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膳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

高校膳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

一、高校伙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朱远来[1](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吉艳艳[2](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范晓婷[3](2016)在《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作为国家“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教育公平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乃至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自2007年以来,国家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我国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量及管理工作量随之急剧攀升,如何提升大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水平日渐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首先,本论文研究了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背景、理论基础,并对资助政策演变及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投入-活动-产出-成果”的项目成果测评模型为根基,以政策体系概念框架、资助管理工作流程及利益相关主体为支撑,采用专家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全国第一套被政府部门采用的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组成。其次,本论文以中央直属120所高校为评估对象开展评估验证。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中央直属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良好,其中,“工作实施”成绩落后于“基础建设”和“工作成效”。资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基础建设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及部分制度建设工成绩突出;工作实施环节表现出较强的政策执行力与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工作成效环节在困难学生就业率、资助覆盖面、贷款满足率及服务特殊领域上成绩优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建设环节表现为机构独立性欠缺、个别资助制度建设不足及资助网站缺乏应用;工作实施环节表现为勤工助学岗位占比差异悬殊、资助宣传重政策轻成效、育人载体缺乏创新等;工作成效环节集中体现为助学贷款“高审批低还款”问题。这些评估成效、存在问题及所得结论具有创新性。再次,本论文从管理实际需求出发,采用STATA12.0对高校类别与基础建设、工作实施及工作成效进行虚拟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论显示,“985”高校在资助管理工作中优势显着;基础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正比例关系,其管理效果更多地与自身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办学层次对工作实施影响显着,本科高校相对更重视工作实施且更注重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高校是否隶属于教育部与其资助管理水平无关;等等。这些结论在同类学术成果中具有独到见解。论文针对落后高校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斯亮[4](2015)在《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它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对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以及现实中所接触到的资料。首先,提出了高校学生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以及高校学生食堂管理现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叙述。其次,分析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领导重视、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以及影响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的校外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探究解决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包括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经营管理及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等方面,希望可以解决目前高校食堂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高校应高度重视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稳定。

郭昕[5](2013)在《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我国已在普通高校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政策本身还尚需完善,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普通高校,由于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和城市弱势阶层的学生,需要资助的学生人数多,资助压力大。那么,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如何?2007年助学新政实施之后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如何?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国家、地方政府以及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地位和功能该如何确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多所高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和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对策思路。基于以上逻辑思路,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阐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指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正由于有这些理论的指引,才使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资助政策为“免费上大学”+“人民助学金”;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实行的是混合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第四章以湖北省部委属、省属12所大学为例,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第五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主要问题包括: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学生资助难以满足所有高校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学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等方面。高校贫困生学生资助问题引发的危害主要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面窄,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现行的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等。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高校贫困生认定不公平,在贫困生资助中忽视了心理关怀。第七章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为例,介绍这些国家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以期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就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沈乾飞[6](2015)在《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政治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辛亥革命通过上层政制革命,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迈出了重大一步,但上层政制变革而底层社会不变的政治格局,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共产革命以动员底层社会革命的方式取得了国家政权,在新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了乡村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试图重构国民的观念世界,以塑造同质化的整体性政治人格,进而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尝试考察政治运动中的小人物,究竟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反应?以及隐藏在背后并左右其思想和行为的机理是什么?既有的主流研究成果认为,在动员政治之下,国家权力左右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导致人们普遍的狂热。本文作者在田野作业中,通过口述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发现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政治动员的心态与行为反应,进而限制了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改造能力。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活的视角建构分析框架,初步提出了“政治的生活转换器”这一概念,作为全文的解释工具。这一解释性概念,由生活经验、生活际遇、生活风险和生活需求等四个机制构成。本文最后将提出三个研究发现:一是在动员政治之下,乌合之众只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形态,芸芸众生才是一种常态化表现;二是人们怀念历史并非就表明,人们真心愿意去拥抱过去,人们的怀旧情愫很可能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际遇的不满;三是权力主导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逻辑和常理,去服务于其社会园艺工程的理想抱负,但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也规定了权力重塑与改造社会的范围和限度。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议题,提出研究问题,并在系统梳理关于动员政治下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资料来源及个案情况。