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婉姝[1](2020)在《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有明显体现,从“五位一体”整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归结为: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充实、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为一种现实需求与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的义利观教育就是要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抗疫斗争中深化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只有奉献或占有,还有创造,这是义与利之外更值得过的人生。要引领学生超越功利,在义与利之外,在创造中学会“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在创造的过程中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沉浸在创造中的人,超越了现实的我,是“乐”的作用使身心得到滋养,维护个人的身心平衡和心态平和,课程美育正是通过调节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强化忧患意识。美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进行创新性转化,引领审美活动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自然生发出超越功利境界、超越道德境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享受人生。法治教育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促进法治教育内容“校园化”、“生活化”。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具体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审美活动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程与课程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但不能互相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融入课程美育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的梦。
吕明阳[2](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王晖[3](2018)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涵盖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科研,更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资助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活辅导等多方面的事务。因此,深入了解并把握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现实状况,与时俱进地创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构学生工作新模式,对于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迫切的时代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历经传承、开拓、创新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球化背景、信息化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下,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镜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的成长成才需要,学生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才能破解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颇、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学生就业及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青年成长理论、社会需要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在学生工作实践创新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主体意识推进、学生工作发展机制建设、学生文化自觉唤醒、素质能力平台搭建等方面凝练出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理路。最后,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全面呈现该校在学生工作上的创新探索。该校学生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自由、创新、和谐发展为宗旨,经过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面向全体本科生构建并实施素质能力培育工程;从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三个维度建构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目标体系;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人文修养、身心保障等方面搭建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并建立相应的实践项目,形成“目标体系——课程平台——实践项目”的多层次、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践育人科学模式,探寻和建构了目标明确、标准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的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生动的示范与参考。
卢建有[4](2018)在《新时期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工作是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最大变量的背景下,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当前,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革的力度、深度、难度前所未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呈现多元倾向,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也成为了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代背景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既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地位不变,又能统筹兼顾多元融合的社会和经济体系,实现主体地位不变,客体与主体相互统一;如何既坚定理想信念和物质需求的均衡发展,又能统筹把握好高校群体精神世界和谐稳定的基本需要,实现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共进;如何深化高校群体通过网络来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又能增强高校群体对我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实现理性判断和感性思维的整体提升;如何既坚持高校群体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理解掌握的标准,又能在多元思想背景中提高高校群体的接受程度,实现通过网络平台确立我国主导的先进文化与大众的有效对接。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合理融入在我国社会有机体中,把握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相互关系,并探寻网络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御中表现的形式和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结构功能分析、立场博弈分析、社会有机体分析等方法,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总体形势和发展规律,探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核心领域、构成要素、生成机理和实现方式,并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历史流变,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实践策略,以期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全文研究内容除导论、结语外,主要内容共有五章:第一章,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重点概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与定位,厘清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完全建设的价值定位、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系统构成及运行机理。首先,通过分析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内涵,进而考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范畴及基本定位;其次,从主体及意义两个维度阐述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价值定位;再次,揭示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包括社会运行系统、价值信念系统、育人引领系统、环境接受系统四个系统,自身内部要素构成的核心层、意识形态领域构成的交叉域、对社会拓展范围构成的延伸体三层结构;最后,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运行促进价值信念的初步形成、政治合法性的取得、教育资源占领与社会基础构建、主体认同接受及践行、价值信念系统更新等方面的实现过程,并研究了其抗体发展机理、传导认同机理、发挥传播机理。第二章,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状况。重点梳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历史、经验和运行状况,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挑战及课题。首先,重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从内容、方式、路径三方面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网络发展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的机遇,即扩展了内容空间、拓宽了实践路径、丰富了载体阵地;其次,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抵御外部渗透不力、网络信息管控不善、传统工作方法不适、技术应对能力不强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课题,即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与多元之争、社会价值观选择中的传统与现代分野、文明交融交锋中的秩序变革与重建。第三章,网络数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着重理顺网络数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等问题,同时分析网络数据对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对出现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技术完善。首先,分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语境下网络数据的内涵,即“比特”数据的新特征与大数据时代中传统信息分析手段的革新、终端到终端的自由连接形式与人的存在及交往方式的嬗变、数据凝成的空间与虚拟社会的生成。其次,探讨了网络数据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机理,即作为生产工具的网络数据带来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转型、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数据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也有着直接影响。再次分析了网络的草根性,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网络数据的无边性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网络数据语境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分析框架。第四章,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着重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选择以及重点策略。首先,明确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为:遵循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打造“时空—主体”联动格局、以阵地建设夺取网络话语权、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关系;其次,从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维度探讨了新时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目标选择;最后,着重探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点策略,即探索中国特色高校网络安全建设之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加强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及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管能力。
