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龙山的观赏树木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韦丹,陈思同,蔡一冰,吴鹏飞,马祥庆[1](2019)在《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近年来有关树木文化的概念、文化属性、树木崇拜与宗教、树木美学、古树名木、栽培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树木文化研究趋势,旨在揭示树木文化的内涵,为不同树种的文化层面研究提供参考。
谢波[2](2015)在《渝东南寺观园林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寺观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其所在之处往往是风景优美的山川,优越的周边环境以及强大的宗教影响力使它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园林类型。寺观园林自出现以来,就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化,不仅承担了宗教祭祀的功能,还为社交和公共活动提供场所。而佛道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观念,更加使其成为各阶层民众的活动中心。寺观园林因其特殊的功能,故而要求其选址、布局灵活多样,对于园林意境的营造、自然风景的控制和园林空间的处理方式均区别于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渝东南地域文化中的山地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及宗教文化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巴渝大地的多元、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而这独特的文化特征也为当地的寺观园林烙下了独一无二的烙印。渝东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山环抱、水网纵横,其大山大水的自然特征为渝东南寺观园林提供了丰富的造园条件,渝东南寺观园林作为巴渝寺观园林乃至巴渝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巴渝山地园林的独特魅力。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有:(1)通过古籍资料的搜阅、实地考察研究等方法,以重庆城市发展历史与巴渝佛道教发展史为线索,梳理出渝东南寺观园林的发展史,将其分为:萌芽期、发展时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衰落期六个历史时期。并从现存寺观在巴渝的分布情况,对影响渝东南寺观园林发展的自然条件因素及宗教因素进行分析。(2)以实地考察的渝东南寺观园林为依托,从宏观层面出发,总结出渝东南寺观园林择址主要为山地型寺观园林,其中寺观园林与山体的结合方式分为山顶型、山腰型、山麓型、综合型4种。通过归纳总结出现存寺观的周边环境主要分为2种情况,即古镇和自然山林。之后从整体建筑布局和园林功能空间类型两个方面对渝东南寺观园林的整体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探讨。(3)从微观层面出发,分别对复原的寺观园林各构景要素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寺观园林建筑的形式,寺观园林小品;寺观园林对山石及水的处理方式;寺观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造景方式。(4)从园林观、空间节奏的组织、对于意境的的体现3个方面对渝东南寺观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进行探讨。渝东南寺观园林从选址、布局、建筑形态上都表现出一种灵活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富于变化的特质,这与渝东南人民生活于大山之下,受自然熏陶,所形成的坚韧、顽强、彪悍、潇洒的性格息息相关。
程枭翀[3](2015)在《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人来华的建筑考察活动,将整个过程分为兴趣萌芽、初步探索和考察巅峰三个阶段。西方人的认识从最初的误解和偏见逐渐趋于客观,期间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西方研究成果大致可归为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类。综合研究是西方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全面揭示中国建筑的一般规律。限于时间、精力的不足,部分西方学者从小规模的个案研究入手,以小见大,逐步发现中国建筑的本质特征,同时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素材。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他们开始关注某一特定专题,如寺庙、佛塔、祠堂、城墙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上述三类成果,完整勾勒出西方学界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揭示出西方学者的中国建筑观。伯施曼是西方学界的巨擘,其成果涵盖了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个方面,代表了西方研究的最高成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西方学者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测绘完成了众多图纸,这些图像资料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国建筑观的重要载体。本文在解读文字资料时,也注重非文字材料的使用。利用数据库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历史照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利用GIS平台的分析功能,针对历史照片的部分属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胡佩龙[4](2013)在《南宁树木园树种资源及其观赏特性》文中研究指明南宁树木园是广西最大的树木标本园,引种栽培了许多树木种类。笔者采用全面踏查及典型植被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树木园树种资源,统计树种资源的丰富度;探讨园区四大主要功能区的植物资源现状;从观赏植物学角度,分析园区树种的观赏特性、开发、应用状况,旨在为树木园树种资源的保护、开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树木园各功能区的特点,调查分析其中的凤江绿野、菩提大观园、游乐世界、管理与生活区等四大功能树木的种类资源、群落结构特征、配置景观状况等。(2)调查统计结果,南宁树木园2012年有树木624种(含亚种、变种、变型),隶属于101科347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4属25种,被子植物93科333属599种(含双子叶植物89科309属566种,单子叶植物4科24属33种).。(3)通过对树木园1988年和2012年树种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988年有树木123科508属1271种,2012年比1988年树木减少687种(隶属于106科330属),树木种数减少了54.05%,同时树木园增加新树种40种(隶属于29科35属),占2012年树木种数的6.41%,增加的树种多为近年外来园林绿化树木。(4)统计分析树木园树木的科、属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园科的地理分布类型主要集中在泛热带型(39科),属的地理分布类型以热带亚洲型(73属)及泛热带型(63属)为主。树木的科、属均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呈现热带及亚热带性质,与区域气候特点相宜。(5)树木园树木种数≥20的优势科有9科,即大戟科(Euphorbi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山茶科(Theaceae)、桑科(Moraceae)、棕榈科(Palm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种数≥5的优势属有18属,它们是榕属(Ficus)、山茶属(Camellia)、蒲桃属(Syzygium)、含笑属(Michelia)、锥属(Castanopsis)、桉属(Eucalyptus)、杜英属(Elaeocarpus)、安息香属(Styrax)、柑橘属(Citrus)、合欢属(Albizia)、红豆属(Ormosia)、榄仁属(Terminalia)、簕竹属(Bambusa)、柿属(Bambusa)、黄檀属(Dalbergia)、决明属(Cassia)、木槿属(Hibiscus)、木莲属(Manglietia)。