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克托今热爆炸条件的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16)在《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4-二硝基苯甲醚(DNAN)是一种新型的熔铸炸药载体,与传统的载体炸药TNT相比具有感度低、纯度高、无渗油、粘度小、收缩性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科学地发展和推广DNAN基熔铸炸药技术,本文围绕DNAN熔铸炸药体系,采用连续导线的实验方法和Autodyn数值仿真法,研究了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采用Fortran JWL计算程序、一维拉格朗日分析实验和数值仿真标定了炸药的点火增长模型参数,基于该模型使用Autodyn研究了RDX粒度和晶体质量、传爆药直径、弹体材料和厚度对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DX粒度越细,炸药临界直径越小;与普通RDX相比,高品质的RDX配方的临界直径较大;JH-2传爆药柱直径在2060mm时,对固含量大于70%的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无影响;弹体材料一定时,装药临界直径随着弹体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弹体厚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其临界直径随厚度增大而趋于稳定;弹体厚度一定时,装药的临界直径随弹体材料波阻抗的增大而减小。使用连续导线法实验研究了熔铸炸药组分、含量、颗粒形态等对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粉含量越高,炸药临界直径越小;铝粉粒度越细,炸药临界直径越小;RDX颗粒越细,炸药临界直径越小;RDX晶体质量越好,炸药临界直径越大;与TNT基熔铸炸药相比,DNAN基熔铸炸药的临界直径较大。实验与数值模拟得到的临界直径结果较为吻合。表明采用Fortran JWL计算程序、一维拉格朗日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所标定的炸药点火增长模型参数,预测炸药点火增长过程和爆轰传播过程是科学合理的;连续导线法提高了炸药临界直径的测试精度,为军用炸药临界直径的测试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黄琛鸿[2](2013)在《混合炸药机械感度理论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机械感度的高低是决定炸药能否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混合炸药机械感度性能的预测研究,可以使我们在混合炸药设计阶段就能预测出其感度性能,就可大大减小机械感度实验的工作量和盲目性,由于混合炸药是最常用的炸药,所以,对混合炸药机械感度性能的预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已经通过传统的公式和一定的规则,找到了用来预测炸药感度性能的方法。而本文是采用活性指数的方法,以一种新的途径,对炸药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建立了用来预测混合炸药机械感度性能的模型。为了预测混合炸药的机械感度性能,利用单质炸药活性指数与撞击感度的相关性为基础,分别对以HMX基和RDX基的混合炸药撞击感度数据进行研究,通过统计软件origin对相关数据建立经验计算模型。同时,也利用此办法对混合炸药的摩擦感度进行了研究。对混合炸药撞击感度与活性指数的经验计算模型设计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大部分在±10%以内,使用混合炸药活性指数预测炸药的机械感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曾贵玉[3](2008)在《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硝酸铵(AN)和TATB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应用领域的炸药原材料为研究对象,较全面表征了原料及相应炸药配方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得到了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关系。重点研究了硝酸铵及铵油炸药(ANFO)的微观结构及对热分解温度、雷管起爆感度等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TATB粉体和TATB基复合含能体系的微观结构及对热感度等性能的影响。