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21世纪的电信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彭昕[1](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提出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仇冬[2](2021)在《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乡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关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质升级的同时,也要加强乡村基层设施的建设,培育村民的人居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多停留在乡村建设标准上,对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对县域和村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但对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尤其是镇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黄土高原泾河川地的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规划项目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整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乡村人居环境特征等出发,研究其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社会、文化、居住、设施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策略,以期为黄土高原泾河川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乡村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其次选取三种类型的乡村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村民访谈记录和调研问卷法,对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三种类型乡村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带动服务型的乡村、园区依附型的乡村以及农业发展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均呈现出不同现实问题的研究结论。最后,结合现状调研与指标量化分析,提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框架思路,并分析不同类型乡村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发展类型方向与整治模式,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与实证研究。以期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整治规划思路。
陆镜弛[3](2021)在《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提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从古至今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生产方式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使得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次次走向高峰。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数字技术全面迸发,在数字技术催动下,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使得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效率大幅提升,而且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信息化背景下,由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获得了飞跃式发展,成为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新经济模式。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二,但同时也暴露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要平衡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是一个有效且快速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发展数字经济不但对提升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效果拔群,而且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空间界限,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上升空间高,又蕴含着巨大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因此在这场同步起跑的发展浪潮中,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经济一定是一次能够追上发达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动态,并通过对数字经济的概念、界定和外延进行梳理,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针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对国内外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云南省的数字经济发展进行阐述,为接下来的分析研究做了铺垫。为了科学客观严谨的对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本文设计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从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出发,确定八个一级指标,分别为:ICT基础设施、ICT个人应用、ICT产业发展、人才资源、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以及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为本文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加入的创新型指标,该指标旨在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测量标尺。八个一级指标下涵盖33个二级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做对比分析研究。各指标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开源数据,个别数据为笔者根据开源数据自行计算得到。为了精准界定欠发达地区,本文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及直辖市的数据做聚类分析,界定出我国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科学界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设计数字经济评价方法,将熵权法与TOPSIS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对比评价分析,然后将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相结合对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做综合评价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相关建议。本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SPSSUA进行实验计算,文中可视化图表均为使用SPSSUA和Excel制作。运用评价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ICT产业发展以及ICT个人应用发展较为落后,需要加强发展,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基础用户覆盖广度需要提升,需要以大力发展补齐短板来实现欠发达地区“换道超车”的发展战略,并据此总结出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上存在产业规模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等巨大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收入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弱以及教育水平不足等发展障碍。最后对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出云南省基础设施上升空间较大,应该加强建设激发潜力;数字经济创新能力较弱,需要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并据此总结出云南省ICT产业发展增速较快,但是规模偏小、ICT基础设施较弱、数字经济创新能力较弱且人才培养力度小以及云南省地缘优势较好等特点。同时针对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给出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加强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转型建设、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育信息消费需求等相关建议。