论文第二章为研究的背景部分,本文将研究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认为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清末改革,无意中为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打下了基础,辛亥革命迈出了现代国家建构的第一步,而共产革命的胜利及革命的延续,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并控制了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试图以建构同质化与整体性的群众社会,来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将动员政治下,国民个体化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才能够使问题的研究和解释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狂热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狂热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过去不幸的生活际遇,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具体而言,即是过去在生活中的恐惧、贫穷的煎熬、生活的屈辱,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的积怨,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论文第四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政治看客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旁观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过去的恩德、人道主义同情心、道德敬畏心理、善恶观念、风险意识等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了冷静的心态和无动于衷的行为模式。论文第五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人们服从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服从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具体而言,即是情感动员下忘恩负义的道德风险,强制动员、强制改造及言论压制下的安全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论文第六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反抗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反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中,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具体而言,即是国家对农民的过度剥夺,导致普遍的饥饿和疲惫,以及人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促使人们在不自觉中产生了盗窃私分、公开发泄不满和偷懒耍等反抗行为。论文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动员政治之下,日常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动员的心态和行为反应,国家权力在影响人们思想行为之前,必须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生活就像架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多棱镜,国家权力之光,需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之后,才能投射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个体人格,均呈现出丰富多彩性。这进一步表明,在一个国民普遍以生活为最高理想目标的国度,国家权力以超现实的理想目标去动员和改造社会,往往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挑战和挫折。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的某些狂热表现,并不能证明人们真的被国家权力所改造,质言之,在这样的国度,改造国民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这就是动员政治最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试图通政治动员与群众运动的方式去改造国民,进而推动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将会面临极为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徐高文[7](1995)在《高校伙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文中指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高校伙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高校伙食工作出现了较好的形势,但也出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近两年来,西南师范大学在推进伙食改革,准确把握伙食管理改革的力度上,作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薛惠[8](2013)在《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狱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监狱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国家的服刑人员在社会总人口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但每一个服刑人员牵动着他的家庭、亲人和朋友,更牵动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给个人或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或严重的危害,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犯罪行为不可饶恕,给予严惩才能起到警示和教育他人的作用。事实表明严刑峻法并不能杜绝犯罪,也不能完全把服刑人员改造好,有时候甚至导致报复社会的更大刑事案件发生。刑罚虽然具有惩罚服刑人员的作用,但刑罚的真正目的是将犯了罪的人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他们回归社会后不再危害社会,不再继续犯罪。监狱是刑罚执行的场所,刑罚执行理念不仅影响到监狱的工作开展,也影响到服刑人员改造的效果。随着时代的更迭和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犯罪和刑罚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国家已由专制走向民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刑罚由严厉走向轻缓。更多的人认识到服刑人员虽然造成了社会危害,但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希望对服刑人员不再采取惩罚、报复等刑罚,而是采用劳动改造和思想矫正的方式,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重塑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思想和心灵深处解决服刑人员的犯罪问题,为他们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创造条件。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同样也受到人类社会民主和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监狱的管理更加法治化和人性化。按照依法治国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改造服刑人员是我国监狱面临的重大使命和紧迫任务。为完成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出路在于创新。监狱及其管理机构要转变观念,将监狱从一个服刑人员关押场所转变为服刑人员的矫正场所,加大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力度,不断提高矫正水平和质量,使服刑人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刑满释放后不再犯罪。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服刑人员行为约束和心理矫治,劳动技能的培养,成功地改造了一大批服刑人员,但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注重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并加大思想矫正力度日益成为监狱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思想矫正为红线,前后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本体论。介绍了服刑人员概念的演变,分析中西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渊源流变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加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其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的前提和条件,也是降低再犯罪率的重要途径。第二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依据论。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格动力学理论、人道主义理论、社会激励理论、亚文化理论的角度讨论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而尊重服刑人员基本权利,追求行刑效益最优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是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实依据。第三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由矫正主体、矫正对象、矫正介体等静态要素和施教系统、接受系统、反馈系统等动态要素组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具有能动性、发展性、连续性的特点。分析和研究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助于推动和开展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教育工作。第四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影响因素论。思想矫正过程是服刑人员由外在规制到内在规制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观念滞后,矫正教育者和服刑人员的道德观念和思想素质,矫正环境和矫正制度等因素是影响矫正效果的重要条件。第五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对策论。本章根据当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状,结合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提出矫正主体思想上要重视服刑人员的思想矫正工作,建立专职的思想矫正工作队伍,对服刑人员进行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多种主体参与的社区矫正活动等对策是提升矫正效果,使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途径。