(6)树木园树木有中国特有分布型9属,广西特有种3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21种);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18种;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对象有33种(其中重点调查24种,一般调查9种);59种树木被列入中国红色物种名录(24种属中国特有红色树木);37种树木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7)通过树木园树种构成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针叶树种:阔叶树种≈1:27;乔木:灌木:藤本≈12:7:1;常绿树种:落叶树种=3:1;以《广西植物名录》作为种源依据,乡土树种:外来树种:栽培树种:归化种≈67:17:20:1。(8)按观赏特性划分,树木园树木主要有观姿树种(147种)、观花树种(164种)、观果树种(113种)、观花观果树种(59种)、观叶树种(185种)、观干树种(25种)、观根树种(14种)等7大类;按园林应用方式划分,则主要有庭荫树(157种)、行道树(133种)、园景树(421种)、花灌木(123种)、藤木(32种)、绿篱树种(94种)、木本地被植物(56种)、水土保持树种(130种)、湿生树种(61种)、抗污染树种(92种)、民族树种(139种)等11类。(9)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树种资源进行二次筛选,构建递阶层次结构(3层),确定标准层(9个)的综合权重值,以综合评价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161种,并比较其优先开发利用次序。(10)文章剖析了南宁树木园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初步的针对性建议。
柴婉琳[5](2013)在《宜居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以满足人类居住为前提,然而当下的城市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其并不符合宜居的标准,如何构建宜居的城市逐渐被提上日程。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过程中,绿地系统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结合上述背景,本文基于宜居城市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太原市为例,探索出一套比较适合太原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并选择性列出具体的规划条文以供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师的参考。首先,明确宜居城市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和评价标准,重新定位绿地系统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要对绿地系统内涵、特征、层次和功能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国内外着名宜居城市中绿地系统发展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入手,梳理太原城市化进程中建立以宜居为目标的绿地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分别从城市建设层面和宜居城市构成要素层面剖析了绿地系统受哪些因素影响,并具体到太原市,通过回顾太原市的城市建设历史和绿地系统规划历史,结合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几个,提出太原建设宜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要主要从尊重自然、促进经济、发扬人文三个方面进行。再次,论文对太原建设宜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总结其优点以及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发现其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列出了未来的规划目标,探讨了未来建设宜居城市的城市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当前,太原的城市建设正处高速发展的时期,建设宜居型城市的时代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作为城市和自然之间的纽带,绿地系统应当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为太原的宜居城市建设作出贡献,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毕晓蕊[6](2013)在《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景观反映一个城市的容貌特征,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城市街道景观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展示窗口,是时代性、地域文化性、自然环境性的综合反映。植物是城市中最重要的造景元素,植物配置是城市街道绿化中的主要内容。城市街道作为贯穿城市的命脉骨架,这一脉络是无孔不入的,在环境、景观、生态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街道绿化的重要目的。因此,重要的是在城市绿化中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并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景观特色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如何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利用植物配置来表现出城市独特的景观地域文化内涵,既要体现出园林街景的时代性,又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是我们面临现实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太原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对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1.从太原地理位置、城市种植文化背景出发,对现阶段太原市的各类型道路景观设计进行充分调查研究。2.通过结合对国内外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从而针对本文景观设计实例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改进策略。3.对太原市各类型的代表街道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状况进行研究,联系实际调查和数据材料阐述,探索如何发展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地域性特色,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及适合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的树种选择方案,为设计以及施工人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希望通过对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能够对今后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太原市街道绿化的发展,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街景类型还需要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实践。
唐晓琴[7](2009)在《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学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色季拉山区高寒杜鹃群落的样地调查,根据外业调查的数据,对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呈大面积分布于色季拉山高海拔地区或林线附近,为原生植被。通过16个样地的调查,群落高0.4~1.6m,垂直层次结构简单,可分为灌木层、草本层明显的两层,群落内苔藓、地衣类植物发达。高寒杜鹃群落植物组成共有21科38属,物种组成共有54种,群落内还存在丰富的枝状地衣、壳状地衣和苔藓。在调查到的高寒杜鹃群落中,种数最多的为菊科(10种),其次为蔷薇科和杜鹃花科(各6种),地面芽植物最多,平均为35.2%;其次为矮高位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分别占31.2%和27.3%;而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较少,分别占23.1%和4.0%。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与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群落特征相比,两地科、属的组成数目以及生活型、叶型和叶质等外貌特征均较接近,但种类组成差异较大。