隋一帆[4](2021)在《YN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传统行业的生产和运营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对于电信行业来说,5G技术的普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三大运营商也不断通过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联通公司推出的B2I2C商业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是通过与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以流量经营为特色,通过合作方终端直达最终用户,通过互联网化的手段满足了客户对流量的个性化服务需求。YNT公司是山东省内的一家为联通公司代理B2I2C业务的代理公司,本文以PEST分析法为工具,分析YNT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发现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上。为解决YNT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归纳出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同时,在明确YNT公司愿景的基础上,制定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最终得出YNT公司应该采用以SO组合为主的战略,采取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战略,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并开拓新的市场。行业内采取差异化战略和差异化集中战略,从战略思维、服务质量等方面拉开与同行竞争者的差距。在企业内部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营销部门、数据部门等各个职能部门的改革,使其能够满足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的需要,体现出各部门的战略性。最后,为了使战略方案能够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具体体现在组织架构的优化、业务流程的优化、品牌意识的提高和品牌形象的建设、企业文化的科学化构建等几个方面,最终实现YNT公司的长远发展。
朱振华[5](2021)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域名是一种网络标记,其功能是用具象的字符替代抽象的IP网络地址,方便用户访问互联网资源。域名是应对接入互联网节点不断增多而开发的技术产物。而商标是特定符号构成的用于区分产品与服务的商业标记。两者都具有标识符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商业化带来域名需求的剧增,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凸显,这种由技术催生的数字资源与商标这种传统商业资源之间因相似性而产生了冲突,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域名资源的集体行动。对于美国来说,把商标权引入网络空间以治理域名资源,既有技术可行性,也能服务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目的。技术上,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为数不多的需要执行中心化管理的节点。美国对域名系统的技术垄断,以及域名的垂直管理架构,为美国控制域名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在政治经济层面,以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为契机,用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不仅能够维护美国大商业集团的利益,为它们在开拓网络边疆的过程中建立有利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能服务于美国同时期的全球信息技术战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美国是如何利用商标权来实现对域名资源的控制?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历史分析方法,对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以及在网络空间建立商标权保护制度的过程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域名的技术治理时期。在技术治理时期,因为域名的商标价值不大,对传统商业集团带来的冲击有限,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商业化后,域名资源的商业价值凸显,域名与商标冲突开始不断加剧,引发了围绕域名资源的集体博弈,并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注意。在第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也为了阻止域名治理走向国际化,不惜违反相关的行政法规,开始动用国家的行政力量,建立了私营性质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划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使其成为了美国的“私有资源”。在界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之后,美国以ICANN为起点,不断强化网络空间的商标权保护制度,通过建立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反对与争议解决程序、商标信息交换中心、预注册权限和注册通知服务、域名的统一快速终止程序、商标授权后争议解决程序等制度,用以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基于上述考察,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三方面的发现。一、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减少了美国商业资本在开拓网络边疆过程中对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它们创造收益、积累财富的动力,从而提升了经济绩效。二、美国在网络空间建立的商标权保护力度远甚于现实世界,大幅节约了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交易成本,使得前述的预期收益得以强化。三、美国以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增大了其对网络空间的政策制定权。美国主导的解决域名与商标纠纷的制度成为了全球准则,为美国商业资本迅速地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美国在互联网全球治理中的霸权地位。国际社会虽然对此进行长期抗争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传统以主权国家主导的抗争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的治理需求,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微观的商标权入手去研究互联网的全球治理问题,为认识美国把控互联网全球治理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提出互联网的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联并就此进行了解释,但未能建立量化模型,揭示域名技术、商标权保护制度与美国数字经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将成为后续研究的方向所在。