韩伟[9](2010)在《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发展研究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餐饮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在全国高校餐饮业中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由于学校自办学生食堂的模式难以实现高度的专业化、规模化,其成本较高,质量难有大的提高空间。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高校餐饮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我国、我区特点的高校餐饮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如何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如何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为此撰写本文,希望能为我区高校餐饮业的发展做一份贡献。本文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对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的发展进行对策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现状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经营管理模式的分析、成本分析和包头师范学院餐饮现状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阐述内蒙古高校餐饮存在的问题,此部分从餐饮基础设施不足,负担太重、伙食价格稳定与餐饮成本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餐饮服务的高要求和高校餐饮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就餐者消费要求的提高与其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社会餐饮与学校餐饮竞争激烈,导致就餐率低下、高校餐饮工作与广大学生沟通不足,缺乏桥梁纽带等六方面阐述了内蒙古高校餐饮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第三部分是内蒙古高校餐饮工作的对策研究,此部分从争取政策支持,深化餐饮实体内部的改革,减轻高校餐饮负担;加强成本核算,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参与地区性集中采购,努力降低餐饮成本;进一步提高餐饮员工整体素质;加强高校餐饮环境建设,提高与社会餐饮的竞争力;研究学生消费心理,科学合理的引导消费;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得信息畅通等六个方面对我区高校餐饮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黄国辅[10](2006)在《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多年以来,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快速推进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观念和实际行为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以前相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更趋复杂,大学生群体不断分化,学生个体呈现出价值观上的一元化与多元化、行为上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心理上的自主化与敏感性,情感上的个性化与共性化并存的复杂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管理对象的动态化、复杂化,难度加大、效果下降,产生相当多的问题。 为思考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体制创新、工作创新和理论创新为基本立足点,探讨如何加强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与展望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涉及的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基本分析框架、研究思路和方法。 正文共有五章。第二章重点探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历程,在深入剖析传统后勤管理体制弊端和回顾我国高校上个世纪末期以来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成就和后勤社会化工作的特点,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后勤社会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奠定基础。 第三章重点探讨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原因及各地为解决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文章认为,引起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客观原因,一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局限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国内国际、宏观微观因素作用的直接结果,并由此成为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一个抓手。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要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这些特点,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创新性工作。 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创新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该章是全文的核心和重点。文章认为,要紧紧抓住后勤社会化进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特点,抓住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运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形成一元化领导、立体化参与、多层次发展的大政工领导体制,建立政工一业务双重负责制,大力推行本科生的德育导师制、研究生的辅导员制度,并全面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化考核体系和效果评估监控体系。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在具体工作方面的创新,包括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和方法创新,文章认为,要针对后勤社会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大学生生活、学习和群体结构等方面带来的新变化,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信息传输载体和工

二、高校伙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伙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概念界定
        1.3.1 大学生资助
        1.3.2 大学生资助管理
        1.3.3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1.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教育评估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价值理念与原则
        2.3.1 大学生资助的本质、价值与理念
        2.3.2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的基本原则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演变及相关情况分析
    3.1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
        3.1.1 免费上学阶段(1949-1982年):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3.1.2 奖助并存阶段(1982-1986年):奖学金与人民助学金并存
        3.1.3 奖贷共行阶段(1986-1993年):奖学金和贷款制度相配合
        3.1.4 多元混合阶段(1993年至今):多种资助方式有机结合
    3.2 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情况分析
        3.2.1 大学生资助管理体制
        3.2.2 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
        3.2.3 大学生资助对象规模
    3.3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要素分析
        4.1.1 模型支撑——投入—活动—产出—成果
        4.1.2 理论思考——政策框架、管理流程及利益主体
    4.2 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议指标筛选
    4.3 三级指标的设计及其定义
        4.3.1 投入要素——基础建设指标分析
        4.3.2 执行要素——工作实施指标分析
        4.3.3 产出要素——工作成效指标分析
    4.4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赋值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4.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操作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中央直属高校的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验证
    5.1 评估过程
        5.1.1 评估表的研制与发放
        5.1.2 评估标准的制定及打分
    5.2 评估结果描述性分析
        5.2.1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5.2.2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5.2.3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5.3 大学生资助管理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5.3.1 资助管理工作的基本成效
        5.3.2 评估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
        5.3.3 改进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高校类别与大学生资助管理水平的建模与分析
    6.1 描述性分析与显着性检验
    6.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6.2.1 方法选取与研究假设
        6.2.2 回归模型的构建
        6.2.3 模型质量检验
    6.3 回归分析的主要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0 研究结论
    7.1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研制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B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指标权重赋值专家调查表
附录C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三级指标判断矩阵