通过对群落地理成分的分析,本群落区系中的属以北温带分布居多,反映出群落的北温带性质,但群落还存在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北极——高山分布的属,这说明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不仅具有温带地带性植被的典型特征,而且与寒温带植被和高山植被也有一定的联系。(2)群落物种多样性由群落本身及其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各样地因位置不同,群落内生境异质性差异,物种多样性亦不同。高寒山区生境异质性程度高,不同坡向、坡位等地段的土壤厚度及光照、水分均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样地内植物个体受小生境影响较大,生境异质性差异明显,对物种的分布和生长具有较大影响。采用均匀度、Simpson、Shannon-Winner、Patrick丰富度、Hill等指数对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群落中各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现草本层>灌木层或灌木层>草本层的特征,导致了草本层植物的变化对高寒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大,群落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说明杜鹃在其群落中的竞争力较强。从整个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来看,相同坡向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变化不大,较接近,而阴坡与阳坡的变化却各不相同,这与杜鹃群落的建群种、小生境、群落的盖度、郁闭度等方面有关系。(3)从生态位相似比例和Pianka生态位重叠计测结果看,绝大多数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0.6之间,表明高寒杜鹃群落优势种间的竞争并不是很激烈,对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并不高,其主要由于杜鹃群落为高寒山区成熟群落类型,是原生植被,在长期的发育过程中,在高寒严酷环境的压力下,种间关系趋向于互补,竞争减弱,这也是“适者生存”的体现。高寒山区的地形地貌复杂,不同地段、不同坡向、坡位的小生境均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覆盖率的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以及复杂多样性变化导致生境的高度异质性,致使植物与其生境特点相适应,出现分布上的差异,部分种间生态位分化,从而也降低了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总的来看,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的测定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物种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就越大,在群落内的分布幅度也就越大,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也越强。生态位重叠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近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反之则较低。(4)在高寒灌丛群落中,灌木在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高寒灌丛群落植被灌木层的种间联结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整个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等特征。基于群落灌木层物种的重要值和样方分布的二元数据,通过对高寒杜鹃群落灌木层种间关联分析,得出高寒杜鹃群落总体上呈不显着的正联结,综合AC系数分析、χ2检验灌木层主要种群间表现出显着负联结,说明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灌木层植物对资源分割较好,种间关系相对独立性较强,群落中各种群趋于独立出现。因此,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中有互利共生作用或在小尺度上对生境条件有相同需求的种类较少;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处于较稳定的发展演替过程中。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本文对高寒杜鹃群落群学研究的原始数据只是建立在16个调查样地的基础上,虽然11个种群数量基本上可以代表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的基本特点,但客观地说,以16个样地来代表整个色季拉山的情况仍有不足之处,今后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王应刚[8](2007)在《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又称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已经引起了区域景观结构、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从根本上动摇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机理和运行规律。因此,开展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不仅对于城市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山西省晋中盆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晋中盆地内的水文、气象和环境等数据,应用回归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Gleason index和频度分析等方法,对晋中盆地近30a的城市化发展及其对区域气候、地下水、地表水、植物多样性等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盆地内城市化率变化与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晋中盆地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研究表明,历经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33%,表明盆地内的城市化发展至全国是比较快的地区之一。用晋中盆地10个气象站33a的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的气温呈现为持续升高的趋势,最近5a(1999年~2003年)的年均气温平均值比70年代前5a(1971年~1975年)的年均气温平均值升高了1.37℃,年均增温幅度为0.0415℃,年均增温幅度是北半球近100a来年均增温幅度(0.0047℃)的8.83倍,年均增温幅度是中国近50a来年均增温幅度(0.022℃)的1.88倍,增幅明显偏大。对盆地内年均气温变化与城市化率变化之间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城市化率和年均气温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45,p<0.01),这就表明盆地内的城市化发展对当地气温造成了明显影响,是当地气温升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对晋中盆地33a(1971年~2003年)来的年降水量变化的研究表明,在最近的33a中,20世纪70年代是降水量比较多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是降水量明显减少的年代。晋中盆地近33a来的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呈现为缓慢减少的态势,年均减少幅度为2.28 mm/a,是全球近50a来年均减少降水量0.54 mm/a的4.23倍。利用晋中盆地21a(1983年~2003年)的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定位观测数据,对盆地内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1a来晋中盆地地下水位的变化呈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地下水位与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80,p<0.01)。这就表明盆地内的城市化发展加剧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利用省、市(地)、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晋中盆地近18a(1986年~2003年)来的地下水质的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地下水中含有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也相应升高。