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法计算铰结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论文文献综述)
宋泰宇[1](2021)在《曲线梁桥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曲线梁桥因其在经济与美学上的优势,在现代公路立交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结构上的特点,曲线梁的竖向弯曲和扭转耦合,使曲线梁桥的分析相对直梁桥较为复杂。本文对曲线梁桥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着重对混凝土曲线梁桥的力学性能进行介绍,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文袁[2](2021)在《基于模态信息熵与两阶段信息融合的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事故的频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及时评估结构的运营状态,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桥梁结构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是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一方面,损伤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随着桥梁服役年限的增加,复杂环境中的桥梁因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损伤的积累,最终可能引发桥梁事故,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方法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利用梁结构曲率模态参数的确定性识别方法结合信息熵理论、信息融合理论等不确定性识别方法展开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模态信息熵和两阶段信息融合诊断的损伤识别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进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验证。通过实验室模型验证了模态曲率熵与两阶段信息融合诊断方法的工程适用性。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曲率模态的理论基础,将模态曲率差、模态曲率比、广义柔度曲率差结合信息熵理论构建模态曲率差熵、模态曲率比熵、广义柔度曲率差熵(Generalized Flexibility Curvature Difference Entropy,GFCDE)三个指标。通过MIDAS/Civil建立简支梁和连续梁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传统模态曲率指标与模态曲率熵指标在不同工况下的损伤结果,引入不同的噪声水平对三种模态曲率熵指标进行抗噪性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FCDE指标的前三阶损伤识别效果、抗噪性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指标。(2)引入两阶段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结合GFCDE指标对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建立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的模态数据,计算结构损伤前后的前三阶GFCDE指标,将每一阶GFCDE损伤识别结果作为单个信息源,基于GFCDE指标和两阶段信息融合的方法编写MATLAB程序,对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不同工况的损伤识别。融合结果表明:两阶段信息融合的结果相比于仅用GFCDE指标的识别结果更明显,且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抗噪性。(3)通过力锤激励对简支钢梁进行振动模态测试试验,验证GFCDE指标和两阶段信息融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梁截面开口的深度和宽度模拟损伤程度大小,利用Coinv DASP MAS模态与动力学分析软件获取所需试验结构的前三阶模态振型值和频率值,按照信息融合步骤进行损伤识别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两阶段信息融合方法对实验室模型的损伤识别效果较好,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冯双[3](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横向构造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卓庭[4](2020)在《曲线连续薄壁箱梁的力学性能与静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成为所有交通方式中的首要选择。受地形与空间限制,采用曲线桥能很好地适应选线的要求,而采用连续箱梁桥,则具有轨道平顺性好、造价低、噪音小等优点。其中,跨坐式单轨交通桥梁的横向尺寸较小,横向刚度较难控制,加上曲线上离心力的作用,采用箱型截面较为合适。因而,曲线连续箱梁桥在近几年的轨道交通中被广泛应用。曲线连续薄壁箱梁桥既具有连续梁的力学特征,同时,还具有曲梁和薄壁结构的力学特征。在这三方面力学特征的综合影响下,其受力特征极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曲线梁桥、连续箱梁桥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研究。本文以某市跨坐式单轨交通桥梁为工程背景,对曲线段的一片连续薄壁钢箱梁桥进行力学性能的分析与实体结构试验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完善并推导曲梁变形几何方程。根据曲梁的几何方程并结合物理方程,建立曲梁受力微分方程,分析曲梁面内、面外受力特征;2.建立曲线连续薄壁箱梁的梁单元模型和板单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及受力计算,为制定静载试验方案提供依据,作为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基础;3.依据我国相关桥梁规范与试验规程制定静载试验方案,进行曲线连续薄壁箱梁的静载试验。将实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连续曲线薄壁箱梁的力学性能。
