mL,较同期模型组[(0.103±0.076)IU/mL]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中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t-PA水平升高较辛伐他汀组更显着(P<0.05);②实验第8周末时,辛伐他汀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PAI-1水平分别较同期模型组降低了44.7%和48%,差异显着(P<0.01),表明辛伐他汀和益气活血复方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皮损伤所诱导的PAI-1高表达,辛伐他汀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之间血浆PAI-1水平无明显差异;③实验第8周末,辛伐他汀组、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TF表达量分别为(301.36±40.30)ng/mL和(315.53±26.22)ng/mL,较同期模型组[(453.23±54.21)ng/mL]显着降低(P<0.01),辛伐他汀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兔血浆TF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④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动脉损伤处表达TF抗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常对照组的血管组织TF抗原的表达量非常的低,为(0.121±0.03)ng/mg,行球囊拉伤术的各组兔,动脉损伤处TF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3.713±1.76)ng/mg]相比,益气活血复方组[(1.510±0.83)ng/mg]和辛伐他汀组[(1.403±0.81)ng/mg]兔血管组织中TF的表达量较少(P<0.01);益气活血复方组与辛伐他汀组两组之间动脉损伤处TF抗原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5.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第8周末动脉损伤处炎症因子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①球囊损伤后第8周末,各组兔颈动脉组织中NF-κB、VCAM-1 mRNA在对照组表达量最低,模型组最高,与辛伐他汀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复方组与辛伐他汀组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处NF-κB、VCAM-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复方组兔颈动脉血管壁内NF-κB、VCAM-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复方组与辛伐他汀组两组之间兔颈动脉血管壁内NF-κB、VCAM-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第8周末动脉损伤处PDGF-B和MMP-2 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球囊损伤术后第8周末在模型组家兔颈动脉中PDGF-B、MMP-2 mRNA呈过度表达,而辛伐他汀组、益气活血复方组家兔颈动脉血管壁局部表达的PDGF-B、MMP-2 mRNA较模型组兔明显减少(P<0.05),但辛伐他汀组、益气活血复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提示益气活血复方可通过下调斑块局部PDGF-B、MMP-2 mRNA表达,抑制SMC的迁移增殖,减轻球囊损伤引起的内膜增殖和血管重构。结论:1.球囊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制作兔颈动脉狭窄模型,成模率高,病变恒定,可用来模仿人类再狭窄病变进行研究。2.益气活血复方可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浆TC、TG和LDL-C的水平,并升高血浆HDL-C水平,减轻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动脉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的程度,改善动脉球囊损伤后VEC和SMC的超微结构,具有良好的调脂和抗RS作用。3.益气活血复方与辛伐他汀治疗再狭窄各有优势,但益气活血复方可有效避免他汀类药物横纹肌溶解等副反应。4.益气活血复方可能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机制产生抗再狭窄的作用。
崔晓云[8](2007)在《凉血生肌法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的死亡率位居第五。其防治研究进展迅速,其中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日益得到重视,成为里程碑式的进展,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但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存在一直是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关键问题,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支架植入术到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疗效仍有待提高,本研究根据中医治疗急性创伤的理论,以凉血生肌方药对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患者进行干预,旨在观察凉血生肌法防治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2004年7月至2006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成功行PTCA+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纳入病例100例。(2)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别进入中药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3)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从手术日起应用包括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手术日开始服用凉血生肌方药(丹皮,丹参,生黄芪,银花)水煎剂,每日1剂,疗程共2个月。(4)对术后患者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同时观察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复发心绞痛、严重心衰及需要再次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发生的情况,并于2007年4月进行第二次随访,内容同前。(5)发现不良反应或与研究相关的意外情况时,研究者将根据病情采取必要处理措施,所有不良事件都将追踪调查,直到得到妥善解决或病情稳定。(6)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5数据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因变量为二值变量的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并绘制累积风险曲线。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患者共10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一般情况、术前造影结果和接受的介入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估计再狭窄事件:①本研究采用冠脉造影复查支架内再狭窄及复发心绞痛来估计再狭窄的发生,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治疗组较对照组有减少估计再狭窄事件发生的趋势,治疗组5例:对照组11例,但两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②2007年4月第二次随访,治疗组较对照组仍有减少估计再狭窄事件发生的趋势,两组相比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③经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3)心血管事件:①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有3例患者失访,有效病例数为97例,单独比较患者心源性死亡、复发心绞痛、严重心衰、再介入及冠脉搭桥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经过统计学检验均无显着性差异,但联合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治疗组7例:对照组14例,P值为0.04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患者术后半年内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②至2007年4月对患者进行第二次随访,经过统计学检验,单独比较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P值为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二次随访时中药治疗组较单纯西药对照组能进一步减少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概率。