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潮土连续施氮肥的环境耐受性

钙质潮土连续施氮肥的环境耐受性

一、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论文文献综述)

娄帅,杨树青,刘瑞敏,刘德平[1](2020)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增产氮磷肥优化配施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减轻内蒙古河套灌区由于过量施肥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提高当地的肥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当地常规作物向日葵进行3414部分试验,设置氮肥(0、120、240、360 kg/hm2)和磷肥(0、52.5、105、157.5 kg/hm2)肥各4个水平,以当地施肥(N:275 kg/hm2、P:145 kg/hm2)为对照,共15个处理,分析了土壤含水率、硝态氮质量浓度以及向日葵各器官全氮量、全磷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氮磷配比平衡施肥初步研究。【结果】氮磷配施条件下,施肥量较小时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而施肥过多则表现为拮抗作用;高氮(高磷)处理会造成氮(磷)肥的奢侈施入,中氮中磷(N:240 kg/hm2;P:105 kg/hm2)配施则能显着降低土壤氮素残留,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回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相比对照处理,中氮中磷配施籽粒增产9.5%,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9%、3.8%,氮、磷肥的生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8.3、40 g/kg。【结论】中氮中磷(N:240 kg/hm2,P:105 kg/hm2)配施方式可以作为当地向日葵的优化施肥模式。

马胜兰[2](2020)在《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文中指出秸秆在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秸秆还田不仅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利于培肥土壤,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力和土壤-植物体系氮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平台,在土壤要素长期观测样地,设置玉米-小麦-秸秆不还田(CK)、玉米-小麦-秸秆30%还田(RMW30)、玉米-小麦-秸秆50%还田(RMW50)、玉米-小麦-秸秆100%还田(RMW100)、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RMWcut)和玉米-小麦-秸秆焚烧还田(RMWburn)6个处理,代表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通过研究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土壤物理性质、养分特征和土壤动物食性结构的影响,以及氮去向的差异,以期评估对川中丘陵地区土壤结构和地力有利,且利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环境友好的秸秆还田模式,为优化区域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合理的秸秆还田可提高作物生产力,过多秸秆还田会降低作物生产力。RMW30处理小麦和玉米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854和6464 kg ha-1,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RMW100较RMW30处理的小麦产量少15.5%且低于CK处理。RMW50处理小麦季生物量较高为12309 kg ha-1,玉米季则RMW100处理较高为14442 kg ha-1。秸秆还田方式对生产力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处理生物量和产量偏高,玉米季RMWburn处理偏高。2.合理的秸秆还田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从还田量来看,RMW30和RMW50处理土壤容重较CK显着降低0.22和0.17g cm-3,饱和含水量提高2.76%和0.54%,RMW100处理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但饱和导水率达1.62mm min-1,导水性能优越,RMW30处理孔隙特征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RMW50处理较CK处理25-100μm孔隙数量显着降低17.7%,但>500μm孔隙数量增加3倍,大小孔隙配比明显改善。RMW100处理显着提高了孔隙均匀性和连通性。但其孔隙直径趋大,漏水漏肥的风险较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无显着影响,但对孔隙组成影响较大。CK和RMWburn处理>1000μm的孔隙体积比分别为86.8%和91.3%,RMWcut处理为50%,孔隙直径趋小。RMWcut较其他处理总孔隙度提高,大小孔隙配比合理,RMWburn和CK处理孔隙结构无显着差异。3.秸秆还田量对土壤p H无显着影响,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随还田量增加呈上升趋势,RMW100处理小麦季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达到14.7 g kg-1和77.2mg kg-1。玉米季除速效钾外,其他指标在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秸秆还田方式对p 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与RMWburn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高5.2g kg-1和3.2 g kg-1,RMWcut显着高于CK处理。RMWcut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6.3和80.5 mg kg-1。4.该试验条件下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其他食性土壤动物数量较少且种类单一。RMW30处理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可达38000只m-2,显着高于RMW50处理,植食性土壤动物CK处理可鉴定种类为4种,数量为2500只m-2,其他处理仅1-2种且RMW50处理深层缺失该食性。RMW100处理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数量可达5000只m-2。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植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与种类CK处理最多。RMWburn处理土壤动物总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种类无显着差异。RMWcut处理腐食性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捕食性土壤动物在0-15 cm土层缺失而在15-30 cm土层聚集。5.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氮肥是农田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70%,其次为秸秆,占比为20%,氮沉降约占5%-7%;种子氮仅占1%。小麦季RMW30处理氮利用效率最高达53.1%,作物携出氮量占总输出量的80%~90%,各处理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盈余量与秸秆还田量呈正相关。玉米季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氮利用效率上升,土壤淋溶损失量占比较高,各处理淋溶量占其总输出量的30%左右,气态损失约占5%-7%。CK和RMW50和RMW100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为-97.2、-76.9和15.4 kg ha-1。不同还田方式下,CK、RMWcut和RMWburn的氮利用率无显着差异。小麦季不同还田方式的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RMWcut处理盈余量达45.2 kg ha-1,其他处理盈余量为26 kg ha-1左右。玉米季各处理则出现土壤氮亏损情况,其中CK处理亏损氮97.19 kg ha-1。综上,小麦季秸秆还田量为30%和玉米季还田量为100%时,可使当季作物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和氮利用效率,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土壤动物总量和丰富度,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麦季所有处理和玉米季秸秆100%还田的处理普遍出现氮盈余,在实际生产中可减少化肥氮用量。不同还田方式中,秸秆焚烧还田易破坏土壤结构,而粉碎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起到保水保肥效果,提高土壤地力实现作物增产,因此在川中丘陵区,小麦季和玉米季推荐秸秆还田量分别为30%和100%,推荐还田方式为粉碎还田。