程玉瑶[5](2019)在《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或已经完成。在日常服役过程中,土木工程结构容易受到环境侵蚀、材料劣化以及外部运营荷载的影响,性能会逐步发生退化,此外还有遭受车船撞击甚至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保障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和长寿命的服役是国家的重大需求,而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被认为是提高结构健康与安全、实现结构长寿命和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结构健康监测领域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是传感技术要么太宏观要么太局部,导致即使开发了先进的理论算法仍无法有效的实现结构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监测。新型的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结构的局部信息与整体信息相关联,还能够实现高精度和动静态的稳定监测。通过将长标距光纤传感器串联可以形成分布式的传感网络,实现结构关键区域的覆盖,因此适用于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本论文重点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损伤识别以及性能评估的方法,完善了长标距应变模态识别理论以及其在损伤识别和性能评估领域的应用,为实现结构健康安全状态的有效监测和多层次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环境振动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本文从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了环境振动下长标距应变频响函数的估算表达形式,识别出了未缩放的长标距应变振型,丰富了长标距应变模态识别理论,并从理论上揭示了估算的未缩放频响函数和真实频响函数之间的本质关系:形状相同而幅值不同。它们在第r阶频率处的峰值比值是一个常数且随模态阶数r的变化而变化,与输出的单元号无关,所以提取环境振动下估算频响函数的一列峰值即为结构的长标距应变模态振型。应变振型是对损伤非常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基于识别出的长标距应变模态振型,本文提出了在环境振动下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结构单元损伤识别以及利用主梁动力指标变化模式进行支座损伤间接识别的方法,最后采用美国IBS基准桥测试及其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本章所提议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2)开发了一种冲击振动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损伤定位定量识别两阶段策略方法。本文把损伤定位和定量看成两个层面的识别问题,将二者分离,进行逐步识别。首先结合冲击力响应和长标距应变时程响应进行结构的长标距应变柔度识别,利用损伤前后结构的长标距应变柔度矩阵差对角线元素的归一化指数形式构造了损伤定位指标,可以有效识别出损伤发生的部位;然后从理论上推导了长标距应变柔度矩阵关于结构单元截面刚度的灵敏度矩阵表达形式,根据一阶泰勒展开公式建立结构的灵敏度方程,其中待识别的未知参数根据第一阶段损伤定位的结果由所有单元刚度缩减为损伤单元处的刚度,从而进一步识别出结构损伤部位的截面刚度变化量,实现第二阶段的损伤定量分析。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检测中来,结合实验室钢筋混凝土梁的腐蚀实验对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建立了移动荷载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腐蚀损伤的定位定量识别以及剩余承载能力评估的三阶段方法。腐蚀的发生会导致结构刚度的变化,本文从长标距应变影响线理论出发,发现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单元长标距应变时域响应沿时间轴的积分面积和单元刚度有关,因此提出了基于损伤前后单元长标距应变时域响应积分面积比的腐蚀定位指标。结合移动荷载的移动速度、荷载大小等信息提出了腐蚀部位钢筋截面积变化的反演方法,实现了结构腐蚀程度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识别出的钢筋截面积减少量和腐蚀率对有限元模型中的钢筋几何参数及本构关系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模型可以实现腐蚀结构的剩余承载能力预测。最后利用实验室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结构腐蚀实验和破坏实验来对所提议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4)研究了融合多源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的地震作用下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具有实时反演结构当前真实状态的天然优势,因此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数据识别出的结构动力特征参数,联合静力测试结果可以对结构的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与结构真实状态更为相符的模型。在此修正后的模型上进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能够实现当前状态下结构真实抗震性能的有效评估。最后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一座大跨自锚式悬索桥进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易损性分析。(5)基于信息几何理论和长标距应变传感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结构表观损伤检测以及内部损伤识别的方法。对于早期微小的表观损伤,结合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通过构建图像流形,提出了利用图像流形上Ricci曲率算子进行结构裂缝边缘提取的算法并设计了基于图像流形上测地线距离的滤波器;对于中后期内部损伤,基于长标距应变传感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境振动下利用Fisher信息距离衡量单元响应之间关联性的无参考状态的损伤识别方法;最后根据表观损伤及内部损伤识别结果对结构最优维护管理决策进行了延伸性探讨。