林思瑾[6](2021)在《基于双因素理论的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因素识别、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5G时代来临,通讯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市场竞争,通讯企业需要巩固原有客户的同时不断挖掘新客户才能保住自己的行业地位。然而,原有国有通信企业普遍存在员工消极怠工现象,诸如“干多干少差不多、干好干坏就那样”的不良思想严重影响企业工作氛围,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激励是极为重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通讯企业需要正视员工激励问题,才能在5G时代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原理,以S电信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激励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S电信公司的主要激励方式以及员工工作绩效情况,通过访谈法识别出技术保障类、一线营销类、职能管理类、综合支撑类员工不同的激励因素,并针对不同类型员工分别设计问卷展开激励因素满意度评价,然后针对满意度较低的激励因素提出了优化对策及保障措施。研究结果证实S电信公司在激励政策上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员工对晋升、薪酬福利、企业文化满意度不高。据此,本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优化了员工激励对策。针对技术保障类员工提出构建专业岗位晋升体系、建立核心科研团队、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针对一线营销类员工提出打造荣誉体系晋升机制、加强绩效考核牵引。针对职能管理类员工提出通过人才交流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供多元化的福利选择、建立良好沟通机制。针对综合支撑类员工提出设立非领导职务晋升机制、鼓励员工组建支撑类项目团队、建设阶梯式福利模式。同时,为保证该员工激励优化策略在实际企业运行中的推广应用,本文章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张晗琦[7](2021)在《JN电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不断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传统通讯行业需求有所下降,同时互联网新型应用的兴起,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大流量、高网速等的需求。这也为运营商也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运营商行业作为基础通讯服务提供者,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越发激烈的竞争压力,不仅来自于行业内,也来自于互联网行业的快速提升。本文以JN电信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营销环境、营销现状,并指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优化7Ps中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过程控制营销策略,全面策划整个营销策略,从各个触点出发,达到营销效果最大化,同时提出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实现JN电信收入利润和规模的同步提升。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JN电信的宏观外部环境进行PEST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目前大经济环境稳步提升,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对通讯行业来说5G时代的全面到来不论从社会经济还是技术上都是一次重大革新,也存在着发展的机会点。然后通过SWOT对JN电信自身情况进行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方面进行剖析,JN电信目前面临的劣势大于优势,机遇大于威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JN电信应把握机遇期,针对性制定提升策略,快速转型,实现快速规模发展。目前,结合营销现状分析,JN电信在营销的7P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过程控制方面,以及STP的市场定位上还存在着营销策略方面的问题。品牌定位不清晰、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策略效果不明显、渠道能力参差不齐、促销效果未达预期、人员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等都是目前营销策略现状中所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STP市场细分得出,JN电信应选择差异化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并确定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并再次细分市场,在各市场针对各自特点明确主推产品,梳理不同的品牌,从而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结合7Ps,JN电信下一步应持续优化营销策略,通过差异化又内容丰富的产品设计、优惠又贴合实际的价格定位、多元化又基础扎实的渠道能力、创新化又引人眼球的促销手段、能力强又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够新颖又贴合实际的展示手段、严格又管控到位的过程控制手段,持续提升竞争力,确保营销效果的达成。同时,对策略实施进行营销保障,确保公司组织架构高效运行,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业务保障支撑有力,为一线提供切实可靠的发展后盾,激励合理及时发放,营造公司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为营销策略提供有力支撑。
王小海[8](2021)在《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为其他各个行业提供了支撑与平台,信息产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互联网经济对电信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支撑要求,在线计费系统应运而生,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而IT系统的不断迭代,也给运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管控压力,这种压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外对IT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某电信运营企业X公司计划于2017年上线在线计费系统。该项目执行步骤多、施工周期长、迁移数据量大,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成为了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常见的IT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模型和常用的工具中找到对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基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在线计费系统的项目特点、风险特点和风险来源,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以及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工具分别识别出市场、技术、采购、进度、人力资源等5类18个风险;进而利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进行定性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分出高中低三类风险,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对风险进行排序;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结果从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接受风险等角度对市场、技术、进度、采购、人力等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通过上述步骤,本文为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方案。