窦露[3](2019)在《减氮优化施肥对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户施肥(FP)、测控施肥(OF)、缓释尿素(OFN)、有机无机配施(OFM)、菌肥无机配施(OFB)5种施肥处理对旱地小麦产量、养分转移吸收、肥料利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测控定量施肥技术,在减氮62.7%的情况下,冬小麦籽粒产量OF较FP无明显差异,其中OFM和OFB较FP分别提高籽粒产量17.5%、22.4%(P<0.05);各减氮优化施肥处理主要通过影响小麦公顷穗数来提高产量。OF、OFN、OFM、OFB处理的纯收入较FP提高23.6%~125.2%。2)成熟期小麦各器官氮素和磷素吸收主要分布在籽粒中,钾素主要分布在茎叶中。其中籽粒氮素吸收OFM和OFB较OF分别提高15.7%、24.2%;籽粒磷素吸收OFN、OFM、OFB较FP提高幅度为21.5%~44.9%(P<0.05);籽粒钾素吸收OFN、OFM、OFB较FP提高幅度为13.7%~18.5%(P<0.05)。茎叶钾素吸收OFN、OFM、OFB较FP提高幅度为6.3%~35.8%。说明减氮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小麦籽粒的养分吸收,并且配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效果更好。同时OFB提高了花前氮素转移和花前磷素转移,OFM主要提高了花后氮素吸收,OFN对花后磷素吸收贡献率较大。3)0-200cm 土层蓄水量变化主要集中在0-100cm 土层,并且OFM、OFB较FP分别提高10.1%、9.7%(P<0.05)。水分利用效率OFM、OFB较FP分别提高25.9%、33.9%(P<0.05);生育期降水生产效率OFM、OFB较FP显着提高17.4%、22.1%(P<0.05)。氮肥表观回收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OFB较FP分别提高239.0%、228.0%、239.0%(P<0.05),OFM较FP分别提高185.0%、215.0%、185.0%(P<0.05)。氮肥偏生产力 OFN、OF 较 FP 分别提高 184.0%、182.0%(P<0.05)。4)FP主要增加了收获期100~200cm 土层硝态氮淋溶风险,OFN、OFM、OFB较FP降低100~200cm 土层硝态氮残留量77.3%~78.9%(P<0.05)。0-200cm 土壤有效磷贮量变化主要集中在0-40cm 土层。OFB较FP提高0-200cm 土层有效磷总贮量200%(P<0.05)。0-200cm 土层速效钾贮量OFB、OFM、OFN均显着增加,FP和OF均减少,且FP减少最明显。5)OFB处理的重组有机碳、重组有机氮较FP分别提高23.4%、34.2%(P<0.05)。FP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较OFN、OFB提高12.6%、14.0%(P<0.05)。FP处理的可溶性有机氮较 OF、OFN、OFM、OFB 提高 29.8%~61.4%(P<0.05)。6)各减氮优化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OFM和OFB显着提高了拔节至扬花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微生物量磷的活性;OFB显着提高了拔节至扬花期0-20cm 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OFN显着提高了小麦返青至成熟期0-20cm 土壤蔗糖酶活性。综上所述,在测控定量施肥基础上,结合缓释尿素、有机肥、生物菌肥有助于冬小麦增产与培肥地力,因此适宜在旱地麦田推广应用。

王艳群[4](2018)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调控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小麦/玉米轮作是主要种植方式,生产中存在氮肥施用量过大、肥料利用率低、产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以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置不施氮(CK)、农民习惯施氮量(FN)、减氮施氮量(RN)、减氮配施双氰胺(RN+DCD)、减氮配施吡啶(RN+CP)、包膜控释肥提供减氮施氮量(RN+CR)、减氮配施纳米碳(RN+NC)7个处理。通过2个轮作4茬作物试验,研究粮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氮素平衡状况、土壤氮素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与转化行为,作物生理特性、物质分配、产量和经济效应。同时,采用综合指数法,从温室气体、土壤环境效应、生物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不同氮素调控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氮素调控下CO2、N2O和CH4的排放特征和综合增温潜势(GWP)特征。轮作系统N2O和CO2排放通量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玉米季排放通量高于小麦季;CH4的吸收通量则因年际和作物不同有所变化。CO2的GWP占轮作系统总GWP的98%,N2O和CH4所占比例较小。轮作系统减施氮肥的总GWP和净GWP明显降低,与FN比,两轮作周期减氮处理的总GWP和净GWP分别降低10.530.1%和23.9%64.4%。与RN比,两轮作周期RN+CP和RN+NC的总GWP分别降低5.1%和15.5%,RN+DCD变化不大;上述三个处理的净GWP分别减少22.8%、42.5%和6.8%;RN+CR的总GWP和净总GWP分别增加8.2%和22.8%。说明氮素调控剂DCD、CP和NC减排潜力较大。2.探明了不同氮素调控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效果。施氮促进土壤排放N2O和CO2。粮田土壤是N2O、CO2的排放源,减少氮肥施用,土壤排放N2O和CO2均明显降低。与FN相比,两个轮作周期减氮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降低50%以上,CO2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均降低17%以上。氮素调控剂可显着减排N2O,与RN比,两轮作周期RN+DCD、RN+CP排放通量均降低40%以上,排放总量降低42%以上;其中玉米季RN+DCD、RN+CP的CO2排放总量分别增加18.4%和9.9%,小麦季则分别下降8.1%和12.9%,粮田土壤是大气CH4的弱吸收汇,与FN比,两轮作周期减氮处理的CH4吸收通量增加11%253%,吸收总量增加16.9%184.0%;与RN比,两轮作周期氮素调控剂处理的CH4吸收通量增加7.6%111.4%,吸收总量提升4.8%67.1%;说明减少氮肥增加CH4吸收,氮素调控剂更能促进CH4吸收。3.合理氮素调控有利于作物生理指标的改善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与FN比,减氮20%后作物生长生理指标、光合能力和氮素积累未明显降低,两轮作的氮肥生产效率、农学效率以及氮肥累积利用率分别提高41.4%、87.4%和12.7个百分点。氮素调控剂处理的氮肥生产效率、农学效率、累积利用率较RN分别提高3.2%、6.5%和7.7个百分点。4.揭示了氮素调控下土壤剖面NO3--N和NH4+-N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转化行为和土壤氮素平衡特征。随着作物生育期延长不同土层土壤NO3--N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期,090 cm土壤NO3--N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同土层(030、3060、6090 cm),FN的NO3--N含量均最高;同等减氮条件下,与RN比,添加DCD、CP和包膜控释肥均明显降低土壤NO3--N含量,减少淋失风险。玉米季RN+CP减少NO3--N淋失效果最好,其次是RN+DCD处理;而小麦季则是RN+CR效果最好,其次是RN+CP。同时期,上层土壤NH4+-N含量均高于中下层;同土层,RN+DCD和RN+CP较RN土RN土壤NH4+-N含量均增加,说明这两种调控剂可有效抑制土壤NH4+-N向NO3--N的转化。与FN比,减氮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降低32.9%;等氮条件下,与RN相比,氮素调控剂处理氮素表观损失平均降低9.0%。5.合理氮素调控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氮肥明显增加玉米和小麦粒重、穗粒数,提高作物产量。与FN比,减氮处理的玉米、小麦分别增产7.9%和10.9%;氮素调控剂处理的玉米、小麦分别较RN增产4.2%和2.2%。合理施用氮肥显着提高经济效益,两个轮作周期减氮处理较FN的纯收益平均增加17.0%,RN+DCD和RN+CP较RN纯收益平均增加10%左右,而RN+CR和RN+NC纯收益则下降。两个轮作中,RN+CP处理总纯收益最高,为35860 yuan?hm-2,RN+DCD次之,为34779 yuan?hm-2,RN+CR纯收益最低。6.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氮素调控模式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玉米季RN+DCD综合评价指标值最高,RN+CP其次;小麦季RN+CP综合评价指标值最高,RN+DCD次之。综上分析,在农民习惯施氮肥基础上减氮20%条件下添加氮素调控剂,两个玉米/小麦轮作周期N2O和CO2排放减少,CH4吸收增加,氮素表观损失降低,氮肥利用率增加,作物平均产量和纯收益提高。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法,明确了RN+CP和RN+DCD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损失、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较好。其中RN+DCD(N 300 kg·hm-2+DCD15 kg·hm-2)模式最适合玉米季,而RN+CP(N 225 kg·hm-2+吡啶0.54 kg·hm-2)模式在小麦季效果最好,二者是适宜华北小麦/玉米轮作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物效益多赢的氮素调控模式。

刘向东[5](2017)在《不同施肥制度对河套灌区氮素损失的影响》文中认为当今氮肥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了氮的损失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也破坏了环境使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氮肥的合理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进行大田施肥试验来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追施三次普通尿素处理玉米吸收氮为141.4kg/hm2,氮肥利用率为43.7%高于其它处理,氨挥发损失为13.5kg/hm2,N20排放损失1.8kg/hm2,气态氮损失为4.8%小于追施一次尿素、追施二次尿素,土壤淋溶水中氮素淋溶损失为29.4kg/hm2,小于缓控释氮肥、追施一次尿素、追施二次尿素和追施二次液态氮肥。追施三次普通尿素土壤氮素残留量最低为106.8kg/hmm2。玉米产量显着高于缓控释氮肥、追施一次尿素和追施二次尿素(p<0.05)。2.追施二次液态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41.8%高于缓控释氮肥、追施一次尿素和追施二次尿素,气态氮素损失为4.9%高于缓控释氮肥的4.4%和追施三次普通尿素的4.8%,土壤淋溶水淋溶氮量为31.4kg/hmm2,淋溶损失率低于追施三次普通尿素但高于缓控释氮肥、追施一次尿素和追施二次尿素。玉米产量也显着高于缓控释氮肥、追施一次尿素和追施二次尿素(p<0.05),与追施三次普通尿素的玉米产量不显着(p<0.05)。3.缓控释氮肥(35.8%)、追施一次尿素(38.1%)和追施二次尿素(37.5%)的氮肥利用率低于追施三次普通尿素(43.7%)和追施二次液态氮肥(41.8%)。缓控释氮肥(42.6kg/hm2)、追施一次尿素(47.2kg/hmm2)和追施二次尿素(38.8kg/hm2)的淋溶水氮损失高于配方肥+追施三次普通尿素(29.4kg/hm2)和配方肥+追施二次液态氮肥(15.7kg/hm2)的淋溶水氮损失,在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方面不具有较大优势。

