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1型智能化快速腐蚀测定仪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英[1](2018)在《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中水杨酸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铁碳微电解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它能将部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形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降解的效率不高,反应速度很慢。O3氧化具有安全、高效、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饮用水消毒、去除异味和杀菌,但在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因处理成本高、臭氧化降解对有机物具有选择性等不足,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研究发现,微电解-臭氧化协同能使O3产生更多的·OH及其它自由基。这些自由基比O3氧化能力更强,且对有机物的氧化无选择性,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废水的矿化度。由于微电解-臭氧化协同技术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的研究报道,为促进微电解-臭氧化协同技术的工业应用,需进一步进行研究。水杨酸(SA)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SA与O3分子反应很慢(速率常数为600 L×mol-1×s-1),与·OH反应迅速(速率常数为2.2×1010 L×mol-1×s-1),因此常被作为测定·OH的探针。本研究采用微电解-臭氧化协同技术降解SA模拟废水,对降解过程影响因素、降解效能及稳定性、动力学和生物毒性进行研究,推测了降解机理,结果如下:(1)对铁碳微电解、臭氧化和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SA模拟废水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SA模拟废水效果明显。(2)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SA模拟废水,考察了pH、SA初始浓度(c0)、O3浓度和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pH是影响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在pH 4-11范围内,随着pH增加,SA的降解率先增加后减小,pH=8时,降解率最高;在实验条件范围内,SA的降解率随c0减少而增加、随O3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操作参数:pH=8,c0为400 mg·L-1,O3浓度为17.2 mg·L-1,温度298 K。在适宜操作条件下反应30 min,SA降解率达到99.93%。对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SA的效能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适宜操作条件下,进行六组平行实验,SA在反应30 min时的降解率均达98.98%以上,SA降解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SA降解效能有很好的稳定性。(3)研究了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SA的动力学。在实验的条件下,SA的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建立了幂指数表达的动力学模型:(4)通过COD去除率和发光菌相对抑光率评估模拟废水降解过程中的矿化度和毒性变化,在适宜操作条件下,降解60 min,COD去除率达到79.34%,相对抑光率由99.68%降到23.68%。(5)对SA中间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分析出三种中间产物,推测了微电解-臭氧化协同的反应机理。
孔令超[2](2018)在《重庆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改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重庆地区生土建筑物理力学性能差、耐久性能差的问题,保证生土墙体的生态性能。本论文以重庆地区生土墙体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将生土墙修缮保护研究与生土墙体材料改性研究相结合,采用无机改性材料与有机修缮材料复掺的方式,利用料姜石、水泥、环氧树脂对生土材料改性,结合重庆地区生土墙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改性生土试件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生态环保性能展开相应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相关文献,探究重庆地区生土遗址与居民用生土建筑病害类型,并分析其成因。目前重庆地区生土建筑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墙体裂缝,墙体表层土体脱落、墙体坍塌,墙体表面出现冲沟、麻面等四种,且墙体病害对自身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生态性能产生严重了影响。(2)本文从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生态环保性能三方面论述改性修复材料对于生土材料改性机理,探究不同配合比的改性修复材料对生土材料性能影响程度与规律,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改性效果,确定10%料姜石-5%水泥-7%环氧树脂为改性修复材料最佳配比,其可使生土材料具备良好的抗压强度、变形性能、抗剪强度,耐水性、抗冲刷性、耐盐腐蚀等性能也得到增强,同时保持良好热工性能与透气性。(3)通过生土墙体病害修复验证试验表明,10%料姜石-5%水泥-7%环氧树脂改性生土材料颜色基本不发生改变,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出现色差,经裂缝修复的生土墙体与破损修复的生土试件表观颜色没有变化、修复处未出现二次裂缝,表观质量良好,改性生土材料可以与原土体完美结合协同工作,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研究证明10%料姜石-5%水泥-7%环氧树脂改性修复材料可以直接用于对既有生土墙体病害的修缮保护,增强生土建筑整体性,延长生土建筑使用寿命。综上所述,10%料姜石-5%水泥-7%环氧树脂改性修复材料为最佳配比,该配比可使生土材料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同时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态环保性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改性修复材料应用于重庆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新建与墙体病害修缮中,改性后的生土材料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增强。直接用于墙体病害修缮时,其可以与原土体协同工作,不会对原有生土建筑产生二次破坏,且具有良好的表观效果。