附录D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三级指标权重
附录E 120所中央直属高校名单
附录F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表
附录G 大学生资助管理评分标准
附录H 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输出
附录I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输出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对高校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2.2 对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研究
        1.2.3 对某一区域内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调查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困难
    1.6 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第二章 食品安全概念、内容及理论的基础
    2.1 关于“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
        2.1.1 食品安全
        2.1.2 食品安全的性质
        2.1.3 高校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分析
    2.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
        2.2.1 原料采购环节
        2.2.2 食品储存环节
        2.2.3 食品加工环节
        2.2.4 食品售卖环节
    2.3 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影响因素
        2.3.2 监管体制
        2.3.3 法规标准
第三章 高校学生食堂管理现状
    3.1 高校食堂管理现状
    3.2 高校食堂管理现状的实际调查
        3.2.1 食品价格方面
        3.2.2 食品质量卫生方面
        3.2.3 个人卫生、服务态度方面
        3.2.4 就餐环境方面
第四章 影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高校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仍显不够
        4.1.1 学校领导对食堂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4.1.2.学生食堂硬件设施陈旧,流程布局不合理
    4.2 高校食堂管理体制不完善
        4.2.1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4.2.2 食堂管理队伍薄弱
        4.2.3 监管力度和手段不够
        4.2.4 学生参与监督少
    4.3 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4.3.1 引进社会餐饮企业问题
        4.3.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
        4.3.3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欠缺
    4.4 高校食堂伙食采购存在隐患
        4.4.1 伙食采购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4.4.2 伙食物资采购计划性不强
        4.4.3 采购方式手段单一
    4.5 影响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的校外因素
        4.5.1 食品生产经营者缺乏自律意识
        4.5.2 食品源头受到污染
        4.5.3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位
第五章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对策
    5.1 提高高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5.1.1 加强领导,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5.1.2.加大硬件投入,改善设备设施
        5.1.3 加大信息管理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5.1.4 落实优惠政策,缓解办伙压力
    5.2 完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5.2.1 科学规范管理,确保食堂工作高效运行
        5.2.2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
        5.2.3 吸收学生参与食堂民主管理
    5.3 加强食堂经营方式管理
        5.3.1 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食堂经营模式
        5.3.2 规范程序,择优选择承包经营企业
        5.3.3 加强管理,突出公益性服务特点
        5.3.4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5.4 农校对接,开展伙食物资集采
        5.4.1 建立集中采购信息化平台
        5.4.2 利用基地、市场多部门联动优势
    5.5 建立良好的食品市场秩序
        5.5.1 加强道德诚信建设
        5.5.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5.5.3 保护食品源头不受污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2.2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1.2.3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实现资助管理的创新
        1.2.4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扶贫助学氛围
        1.2.5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与高校的合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
        1.3.2 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的现状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实地研究法
        1.4.3 案例法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思路
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
    2.1. 教育公平理论
        2.1.1 教育公平理论概述
        2.1.2 教育公平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2.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概述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2.3 人力资本理论
        2.3.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2.3.2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3.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3.1.1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3.1.2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利弊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3.2.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4.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4.1 国家对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4.1.1 奖学金
        4.1.2 助学金
        4.1.3 国家助学贷款
        4.1.4 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4.1.5 师范生免费教育
        4.1.6 困难补助
        4.1.7 伙食补贴
        4.1.8 勤工助学
        4.1.9 学费减免
        4.1.10 校内无息借贷
        4.1.11 其他资助
    4.2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助体系
    4.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4.3.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
        4.3.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4.4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压力
        4.4.1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
        4.4.2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4.4.3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学业压力
    4.5 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公平
        4.5.1 体现了教育起点公平
        4.5.2 体现了教育过程公平
        4.5.3 体现了教育结果公平
5.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5.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
        5.1.2 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5.1.3 学生资助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5.1.4. 普通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
        5.1.5 贫困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
    5.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造成的危害
        5.2.1 贫困生资助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5.2.2 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面窄
        5.2.3 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
        5.2.4 现行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
        5.2.5 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6. 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6.1 现行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
        6.1.1 国家奖学金评定标准过于统一
        6.1.2 国家励志奖学金范围仍显狭窄
        6.1.3 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