郑鹏[6](2016)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的效果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寻求处理分散生活污水并且直接回灌地下水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负荷下SWIS处理污水的效果,以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及生活饮用水标准对土壤渗滤液的环境影响及系统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考察了深层添加草炭系统消纳污水的持效性,以及植物在SWIS中的作用,将优化参数在田间条件下应用,对土柱试验结果加以验证,以期为我国SWIS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土柱模拟试验中,污染负荷600 kg N ha-1 y-1处理的土壤渗滤液TN、NO3--N浓度显着低于污染负荷为1200 kg N ha-1 y-1处理。高、低污染负荷处理土壤渗滤液N03-N浓度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20 mg L-1)的比例分别为28.6%、96.6%,达到国际饮用水标准(≤10 mg L-1)的比例分别为3.6%、96.6%。(2)以土壤渗滤液N03--N全年平均浓度≤10 mg L-1为评价标准,则草坪-SWIS氮的土地承载力介于600 kg ha-1 y-1和1200 kg ha-1 y-1之间;以土壤渗滤液N03-N全年逐次浓度≤ 10 mg L-1为评价标准,则草坪-SWIS氮的土地承载力小于600 kg ha-1 y-1。(3)与深层不添加草炭的对照处理相比,深层添加草炭后第六年的SWIS土壤渗滤液TN、NH4+-N、NO3--N、TP和CODM。浓度,以及TN, TP和CODMn去除率、去除量均无显着变化。表明此时草炭对氮处理效果已不再起促进作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考虑定期更新草炭。(4)与裸地-SWIS相比,草坪-SWIS对TN、TP和CODMn去除率、去除量显着提高。在污染负荷为600 kg N ha-1 y-1的条件下,草屑去除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88.6%、79.8%。裸地-SWIS土壤渗滤液TN年平均浓度为53.7mg L-1,在第69d TN浓度出现骤升现象,前69 d和第69 d~270d系统对TN去除率分别为92.9%、-12.1%;草坪-SWIS土壤渗滤液TN年平均浓度为41.5 mg L-1,在第180 d TN浓度出现骤升现象,前180 d和第180 d~270 d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99.7%、45.0%。(5)两年的试验研究中,SWIS对TP和CODM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草坪-SWIS对TP和CODMn的去除率均在99.8%、95.6%以上,裸地-SWIS对TP和CODMn的去除率也高达99.2%、90.9%。(6)根据土柱模拟试验结果,确定中试SWIS的运行参数为:年污染负荷420 kg N ha-1 y-1, 600 kg N ha-1 y-1,在控制进水TN浓度为40 mg L-1的条件下,水力负荷分别为3.5 mm d"1、5 mmd-1。按照这些参数进行水力计算并完成中试工程设计与建造。(7)中试规模的田间SWIS第一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TN、NO3--N、NH4+-N、TP和CODMn浓度均随着污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以全年逐次土壤渗滤液N03--N浓度均达标为评价标准,施氮量200 kg N ha-1 y-1、污染负荷420 kg N ha-1 y-1处理的土壤渗滤液N03-N浓度均达到地下水Ⅱ类标准(≤5 mg L-1),污染负荷600 kg N ha-1 y-1处理达到国际饮用水标准(≤ 10 mgL-1)。

刘慧[7](2016)在《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文中提出小麦在世界和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有限而日益减少的耕地面积上,提高单产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构成成分,蛋白质是小麦的重要品质指标,在欠发达国家如中国,膳食蛋白的摄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谷物蛋白质。膳食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在调节机体生长以及修复、维持、更新组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铁、锌、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不同程度存在微量元素匮乏问题。小麦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居民膳食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的主要来源,了解并提高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尤其是较为缺乏的铁锌硒含量状况对改善人体健康和营养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采集了我国22个小麦生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共655份田间小麦籽粒样品,测定了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铁、锌和硒含量;并根据1212和1110组施氮量-产量和施氮量-蛋白质含量数据,建立了施氮量-产量和施氮量-蛋白质含量的回归关系,进而确定了合适的施氮量,以保证较高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在14个省(市)的30个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叶面喷施硒肥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硒含量的农艺措施,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多年多点采样测定结果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低影响了小麦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春、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13.7%、12.7%。春小麦中符合强、中、弱筋蛋白质标准的样品分别占45%、22%、33%,而冬小麦样品的比例分别为18%、24%、58%。春、冬小麦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二者均为28.8%。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春、冬小麦氨基酸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3和56。春、冬小麦组氨酸、色氨酸以外的各氨基酸含量之间均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以上;各氨基酸含量均与蛋白质含量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0.4以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与蛋白质含量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31。2.通过多年多点采样测定与田间试验研究,提出了兼顾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推荐方法,评价了该方法的氮肥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在我国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水稻轮作区和北方旱作冬麦区,小麦季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208-230、150-195和117-134 kg ha-1,施氮量接近或低于调研农户的平均施氮量,小麦产量却比农户平均产量提高1%-19%,蛋白质含量提高2-9个百分点。与过量施氮的农户相比,推荐施氮量平均降低氮肥投入39-84 kg ha-1,却使小麦产量增加4%-28%,蛋白质含量提高2-8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增加7-24 kg kg-1,经济收益增加564-2951元ha-1,此外,使收获后土壤残留无机氮含量、整个小麦季硝酸盐淋溶量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降低8%-27%、29%-52%和19%-36%。3.多年多点采样测定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铁、锌含量较低,铁、锌含量与产量均极显着负相关。春、冬小麦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5423、6565 kg ha-1,铁含量分别为48.2、45.1 mg kg-1,锌含量分别为30.4、30.3 mg kg-1。春、冬小麦分别有63%、72%样本铁含量低于推荐量50 mg kg-1,88%、87%样本锌含量低于推荐量40 mg kg-1。从区域上看,小麦产量较高的地区铁和锌含量较低。春、冬小麦籽粒的铁含量与锌含量均极显着正相关,籽粒锌含量每增加1 mg kg-1,春、冬小麦籽粒铁含量相应增加0.6、0.3 mg kg-1。铁、锌含量与产量均极显着负相关,产量每增加1000 kg ha-1,春、冬小麦籽粒铁含量降低2.1、1.3 mg kg-1,锌含量降低0.9、1.3 mg kg-1。春、冬小麦中均存在高铁高锌含量和产量较高的样品,表明通过品种选育、施肥或其他措施可将小麦籽粒的铁、锌含量提高到推荐标准以上,同时维持较高的产量。4.多年多点采样测定和多点叶喷硒肥田间试验表明,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较低,籽粒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正相关,叶喷硒肥是提高籽粒硒含量的有效措施。小麦籽粒硒含量平均为64.6μg kg-1,远不能满足以小麦为主食人群对硒的营养需求,未发现籽粒硒含量达到中毒水平。硒含量在不同区域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却使籽粒硒含量显着提高。每施用1 g Se ha-1,籽粒硒含量平均提高5.3μg kg-1,施用51 g Se ha-1可将硒含量从平均31μg kg-1提高到300μg kg-1以上。小麦籽粒硒含量不受产量的影响,但不喷硒时籽粒硒含量与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硒含量和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效硒含量在6.3-30.7μg kg-1之间每增加1.0μg kg-1,不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2.1μg kg-1,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在0-147.2μg kg-1之间每增加1.0μg kg-1,不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0.7μg kg-1。喷硒后籽粒硒含量和硒强化指数均与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每增加1.0μg kg-1,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5.7μg kg-1,籽粒硒强化指数平均增加0.043μg kg-1(g ha-1)-1。