从N2吸附等温线形状判断,几种硝酸铵样品均属于大孔材料;硝酸铵及铵油炸药样品的微观结构因样品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工业未膨化样品的密度大,孔隙度低,粒子表面光滑,颗粒表面突起、孔隙和裂纹相对较少;膨化后样品平均孔径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密度降低、孔隙度提高、孔隙数量显着增加,晶形严重歧化,粒子表面存在大量棱角、突起、毛孔和裂纹等缺陷,不同膨化样品的孔隙状态和表面特征又与制备条件密切相关;粉碎、过筛过程使样品颗粒尺寸更接近、形貌更规则且部分孔隙遭到破坏,因此孔隙数量减少、孔隙度降低、比表面积有所减小。论文引入分形理论研究硝酸铵体系分形情况及颗粒粗糙程度,选择并修正了适于对硝酸铵颗粒粗糙度进行相对定量比较的分维公式,由压汞曲线和N2吸附曲线得到的分维值顺序均与SEM得到的粒子表面粗糙度顺序相吻合;分维值表明未过筛硝酸铵样品间的颗粒粗糙度差异较大,而40目样品间的颗粒粗糙度差异相对较小。研究发现硝酸铵及铵油炸药的热感度和雷管起爆感度主要取决于样品中的孔隙数量,孔隙越多,则外界热作用或冲击波作用下形成的热点数量越多,炸药越易发生反应和起爆。铵油炸药状态和装药条件对爆轰性能影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铵油炸药爆轰能力随着水分含量减少、粒度降低、装药高度增加、装药密度提高、装药直径增大而提高。雷管起爆和爆轰实验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铵油炸药爆轰能力大小与硝酸铵样品颗粒粗糙程度(分维)顺序一致,而与样品孔隙度或比表面积顺序不一致,表明铵油炸药颗粒粗糙程度是决定炸药爆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机玻璃法测试结果也表明,与普通铵油炸药相比,膨化铵油炸药爆轰更完全、爆速和爆压更高,粒度减小也有利于提高铵油炸药的爆压。在实验基础上阐述了铵油炸药起爆及爆轰反应机理,即其起爆和爆轰发展过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反应阶段一热点形成和点火阶段、爆轰发展阶段。几种无机添加剂改性铵油炸药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其雷管起爆感度和爆轰能力得到了提高;几种有机表面活性剂改性铵油炸药的微观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其起爆感度和爆轰能力也存在较大不同,爆轰能力大小与颗粒粗糙程度顺序一致。对不同状态硝酸铵的相转变行为研究发现,粒度减小有助于抑制硝酸铵Ⅳ-Ⅲ、Ⅲ-Ⅱ的相转变;硝酸铵相转变行为似乎与样品颗粒表面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CsNO3等无机物对AN微观结构影响不大,相应AN的相转变行为无显着改变;钾盐使AN颗粒表面变光滑、规则,钾盐可有效抑制Ⅳ-Ⅲ的相转变行为;所研究的氧化物、Cu(NO3)2、MgSO4等无机物使AN颗粒表面变粗糙、颗粒表面裂纹及碎小颗粒等缺陷增多,它们可有效抑制Ⅲ-Ⅱ的相转变行为。但此规律还需得到更多实验证实或修正。TATB微观结构与样品制备方法密切相关:直接合成样品的绝大部分粒子粒径在10μm以上,比表面积低,粒子呈类球形、大小不均匀,表面粗糙;几种细化方法得到的超细样品平均粒径均处于亚微米级,98%以上粒子粒径小于200nm,气流粉碎样品及重结晶样品的比表面积较接近,而机械研磨样品比表面积较低;气流粉碎样品粒子呈类球形,表面较光滑;重结晶样品粒子形状不规则,低倍数下呈片状或球状,粒子形状差异大,高倍数下呈条形,重结晶样品再经气流粉碎后粒子变得较均匀、规则;SEM法得到的各样品粒子粗糙度顺序与分维顺序一致。采用两种方法研究了TATB的孔隙结构,N2吸附法测试表明:合成样品孔隙极少,重结晶样品存在较多孔隙,气流粉碎样品和重结晶再气流粉碎样品含有少量孔隙;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实验(SAXS)测量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TATB微观结构影响明显,由分维数据可得到各样品颗粒表面粗糙度顺序。TATB热分解温度、5秒爆发点温度和短脉冲起爆感度均与TATB微观结构密切相关,主要取决于样品中孔隙数量,即孔隙越多,其热分解温度和热爆炸温度越低,炸药越易被短脉冲作用所起爆。TATB短脉冲起爆感度和爆轰完全程度也与装药密度成反比、与孔隙度成正比;在孔隙度相近情况下,爆轰能力主要由分维决定。溶剂快速驱除法和高能撞击法得到的TATB基复合粒子各组分在微纳尺度上复合良好,粒子大小均匀、形貌接近;机械混合体系中的各组分粒子形态明显,粒子间接触面积有限,且有部分敏感炸药粒子裸露在外面。TATB基复合粒子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撞击感度受复合粒子微观结构的显着影响:BT体系出现BTF的熔化峰,HT体系未出现HMX的熔化峰,且HT体系的TATB分解放热峰温度较BT体系降低10℃以上,复合体系的机械撞击感度也显着降低。