王驰[3](2017)在《重庆生土墙修缮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土建筑是在历史岁月的进程中留下的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灿烂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土建筑随着气候、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正在经历着空前未有的破坏。国内外很多专家正在对其破坏原理和修缮保护进行不断地探索,但因为此类建筑都具有重要价值且修缮保护缺乏规范问题等,学者对各种修缮保护的方法的使用都比较谨慎,这严重影响了生土建筑的修缮保护研究进度。本论文以重庆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现存在的生土建筑进行实地调研,进行生土建筑的病害分析,并根据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和生土建筑基本特征,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重庆地区生土建筑中主要存在的生土墙体裂缝和墙体局部脱落或坍塌两种病害,开展了生土建筑破坏机理与修缮加固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进行了重庆市北碚区生土建筑中墙体的现存主要病害现象、原因的分析。目前,重庆地区生土建筑的主要病害类型为土体开裂和墙体局部脱落或坍塌两种,且墙体裂缝已经没有继续发展的趋势。通过实地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得出:生土建筑墙体的裂缝主要是干缩裂缝,施工不规范是出现裂缝的原因。(2)进行了生土建筑墙体面层及裂缝修复技术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修缮保护效果的对比。试验使用重庆市北碚区当地的紫色土,根据紫色土的物理性质、最优含水率等数据制作了立方体试件和圆饼状试件,采用石灰水、水玻璃、硅丙乳液三种修缮试剂,进行生土面层的修缮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总结了各种修缮试剂的效果。得出硅丙乳液修复材料渗透性好,颜色变化不明显,修复后生土试件的耐水性、抗冲刷能力和透汽性也较好。(3)进行了生土墙体局部脱落或坍塌修补的改性技术在生土建筑中的试验研究,本文利用秸秆、粉煤灰改性重庆当地生土材料,以增强性能且可以与原土充分结合为主要目的,进行生土墙体改性试验研究,获得较为理想的掺和比为:掺加量0.5%的稻草秸秆改性砌块、掺加量8%的粉煤灰改性砌块。改性生土提高了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保温性能且收缩变小。(4)进行了生土墙体修缮试验研究。经硅丙乳液使用喷涂和滴渗工艺修缮的墙体颜色没有变化,未出现胀缩现象,渗透深度表现良好,经粉煤灰改性的生土材料可以与原土完美结合且颜色没有变化。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对重庆市生土建筑本体进行修缮,能够修缮和延长生土建筑的寿命。综上所述,对重庆地区生土墙裂缝及面层的修复的最优方案为:浓度为20%的硅丙乳液,对生土墙局部脱落或坍塌的修补的最优方案为:掺加量8%的粉煤灰改性土,其两种方案可以有效的对生土墙进行修缮,可开展实施。
唐迪[4](2016)在《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农业秸秆作为新型建筑材料是完全可行的,不仅能够回收利用,还能取代粘土砖,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由此可见,新型秸秆墙体材料对建筑节能有巨大的贡献价值。为满足建筑节能需求,针对重庆农村建筑大量使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承重墙保温性能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满足承重、保温要求的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结合稻草秸秆的材料性能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稻草砖成型工艺,将制作成的稻草砖填入混凝土空心砌块孔洞内,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成本低廉、便于施工的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首先对稻草砖的成型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将酸性处理、碱性处理、粘接处理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比,根据稻草砖成型效果及操作的简便性,初步确定了稻草砖成型方式为碱性处理法:将稻草秸秆在1%-8%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里浸泡20-24小时后压制成砖。然后对成型后的稻草砖进行了基本性能的研究:确定其尺寸为长宽高:140×130×190mm;稻草砖具有密度小、保温性能优异,防腐效果良好等优点。综合对比1%-8%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成型稻草砖的成型效果及基本性能,最终确定适宜其成型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5%。最后对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探究:复合砌块尺寸确定为长宽高:200×190×190mm,其中混凝土层壁厚为30mm;由2%-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稻草秸秆成型稻草砖组成的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其导热系数为0.056-0.126 W/(m·K),只略大于其内部稻草砖的导热系数0.038-0.086 W/(m·K),都远远小于重庆农村建筑常用的混凝土砌块和烧结砖导热系数,是良好的保温建筑材料,满足农村建筑对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保温性能的要求;复合砌块抗压应力平均值为6.00Mpa,超过了一般承重砌块5.00Mpa的应力标准;耐火极限达到3.0h,可用在有B1等级防火要求的建筑构造中。通过研究可知复合砌块拥有良好的抗压、耐久、防火、保温等性能,而且制作工艺简便,经济效果好,是一种具有保温承重、节能环保等优点的农村建筑材料。通过研究表明,研制出的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能满足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的承重和保温要求,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防火性,适宜重庆农村建筑使用。
张益[5](2014)在《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与预报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土壤墒情即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制约着土壤中养分和矿物质的溶解以及转移,对作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壤水分盈亏状况才能及时排涝灌溉,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本文对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以及墒情预报模型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依托于频域反射—F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设计了一款含温度补偿的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该测定仪除了传统的测定仪只能测定土壤水分的功能外,其内置的GPS模块可以随时定位测量地点的经纬度信息;选用的CAT24WC256存储芯片,一次最大可存储2400组50个字节的测量数据;内置的GPRS/GSM模块,采用无线传输将测得的数据及时发送到后台数据库和手机用户;仪器还具有多功能选项菜单,含实时监测、存储处理、监测设置、号码设置等设置选项。