戴健[8](2016)在《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长期施用氮磷肥和降水的响应》文中认为化肥在粮食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化肥的大量施用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实现增产和农业增收的主要措施。但化肥,特别是氮磷肥的大量投入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风险。在黄土高原旱地,水分不足与土壤养分缺乏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两个主要因素,且水和肥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因子,肥料效应的发挥受土壤水分的限制。同时考虑水、肥两个因子,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其带来的环境隐患,是我国旱地农业和土壤肥料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探明冬小麦生物量、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需求及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夏闲期硝态氮淋溶对不同氮、磷肥用量和降水年型的响应,以结合区域降水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旱地小麦获得高产、培肥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南部旱作冬小麦不同氮磷肥用量的10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5个氮水平(0,80,160,240和320 kg N ha-1)和5个磷水平(0,50,100,150和200 kg P2O5 ha-1),重复4次。于2010-2014年进行田间土壤和植物取样与测定,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测定结果和10年的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长期不同氮磷肥用量和降水对冬小麦生物量、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养分需求、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夏闲期淋溶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10年田间定位试验,结合多年降水,明确了冬小麦生物量、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需求在不同降水条件下对氮肥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小麦生物量、产量、籽粒含氮量及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与施氮量均呈显着的抛物线关系;籽粒含磷量、百公斤籽粒需磷量与施氮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籽粒含钾量、百公斤籽粒需钾量与施氮量呈显着的线性或抛物线关系。氮肥偏生产力、累积利用率及氮素生理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均显着降低;磷素生理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钾素生理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而后降低。降水量不同,氮肥肥效不同。年降水量高的年份,形成籽粒产量的需氮量偏低,最高值为3.04 kg 100kg-1;年降水量低的年份,形成籽粒产量的需氮量较高,最高值为3.15 kg 100kg-1。(2)基于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安全阈值,优化了冬小麦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季土壤硝态氮残留主要发生在0-100 cm土层,施氮0,80,160,240和320 kg N ha-1时,年增加量分别为0,4.4,8.8,13.2和17.7 kg N ha-1;来源于肥料的当季硝态氮残留随施氮量增加线性增加,且施氮80,160,240和320 kg N ha-1时,年增加量分别为0.02,7.1,14.1和21.1kgnha-1。硝态氮残留量,当季和来源于肥料的当季残留量及当季残留深度均受降水影响,但与降水关系不显着。本研究发现,降水每年可使硝态氮向土壤深层移动13.333.3cm。考虑到土壤硝态氮残留阈值并保证较高的小麦产量,推荐施氮量可降低到6692kgnha-1,此时,冬小麦产量为44875000kgha-1,0-1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可降低至5567kgnha-1。(3)选取三个典型的降水年份,分析了夏闲期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及累积,探明了影响硝态氮淋失的主要因子和土壤水氮运移的关系。结果表明:硝态氮淋失主要发生在表层40cm,淋失量受施氮量和降水强度的影响。在2011年湿润年,施氮0320kgnha-1时,淋失量为14.6250kgnha-1;在2012年平水年,仅施氮240和320kgnha-1发生淋失,分别为47.6和53.8kgnha-1;而在2013年干旱年没有发生硝态氮淋失,反而发生累积。表层淋失的硝态氮在深层40-300cm发生累积,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0320kgnha-1时,深层累积量在2011年为37.7387kgnha-1;2012年为53.9193kgnha-1;而在2013年没有发生深层累积。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向下移动滞后于土壤水分,1mm的夏闲期降水可使硝态氮在土壤剖面向下移动1.63.6mm。从调控土壤硝态氮淋溶的角度考虑,当地施氮量不应超过160kgnha-1。(4)通过10年田间定位试验,结合多年降水,明确了冬小麦生物量、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需求在不同降水条件下对磷肥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小麦生物量、产量、籽粒氮磷含量与施磷量均呈显着的抛物线关系;而籽粒含钾量与施磷量没有显着相关性。冬小麦磷肥偏生产力随施磷量增加显着降低;磷肥累积利用率在100kgp2o5ha-1时最高,施磷量再增加,其累积利用率降低。施磷量增加,冬小麦氮素生理效率增加,而磷素生理效率降低,钾素生理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冬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需磷量与施磷量呈显着的抛物线关系;而需钾量随施磷量增加线性降低。不同降水条件下,磷肥肥效不同。年降水量高的年份,形成籽粒产量需磷量偏低,最高值为0.31kg100kg-1;年降水量低的年份,形成籽粒产量需磷量较高,最高值为0.33kg100kg-1。(5)基于收获期合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优化了冬小麦合理施磷量。结果表明:施磷量增加,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先降低而后增加,在施磷0,50,100,150和200kgp2o5ha-1时,当季硝态氮残留量分别为82.1,51.3,46.6,49.8和89.4kgnha-1,且主要分布在0-100cm土层。土壤0-300cm、0-100cm、当季硝态氮残留量随试验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其与施磷量、时间的关系均可用二元二次方程描述。由此可见,优化磷肥用量可有效调控土壤硝态氮残留,施磷104168kgp2o5ha-1时可显着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同时产量保持在55005741kgha-1较高水平。(6)选取三个典型的降水年份,分析了夏闲期麦田土壤硝态氮淋失及累积,探明了施磷量对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夏闲期硝态氮淋失主要发生在表层40cm,淋失量受施磷量和降水影响。在2011年湿润年,与其他施磷处理比较,100kgp2o5ha-1显着降低了硝态氮淋失,淋失量为88.2kgnha-1;在2012年平水年和2013年干旱年没有发生硝态氮淋失。土壤表层淋失的硝态氮在深层40-300 cm发生累积,且施用磷肥可降低其累积量,施磷由100 kg P2O5 ha-1增加到200 kg P2O5 ha-1时,深层硝态氮累积量在2011年由196降低到134 kg N ha-1;在2012年由134 kg N ha-1降低到55.9 kg N ha-1;而在2013年没有发生累积。为了有效地防止硝态氮淋失,阻止其在深层的累积,当地磷肥施用量不应低于100 kg P2O5 ha-1。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降水条件下作物养分需求规律,结合调控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与夏闲期淋溶,制定合理的氮磷肥用量,对作物增产、土壤培肥和环境友好有重要意义。

张邦喜,范成五,王萍,王文华,柳玲玲,周瑞荣,秦松[9](2015)在《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索黄壤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的氮肥施用量,减轻农业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研究了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旱坡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及合适的氮肥投入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季施氮量达210.9 kg/hm2、麦季施氮量达150.9 kg/hm2,玉米、小麦有减产风险;土壤中残留矿质氮以NO-3-N为主,其残留量、土壤氮素表观盈余率(SNASR)均与施氮量呈极显着相关;玉米季施氮量在102.2120.0 kg/hm2,籽粒产量为4067.54131.9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6.9151.3 kg/hm2,小麦季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籽粒产量为1354.61395.7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1.1153.4 kg/hm2,此时玉米、小麦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95.0%96.5%和95.0%97.9%。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和环境效应,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坡地玉米季推荐施氮量为102.2120.0 kg/hm2,麦季推荐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可以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较高产量。