杨慧群[4](2005)在《炸药装药结构的易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武器弹药系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生产、运输及勤务处理的安全性,适应弹药在战场上所处的恶劣环境,武器及弹药的易损性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制高性能低易损性的炸药成为炸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寻找一种新的通过装药结构降低炸药易损性的技术途径。 本文通过对单基药、太根药和双铅推进剂能量性能的分析,确定分别以这三种含能材料作为主炸药,选择适合于不同装药的填充液。针对加入硝酸铵胶液的不同装药体系,导出了爆炸性能参量的理论估算式。采用见证板法和电离导电法,得到了不同装药结构对爆轰性能的影响规律:1)颗粒状单基药经过钝感包覆,装药在不小于φ50mm的壳体内不加胶液爆轰不完全,加胶液时爆轰完全;2)管状与颗粒状单基药装药有类似的效果;3)钝感的太根药经过氧化剂混合水溶液预先浸泡,在φ110mm壳体内,横排排列结构时未加胶液爆轰不完全,加入胶液爆轰完全,而装药随意排列、竖排排列无论是否加胶爆轰都不完全;4)双铅推进剂装药轴向空隙(2mm)未明显影响装药的稳定爆轰,而径向空隙与装药药段长,尤其传爆端药段长,明显影响爆轰的稳定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一定范围内非整体式装药爆速与径向空隙、药段长的关系式。 本文对双铅推进剂不同装药结构的爆轰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基本假定基础上,建立了离散差分格式,编制了炸药装药爆轰及传爆过程数值模拟软件,利用ANSYS/LS-DYNA的爆炸分析功能对TNT和B炸药的爆轰与传爆过程及爆速进行了分析,证明其可靠性,运用修正后的参数对双铅推进剂和硝酸铵胶体混合装药结构的爆轰及传爆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计算,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对混合装药结构的传爆、迟滞和熄爆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可以降低炸药装药的易损性。如果与低易损性炸药配方相结合,可以得到性能更加优良、易损性更低的炸药。
任俊梅[5](2001)在《半球形传爆药结构研究及起爆效果多媒体演示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开展传爆药装药结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接着对钝感主装药的特点和钝感机理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冲击起爆时热点难以传播是造成钝感主装药临界直径大的原因之一。在对影响传爆药柱起爆能力因素分析基础上,针对具有较大临界直径的钝感主装药可靠起爆问题,本文提出了半球形传爆药装药结构,并从理论上对该结构的起爆特点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同时从实验上对该结构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进行了对比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球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比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能力大。在达到相同起爆效果时,半球形传爆药柱所用药量可比圆柱形传爆药柱用药量减少约33%。另外,本文还开发了有关传爆药装药结构技术方面的多媒体演示软件。
焦丽娟[6](2001)在《新型反应装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是在传统的“三明治”式平板装药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种形成自锻破片的大楔角线型聚能装药结构和采用反击弹,并合理设计平板装药结构(分为引爆平板装药和传爆平板装药)、线型聚能装药结构和反击弹在反应装甲壳内的布局以及联接方式,从而研究发展一种实现小法线角防护的新型反应装甲结构。新型反应装甲要达到的防护效果是,在小法线角(θ=40°)的情况下,能防御大口径穿甲弹、大口径破甲弹,兼防近口径(同口径)串联破甲战斗部,重点是研究对大口径穿甲弹的防护,特别适用于坦克炮塔的装甲防护。通过对线型聚能装药结构形成的自锻破片的侵彻性能试验及反击弹安全性和侵彻性能试验,证明了采用形成自锻破片的线型聚能装药结构和反击弹构成的新型反应装甲用来实现小法线角防护大口径穿、破甲弹和同口径(或近口径)串联战斗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通过模拟新型反应装甲抗100滑钢弹的抗弹性能试验,计算其局部防护系数达到3.514,证明了所设计的新型反应装甲能够实现小法线角防御初速为1700m/s的大口径穿甲弹,能够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满足坦克炮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防御。 