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镇海区地方化工行业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玲燕[1](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郭迪文[2](2020)在《众创空间项目前期开发的关键环节研究 ——以S空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众创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全国各地众创空间的建设规模和总数快速增长。众创空间的前期开发得当与否,对于项目的持续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众创空间项目对于前期开发中的关键环节认识不足并产生决策失误,导致了项目后续难以持续运营,甚至整个项目失败。因此,系统研究和评估众创空间前期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分析提炼其存在的普适性问题,明确解决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的主要思路是“确定研究对象—寻找常见问题—建立开发路径—案例分析—研究结论”。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阅读了上百篇文献,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实地深度走访了6家众创空间,与多位众创空间的开发者、一些创业者和政府公职人员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发放了调查问卷,并选取S空间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众创空间前期开发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区位选择不佳、经营模式不合理、招商方向模糊、设计不当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关键环节的开发路径,认为区位选择要考虑经济、科技、交通、土地成本等因素,经营模式要考虑运营团队能力、创投市场成熟度、地方配套政策等因素,招商方向上要考虑当地企业需求和经济发展导向,设计上要对健康、共享、美学、生活等需求进行考虑。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后续的众创空间前期开发提供借鉴,使其运行更为高效,风险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肖永芹[3](2007)在《我国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化工区是化工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支配和导向作用的城区,伴随我国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而形成壮大起来。化工区在发展过程中,现有经济结构刚性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现有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区域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要的化工区——宁波市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及存在问题并从循环经济角度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研究了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主要从概念及研究范围上对化工区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探讨了我国化工区的类型及分布,最后对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三、四、五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分析,对我国重要的化工区——宁波市镇海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三章研究了镇海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化工产业发展的关系,首先对镇海区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化工产业是镇海区的支柱产业、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及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三方面重点介绍了化工产业与镇海区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的关系。第四章通过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建立对镇海区2000—2005年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镇海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从循环经济角度探讨了镇海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对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王凯[4](2019)在《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其实质是政府依照市场价,出让部分公共项目管理权,委托社会机构提供大众需要物品或服务,以达到政府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预期过程。本文以宁波市镇海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为研究课题,立足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进行大量资料的阅览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的思路,在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整个工作系统分析、镇海做法经验提炼改进两个方面上体现创新。第一部分以公益性项目和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念入手,划清公益性项目服务外包的边界条件,并分别从新公共管理、委托代理和公共治理三个角度进行理论阐述,以此来论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着重解析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常规思路和方法,首先从服务外包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环节两个层面,来论述整个系统运作的总体架构;其次从政府引入市场工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流程与方式、政府对服务外包效果的反馈三个层面来论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科学性。从系统宏观到环节微观,进一步说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既严谨规范,又不失主动灵活。第三部分重点是对镇海区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实践与分析,通过对单位内部档案的翻阅,首先从镇海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论述了镇海管理特有模式的形成;其次,从实例中归纳了镇海做法的特点,总结了优点,提炼了经验;最后从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镇海做法存在服务内容市场空白、授权许可制度不足、市场行为规范缺失、政府关键性指挥控制权失灵、服务评估体系缺陷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关建议,需建立法律、市场、科技相结合的培育机制,完善市场行为规范,强化监管机构职权,实现政府关键性指挥控制权保证,完善服务评估体系等,对目前镇海做法形成合理对策,有助于其进一步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政府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可以作为我国其他地区政府服务外包实践的参考和指导。