赵轩[5](2019)在《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国民爱国主义情感和观念的主要方式,并力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本国的民族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并结合世势国情不断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内涵,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理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法则和重要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创新发展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2015年12月30日)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着重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表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事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也是社会现实提出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必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价值冲突问题,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国家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错误思潮的斗争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境内外环境中的种种政治图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恰当应对,也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广大中华儿女扞卫自身权益,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可以说,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最主要的依靠途径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把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也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入手,从实践的视角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实现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入手,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展开的新探索。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理论前提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研究主体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前提。“实践论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是针对抽象化的“知识论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其本身来说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三个:从实践出发的问题意识;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具体意识;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的整体意识。“实践论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本文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论前提。第二章,立足实践重释爱国主义相关概念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相关前提性理论问题。本章首先从实践出发重释与爱国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即“爱”“国”“主义”和“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相应的理论铺垫;其次,对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相关学科——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爱国主义理论中的侧重点及成因进行研究,明确这些学科从不同的实践关系出发反映出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不同实践视角,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汲取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的理论成果提供尽量丰富理论参考;最后,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比较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从实践出发能够整合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学科地位,从而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视野以及本文贯穿实践论思维方式,立足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强调贯彻“现实的人”观念。本章首先以实践的视角考察爱国主义的主体理论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相关理论,从而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有的核心地位。其次,以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现实的人”观念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不同维度的内在规定性,并以“现实的人”的自然成长历程对全部属性予以体现生成性的整合,为爱国主义教育阶段性和群体性的划分奠定基础。最后,进一步贯彻实践论思维方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作以更加深入的考察,以把握更加具体化的教育对象。由此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就应当以教育对象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规定为主,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第四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根基。“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体现出自身整体性、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对于“现实的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确定教育内容。一是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确立与爱国主义客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二是以“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第二章的相关理论,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相结合。在对象性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爱国主义客体理论的整体性,即要包含自然、人民、文化和政治四个方面;在生活化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现实生活世界”整体中的具体性,即要注重与“现实的人”在客观实践中的相关要素相结合;在教育内容结构化方面既要涵盖“现实生活世界”自身以“历史、现实、未来”为主的层次规律,也要满足社会关系需要的相应规律,还要体现以教育对象“情、知、意”为主的精神发展规律;三是在更加具体化的层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自然维度、人民维度、文化维度和政治维度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展开,并探讨各维度教育内容逻辑的现实依据和要求。第五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具体化理论。本章针对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理论上研究对于不同教育群体如何进行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具体化原则,体现合规律性。一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实施主体,即教育主体的具体化作以相应的讨论;二是针对学前教育、小学至大学教育、社会教育中所包含的主要教育群体,对其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设定原则进行了论述;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方式运用原则,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具体化的基本路向。这些实践原则的探讨,能够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针对不同教育群体运用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方式都从具体化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阐释为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肖薇薇[6](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国复兴,必定有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为国育才铸魂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突出协同创新,推进内涵发展,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创新。特别是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指明了方向。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这一中心,从研究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出发,以湖北省部分高校为对象开展实证调研,同时以学界已有的相关实证调研数据和结果为补充借鉴,综合考察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发展现状,在对所遇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尝试以理论模型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在机理,进而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的七章内容:第一层是理论基础层:确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边界和内涵。主要包含第一章,对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概念及内涵分别作出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论述。本文重点对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建设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进而探讨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层是实证调研分析层:通过实证调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包含第二章,主要是围绕教职工与大学生两个群体,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湖北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现状,本文立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学界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探讨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建设成果与存在问题,并进一步尝试对所遇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层是运转原理的阐释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整体运转原理进行模型构建并展开了深入分析。主要包含第三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意义、构建逻辑、构建原则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思路、构成要素,本文还尝试搭建了理论模型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发生、运转、自我优化等问题的论述,同时强调了始终坚持高校党委“一元”领导等原则的重要性。第四层是协同机制构建层:从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划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体系。主要包含第四、五、六、七章,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等,并从科学内涵、运转原理与构建策略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这些协同机制的构建思路,尝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智慧支持。