彭畅[10](2015)在《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田为研究对象,用大田试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连续4年进行作物施肥试验和氮素收支观测,研究春玉米连作种植制度下的农田氮素沉降输入、作物携出、土壤残留和淋溶损失等主要过程,明确了氮素农学效应与氮素收支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减少氮肥用量以改善环境效应、合理确定施肥量以保证作物产量的角度,提出了施肥肥料种类、数量及其组合的最佳施肥方案。试验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作物生育期内农田大气氮素湿沉降量平均值为18.3 kg/hm2,相当于当地农田平均施氮量(150kg/hm2)的12.2%;若按作物生育期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2/3、且降水氮浓度相同估计,该地全年农田氮沉降量可达27 kg/hm2以上,相当于当地化肥氮素施用量的18%左右。湿沉降总氮浓度平均值为4.14 mg/L;其中铵态氮1.13 mg/L,硝态氮1.49 mg/L,两者之和占总氮的57%,可见氮素大气湿沉降已经成为当地农田的氮素重要来源。农田氮素湿沉降量年际间、年内季节间变差较大,年际间氮湿沉降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年内以5-6月降水氮浓度最高,而单次降水氮沉降量与其降水量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2)玉米产量和吸氮量与施氮量关系可用“直线加平台”和“二次曲线”表达。将相对最高产量95%的产量对应的施氮量作为经济高效施氮量,则高产、中等产量的施氮量分别是现行习惯施氮量(250 kg/hm2)的72%和56%。氮农学效应随施氮量呈指数下降、表观氮平衡则随施氮量呈线性上升,而氮投入与净收入之间关系符合报酬递减率。当施氮量为211kg/hm2时有最高收益,其净收入为19815元/hm2。据施肥表观平衡点、氮肥用量与作物产量、施用氮肥投入与净收入之间关系,综合确定当地玉米田合理氮施用量区间为159 kg/hm2-187kg/hm2,依此施肥可获得相对高额产量、较高净收入并能降低淋失风险。而就肥料种类而言,连续3年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产量接近或超过单施化肥区产量,不仅稳产高产,还能减本增效、获得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3)农田本底总氮年流失量(无肥区,CK)为5.00 kg/hm2. a,施氮肥处理总氮年流失量为4.53kg/hm2.a-7.17kg/hm2..a,本底氮流失量占施肥处理氮流失量的70%以上。农田氮流失量决定于淋溶液数量及其浓度。不施肥处理(CK)、施磷钾处理(NO)全氮浓度四年平均分别为14.08 mg/L和16.22mg/L,而其它施用氮肥处理则为17.07 mg/L-22.72 mg/L;施化学氮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氮素化肥处理。而淋溶液的数量、浓度与一次降雨的雨量大小及整个生育期总降雨量密切相关。当降雨量小于42.8mm时,各处理淋溶液一般不超过3.7mm;统计结果表明,当降雨量大于42.8mm时,每增加1mm降雨量,淋溶液量升高0.15mm。每年可收集淋溶液5次-11次、平均7次-8次,且主要发生在6月-7月。事实上,淋溶液数量在处理间也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各处理深层渗漏淋溶水量占同期降雨量的3.00%-5.53%;其中,CK和NO处理淋溶液数量较大,约为29.0mm;其他处理淋溶液数量为18.7mm-22.0mm。由于本数据来自渗漏微区观降雨的观测,故这一变差可能主要受修建渗漏池时充填土壤的均匀性的影响。(4)每年秋收后土壤中无机态氮含量随氮素化肥用量增加呈指数形式上升。施氮量大于250 kg/hm2时,秋收后土壤中的无机态氮素随氮肥用量增加的速率明显提高。观测结果表明,当季硝态氮淋溶深度约为60cm-80cm;因此,为减少氮的淋失损失、降低生产投入,施氮量以不超过250 kg/hm2为宜。(5)根据作物土壤缓冲力定义,获得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防止土壤氮素明显流失的施氮缓冲区。由玉米产量-硝态氮流失量关系获得的施氮量缓冲区为159 kg/hm2-161 kg/hm2,即施氮量不应大于161 kg/hm2。由玉米产量-土体无机氮残留量关系获得的施氮缓冲区为140kg/hm2-250kg/hm2;即随着施氮水平提高,作物对氮的表观吸收比率从53.8%下降到20.4%,表观氮残留和其他损失的比例则表现出同步上升的趋势,而土壤氮表观平衡点的施氮量为187 kg/hm2。由投入—净收益曲线求得的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211 kg/hm2;以地下水Ⅲ类标准硝酸盐限值(20 mmg/L)作为淋溶水质指标上限,由施氮量一淋溶液硝态氮浓度关系求得的最大施氮量为242 kg/hm2。综上所述,从保证作物产量和防止氮素损失、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多角度综合考虑,吉林中部玉米栽培氮素化肥用量以159 kg/hm2-187kg/hm2用量为宜。在确定氮素肥料用量时应将大气降水湿沉降带入到田间的氮素数量包括在内,合理控制秋收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尽量减少被淋溶进入到地下深层及进入地下水的氮素数量。由于当地耕地土壤肥力较高且较大差异,因此要科学管控化肥的施用,做到因地制宜,氮素化肥施用尽量满足高产、低投入、少污染、可持续多目标要求,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增产氮磷肥优化配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研究方法
        1.3.1 样品处理及检测
        1.3.2 分析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磷配施模式下向日葵肥料效应研究
        2.1.1 单因素肥料效应研究
        2.1.2 氮、磷二因素互作效应分析
    2.2 不同氮磷配施模式下向日葵肥料利用效率研究
        2.2.1 氮磷肥单因素对植株吸氮(磷)量的影响
        2.2.2 氮磷肥二因素互作对植株吸氮(磷)量的影响
        2.2.3 向日葵肥料利用率分析
    2.3 向日葵收获后土壤残留硝态氮累积
3 讨论
    3.1 氮磷配施对植株产量及吸氮(磷)量的影响
    3.2 氮磷配施对向日葵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3.3 向日葵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累积量
4 结论

(2)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国内外秸秆还田政策及秸秆利用现状
        1.1.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以及病虫草害的影响
        1.1.3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1.4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2 秸秆还田对化肥氮利用损失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利用影响
        1.2.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损失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氮平衡的影响
    1.3 紫色土地区秸秆还田研究现状
        1.3.1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现状
        1.3.2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进展
        1.4.1 秸秆还田研究技术进展
        1.4.2 氮素利用率研究方法进展
第2章 目标和研究思路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试验实施方案
    3.3 样品采集和测定
    3.4 数据处理与计算
第4章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1 秸秆还田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第5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特征
    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影响
        5.3.1 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5.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食性和数量的影响
第6章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6.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利用的影响
    6.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损失、平衡的影响
        6.2.1 秸秆还田量对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氮去向的影响
第7章 讨论
    7.1 秸秆还田对土壤地力与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1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2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土壤性质和地力的影响
    7.2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7.2.1 秸秆还田对氮利用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氮损失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的影响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3)减氮优化施肥对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国内外优化施肥研究进展
    2.1 旱地小麦施肥现状
    2.2 国内外优化施肥研究现状
    2.3 优化施肥对小麦增产增效的影响
        2.3.1 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效应的影响
        2.3.2 优化施肥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2.3.3 优化施肥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2.4 优化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5 优化施肥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2.6 优化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7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
        3.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3.3.2 小麦样品的采集
    3.4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3.5 计算方法