郝雅立[5](2018)在《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公共冲突是事关公共利益、涉及公共事务的冲突。在当前的公共冲突治理中,虽然意识到新闻议题对于冲突及其治理的重要性,但缺乏对新闻建构的认识,缺少对新闻建构层次的分析,对新闻议题框架的作用方式和条件要求缺乏深刻的理解,只采取简单的压制或强化方式,却往往强化了一些新闻议题框架的负面影响,弱化了一些新闻议题框架的正面影响,造成公共冲突治理中新闻建构功能发挥的不合理。在媒介化社会时代,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日显强烈。公共冲突的爆发、升级和扩散需要有能够引发公共冲突的信息,需要新闻信息在关键人群中传播,需要较迅速的传播速度,需要信息内容能够引发公众的对立和共鸣,还需要新闻信息的持续供给。公共冲突治理也需要有助于冲突平息、化解、转化的信息,需要新闻信息对关键人群产生影响,并能够被广泛接受,需要引发对抗的信息不断消减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强化了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要求发挥新闻建构的合理功能。新闻信息是媒体对社会事件的建构性产品,媒体的新闻建构多集中于公共领域中具有争议性、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从结构分析来看,媒体的新闻建构包括表层建构和深层建构两个层次。新闻的表层建构主要是报道形式的建构,即新闻信息内容的主题选择、内容编排、叙述形式和态度倾向等;新闻的深层建构主要是议题框架的建构,即媒体新闻信息的提供方式及其为受众提供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思路和评判标准。媒体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双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对冲突事件的认知、情绪、评价和行动意向,从而左右公共冲突发展进程及其治理效果。根据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功能,新闻建构方式可分为:“挑火式”“灭火式”“化解式”和“转化式”四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公共冲突的潜在期、爆发期、升级期和平息期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为公共冲突的治理设置障碍或提供机遇。新闻建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背景条件、媒体条件、受众条件和传受匹配条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作用条件,使媒体新闻建构与公共冲突治理需要相契合,进而充分发挥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治理的正面功能,并使其负面功能受到相应的抑制和转化。
冯敬俊[6](2013)在《主体功能区引导下区域建设用地调控政策响应研究 ——基于DPSIR框架的系统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尤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各个区域建设用地拓展迅速,到处进行新城——尤其是工业园区建设,不仅造成产能过剩,而且土地利用粗放,占用农用地过多,一方面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导致生态敏感区环境退化。为了协调“开发”和“保护”,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我国于2010年正式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划根据开发强度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种主体功能区,以协调空间开发格局。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差异化的土地政策响应,尤其是建设用地调控的响应,促使主体功能区战略能够落到实处。本研究在梳理了建设用地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对土地利用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DPSIR模型归纳了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和压力,建立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概念模型;然后,进一步将主体功能区划下的差异化政策响应融合到该模型上。由于在既定的主体功能划分下,区域将采取相适应的差异化响应政策,对区域建设用地扩张以及耕地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区域建设用地扩张调控的概念模型,通过改变人口与土地政策参数调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与制衡效果。本研究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建设用地扩张模型,模型划分为主体功能区政策子系统、建设用地子系统,人口社会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耕地子系统五个子系统,从逻辑上梳理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将模型的各部分进行参数刻画。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利用DPSIR分析框架及因子分析方法寻找建设用地扩张的核心驱动因素,形成差异化的政策响应,通过调节不同的主体功能政策参数值得到不同的模拟情景。研究发现系统动力学将人口、土地政策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调控有机结合,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人口、土地政策情景下,地方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地均产出、单位工业用地第二产业产出等观测指标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模型情景模拟的分析后,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管理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尤其是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为出发点进行了反思,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指标的分解和落实缺乏一定的弹性和差异性;并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相规划协调、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