郭沅鑫[7](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程晨[8](2016)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际交往越发密切,西方国家一些思想观念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冲击,课堂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显露出效果不足的弊端。十三五规划提出,应该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社会实践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大学生对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充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依然有待提升。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理论支撑;其次,论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方式来提高自身能力、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发挥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证得出社会实践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的有效依托,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再次,考察分析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原因;最后,基于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高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和促进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提出完善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具体措施,在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块重要基石,也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我国新一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李丹[9](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不强、角色冲突、角色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为研究对象,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理论提供指导。主动使教师成功的实现自身的角色,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论文正文共分成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的难点及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部分,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具体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新时代、教师角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界定展开理论分析。之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参考等四个方面去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全面梳理,详细探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梳理与分析后得出角色弱化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基于上一部分的角色分析,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五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与研究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去论述实践策略的定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铸魂育人的训教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科学理论的普及者、勇于创新的助力者,希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地进入角色并实现角色。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丁国浩[10](2013)在《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问题意识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理论问题,与问题意识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研究和探讨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把问题意识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探讨形成了一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的实践范式和理论体系。因此,把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范式来看待,从范式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命题:一是强调对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关注;二是强调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三是强调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问题教学方式方法的策略与运用;四是强调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一种具有探究、反思、批判性的主体性理解过程和学习方式;五是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教育要求。或者说,这五个相互联系的思政课教学命题共同构成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范式体系。重视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问题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彰显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本化、实践性和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要求,体现了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丰宏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两个显着的基本特征:一是突显了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文本本位”转向现代思政课教学“问题本位”的基本特征;二是突显了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单向灌输”转向现代思政课教学“交往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问题意识对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具有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却通常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问题意识不足的现象。在过分强调权威、服从和知识灌输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仅学生的问题通常不被引起注意和重视,不能获得有效的回应,而且教师自身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改革和研究的深入,问题意识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显示了它的重要意义和功能。人们从问题意识的视角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这些新的思想和看法又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发展、过程的优化以及效果的实现总是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主体、过程和效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和环节。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内在契合性,深入研究、分析和考察问题意识和问题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发展。另外,本文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话语和教学方法及其模式运用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并优化问题意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问题。总的来讲,我们提出基于问题意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简单批判和否定,它也不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唯一的方式和路径,而只是从问题意识导向的这一重要视角对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参考和借鉴。因此,本文研究对于对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内容的界定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演进 |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
2.2.1 新时代的内涵 |
2.2.2 新时代的特征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3.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2.3.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征 |
2.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美育的关系 |
2.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思想 |
2.4.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4.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4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5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2.4.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
3.1.1 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 |
3.1.2 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 |
3.1.3 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 |
3.1.4 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 |
3.1.5 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 |
3.2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拜金主义泛滥 |
3.2.2 理想信念淡薄 |
3.2.3 媚俗文化蔓延 |
3.2.4 法律观念淡漠 |
3.2.5 责任意识缺失 |
第4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思考 |
4.1 经济领域丰富义利观教育内涵 |
4.1.1 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 |
