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异爪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文献综述)
龚玉新[1](2004)在《中国斑翅蝗科细胞分类学研究》文中指出细胞分类学是综合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学知识应用到分类学研究中,推动了经典分类学的发展,并为深层次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现代分类学不仅要进行分类的处理,还须对系统发育和进化进行探讨。生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差异,其实质是基因内容和调节机制表达的结果。基于对基因载体染色体的研究,细胞分类学所揭示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作为进一步审查、改进原来分类系统的依据,提示物种的形成机制和类群的进化方向。 本文从多个地区共收集到斑翅蝗科15属42种标本。在活体采取精巢并固定,用压片法、BSG法做C-带处理;使用Leica细胞图像工作站采集数字化显微图像,选用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 4.5对染色体进行参数测定,所测结果在Excel系统中进行统计处理,并做出染色体组模式图。论文选取染色体核型、C-带带型、染色体行为和B染色体这4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运用SPSS系统分析软件建立表达各属和各种之间亲缘关系的系统树,并结合昆虫形态学和昆虫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推测,得出以下结论: 一、斑翅蝗科蝗虫的染色体数目都稳定在2n♂=23条,性别决定机制是XO型,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式以3L+6M+2S+X和3L+7M+IS+X这两种类型为主,即3对大型染色体,6~7对中型染色体和2~3对小型染色体,X染色体以中型为主,在染色体组中主要排列为4~7位。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C-带带纹,而居间和端部C-带带纹却很少出现,异染色质在染色体组中的含量一般为10~15%。染色体交叉频率常见于6.5~10之间,其中痂蝗属、皱膝蝗属、异痂蝗属和胫刺蝗属以近端交叉为主,其余各属以居间交叉为主。在6种蝗虫细胞分裂相中发现B染色体存在。 二、利用SPSS系统软件,选取合适的数据指标进行各种各属之间差异性比较,并建立系统树。参照昆虫形态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成果,证明结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可靠的,为昆虫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从SPSS系统软件对斑翅蝗科15属进行差异性比较得出的聚类图中看出,痂蝗属、皱膝蝗属、异痂蝗属和胫刺蝗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其它各属要近,本文提出将这4个属合并为痂蝗亚科。 四、科氏痂蝗和黑翅痂蝗在聚类图中非常接近,反映出它们的染色体在形态上更相似,结合染色体行为和C-带带型等指标分析,显示出其遗传物质十分相似。但在形态上却有显着差异,而且又同在一个地区,尤其是地理分布范围十分狭窄,环境相对独立,并且该地区痴蝗属仅有这2个种,本文认为它们是由同一个种分化演变所致。 五、秦岭束颈蝗和蒙古束颈蝗在形态上相似,仅在个体大小和中胸腹板侧叶中隔宽狭等方面有微小差异。但其聚类图相距较远,并且其间还隔有雅玛里克束颈蝗和宁夏束颈蝗;在C一带带型上,秦岭束颈蝗与蒙古束颈蝗都具有着丝粒C一带带纹,但前者第9号染色体上还出现了居间带带纹而后者无。因此,秦岭束颈蝗和蒙古束颈蝗的分类地位是正确的。 六、在小车蝗属中Ritchie(1 981)将红胫小车蝗并入黄胫小车蝗,把亚洲小车蝗作为黑条小车蝗的一个亚种。但根据染色体相对长度所作的聚类图来看,亚洲小车蝗与黄胫小车蝗最近,然后是红胫小车蝗,而距黑条小车蝗较远。如果要证实侧tchie的观点是正确的,则应是亚洲小车蝗与黑条小车蝗之间和红胫小车蝗与黄胫小车蝗之间直接相聚,但该结果并未出现。参照郑哲民教授等人(2001)的观点,并结合形态上的特征,本文认为这4个种仍应各自为一个独立的种。 七、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两个新种,分别定名为:乌鲁木齐束颈蝗SPhing-onotus ururnchiensis印.nov,雅玛里克束颈蝗助人i雌onot姗少“用伽。ts印.nov.。 综上所述:本文中运用Leica细胞图像工作站和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4.5首次对昆虫染色体进行测定并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SPSS系统分析软件就染色体特征成功地建立了系统树。系统的归纳了斑翅蝗科的细胞分类学特征,明确了斑翅蝗科15个属间的亲缘关系。对痴蝗属、皱膝蝗属、束颈蝗属、小车蝗属和胫刺蝗属内各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测定。发现了两个新种。在研究工作中运用的现代技术和方法以及所获得的成果对于昆虫分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资料和依据。
郝会文[2](2019)在《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710月及20152018年每年510月,在青海省内进行蝗虫种类和地理分布调查,共记录到蝗虫77种,隶属于7科33属;结合查阅的文献数据和检视的标本数据,统计出青海分布的蝗虫111种,隶属于7科39属。其中,网翅蝗科属种数最多,有12属52种;锥头蝗科属种数最少,有1属1种。网翅蝗科和斑翅蝗科是构成青海蝗虫区系的主体,两科种类占青海已知蝗虫种类的73.9%。在111种蝗虫中,古北界种类101种,占总种数的91.0%,不含东洋界种类,两界共有种类(广布种)10种,占总种数的9.0%;从中国地理区划来看,青藏区种类有67种,占总数的60.4%,占有绝对优势;青海蝗虫的物种组成与动物地理区的关系中最近的是青藏区,最远的是华南区。区系分析表明,本地区蝗虫种类以古北界青藏区成分占优势,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青海省蝗虫新纪录8种。根据青海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特征,将青海省分为16个地区,把采集并整理所得的蝗虫种类和分布数据划分在16个地区内。独布种(只分布在一个区域)有45个,其中26个为青海特有种,19个为非特有种;多布种(215个区域有分布)有66个;未发现全布种(16个区域都有分布)。在以物种为分类单元、地理区域为性状对多布种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多布种分为12个组。青海蝗虫多布种大多数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多数分布格局集中于16个地区中的区域4,这是由于本区海拔相对较低,有大面积的农田,适合较多蝗虫种类的生存。青海省蝗虫特有种较多,有48种,占青海省蝗虫种数的43.2%,其中,网翅蝗科中的特有种属种数最多,占总数量的一半以上,锥头蝗科中不具有特有种。将青海蝗虫中的48个特有种类作为分析对象,以其翅的简化或退化的程度、发音器和鼓膜器的有无以及体型大小作为区分特征的依据,分析特有种趋同进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青海蝗虫特有种中,前、后翅简化或退化的比重超过一半;多数具有发音器和鼓膜器;体小型者较多,占特有种总数量的87.5%。分析全部种类特点,与特有物种特点相比,翅退化比重缩小,长翅比重增加,体小型者比重缩小。在六个区中,分析特有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青海蝗虫特有种类的前、后翅趋于简化或退化甚至消失;翅退化先于发音器的鼓膜器的退化,发音器退化先于鼓膜器退化;体型趋于小型化。