    3.6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群体动态、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1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4.1.2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4.1.3 减氮优化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1.4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4.2.1 减氮优化施肥对各生育期小麦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
        4.2.2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分布的影响
        4.2.3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养分转移吸收的影响
    4.3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水肥利用的影响
        4.3.1 减氮优化施肥对0-200cm土层耗水特性的影响
        4.3.2 减氮优化施肥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4.3.3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养分利用的影响
    4.4 减氮优化施肥对0-200cm土壤养分的影响
        4.4.1 减氮优化施肥对0-200cm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4.4.2 减氮优化施肥对0-200cm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4.4.3 减氮优化施肥对0-200cm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4.5 减氮优化施肥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4.5.1 减氮优化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4.5.2 减氮优化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4.6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6.1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4.6.2 减氮优化施肥对小麦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4)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调控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氮素调控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产中氮肥施用现状
        1.2.2 氮素施用措施和新型肥料研究
        1.2.3 氮素调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1.2.4 氮素调控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氮素调控对作物生物效应的影响研究
        1.2.6 氮素调控综合效应评价方法及其研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氮素调控对粮田环境、生物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处理及方法
        2.1.3 田间管理及样品采集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 粮田氮素调控综合效应评价
        2.2.1 建立评价指标
        2.2.2 确定隶属函数
        2.2.3 确定权重系数、计算综合指标值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素调控对粮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1 第一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粮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3.1.2 第二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粮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3.1.3 氮素调控对粮田土壤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3.1.4 小结
    3.2 氮素调控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3.2.1 氮素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与生理指标的影响
        3.2.2 氮素调控对氮素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3.2.3 氮素调控对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2.4 小结
    3.3 氮素调控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3.1 第一轮作周期土壤氮素动态变化特征
        3.3.2 第二轮作周期土壤氮素动态变化特征
        3.3.3 氮素调控对粮田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3.3.4 小结
    3.4 氮素调控对粮田经济效应的影响
        3.4.1 氮素调控对两茬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氮素调控对两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4.3 氮素调控对第一轮作周期经济效益的影响
        3.4.4 氮素调控对第二轮作周期经济效益的影响
        3.4.5 小结
    3.5 粮田氮素调控综合效应评价
        3.5.1 玉米季氮素调控综合效应评价
        3.5.2 小麦季氮素调控综合效应评价
        3.5.3 小结
4 讨论
    4.1 氮素调控对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4.2 氮素调控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3 氮素调控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4.4 氮素调控模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
    4.5 不同氮素调控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5)不同施肥制度对河套灌区氮素损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处理及小区
    2.3 样品的采集
        2.3.1 水样样品的采集
        2.3.2 新鲜土壤样品的采集
        2.3.3 植物样品的采集
        2.3.4 气体样品的采集
    2.4 监测方法
        2.4.1 淋溶水监测
        2.4.2 N_2O排放通量检测
        2.4.3 NH3挥发的测定
3 数据整理与计算
    3.1 数据分析
    3.2 评价指标
        3.2.1 肥料利用效率
        3.2.2 肥料损失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施肥制度对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4.1.1 玉米生长季土壤N_2O损失的变化特征
        4.1.2 不同施肥制度对农田N_2O累计排放量影响
        4.1.3 玉米生长季土壤NH_3挥发损失的变化特征
        4.1.4 不同施肥制度对农田土壤NH_3挥发累计排放量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制度对淋溶水淋溶损失的影响
        4.2.1 不同施肥制度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溶影响
        4.2.2 不同施肥制度对总氮淋溶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养分及植物养分的影响
        4.3.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4.3.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
    4.4 环境因子对N_2O和NH_4挥发排放损失的影响
        4.4.1 箱内温度和土壤温度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4.2 土壤水分对N_2O排放的影响
        4.4.3 土壤温度对NH_3挥发的影响
        4.4.4 土壤水分对NH_3挥发的影响
    4.5 不同施肥制度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4.6 不同处理N素去向
5 讨论
    5.1 不同施肥制度对N_2O损失的影响
    5.2 不同施肥制度对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5.3 不同施肥制度对淋溶水的影响
    5.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养分残留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的效果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下渗滤系统的特点及去污机理
    1.3 地下渗滤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土地承载力的研究
    1.5 地下渗滤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6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污染负荷对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深层添加草炭的地下渗滤系统的持效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草坪覆盖对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地下渗滤系统中试试验研究的工程设计
    5.1 试验区位置
    5.2 设计原理
    5.3 方案布置
    5.4 水力计算
    5.5 工程设计
    5.6 环境监测
    5.7 工程量及效益分析
    5.8 工程管理与维护
第六章 田间条件下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的中试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工程施工图