金永刚[9](2020)在《中美工业能源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激增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变得越发尖锐。同时,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保护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棘手难题,有研究表明,在所有的政策工具中,提高能源效率是最重要抓手(1)。另据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能源消费约占全国用能总量的70%(2)。因此,在应对能源消费领域的提质增效改革时,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升中国工业能源效率都意义重大。对于如何提升中国工业能源效率,人们通常会直接想到的是应采取哪些措施?常用的研究路数是:先找出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或对能源效率进行因素分解,再对设定指标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对策建议。这种方法大多没有充分考虑工业行业的异质性问题。不仅在梳理影响因素和选择指标变量时,无法做到恰当和准确,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以偏概全。考虑到工业行业的异质性及其普遍性(3),笔者认为,无论从实践还是从政策制定角度,可以尝试另一种研究思路,即要提升中国工业能源效率,应先从哪些行业入手?或以哪些行业为重点?若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合理的比较,剔除工业行业异质性普遍存在这一因素的干扰,从而弄清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大体情况以及各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排序,尤其是真正短板所在。沿着这个思路,本文认为,提升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研究应分两步走:第一步,选取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以便找准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短板行业所在(即在中国工业行业中,哪些行业的能源效率最低且与参照对象的差距最大),这样才能让决策者掌握施策的轻重缓急,做到统筹施策;第二步,结合工业行业存在异质性的现实,具体分析各行业的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施策。显然,第一步侧重宏观和中观层面研究,第二步侧重微观或中观层面研究。本研究旨在完成第一步任务,即以美国为参照,通过比较研究,摸清当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真实情况,找出差距和短板,使决策制定有的放矢。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2000年以来中美两国的工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了解两国在能源消费结构、总量、增长及占比等信息。结果显示,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中国以煤炭为主,美国以天然气和石油为主;在能源消费总量方面,2005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达到9.5万吨标准油,2016年,中国为14.5万吨标准油,是美国的1.82倍;在能源消费增长方面,中国年均增长6.4%,美国年均降低0.59%;在能源消费占比方面,2000年至2016年,中国平均占比为68.6%,美国为33.1%。其次,以2002-2016年中美两国工业数据为样本,对照北美产业分类体系(2017),将中国工业行业调整为12个,分别在单要素和全要素研究框架内,对两国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度全要素能源效率时,选择资本存量、就业人数、能源投入、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为投入产出变量,使用DEA-EBM模型,借助MAXDEA专业版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测算结果,无论是从单要素还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来看,中国都低于美国。再次,按单要素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分别对中美两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进行分析,以掌握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排序情况,初步锁定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短板所在。随后,结合单要素和全要素能源效率数据的特征,对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进行综合比较,找出中美两国的差距,并由此进一步确定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短板所在。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的工业能源效率显着低于美国,但能源效率差距呈逐渐收敛态势。第二,在中美两国的工业行业中,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能源效率均为最低。第三,相比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能源密集型行业是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短板。最后,选择能源消费结构、工业结构、开放程度和技术进步为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述变量对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并就影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上述变量对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都有较为显着影响。第二,各影响因素对两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中国方面,依次是,工业结构(-0.2503)、技术进步(0.0835)、能源消费结构(-0.0331)和对外开放程度(0.0182);美国方面,依次是,技术进步(0.0613)、能源消费结构(-0.0116)、对外开放程度(0.0095)和工业结构(-0.0049)。第三,受美国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启示,技术进步将会成为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李荣胜[10](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展望21世纪的电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21世纪的电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
总结 |
一、总结与结论 |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更高要求 |
1.1.2 学科背景:黄土高原泾河川地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急待完善 |
1.1.3 实践背景: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受城镇化影响明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空间范围与对象界定 |
1.4.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借鉴 |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
2.1.2 乡村空间规划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其他相关理论 |
2.2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析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4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现状特征研究 |
3.1.1 区域空间资源特征 |
3.1.2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4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 |
3.2 四十里铺镇乡村现状特征研究 |
3.2.1 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
3.2.2 乡村建设空间特征 |
3.2.3 乡村配套设施现状特征 |
3.3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调研分析 |
3.3.1 典型村的选择 |
