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制品中细菌热原质的消除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梁辰[1](2018)在《复用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了解医院复用手术器械使用后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研究复用手术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中内毒素去除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复用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限值提供实验数据,为研究复用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去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四家三甲医院,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分别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和灭菌后四个时间点进行采样,每家医院每个时间点采集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止血钳、镊子、剪J刀各一把,并将其分为夜间组(夜间急诊手术器械)和白天组(白天手术器械);采集的样本分别放入含600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的托盘中(浸没),浸提约2~6h后,每个样本取5mL浸提液送实验室,用凝胶法和动态显色法分别对手术器械的内毒素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共采集样本9%份,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和灭菌后四个时间点分别为24份;白天组64份,其中器械表面无明显污染组样品32份,有明显污染组32份;夜间组32份。凝胶法: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灭菌后四个时间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阳性率分别为58.3%、37.5%、12.5%和8.3%。白天组在四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43.75%、31.25%、6.25%和0,夜间组在四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88%、50%、25%和25%,灭菌后仍为阳性的样本均来自夜间组,夜间组在四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均高于白天组。动态显色法: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灭菌后四个时间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平均值为92.3 EU/件、26.5 EU/件、10.8 EU/件和5.3 EU/件,清洗前24个样本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最高为882 EU/件,灭菌后24个样本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最高为36 EU/件;白天组在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分别为26 EU/件、16 EU/件、8 EU/件和4EU/件,夜间组在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分别为226 EU/件、48 EU/件、18 EU/件和10EU/件。手术器械经清洗、消毒、灭菌后,表面细菌内毒素消除率分别为 71.3%、88.3%、94.2%。统计学分析表明:凝胶法与动态显色法对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夜间组(清洗前)细菌内毒素含量高于白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手术器械表面是否有肉眼可见明显污染物,其细菌内毒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清洗前至清洗后、清洗后至消毒后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毒后至灭菌后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用手术器械使用后(清洗前)内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未能及时处理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可有效去除部分内毒素,但无法彻底清除,灭菌后仍有部分手术器械上残留内毒素;灭菌对清楚器械表面内毒素作用有限。无论有无可见污染物,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内毒素污染均较为严重,建议所有手术器械应及时进行充分的清洗消毒;若无法及时处理,建议在清洗消毒后增加干热环节,而后在进行灭菌处置。由于不同手术器械内毒素引起的风险程度不同,建议将胸内应用及接触脑脊液的手术器械单独处理,清洗消毒后增加干热环节。
张哲[2](2017)在《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J581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及正交优化试验,对四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透射电镜,对优化前后条件下培养的细菌荚膜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哥伦比亚液体培养基最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与培养条件优化前相比,菌体产量提高了20%,且增加了有荚膜菌体的数量和荚膜厚度。对通过细菌发酵液吸光度预估菌液活菌数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展了J581株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试验成功构建了通过菌液吸光度预估活菌数方法,得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83×108CFU。发酵液经离心后,采用高压裂解法从菌体沉淀中提取多糖,并利用苯酚抽提法去除蛋白。结果,从6L发酵液中获得含28.15%的多糖共1.534 g,经苯酚抽提后,蛋白质含量为3.44%。