    附录2 草坪建植与养护照片
    附录3 草坪草生长情况照片
    附录4 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前后水质变化
    附录5 田间地下渗滤系统各采样点土壤渗滤液收集情况
作者简介

(7)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籽粒产量
        1.1.1 国内外小麦籽粒产量
        1.1.2 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2 小麦籽粒蛋白质
        1.2.1 蛋白质与生命健康
        1.2.2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1.2.3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3 小麦籽粒氨基酸
        1.3.1 氨基酸与生命健康
        1.3.2 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
        1.3.3 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4 小麦籽粒铁
        1.4.1 铁与生命健康
        1.4.2 小麦籽粒铁含量
        1.4.3 小麦籽粒铁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5 小麦籽粒锌
        1.5.1 锌与生命健康
        1.5.2 小麦籽粒锌含量
        1.5.3 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6 小麦籽粒硒
        1.6.1 硒与生命健康
        1.6.2 小麦籽粒硒含量
        1.6.3 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7 本研究切入点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及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2.1.3 氨基酸评分
        2.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2.2.2 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
        2.2.3 氨基酸、蛋白质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2.3.2 小麦籽粒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区域差异
        2.3.3 小麦籽粒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2.3.4 小麦籽粒氨基酸之间以及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主要麦区兼顾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适宜氮肥投入量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数据来源
        3.1.3 数据分析
        3.1.4 施氮的环境效应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对施氮量的响应
        3.2.2 基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推荐施氮量
        3.2.3 农户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施氮量
    3.3 讨论
        3.3.1 推荐施氮的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评价
        3.3.2 推荐施氮的氮肥利用率、经济收益和环境效应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铁锌含量以及与产量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4.1.3 数据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麦籽粒产量
        4.2.2 小麦籽粒铁含量
        4.2.3 小麦籽粒锌含量
        4.2.4 小麦籽粒产量、铁含量、锌含量相关分析
    4.3 讨论
        4.3.1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铁、锌含量
        4.3.2 小麦籽粒产量和铁、锌含量区域差异
        4.3.3 小麦籽粒铁与锌含量的关系及调控
        4.3.4 小麦籽粒铁、锌含量与产量的关系及调控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及调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小麦籽粒硒含量调研
        5.1.2 田间喷硒试验
        5.1.3 小麦籽粒硒含量标准
        5.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小麦籽粒硒含量
        5.2.2 小麦籽粒硒含量区域差异
        5.2.3 小麦产量对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5.2.4 叶喷硒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5.2.5 土壤有效硒含量对小麦籽粒硒及强化效果的影响
        5.2.6 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对小麦籽粒硒及强化效果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
        5.3.2 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8)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长期施用氮磷肥和降水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氮磷肥施用现状与用量研究
    1.3 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不同施氮水平和降水的响应
        1.3.1 长期施氮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1.3.2 长期施氮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3.3 长期施氮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百公斤养分需求的影响
        1.3.4 长期施氮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1.3.5 长期施氮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夏闲期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1.4 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不同施磷水平和降水的响应
        1.4.1 长期施磷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1.4.2 长期施磷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4.3 长期施磷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百公斤养分需求的影响
        1.4.4 长期施磷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1.4.5 长期施磷肥和不同降水对小麦夏闲期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1.5 本论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旱地冬小麦产量与养分利用对长期施用氮肥和降水的响应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3 样品采集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年降水量分析
        2.3.2 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
        2.3.3 冬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
        2.3.4 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与累积利用率
        2.3.5 冬小麦氮磷钾生理效率
        2.3.6 冬小麦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
    2.4 讨论
        2.4.1 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
        2.4.2 冬小麦籽粒养分含量与肥料利用率
        2.4.3 冬小麦养分生理效率与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
    2.5 结论
第三章 旱地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对长期施用氮肥和降水的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2.3 样品采集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降水量及分布
        3.3.2 冬小麦产量
        3.3.3 土壤硝态氮残留
        3.3.4 残留硝态氮剖面分布
        3.3.5 当季硝态氮残留
        3.3.6 来源于氮肥的硝态氮残留
    3.4 讨论
        3.4.1 土壤硝态氮残留
        3.4.2 当季及来源于氮肥的硝态氮残留
        3.4.3 土壤硝态氮残留与冬小麦产量的关系
        3.4.4 土壤硝态氮残留与降水的关系
    3.5 结论
第四章 旱地冬小麦夏闲期土壤硝态氮淋溶对长期施用氮肥和降水的响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4.2.3 样品采集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降水分布
        4.3.2 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吸氮量
        4.3.3 夏闲期土壤储水量
        4.3.4 夏闲期土壤硝态氮淋溶
    4.4 讨论
        4.4.1 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
        4.4.2 土壤硝态氮淋失
        4.4.3 土壤硝态氮累积
        4.4.4 夏闲期的硝态氮矿化
        4.4.5 土壤硝态氮淋溶与水分的关系
    4.5 结论