这就表明盆地内的城市化发展造成了使当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增加的影响。用设在晋中盆地内的10个监测断面18a(1986年~2003年)的监测资料,研究了盆地地表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地表水中13种主要污染物质的含量在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但总体上呈现为持续增加的趋势。用54个村庄、38个乡镇、8个县城(区)和4个城市分别组成的样本Ⅰ、Ⅱ、Ⅲ和Ⅳ,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来看,城市(样本Ⅳ)的野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低,村庄(样本Ⅰ)的野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从人工栽培植物物种多样性来看,城市(样本Ⅳ)的人工栽培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村庄(样本Ⅰ)的人工栽培植物物种丰富度最低;从植物总物种丰富度来看,城市(样本Ⅳ)的植物总物种丰富度最高,乡镇(样本Ⅱ)的植物总物种丰富度最低。植物多样性的规律是,从村庄到城市,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野生植物的丰富度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人工栽培植物和植物总物种的丰富度则呈现出上升趋势。对汾河太原段改造工程生态影响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河道改造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中野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有明显影响,规律是使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
何艺玲[9](2003)在《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及其评价》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但目前很多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弱,所以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本文选择浙江省临安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手段和APPA(Appreciative Participatory Planning and Action)与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e)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游客调查、专家咨询调查,并对几家旅行社负责人、生态旅游开发商、导游及农户代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访谈。针对临安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特点主要就以下四个内容进行研究:1)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潜力分析;2)利用GIS技术对临安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确定临安市的潜在的一、二级生态旅游区;3)以太湖源镇的白沙村和大峡谷镇的上坪村为例,研究当地生态旅游发展中居民参与问题;4)以上坪村为例,进行社区生态旅游CBET(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发展的规划设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临安市生态旅游的成功发展得益于临安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非木质林产品以及相关生态产业的综合发展和临安市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限制临安市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因子中最突出的是缺乏长远、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社区居民参与不足问题。同时还存在景区雷同且开发速度过快、不良竞争、土地利用冲突、缺乏生态旅游市场的监控体系、森林补偿金不足、景区服务项目雷同、环境保护教育力度弱、利益冲突以及导游业务水平限制等问题,并就以上问题提出了6方面的发展对策。3)通过对临安市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分析认为临安市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确定了临安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为自然性,提出了适合于当地的生态旅游定义及其6个属性和6个用于确定临安市潜在生态旅游单元的指标。通过旅游影响力的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临安市2个级别的潜在生态旅游区。<WP=5>4)目前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中主要存在以白沙村与上坪村为代表的两种发展模式,跨越式和渐进式。两个村的发展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社区参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居民的参与规模、参与项目类型、当地社区参与管理的水平、居民参与决策的意识和程度、相关受益方的关系、信息共享与培训机会以及参与方式与参与水平等7个方面。5)改变临安市目前居民的参与方式和提高居民的参与水平势在必行,也是解决社区参与的关键。居民应该通过发展合理的参与规模、改善目前的参与形式,并加强培训以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参与意识以及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的专业技能,在主观上积极创造参与条件。参与的外部条件的创造则需要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商建立旅游论坛,为社区参与提供机会。6)发展CBET可以提高当地社区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水平。与临安市上坪村具有相似条件的社区均可以考虑发展CBET。但是要发展CBET并确保其成功,除了APPA的运用外,当地政府或者NGO在社区开展CBET初期应该提供一定帮助,以帮助社区旅游组织逐步实现自立。
李帮同,徐树文[10](2002)在《山西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综述》文中指出
二、天龙山的观赏树木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龙山的观赏树木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树木文化概念及文化属性 |
1.1树木文化概念 |
1.2 树木文化属性 |
2 物质层面的树木文化 |
2.1 树木物质利用 |
2.2 古树名木 |
3 精神层面的树木文化 |
3.1 树木崇拜 |
3.2 树木宗教 |
3.3 树木美学 |
4 生态层面的树木文化 |
4.1 栽培理念 |
4.2 栽培制度 |
4.3 树木生态产业 |
5 问题与展望 |
5.1 问题 |
5.2 展望 |
(2)渝东南寺观园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源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地方园林研究的兴起 |
1.1.2 渝东南地域文化的传承 |
1.1.3 渝东南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研究现状 |
1.2.2. 渝东南地区寺观相关研究的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1 研究范围的限定 |
1.4.2 调研对象的选择 |
1.5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历史与现状分布 |
2.1 渝东南寺观园林发展简史 |
2.1.1 东汉、两晋、南北朝——萌芽期 |
2.1.2 隋唐、五代——发展期 |
2.1.3 两宋至明初——全盛期 |
2.1.4 明末、清——成熟期 |
2.1.5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成熟后期 |
2.1.6 新中国成立后——衰落期 |
2.2 渝东南现存寺观(遗址)的分布情况 |
2.2.1 渝东南现存主要寺观(遗址)分布 |
2.2.2 影响渝东南寺观分布的因素 |
2.2.3 渝东南现存寺观分布类型 |
第3章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环境特征 |
3.1 渝东南寺观园林选址与周边环境 |
3.1.1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选址 |
3.1.2 渝东南寺观周边环境 |
3.2 渝东南寺观建筑布局及其空间形态 |
