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92例(论文文献综述)
龙娟,任梦瑶,赖海艳,邓坤,易蔚[1](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应用近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较长时期食欲减退,以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甚至拒绝进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中以1~6岁儿童最为多见[1]。其一般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长期不愈则易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转为疳证。本文就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1针刺疗法针刺四缝穴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其操作方法为:令患儿伸手,仰掌,选左右手第2、3、4、5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皮肤局部消毒后,
晏杰[2](2021)在《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及黏膜免疫机制初探》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初步探究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的黏膜免疫机制,为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提供证据支持,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厌食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标准的厌食(脾胃气虚证)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中西合用组和西药组各20例,中药组予健脾助运汤治疗,西药组予适怡治疗,中西合用组予健脾助运汤+适怡治疗,三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取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唾液,检测唾液中的SIg A含量,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1一般情况:60例厌食患儿中,女性20例(33.33%),男性40例(66.67%);发病年龄以学龄期(3周岁-7周岁)多见;病程多在1年以上(76.67%);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正常者11例(18.3%),挑食偏食者30例(50%),暴饮暴食者11例(18.3%),既有暴饮暴食,又有挑食偏食者8例(13.3%);饮食结构:饮食结构合理者19例(31.67%),蛋白质偏多者24例(40.0%),糖类偏多者12例(20.00%),多因素者5例(8.33%)。2总有效率分析三组厌食患儿食欲疗效比较:中药组好转率85%,西药组好转率45%,中西合用组好转率90%,三组主要差别是在食欲减退症状是否消失,三组食欲疗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中医证候量表疗效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中西合用组总有效率为95%。三组中医证候疗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中医证候积分分析(1)组内分析(1)中药组治疗2周,患儿食欲、食量、大便、夜寐不安、腹胀、疲乏、呃逆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消瘦、面色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患儿食欲、食量、大便、夜寐不安、腹胀、呃逆、面色、疲乏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形体消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西药组治疗2周,患儿食量、大便、食欲、呃逆、夜寐不安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食欲、食量、呃逆、夜寐不安、大便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期间,形体消瘦、面色、疲乏、腹胀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西合用组治疗2、4周,患儿食欲、食量、大便、夜寐不安、腹胀、面色、呃逆、疲乏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消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数据表明,健脾助运汤、适怡、健脾助运汤联合适怡,在治疗期间均可以改善患儿食欲、食量、呃逆、夜寐不安、大便症状。此外,健脾助运汤、健脾助运汤联合适怡还可以改善患儿腹胀、疲乏、面色症状。(2)组间分析(1)治疗2周,三组食欲、食量、疲乏、腹胀、呃逆、夜寐不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面色、大便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中药组食欲、疲乏积分较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合用组食欲、疲乏、呃逆积分较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4周,三组食欲、疲乏积分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食量、腹胀、呃逆、夜寐不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体、面色、大便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中药组较西药组疲乏、食欲、腹胀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合用组较西药组,疲乏、呃逆、食欲、食量、腹胀、夜寐不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健脾助运汤可有效改善患儿食欲、疲乏症状,中西合用组可有效改善患儿食欲、疲乏、呃逆症状,优于西药组;治疗4周,健脾助运汤可有效改善疲乏、食欲、腹胀症状,中西合用组有效改善患儿食欲、食量、腹胀、夜寐不安、疲乏、呃逆症状,优于西药组;治疗2、4周,三组大便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三组均能有效改善患儿大便情况,且三组具有等效性。4唾液SIg A含量:治疗2周组内比较,唾液SIg A含量,P﹤0.05,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种方法治疗后,患儿SIg A含量均下降,但三者间差异不明显,说明三组疗效相当,具有等效性,推测健脾助运汤可以通过降低唾液SIg A含量,调节黏膜免疫,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5本研究患儿治疗结束后电话随访3个月,中西合用组患儿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5.00%;中药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5.00%;西药组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50.0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健脾助运汤能够有效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健脾助运汤的食欲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适怡,健脾助运汤联合适怡的食欲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用健脾助运汤或适怡。2健脾助运汤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患儿,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中药组改善患儿疲乏、食欲、腹胀症状较西药组更优,中西合用组改善患儿食欲、食量、腹胀、夜寐不安、疲乏、呃逆症状较西药组更优。三组大便积分均有好转,提示三组均能有效改善患儿大便情况,三组具有等效性。3根据三组唾液SIg A含量的变化情况,推测健脾助运汤通过降低唾液SIg A含量,提高机体黏膜免疫功能,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