郑哲民[3](2003)在《中国蝗虫的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蝗虫分类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在传统分类方面 ,记述了解放前后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 ,全国共计有蝗总科 8科 2 5 3属 10 5 3种 ,蚱总科 7科 5 2属3 10种 .在昆虫综合分类方面 ,记述了数值分类和支序分类、内部构造和超微结构、生理分类、细胞分类、发声器和鸣声研究、分子系统学等 6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
曾慧花[4](2013)在《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翅目是昆虫包括两大类:一类为螽亚目,以螽斯和蟋蟀为代表,其触角长度长于身体的长角型昆虫,另一类为蝗亚目,以蝗虫和蚱为代表,其触角长度短于身体的短角型昆虫。本研究选择了四种蝗虫进行了全线粒体测序,其中蹦蝗属和小蹦蝗属各一种,分别为贵州蹦蝗和峨眉小蹦蝗,其中根据形态从蹦蝗属中分出的小蹦蝗属能否成立是有争议的,太白秦岭蝗是中国特有属秦岭蝗属代表种类,仅分布于高寒的秦岭山脉。青海屹蝗是网翅蝗科一短翅型物种,在NCBI上提交的5种网翅蝗科物种中只有一种是短翅类型。本研究采用长距离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二次嵌套PCR技术对蝗总科的4种蝗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拼接和注释,对四种斑腿蝗科蝗虫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和太白秦岭蝗(Qinlinggacris taibiensis Yin et Chou)外,还结合了本实验室所测而未发表的霍山蹦蝗(Sinopodisma houshana)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对四种网翅蝗科蝗虫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之外,还结合了NCBI下载的黑膝异爪蝗Euchorthippus fusigeniculatus,中华雏蝗Chorthippus chinensis Tarbinsky和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的线粒体基因组对网翅蝗科线粒体基因组的一些特性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并结合NCBI中已收录的和本研究小组其他成员所测定的未公开的共计54种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CGs、 rRNA和全线粒体37基因联合三种数据集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法重新构建了直翅目系统树。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蝗总科昆虫分别为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太白秦岭蝗(Qinlingacris taibaiensis Yin et Chou)和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Chnget Hang))。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总长度分别为16014bp、16013bp.15631bp和15620bp。四种蝗虫均编码线粒体基因组中典型的37个基因,这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2个转运RNA基因。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排列次序和基因的转录方向同已经发表的蝗亚目昆虫一致。2.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均具AT偏向性,其中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AT含量为76.5%,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AT含量为76.4%,太白秦岭蝗(Qinlingacris taibaiensis Yin et Chou) AT含量为76.3%,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Cheng et Hang)) AT含量为75.2%。3.本研究所测定的线粒体基因组的A+T富集区均位于srRNA和trnI之间,长度和A+T含量分别为: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为1123bp和85.8%,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为1127bp和84.8%,太白秦岭蝗(Qinlingacris taibaiensis Yin et Chou)为778bp和88.7%,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Cheng et Hang))为711bp和82.1%。相对于4个主要部分(PCGs, rRNAs, tRNAs, A+T富集区),A+T富集区的AT含量是最高的区域。4.四种蝗虫各自均具有22个转运RNA基因,核酸保守性具链间偏向性,分布于J链的所有tRNAs比位于N链的所有tRNAs的AT%略偏高。tRNASer(AGN)的DHU臂都存在缺失的现象,其他21个转运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绝大多数tRNA二级结构存在一定数目的错配。在tRNA的二级结构中氨基酸接受臂和反密码子环长度较保守,TψC臂和DHU臂的变异最大。5.核糖体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四种蝗虫16s核糖体基因均不能形成H1臂。6.斑腿蝗科四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有11种蛋白编码基因数目完全一致,仅有2种不一致,为cytb和nad3蛋白编码基因。7.4种斑腿蝗氨基酸序列变异率中,cytb, cox1, cox2, cox3的氨基酸变异率最低(其中cytb的变异率为最低,AVE=0.049), nadl, nad4, nad4L和nad5的氨基酸变异率中等,atp8, nad3, nad2和nad6的氨基酸变异率偏高(其中nad3的变异率为最高,AVE=0.153)。8.4种斑腿蝗全线粒体mtDNA之间P-距离在贵州蹦蝗-霍山蹦蝗最小,为0.057, PCGs之间P-距离和mtDNA有相似的趋势,也是贵州蹦蝗-霍山蹦蝗最小,为0.056,说明两种蹦蝗在全线粒体mtDNA和PCGs之间差异很小。9.4种斑腿蝗J-链的T含量均低于N-链,而A和C的含量均为J-链高于N-链。N-链上蛋白质编码基因第3位点显示了极低的G含量,而具有极高的T含量。10.对PCGs、 rRNA和全线粒体37基因联合三种数据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法重新构建的直翅目系统树,除基于rRNA用BI法所建树之外霍山蹦蝗和贵州蹦蝗均能优先聚成一支,再与峨眉小蹦蝗聚合,并结合形态学观察认为小蹦蝗属是成立的。