与耕地保有量指标控制与主体功能区划相协调、“两规”与主体功能区划相协调,以及建设用地规模的考量和测算、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流量指标的控制与空间层面上城市之间的指标协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柴燃[7](2012)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物流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已经认识到发展城市物流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的物流规划理论,解决和处理当前城市物流规划中的具体问题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物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物流起决定作用,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其次,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的定义、原则和具体实施流程,认为城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应既立足于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及因素,又要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本文提出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的流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镇海区现代物流的战略发展思路、功能定位、布局规划、实施方案等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成果。
刘勤兵[8](2013)在《“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分析 ——以宁波PX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发起因素,发展过程,并探索解决方法,对当前社会的稳定,人民内部关系的和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5日至29日发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的镇海“PX事件”作为分析案例,把社会物理学中的社会燃烧理论作为理论研究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在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叙述中,从社会学的视角揭示当前中国环境群体事件的发生原因(燃烧材料)、社会舆情(助燃剂)和政府处置方法(导火索),展现其背后所暴露出的问题,最终探索出政府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合适对策。本文在揭示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实践逻辑过程中,将描写“宁波PX事件”过程的动态性融入结构分析框架的静态性,使每一个静态要素的分析中都充斥着动态的事件描述。本文在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运用集体行为理论分析宁波PX事件。得出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燃烧材料——阶层分化、政府公信力丧失、GDP至上而不考虑民众感受、类似事件的影响、民主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利益诉求渠道障碍;助燃剂——微博引起的舆论扩散、谣言传播;点燃温度——政府和本地媒体的不作为、错误判断事件性质、采用强硬手段压制民众。对类似宁波PX事件应该采取多管齐下的治理措施,如调节利益分配机制以缓解贫富分化的矛盾,公开真实信息以抵制谣言传播,用和平的协商手段解决群体性事件等。笔者把整个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因素,放进一个立体的理论框架中,每个因素的分析中都融入笔者个人的观点,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并对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提出了科学、可行、全面的对策。在理论层面,加深了读者对社会冲突理论、集体行为理论、群体心理学理论等的深入认识;在实践层面,对地方政府有参考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杨晓仙[9](2010)在《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与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宁波市镇海区作为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化工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日益显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重化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提出“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的概念;以《生态县建设指标(修订稿)》和《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试行)》两套指标作为参考,构建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二次灰色关联法对镇海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多角度评价;对镇海区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分析,即以2003-2007年为时间序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和以2007年为时间节点的区域工业污染源分析,弥补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法中截面分析存在的不足;最后对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进行SWOT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通过二次灰色关联分析可知,镇海区的生态建设现状总体较好,但在工业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减排等方面还有待改进。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分析可知,工业CODcr排放量和工业SO2排放量的拟合曲线已经出现拐点,工业氨氮未出现拐点,而三者的排放主要来自于重化工业中的石油加工业和化学工业,且主要分布在蛟川街道;预计工业CODcr和工业SO2排放量将随经济增长而进一步下降,而工业氨氮的排放尚未出现拐点,应当引起重视。