爆炸式反应装甲所采用的炸药是反应装甲技术的核心,而且炸药也是决定反应装甲抗弹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新型反应装甲要实现小法线角防御大口径穿、破甲弹,首先,必须保证主平板装药结构(引爆板)所采用的炸药能被各种制式破甲弹的聚能射流特别是100mm以上弹径的动能穿甲弹杆引爆,并且炸药要具有一定的威力和爆速,爆轰产物要尽量的多,以便充分发挥爆轰产物以及其所驱动的两块金属板对射流及弹杆的干扰作用。本文对新型反应装甲中的引爆平板装药中所采用的既能被射流引爆,又可以被动能穿甲弹杆可靠引爆的炸药—DO,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对炸药的感度试验及其所装填的药室的安全性试验的结果分析和研究表明:DO炸药使用安全性好,性能可靠,完全能满足新型反应装甲使用的安全性及其抗弹性能和基本技术指标要求。
胡荣祖[7](1967)在《奥克托今热爆炸条件的理论探讨》文中指出 利用的热爆炸稳定理论来检别凝聚炸药热爆炸的本质,验证热爆炸条件等各国学者已有较多的论及。本文将以奥克托今为例,扼要地讨论如何从热爆炸的实验数据来估算化学动力学参数,再以所得的动力学参数计算其它温度下的临界参数,并
二、奥克托今热爆炸条件的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克托今热爆炸条件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熔铸炸药研究现状 |
1.2.2 DNAN基熔铸炸药研究现状 |
1.2.3 直径效应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爆轰直径效应 |
2.1 临界直径的概念 |
2.2 爆轰直径效应理论计算 |
2.3 爆轰直径效应的唯像表征 |
2.4 临界直径的影响因素 |
2.4.1 炸药状态对临界直径的影响 |
2.4.2 炸药孔隙率对临界直径的影响 |
2.4.3 炸药颗粒度对临界直径的影响 |
2.4.4 初始温度对临界直径的影响 |
2.4.5 壳体约束对临界直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DNAN基熔铸炸药直径效应的数值仿真 |
3.1 计算模型 |
3.2 材料模型 |
3.2.1 空气的材料模型 |
3.2.2 传爆药的材料模型 |
3.2.3 待测炸药的材料模型 |
3.3 研究内容 |
3.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网格尺寸对爆轰临界直径的影响 |
3.4.2 RDX粒度对爆轰临界直径的影响 |
3.4.3 RDX晶体质量对爆轰临界直径的影响 |
3.4.4 传爆药直径对爆轰临界直径的影响 |
3.4.5 弹体材料对爆轰临界直径的影响 |
3.4.6 弹体厚度对爆轰临界直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4章 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目的及方案 |
4.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2.1 连续导线法 |
4.2.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系统 |
4.4 样品准备 |
4.4.1 粒度测试 |
4.4.2 药柱制备 |
4.4.3 密度测试 |
4.4.4 样品状态 |
4.5 实验结果 |
4.6 结果分析 |
4.6.1 Al含量对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 |
4.6.2 铝粉粒度对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 |
4.6.3 普通RDX粒度对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 |
4.6.4 高品质RDX粒度对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 |
4.6.5 RDX晶体质量对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 |
4.6.6 载体对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 |
4.7 实验结果与爆炸痕迹法的对比 |
4.8 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2)混合炸药机械感度理论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常用方法 |