3.2.1 渝东南寺观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形式 |
3.2.2 渝东南寺观功能空间类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构景要素 |
4.1 渝东南寺观建筑与园林小品 |
4.1.1 寺观建筑 |
4.1.2 渝东南寺观园林小品 |
4.2 渝东南寺观园林与山石 |
4.3 渝东南寺观园林与水 |
4.3.1 借水建园 |
4.3.2 园内水景 |
4.4 渝东南寺观园林植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渝东南寺观园林构景手法 |
5.1 天人合一引导的园林观 |
5.1.1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
5.1.2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升华 |
5.2 音律的运用——序列空间组织 |
5.2.1 前序 |
5.2.2 发展 |
5.2.3 高潮 |
5.2.4 尾声 |
5.3 意境的营造 |
5.3.1 写意 |
5.3.2 拼贴 |
5.3.3 想象 |
5.3.4 层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保护与利用 |
6.1 寺观园林保护与利用的相关依据 |
6.1.1 核心理念 |
6.1.2 风貌维护 |
6.1.3 风格修复 |
6.2 渝东南寺观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
6.2.1 粗暴的就地保护 |
6.2.2 缺乏根据的原样复建 |
6.2.3 背离园林观的异地重建 |
6.2.4 被忽略的寺观周边环境 |
6.3 渝东南寺观园林保护与利用对策 |
6.3.1 寺观园林原始风貌的恢复 |
6.3.2 合理地进行重建扩建 |
6.3.3 置换原有寺观功能 |
6.3.4 加强内部防火与日常管理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3)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论文结构 |
创新点 |
未尽事宜 |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 |
1.1. 从“非历史”谈起 |
1.2. 兴趣萌芽期(1840年以前) |
1.2.1. 早期的中国研究 |
1.2.2. 尼霍夫的中国旅行记 |
1.2.3.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研究 |
1.2.4. 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建筑的描述 |
1.2.5. 小结 |
1.3. 初步探索期(1840年-1900年) |
1.3.1. 摄影师的视角 |
1.3.2. 欧洲的汉学研究 |
1.3.3. 弗格森、艾约瑟、弗莱彻等人关于中国建筑的论述 |
1.3.4. 锡乐巴对大觉寺的考察 |
1.3.5. 小结 |
1.4. 考察巅峰期(1900年-1937年) |
1.4.1. 英国 |
1.4.2. 法国 |
1.4.3. 德国 |
1.4.4. 美国 |
1.4.5. 瑞典 |
1.4.6. 其它 |
1.4.7. 小结 |
1.5. 总结 |
第二章 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综合研究 |
2.1.20世纪以前 |
2.1.1.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 |
2.1.2. 弗格森《印度及东方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1.3. 艾约瑟的《中国建筑》 |
2.1.4. 弗莱彻的《比较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2. 20世纪初 |
2.2.1. 卜士礼的《中国艺术》的建筑部分 |
2.2.2. 闵斯特伯格《中国美术史》的建筑部分 |
2.3. 20世纪20年代 |
2.3.1. 伯施曼的《中国建筑》 |
2.3.2. 叶慈的《论中国建筑》 |
2.3.3. 喜仁龙《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建筑部分 |
2.4. 西方学者综合研究的特点 |
2.4.1. 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
2.4.2. 横向解读超过纵向梳理 |
2.4.3. 表象解读多于本质探讨 |
2.4.4. 对中国建筑史学的贡献 |
第三章 伯施曼对普陀山的研究 |
3.1. 《普陀山,神圣的观音岛,慈悲的女神》 |
3.1.1. 前言 |
3.1.2. 普陀山 |
3.1.3. 普济寺 |
3.1.4. 法雨寺 |
3.1.5. 宗教活动 |
3.1.6. 佛顶寺 |
3.1.7. 墓葬和题刻 |
3.2. 伯施曼普陀山研究的意义 |
3.2.1. 关注宗教和文化 |
3.2.2. 纠正前人偏见 |
3.3. 与梁思成独乐寺研究的对比 |
第四章 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研究 |
4.1. 作为景观和艺术要素的中国佛塔 |
4.1.1. 景观中的佛塔 |
4.1.2. 相关案例 |
4.1.3. 艺术中的佛塔 |
4.2.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一般类型 |
4.2.1. 级塔(Stufenpagoden) |
4.2.2. 天宁方塔(Quadratische Tienningpagoden) |
4.2.3. 叠层塔(Ringpagoden) |
4.2.4. 层塔(Stockwerkpagoden) |
4.2.5. 外廊层塔(Galeriepagoden) |
4.2.6. 小结:中国佛塔的分类 |
4.3.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特殊类型 |
4.3.1. 琉璃塔(Glasurpagoden) |
4.3.2. 石塔(Werksteinpagoden) |
4.3.3. 群塔(Pagoden in Gruppen) |
4.3.4. 小结:中国佛塔的多样性 |
4.4. 佛塔的次级形式(Nebenformen) |
4.4.1. 铁铜塔(Eisen- und Bronzepagoden) |
4.4.2. 墓塔(Grabpagoden) |
4.4.3. 香塔(Weihrauchpagoden) |
4.4.4. 内塔(Innenpagoden) |
4.4.5. 小结:中国艺术的关联性 |
4.5. 总结: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贡献 |
第五章 伯施曼对中国祠堂的研究 |
5.1. 历代名人祠堂 |
5.1.1. 中国古风时代 |
5.1.2. 三国时代 |
5.1.3. 中世纪和近现代 |
5.1.4. 小结 |
5.2. 庙台子 |
5.3. 二郎庙 |
5.4. 文庙 |
5.5. 宗祠堂 |
5.6. 总结 |
第六章 西方其他学者的个案与专题研究 |
6.1. 锡乐巴对北京大觉寺的研究 |
6.1.1. 引言 |
6.1.2. 历史沿革 |
6.1.3. 建筑群的区位和格局 |
6.1.4. 建筑的材料及构造 |
6.1.5. 建筑的内部装修与设施 |
6.1.6. 小结 |
6.2. 梅尔彻斯对中国寺庙建筑的研究 |
6.2.1. 研究内容 |
6.2.2. 研究特点 |
6.3. 艾克对泉州双塔的研究 |
6.4. 喜仁龙对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研究 |
6.4.1. 对中国城市的总体认识 |
6.4.2. 对北京建城史的梳理 |
6.4.3. 北京城墙 |
6.4.4. 北京城门 |
6.5. 艾术华对中国佛寺的研究 |
6.5.1. 中国佛寺的一般特征 |
6.5.2. 宝华山慧居寺 |
6.6. 总结 |
第七章 历史照片在建筑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
7.1. 历史照片的管理与利用 |
7.1.1. 历史照片的三大属性 |
7.1.2. 管理照片的技术手段 |
7.2. 应用实例 |
7.2.1. 《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
7.2.2.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
7.2.3.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
7.2.4. 《中国佛塔》 |
第八章 结语 |
8.1. 回到“非历史” |
8.2. 还谈“建筑观”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4)南宁树木园树种资源及其观赏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植物资源研究综述 |
1.1 国外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2 国内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3 广西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4 树木园树种资源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方法 |
2.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外业调查 |
2.3.3 内业整理 |
第三章 南宁树木园环境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候条件 |
3.4 土壤条件 |
3.5 水文条件 |