镇海区在自然环境、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基础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文提出努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控制和严格环保监管等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二次灰色关联法对镇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法对镇海区工业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卢伟[10](2015)在《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以镇海经济开发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以来,各地区通过集聚公共资源,以建设开发区的形式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进外资,创造就业,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和经济实力,成为全国各地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从经济学来看,开发区是不少地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也是我国各地区实施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试验田”。然而,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开发区也面临着发展困境。本文拟从我国开发区数量最多的省级开发区入手,通过分析省级开发区存在的问题,对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方向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建设性对策。第一部分,以开发区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开篇,分两个部分介绍,首先对我国开发区的概念和类型做一基本的界定,并提出开发区转型与升级的具体内涵。其次,提出并介绍关于开发区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等研究密切相关的经济、地理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对我国省级开发区主要发展历程做全面的回顾和分析。首先,回顾我国省级开发区的发展沿革,主要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其次介绍我国省级开发区的主要分布情况,指出其与地理空间方面的关联性;再次介绍目前我国省级开发区几类主要的管理体制;最后提出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功能定位、产业结构、恶性竞争、职能权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第三部分,对我国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对我国目前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历史必然性和建立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主要表现在立足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建立投资服务型园区、建设城市综合功能性园区和建立循环经济四个方面进行转型与升级。第四部分,主要以浙江省镇海经济开发区为例,剖析该开发区发展现状,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尝试探索该园区的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和具体对策,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略谈镇海区地方化工行业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镇海区地方化工行业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
2.2 基础数据介绍 |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
2.2.3 工业普查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
3.3 讨论与小结 |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1.2 扩张规模特征 |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产业结构特征 |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2.2 退出规模特征 |
4.2.3 空间分布特征 |
4.2.4 更新路径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
5.2.4 数据标准化 |
5.2.5 指标权重确定 |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
6.3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2)众创空间项目前期开发的关键环节研究 ——以S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创客空间 |
2.1.2 孵化器 |
2.1.3 众创空间 |
2.2 众创空间的特征 |
2.2.1 高度开放的公共空间 |
2.2.2 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
2.2.3 创新民主化 |
2.2.4 共享空间 |
2.3 众创空间前期开发的关键环节 |
2.3.1 区位选择 |
2.3.2 经营模式选择 |
2.3.3 招商方向选择 |
2.3.4 设计选择 |
2.4 小结 |
第三章 众创空间项目前期开发的主要问题分析 |
3.1 区位选择问题 |
3.2 经营模式选择问题 |
3.3 招商方向选择问题 |
3.4 设计问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众创空间项目前期开发的关键环节与开发路径分析 |
4.1 众创空间前期关键环节与开发路径 |
4.2 区位选择开发要点 |
4.3 经营模式选择开发要点 |
4.4 招商方向选择开发要点 |
4.5 设计开发要点 |
第五章S空间项目前期开发的案例研究 |
5.1 项目简介与资料整理 |
5.2 案例分析:S空间项目开发前期关键环节及开发路径研究 |
5.2.1 S空间项目的区位选择分析 |
5.2.2 S空间项目的经营模式分析 |
5.2.3 S空间项目的招商方向选择分析 |
5.2.4 S空间项目的设计分析 |
5.3 S空间开发效果及经验总结 |
5.3.1 项目开发效果分析 |
5.3.2 项目运营经验总结 |
5.4 众创空间前期开发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附录 众创空间前期开发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2.1 化工区的界定 |
2.2 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 我国化工区的类型及分布 |
2.4 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镇海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化工产业发展的关系 |
3.1 镇海区基本情况 |
3.2 化工产业是镇海区的支柱产业 |
3.3 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己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
3.4 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
第四章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3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五章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发展循环经济是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5.2 镇海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 |