将提取的荚膜多糖粗提物,采用琼聚糖凝胶柱进行了荚膜多糖纯化,纯化后的多糖经溴化氰活化后与己二酰肼(ADH)形成多糖-酰肼基衍生物,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共价进行结合。利用紫外全波长扫描,对多糖蛋白偶联情况进行了鉴定,同时将偶联物冻干,注射用盐水溶解制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结果表明:经琼聚糖凝胶CL-4B纯化冻干后,测得荚膜多糖的终产量为34.79 mg/L,蛋白含量为0.74%,核酸含量为0.92%,唾液酸含量为12.29%。与多糖最大吸收峰相比,偶联物的吸收峰发生了偏移,表明多糖蛋白偶联成功。制备出了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本项研究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佳的培养条件和荚膜多糖提取、纯化工艺流程,制备出了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乳房炎疫苗研究,很好的预防奶牛乳房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尹敏,张晓杰,臧恒昌[3](2016)在《两种方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Ⅸ的细菌内毒素》文中研究指明人凝血因子Ⅸ(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FⅨ)临床应用于控制与预防B型血友病(先天性九因子缺乏症,又称圣诞节症)的出血[1],包括接受外科手术时的出血控制与预防出血等。人凝血因子Ⅸ作为一种在研的静脉注射制剂,药典未收载其质量标准,热原含量检测为制品研发质量控制中必要的一项生物学安全指标[2-4]。热原检查方法有家兔法和细菌内毒素法,其中家兔法为活体动物实验,能直
张文连[4](2016)在《复方陈皮粉对猪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饲喂复方陈皮粉的试验组和未饲喂复方陈皮粉的对照组的猪粪便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学方法和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两组试验猪胃肠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并通过比较两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复方陈皮粉对猪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复方陈皮粉药效的作用机制。将60头试验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0.2%复方陈皮粉的基础日粮,共计60 d;饲喂过程定期采集新鲜粪便,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末端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两组试验猪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结合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方法分析差异蛋白质,并于NCBI蛋白质数据库比对差异蛋白质种类,进一步研究胃肠道菌群结构;再结合内毒素检测技术分析胃肠道内毒素含量,分析复方陈皮粉对胃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及其释放的内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试验组的猪基本不出现腹泻,对照组有部分猪经常出现腹泻现象。DGGE图谱显示,猪胃肠道菌群物种丰富,两组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条带差异。选取11条DGGE共性条带和特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用BLAST工具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序列进行比对,其中两组的共性条带对应的数据库中最相近菌种为大肠杆菌、厚壁菌门中的不可培养的一个菌种、杆菌门中的不可培养的一个新种和链球菌属的新种。对照组特有条带对应的数据库中最相近菌种为密螺旋体属的新种、变形菌门中的不可培养的一个新种和产气荚膜梭菌属的新种。试验组特有条带对应的数据库中最相近菌种为鼠李糖乳杆菌、柔嫩梭菌属的新种、类肠膜明串珠菌属的新种和嗜酸乳杆菌属的新种。T-RFLP指纹图谱技术检测结果通过RDP数据库查询比对,在两组粪便样品中,相同的T-RFs片段有27个,包括14个属,分别为类芽孢杆菌属、密螺旋体属、微小杆菌属、梭菌属、乳杆菌属、螺杆菌属、优杆菌属、噬纤维菌属、组织菌属、丁酸弧菌属、魏斯氏菌属、片球菌属、链球菌属和硝化螺旋菌属。其中大部分是机会致病菌和动物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成员,仅有少部分为致病菌。对照组的特有片段中对应的细菌种类为有益菌、致病菌和机会致病菌,其中大部分为有害菌和机会致病菌。试验组特有的片段对应的细菌种类虽然也有有益菌、致病菌和机会致病菌,但致病菌和机会致病菌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益菌占多数。通过比较蛋白组学在两组样品中获得的多个差异蛋白点,选择其中7个相对清晰的差异蛋白点通过数据库对比得出其对应的细菌种属为肠炎沙门氏菌、密螺旋体、鼠李糖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小牛葡萄球菌、猪丹毒丝菌。所取的差异蛋白点1个来自试验组中较清晰的蛋白点为鼠李糖乳杆菌,6个来自对照组中较清晰的蛋白点,这六种被鉴定的蛋白质均为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对照组与试验组在饲喂复方陈皮粉初期胃肠道的游离内毒素浓度相差不大,但是在中后期两组的内毒素浓度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对照组的内毒素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试验组虽有略微差异,但幅度不大,呈平稳趋势。第20 d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内毒素浓度差异显着(P<0.05)。综合本实验的各项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复方陈皮粉具有减轻或有效预防猪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复方陈皮粉的药效作用改善了肠道微环境,维持或建立了新的动物肠道菌群平衡,使猪胃肠道菌群趋于更健康状态。因此可认为复方陈皮粉的药效作用可能是与改变、调节体内的微生态系统以达到新的微生态平衡有关。