③经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P值为0.036<0.05,两组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累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累积风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约在术后6个月后益处显现。(4)危险因素的估计: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病变支数、药物支架、中药干预、Gensini积分等因素对估计再狭窄事件及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提示:①中药干预为估计再狭窄事件的保护性因素,未使用中药干预者其发生估计再狭窄的风险是使用中药干预者的0.071倍;冠心病患者既往有吸烟史为估计再狭窄的危险性因素,既往有吸烟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估计再狭窄的风险是未吸烟者的3.817倍。②中药干预亦为联合心血管事件的保护性因素,未使用中药干预者其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使用中药干预者的0.158倍;冠心病患者既往有吸烟史亦为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素,既往有吸烟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未吸烟者的3.373倍。结论:(1)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服用凉血生肌方药有减少再狭窄和复发心绞痛事件(即估计再狭窄事件)发生的趋势,能显着降低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和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累积风险,约在6个月后益处显现。(2)使用凉血生肌方药干预是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和联合心血管事件的保护性因素,而在冠心病基础上有吸烟史是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和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素。
李明,毛静远[9](2006)在《中药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增殖调控机制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祝兴超,顾宁[10](2006)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国内外有关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文献46篇,阐述了目前中医药防治本病的经验、趋向等。首先探讨了本病中西医病因、病理、病机等,然后重点探讨中医药防治研究情况,从中药提取物、中药方剂等方面论述。
二、穿心莲对兔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心莲对兔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豁痰解毒通络饮对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自噬通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于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二、传统中医学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道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穿心莲新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 |
5.参考文献 |
(3)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冠通方及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NO、ET-1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原理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药物 |
3.1.3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
3.2.2 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 |
3.3 标本制备 |
3.4 HE染色法检测血管形态 |
3.5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 |
3.6 ELISA法检测ET-1 含量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HE染色结果 |
5.3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球囊损伤后大鼠血清NO结果 |
5.4 ELISA检测球囊损伤后大鼠血清ET-1 结果 |
第二部分 冠通方及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生长因子VEGF、PDGF、bFGF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原理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药物 |
3.1.3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
3.2.2 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 |
3.3 标本制备 |
3.4 RT-PCR检测VEGF,PDGF,bFGF mRNA表达的影响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的结果 |
5.3 RT-PCR检测PDGF mRNA表达的结果 |
5.4 RT-PCR检测bFGF mRNA表达的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RS的认识及“痰瘀交互”理论 |
1.1 中医对RS的认识 |
1.2 “痰瘀交互”理论 |
2 冠通方组方分析 |
3 方剂拆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4 NO、ET-1与RS |
4.1 NO与RS |
4.2 ET-1与RS |
4.3NO和ET-1 |
5 生长因子与RS |
5.1 VEGF与 RS |
5.2 PDGF与 RS |
5.3 bFGF与 RS |
6 结果分析 |
6.1 冠通方及其拆方对血管形态的影响 |
6.2 冠通方及其拆方对NO的影响 |
6.3 冠通方及其拆方对ET-1的影响 |
6.4 冠通方对VEGF的影响 |
6.5 冠通方对PDGF的影响 |
6.6 冠通方对bFGF的影响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部分: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及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
2.4 两组患者TNF-α、IL-8、MDA水平及SOD活性比较 |
3 讨论 |
3.1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3.2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部分: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方法 |
2 结果 |
2.1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的影响 |
2.2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总细胞计数的影响 |
2.3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单核/巨噬细胞数目的影响 |
2.4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中性性粒细胞数目的影响 |
2.5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淋巴细胞数目的影响 |
2.6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 |