4.1.2 制定有层次性的道义要求 |
4.1.3 多维度推进义利观教育 |
4.2 政治领域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4.2.1 新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教育内容 |
4.2.2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四个自信”认识 |
4.2.3 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强化忧患意识 |
4.3 文化领域发掘美育教学的内容 |
4.3.1 美育的新发展与美育的再认识 |
4.3.2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4.3.3 美育教学的内容与功能 |
4.4 社会领域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
4.4.1 不断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
4.4.2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
4.4.3 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
4.5 生态领域重新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4.5.1 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想 |
4.5.2 推动构建生态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3 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发展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释义 |
1.4.1 美的本质 |
1.4.2 审美教育 |
1.4.3 审美力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选题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审视 |
2.1 大学及其时代表征 |
2.1.1 大学历史变迁 |
2.1.2 大学自身属性 |
2.1.3 大学所担之责 |
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发展 |
2.2.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起步阶段 |
2.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探索阶段 |
2.2.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停滞阶段 |
2.2.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复兴阶段 |
2.2.5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阶段 |
2.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殊内涵 |
2.3.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 |
2.3.2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与特征 |
2.3.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功能 |
2.3.4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特殊内涵 |
第三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状况 |
3.1.1 学校层面 |
3.1.2 职能部门层面 |
3.1.3 院系层面 |
3.2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
3.2.1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
3.2.2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
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状况 |
3.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状况 |
3.3.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概况 |
3.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选配状况 |
3.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
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
3.4.1 学生工作扩展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个层面 |
3.4.2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更加丰富和有效 |
3.4.3 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程序日趋规范 |
3.4.4 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 |
3.5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 |
3.5.1 高等学校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差 |
3.5.2 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 |
3.5.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 |
3.5.4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 |
3.5.5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 |
3.5.6 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 |
3.5.7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 |
3.6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3.6.1 社会环境的变化 |
3.6.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3.6.3 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
3.6.4 学生个体的变化 |
3.6.5 旧观念的束缚与西方思潮的消极作用 |
第四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
4.1 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1.1 全球化及其特点 |
4.1.2 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 |
4.1.3 应对全球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2 信息化时代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2.1 信息化及其特点 |
4.2.2 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
4.2.3 应对信息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3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3.1 意识形态及其特点 |
4.3.2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
4.3.3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4.1 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4.4.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5.1 新时代及其特点 |
4.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
4.5.3 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第五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5.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
5.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5.1.2 马克思主义青年成长理论 |
5.1.3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要理论 |
5.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工作要求 |
5.2.1 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目标指引 |
5.2.2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基本要求 |
5.2.3 学生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工作基本途径 |
5.2.4 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 |
5.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 |
5.3.1 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 |
5.3.2 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 |
5.3.3 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 |
5.3.4 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 |
5.3.5 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 |
5.3.6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第六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理路 |
6.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政治基础 |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取向 |
6.1.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
6.2 学生主体意识推进 |
6.2.1 大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
6.2.2 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方式与途径 |
6.2.3 优良学风对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
6.2.4 优化学生社团环境 |
6.3 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建设 |
6.3.1 建立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
6.3.2 健全学生工作的协同领导体制 |
6.3.3 建构学生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
6.4 文化自觉唤醒 |
6.4.1 文化自觉唤醒的必要性 |
6.4.2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6.4.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6.5 改进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
6.5.1 注重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思政教育的结合 |
6.5.2 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方法的结合 |
6.5.3 注重专业课程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结合 |
6.6 加强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 |
6.6.1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水平 |
6.6.2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管理能力 |
第七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建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为例 |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基本情况 |
7.1.1 生源基本情况 |
7.1.2 学生学习状况 |
7.1.3 理想信念教育 |
7.1.4 能力修养培养 |
7.1.5 辅导员队伍建设 |
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的总体目标 |
7.2.1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
7.2.2 创新设计目标: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 |
7.2.3 行动实施方略:坚持实践育人,实现学生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 |
7.3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指标体系 |