惠琦[5](2014)在《靶向黑色素瘤重组免疫毒素MSH-PE38KDEL的表达、纯化及其靶向抗肿瘤生物学效应》文中指出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一种,目前仍没有找到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最为有效的方法。重组毒素由于具有特异性高、细胞毒性强的特点,有望成为黑色素瘤(辅助)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可能是最好的方式。本研究利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表面MC1R的结合位点为正常细胞及其它肿瘤的几十倍的巨大差异,并利用促黑色素细胞激素(Melanophore-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可特异性的与恶性黑色素瘤表面的MC1R结合的特性,将α-MSH作为恶性黑色素瘤特异的靶向载体;将绿脓杆菌外毒素PE作为免疫毒素的毒性部分用于杀伤靶细胞,构建了重组毒素MSH-PE38KDEL,以基因工程方式表达黑色素瘤靶向免疫毒素。重组毒素MSH-PE38KDEL的构建与表达。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优化MSH与PE40的链接Linker,确保各自的结构与功能不受影响;然后对PE40进行修饰,降低其免疫原性(PE38),并增加其活性(PE38KDEL);构建了MSH-PE38KDEL基因,将其连接到pET28a、pHis1525表达载体上,构建了pET28a-MSH-PE38KDEL、 pHis1525-MSH-PE38KDEL重组质粒,分别在Rosegami、WH320表达宿主菌内进行了表达,经SDS-PAGE分析及活性测定,最终筛选了高表达且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质粒pET28a-MSH-PE38KDEL。将序列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Rosetta-gamiTM2(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以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同时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配套软件对MSH-PE38KDEL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分析,证明其表达量可占全菌体的10%。重组毒素MSH-PE38KDEL的纯化。利用Western blot对超声破碎后菌体进行分析证明融合蛋白为可溶性表达。对表达后蛋白采用了菌体超声破碎、离心、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及分子筛层析等纯化手段, SDS-PAGE分析MSH-PE38KDEL的纯度,其纯度可达90%以上。重组毒素MSH-PE38KDEL的体外抗黑色素瘤活性。采用α-MSH受体高表达的人黑色素瘤A875细胞及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进行了体外生物活性试验,同时以α-MSH受体低表达的鼻咽癌细胞CNE、乳腺癌细胞MCF及人正常细胞2BS做对照,证明其靶向杀伤作用。MTT检测MSH-PE38KDEL对黑色素瘤细胞A875及B16的杀伤作用在85%以上,而对人正常细胞2BS无杀伤作用。重组毒素MSH-PE38KDEL的体内抗黑色素瘤活性。以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NIH/nu裸鼠体内建立黑色素瘤高转移动物模型。采用了瘤周围注射及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以MSH-PE38KDEL1.1mg/只连续注射10天,可显着抑制肿瘤生长,其抑瘤率>90%,且瘤周注射组肿瘤消失率为30%,静脉注射组肿瘤消失率为40%。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MSH-PE38KDEL有效抑制了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肝内转移;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结果显示,MSH-PE38KDEL抑制了黑色素瘤B16细胞对机体细胞的破坏作用。重组毒素MSH-PE38KDEL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黑色素瘤的效应,毒副作用低,病理及电镜结果显示对实质脏器均未见损伤。MSH-PE38KDEL有望成为靶向治疗黑色素瘤的候选药物。
邓杰,张珂,袁涛,李春阳[6](2013)在《动态显色法检测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检测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细菌内毒素(bacterial endotoxin)含量的动态显色法(kinetic chromogenic assay,KCA)。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acterial endotoxin,BET)稀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制备细菌内毒素标准曲线系列溶液,各浓度均设3个平行孔,分别与动态显色鲎试剂(kinetic chromogenic analysis 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KCA TAL)反应,绘制标准曲线,验证标准曲线的可靠性,确定最佳线性范围、测定范围及最低检测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验证方法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263 x+2.741,R2=0.997,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80,阴性对照的反应时间大于标准曲线最低点的反应时间,各复孔的变异系数(CV)<10%;内毒素浓度在0.022.50 EU/ml时,线性关系良好,LOQ为0.02 EU/ml;3个浓度(2.50、0.50、0.02 EU/ml)标准内毒素检测结果的CV均<5%,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2.50、0.50、0.02 EU/ml)标准内毒素的3批供试品检测结果的CV均<10%,回收率在95%143%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0批次CRM197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回收率在77%118%之间,其中8批样品的内毒素含量合格。结论动态显色法检测CRM197中内毒素的含量精密性和准确性良好,能快速、定量检测样品中的内毒素含量,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CRM197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张峰[7](2013)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工艺优化及工程化设计》文中认为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人体对外来抗原(如细菌、病毒及其它毒素或异物)进行免疫应答的主要物质,又称抗体。