第五章 旱地冬小麦产量与养分利用对长期施用磷肥和降水的响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5.2.3 样品采集
        5.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5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
        5.3.2 冬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
        5.3.3 冬小麦磷肥偏生产力与累积利用率
        5.3.4 冬小麦氮磷钾生理效率
        5.3.5 冬小麦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
    5.4 讨论
        5.4.1 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
        5.4.2 冬小麦籽粒养分含量与肥料利用率
        5.4.3 冬小麦养分生理效率与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
    5.5 结论
第六章 旱地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对长期施用磷肥和降水的响应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区概况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6.2.3 样品采集
        6.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冬小麦产量
        6.3.2 土壤硝态氮残留
        6.3.3 残留硝态氮剖面分布
        6.3.4 当季硝态氮残留
    6.4 讨论
        6.4.1 土壤硝态氮残留
        6.4.2 土壤硝态氮残留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关系
        6.4.3 土壤硝态氮残留与降水的关系
    6.5 结论
第七章 旱地冬小麦夏闲期土壤硝态氮淋溶对长期施用磷肥和降水的响应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区概况
        7.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7.2.3 样品采集
        7.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7.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吸氮量
        7.3.2 夏闲期土壤储水量
        7.3.3 夏闲期土壤硝态氮淋溶
    7.4 讨论
        7.4.1 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
        7.4.2 土壤硝态氮淋失
        7.4.3 土壤硝态氮累积
        7.4.4 夏闲期的硝态氮矿化
    7.5 结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1. 2 试验设计
    1. 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 4 数据计算及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 玉米轮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2. 2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 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3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 4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 玉米轮作体系耕层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2. 5 不同施氮水平对黄壤旱坡地小麦- 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环境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0)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1.1.1 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
        1.1.2 我国区域性农业面源污染
    1.2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流失
        1.2.1 旱地农田土壤氮素流失途径
        1.2.2 旱地农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因素
        1.2.3 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
        1.2.4 农田旱地生态系统氮素淋洗损失研究方法
    1.3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沉降研究
    1.4 氮投入对作物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基本信息
        2.3.1 试验地点
        2.3.2 试验设计
        2.3.3 采样及分析测定方法
第三章 玉米旱田氮素湿沉降特征
    3.1 降雨量总体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
    3.2 降雨pH值变化动态
    3.3 降雨中不同形态氮浓度变化特征
    3.4 降雨中氮沉降量变化特征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施氮对玉米农学效应的影响
    4.1 不同氮模式(微区)对玉米农学效应的影响
        4.1.1 玉米产量对施氮的响应
        4.1.2 玉米氮吸收对施氮的响应
    4.2 不同氮水平(大田)对玉米农学效应的影响
        4.2.1 玉米产量对不同氮水平的农学响应
        4.2.2 氮吸收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
        4.2.3 氮农学指标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
    4.3 玉米氮农学指标对施氮综合响应
    4.4 讨论与小结
        4.4.1 施氮对玉米产量影响
        4.4.2 施氮对玉米氮吸收影响
        4.4.3 施氮对玉米氮农学指标的影响
        4.4.4 施氮对玉米农学效应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旱地农田地下淋溶特征
    5.1 施氮对农田氮素流失量的影响
        5.1.1 施氮对农田总氮流失量的影响
        5.1.2 施氮对农田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5.1.3 施氮对农田铵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5.2 施氮对农田淋溶水质的影响
        5.2.1 施氮对淋溶液总氮浓度的影响
        5.2.2 施氮对淋溶液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5.2.3 施氮对淋溶液铵态氮浓度的影响
    5.3 旱地农田地下淋溶发生规律
    5.4 施氮对氮素淋溶系数的影响
    5.5 讨论与小结
        5.5.1 施氮对农田氮素流失量的影响
        5.5.2 施氮对农田淋溶液氮浓度影响
        5.5.3 淋溶发生规律
        5.5.4 施氮对地下淋溶液系数的影响
第六章 早地玉米农田土壤氮残留特征
    6.1 施肥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与储量的影响
    6.2 施肥对土壤剖面铵态氮浓度与储量的影响
    6.3 施肥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储量的影响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玉米连作体系下高产-环保施氮管理技术初探
    7.1 玉米连作体系下土壤-作物对施氮缓冲力
        7.1.1 施氮对作物产量和硝态氮流失量的双效应
        7.1.2 基于地下水硝酸盐浓度控制施氮阈值
        7.1.3 施氮对作物产量和土体残留氮的双效应
    7.2 玉米连作体系下农学效应-环境效应指间的量化特征
    7.3 玉米连作体系农田氮素收支特征初探
第八章 主要结论
第九章 创新点与展望
    9.1 创新点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增产氮磷肥优化配施模式研究[J]. 娄帅,杨树青,刘瑞敏,刘德平.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8)
  • [2]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D]. 马胜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减氮优化施肥对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D]. 窦露.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4]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调控综合效应研究[D]. 王艳群.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2)
  • [5]不同施肥制度对河套灌区氮素损失的影响[D]. 刘向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6]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的效果及工程应用研究[D]. 郑鹏.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7]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产量和关键营养元素含量评价及调控[D]. 刘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8]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对长期施用氮磷肥和降水的响应[D]. 戴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J]. 张邦喜,范成五,王萍,王文华,柳玲玲,周瑞荣,秦松.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6)
  • [10]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D]. 彭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钙质潮土连续施氮肥的环境耐受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