3.6 植被概况 |
3.7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第四章 南宁树木园树种基本组成及多样性 |
4.1 功能区树木分布及景观建设现状 |
4.1.1 凤江绿野区 |
4.1.2 菩提大观园 |
4.1.3 游乐世界 |
4.1.4 管理与生活居住区 |
4.2 树木科、属、种基本组成 |
4.3 树种变化情况与分析 |
4.3.1 减少的树种 |
4.3.2 增加的树种 |
4.3.3 树种变化原因的分析 |
4.4 树种多样性分析 |
4.4.1 树种区系成分分析 |
4.4.2 树种优势科、属分析 |
4.4.3 树种资源特有性分析 |
4.4.4 树种珍稀濒危性分析 |
4.4.5 树木种源分析 |
4.4.6 树种生态类型分析 |
4.4.7 树种生活型分析 |
第五章 南宁树木园树种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及开发利用 |
5.1 树木观赏特性与分析 |
5.1.1 观花树种 |
5.1.2 观果树种 |
5.1.3 观花观果树种 |
5.1.4 观姿树种 |
5.1.5 观叶树种 |
5.1.6 观干树种 |
5.1.7 观根树种 |
5.2 树种园林用途与分析 |
5.2.1 庭荫树 |
5.2.2 行道树 |
5.2.3 园景树 |
5.2.4 花灌木 |
5.2.5 藤木类 |
5.2.6 绿篱树种 |
5.2.7 木本地被植物 |
5.2.8 水土保持树种 |
5.2.9 湿地树种 |
5.2.10 抗污染树种 |
5.2.11 民族树种 |
5.3 树种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
5.3.1 植物筛选 |
5.3.2 指标体系确定 |
5.3.3 评分标准与结果 |
第六章 南宁树木园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
6.1 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 |
6.1.1 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
6.1.2 科学研究的需要 |
6.1.3 科普教育的需要 |
6.1.4 生产建设的需要 |
6.2 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6.2.1 植物景观方面 |
6.2.2 树种资源方面 |
6.2.3 生物多样性方面 |
6.2.4 园区管理方面 |
6.2.5 宣传设施方面 |
6.3 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初步建议 |
6.3.1 统一规划、科学建设 |
6.3.2 加强对现存植物的保护工作 |
6.3.3 提高引种驯化的成功率 |
6.3.4 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 |
6.3.5 做好宣传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南宁树木园观赏树木植物名录 |
附图Ⅰ 观姿树木16种树形示意图 |
附图Ⅱ 全面调查点分布图 |
附图Ⅲ 部分树种花、果图 |
附图Ⅳ 部分树种树形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宜居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契机 |
1.1.2 绿地系统的功能 |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宜居城市” |
2.1.2 “城市绿地”“市域绿地”及“绿地系统” |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绿地系统的发展 |
2.2.2 国外宜居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例解析 |
2.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2.3.1 建国后绿地系统的发展 |
2.3.2 国内宜居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例解析 |
2.4 总结及借鉴 |
2.4.1 总结 |
2.4.2 借鉴 |
第三章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现状研究 |
3.1 影响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1.3 经济因素 |
3.2 太原城市空间发展概况 |
3.2.1 太原市空间演变 |
3.2.2 太原空间结构现状总结 |
3.3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演变 |
3.4 太原市绿地系统现状 |
3.4.1 总体特征分析 |
3.4.2 优秀案例 |
3.4.3 存在问题总结 |
第四章 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太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探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4.2.1 尊重自然 |
4.2.2 发扬人文 |
4.2.3 促进经济 |
4.3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
4.4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技术方法 |
4.5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 |
4.5.1 生态系统构建 |
4.5.2 市域分区绿地系统 |
4.5.3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
4.5.4 太原市绿地分类规划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太原宜居城市绿地系统的调研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街道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的相关代表理论 |
1.2.2 国外城市街道的成功范例 |
1.2.3 我国道路园林绿化的历史沿革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 |
2.1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1 街道与道路 |
2.1.2 城市景观 |
2.1.3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
2.1.4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常用的专用技术名词 |
2.2 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设计要素 |
2.2.1 地形 |
2.2.2 植物 |
2.2.3 道路 |
2.2.4 建筑小品 |
2.2.5 街道照明 |
2.3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分类 |
2.3.1 城市街道类型 |
2.3.2 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形式 |
2.3.2.1 一板二带式 |
2.3.2.2 二板三带式 |
2.3.2.3 三板四带式 |
2.3.2.4 四板五带式 |
2.3.2.5 其他形式 |
2.3.3 城市街道绿化各组成部分的种植设计 |
2.3.3.1 街道绿化种植的类型 |
2.3.3.2 人行道绿化 |
2.3.3.3 分隔带绿化 |
2.3.3.4 街旁绿化 |
3.基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 |
3.1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3.1.1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
3.1.2 标准化进程对城市特色的影响 |
3.2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的探讨 |
3.2.1 城市街道空间的地域性 |
3.2.2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的重要性 |
3.3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
3.3.1 构成要素 |
3.3.1.1 形象要素 |
3.3.1.2 文化要素 |
3.3.2 基本原则 |
3.3.2.1 生态观赏性原则 |
3.3.2.2 整体统一性原则 |
3.3.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
3.3.2.4 继承、创新历史的原则 |
3.3.2.5 地域文化特色原则 |
3.3.2.6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5 塑造地域性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目标及意义 |
4.实例分析——山西省太原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分析 |
4.1 研究区域 |
4.1.1 太原市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太原市城市绿化概况 |
4.1.3 太原市街道绿化景观建设条件分析 |
4.1.3.1 有利因素 |