        6.1.4 勤工俭学供贫困生实践项目不多
        6.1.5 国家助学金额度仍显不足
        6.1.6 贫困生学费减免力度小
    6.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6.2.1 “奖、贷、助、勤、补、减”的比例关系不协调
        6.2.2 没有构建起长期动态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6.2.3 没有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
    6.3 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6.3.1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仍然不足
        6.3.2 高校执行贫困生资助经费政策力度不够
        6.3.3 缺乏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6.4 贫困生认定不公平
        6.4.1 贫困生认定标准不统一
        6.4.2 贫困生认定基本程序不公正
    6.5 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关怀
        6.5.1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6.5.2 忽视了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
        6.5.3 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7.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建议
    7.1 国外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7.1.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基本经验
        7.1.2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对我国的启示
    7.2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7.2.1 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加大其奖励力度和受益范围
        7.2.2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征询系统
        7.2.3 规范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勤工助学助人育人效果
        7.2.4 实事求是进行学杂费减免,增强透明度
    7.3 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确保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7.3.1 坚持保底和封顶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优化资助体系结构
        7.3.2 建立长期动态的资助管理体制,确保贫困生资助体系良性运行
        7.3.3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有针对性地设计资助计划
    7.4 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7.4.1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贫困生资助经费
        7.4.2 学校要严格执行“资助学生”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
        7.4.3 通过政策优惠和积极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
        7.4.4 利用个人教育风险投资,缓解贫困生资助资金紧张
    7.5 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确保认定公开、公正和公平
        7.5.1 坚持贫困生认定标准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7.5.2 坚持贫困生认定程序公正的原则
        7.5.3 坚持贫困生认定结果公平的原则
        7.5.4 加强贫困生资助的后期监督管理
    7.6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生资助的育人功能
        7.6.1 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7.6.2 重视贫困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
        7.6.3 重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7.6.4 进一步加强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6)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勒庞命题”与提出问题
    二、文献梳理
    三、理论资源
    四、资料来源与个案简介
第二章 研究背景:现代国家建构与塑造“新人”
    一、历史背景:传统国家与儒家伦理教育
    二、历史挫折:新政制下传统社会的延续
    三、探索创新:现代国家建构与改造传统社会
    四、小结
第三章 生活际遇与狂热
    一、生活恐惧:抓壮丁“吓得死人”
    二、生活煎熬:贫穷者“日子难得过啊”
    三、生活屈辱:逼租取佃“好残酷嘛”
    四、生活积怨:“这就是农村互相搞残杀”
    五、小结
第四章 生活经验与看客
    一、感恩与“记旧情”
    二、人道主义同情心
    三、道德敬畏感
    四、阶级与剥削
    五、风险顾虑者
    六、怀疑者
    七、小结
第五章 生活风险与服从
    一、动员、感恩与服从
    二、动员、强制与服从
    三、“有理要服从,无理也要服从”
    四、“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五、小结
第六章 生活需求与反抗
    一、盗窃私分
    二、公开发泄情绪
    三、“做起都没得心肠”
    四、小结
第七章 结论: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一、群众运动中的芸芸众生
    二、一个分析概念:“政治的生活转换器”
    三、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后记
附录

(8)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 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中西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之比较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概述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相关概念界定
        (一) 从“犯人”、“罪犯”到“服刑人员”
        (二) 服刑人员概念确定的意义
        (三) “思想矫正”释义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历史沿革
        (一) 西方国家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历史变迁
        (二) 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渊源和发展概况
        (三) 当代教育刑主义下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思潮
    三、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性质和特点
        (一)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价值观重塑的过程
        (三)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社会复归过程
    四、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意义
        (一) 丰富和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
        (二) 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三) 降低服刑人员再犯罪率
第二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 人道主义行刑理论
        (三) 人格动力学理论
        (四) 社会激励理论
        (五) 亚文化理论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实依据
        (一) 尊重服刑人员基本权利的需要
        (二) 体现行刑效益的实际需要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分析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定义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运行和环节
    三、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基本机制
        (一)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接受机制
        (二)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动力机制
        (三)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说服机制
        (四)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沟通机制
第四章 影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观念滞后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重刑主义观念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二) 功利化观念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二、矫正工作者自身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矫正工作者文化程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施教过程的影响
        (二) 矫正工作者心理素质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施教过程的影响
    三、服刑人员自身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服刑人员心理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二) 服刑人员道德素养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三) 服刑人员的认知水平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四) 服刑人员的文化素养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四、矫正环境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监区环境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环体的影响
        (二) 社会支持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环体的影响
    五、矫正制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一) 矫正教育者的主体范围规定不明确
        (二) 服刑人员的奖惩激励缺乏制度制约
第五章 完善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矫正主体观念,注重思想矫正在服刑人员改造中的作用