血浆来源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按注射途径分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 IVIG)和肌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muscular Immunoglobulin, IMIG),其主要成分为免疫球蛋白G,它是最重要的血浆蛋白之一,分子量为150kDa,在血浆中的含量约为6.6~14.5g/L,约占血浆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含糖2-3%。由于其来源于人体血浆,受原料血浆短缺的影响,人免疫球蛋白的价格昂贵,且市场出现短缺现象。同时,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IVIG需求量的不断增多和IVIG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扩展,IVIG的价值也将持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提高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备过程的收率和质量,以提升现有血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增加市场供应、缓解国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供应紧张的局面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同时对促进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血液制品生产厂家制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制备工艺均采用传统的低温乙醇工艺进行。虽然工艺相同,但收率指标却悬殊较大。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研究,以其能够提升制品收率及产品质量,以达到提升血浆综合利用率的目的。本文在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制备工艺过程中五变因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蛋白分离设备的改进及制备过程中各步骤IgG溶出和聚集行为研究分析,找到影响IgG收率的因素并进行优化。随后,对工艺优化前后的产品收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证明工艺优化的确起到提升收率的目的。同时,对工艺优化后产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以证明在收率提升的基础上,产品的质量指标并未受影响。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制备过程中厂房、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工程化设计,以其为我公司新厂房建设提供依据。
徐堃[8](2010)在《聚偏氟乙烯接枝氨基酸亲和膜及其内毒素脱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进入人或动物的血液系统后,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也会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效应。所以去除医药制品和血液及体液中的内毒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亲和吸附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具有回收率和活性高的优点,同时,因其对内毒素优良的特异选择性已成为近年来内毒素脱除的研究热点。而亲和膜作为亲和膜色谱的一种,相比较传统的色谱填充柱拥有处理量大和便于放大的优点,更适合于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别以L-丝氨酸(Ser),L-精氨酸(Arg)和L-天冬酰胺(Asn)单体分子作为配基,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1,6-己二胺为间隔臂制备亲和膜,用于人血浆中内毒素的脱除。对三种亲和膜的内毒素脱除能力进行比较发现PVDF-Ser亲和膜拥有最好的脱除效果。自制的PVDF-Ser亲和膜组件在lml/min的流速下,对40ml人血浆样品(内毒素含量为0.42 EU/ml)的清除率为48.3%,亲和膜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为0.027EU/cm2;同时亲和膜对人血浆样品的其它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总蛋白(包括各种酶)的损失率为14.9%,白蛋白恢复率为92.6%。为了深入考察PVDF-Ser亲和膜的结构与性质,文章采用FTIR, XPS和SEM等对PVDF-Ser膜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离子强度、pH,流速等对亲和膜吸附内毒素能力的影响,研究了内毒素分子在亲和膜上的吸附动力学。放大后的PVDF-Ser亲和膜组件用于动物实验结果表明,PVDF-Ser亲和膜具有较为理想的血液相容性,不会对血液系统造成毒害作用;亲和膜组件对家猪血液内内毒素的脱除是有效的,可以很好的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浓度,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项庆军,彭良俊,李策生,张智,罗红[9](2010)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与家兔法检测热原的结果进行对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版三部附录中的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制定内毒素限值,用ATi320-06型动态试管仪和该仪器配置的中文软件"生物探针-2002"分析检测结果。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经稀释消除了干扰因素,动态浊度法能定量检测出内毒素含量。实验满足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0.980,回收率:50%≤R≤200%,变异系数符合鲎试剂厂家的建议值CV%<10%。检测结果准确、灵敏、稳定、重现性好,与家兔法检测结果相一致。