1.3.1 关于分子结构参数的几种表达方式 |
1.3.2 建立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械感度计算原理及测试方法 |
2.1 起爆机理 |
2.1.1 热点机理 |
2.1.2 热起爆理论 |
2.2 炸药活性指数计算 |
2.3 机械感度测试方法 |
2.3.1 撞击感度测试方法 |
2.3.2 摩擦感度测试方法 |
第3章 混合炸药撞击感度的预测 |
3.1 撞击感度的影响因素 |
3.2 单质炸药的摩尔活性指数 |
3.3 附加物分类及附加物活性指数 |
3.3.1 附加物的分类 |
3.3.2 附加物活性指数赋值规则 |
3.3.3 铝粉的活性指数计算 |
3.3.4 石墨的活性指数计算 |
3.3.5 其余附加物的活性指数计算 |
3.3.6 附加物活性指数表 |
3.4 混合炸药活性指数及特性落高对数 |
3.4.1 HMX 基混合炸药撞击感度的计算 |
3.4.2 RDX 基混合炸药撞击感度的计算 |
第4章 摩擦感度预测模型 |
4.1 摩擦感度的影响因素 |
4.2 摩擦感度的描述物理模型 |
4.2.1 摩擦感度实验的描述 |
4.2.2 摩擦感度的物理模型 |
4.3 单质炸药摩擦感度与活性指数 |
4.4 混合炸药摩擦感度 |
第5章 混合炸药机械感度试验及分析 |
5.1 验证试验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实验步骤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撞击功作为撞击感度判据的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计算方法及原理 |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附录 1 混合炸药活性指数及其爆炸概率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
1.1.1 不同微观结构样品的制备技术 |
1.1.1.1 真空结晶法(即膨化法) |
1.1.1.2 常压结晶法 |
1.1.1.3 粉碎法 |
1.1.2 炸药微观结构表征技术 |
1.1.2.1 偏光显微镜(PLM) |
1.1.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1.1.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1.1.2.4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1.1.2.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1.1.2.6 小角散射技术(SAS) |
1.1.2.7 流体吸附技术 |
1.1.2.8 冲击波感度法 |
1.1.2.9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1.1.3 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1.1.3.1 对机械感度的影响 |
1.1.3.2 对冲击波感度的影响 |
1.1.3.3 对热感度的影响 |
1.1.3.4 对爆轰能力的影响 |
1.1.3.5 对临界直径和传爆性能的影响 |
1.1.3.6 硝酸铵(AN)微观结构对相稳定的影响 |
1.2 现有研究还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硝酸铵微观结构对硝酸铵粉体及铵油炸药性能的影响 |
1.3.1.1 不同微观结构硝酸铵粉体及铵油炸药的制备 |
1.3.1.2 硝酸铵粉体及铵油炸药样品的微观结构表征 |
1.3.1.3 硝酸铵微观结构对相稳定的影响 |
1.3.1.4 硝酸铵微观结构对炸药性能的影响 |
1.3.2 TATB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1.3.2.1 不同微观结构TATB粉体及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2.2 TATB粉体及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1.3.2.3 TATB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微观结构实验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技术 |
2.1 不同微观结构实验样品的制备 |
2.1.1 不同微观结构硝酸铵的制备 |
2.1.1.1 真空结晶法 |
2.1.1.2 常压结晶法 |
2.1.1.3 粉碎法 |
2.1.2 不同微观结构铵油炸药(ANFO)的制备 |
2.1.3 不同微观结构TATB粉体的制备 |
2.1.3.1 直接合成法 |
2.1.3.2 气流粉碎法 |
2.1.3.3 机械研磨法 |
2.1.3.4 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 |
2.1.3.5 重结晶-气流粉碎法 |