该款测定仪更加贴切和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已经在初步推广应用。其次,通过室内比较试验,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土壤质地与温度对F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得出.F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在不同土壤质地上测试具有较大差异性,且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初步得出三种土壤质地的校正函数以及温度补偿函数式,该种校正方法简单易懂,实际操作性强,它的引入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以及适用范围。最后,以易旱地区江淮分水岭的肥东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大量的土壤水分实测数据以及小型气象站的气象监测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水分预报模型。将土壤水分、气温、湿度、辐射量、降雨量作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分别建立两种预报模型,预报隔日和五日后的土壤水分,探讨BP神经网络在短期土壤水分预测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隔日预报精度要高于五日后预报精度,主要原因就是土壤墒情的时效性强且受人为和降雨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没有灌溉和降雨的干旱季节用此方法预测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要想获得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大量连续准确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总体上看BP神经网络在短期土壤水分预报中取得了较高的预报精度,说明了该方法在土壤墒情预报应用中的可行性,可以为农业生产指导提供决策依据。
王衍争[6](2014)在《有机—铝锌铁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添加剂,对已研制成功的复合铝锌铁(PAZF)混凝剂进行有机改性,从而制备出新型无机-有机聚合混凝剂,即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仪器测试方法对PPAZF微观结构或表面形态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在实验室内采用烧杯混凝实验分别对PPAZF处理模拟腐植酸废水、生活污水和几种工业废水的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混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PPAZF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其制备过程包括酸浸阶段(同PAZF)和聚合阶段。PPAZF的微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PAZF是一种含多羟基聚铝锌铁和有机成分的聚合混凝剂;是无定形聚合物和晶态的共存体;具有大量球状物连接构成长链状结构,可形成内部密实的网状块状结构。因此,PPAZF具有更好的絮体颗粒吸附与网捕双重能力,不仅絮体矾花沉降快,而且废水处理效果更佳。PAZF+PAM联合投加和PPAZF对比混凝实验表明,PPAZF混凝效果明显好于PAM+PAZF联合投加;PPAZF在最佳投加量时,对浊度、色度、COD和总磷的去除率,都优于PAZF和PAC;PPAZF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泛,其最佳pH区间为7-12;实际废水水质较复杂,PPAZF、PAZF和PAC对于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均不是很好,但PPAZF相对具有一定优势;对于生活污水的混凝与沉降实验来说,PPAZF产生的絮体沉速快,絮体大而密实,混凝效果较好;PPAZF具有更好的除磷性能。PPAZF具有较好的混凝性能,可能因为PPAZF中铝锌铁的自由离子或单核羟基络合物和多核羟基络离子充分发挥了其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和卷扫作用,同时,PAM也增强胶粒间的吸附架桥作用。
李文浩[7](2014)在《油泥砂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泥砂是在油田的日常生产中,被油类有机物污染了的泥土、砂子和水的混合物,其主要在石油的集输和处理过程中产出。试验使用来自于胜利油田金岛农工贸公司经脱水处理后的油泥砂,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方解石、长石和金红石等;所使用油泥砂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约为82.4%)和三氧化二铝(约为9.8%);自然含水率约为1.3%,油泥砂平均粒度约为0.25mm,200目筛下含量约为1.74%。试验通过对油泥砂物化性质的研究以及油泥砂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物理性能研究,探讨影响制备油泥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的工艺因素,如油泥砂磨细度、水料比、水泥掺量、石灰和石膏的掺量、发气剂的添加量以及其他工艺参数,实现油泥砂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并对油泥砂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养护制度、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导热系数、干湿循环性、抗冻性能和水化过程及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油泥砂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表观密度在500700kg/m3时,达到GB/T11968-2006标准中对产品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导热性、干燥收缩、干湿循环测试和抗冻性的要求。试验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扫描分析等方法,对油泥砂加气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晶相以及砌块内部的水化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并通过浸出液分析探讨油泥砂砌块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泥砂经过预处理后作为硅质材料,以石灰-水泥作为混合钙质材料的胶凝体系,在11.5MPa饱和蒸汽条件下蒸压5h,制备的油泥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符合标准GB/T11968-2006中制品等级为B06、A5.0的要求。