4.1.3.2 不利因素 |
4.2 太原地区植物种植文化形成方式 |
4.2.1 生活民风习俗 |
4.2.2 古树名木与市花市树 |
4.2.3 以植物命名的地方 |
4.3. 太原市主要城市街道植物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 |
4.4 太原市各类型代表街道植物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
4.4.1 交通性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4.4.1.1 景观设计理念 |
4.4.1.2 道路交通规划 |
4.4.1.3 景观设计分析及改造 |
4.4.2 生活性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4.4.2.1 景观设计理念 |
4.4.2.2 道路交通规划 |
4.4.2.3 景观设计分析及改造 |
4.4.3 商业性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4.4.3.1 景观设计理念 |
4.4.3.2 道路交通规划 |
4.4.3.3 景观设计分析及改造 |
4.5 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树种选择整理 |
4.5.1 人行道绿化树种选择 |
4.5.2 分车带绿化树种选择 |
4.5.3 太原市主要观花树种整理成表(见表4.3) |
4.5.4 太原市主要观果树种整理成表(见表4.4) |
4.5.5 太原市主要观叶树种整理成表(见表4.5) |
5.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杜鹃花属植物研究概况 |
1.2.1 杜鹃花属植物生态学的研究 |
1.2.2 杜鹃花属植物其它方面的研究 |
1.3 小结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植被概况 |
第三章 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学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调查 |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杜鹃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 |
3.2.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
3.2.3 群落的结构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高寒杜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调查 |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杜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4.2.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高寒杜鹃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调查 |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态位宽度分析 |
5.2.2 生态位重叠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高寒杜鹃群落灌木层物种的种间关系 |
6.1 研究方法 |
6.1.1 样地调查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多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检验 |
6.2.2 灌林层种对间联结性分析 |
6.2.3 种间联结程度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 |
7.2 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7.3 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 |
7.4 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灌木层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城市生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对城市生态问题研究的深度尚显不足 |
1.3.2 在空间尺度上存在局限性 |
1.3.3 城市生态研究与城市生态建设脱节 |
1.3.4 城市生态研究的综合性不够 |
1.3.5 城市生态研究缺乏系统性 |
1.3.6 可操作性强的城市生态研究不足 |
1.4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历程 |
1.4.1 研究概况 |
1.4.2 取得的研究成果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空间范围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特征 |
2.2.4 水资源特征 |
2.3 区域社会经济特征 |
2.4 生物资源 |
第三章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 |
3.1 城市化的概念 |
3.2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史 |
3.2.1 远古时期城镇化的发展 |
3.2.2 中古时期城镇化的发展 |
3.2.3 近代城镇化的发展 |
3.2.4 现代城镇化的发展 |
3.3 建国后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 |
3.3.1 城乡人口 |
3.3.2 产值构成 |
3.3.3 城镇用地 |
3.3.4 城镇数量 |
3.4 晋中盆地城镇化现状分析 |
3.4.1 发展水平的非典型性 |
3.4.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4.3 公共服务水平低 |
3.4.4 城中村问题 |
第四章 晋中盆地城市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4.1 全球气候变化 |
4.2 盆地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 |
4.2.1 地形地貌对气温的影响 |
4.2.2 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
4.2.3 中国气温变化趋势 |
4.2.4 近代盆地气温变化 |
4.2.5 气温变化与城市化的相关分析 |
4.3 盆地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
4.3.1 地形地貌对降水的影响 |
4.3.2 全球降水变化趋势 |
4.3.3 中国降水变化趋势 |
4.3.4 盆地现代降水的动态 |
4.3.5 降水变化与城市化的相关分析 |
4.4 结果与对策 |
第五章 晋中盆地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5.1 盆地地下水的特征 |
5.2 盆地城市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5.2.1 数据来源和研究时段 |
5.2.2 地下水位动态 |
5.2.3 地下水埋深与城市化率的相关分析 |
5.3 城市化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
5.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时段 |
5.3.2 地下水质动态 |
5.3.3 地下水质与城市化相关分析 |
5.4 晋中盆地地下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六章 晋中盆地城市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
6.1 盆地地表水的特征 |
6.2 城市化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
6.2.1 地表水质监测点的位置和数据来源 |
6.2.2 地表水质动态 |
6.2.3 地表水质与城市化的相关分析 |
6.3 地表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晋中盆地城市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晋中盆地植物多样性的特征 |
7.3 研究方法 |
7.3.1 样地设置 |
7.3.2 样地调查 |
7.3.3 数据处理 |
7.4 结果分析 |
第八章 城市河流改造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野生维管植物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研究地点 |
8.2.1 自然概况 |
8.2.2 工程概况 |
8.3 研究方法 |
8.3.1 样地布设 |
8.3.2 样地调查 |
8.4 数据处理 |
8.5 结果分析 |
8.5.1 物种多样性分析 |
8.5.2 物种频度分析 |
8.5.3 相似性分析 |
8.6 讨论与建议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Abbreviations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旅游的兴起和理论基础 |