鲎试剂动态浊度法能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冯小燕[10](2009)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毒素、PTX3、TNF-α的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毒素表达水平,探讨感染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2.通过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PTX3表达水平,研究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3.通过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TNF-α表达水平及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5例,其中进行期12例,稳定期13例及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终点法)检测血浆中内毒素表达水平。第二部分: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7例,其中进行期30例,稳定期27例及正常人对照组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PTX3的表达水平。第三部分: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7例,其中进行期30例,稳定期27例及正常人对照组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组血浆中内毒素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组血浆中内毒素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患者较进行期升高,但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组血浆中PTX3较正常人对照组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稳定期组血浆中PTX3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患者较进行期升高,但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组血浆中TNF-α较正常人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稳定期组血浆中TNF-α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稳定期较进行期患者升高,但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着内毒素的高表达,表明在银屑病患者中存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灶,提示由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可能是诱发银屑病发病、病程迁延的因素之一。今后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内毒素的含量变化,有助于指导银屑病的治疗和预防。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着PTX3的高表达,PTX3作为一种炎症急性反应蛋白,是一种新的炎症介质,进一步证实在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感染灶。随着疾病的转归,PTX3含量反而升高可能与稳定期患者体内仍然存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或是由于样本量不大以致于无统计学意义。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着TNF-α的高表达,TNF-α具有炎症性介质作用,可通过促使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促进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炎症细胞聚集与黏附、微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强等炎症性改变,这可能与银屑病的炎症发生相关。
二、蛋白制品中细菌热原质的消除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制品中细菌热原质的消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复用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热原及内毒素相关 |
1.2 概况 |
1.3 热原的危害 |
1.4 国外内毒素相关报道 |
1.5 国内内毒素污染现况 |
1.6 热原检测方法进展 |
1.7 手术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
1.8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凝胶法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含量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前准备 |
2.4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
2.5 研究方法 |
2.6 试验方法 |
2.7 试验结果 |
2.8 讨论 |
第三部分 显色基质法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含量定量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前准备 |
3.4 研究设计与试验对象 |
3.5 研究方法 |
3.6 试验方法 |
3.7 试验结果 |
3.8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4.1 结论及建议 |
4.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荚膜多糖疫苗研究进展 |
1 荚膜多糖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
2 荚膜多糖的生物学作用 |
3 荚膜多糖的提取纯化 |
3.1 去除菌体和收集总糖 |
3.2 去除核酸与蛋白质 |
4 荚膜多糖疫苗作用机制 |
5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的研究 |
6 展望 |
第二章 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菌种的鉴定与发酵 |
1.2.2 培养基外加营养成分的筛选 |