2.1.4 不同微观结构TATB基微纳复合炸药的制备 |
2.1.4.1 高能撞击复合法 |
2.1.4.2 溶剂快速驱除复合法 |
2.1.4.3 机械混合法 |
2.2 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内容及表征技术 |
2.2.1 微观结构特征及表征技术 |
2.2.1.1 密度(孔隙度) |
2.2.1.2 比表面积 |
2.2.1.3 孔隙结构 |
2.2.1.4 表面形貌 |
2.2.1.5 粒度 |
2.2.2 相关性能及表征技术 |
2.2.2.1 热稳定性 |
2.2.2.2 5秒爆发点及延滞期 |
2.2.2.3 临界直径 |
2.2.2.4 雷管起爆感度 |
2.2.2.5 爆轰性能 |
2.2.2.6 机械撞击感度 |
2.2.2.7 硝酸铵相转变行为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硝酸铵微观结构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 |
3.1 不同状态硝酸铵的微观结构特征 |
3.1.1 密度(孔隙度) |
3.1.2 比表面积 |
3.1.3 孔隙结构 |
3.1.3.1 等温吸附法 |
3.1.3.2 压汞法 |
3.1.4 表面结构特征 |
3.1.4.1 不含添加剂的硝酸铵 |
3.1.4.2 无机物改性的相稳定硝酸铵 |
3.1.5 孔隙形态及颗粒表面粗糙度(分维) |
3.1.5.1 压汞法 |
3.1.5.2 气体等温吸附法 |
3.2 硝酸铵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3.2.1 对热稳定的影响 |
3.2.2 对延滞期的影响 |
3.2.3 对雷管起爆感度的影响 |
3.2.4 对相转变行为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铵油炸药微观结构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 |
4.1 铵油炸药微观结构特征 |
4.1.1 不含添加剂的铵油炸药 |
4.1.1.1 密度(孔隙度) |
4.1.1.2 颗粒表面结构特征 |
4.1.1.3 颗粒内部结构特征 |
4.1.2 含无机添加剂的铵油炸药 |
4.1.3 含有机表面活性剂的铵油炸药 |
4.2 铵油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4.2.1 不含添加剂的铵油炸药 |
4.2.1.1 热安定性 |
4.2.1.2 临界直径 |
4.2.1.3 雷管起爆感度 |
4.2.1.4 爆轰能力 |
4.2.1.5 铵油炸药的起爆及爆轰机理 |
4.2.2 无机添加剂对铵油炸药性能的影响 |
4.2.2.1 雷管起爆感度 |
4.2.2.2 作功能力 |
4.2.3 有机添加剂对铵油炸药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TATB微观结构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 |
5.1 TATB微观结构特征 |
5.1.1 粒度及分布 |
5.1.2 比表面积 |
5.1.3 孔隙结构 |
5.1.3.1 N_2吸附法 |
5.1.3.2 小角X射线散射法 |
5.1.4 表面结构特征 |
5.2 TATB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5.2.1 5秒爆发点 |
5.2.2 热稳定性 |
5.2.3 短脉冲起爆感度和爆轰能力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TATB基复合体系微观结构及对性能的影响 |
6.1 TATB基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 |
6.2 TATB基复合体系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6.2.1 热稳定性 |
6.2.2 机械撞击感度 |
6.3 本章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炸药装药结构的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外低易损炸药的研究发展 |
1.2.1 蜡钝感类混合炸药 |
1.2.2 以RDX、HMX为基的塑料粘结炸药 |
1.2.3 以低易损单质炸药为基组成的混合炸药 |
1.2.4 分子间炸药 |
1.2.5 阻燃炸药 |
1.3 国内低易损性炸药的研究发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基本理论 |
2.1 所用主炸药的能量性能 |
2.2 性能参数的理论估算 |
2.2.1 确定爆炸反应方程式 |
2.2.1.1 体系的假定化学式 |
2.2.1.2 所用装药的氧平衡 |
2.2.1.3 体系的氧平衡 |
2.2.1.4 体系的爆炸反应式 |
2.2.2 体系的比容 |
2.2.3 体系的爆热 |
2.2.4 体系的作功能力 |