张大鹏[5](2020)在《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文中研究表明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1995属直翅目Orthoptera、癞蝗科Pamphagidae癞蝗亚科Pamphaginae,是较原始类群之一。近年来,关于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所包含属、种的分类地位及分类、鉴别标准,国内外有很大差异。蓝胫沟笨蝗Sulcotropis cyanipes Yin et Chou,1979被中国动物志列为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的异名。2011年,Storozhenko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并将鄂伦春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elunchuna和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都列为笨蝗的异名。2013年,肖云丽等发表新属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新种泰山驼背笨蝗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Xiao,Yin et Yin,2013。2015年,Storozhenko等也把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但没有说明任何理由。为明确我国笨蝗族的种类及其特征,进一步揭示其系统发育关系,本文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笨蝗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记述了我国笨蝗族蝗虫5属18种,厘定描述了各属、种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属、种检索表。2.依据常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采自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江苏等地的笨蝗族标本进行了研究,共发现中国笨蝗族5种:阿旗笨蝗Haplotropis aqiensis Zhang,Lin et Yin,2018、山东笨蝗Haplotropis shandongensis Zhang,Yin et Liu,2019、黑河笨蝗Haplotropis heiheensis Zhang,Li et Yin,2020、小五台沟笨蝗Sulcotropis xiaowutaiensis Li,Zhang et Yin,2020、阿穆尔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amurensis Yin,Zhang et Yin,2020。3.发现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雌性原图的前翅顶端到达腹部第三节中部,而中国和俄罗斯所有记载的笨蝗雌雄性前翅都不达腹部第二节背板后缘,因而都不是笨蝗,为鉴定错误,系可能都是新种。雄性为不知,它的前翅理应比雌性长,达到或超过腹部第三节背板后缘,从命名到今130多年来没有采到过类似长翅的雌和雄标本,该种或已灭绝。4.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仅在“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一文中列出雄性侧面图,没有描述,雄性的下生殖板很短,可同6个已知种笨蝗区别,为有效种,不是笨蝗的异名。动物志中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Jin,1994前胸背板中隆线隆起,被后横沟切断,应为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的一个种:内蒙古驼背沟笨蝗Sulcohumpacris neimongolensis(Jin,1994)comb.nov.新组合,不是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异名。5.根据雄性下生殖板顶端分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恢复为有效属。根据前胸背板中隆线被割断将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恢复为有效属。通过对笨蝗族3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注释和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PCGs),联合蝗总科15个种和蚤蝼总科1个种,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了分子系统树,证明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是有效属,不是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
鲁莹[6](2012)在《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文中研究指明蝗总科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有1万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原和沙漠地区。蝗虫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由于有些种类的翅长且个体较为强壮,具有迁飞能力,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但由于其营养成分含量高,因此它也是重要的食用资源昆虫。蝗虫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有种是指在一个区域分布而其他区域没有分布的种类,其形成受生物地理历史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特有属种资源丰富,但鲜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名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其分布也进行了记述。