2.7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TNF-α的影响 |
2.8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IL-6的影响 |
2.9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MIP-2的影响 |
2.10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IL-10的影响 |
2.11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LIX的影响 |
2.12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IFN-γ的影响 |
2.13 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2.14 Western blo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切割Caspase-3和PARP蛋白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方法 |
2 结果 |
2.1 香烟烟雾诱导肺上皮A549细胞HO-1表达增强 |
2.2 穿心莲内酯预处理增强A549细胞HO-1表达 |
2.3 穿心莲内酯对烟雾刺激小鼠肺组织中HO-1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
2.4 HO-1介导穿心莲内酯对烟雾诱导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
2.5 穿心莲内酯降低BALF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的活性与诱导HO-1表达有关 |
2.6 穿心莲内酯对BALF总蛋白的抑制作用依赖于HO-1活化 |
2.7 HO-1对穿心莲内酯降低BALF LDH活性的影响 |
2.8 穿心莲内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活性与激活HO-1有关 |
2.9 HO-1介导穿心莲内酯对肺组织M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2.10 穿心莲内酯降低吸烟小鼠BALF中MDA水平与激活HO-1有关 |
2.11 HO-1参与穿心莲内酯对吸烟小鼠肺组织中抗氧化状态的调控作用 |
2.12 穿心莲内酯激活HO-1/STAT3通路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颅脑损伤与肺损伤 |
综述二 吸烟与肺损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姜黄煎对大鼠血管损伤后血清中NADPH氧化酶与NF-κB表达影响意义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NADPH 氧化酶和核转录因子 NF-κB 与 PCI 术后再狭窄 |
2.中药防治 PCI 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
3.评价和展望 |
正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活血化瘀方对溶血磷脂酸诱导VSMCs增殖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溶血磷脂酸与心血管系统研究进展 |
综述二、再狭窄机制的研究现状 |
综述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干预再狭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干预血清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活血化瘀方含药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活血化瘀方含药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附图 |
实验五 活血化瘀方含药血清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现代医学对PTCA术后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研究现状 |
综述二: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正文 |
实验一 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益气活血复方的干预作用 |
引言 |
1.材料 |
2.方法 |
3.标本采集与处理 |
4.指标观察 |
5.结果 |
6.讨论 |
7.小结 |
实验二 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1.材料 |
2.动物造模与分组 |
3.标本采集与处理 |
4.指标观察 |
5.结果 |
6.讨论 |
7.小结 |
实验三 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1.材料 |
2.动物造模与分组 |
3.标本采集与处理 |
4.指标观察 |
5.结果 |
6.讨论 |
7.小结 |
实验四 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纤溶系统和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1.材料 |
2.动物造模与分组 |
3.标本采集与处理 |
4.指标观察 |
5.结果 |
6.讨论 |
7.小结 |
实验五 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PDGF-B和MMP-2 mRNA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1.材料 |
2.动物造模与分组 |
3.标本采集与处理 |
4.指标观察 |
5.统计分析 |
6.结果 |
7.讨论 |
8.小结 |
分析讨论 |
1 益气活血复方抗RS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 |
2 益气活血复方与辛伐他汀抗RS作用对比 |
3 本学位论文先进性自我评价 |
4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凉血生肌法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附件 |
知情同意书 |
随机数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发生机制 |
1.1 西医病因病理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防治研究 |
2.1 单味中药及提取物 |
2.1.1 水蛭素 |
2.1.2 丹参制剂 |
2.1.3 葛根素 |
2.1.4 川芎嗪 |
2.1.5 雷公藤提取物 |
2.1.6 三七总皂苷 (PNS) |
2.1.7 穿心莲提取物 |
2.2 中药复方研究 |
2.2.1 补阳还五汤 |
2.2.2 血府逐瘀汤及其制剂 |
2.2.3 芎芍胶囊 |
2.2.4 血脂康 |
2.2.5 四逆汤 |
2.2.6 通心络胶囊 |
2.2.7 心康饮 |
2.2.8 复方水蛭精胶囊 |
2.2.9 益心胶囊 |
3 结 语 |
四、穿心莲对兔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豁痰解毒通络饮对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自噬通路的研究[D]. 花儿(T.ATARTSE TSEG).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穿心莲新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D]. 刘滢.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研究[D]. 余静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D]. 杨东斌. 郑州大学, 2013(10)
- [5]姜黄煎对大鼠血管损伤后血清中NADPH氧化酶与NF-κB表达影响意义的实验研究[D]. 金海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1)
- [6]活血化瘀方对溶血磷脂酸诱导VSMCs增殖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 付莹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7]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会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11)
- [8]凉血生肌法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D]. 崔晓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中药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增殖调控机制的研究概况[J]. 李明,毛静远. 中国中医急症, 2006(10)
- [10]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研究[J]. 祝兴超,顾宁. 辽宁中医杂志,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