1.2.3 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 |
1.2.4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 |
1.2.5 菌体的电镜观察 |
2 结果 |
2.1 培养基的筛选 |
2.2 外加营养成分的筛选 |
2.3 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 |
2.4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及验证 |
2.5 菌体的透射电镜图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对小鼠病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实验动物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细菌的培养 |
1.2.2 吸光度预估活菌数方法的建立 |
1.2.3 对小鼠致病性检测 |
2 结果 |
2.1 吸光度与活菌数关系 |
2.2 小鼠发病死亡情况 |
2.3 死亡小鼠病理剖检情况 |
2.4 细菌检测结果 |
2.5 LD_(50)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荚膜多糖的粗提与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培养基的配置 |
1.2.2 种子液的培养 |
1.2.3 摇瓶发酵培养 |
1.2.4 荚膜多糖的粗提 |
1.2.5 荚膜多糖含量的测定 |
1.2.6 荚膜多糖中杂蛋白的去除 |
1.2.7 荚膜多糖杂蛋白含量的测定 |
1.2.8 核酸含量测定 |
1.2.9 唾液酸含量测定 |
1.2.10 荚膜多糖抗原的纯化及分子大小测定 |
2 结果 |
2.1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2 粗提多糖的提取 |
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蛋白质的去除 |
2.3 荚膜多糖的纯化与分子量测定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荚膜多糖与蛋白质的偶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荚膜多糖-蛋白质偶联物的制备 |
1.2.2 多糖-蛋白偶联物的检测 |
1.2.3 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制备 |
1.2.4 疫苗的质量鉴定 |
2 结果 |
2.1 多糖-蛋白偶联物的鉴定 |
2.2 疫苗的质量鉴定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3)两种方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Ⅸ的细菌内毒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细菌内毒素标准曲线制备 |
1.3.2 样品最大稀释倍数确认 |
1.3.3 干扰试验 |
1.3.4 样品溶液验证试验 |
1.3.5 家兔检查法 |
2 结果 |
2.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又称动态浊度法) |
2.1.1 标准曲线 |
2.1.2 动态浊度法检定人凝血因子Ⅸ中细菌内毒素及干扰实验结果 |
2.2 动态浊度法和家兔检查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Ⅸ中细菌内毒素结果 |
3 讨论 |
(4)复方陈皮粉对猪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复方陈皮粉的研究进展 |
1.1.1 陈皮 |
1.1.2 石榴 |
1.1.3 黄柏 |
1.1.4 白头翁 |
1.2 动物胃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2.1 动物胃肠道微生物正常菌群 |
1.2.2 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 |
1.3 动物胃肠道菌群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 |
1.3.2 基于宏蛋白质组学方法 |
1.3.3 基于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方法 |
1.4 本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药材 |
2.1.2 仪器 |
2.1.3 试剂 |
2.1.4 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 |
2.2.3 肠道总DNA的提取 |
2.2.4 DGGE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5 T-RFLP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6 蛋白质提取 |
2.2.7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建立 |
2.2.8 内毒素含量检测 |
2.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方陈皮粉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细菌总DNA提取质量 |
3.3 细菌总DNA的16S rDNA V3区PCR检测结果 |
3.4 细菌总DNA的16S rDNA全长的PCR检测结果 |
3.5 DGGE指纹图谱 |
3.6 DGGE图谱主要条带的克隆测序 |
3.7 Msp Ⅰ和HaeⅢ的T-RFLP图谱 |
3.8 细菌多样性指数 |
3.9 T-RFs片段比对结果 |
3.10 蛋白质浓度检测结果 |
3.11 SDS-PAGE电泳结果 |
3.12 2-DE电泳结果 |
3.13 质谱检测结果 |
3.14 内毒素浓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试验方法的讨论 |
4.1.1 粪便细菌DNA提取方法 |
4.1.2 PCR-DGGE电泳方法 |
4.1.3 T-RFLP方法 |
4.1.4 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 |
4.1.5 双向电泳方法 |
4.1.6 内毒素检测方法 |
4.1.7 实验设计方法 |
4.2 试验结果讨论 |
4.2.1 动物胃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4.2.2 动物胃肠道中蛋白质种类分析 |
4.2.3 粪便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分析 |
4.2.4 复方陈皮粉药效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靶向黑色素瘤重组免疫毒素MSH-PE38KDEL的表达、纯化及其靶向抗肿瘤生物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