由于特有属种中绝大部分种类属于近缘种,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不易区分。因此,本论文除了从外部形态学方面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34种蝗虫进行研究之外,又从解剖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34种蝗虫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1.形态学方面本部分对采自东北地区的34种特有属种蝗虫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传统分类,在采集过程中得到2新种——鳞翅跃度蝗和狭额跃度蝗,其中鳞翅跃度蝗已发表在Entomologica Fennica上。采用了夏凯龄(1985)等以印象初(1982)系统为基础,做了修改的用于编写的中国蝗总科志系统,把蝗总科分为8个科。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研究的34种蝗虫隶属于3科9属,分别是:①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无翅蝗属Zubovskia Dov.–Zap;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nar-Zapolskii;翘尾蝗属Primnoa Fischer-Waldheim;秃蝗属Podisma Berthold;玛蝗属Miramella Dovnar-Zapolskii;②网翅蝗科Arcypteridae:跃度蝗属Podismopsis Zubovski;③剑角蝗科Acrididae:绿洲蝗属Chrysochraon Fisch;迷蝗属Confusacris Yin et Li;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2.解剖学方面本部分实验运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25种特有属种蝗虫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以及贲门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蝗虫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以及前肠的嗉囊、前胃、胃盲囊及贲门的各部分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蝗虫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个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消化道各段长度的不同以及前肠的前胃和贲门的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2)对于蝗总科高级分类阶元:不同科间、属间消化道的内部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稳定的显着的差异,其可以作为不同科、属间的分类依据。(3)对于蝗总科低级分类阶元:由于本实验选取的蝗虫种类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不同种的蝗虫在消化道外部以及内部显微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但即便如此,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对同属不同种间的鉴定仍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4)蝗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是其对植物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换句话说,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的食性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分析不同种类蝗虫的食性提供基础资料,还对蝗害的防治有帮助。(5)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细胞学方面本部分试验运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2科6属18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制作了其核型模式图。(1)蝗虫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X♀/X0♂,斑腿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23或21,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17,第一至第三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所研究的斑腿蝗科中的无翅蝗属、翘尾蝗属、秃蝗属、玛蝗属以及安秃蝗属均为丧失飞行能力的属,它们的染色体核型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适应了相似的外部环境有关。(3)染色体核型在蝗总科昆虫高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十分稳定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科及属间蝗虫的一个分类依据。(4)由于同属不同种的蝗虫亲缘关系较近,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种间也存在染色体组式、染色大小及相对长度不同,性染色体类型不同等差异。研究的属内蝗虫种类越多,这种差异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染色体核型也可作为种间的分类指标。(5)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二者存在正态相关关系,或者说核型进化与形态进化是平行的。4.分子生物学方面本部分实验提取了蝗总科昆虫26种昆虫基因组总DNA。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长度为492bp的Cytb基因序列21条,420bp长度的16SrDNA序列23条;使用DNASTAR、DNAMAN、DNAsp5和MEGA5.05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及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分别对Cytb和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在此基础上联合2段基因数据集同样利用4种建树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下。