7.4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 |
7.4.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平台 |
7.4.2 专业培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3 人文修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4 身心保障实践课程平台 |
7.5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评估体系 |
7.5.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课程评价机制 |
7.5.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多元激励机制 |
7.5.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
7.5.4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柔性管理机制 |
7.6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保障体系 |
7.6.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
7.6.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队伍保障 |
7.6.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网络保障 |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呈现 |
7.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总结 |
7.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图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8.1.1 明确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
8.1.2 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 |
8.1.3 形成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创新理路 |
8.1.4 建立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创新体系 |
8.1.5 建构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矩阵式实践模型 |
8.1.6 搭建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网络平台 |
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取得了高价值推广应用效应 |
8.1.8 总结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8.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的“立德树人”新内涵研究 |
8.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蕴涵的学生工作新理念研究 |
8.2.3 国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文件明确的学生工作新要求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时期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网络文化对现代人们思想渗透与意识形态“导向” |
(二)网络全球化思想辩证的标准与意识形态“抉择” |
(三)意识形态安全使命与网络技术发展中产生的“抗体” |
(四)网络下“普世价值”的推崇与意识形态安全压力“应对”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与主要论题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与成果分类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 |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与定位 |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解析 |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范畴 |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定位 |
(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系统构成 |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五大系统 |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三层结构 |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运行机理 |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运行过程 |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机理 |
第二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状况 |
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历史演进 |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雏形 |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曲折 |
(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发展 |
二、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统驭意识形态工作 |
(二)用一元指导思想的策略引领多样社会思潮 |
(三)统领规范意识形态必须夯实组织建设 |
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运行状况 |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内容 |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方式 |
(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路径 |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 |
(一)扩展了内容空间 |
(二)拓宽了实践路径 |
(三)丰富了载体阵地 |
五、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 |
(一)抵御外部渗透不力 |
(二)网络信息管控不善 |
(三)传统工作方法不适 |
(四)技术应对能力不强 |
第三章 网络数据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一、网络数据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 |
(一)意识形态安全语境下网络数据的内涵 |
(二)网络数据对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机理 |
二、网络数据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 |
(一)网络数据草根性带来的挑战 |
(二)网络传播即时性带来的挑战 |
(三)网络技术先进性带来的挑战 |
(四)网络数据无边性带来的挑战 |
三、网络数据语境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分析框架 |
(一)网络数据语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成效 |
(二)网络数据语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 |
(三)网络数据语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评估 |
(四)网络数据语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遵循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 |
(二)打造“时空—主体”联动格局 |
(三)以阵地建设夺取网络话语权 |
(四)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关系 |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目标选择 |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总体目标 |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具体目标 |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点策略 |
(一)探索中国特色高校网络安全建设之路 |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
(三)加强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四)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管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文件 |
(三)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研究 |
(四)爱国主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路向 |
一、反思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
(一)思维方式及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
(二)“知识论思维方式”的体现及其超越 |
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提出 |
(二)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理路 |
(一)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前提的实践论整合 |
一、实践论维度的爱国主义相关概念 |
(一)爱: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二)国:祖国与国家的统一 |
(三)主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四)精神:情、知、意的统一 |
二、实践论视域中的多学科爱国主义理论研究 |
(一)伦理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二)政治学中的爱国主义 |
(三)法学中的爱国主义 |
(四)哲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追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爱国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重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实践论解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及其在理论建构中的地位 |
(一)从爱国主义主体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
二、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从“现实的人”的属性维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基本结构 |
(三)从人的成长历程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不同属性 |
三、把握具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理论借鉴 |
(一)自然属性维度的“动机理论” |
(二)社会属性维度的几种社会理论 |
(三)精神属性维度的“认知发展理论” |
(四)从整体把握“现实的人”属性结构的“人格动力学理论”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阐释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架构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客体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根基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阐释 |
(三)“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梳理 |
(一)自然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人民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文化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四)政治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五)“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具体逻辑 |
第五章 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实践论探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反思 |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的具体化逻辑 |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具体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具体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原则 |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指导意义 |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基本原则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具体化方向 |