1.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
1.2.1.2 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1.2.2 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内涵 |
1.2.3 生态旅游资源问题 |
1.2.4 生态旅游的规划 |
1.2.5 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 |
1.2.5.1 环境管理 |
1.2.5.2 社区参与 |
1.2.5.3 生态旅游的监测和评估系统 |
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方法 |
1.4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热点 |
1.6 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
2 研究地概况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1 区位 |
2.1.1.2 地形 |
2.1.1.3 地质 |
2.1.1.4 土壤 |
2.1.1.5 气象 |
2.1.1.6 水文 |
2.1.1.7 植被 |
2.1.1.8 土地面积与利用状况 |
2.1.2 社会经济条件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
2.1.2.1 社会经济条件 |
2.1.2.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2.1.2.3 旅游资源 |
2.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研究方法 |
3 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
3.1 临安市生态旅游起步与旅游格局形成 |
3.2 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 |
3.2.1 经济效益 |
3.2.2 社会效益 |
3.2.3 生态效益 |
3.3 临安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因子分析 |
3.3.1 以资源保护为基础,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
3.3.2 生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综合发展 |
3.3.3 政策支持 |
3.3.4 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旅游民营企业 |
3.3.5 政府和景区各司其职,扩大促销 |
3.3.6 发展交通网络,发挥区位优势 |
3.4 临安市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
3.4.1 缺乏长远、总体的开发战略 |
3.4.1.1 景区开发速度过快 |
3.4.1.2 景区雷同 |
3.4.1.3 不良竞争 |
3.4.1.4 土地利用冲突 |
3.4.2 缺乏生态旅游市场的监控体系 |
3.4.3 森林资源效益补偿资金不足 |
3.4.4 部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合理性 |
3.4.5 景区建设和服务问题 |
3.4.6 环境保护教育力度不足 |
3.4.7 游客的承载量问题 |
3.4.8 利益冲突问题 |
3.4.9 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问题 |
3.4.10 导游的业务水平 |
3.5 小结和讨论 |
4 临安市生态旅游单元开发规划 |
4.1 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格局分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2.1 临安市土地利用基本格局分析 |
4.1.2.2 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特征 |
4.2 临安市生态旅游单元的确定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几个关键问题 |
4.2.2.1 确定临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
4.2.2.2 确定适合于临安市生态旅游的属性 |
4.2.2.3 确定临安市生态旅游的自然性 |
4.2.3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潜在生态旅游单元 |
4.2.3.1 生态旅游价值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2 指标与特征图层的提取与叠加分析 |
4.2.3.3 潜在生态旅游区空间分布特征 |
4.2.4 小结和推论 |
4.3 结论 |
5 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 |
5.1 案例1:渐进式—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模式 |
5.1.1 白沙村概况 |
5.1.1.1 自然经济概况 |
5.1.1.2 太湖源景区特点 |
5.1.1.3 白沙村发展模式 |
5.1.2 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
5.1.2.1 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5.1.2.2 面临的挑战 |
5.2 案例2:跨越式—临安市大峡谷镇上坪村模式 |
5.2.1 上坪村概况 |
5.2.1.1 自然经济概况 |
5.2.1.2 浙西大峡谷景区与白马崖景区的特点 |
5.2.1.3 上坪村的发展之路 |
5.2.2 生态旅游对上坪村的影响 |
5.2.2.1 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5.2.2.2 面临的挑战 |
5.3 健康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
5.3.1 参与规模 |
5.3.2 参与项目 |
5.3.3 社区管理水平 |
5.3.4 参与决策的意识和程度 |
5.3.5 相关受益方的关系 |
5.3.6 信息共享与培训机会 |
5.3.7 参与方式与参与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6 社区生态旅游的设计—以上坪村为例 |
6.1 为什么要发展社区生态旅游? |
6.2 APPA方法的介绍 |
6.3 实例研究:上坪村发展CBET的步骤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10)山西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做法及收获 |
1.1 基本查清了全省木本植物资源 |
1.2 基本查清了古、大、珍、稀、奇树资源 |
1.3 基本查清了良种资源 |
1.4 强化了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意识 |
1.5 加大了开发利用力度 |
2 几点体会 |
2.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搞好普查的关键 |
2.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普查队伍是搞好普查工作的根本 |
2.3 技术指导是搞好普查的保证 |
2.4 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搞好普查的基础 |
四、天龙山的观赏树木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J]. 李涛,韦丹,陈思同,蔡一冰,吴鹏飞,马祥庆. 福建林业科技, 2019(01)
- [2]渝东南寺观园林特征研究[D]. 谢波. 西南大学, 2015(06)
- [3]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D]. 程枭翀. 天津大学, 2015(08)
- [4]南宁树木园树种资源及其观赏特性[D]. 胡佩龙. 广西大学, 2013(03)
- [5]宜居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柴婉琳.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6]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D]. 毕晓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学研究[D]. 唐晓琴. 西藏大学, 2009(05)
- [8]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王应刚. 山西大学, 2007(05)
- [9]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及其评价[D]. 何艺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03)
- [10]山西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综述[J]. 李帮同,徐树文. 种子,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