刘鹏[8](2013)在《提升钢丝绳张力传感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绳摩擦提升机作为主要的提升设备,在保障煤矿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矿井工作人员的基本人身安全。我国十分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在《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二十三条中明确指出:任何一根提升钢丝绳的张力同平均张力之差不得超过±10%。在长时间的运行中,提升机存在着钢丝绳过载、钢丝绳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提升机性能,而且还会造成钢丝绳的实际承受能力减低,疲劳损坏和摩擦衬垫的早期报废,甚至还会造成滑绳、断绳等重大事故。因此,在钢丝绳的使用过程中检测提升钢丝绳的实际张力及其变化,对煤矿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钢丝绳的维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中通过比较不同的传感器原理,确定采用应变式传感器来实现钢丝绳张力的测量。传感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弹性体)、底座和球头组成,其中弹性体是最核心部分,采用轮辐式的结构;底座是通过螺钉将弹性体和调绳油缸相连接,而球头则是通过螺纹连接与弹性体的螺纹槽紧密连接。弹性体的结构设计采用了Solidworks建模并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其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Ansys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结构。其次,对传感器各部分的材料选择和机械制造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弹性元件上进行贴片,通过电桥电路得到电压信号,将信号处理得到了最终的可供使用的信号。通过对性能的静态指标分析,得出了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
索宁[9](2013)在《赤泥基复合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鉴于工业印染废水和炼铝废渣赤泥对环境的危害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本文采用“以废治废”的思路,从赤泥废渣中提取铝、铁后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使赤泥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可能,将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创造极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本课题以工业炼铝废渣赤泥为制备原料,分为酸浸和聚合两步制备絮凝剂。酸浸实验中,对赤泥进行改性,使其中的铝、铁元素充分浸出得其浸取液。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赤泥中铝铁的存在形态,选取了影响赤泥改性的实验因素,分析了各个因素对酸浸反应的影响,正交实验选出了最优工艺组合参数。向赤泥浸取液中加碱调聚得到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并以模拟高浊水的浊度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絮凝剂合成的最优组合参数。以淄博某印染厂的实际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对比了自制PAFC絮凝剂和PAC絮凝剂,在最佳投加量和最优pH值的作用范围下的处理效果。结果如下:在180mg/l的投加量下,PAFC对废水的SS、浊度、色度分别能达到94.51%、85.26%、70.56%;而相同投加量下PAC的处理效果均低于PAFC絮凝剂;pH值在6~10之间自制PAFC絮凝剂具有较好的混凝效果,比PAC有着更广泛的pH适用范围。通过电镜观察了PAFC絮凝剂的物貌特征,发现PAFC絮凝剂是由链状分子形成网化度高且形态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了解到PAFC并非铝铁简单的混合,而是形成了无定形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研究PAFC的特征峰得知,PAFC既含有多羟基桥联的铝的高分子聚合物又含有多羟基桥联的铁的高分子聚合物。运用混凝机理和混凝形态学的知识初步探讨了PAFC絮凝剂的混凝作用机理和在水处理中的混凝形态。
张继超[10](2012)在《源于镀铝锌渣的复合铝锌铁混凝剂混凝特征及混凝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镀铝锌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铝锌铁(PAZF)混凝剂,并对其微观特性、混凝特征及混凝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利用正交试验原理,分析聚合温度、时间和pH等因素对PAZF制备过程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对PAZF结构、表面形态等进行了分析;采用混凝实验对PAZF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和景观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投药量、pH值、沉降时间等参数的影响,并对其混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中,pH影响最大,聚合时间次之,聚合温度影响最小。PAZF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混合酸浓度10%、溶出温度90℃、溶出时间3h、pH值3.0、聚合时间5h。微观分析的结果表明,PAZF是一种含多羟基聚铁及聚铝的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是晶态与无定形聚合物的共存体。PAZF结构密实,分子之间作用结合成较长的链,形成高聚合度的具有网状结构大分子物质或联合在一起形成面状结构,网状结构周围,基本上观察不到散落的小聚合物,因此其吸附及网捕能力强,沉降速度快,絮凝效果好。将PAZF混凝剂用于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时,形成的矾花大而密实,沉降速度快,适用水体的pH值范围广,色度、浊度、COD均能得到有效去除。处理酸性深蓝废水,浊度、色度及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3.8%、83.32%及62.19%;处理分散棕黄废水,浊度、色度及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7.84%、84.44%及66.01%。处理景观水时,浊度、总磷及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6.98%、82.39%及86.82%。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相比,在处理酸性深蓝废水时,PAZF在较低的投加量下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对浊度、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较高,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利用两种混凝剂分别处理分散棕黄废水时,PAZF的最佳投加量为70mg/l,与PAC在140mg/l时达到相似的去除效果,所以PAZF不仅能有效去除色度、浊度和CODcr,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利用PAZF和PAC处理景观水,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达到相同的浊度和COD去除率时,PAZF所需投药量较少,但是PAZF对总磷的去除率低于PAC。