1.1 我国黑色素瘤发生情况 |
1.2 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途径及发生机制 |
1.3 黑色素瘤的治疗 |
1.4 免疫毒素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展望 |
第2章 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
2.1 免疫毒素的概念及策略 |
2.2 免疫毒素的研究历程 |
2.3 重组免疫毒素靶向分子的选择 |
2.4 重组免疫毒素毒素配体的设计及作用机制 |
2.5 重组免疫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
2.6 重组免疫毒素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 |
2.7 重组免疫毒素研发及应用的瓶颈 |
第3章 PE 类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
3.1 PE 的结构与功能 |
3.2 PE 的细胞毒性机制 |
3.3 PE 衍生物 |
3.4 PE 衍生物基因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
3.5 PE 类毒素在肿瘤导向中的应用 |
第4章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
4.1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及其受体 |
4.2 以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为靶向载体的重组毒素的研究进展 |
4.3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及其受体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
4.4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为导向的研究策略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MSH-PE38KDEL 在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MSH-PE38KDEL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MSH-PE38KDEL 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MSH-PE38KDEL 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MSH-PE38KDEL 对鼠黑色素瘤模型的治疗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动态显色法检测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的细菌内毒素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CRM197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玻璃器皿的处理 |
1.4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 (maximum valid dilu-tion, MVD) 的确定 |
1.5 动态显色法 |
1.6 方法的验证 |
1.6.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可靠性验证 |
1.6.2 最佳线性范围、测定范围及最低检测限 (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的确定 |
1.6.3 供试品干扰试验 |
1.6.4 精密性验证 |
1.6.5 准确性验证 |
1.7 方法的初步应用 |
2 结果 |
2.1 方法的验证结果 |
2.1.1 标准曲线的可靠性 |
2.1.2 最佳线性、测定范围及LOQ |
2.1.3 供试品干扰试验结果 |
2.1.5 方法的准确性 |
2.2 方法的初步应用 |
3 讨论 |
(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工艺优化及工程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ATALOGUE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免疫球蛋白G的研究概况 |
1.1 免疫球蛋白G的理化性质 |
1.2 免疫球蛋白G的生物学活性 |
1.3 免疫球蛋白G的临床应用 |
2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备方法的进展 |
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低温乙醇法制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工艺过程及理论研究 |
1 低温乙醇法制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理论基础 |
1.1 乙醇沉淀蛋白机理 |
1.2 乙醇沉淀蛋白影响因素 |
1.2.1 pH |
1.2.2 温度 |
1.2.3 蛋白浓度 |
1.2.4 离子强度 |
1.2.5 乙醇浓度 |
2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制备过程各步骤理论研究 |
2.1 FⅠ+Ⅱ+Ⅲ的制备过程的理论研究 |
2.1.1 FⅠ+Ⅱ+Ⅲ的制备过程操作步骤 |
2.1.2 FⅠ+Ⅱ+Ⅲ的制备过程理论研究 |
2.2 从FⅠ+Ⅱ+Ⅲ中制备FⅡ过程的理论研究 |
2.2.1 从FⅠ+Ⅱ+Ⅲ中制备FⅡ过程中所用Buffer及操作步骤 |
2.2.2 从FⅠ+Ⅱ+Ⅲ中制备FⅡ过程理论研究 |
2.3 FⅡ沉淀溶解及柱层析纯化 |
2.4 后工序步骤 |
第三章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制备过程中工艺优化 |
1 蛋白分离设备对IgG溶解行为的影响 |
1.1 反应罐的容积合理化及罐体功能的优化 |
1.2 罐体搅拌方式优化 |
1.3 缓冲液添加方式的优化 |
1.4 自动化控制能力的加强 |
1.5 设备优化前后收率指标对比 |
2 IgG溶出行为的研究 |
2.1 各关键点IgG含量研究 |
2.2 搅拌时间研究 |
2.3 IgG与FⅠ+Ⅲ共沉方面研究 |
2.3.1 乙醇加入前影响分析 |
2.3.2 所加Buffer的摩尔浓度影响分析 |
2.3.3 Buffer加入方式影响分析 |
2.3.4 所加Buffer的流速影响分析 |
2.4 工艺优化后制品收率 |
2.5 小结 |
第四章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工艺优化后质量指标情况 |