5.3 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 |
5.4 建立循环型服务业 |
5.5 建立循环型农业 |
5.6 建立循环型城区 |
第六章 结论和设想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当前研究现状 |
1.2.1 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公益性项目与服务外包的概念 |
2.1.1 公益性项目的概念 |
2.1.2 服务外包的概念 |
2.2 公益性项目服务外包的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3 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常规思路 |
3.1 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总体架构 |
3.1.1 服务外包的基本原则 |
3.1.2 服务外包的管理环节 |
3.2 政府导向社会参与管理的引入环节 |
3.2.1 社会参与引入到政府管理的切入点 |
3.2.2 服务准入的规范制定 |
3.2.3 竞争市场培育 |
3.3 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的流程与方式 |
3.3.1 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流程 |
3.3.2 招标购买方式 |
3.3.3 非招标购买方式 |
3.3.4 其他购买方式 |
3.4 政府对服务外包效果的反馈环节 |
3.4.1 政府主导下的评价机制 |
3.4.2 社会主导下的监督机制 |
3.5 常规做法的缺陷 |
4 镇海区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实践与分析 |
4.1 镇海区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践 |
4.1.1 镇海区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历史沿革 |
4.1.2 镇海做法的成熟 |
4.2 镇海做法及其特点 |
4.2.1 政府引入社会力量的过程特点 |
4.2.2 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特点 |
4.2.3 政府评价管理的环节特点 |
4.3 镇海做法的优点 |
4.3.1 促进政府管理效能的提升 |
4.3.2 推动水利行业发展的利好 |
4.4 镇海做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4.4.1 服务内容市场空白 |
4.4.2 授权许可制度不足 |
4.4.3 受托方行为规范缺失 |
4.4.4 政府关键性指挥控制权失灵 |
4.4.5 服务评估体系缺陷 |
4.4.6 监管制度的不严 |
5 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法律、市场、科技相结合的培育机制 |
5.2 构建授权许可与责任承担双重制度规范 |
5.3 完善受托方外部和内部的行为规范 |
5.4 政府关键性指挥控制权的实现途径 |
5.5 完善服务评价体系 |
5.6 强化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闻建构的研究 |
二、关于媒体管理的研究 |
三、关于公共冲突与冲突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新闻建构与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核心概念阐析 |
二、研究理论支撑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思路设计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第一节 公共冲突发展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一、冲突产生依赖引发冲突的信息 |
二、冲突发展依赖信息在关键人群中扩散 |
三、冲突升级依赖信息引发公众的对立和共鸣 |
四、冲突扩散依赖信息的快速传播 |
五、冲突持续依赖信息不间断传播 |
第二节 公共冲突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一、依赖有助于弱化对立的信息 |
二、依赖能影响关键人群的信息 |
三、依赖能被广泛接受的信息 |
四、依赖引发对抗的信息不断减少 |
第三节 现代媒体强化了公共冲突对新闻的依赖 |
一、信息提供海量化 |
二、信息提供精准化 |
三、突破信息时空约束 |
四、信息多对多自主交互功能 |
五、利用的便捷性 |
第二章 媒体新闻的建构性 |
第一节 新闻建构的层次与特点 |
一、媒体与受众对社会事实的双重建构 |
二、媒体新闻的表层建构与深层建构 |
三、媒体新闻建构的特点与风格 |
第二节 影响媒体新闻建构的主要因素 |
一、媒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
二、媒体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新闻建构的八种话语策略 |
一、变换背景 |
二、引导想象 |
三、渲染情节 |
四、凸显后果 |
五、贴注标签 |
六、隐性评价 |
七、归因定位 |
八、行动倡议 |
第三章 新闻表层建构对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公共冲突主体意识结构四要素 |
一、事实认知 |
二、情绪波动 |
三、价值判断 |
四、行动意向 |
五、公共冲突主体意识结构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闻的表层建构:报道形式建构 |
一、新闻报道的主题 |
二、新闻报道的文本形式 |
三、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 |
第三节 新闻表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话语策略 |
一、影响事实认知的话语策略 |
二、引发情绪波动的话语策略 |
三、引导价值判断的话语策略 |
四、影响行动意向的话语策略 |
第四节 新闻表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作用机制 |
一、博取普遍关注 |
二、引导偏差认知 |
三、激发对立情感 |
四、强化群体共识 |
第四章 新闻深层建构对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深层建构:议题框架建构 |
一、新闻的议题框架及其作用 |
二、新闻议题框架与报道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
第二节 与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相关的四类新闻议题框架 |
一、刺激冲突爆发和升级的新闻议题框架 |
二、有助冲突平息的新闻议题框架 |
三、促进冲突化解的新闻议题框架 |
四、引导冲突转化的新闻议题框架 |
第三节 新闻议题框架的引导机制 |
一、引导冲突爆发和升级的机制 |
二、引导冲突平息的机制 |
三、引导冲突化解的机制 |
四、引导冲突转化的机制 |
第五章 新闻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条件 |
第一节 媒体条件 |
一、媒体数量与多元化程度 |
二、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
三、新闻发布规制的合功能性 |
四、新闻传播与冲突事件时差 |
第二节 受众条件 |
一、新闻信息需求 |
二、新闻信息的获得能力 |
三、对媒体及其信息的信任程度 |
第三节 传受匹配条件 |
一、媒体关注与受众兴趣的契合 |
二、新闻信息需求与有效供给间的不平衡 |
三、新闻价值倾向与受众价值偏好的一致 |
四、新闻信息内容与受众预期相吻合 |
五、受众经验的欠缺与新闻建构的弥补 |