二、HT—1型智能化快速腐蚀测定仪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T—1型智能化快速腐蚀测定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中水杨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铁碳微电解技术 |
1.1.1 铁碳微电解技术反应原理 |
1.1.1.1 原电池反应 |
1.1.1.2 电化学富集作用 |
1.1.1.3 氧化还原作用 |
1.1.1.4 物理吸附作用 |
1.1.1.5 絮凝沉淀作用 |
1.1.2 铁碳微电解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1.2.1 印染废水的处理 |
1.1.2.2 电镀废水的处理 |
1.1.2.3 医药废水的处理 |
1.1.2.4 焦化废水的处理 |
1.1.3 铁碳微电解技术特点 |
1.2 臭氧及臭氧高级氧化技术 |
1.2.1 臭氧的理化性质 |
1.2.2 臭氧的氧化机理 |
1.2.3 臭氧及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3.1 饮用水的处理 |
1.2.3.2 医药废水的处理 |
1.2.3.3 造纸废水的处理 |
1.2.3.4 含酚废水的处理 |
1.3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技术 |
1.3.1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技术应用 |
1.3.2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反应动力学 |
1.3.3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反应机理 |
1.4 水杨酸简介 |
1.4.1 水杨酸的理化性质 |
1.4.2 水杨酸的应用 |
1.4.3 水杨酸对水环境的影响 |
1.4.4 废水中水杨酸的处理方法与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2 分析方法 |
2.2.2.1 水中水杨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
2.2.2.2 水中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
2.2.2.3 溶液pH的测定 |
2.2.2.4 气相臭氧浓度的测定 |
2.2.2.5 水中COD的测定 |
2.2.2.6 溶液毒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照实验 |
3.2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杨酸 |
3.2.1 影响因素 |
3.2.1.1 溶液pH的影响 |
3.2.1.2 水杨酸初始浓度的影响 |
3.2.1.3 臭氧浓度的影响 |
3.2.1.4 温度的影响 |
3.2.2 水杨酸降解效能及稳定性 |
3.2.3 水杨酸降解动力学 |
3.2.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3.2 动力学模型稳定性 |
3.2.3.3 kobs与pH的关系 |
3.2.4 矿化率和毒性评估 |
3.2.5 产物鉴定及作用机理分析 |
3.2.5.1 水杨酸中间产物鉴定 |
3.2.5.2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的反应机理分析 |
4 讨论 |
4.1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杨酸影响因素讨论 |
4.2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动力学讨论 |
4.3 废水毒性讨论 |
4.4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杨酸中间产物讨论 |
4.5 微电解-臭氧化协同技术展望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重庆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1 生土建筑概论 |
1.2.2 研究背景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1.3.1 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改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生土建筑墙体修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生土建筑墙体墙材料改性与修缮研究趋势 |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重庆地区生土建筑病害原因及改性材料选择 |
2.1 重庆地区生土建筑概况 |
2.2 病害类型与成因 |
2.2.1 病害类型 |
2.2.2 病害成因 |
2.3 生土原材料基本参数 |
2.4 改性修复材料选择依据 |
2.4.1 改性修复材料选择标准 |
2.4.2 传统生土改性技术方式 |
2.4.3 传统生土建筑墙体改性材料 |
2.4.4 传统生土建筑墙体表层修复材料 |
2.4.5 本文试验改性修复材料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生土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件制作及材料配比 |
3.3 改性生土立方体单轴抗压试验 |
3.3.1 试验准备阶段 |
3.3.2 试验过程与现象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4 应力-应变曲线变化及结论 |
3.4 改性生土试件直接剪切试验 |
3.4.1 试验准备阶段 |
3.4.2 试验过程与现象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生土材料耐久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件制作及材料配比 |
4.3 收缩性试验 |
4.3.1 试验过程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3 试验结论 |
4.4 耐水性试验 |
4.4.1 试验过程与方法 |
4.4.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4.3 浸水抗压试验 |
4.4.4 试验结论 |
4.5 耐盐腐蚀试验 |
4.5.1 试验过程与方法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3 试验结论 |
4.6 抗冲刷试验 |
4.6.1 试验过程与方法 |
4.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3 试验结论 |
4.7 耐紫外线光照试验 |
4.7.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3 紫外线照射后抗压强度变化试验 |
4.7.4 试验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生土材料生态环保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件制作及材料配比 |
5.3 改性生土试件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
5.3.1 试验准备 |
5.3.2 试验过程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透汽性试验 |
5.4.1 试验过程与方法 |
5.4.2 试验数据与分析 |
5.4.3 试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土墙体修复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生土墙体模型制作与裂缝修复试验 |
6.2.1 生土墙体模型制作 |