李浩师[6](2019)在《公路中小跨径斜桥提升荷载等级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荷载流,既有桥梁面临提升荷载等级的巨大挑战。本文首先对公路桥梁新旧通用规范的汽车荷载进行比较,研究其对不同跨径桥梁的影响。以某线路空心板斜桥提升荷载等级项目为依托展开研究,基于梁格模型分析中小跨斜桥提升荷载等级的敏感性,经过系统的计算、试验、分析,该线路23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斜梁桥,原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能够满足运营荷载提升公路-Ⅰ级的要求,并取得以下成果。1.比较89规范、2004规范、2015规范的汽车荷载,随着规范的更新,对跨径50m以上的桥梁影响较小,而对中小跨桥梁的影响较大,所以既有桥梁提升运营荷载时,中小跨桥梁的提载风险大于大跨桥梁。2.基于正交梁格模型,比较中小跨斜桥在不同跨径、不同斜度、不同桥宽下提升荷载等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桥梁跨径越大、斜度越大、宽度越大,越利于提升荷载等级。所以斜桥提升荷载时,除了关注跨径的大小,还需要考虑斜度和桥宽等几何参数对提升荷载等级的影响。3.通过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中小跨斜桥提升荷载等级后的承载能力。对拟提升荷载的中小跨斜桥若不考虑附属构件刚度贡献,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甚至出现内力检算不通过,试验结果却偏于安全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附属构件刚度贡献的中小跨斜桥计算模型,不足以指导桥梁提升荷载时的计算与试验。4.在内力检算和试验结果的基础之上,修正了中小跨斜桥的提载计算模型。跨径20m以上的斜桥不考虑桥面铺装层的刚度贡献,跨径20m以下的斜桥按照不同梁高考虑不同厚度的桥面铺装层进行受力分析,而对所有中小跨斜桥考虑护栏对边梁的刚度贡献,基于该修正的计算模型,当中小跨斜桥试验加载校验系数在0.60.9,并且通过内力检算,则认为可提升荷载等级;若不能满足,则认为不可提升荷载等级。
张杨柳[7](2018)在《大跨径PC连续刚构梁桥荷载试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在公路桥梁上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伴随着国家高端技术飞速发展,桥梁运输行业正在积极向上的发展,以此满足现代公路交通的需要。如何确保桥梁质量的可靠性,是当今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桥梁检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作为桥梁检测最重要的方法,荷载试验在结构检测试验技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对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评定,并且收集积累各种桥梁数据,为推动和发展新旧桥梁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桥梁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对桥梁结构的内部受力有了直观的了解,评判出桥梁施工质量的优劣,设计理论上是否合理,为桥梁的竣工验收和运营状态的评价,提供了科学根据。为未来结构复杂、跨径更大的桥梁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技术资料。因此,荷载试验的发展必不可少。论文以辽宁省内某高速公路大桥为依托工程,论述了桥梁检测对桥梁安全运营的必要性,以及桥梁荷载试验的重要性;对大跨径PC连续刚构梁桥的发展做出了简要的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大跨径连续刚构梁桥的发展进程;阐述了在大跨径PC连续刚构梁桥在荷载试验下的目的,试验理论,试验分析方法,并对桥梁运营状态进行了评价;另外,利用了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桥梁建立了3D梁单元模型,在理论的加载上,计算出桥梁荷载试验在最不利截面的加载位置图,包括正弯矩、负弯矩、剪力。在此条件下,对荷载下的挠度、应力值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绘制出桥梁的影响线,确定此次荷载试验的加载方案及步骤,对加载效率进行控制,保证其达到规范值。根据对桥梁进行的荷载试验,收集并分析出各测试截面下的挠度、应变值,并计算出结构的校验系数,通过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判断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在动力荷载试验下,根据有限元软件分析出桥梁结构的振型和固有频率,根据桥梁实测的频率对比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与此同时,需对动载试验下的测试数据,计算出桥梁的冲击系数与阻尼比。
张兴[8](2018)在《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静力及动力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跨悬索桥是由主缆和加劲梁构成的柔性悬挂体系,具有跨越能力大、受力性能好、经济效应好的特点,在跨越深谷、河流、海峡等展现出良好的竞争力。公轨两用悬索桥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悬索桥结构,在继承传统悬索桥特点的同时,更具有节省土地资源、经济性好等特点。目前针对公轨两用悬索桥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贵州省内首座公轨两用悬索桥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以在建的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三号桥为背景,开展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数值模拟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研究了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的静力及动力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整理悬索桥的静力计算理论及动力特性计算理论,包括早期的弹性理论和挠度理论,以及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有限位移及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系统整理了各计算理论的基本假定,对早期理论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以有限元理论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2.通过对比三种线形计算理论下主缆线形结果,验证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精度,验证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的可行性及模型的正确性,并且对线形参数进行影响性分析,掌握了影响主缆线形的重要参数。结果表明,以目前主流的有限元计算平台进行主缆线形计算已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理论、材料特性、恒载、温度场是影响主缆线形计算、架设的主要参数。3.