黄国定,黄玲,林宁[3](2021)在《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配合针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配合针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小儿厌食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予健儿消食口服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配合针四缝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尿D-木糖排泄率、锌及血红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患儿厌食、腹胀、便秘的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尿D-木糖排泄率、锌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厌食、腹胀、便秘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张洁,陈华,韩桃[4](2021)在《针刺四缝穴联合异功散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联合异功散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门诊部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予异功散加减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约100mL。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四缝穴治疗,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3周后评判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22.2%)高于对照组(2.8%),治疗后食量、每餐进食时间、腹胀、口渴喜饮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可明显提高厌食症患儿的食量,有效改善其中医证候。
张明珠,农雪艳,李裕玲,黄嘉静[5](2020)在《小儿康颗粒联合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康颗粒联合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挑刺四缝穴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康颗粒联合挑刺四缝穴治疗,比较两组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积分及总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36.7%,对照组治愈率为13.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康颗粒联合挑刺四缝穴用于小儿厌食症,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徐艺文[6](2020)在《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与评价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脾虚食积证厌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提供临床借鉴和新思路。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导师门诊收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实际纳入3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中药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中成药健胃消食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患儿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疗效情况及安全性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对两组间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经治疗后,小儿厌食疾病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脾肥儿丸加减组比对照组在疾病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上更优。治疗后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两组间比较:在改善食欲、食量、少气懒言、腹胀、呕吐、大便异常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精神状态、面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结论:养脾肥儿丸加减在治疗小儿厌食脾虚食积证上安全性良好,且临床疗效确切,可值得推广。
何媛,林洁[7](2019)在《针刺四缝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对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治疗前后针刺四缝穴刺液中瘦素的变化,分析刺液与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的相关性。方法:72例患儿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儿在入组第7天开始治疗,治疗组予针刺四缝穴,对照组予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并观察患儿临床证候,1次/周,连续3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唾液淀粉酶活力,血清胃泌素、八肽胆囊收缩素、β-内啡肽,另治疗组予初诊和第28天针刺四缝穴后检测刺液中瘦素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 8%。两组组间疗效比较,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唾液淀粉酶活力、血清胃泌素、β-内啡肽较前升高,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八肽胆囊收缩素治疗前后比较,P> 0. 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刺液中瘦素较治疗前降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四缝穴能有效治疗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具有醒脾开胃的功效。该疗法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力,促进胃泌素、β-内啡肽的分泌,同时降低刺液中瘦素的水平,从而改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
姚睿,巩尊科[8](2019)在《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成人食欲不振个案报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病例患者,女性,42岁,就诊时间:2017年7月14日。主诉:食欲不振20余天。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食欲不振,食量极少,需强迫进食,自诉至较有威望的民间中医处辨证为脾虚胃热,服用其所开中药方剂一周,参方义:以大剂量石膏为君,有参苓白术散之形,未见明显疗效,遂至笔者处就诊,要求以"韩式"放血疗法尝试治疗。现患者不欲食且无饥饿感,神疲乏力,月经量少,色深,有血块,白带较多,无吐腐嗳酸,偶有腹胀,便溏,小便正常,
张健,赵小明[9](2018)在《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小儿厌食症中采用针刺四缝穴配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厌食症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48例。乙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甲组患儿加用针刺四缝穴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锌水平、体重、临床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锌水平及体重优于治疗前,且甲组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使用针刺四缝穴配合醒脾养儿颗粒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血清锌水平、体重及家属满意度,临床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董玲,肖楸钶,杨璐,郑珊,何素蓉,曹霞[10](2017)在《针刺四缝穴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对小儿厌食症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运用该方法治疗厌食症的有效性与其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2016年来我院就诊的厌食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健胃消食口服液组各30例,通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的瘦素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其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效性的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口服液组(P<0.05),治疗后,患儿的食量、食欲均较治疗前显着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的瘦素水平显着低于口服液组(P<0.05)。结论:瘦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能量代谢及调节食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方法使体内瘦素的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可能起到影响食欲及能量消耗的作用,进而达到改善厌食症状的目的。