6.2.2 生土墙体裂缝修复 |
6.2.3 试验观察与结论 |
6.3 生土试件破损修复试验 |
6.3.1 修复过程 |
6.3.2 试验观察与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重庆生土墙修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土建筑的化学修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生土墙的改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生土墙修缮的研究趋势 |
第2章 绪论 |
2.1 引言 |
2.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2.2.1 生土建筑概述 |
2.2.2 研究的背景 |
2.2.3 研究的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3.1 主要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地区生土建筑病害及修缮材料 |
3.1 重庆生土建筑概况 |
3.2 重庆生土建筑主要病害 |
3.2.1 墙体裂缝 |
3.2.2 墙体局部脱落或坍塌 |
3.3 重庆生土基本性质 |
3.4 加固、改性材料选择 |
3.4.1 加固修复材料 |
3.4.2 改性修补材料 |
3.4.3 材料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用于生土墙面层及裂缝修复技术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件制作 |
4.3 面层及裂缝修复方法概述 |
4.4 面层及裂缝修复评价试验 |
4.4.1 颜色 |
4.4.2 体积稳定性 |
4.4.3 透汽性 |
4.4.4 渗透性 |
4.4.5 耐水性 |
4.4.6 抗冲刷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用于生土墙局部脱落和坍塌修补的改性土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改性生土收缩性试验 |
5.2.1 收缩性试验 |
5.2.2 试件制作及材料配比 |
5.2.3 试验结论 |
5.3 改性生土单轴抗压试验 |
5.3.1 单轴抗压试验 |
5.3.2 试件制作及材料配比 |
5.3.3 单轴抗压试验破坏过程 |
5.3.4 抗压试验结果分析 |
5.3.5 应力-应变曲线变化及结论 |
5.4 改性生土直剪试验 |
5.4.1 直剪试验 |
5.4.2 试件制作及材料配比 |
5.4.3 直剪试验破坏过程 |
5.4.4 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5.5 改性生土热工性能试验 |
5.5.1 热工性能试验 |
5.5.2 导热试件制作 |
5.5.3 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土墙修缮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夯筑工具和模板 |
6.2.1 夯筑工具 |
6.2.2 模板 |
6.3 生土墙模型的制作 |
6.4 墙体修缮 |
6.4.1 面层及裂缝修复 |
6.4.2 墙体局部脱落或坍塌修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 |
(4)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作物秸秆应用于建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农作物秸秆应用于建材的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农作物秸秆应用于建材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农作物秸秆和混凝土复合砌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的背景 |
2.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方案 |
2.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3.2 论文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创新之处 |
第3章 稻草砖成型制作的试验研究 |
3.1 前期探索性试验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所用材料及设备 |
3.1.3 试验结果 |
3.2 稻草砖成型方法的确定 |
3.2.1 成型方法的抉择 |
3.2.2 制作工艺流程 |
3.2.3 模具的研制 |
3.3 稻草砖养护规律研究 |
3.3.1 养护方式与研究目的 |
3.3.2 水分挥发机理 |
3.3.3 养护条件研究 |
3.3.4 养护时间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草砖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
4.1 尺寸的确定 |
4.2 稻草砖变形量的研究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 吸湿性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防腐性 |
4.5 导热性能的研究 |
4.5.1 研究目的 |
4.5.2 测试仪器介绍 |
4.5.3 导热试件制作 |
4.5.4 结果与分析 |
4.6 密度等物理特性 |
4.7 力学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
5.1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配比及力学性能指标 |
5.2 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复合方式研究 |
5.3 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尺寸的初步确定及优化 |
5.3.1 混凝土砌块厚度的确定 |
5.3.2 尺寸的初步确定 |
5.3.3 尺寸的优化 |
5.3.4 材料配比 |
5.4 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保温性能试验研究 |
5.4.1 研究目的 |
5.4.2 试验设备 |
5.4.3 试验标准试件 |
5.4.4 结果与分析 |
5.5 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其它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
5.5.1 抗压强度 |
5.5.2 耐久性能 |
5.5.3 防火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与预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分快速测量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土壤墒情预报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区域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耕地人口 |
1.4.3 自然气候 |
1.4.4 地形地貌 |
1.4.5 水分地质 |
1.4.6 土壤状况 |
1.5 论文组织和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壤水分快速测定仪设计 |
2.1 土壤水分分类及表示方法 |
2.1.1 土壤水分分类 |
2.1.2 土壤水分表示方法 |
2.2 基于介电原理的土壤水分传感器 |
2.2.1 T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 |
2.2.2 F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 |