2.2.5 体系的爆速估算 |
2.2.6 体系爆压的估算 |
2.3 爆轰理论 |
2.3.1 C-J理论 |
2.3.2 Z-N-D模型 |
2.3.3 猛度 |
2.4 钝感机理 |
2.4.1 热点起爆机理 |
2.4.2 吸热—填充钝感理论 |
2.4.3 绝热钝感理论 |
2.4.4 稀释、润滑理论 |
2.4.5 化学钝感理论 |
2.4.6 自由基反应机理 |
3.低易损炸药装药结构的实验研究 |
3.1 外界的刺激作用与低易损炸药的评价方法 |
3.1.1 外界的刺激作用 |
3.1.2 低易损炸药的评价方法 |
3.2 单基药制备低易损炸药的研究 |
3.2.1 填充物的确定 |
3.2.1.1 氧化剂的选择 |
3.2.1.2 增稠剂 |
3.2.1.3 其它添加剂 |
3.2.1.4 溶胶配比选择 |
3.2.1.5 混合氧化剂胶液的性能 |
3.2.2 溶胶药粒炸药的制造 |
3.2.3 测试方法及实验装置 |
3.2.3.1 测试方法 |
3.2.3.2 试验材料及装置 |
3.2.4 传爆药 |
3.2.4.1 传爆药的使用 |
3.2.4.2 传爆药种类 |
3.2.4.3 传爆药量及尺寸 |
3.2.5 装药的爆轰性能 |
3.2.5.1 装药的性质 |
3.2.5.2 装药量 |
3.2.5.3 装药的包覆 |
3.2.5.4 不同填充物 |
3.2.5.5 装药的药型 |
3.3 太根药制备低易损炸药的实验研究 |
3.3.1 太根药性质 |
3.3.2 填充物 |
3.3.3 实验方法与传爆药 |
3.3.3.1 实验方法 |
3.3.3.2 传爆药的确定 |
3.3.3.3 低易损弹药引爆新技术 |
3.3.4 装药及其结构 |
3.4 双铅推进剂制造低易损炸药的实验研究 |
3.4.1 双铅推进剂的性能 |
3.4.2 填充物 |
3.4.3 实验方法及装置 |
3.4.4 传爆药 |
3.4.5 装药结构对爆轰的影响 |
3.4.5.1 装药轴向空隙对爆轰的影响 |
3.4.5.2 装药段长及其径向空隙对爆轰的影响 |
3.4.5.3 填充物对爆轰的影响 |
3.4.5.4 装药密度对爆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炸药爆轰及传爆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及DYNA程序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基本方程的建立 |
4.2.2.1 守恒方程 |
4.2.2.2 本构方程 |
4.2.2.3 材料的破坏 |
4.2.3 差分离散 |
4.2.3.1 计算域的离散 |
4.2.3.2 偏微分方程组的差分离散 |
4.2.4 边界条件 |
4.3 炸药爆轰与传爆的数值模拟 |
4.3.1 DYNA程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
4.3.1.1 控制方程和空间有限元离散化 |
4.3.1.2 沙漏粘性与人工体积粘性控制 |
4.3.2 数值模拟结果 |
4.3.2.1 爆轰数值模拟软件的集成 |
4.3.2.2 炸药的爆轰过程 |
4.3.2.3 材料状态方程的选取 |
4.3.2.4 爆轰波阵面气体状态参数分布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半球形传爆药结构研究及起爆效果多媒体演示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钝感主装药的钝感机理探讨 |
2.1 钝感主装药的特点 |
2.2 钝感主装药冲击起爆与传爆的基础理论 |
2.2.1 非均质凝聚炸药的冲击起爆机理 |
2.2.2 凝聚炸药爆轰波中化学反应的机理 |
2.2.3 炸药钝感化机理 |
2.3 钝感主装药钝感机理探讨 |
3 半球形传爆药装药结构理论研究 |
3.1 传爆药—主装药间冲击起爆能力因素分析 |
3.1.1 主装药可靠起爆要求 |
3.1.2 影响传爆药起爆能力的因素 |
3.1.3 高能传爆药起爆模型设计原则 |
3.2 半球形传爆药装药结构的特点分析 |
3.2.1 输出波形分析 |
3.2.2 拐角效应现象分析 |
3.2.3 有效冲击波压力作用面积分析 |
4 设计部分 |
4.1 实验方法设计 |
4.1.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4.1.2 实验原理 |
4.1.3 实验方法具体设计 |
4.2 药柱结构尺寸设计 |
4.3 压药模具结构设计 |
4.4 实验装置 |
5 实验部分 |
5.1 实验条件 |
5.1.1 传爆药的选择 |
5.1.2 主装药的选择 |
5.1.3 钢鉴定块的选择 |
5.1.4 压药方法的选择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半球形传爆药柱Q-1起爆能力验证实验 |
5.2.2 半球形传爆药柱Q-2起爆能力验证实验 |
5.2.3 减少药量分析 |
5.3 半球形与外锥内球形传爆药柱起爆能力对比实验 |
5.4 球半径对起爆能力的影响实验 |
5.5 分析与讨论 |
6 新结构传爆药柱起爆效果多媒体演示软件开发 |
6.1 开发软件的目的及意义 |
6.2 多媒体素材的分类 |