3.3.2 典型村自然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3 典型村社会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4 典型村文化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5 典型村居住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6 典型村设施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4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 |
3.4.1 典型村一——清街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2 典型村二——马坊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3 典型村三——军张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1.2 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4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4.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评价 |
4.2.1 问卷描述性分析 |
4.2.2 村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
4.2.3 村民对乡村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
4.2.4 村民对乡村设施环境的满意度 |
4.2.5 结果分析 |
4.3 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政策制度影响 |
4.3.2 规划发展影响 |
4.3.3 内生动力及外部驱动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与实证研究 |
5.1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
5.1.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1.2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1.3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 |
5.2.1 区域协调的乡村空间规划总体框架 |
5.2.2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2.3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2.4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证 |
5.3.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清街村实证 |
5.3.2 园区依附型乡村——马坊村实证 |
5.3.3 农业发展型乡村——军张村实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2.1 研究区域创新 |
6.2.2 研究层次创新 |
6.2.3 研究方法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3)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
一、国外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
二、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成果 |
四、论文结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字经济概念与评价方法 |
第一节 数字经济概念和界定 |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 |
二、数字经济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字经济指标体系 |
一、国外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二、国内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第三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 |
一、我国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上升潜力巨大 |
二、贵州数字经济引领“换道超车”浪潮 |
三、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
第四节 K-means聚类 |
第五节 熵权法 |
第六节 TOPSIS综合评价 |
第七节 耦合协调度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指标确定 |
三、指标构建 |
四、指标解释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方法设计 |
一、数据处理 |
二、确定权重 |
三、评价方法 |
四、发展指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界定 |
一、地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设计 |
二、实验分析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一、权重指数分析 |
二、TOPSIS综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及障碍 |
一、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
二、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障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一、耦合协调度分析 |
二、综合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总结 |
第三节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五省标准化数据 |
附录 B TOPSIS评价计算结果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YN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国外发展历程 |
2.1.2 国内发展历程 |
2.1.3 战略管理理论现状 |
2.2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3 电信行业相关理论 |
2.3.1 B2I2C商业模式 |
2.3.2 电信行业发展现状 |
2.3.3 4G技术已经成熟,5G技术逐步普及 |
2.3.4 消费者对电信业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 |
2.3.5 电信行业营销特点 |
第三章 YNT公司现状 |
3.1 移动数据流量代理业务市场现状 |
3.2 YNT公司现状 |
3.2.1 公司概况 |
3.2.2 业务内容 |
3.2.3 商业模式 |
3.2.4 组织架构 |
3.2.5 市场竞争 |
3.2.6 财务状况 |
第四章 YNT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机会分析 |
4.1.1 国家高度重视 |
4.1.2 当今社会对移动数据流量的依赖性极大 |
4.1.3 移动数据流量的不可替代性 |
4.1.4 电信技术更新快 |
4.1.5 移动数据流量代理市场潜力大 |
4.1.6 移动数据流量降费压力减轻 |
4.2 威胁分析 |
4.2.1 目标客户少 |
4.2.2 行业进入壁垒较低 |
4.2.3 行业内竞争激烈 |
4.2.4 代理公司过于依赖运营商 |
4.2.5 品牌建设困难 |
4.3 优势分析 |
4.3.1 公司组织架构满足业务流程需要 |
4.3.2 重视技术研发 |
4.3.3 市场占有率高并且相对稳定 |
4.3.4 套餐种类多满足更多需求 |
4.3.5 全方面为业务服务 |
4.3.6 具有人才战略性储备 |
4.4 劣势分析 |
4.4.1 组织架构不健全 |
4.4.2 业务流程存在问题 |
4.4.3 品牌形象建设度低 |
4.4.4 薪酬和考核制度不合理 |
4.4.5 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善 |
4.4.6 缺乏明确的晋升机制 |
4.4.7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科学性 |
4.5 SWOT矩阵 |
第五章 YNT公司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5.1 YNT公司的愿景和战略目标 |
5.1.1 YNT公司战略定位和企业愿景 |
5.1.2 YNT公司战略目标 |
5.2 YNT公司战略选择 |
5.2.1 公司层战略 |
5.2.2 业务层战略 |
5.2.3 职能层战略 |
5.3 YNT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理论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
二、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