在施工阶段,基于有限位移及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的施工阶段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马岭河三号桥的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进行仿真模拟,以主缆标高、加劲梁线形、内力、缆索系统内力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吊装顺序、加劲梁连接方案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掌握了不同吊装顺序下主缆、加劲梁标高的变化规律,对索鞍顶推进行分析,探明了索鞍顶推的实质,并根据索塔容许偏位和应力制定了适用于本项目的索鞍顶推方案。结果表明,采用从跨中向两岸吊装的施工方案有利于控制主缆竖向位移;采用铰接法或刚铰结合法有利于使结构达到理想成桥状态,有利于加劲梁应力控制;索鞍顶推的目的是保持索塔竖直状态,防止索塔向跨中弯曲变形。4.在运营阶段,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马岭河三号桥在车辆荷载、轨道交通荷载、温度效应、横向静风效应下的静力特性。对全桥满载和半幅加载进行分析,分析相应工况下的缆索系统的内力、加劲梁位移;分析大桥在整体升温和降温作用下的效应,指出了悬索桥缆索系统在温度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大桥在横向静风荷载下的效应,论证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静力等效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主跨四分点附近,移动荷载中汽车荷载效应最大;偏载时,加载侧和未加载侧具有明显差异,加劲梁和缆索系统呈现明显的横向扭转状态,桥塔处于压弯扭状态;在温度效应中,主缆标高与温度呈负相关性;在横向静风荷载作用下,最大横向位移发生在跨中,极端状态下,横向位移仍小于限值,结构安全性满足要求。5.在自身动力特性方面,基于悬索桥自由振动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马岭河三号桥的自身动力特性。研究了主缆、吊杆、加劲梁、索塔刚度以及恒载变化对大桥自身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中央扣、横向抗风支座等构件对大桥自身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轨两用悬索桥仍应按照柔性结构进行分析,相比普通公路悬索桥,公轨两用悬索桥的整体刚度更大;各主要构件的刚度变化,主要影响以该构件为主的振动特性;中央扣及横向抗风支座,对于改善结构振动特性,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具有明显作用。6.在移动荷载动力响应特性方面,以古典理论的单轮过桥模型为基础,建立马岭河三号桥移动荷载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分析了在设计移动荷载作用下大桥的动力响应,并对荷载速度和质量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汽车荷载引起的动力响应最为明显;本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四分点附近;当车速小于临界速度时,结构的动力响应随车速增大而增大,当车速超过临界车速,结构的动力响应随车速增加而降低;本结构在速度区间[60km/h,100km/h]下存在由车速控制的车桥响应峰值点;结构的动力响应随移动荷载的增加而增大。
雷鸣[9](2018)在《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有关统计,我国80%的工业吊车梁发生破坏是由于疲劳问题。结构设计理论已由容许应力发展到引入可靠度概念的概率极限状态,但疲劳设计仍使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由于疲劳问题的破坏机理的复杂性,使得钢吊车梁的疲劳可靠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疲劳荷载的多样性、几何构造形式、材料的疲劳强度、结构的使用环境等。因此研究钢吊车梁的疲劳可靠度性对于我国钢吊车梁的设计、使用、维护和加固都具有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结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将钢结构吊车梁整个使用过程视为随机过程,将钢吊车梁上的作用效应和抗力视为随机变量,对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疲劳动态可靠度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并用疲劳动态可靠度计算模型对影响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钢结构吊车梁的疲劳应力幅的随机分布类型进行研究,并对分布参数的选取做了分析。通过与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计算研究中心对某钢厂现场应力测试和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钢结构吊车梁的应力幅服可用威布尔分布描述,并且当钢结构吊车梁的跨度、截面类型、吊车荷载、工作环境相似时,进行疲劳可靠度分析时可参考相似结构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进行疲劳可靠度计算的结论。2.对国内外现行钢结构规范中的S-N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GB5007-2003中八类连接的曲线和IIW建议的S-N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弱化了低应力幅的影响,对GB5007-2003中的S-N曲线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前后S-N曲线对疲劳可靠度计算结果的进行比较。3.运用疲劳动态可靠度分析模型在FE-safe软件中对变截面支座的形式和细部构造的尺寸、封板的形式、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轨道偏心和温度对钢结构吊车梁的疲劳可靠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影响规律对钢吊车梁的疲劳设计、使用和维护提出参考意见。