2.2.3 SW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 |
2.3 土壤水分测定仪总体框架介绍 |
2.4 主要功能实现 |
2.4.1 土壤温湿度测定 |
2.4.2 数据发送 |
2.4.3 数据存储与上传 |
2.5 人机交互 |
2.6 标定函数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壤质地和温度对土壤水分测量精度影响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土壤样品 |
3.1.2 测量仪器 |
3.2 实验总体设计方法 |
3.3 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测定影响研究 |
3.3.1 测量步骤 |
3.3.2 实验结果 |
3.3.3 结论及分析 |
3.4 土壤温度对土壤水分测定影响研究 |
3.4.1 测量步骤 |
3.4.2 实验结果 |
3.4.3 结论及分析 |
3.5. 次校正模型 |
3.5.1 拟合校正 |
3.5.2 实地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 |
4.1 人工神经网络 |
4.2 BP神经网络 |
4.2.1 BP简单介绍 |
4.2.2 BP算法流程 |
4.3 BP墒情预报模型的建立 |
4.3.1 输入、输出样本的确定 |
4.3.2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
4.3.3 网络结构及隐含层结点数的确定 |
4.3.4 相关函数的确定 |
4.4 MATLAB实现 |
4.4.1 隔日墒情预测 |
4.4.2 五日后墒情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有机—铝锌铁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混凝剂的种类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混凝剂 |
1.2.2 有机混凝剂 |
1.2.3 微生物混凝剂 |
1.2.4 复合混凝剂 |
1.3 生活污水现状及常用处理方法 |
1.4 工业废水主要处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制备 |
2.2.2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物化表征方法 |
2.2.3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微观表征研究 |
2.2.4 实验水样 |
2.2.5 实验水样水质测定方法 |
2.2.6 混凝实验 |
第三章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制备原理及表征 |
3.1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制备原理 |
3.2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表征 |
3.2.1 物化表征 |
3.2.2 微观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应用研究 |
4.1 模拟腐植酸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
4.2 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4.2.1 生活污水的混凝效果研究 |
4.2.2 絮体沉降性能研究 |
4.3 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4.4 制药废水效果研究 |
4.5 制糖废水的效果研究 |
4.6 造纸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
4.7 模拟农药废水的混凝效果研究 |
4.8 综合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铝锌铁(PPAZF)混凝剂的混凝机理初探 |
5.1 混凝作用机理 |
5.2 PPAZF 混凝机理初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油泥砂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泥砂简介 |
1.1.1 油泥砂的产生及危害 |
1.1.2 油泥砂的处理现状 |
1.2 加气混凝土概述 |
1.2.1 加气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
1.2.2 加气混凝土性能特点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制备工艺和性能测试方法 |
2.1 主要实验材料 |
2.1.1 油泥砂 |
2.1.2 生石灰 |
2.1.3 水泥 |
2.1.4 发气剂 |
2.1.5 石膏 |
2.1.6 水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工艺流程 |
2.4 油泥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测试 |
2.4.1 砌块抗压强度的测试 |
2.4.2 砌块干表观密度的测试 |
2.4.3 砌块吸水率的测试 |
2.4.4 砌块干燥收缩率的测试 |
2.4.5 砌块干湿循环测试 |
2.4.6 砌块导热系数的测试 |
2.4.7 砌块的抗冻性测试 |
第三章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 |
3.1 工艺参数的设计 |
3.1.1 配合比的选择 |
3.1.2 蒸压制度 |
3.1.3 油泥砂的磨细度 |
3.2 参数的优化 |
3.2.1 水料比对制品的影响 |
3.2.2 水泥用量对制品的影响 |
3.2.3 石灰与石膏掺量对制品的影响 |
3.2.4 铝粉添加量对制品容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油泥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机理分析 |
4.1.1 砌块的 XRD 分析 |
4.1.2 产物的形貌结构分析 |
4.1.3 强度机理分析 |
4.2 油泥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浸出液分析 |
4.3 油泥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研究 |
4.3.1 砌块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2 蒸压养护时间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3 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 |
4.3.4 导热系数 |
4.3.5 干燥收缩 |
4.3.6 干湿循环实验 |
4.3.7 抗冻性能 |
4.4 经济成本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统计情况 |
致谢 |
(8)提升钢丝绳张力传感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2 传感器原理及优化方法 |
2.1 传感器介绍 |
2.2 传感器设计要求 |
2.3 传感器比较及选型 |
2.3.1 电感式传感器 |
2.3.2 电容式传感器 |
2.3.3 压电式传感器 |
2.3.4 应变式传感器 |
2.3.5 传感器选型 |
3 传感器设计及优化 |
3.1 传感器弹性体设计 |
3.1.1 弹性体结构的设计原则 |
3.1.2 弹性体的理论计算 |
3.1.3 弹性体结构参数设计 |
3.2 弹性体结构的优化 |
3.2.1 弹性体模型分析 |
3.2.2 正交试验 |
3.2.3 最终方案 |
3.3 传感器其他部分设计 |
3.3.1 底座设计 |
3.3.2 球头设计 |
3.4 传感器制造性能研究 |
3.4.1 传感器各部分材料选择 |
3.4.2 传感器的加工过程及方法 |
4 传感器的布片及信号处理 |