第六章 新闻建构方式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公共冲突及其治理进程的新闻建构方式 |
一、挑火式新闻建构方式 |
二、灭火式新闻建构方式 |
三、化解式新闻建构方式 |
四、转化式新闻建构方式 |
第二节 四类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各阶段的影响 |
一、在公共冲突潜在期的影响 |
二、在公共冲突爆发期的影响 |
三、在公共冲突升级期的影响 |
四、在公共冲突平息期的影响 |
第三节 新闻建构影响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单案例分析 |
一、案例陈述与新闻报道呈现 |
二、新闻报道数量结构对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影响 |
三、议题框架结构对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影响 |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与讨论 |
第四节 新闻建构影响公共冲突治理效果的两案例比较 |
一、两则案例的陈述与新闻议题呈现 |
二、新闻议题框架比较与公共冲突发展进程分析 |
三、新闻议题框架比较与公共冲突治理效果分析 |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与讨论 |
第五节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一、利用潜在期的新闻议题抑制和转化冲突的负面功能 |
二、冲突治理从跨阶段性的新闻议题中寻求治理依据 |
三、根据新闻议题的区分度预见冲突平息后的发展趋势 |
四、以整体观、全局观的新闻议题促成冲突转化的实现 |
第七章 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中作用的合理发挥 |
第一节 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中的作用 |
一、判断新闻建构作用性质的标准:是否与冲突治理需要相契合 |
二、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的正负作用 |
第二节 以框架识别预判新闻建构对冲突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 |
一、意识到新闻建构中议题框架的存在 |
二、识别不同的新闻议题框架 |
三、预判议题框架对冲突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 |
第三节 以条件管理发挥新闻建构在冲突治理中的合理作用 |
一、改变新闻建构发挥负面作用的条件 |
二、强化新闻建构发挥正面作用的条件 |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主体功能区引导下区域建设用地调控政策响应研究 ——基于DPSIR框架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定位 |
2 研究进展 |
2.1 建设用地相关研究 |
2.1.1 建设用地扩张及其机理研究 |
2.1.2 建设用地调控的技术与政策研究 |
2.2 主体功能区相关研究 |
2.2.1 主体功能区内涵研究 |
2.2.2 主体功能区政策研究 |
2.3 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3 研究设想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总体思路 |
3.1.1 研究内容 |
3.1.2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系统动力学方法 |
3.2.2 DPSIR模型及分析框架 |
3.2.3 DPSIR与SD融合的建设用地扩张调控概念模型 |
3.3 案例选择 |
3.4 技术路线 |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设用地扩张模型的构建 |
4.1 建设用地扩张的理论基础 |
4.1.1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D)的基础理论 |
4.1.2 制衡建设用地扩张的压力(P)的基础理论 |
4.2 主体功能区下的建设用地扩张概念模型 |
4.2.1 基于建设用地扩张的理论基础的DPSIR概念模型 |
4.2.2 主体功能区引导下基于DPSIR与SD融合的分析框架 |
4.2.3 基于DPSIR框架的主体功能区系统动力学概念模型 |
4.3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建设用地扩张SD模型的建立 |
4.3.1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3.2 模型构建的目的与边界 |
4.3.3 系统变量设计 |
4.3.4 模型各子系统逻辑关系分析 |
4.3.5 模型方程的建立 |
5 主体功能区规划下建设用地调控情景模拟 |
5.1 镇海案例:1997~2010年规划期建设用地扩张回顾 |
5.1.1 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总体情况 |
5.1.2 建设用地规模演变 |
5.1.3 建设用地结构演变 |
5.1.4 建设用地效益效率分析 |
5.1.5 存在问题及启示 |
5.2 镇海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与压力实证分析 |
5.2.1 镇海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的实证分析 |
5.2.2 镇海区建设用地扩张核心驱动因子(D)的实证探究 |
5.2.3 镇海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压力(Pressure)的实证分析 |
5.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镇海区建设用地扩张模拟 |
5.4 主要变量预测 |
5.4.1 人口社会子系统主要变量预测 |
5.4.2 经济发展子系统主要变量预测 |
5.4.3 建设用地子系统主要变量预测 |
5.5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5.1 子系统合理性检验 |
5.5.2 历史数据温和性检验 |
5.6 模型情景模拟与结果分析 |
5.6.1 情景及参数确定 |
5.6.2 情景模拟对比分析 |
5.6.3 仿真模拟结果及情景间对比分析 |
5.6.4 情景模拟小结 |
5.7 基于情景模拟结果的区域建设用地管理政策 |
5.7.1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思考 |
5.7.2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与耕地指标的思考 |
5.7.3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两规”衔接的思考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6.2.1 研究的创新点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模型方程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1 区域 |
2.1.2 区域经济 |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 城市物流理论 |
2.2.1 物流概述 |
2.2.2 城市物流 |
2.3 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理论 |
2.3.1 战略 |
2.3.2 战略规划 |
2.3.3 城市物流战略规划 |
2.4 小结 |
3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物流发展 |
3.1 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3.1.1 城市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