6.3 多媒体软件的开发过程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内容设计 |
6.3.3 脚本设计 |
6.3.4 软件编写 |
6.3.5 评价修改 |
6.4 本应用软件的安装及使用说明 |
6.5 分析与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多媒体演示软件脚本 |
(6)新型反应装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2.1 穿甲弹研究和发展现状 |
2.2 串联战斗部研究和发展现状 |
2.3 坦克装甲防护的发展和现状 |
2.3.1 均质装甲 |
2.3.2 间隔装甲 |
2.3.3 屏蔽装甲 |
2.3.4 复合装甲 |
2.3.5 模块装甲 |
2.3.6 贫铀装甲 |
2.3.7 爆炸式反应装甲 |
2.3.8 新概念装甲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 反应装甲的基本结构、特点和抗弹机理 |
4.1 反应装甲的基本结构 |
4.2 反应装甲的特点 |
4.3 反应装甲的抗弹机理 |
4.3.1 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抗弹机理 |
4.3.2 反应装甲对穿甲弹的抗弹机理 |
5. 新型反应装甲的结构和抗弹机理 |
5.1 新型反应装甲的结构 |
5.2 新型反应装甲抗破甲弹机理 |
5.3 新型反应装甲抗穿甲弹机理 |
5.4 新型反应装甲抗串联破甲战斗部机理 |
6. 新型反应装甲所用炸药和装药的分析 |
6.1 炸药和装药的分析 |
6.2 新型反应装甲所用炸药爆轰参数的计算 |
6.2.1 爆速的计算 |
6.2.2 爆压的计算 |
7. 反击弹参数及性能分析 |
8. 大楔角线型聚能装药的自锻破片装药结构 |
8.1 概述 |
8.2 自锻破片的特点 |
8.3 形成自锻破片的必要条件 |
8.4 大楔角楔形药型罩形成自锻破片的机理 |
8.4.1 线型装药爆炸的聚能效应 |
8.4.2 大楔角楔形罩形成自锻破片的机理 |
8.5 新型反应装甲结构中形成自锻破片装药结构的设计及参数的选择 |
8.5.1 大楔角楔形罩参数及材料的选择 |
8.5.2 炸药的选择 |
8.5.3 壳体参数及材料的选择 |
8.6 计算模型及公式 |
8.6.1 药型罩在变形过程中压垮速度的计算 |
8.6.2 自锻破片速度的计算 |
9. 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穿甲弹的干扰分析计算 |
9.1 爆炸载荷作用下,金属板的运动速度 |
9.2 平板装药爆炸过程对杆式穿甲弹的干扰分析 |
9.2.1 爆轰产物压力对弹丸运动速度的影响 |
9.2.2 爆炸装甲板对穿甲弹运动姿态的干扰 |
9.2.3 弹丸的穿深损失计算 |
9.2.4 弹芯受力分析 |
9.3 平板装药爆炸过程对射流的干扰分析 |
9.3.1 爆轰产物对射流的影响 |
9.3.2 爆炸装甲板对射流的干扰 |
9.3.3 新型反应装甲引爆板干扰射流穿深损失计算 |
10. 试验研究 |
10.1 新型反应装甲所用炸药试验研究 |
10.2 新型反应装甲所用药室的安全性试验 |
10.3 平板装药引爆试验 |
10.4 平板装药炸药爆速的测定 |
10.4.1 爆速的测定 |
10.4.2 新型反应装甲爆轰传播系列时间的计算 |
10.5 反击弹试验 |
10.5.1 枪击试验 |
10.5.2 600mm炸高侵彻性能试验 |
10.5.3 反应装甲爆炸作用场对反击弹性能影响的摸底试验 |
10.6 线型聚能装药结构形成自锻破片的侵彻性能试验 |
10.7 新型反应装甲抗弹性能试验 |
10.7.1 模拟新型反应装甲抗100滑钢弹试验 |
11.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新型反应装甲零件图及装配图 |
四、奥克托今热爆炸条件的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DNAN基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伟.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2]混合炸药机械感度理论预测研究[D]. 黄琛鸿. 中北大学, 2013(10)
- [3]炸药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研究[D]. 曾贵玉.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4]炸药装药结构的易损性研究[D]. 杨慧群.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5]半球形传爆药结构研究及起爆效果多媒体演示软件开发[D]. 任俊梅. 华北工学院, 2001(01)
- [6]新型反应装甲技术研究[D]. 焦丽娟. 华北工学院, 2001(01)
- [7]奥克托今热爆炸条件的理论探讨[J]. 胡荣祖. 爆破材料, 19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