三、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
四、法学视角的研究 |
五、存在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
第三章 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背景 |
一、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技术背景 |
二、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政治经济背景 |
第四章 美国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 |
一、域名资源的技术治理 |
二、商业化环境下域名治理的权利争夺 |
三、美国国家角色的回归 |
第五章 ICANN及其域名资源商标权保护制度 |
一、ICANN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
二、后ICANN时代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
三、ICANN制度的争议及其实质 |
第六章 国际社会与美国域名资源治理霸权的博弈 |
一、把抗争纳入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 |
二、建立常态化的互联网治理论坛使抗争制度化 |
三、推动《国际电信规则》的修订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问题的回答 |
二、思考和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附录 相关英文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6)基于双因素理论的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因素识别、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激励 |
2.1.2 激励的分类 |
2.1.3 激励的作用 |
2.2 双因素理论概述 |
2.2.1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
2.2.2 双因素理论的核心 |
2.2.3 双因素理论的直接满足和间接满足 |
2.3 国内外激励理论概述 |
2.3.1 国外激励理论概述 |
2.3.2 国内激励理论概述 |
2.3.3 研究述评 |
第3章 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现状及问题 |
3.1 S电信公司概况 |
3.1.1 S电信公司简介 |
3.1.2 S电信公司组织架构 |
3.1.3 S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状况概述 |
3.2 S电信公司主要激励方式 |
3.2.1 薪酬福利激励 |
3.2.2 绩效考核 |
3.2.3 培训激励 |
3.2.4 晋升激励 |
3.2.5 文化激励 |
3.3 S电信公司员工工作绩效情况 |
第4章 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因素识别与满意度评价 |
4.1 S电信公司激励因素识别 |
4.1.1 访谈准备及内容 |
4.1.2 访谈过程 |
4.1.3 访谈结果 |
4.2 S电信公司激励因素满意度评价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调查对象选择 |
4.2.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2.4 各类员工满意度偏低激励因素汇总分析 |
第5章 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对策与实施保障 |
5.1 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对策 |
5.1.1 技术保障类员工激励对策 |
5.1.2 一线营销类员工激励对策 |
5.1.3 职能管理类员工激励对策 |
5.1.4 综合支撑类员工激励对策 |
5.2 激励对策的实施保障 |
5.2.1 文化保障 |
5.2.2 制度保障 |
5.2.3 技术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JN电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PEST分析方法 |
2.1.2 SWOT分析方法 |
2.1.3 7PS营销理论 |
2.1.4 STP营销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综述 |
第3章 JN电信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JN电信公司简介 |
3.2 JN电信公司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JN电信公司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组合分析 |
第4章 JN电信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JN电信公司营销现状 |
4.1.1 STP现状分析 |
4.1.2 营销组合现状分析 |
4.2 JN电信公司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分析 |
4.2.1 品牌定位不清晰 |
4.2.2 产品同质化严重,入网门槛高 |
4.2.3 价格策略效果不明显 |
4.2.4 渠道能力参差不齐 |
4.2.5 促销效果未达预期 |
4.2.6 人员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 |
4.2.7 有形展示上未有显着改善 |
4.2.8 过程控制中未关注落地执行 |
第5章 基于STP分析的JN电信公司营销战略 |
5.1 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
5.1.1 消费者人口特征分析 |
5.1.2 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 |
5.1.3 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5.2.1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
5.2.2 目标市场选择结果 |
5.3 差异化的产品定位 |
第6章 JN电信公司营销策略设计 |
6.1 产品策略改进措施 |
6.1.1 优化产品内容 |
6.1.2 加大创新产品的发展 |
6.2 价格策略改进措施 |
6.2.1 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价 |
6.2.2 降低融合产品门槛 |
6.3 渠道策略改进措施 |
6.3.1 加强政企和校园渠道规模发展 |
6.3.2 扩大线上渠道发展 |
6.3.3 优化渠道布局,提升实体渠道效能 |
6.3.4 大胆创新,泛渠道生态化突破规模 |
6.4 促销策略改进措施 |
6.4.1 加强营业推广 |
6.4.2 创新广告宣传方式 |
6.4.3 增强公共关系 |
6.4.4 促销策略要量质齐抓 |
6.5 人员策略改进措施 |
6.5.1 持续提升营销人员业务水平 |
6.5.2 改善人员精神面貌 |
6.5.3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
6.6 有形展示策略改进措施 |
6.6.1 优化宣传物料 |
6.6.2 加强升级营业厅的改造 |
6.7 过程控制策略改进措施 |
第7章 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7.1 高效的组织协同 |
7.2 完善的保障制度 |
7.3 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 |
7.4 数字化的信息化流程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论文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1.3.2 风险分析相关理论研究 |
1.3.3 风险管理过程理论研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项目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
2.4 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
2.4.1 风险管理规划 |
2.4.2 风险识别 |
2.4.3 风险分析 |
2.4.4 风险应对规划 |
2.4.5 风险监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3.1 X公司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 |
3.2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建设项目综述 |
3.2.1 项目简介 |
3.2.2 项目必要性 |
3.2.3 项目组织保障 |
3.2.4 项目特点 |
3.3 X公司OCS建设项目风险的特点 |
3.4 X公司OCS建设项目风险的来源 |
3.5 X公司OCS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识别 |
4.1 OCS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