结语走向新实践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逻辑展开 |
四、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系统分析法 |
(三) 实证研究法 |
(四) 跨学科研究法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考察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相关概念厘定 |
(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及内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概念及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系统学的理论阐释 |
(二) 协同学的理论阐释 |
(三) 管理学的理论阐释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阐释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现状考量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现状的调研分析 |
(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学生调研数据统计 |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教职工调研数据统计 |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调研结果分析 |
(四) 对学界已有的相关实证调研数据的统计借鉴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系统内部诸多要素之间彼此孤立脱节 |
(二) 系统内部的协同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互补 |
(三) 教书与育人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
(四) 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没有明显提高 |
(五) 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遵循不够切实 |
(六) 对教书育人规律的把握不够深刻 |
(七) 对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没有贯彻始终 |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工作理念有待”协同”跃迁 |
(二) 工作环境有待”协同”应对 |
(三) 工作内容有待”协同”融合 |
(四) 工作方式有待”协同”创新 |
(五) 工作队伍有待”协同”建设 |
(六) 工作制度有待”协同”完善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在机理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内在机理的学理价值分析 |
(一) 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协同理论的融合创新 |
(二) 有助于探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本质 |
(三) 有助于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逻辑 |
(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思路 |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模型 |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原则 |
(一) 始终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的”一元”领导 |
(二) 科学树立育人和办学两大维度互联的协同目标 |
(三) 不断创新教学、实践和党建立体互融的协同方式 |
(四) 努力探索有机、有效且科学相统一的协同策略 |
第四章 多维共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 |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
(一)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
(二)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实践意义 |
二、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
(一) 核心目标: 提升高校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能力 |
(二) 根本原则: 坚持党的”一元领导”建设 |
(三) 本质特征: 完善各职能部门的”多元共治” |
三、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
(一) 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领导决策 |
(二) 沟通协商管理协同计划方案 |
(三) 在决策与管理的互动中优化领导决策 |
第五章 有机互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 |
一、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
(一)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
(二)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三)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二、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
(一)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实践目标 |
(二)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原则 |
(三)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特征 |
三、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
(一) 实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会贯通 |
(二)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同向同行 |
(三) 实现以文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同步共育 |
(四) 构建网络与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同轴共转 |
(五) 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共联 |
(六) 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校外资源与校内要素的协同共为 |
(七) 构筑紧密相随且有机互联的监督体系 |
第六章 立体互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 |
一、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
(一)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
(二)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三)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实践意义 |
二、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
(一)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构建目标 |
(二)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原则 |
(三)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特征 |
三、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
(一) 强化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理念 |
(二) 设立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标准 |
(三) 推动工作实效评价与工作过程评价相结合 |
(四) 实现师德师风考核与思想政治素养考核相结合 |
(五) 搭建评价考核结果的科学反馈平台 |
第七章 联动互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 |
一、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
(一)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
(二)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三)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二、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
(一)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目标 |
(二)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原则 |
(三)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特征 |
三、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
(一)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 |
(二) 工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环境保障与制度保障有效融合 |
(三) 激励与保障协同激发主客体的精神动力 |
(四) 激励与保障协同营造积极健康的管理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7)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1.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 |
2.1.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1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
2.2.2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2.2.3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1 知识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解释 |
2.3.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2.3.3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
第3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3.1 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 |
3.1.1 社会实践的内涵 |
3.1.2 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3.2 社会实践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3.2.1 社会实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
3.2.2 社会实践转变人的思想意识 |
3.2.3 社会实践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
3.3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的有效依托 |
3.3.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言行一致的健全品德 |
3.3.2 有利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
3.3.3 有利于推动高校社会实践的持续健康发展 |
第4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强的原因分析 |
4.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4.1.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和经验 |
4.1.2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强的成因 |
4.2.1 大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热情 |
4.2.2 高校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
4.2.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
第5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
5.1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路 |
5.1.1 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力度 |