        (一) 树立尊重服刑人员基本人权的观念
        (二) 转变社会对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态度
    二、开展道德教育,使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培养服刑人员耻感意识,加强道德教育
        (二) 培养服刑人员道德自省,加强道德内化
    三、构建主体间性思想矫正教育模式,开展服刑人员的个性化教育
        (一)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模式的新突破
        (二) 开展服刑人员个性化矫正,提高矫正效果
    四、开展多样化矫正活动,提高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质量
        (一) 开展文化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知识水平
        (二)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服刑人员守法意识
        (三)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
        (四) 开展心理咨询,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五、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思想矫正教育环境
        (一) 加强监区、家庭、社会环境的构建,营造积极向上的矫正氛围
        (二) 构建政府组织为主导,多种力量参与的社区矫正教育模式
    六 完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的相关制度
        (一) 完善思想矫正工作的衔接制度
        (二) 健全矫正工作者职业准入制度
        (三) 建立服刑人员人格调查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
        (四) 完善服刑人员考核制度
        (五) 构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奖惩机制的听证制度
结语:高墙内外人性的流露
参考文献
附录: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质性研究探索与尝试
后记

(9)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发展研究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方法
一、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现状分析
    (一) 内蒙古高校餐饮业现状
    (二) 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1. 学校自营模式
        2. 托管承包模式
        3. 目标管理模式
        4. 校企合作模式
        5. 多元化模式
    (三) 成本分析
        1. 直接成本
        2. 间接成本
    (四) 包头师范学院餐饮现状分析
二、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存在的问题
    (一) 餐饮基础设施不足,负担太重
    (二) 伙食价格稳定与餐饮成本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
    (三) 高校餐饮队伍的不稳定性
    (四) 就餐者消费要求的提高与其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五) 社会餐饮与学校餐饮竞争激烈,导致就餐率低下
    (六) 高校餐饮工作与广大学生沟通不足,缺乏桥梁纽带
三、内蒙古高校餐饮工作对策研究
    (一) 争取政策支持,深化餐饮实体内部改革,减轻高校餐饮负担
    (二) 加强成本核算,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参与地区性集中采购,努力降低伙食成本
    (三) 进一步提高餐饮员工整体素质
    (四) 研究学生消费心理,科学合理的引导消费
    (五) 加强高校餐饮环境建设,提高与社会餐饮的竞争力
    (六) 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得信息畅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指导思想、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具体方法
        (一) 指导思想
        (二) 分析框架
        (三) 研究思路与具体方法
    四、创新之处、重点、难点与全文结构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三) 全文结构
第二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一) 中国高校传统后勤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二)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后勤保障的主要模式
        (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性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与模式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
        (二)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模式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特点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成就
        (二) 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后勤社会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后勤社会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二)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二、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一)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走向
        (二)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三、后勤社会化背景下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面临的新环境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四、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尝试与探索
        (一) 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二) 全国各地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
第四章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创新
    一、制度与制度创新
        (一) 制度的内涵
        (二) 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创新
        (一) 创新领导体制,适应新特点
        (二) 创新运作机制,加强针对性
        (三) 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果
第五章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创新
    一、适应后勤社会化的特点,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一) 加强心理咨询、心理素质培训
        (二) 加强法律知识和维权的宣传和教育
    二、适应后勤社会化的特点,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一) 革新传统的信息传输载体
        (二)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降低其不利影响
        (三) 复兴班级制,加强学生公寓、社区和社团工作
        (四) 建立管理协调机构,应对新问题
    三、适应后勤社会化的特点,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一) 关注工作对象的现实利益
        (二) 实施工作方法的结构性转型
    四、适应后勤社会化特点,积极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 成立学生民管会,让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受到教育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寓教其中
    五、适应社会化改革特点,不断加强后勤自身工作创新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二) 转变观念,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第六章 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
    一、适应后勤社会化特点,运用多学科知识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适应后勤社会化特点,加强本体论思考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三、适应后勤社会化特点,加强认识论思考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四、适应后勤社会化特点,加强方法论思考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高校伙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2]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3]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基于中央直属12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 范晓婷.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4]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斯亮. 苏州大学, 2015(06)
  • [5]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 郭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6]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D]. 沈乾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高校伙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J]. 徐高文.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8]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D]. 薛惠.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9]内蒙古高校餐饮业发展研究 ——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D]. 韩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4)
  • [10]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黄国辅.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高校膳食改革力度的思考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