4.2 构建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 |
4.3 构建OCS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 |
4.3.1 建立指标基础与文献研究法的应用 |
4.3.2 确定初选指标和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
4.3.3 确定指标体系和专家问卷法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评价 |
5.1 OCS建设项目的定性风险分析 |
5.2 OCS建设项目的定量风险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5.2.1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与步骤 |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OCS建设项目定量风险分析 |
5.2.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差异的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应对 |
6.1 风险应对策略 |
6.2 进度风险的应对措施 |
6.3 人力资源风险的应对措施 |
6.4 技术风险的应对措施 |
6.5 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 |
6.6 采购风险的应对措施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美工业能源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能源效率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回顾与评述 |
1.2.1 对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 |
1.2.2 能源效率与生态环境 |
1.2.3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及归类 |
1.2.4 关于能源效率的评价问题 |
1.2.5 已有研究主要进展及本文所聚焦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能源效率问题的演化逻辑与能源效率测度:理论与方法 |
2.1 能源效率问题的基本属性、核心内涵与定义 |
2.1.1 能源效率问题的基本属性 |
2.1.2 能源效率问题的核心内涵:维度与界定 |
2.1.3 能源效率相关概念 |
2.2 能源效率测度 |
2.2.1 单要素研究框架 |
2.2.2 全要素研究框架 |
2.2.3 测度方法梳理总结 |
2.3 能源效率影响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消费状况 |
3.1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状况 |
3.1.1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及占比 |
3.1.2 中国工业门类能源消费量及占比 |
3.1.3 中国工业重点用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及占比 |
3.1.4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结构 |
3.2 美国工业能源消费状况 |
3.2.1 美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及占比 |
3.2.2 美国工业门类能源消费量及占比 |
3.2.3 美国工业重点用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及占比 |
3.2.4 美国工业能源消费结构 |
3.3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消费比较 |
3.3.1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比较 |
3.3.2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测度 |
4.1 测度方法及工业行业调整介绍 |
4.1.1 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
4.1.2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
4.1.3 工业行业调整 |
4.2 中美两国工业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 |
4.2.1 中国工业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 |
4.2.2 美国工业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 |
4.3 中美两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 |
4.3.1 样本选择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数据说明 |
4.3.4 中美两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比较 |
5.1 中国工业能源效率分析 |
5.1.1 中国工业单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5.1.2 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5.2 美国工业能源效率分析 |
5.2.1 美国工业单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5.2.2 美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5.3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比较分析 |
5.3.1 中美两国工业单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分析 |
5.3.2 中美两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分析 |
5.3.3 中美两国工业能源效率综合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美工业能源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估计方法与变量选择 |
6.1.1 估计方法选择 |
6.1.2 变量选取说明 |
6.2 数据统计与模型构建 |
6.2.1 数据描述性统计 |
6.2.2 变量检验 |
6.2.3 回归模型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中国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6.3.2 美国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6.3.3 中美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综合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调整样本 |
6.4.2 调整解释变量指标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工业结构 |
7.2.2 加速技术进步 |
7.2.3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7.2.4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展望21世纪的电信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2]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 仇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陆镜弛.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YN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隋一帆.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D]. 朱振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基于双因素理论的S电信公司员工激励因素识别、评价及对策研究[D]. 林思瑾.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JN电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张晗琦. 山东大学, 2021(02)
- [8]X公司在线计费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王小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中美工业能源效率比较研究[D]. 金永刚. 辽宁大学, 2020(07)
- [10]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