刘迪爱[10](2018)在《简支斜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的探讨研究》文中认为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最优的桥梁走向应该和与之连接的公路线形相一致,并尽量与被跨越的障碍物垂直,从而达到使桥梁跨径最小的目的,但这往往很难同时实现,因此越来越多的斜桥应运而生。布置斜桥不但可以缩短桥长、节省材料、节约造价、减少工程量及增强桥梁及线路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正交结构对泄洪、通航及通行的影响。因此斜桥,尤其是中小跨径斜梁桥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城市立交枢纽及水利工程当中。目前在国内斜梁桥的研究尚未达到完全实用的阶段,对于实际工程的指导还不够,基于此考虑,故对简支斜交T形梁桥荷载横向分布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如下:(1)概述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简单介绍斜桥概念与分类并归纳整理斜梁桥荷载横向分布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最后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综述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三种斜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理论方法。(3)论述梁格法的基本原理、梁格划分准则以及梁格构件截面特性等内容。以一座简支五梁式斜T梁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建立梁格数值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出跨中和支点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将其与理论计算方法求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结果较为一致。在跨中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中,G-M修正法的计算结果偏小,刚性横梁法计算结果偏大,广义梁格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吻合。在支点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中,G-M修正法以及广义梁格法的计算结果均位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附近,但刚性横梁法则相对于其它三种计算方法的求解结果明显偏大。(4)以上一章梁格数值模型为基础,通过改变不同的分析参数(斜交角、跨径、主梁数目及中横梁数目)分别建立一系列有限元数值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解简支斜T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
二、直接法计算铰结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法计算铰结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论文提纲范文)
(1)曲线梁桥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曲线梁的基本理论 |
1.1 纵向分析基本理论 |
1.2 横向分析基本理论 |
1.3 三维空间分析理论 |
2 支承布置和平面内变形 |
3 预应力效应 |
4 极限承载力 |
5 结论 |
(2)基于模态信息熵与两阶段信息融合的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综述 |
1.2.1 结构损伤识别确定性方法 |
1.2.2 结构损伤识别不确定性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曲率模态和信息融合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模态曲率的基本理论 |
2.3 信息熵的基本理论 |
2.4 信息融合的基本理论 |
2.4.1 信息融合理论概述 |
2.4.2 D-S证据理论 |
2.4.3 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 |
2.5 结构单元损伤模拟方法 |
2.6 结构损伤识别中噪声的模拟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曲率模态熵的结构损伤诊断对比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态熵指标的计算流程 |
3.2.1 曲率指标局部概率的建立 |
3.2.2 曲率模态熵指标计算 |
3.3 损伤程度识别原理 |
3.4 算例验证 |
3.4.1 简支梁模型建立 |
3.4.2 损伤工况设置 |
3.4.3 结构损伤识别结果分析 |
3.4.4 结构损伤程度识别研究 |
3.4.5 指标抗噪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FCDE指标与两阶段D-S证据信息融合损伤诊断研究 |
4.1 引言 |
4.2 两阶段信息融合的计算 |
4.3 简支梁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工况设置 |
4.2.3 仿真模拟及融合步骤 |
4.2.4 两阶段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结果分析 |
4.4 连续梁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工况设置 |
4.3.3 两阶段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结果分析 |
4.5 抗噪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FCDE指标与两阶段D-S证据信息融合的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5.3 损伤模拟及工况设置 |
5.3.1 损伤单元等效刚度的确定 |
5.3.2 简支钢梁模态参数提取 |
5.4 简支钢梁结构有限元模拟及结果分析 |
5.4.1 试验结构有限元模拟 |
5.4.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5 简支钢梁两阶段D-S证据信息融合试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工程项目 |
(4)曲线连续薄壁箱梁的力学性能与静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曲线桥 |
1.1.1 曲梁的发展史 |
1.1.2 曲线桥的受力特点 |
1.1.3 曲线桥的理论研究 |
1.2 薄壁箱梁的研究概述 |
1.2.1 受力特征 |
1.2.2 剪力滞的研究概况 |
1.2.3 畸变翘曲的研究概况 |
1.3 曲线箱梁的受力特性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曲梁几何方程的推导 |
2.1 曲梁几何方程研究概述 |
2.2 坐标系及正方向规定 |
2.3 面内变形(拉压与径向弯曲)几何方程 |
2.3.1 轴向正应变 |
2.3.2 径向弯曲曲率 |
2.4 面外变形(竖向弯曲与扭转)几何方程 |
2.4.1 竖向弯曲引起的扭转分析 |
2.4.2 扭转引起的竖向弯曲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曲线钢箱梁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3.1 曲线薄壁钢箱梁工程概况 |
3.1.1 结构特征 |
3.1.2 设计荷载 |
3.2 最不利内力值分析 |
3.3 Midas civil有限元概述 |