4.1 应变片的布置 |
4.1.1 应变片的结构、类型及参数 |
4.1.2 应变片的粘贴 |
4.1.3 应变片的组桥方式 |
4.2 信号处理电路 |
5 传感器的模拟实验 |
5.1 静态性能指标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赤泥基复合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赤泥为原料制备混凝剂处理印染污水的技术现状 |
1.2.1 印染污水处理现状 |
1.2.2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3 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赤泥的组分测定方法 |
2.2.2 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
2.2.3 实验水质的分析方法 |
2.2.4 混凝实验方法 |
2.3 絮凝剂物化性能的测定与表征 |
2.3.1 絮凝剂物化性能的测定 |
2.3.2 絮凝剂的微观表征 |
第三章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 |
3.1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工艺 |
3.2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原理 |
3.3 酸浸工艺的优化研究 |
3.3.1 赤泥中铁铝浸出率的影响因素 |
3.3.2 赤泥酸浸的正交试验设计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合成的研究 |
3.4.1 合成絮凝剂的正交试验设计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对象 |
4.3 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投药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3.2 pH 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3.3 沉降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4 PAFC 与 PAC 的混凝效果对比 |
4.4.1 不同投加量下 PAFC 与 PAC 的去除效果 |
4.4.2 不同 pH 值下 PAFC 与 PAC 的去除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絮凝剂的形态结构分析 |
5.1 扫描电镜分析 PAFC 的物貌结构 |
5.2 用透射电镜观察 PAFC 的形态特征 |
5.3 X-射线衍射分析 PAFC 的形态结构 |
5.4 用红外光谱研究 PAFC 的结构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凝机理研究 |
6.1 混凝机理 |
6.1.1 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 |
6.1.2 吸附电中和作用机理 |
6.1.3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 |
6.1.4 沉淀网捕作用机理 |
6.2 聚合铁铝絮凝剂混凝机理初探 |
6.3 聚合氯化铝铁的混凝形态学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源于镀铝锌渣的复合铝锌铁混凝剂混凝特征及混凝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混凝剂研究进展 |
1.2.1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
1.2.2 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
1.3 印染废水及处理现状 |
1.3.1 印染废水来源及特点 |
1.3.2 印染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1.4 景观水处理现状 |
1.4.1 景观水来源及特点 |
1.4.2 景观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镀铝锌渣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复合铝锌铁混凝剂(PAZF)的制备 |
2.2.2 PAZF 混凝剂的物化性质研究 |
2.2.3 PAZF 混凝剂的微观表征研究 |
2.2.4 PAZF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研究 |
第三章 PAZF 混凝剂的制备 |
3.1 实验原理 |
3.2 正交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ZF 混凝剂的性征研究 |
4.1 物化性征 |
4.2 微观性征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X-射线衍射分析 |
4.2.3 扫描电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AZF 混凝剂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水质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AZF 处理模拟印染废水 |
5.2.2 PAZF 处理景观水 |
5.3 PAZF 与 PAC 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对比 |
5.3.1 PAZF 和 PAC 对酸性深蓝废水效果研究 |
5.3.2 PAZF 和 PAC 对分散棕黄废水效果研究 |
5.3.3 PAZF 和 PAC 对景观水的效果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ZF 混凝机理初探 |
6.1 混凝作用机理 |
6.2 PAZF 混凝机理初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HT—1型智能化快速腐蚀测定仪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电解-臭氧化协同降解水中水杨酸的研究[D]. 李玉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2]重庆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材料改性试验研究[D]. 孔令超. 西南大学, 2018(01)
- [3]重庆生土墙修缮试验研究[D]. 王驰. 西南大学, 2017(02)
- [4]稻草砖—混凝土复合砌块的研究[D]. 唐迪. 西南大学, 2016(02)
- [5]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与预报模型研究[D]. 张益.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6)
- [6]有机—铝锌铁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衍争. 济南大学, 2014(01)
- [7]油泥砂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试验研究[D]. 李文浩.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3)
- [8]提升钢丝绳张力传感器设计研究[D]. 刘鹏.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6)
- [9]赤泥基复合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索宁. 济南大学, 2013(06)
- [10]源于镀铝锌渣的复合铝锌铁混凝剂混凝特征及混凝机理研究[D]. 张继超. 济南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