二、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9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92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应用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疗法 |
2 推拿疗法 |
3 贴敷疗法 |
4 捏脊疗法 |
4.1 单纯捏脊法 |
4.2 联合捏脊 |
5 刮痧疗法 |
6 特色疗法 |
7 结语 |
(2)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及黏膜免疫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案 |
4.1 分组方法 |
4.2 治疗方法 |
4.3 用药疗程及观察方法 |
5 评价指标 |
5.1 一般情况 |
5.2 疗效观察 |
5.3 证候评分 |
5.4 实验室指标 |
5.5 复发率 |
5.6 安全性评价 |
6 疗效及安全判定标准 |
6.1 食欲不振疗效标准 |
6.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
6.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结果 |
8.1 一般资料描述 |
8.2 疗效比较 |
8.3 主症积分比较 |
8.4 次症积分比较 |
8.5 唾液SIgA含量比较 |
8.6 复发率比较 |
8.7 安全性分析 |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疗效分析 |
1.3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1.4 唾液SIgA含量分析 |
2 立法依据 |
3 健脾助运汤的方义及药理分析 |
3.1 方义分析 |
3.2 基础方药药理分析 |
4 厌食与唾液SIgA的相关性 |
4.1 唾液SIgA是“脾在液为涎”的具体体现 |
4.2 唾液SIgA是“脾为之卫”的具体阐释 |
4.3 厌食患儿唾液SIgA含量变化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小儿厌食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学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
1.1 定义及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证型分类 |
1.4 中医内治法 |
1.5 中医外治法 |
1.6 小结 |
2 西医学对小儿厌食的病因研究及治疗现状 |
2.1 病因研究 |
2.2 治疗方法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配合针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联合组 |
3 疗效分析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标准[3]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4.2 两组治疗前后尿D-木糖排泄率、锌、血红蛋白的水平比较 |
3.4.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
3.4.4 安全性分析 |
4 讨 论 |
(4)针刺四缝穴联合异功散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对象与分组 |
1.2治疗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表1)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表2) |
3 讨论 |
(5)小儿康颗粒联合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6)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
2.西医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选择 |
2.治疗与观察方法 |
3.统计结果及分析 |
4.安全性评价 |
5.病例脱落剔除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2.以脾虚食积证辨小儿厌食的立题依据 |
3.以健脾、运脾、醒脾、消积四法为治疗法则 |
4.以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的组方依据 |
5.方中单味药具体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小儿厌食的中西医综述 |
1.小儿厌食的中医研究进展 |
2.小儿厌食的西医研究进展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小儿厌食临床观察表 |
附件2 小儿厌食症证候分级量化表 |
附件3 合并用药记录表 |
附件4 知情同意书 |
附件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针刺四缝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4.1 治疗组 |
1.4.2 对照组 |
1.5 临床观察指标 |
1.5.1 临床证候观察 |
1.5.2 临床证候积分的计算方法 |
1.5.3 病情分级标准 |
1.5.4 实验室检查 |
1.6 疗效判定方法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临床证候积分的比较 |
2.3 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 |
2.4 治疗组刺液中瘦素的比较 |
3 讨论 |
(8)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成人食欲不振个案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 |
2 讨论 |
(9)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及体重比较 |
2.2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
2.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10)针刺四缝穴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观察指标 |
1.7.1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
1.7.2 疗效标准 |
1.7.3 实验室检测指标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疗效 |
2.2 症状积分 |
2.3 瘦素水平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四、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9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应用近况[J]. 龙娟,任梦瑶,赖海艳,邓坤,易蔚.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3)
- [2]健脾助运汤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及黏膜免疫机制初探[D]. 晏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配合针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J]. 黄国定,黄玲,林宁. 中医外治杂志, 2021(02)
- [4]针刺四缝穴联合异功散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效果观察[J]. 张洁,陈华,韩桃. 中国乡村医药, 2021(05)
- [5]小儿康颗粒联合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的疗效[J]. 张明珠,农雪艳,李裕玲,黄嘉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10)
- [6]养脾肥儿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徐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针刺四缝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何媛,林洁. 辽宁中医杂志, 2019(10)
- [8]一次性针刺四缝穴治疗成人食欲不振个案报道[J]. 姚睿,巩尊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7)
- [9]醒脾养儿颗粒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J]. 张健,赵小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21)
- [10]针刺四缝穴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 董玲,肖楸钶,杨璐,郑珊,何素蓉,曹霞.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