3.3.1 有限元原理及基本步骤 |
3.3.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3.4 有限元建模分析 |
3.4.1 梁单元建模分析 |
3.4.2 板单元建模分析 |
3.5 梁单元与板单元计算结果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曲线薄壁箱梁静载试验 |
4.1 试验内容及依据 |
4.1.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1.2 试验依据 |
4.2 静载试验加载方案设计 |
4.2.1 加载原理 |
4.2.2 加载工况 |
4.2.3 测点布置及采集设备 |
4.2.4 试验加载 |
4.2.5 加载步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曲线薄壁箱梁受力特性分析 |
5.1 纵向力学性能分析 |
5.1.1 纵向刚度结果分析 |
5.1.2 纵向强度结果分析 |
5.2 横向受力性能分析 |
5.2.1 横向位移结果分析 |
5.2.2 自振特性测试 |
5.3 弯扭耦合与剪力滞效应分析 |
5.3.1 弯扭耦合变形分析 |
5.3.2 横向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工程结构维护管理的必要性 |
1.1.2 工程结构的维护管理手段 |
1.2 结构日常检测技术 |
1.2.1 目视检测 |
1.2.2 无损检测 |
1.2.3 自动化检测 |
1.3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兴起 |
1.3.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概述 |
1.3.2 智能传感技术 |
1.4 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
1.4.1 环境振动测试与结构参数识别 |
1.4.2 冲击振动测试与结构损伤识别 |
1.4.3 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损伤识别 |
1.4.4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评估 |
1.5 结构健康监测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及宏应变模态理论 |
2.1 长标距传感技术 |
2.1.1 传统传感技术的局限性 |
2.1.2 长标距传感特点 |
2.1.3 长标距光纤传感器设计 |
2.1.4 长标距光纤传感方案 |
2.2 区域分布传感理念 |
2.3 长标距应变模态理论 |
2.3.1 应变模态理论发展 |
2.3.2 实模态长标距应变频响函数 |
2.3.3 复模态长标距应变频响函数 |
2.3.4 基于长标距应变频响的结构基本模态参数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振动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3.1 环境振动下长标距应变未缩放频响函数及模态参数研究 |
3.1.1 长标距应变脉冲响应函数 |
3.1.2 由脉冲响应函数推导长标距应变理论频响函数 |
3.1.3 环境振动下长标距应变未缩放频响函数推导 |
3.1.4 理论长标距应变频响与未缩放长标距应变频响关系推导 |
3.2 基于长标距应变模态的结构单元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3.2.1 方法实施流程 |
3.2.2 方法理论分析 |
3.2.3 简支梁数值算例验证 |
3.3 基于长标距应变模态的结构支座损伤间接识别方法 |
3.4 美国IBS基准桥实桥验证 |
3.4.1 传感器布设情况 |
3.4.2 结构的频率识别 |
3.4.3 结构的长标距应变振型识别 |
3.4.4 结构单元损伤识别 |
3.4.5 支座损伤间接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击振动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4.1 长标距应变柔度识别理论 |
4.1.1 长标距应变频响和长标距应变柔度之间的关系 |
4.1.2 质量已知条件下结构长标距应变柔度识别 |
4.1.3 质量未知条件下结构长标距应变柔度识别 |
4.1.4 长标距应变频响函数的奇异值分解 |
4.1.5 增强频响函数计算和模态参数识别 |
4.2 基于长标距应变柔度的两阶段损伤定位定量方法研究 |
4.2.1 阶段一:基于长标距应变柔度的损伤定位识别 |
4.2.2 阶段二:基于灵敏度矩阵的损伤定量分析 |
4.2.3 模态缩放系数和模态质量之间的关系 |
4.3 数值算例 |
4.3.1 结构长标距应变柔度识别 |
4.3.2 结构损伤定位与定量分析 |
4.4 两阶段损伤定位定量法在混凝土结构腐蚀监测中的应用 |
4.4.1 实验设计 |
4.4.2 钢筋腐蚀标定实验 |
4.4.3 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性实验 |
4.4.4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荷载下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腐蚀结构损伤识别及性能评估 |
5.1 基于长标距应变响应的腐蚀结构承载力评估研究思路 |
5.2 结构腐蚀定位定量及承载能力评估三步骤方法介绍 |
5.2.1 长标距应变影响线理论 |
5.2.2 基于长标距应变时程面积比的腐蚀定位 |
5.2.3 腐蚀的定量分析 |
5.2.4 结构腐蚀后的剩余承载能力评估 |
5.3 实验验证 |
5.3.1 移动荷载作用下腐蚀定位定量识别 |
5.3.2 腐蚀结构剩余承载能力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震荷载下结合多源监测数据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 |
6.1 结合监测数据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思想框架 |
6.2 结合监测数据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理论基础 |
6.2.1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
6.2.2 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波选取 |
6.2.3 结构易损性分析理论 |
6.3 南京长江隧道右汊悬索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
6.3.1 桥梁监测系统及静动力测试 |
6.3.2 初始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3 有限元模型修正 |
6.3.4 结构抗震能力分析 |
6.3.5 结构地震概率需求分析 |
6.3.6 结构易损性分析 |
6.3.7 模型修正前后的结构易损性分析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信息几何理论和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7.1 信息几何理论概述 |
7.1.1 概率空间的几何结构 |
7.1.2 信息几何主要研究方法 |
7.1.3 正态分布流形 |