5.1.2 促进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
5.2 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5.2.1 加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动性 |
5.2.2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
5.2.3 健全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考核和评价 |
5.3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5.3.1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 |
5.3.2 在社会实践中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5.3.3 在社会实践中探索虚拟实践教育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 |
(二)角色 |
(三)教师角色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 |
(一)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四)习近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四、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 |
(一)教育为治国治民之首 |
(二)教育为人生之基 |
(三)教育的目的“礼贤下,举贤才” |
(四)教育的首要为品德和伦理教育 |
(五)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 |
五、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参考 |
(一)教育学中“教育哲学”理论 |
(二)心理学中“认知方式”理论 |
(三)社会学中“角色定位”理论 |
(四)管理学中“管理教育”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解析 |
(一)地位崇高、使命光荣与环境氛围的矛盾 |
(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自身素质的矛盾 |
(三)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
(四)队伍迅速扩大与成长发展瓶颈的矛盾 |
(五)部分教师思想迷茫与职业定位的矛盾 |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定位探析 |
(一)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
(三)学习方法的辅导者 |
(四)高尚品行的塑造者 |
(五)人生价值的打造者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探析 |
(一)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负面影响削弱了高校党团教育的效果 |
(四)传统教育理念塑造了单向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构建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 |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
(三)坚持有效性原则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目标 |
(一)由个体推进向整体突破的变化 |
(二)由知识培育向价值培育的变化 |
(三)由学生发展向社会需要的变化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内容 |
(一)政治要强 |
(二)情怀要深 |
(三)思维要新 |
(四)视野要广 |
(五)自律要严 |
(六)人格要正 |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方法 |
(一)由诠释性向启发式的变化 |
(二)由解释性向探究式的变化 |
(三)由讲授性向引导式的变化 |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途径 |
(一)思政课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 |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 |
一、增加理论学习、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
(一)增强专业能力,扎实专业功底 |
(二)突破专业限制,完善知识结构 |
(三)接受创新理论,勇于创新教学 |
二、加强责任担当、做铸魂育人的训教者 |
(一)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水平 |
(二)交融学科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能力 |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氛围 |
三、提高自身修养,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
(一)无私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
(二)无畏精神,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
(三)奉献精神,发扬社会先进文化 |
四、启发逻辑思维、做科学理论的普及者 |
(一)思维逻辑严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思维方法辩证,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的能力 |
(三)思维导向开阔,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 |
五、树立问题意识、做勇于创新的助力者 |
(一)正视学生问题,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
(二)教师以身示教,做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做四个自信的助力者 |
注释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一、 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谈起 |
二、 研究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关系的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相关的概念界说与研究概况述评 |
一、 本文相关的概念界定与阐释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三、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关系研究成果简评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教学对问题意识的发展要求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教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教学思想的历史探寻 |
二、 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及其主要内容概述 |
三、 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教学思想的资源借鉴 |
第二节 问题意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维度 |
一、 问题意识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
二、 从学生问题出发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基点 |
三、 问题教学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
四、 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命题与特征 |
第三节 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意义 |
一、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本体论意义 |
二、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论意义 |
三、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
第三章 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考量 |
第一节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主要问题 |
一、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表现 |
二、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原因 |
三、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不足的影响 |
第二节 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
一、 逐渐关注学生问题,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二、 日益重视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 |
三、 采取多种方法手段,问题教学日益深入人心 |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问题教学发展的理论关系阐释 |
一、 问题教学与传统思政课教学灌输理论的关系 |
二、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关系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交往实践理论的关系 |
四、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理论的关系 |
第四章 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分析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契合性 |
一、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主体间的对话融合 |
第二节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契合性 |
一、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视域融合 |
第三节 问题意识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契合性 |
一、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
二、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三、 问题教学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内化 |
第五章 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与策略思考 |
第一节 基于问题意识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探讨 |
一、 “灌输”与“启发”相结合 |
二、 “外引”与“内生”相结合 |
三、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
四、 “理论”与“素质”相结合 |
五、 “知识”与“智慧”相结合 |
第二节 问题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优化 |
一、 努力构建教学问题体系 |
二、 提炼聚焦有效教学问题 |
三、 积极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
第三节 思政课问题教学的话语构建 |
一、 话语情境的预设与营造 |
二、 话语内容的翻译与转换 |
三、 话语形式的互动与协调 |
第四节 思政课问题教学方法的模式运用 |
一、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二、 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三、 问题解释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四、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五、 重视问题逻辑教学方法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D]. 李婉姝.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D]. 王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4]新时期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卢建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 赵轩.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D]. 肖薇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7]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8]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程晨. 兰州理工大学, 2016(11)
-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李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 丁国浩. 上海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