3.1.2 城市物流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3.1.3 城市物流有助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 |
3.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物流的影响 |
3.2.1 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决定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
3.2.2 区域经济影响城市物流的运作模式 |
3.2.3 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影响城市物流的发展 |
3.2.4 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结构影响城市物流的空间分布结构 |
3.3 小结 |
4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的理论构架 |
4.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的定义 |
4.2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的原则 |
4.3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的步骤 |
4.3.1 环境分析 |
4.3.2 战略分析与选择 |
4.3.3 战略制定 |
4.3.4 战略实施与控制 |
4.4 小结 |
5 镇海区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 |
5.1 镇海区及其城市物流发展概况 |
5.1.1 镇海区简介 |
5.1.2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概况 |
5.2 环境分析与评价 |
5.2.1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 |
5.2.2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研究 |
5.3 战略分析与选择 |
5.3.1 镇海区区域经济发展因素 |
5.3.2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SWOT 分析 |
5.3.3 总结 |
5.4 战略制定 |
5.4.1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 |
5.4.2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目标定位 |
5.4.3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功能定位 |
5.4.4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水平定位 |
5.5 战略实施与控制 |
5.5.1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实施战略指导思想 |
5.5.2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的实施方案 |
5.5.3 镇海区城市物流发展重要节点影响分析 |
5.6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分析 ——以宁波PX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宁波 PX 事件过程概述 |
2.1 事件概况 |
2.2 事件背景 |
2.3 事件发生过程 |
3 事件-过程中各种结构性因素的分析 |
3.1 宁波 PX 事件“燃烧材料”的汇聚 |
3.2 宁波 PX 事件“助燃剂”的添加 |
3.3 宁波 PX 事件达到“点燃温度”的导火索 |
4 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探索 |
4.1 消除引起环境群体性事件“燃烧材料” |
4.2 掌控冲突产生的“助燃剂” |
4.3 切断冲突产生的“导火索” |
5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2 重化工地区生态建设研究动态 |
2.1 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 |
2.1.1 工业生态学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国内外典型重化工业基地 |
2.2.1 国内典型案例 |
2.2.2 国外典型案例 |
2.3 重化工业基地环境问题研究 |
2.3.1 重化工业基地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
2.3.2 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是必然选择 |
2.4 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手段 |
2.4.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2.4.2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镇海区生态建设现状评价及分析 |
3.1 评价指标及标准的确定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2 评价标准的确定 |
3.2 二次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
3.2.1 一次灰色关联 |
3.2.2 二次灰色关联 |
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3.3.1 评价结果 |
3.3.2 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镇海区环境污染情况分析 |
4.1 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4.1.1 EKC 模型的构建 |
4.1.2 指标的选取 |
4.1.3 EKC 特征原因分析 |
4.1.4 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 |
4.2 污染源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
4.2.1 工业结构类型分布 |
4.2.2 主要行业分布 |
4.2.3 主要区域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 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必要性分析 |
5.1 重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
5.1.1 重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5.1.2 镇海区产业发展方向 |
5.2 SWOT 分析 |
5.2.1 有利条件 |
5.2.2 不利条件 |
5.2.3 机遇 |
5.2.4 挑战 |
5.3 必要性分析 |
5.3.1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5.3.2 建设国家级石化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 |
5.3.3 加速生态区建设的有力支持 |
5.4 本章小结 |
6 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对策及保障措施 |
6.1 对策及建议 |
6.1.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构建生态型产业 |
6.1.2 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和园区生态化改造 |