7.2 结构表观损伤检测 |
7.2.1 基于Fisher信息距离的裂缝图像滤波方法 |
7.2.2 基于里奇(Ricci)曲率张量的裂缝边缘检测 |
7.3 结构内部损伤识别 |
7.3.1 基于信息几何理论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 |
7.3.2 基于Fisher信息距离的单元响应关联性向量 |
7.3.3 关联性向量的Teager能量值 |
7.3.4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
7.3.5 简支梁数值算例 |
7.3.6 连续梁桥数值算例 |
7.4 延伸性探讨:结构最优维护管理决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公路中小跨径斜桥提升荷载等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小跨斜桥提升荷载等级的研究现状 |
1.2.1 多梁式中小跨斜桥计算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荷载等级的研究现状 |
1.2.3 提载后中小跨斜桥的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汽车荷载演变及其效应分析 |
2.1 新旧规范汽车荷载的比较 |
2.2 新旧规范汽车效应分析比较 |
2.3 不同荷载等级的效应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小跨斜桥的分析方法研究 |
3.1 多梁式斜桥的分析模型 |
3.1.1 单梁模型 |
3.1.2 梁格模型 |
3.2 斜桥的内力影响面计算 |
3.2.1 对跨中的影响 |
3.2.2 对支点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斜桥几何参数对提载的敏感性分析 |
4.1 跨径对提载的敏感性分析 |
4.2 斜度对提载的敏感性分析 |
4.3 桥宽对提载的敏感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试验的中小跨斜桥提升荷载等级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1.1 斜桥内力检算概况 |
5.1.2 四座斜桥的试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试验的中小跨斜桥模型修正 |
5.2.1 桥面铺装层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
5.2.2 防撞护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跨径PC连续刚构梁桥荷载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试验的主要目的及试验的意义 |
1.3.1 试验目的 |
1.3.2 试验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桥梁荷载试验方法 |
2.1 大跨径PC连续刚构梁桥的特点 |
2.1.1 结构特点 |
2.1.2 力学特点 |
2.2 静力荷载试验理论 |
2.2.1 试验测试截面的选取及荷载工况的确定 |
2.2.2 试验测点布置的原则 |
2.2.3 静力荷载试验效率 |
2.2.4 试验安全 |
2.3 静载试验数据修正 |
2.4 小结 |
第3章 桥梁静力荷载试验 |
3.1 静载试验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控制断面选取 |
3.1.3 传感器的选择以及测点布置 |
3.1.4 加载车辆选取 |
3.2 Midas civil有限元建模 |
3.2.1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 |
3.2.2 有限元理论分析 |
3.3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挠度结果分析 |
3.3.2 应变结果分析 |
3.3.3 试验结果评定 |
3.4 小结 |
第4章 桥梁动载试验分析 |
4.1 动载试验 |
4.1.1 动载试验内容及其目的 |
4.1.2 动力试验荷载及其作用方式 |
4.2 结构自振频率及阻尼 |
4.2.1 计算方法 |
4.2.2 测点布置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冲击系数测试 |
4.3.1 计算方法 |
4.3.2 测点布置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静力及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悬索桥发展概述 |
1.2 悬索桥静动力特性研究理论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悬索桥的计算理论 |
2.1 弹性理论 |
2.2 挠度理论 |
2.3 有限位移理论及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2.4 悬索桥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主缆线形计算及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程背景及技术指标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 主缆线形计算 |
3.5 加劲梁吊装方案的研究 |
3.6 主索鞍顶推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成桥运营分析 |
4.1 移动荷载分析 |
4.2 温度效应分析 |
4.3 横向荷载效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动力特性的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
5.3 动力特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移动荷载时程分析 |
6.1 概述 |
6.2 移动荷载的模拟 |
6.3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的动力特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与成果 |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对疲劳以及可靠度研究的历史 |
1.2.1 国外疲劳研究的发展过程 |
1.2.2 国内疲劳研究的发展过程 |
1.3 建筑结构可靠度的研究发展 |
1.4 疲劳可靠度的研究发展过程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基本理论和概念 |
2.1 疲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
2.1.1 疲劳失效的特征及疲劳破坏过程 |
2.1.2 交变应力和疲劳强度以及S-N曲线 |
2.1.3 Miner理论 |
2.1.4 应力幅循环计数方法 |
2.2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 |
2.2.1 工程结构可靠度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
2.2.2 可靠度的计算 |