1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物理检查 |
1.1 外观检查 |
1.2 可见异物检查 |
1.3 不溶性微粒检查 |
1.4 渗透压摩尔浓度 |
1.5 装量 |
1.6 热稳定性试验 |
2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化学检定 |
2.1 pH值 |
2.2 蛋白含量 |
2.3 纯度 |
2.4 糖含量 |
2.5 分子大小分布 |
3 抗体效价 |
3.1 抗-HBs |
3.2 白喉抗体 |
4 其他 |
4.1 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 |
4.2 抗补体活性 |
4.3 抗A、抗B血凝素 |
第五章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产过程工程化设计 |
1 整体厂区总体设计思路 |
2 血液制品车间总体建设思路 |
2.1 关于血液制品车间工艺布局的工程化设计 |
2.2 蛋白分离车间的工程化设计建设思路 |
2.2.1 反应罐容积设计 |
2.2.2 反应罐罐体功能的设计 |
2.2.3 蛋白分离反应间的模块化设计 |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8)聚偏氟乙烯接枝氨基酸亲和膜及其内毒素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亲和膜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
1.1.1 亲和分离的原理 |
1.1.2 亲和膜的制备 |
1.1.3 亲和膜的分离过程 |
1.1.4 亲和膜应用研究进展 |
1.1.5 问题与展望 |
1.2 内毒素的清除 |
1.2.1 内毒素的基本概念 |
1.2.2 内毒素的危害 |
1.2.3 内毒素的清除方法 |
1.3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亲和膜的制备与人血浆中内毒素的脱除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亲和膜的制备 |
2.1.3 配基密度的测定 |
2.1.4 器具与亲和膜组件的除热原 |
2.1.5 人血浆中内毒素的脱除 |
2.1.6 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氨基酸配基PVDF亲和膜的结构与配基密度 |
2.2.2 人血浆中内毒素的脱除 |
2.3 小结 |
3 PVDF-Ser亲和膜的化学结构分析及内毒素脱除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膜的表征 |
3.1.3 BSA溶液中膜的特异性吸附与非特异性吸附研究 |
3.1.4 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3.1.5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3.1.6 膜的亲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膜的FTIR表征 |
3.2.2 膜的XPS表征 |
3.2.3 膜的SEM表征 |
3.2.4 BSA溶液中膜的特异性吸附与非特异性吸附研究 |
3.2.5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6 pH对吸附的影响 |
3.2.7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3.2.8 膜的亲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 小结 |
4 PVDF-Ser亲和膜动物实验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VDF-Ser亲和膜的血液相容性 |
4.2.2 内毒素脱除效果 |
4.2.3 TNF-α、IL-6的变化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10)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毒素、PTX3、TNF-α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
1.1 对象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PTX3含量的测定 |
2.1 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TNF一a含量的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综述 银屑病感染机制及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蛋白制品中细菌热原质的消除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用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梁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2]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D]. 张哲.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3]两种方法检测人凝血因子Ⅸ的细菌内毒素[J]. 尹敏,张晓杰,臧恒昌. 实用医药杂志, 2016(11)
- [4]复方陈皮粉对猪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D]. 张文连.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5]靶向黑色素瘤重组免疫毒素MSH-PE38KDEL的表达、纯化及其靶向抗肿瘤生物学效应[D]. 惠琦. 吉林大学, 2014(09)
- [6]动态显色法检测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的细菌内毒素含量[J]. 邓杰,张珂,袁涛,李春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12)
- [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工艺优化及工程化设计[D]. 张峰. 山东大学, 2013(05)
- [8]聚偏氟乙烯接枝氨基酸亲和膜及其内毒素脱除研究[D]. 徐堃. 浙江大学, 2010(05)
- [9]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中细菌内毒素含量[J]. 项庆军,彭良俊,李策生,张智,罗红.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02)
- [10]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毒素、PTX3、TNF-α的表达研究[D]. 冯小燕. 天津医科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