6.1.3 加强污染控制,强化末端治理 |
6.1.4 严格环保监管,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
6.2 保障措施 |
6.2.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6.2.2 改革完善指标考核体系 |
6.2.3 引进创新科技和技术力量 |
6.2.4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6.2.5 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以镇海经济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开发区的概念及类型 |
2.1.2 省级开发区的概念 |
2.1.3 开发区转型与升级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2.3 区域增长极理论 |
3 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 |
3.1 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历程 |
3.1.1 初创起步阶段(1984-1989) |
3.1.2 高速扩张阶段(1990-2002) |
3.1.3 清理整顿阶段(2003-2006) |
3.1.4 规范成熟阶段(2007-至今) |
3.2 省级开发区分布特征 |
3.3 省级开发区主要管理模式列举 |
3.3.1 准政府管委会模式 |
3.3.2 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合一模式 |
3.3.3 以企业独立法人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
3.4 省级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发展定位盲目化 |
3.4.2 产业同构产生不良竞争 |
3.4.3 政策扶持和可用资源不断弱化 |
3.4.4 管理体制滞后 |
4 镇海经济开发区现状分析 |
4.1 镇海经济开发区基本概况 |
4.1.1 园区创建发展回顾 |
4.1.2 产业发展情况 |
4.1.3 园区主要经济指标 |
4.1.4 园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情况 |
4.2 镇海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优势 |
4.2.1 区位优势 |
4.2.2 公共服务优势 |
4.2.3 特色产业园优势 |
4.3 镇海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劣势 |
4.3.1 资源要素瓶颈 |
4.3.2 管理体制制约 |
4.3.3 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
4.4 镇海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机遇 |
4.4.1 政策机遇 |
4.4.2 园区整合的机遇 |
4.4.3 山海合作的机遇 |
4.5 镇海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威胁 |
4.5.1 地区同类园区的威胁 |
4.5.2 面临末位淘汰的威胁 |
5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
5.1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然性 |
5.1.1 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5.1.2 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 |
5.1.3 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
5.2 省级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5.2.1 科技创新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
5.2.2 投资环境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
5.2.3 建设综合功能区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
5.2.4 发展循环经济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取向 |
5.3 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主要方向 |
5.3.1 立足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 |
5.3.2 建立投资服务型园区 |
5.3.3 提升园区城市综合功能性 |
5.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5.3.5 整合空间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
5.4 镇海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对策 |
5.4.1 发挥支柱产业的集聚效应 |
5.4.2 做好整合提升,创新管理模式 |
5.4.3 培育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
5.4.4 优化空间结构,加快产城一体化建设 |
5.4.5 重视科技创新,招商重在引“智” |
5.4.6 打好园区特色品牌 |
5.4.7 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园区服务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略谈镇海区地方化工行业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2]众创空间项目前期开发的关键环节研究 ——以S空间为例[D]. 郭迪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我国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D]. 肖永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2)
- [4]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服务外包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D]. 王凯. 宁波大学, 2019(06)
- [5]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D]. 郝雅立. 南开大学, 2018(03)
- [6]主体功能区引导下区域建设用地调控政策响应研究 ——基于DPSIR框架的系统动力学模拟[D]. 冯敬俊. 浙江大学, 2013(02)
- [7]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D]. 柴燃.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
- [8]“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分析 ——以宁波PX事件为例[D]. 刘勤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9]镇海区建设生态型重化工业基地对策研究[D]. 杨晓仙. 宁波大学, 2010(02)
- [10]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以镇海经济开发区为例[D]. 卢伟. 宁波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