2.3 工业钢结构吊车梁系统 |
2.3.1 吊车梁系统 |
2.3.2 吊车梁(吊车桁架)的分类和使用情况 |
2.3.3 吊车梁的分级 |
2.3.4 吊车荷载 |
2.3.5 吊车梁系统结构常见缺陷与破损情况 |
2.4 相关有限元软件介绍 |
2.4.1 ANSYS |
2.4.2 疲劳分析软件Fe-Safe |
3 钢吊车梁疲劳动态可靠度模型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国内外疲劳可靠度计算模型 |
3.2 钢结构吊车梁疲劳荷载效应的分析 |
3.2.1 引言 |
3.2.2 应力幅的概率分布 |
3.2.3 钢吊车梁动态可靠度模型可行性的验证 |
3.3 钢吊车梁疲劳强度的分析 |
3.3.1 国内外设计规范中S-N曲线的比较 |
3.3.2 考虑低应力幅影响的S-N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钢吊车梁疲劳可靠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疲劳破坏的微观机理 |
4.2 实腹式钢结构吊车梁三种突变支座疲劳性能的研究 |
4.2.1 变截面吊车梁介绍 |
4.2.2 三种支座疲劳性能的对比 |
4.3 直角突变型支座封板类型对支座疲劳可靠度的影响 |
4.3.1 模型建立 |
4.3.2 达到最大弯矩时静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结果 |
4.4 表面粗糙度对钢吊车梁疲劳可靠度的影响 |
4.4.1 糙度相关概念介绍 |
4.4.2 应力-应变法 |
4.4.3 计算表面粗糙度对钢吊车梁疲劳可靠度的影响 |
4.5 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 |
4.5.1 残余应力与等寿命曲线 |
4.5.2 算例 |
4.6 吊车竖向荷载偏心对疲劳可靠度的影响 |
4.7 温度对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今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简支斜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的探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2 斜桥的概念及分类 |
1.3 斜梁桥的力学特性 |
1.4 斜梁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理论 |
2.1 荷载横向分布基本原理 |
2.2 斜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简化计算方法 |
2.2.1 比拟正交异性板修正法 |
2.2.2 广义梁格法 |
2.2.3 刚性横梁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斜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求解 |
3.1 梁格法理论及梁格模型的建立求解 |
3.1.1 梁格法基本原理 |
3.1.2 梁格法的梁格划分 |
3.1.3 梁格构件的截面特性 |
3.1.4 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的简介 |
3.1.5 工程概况以及材料参数信息 |
3.1.6 数值模拟步骤及模型建立 |
3.1.7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
3.2 理论方法的求解 |
3.2.1 比拟正交异性板修正法 |
3.2.2 广义梁格法 |
3.2.3 刚性横梁法 |
3.3 荷载横向分布结果的分析比较 |
3.3.1 跨中截面 |
3.3.2 支点截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参数分析 |
4.1 不同斜交角对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分析 |
4.1.1 斜交角对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4.1.2 斜交角对支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4.2 不同跨径对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分析 |
4.2.1 跨径对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4.2.2 跨径对支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4.3 不同主梁数目对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分析 |
4.3.1 四片主梁 |
4.3.2 五片主梁 |
4.3.3 六片主梁 |
4.3.4 七片主梁 |
4.3.5 八片主梁 |
4.3.6 结果分析 |
4.4 不同中横梁数目对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分析 |
4.2.1 不同中横梁数目对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4.2.2 不同中横梁数目对支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直接法计算铰结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曲线梁桥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J]. 宋泰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12)
- [2]基于模态信息熵与两阶段信息融合的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D]. 文袁.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横向构造优化研究[D]. 冯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曲线连续薄壁箱梁的力学性能与静载试验研究[D]. 李卓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5]基于长标距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D]. 程玉瑶. 东南大学, 2019(01)
- [6]公路中小跨径斜桥提升荷载等级研究[D]. 李浩师. 长安大学, 2019(01)
- [7]大跨径PC连续刚构梁桥荷载试验关键技术研究[D]. 张杨柳. 沈阳大学, 2018(03)
- [8]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静力及动力特性研究[D]. 张兴. 贵州大学, 2018(01)
- [9]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分析与评估[D]. 雷鸣. 重庆大学, 2018(04)
- [10]简支斜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的探讨研究[D]. 刘迪爱.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