(1)Cytb(492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2.4%、16.0%、11.3%。A+T平均含量较高,为72.7%,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7.3%。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5.0%,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4.2%,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8.6%。16SrDNA(420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7.9%、17.5%、11.2%。A+T平均含量较高,为71.3%,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8.7%。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2.1%,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8.1%,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2.9%。Cytb基因序列与16SrDNA基因序列中的A+T和G+C含量相似。2种线粒体基因片段碱基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组成偏向性。(2)21条蝗总科昆虫Cytb基因序列中,核苷酸替代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1.29。转换的平均数高于颠换的平均数。密码子不同位点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存在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的R值明显高于第一位点和第三位点的R值,密码子第三位点的转换和颠换的频率都比第一位点的和第二位点的高。23条蝗总科昆虫16SrDNA基因序列的颠换数略大于转换数,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0.9,与Cytb基因之间存在差异。转换以A-G为主(7),颠换以T-A为主(10),这一点与Cytb基因的相似。(3)用P距离与R值作图发现P距离与R值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依赖性的,这种距离依赖性的R值是昆虫线粒体DNA的典型特征,即随着P距离的增大,R值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4)采用4种方法对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构建NJ、MP、ML、贝叶斯树,比较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所建的树,虽然个别属种的聚类结果存在出入,但各建树结果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联合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较单个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显着提高。(5)单个基因建树与联合建树的结果均支持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为非单系群的结论,该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通过本研究,我们推测网翅蝗科跃度蝗属昆虫中,狭翅跃度蝗Podismopsisangustipennis、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odismopsistumenlingensis与牡丹江跃度蝗Podismopsis mudanjiangensis是同种异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和DNA测序等现代分类手段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部分种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虽然个别种类在种属上的分类与形态分类略有出入,但大体上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应用现代分类手段有助于区分近缘种类。现代分类学方法以其准确、直观、灵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分类手段的不足,尤其是对近源种的研究方面。但由于传统分类手段具有直观性等优点,也不可将其摒弃。将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手段相结合,是未来解决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趋势。
王文强[7](2005)在《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文中研究指明斑翅蝗科Oedipodidae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科Acridoidea,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典型的植食性昆虫,部分种类为农牧业的重要害虫。全球已知128属965种(亚种),其中欧亚大陆分布有69属442种(亚种)。本论文共计21.7万字,整体照片和特征照片共65幅,插图17个,表格16个,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首次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进行了系统学研究。 总论:分为6章。第1章对斑翅蝗科的分类地位、分类历史、分类研究概况及其研究价值等进行了概括总结;第2章结合彩照和插图详细介绍了斑翅蝗科昆虫的形态特征,这是分类的基础;第3章在比较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发音器类型不同和退化消失,首次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进行进化分类学研究,将已知的该科昆虫分为8个亚科(其中4个新亚科):飞蝗亚科Locustinae、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异距蝗亚科Heteropterninae, nov.、新斑翅蝗亚科Neosphingonotinae, nov.、痂蝗亚科Bryodeminae、异痂蝗亚科Bryodemellinae、哑斑翅蝗亚科Oedipodacrinae, nov. 和聋斑翅蝗亚科Rashidinae, nov., 建立了亚科分类系统,并对各亚科间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第4章通过选用27个性状,首次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亚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支序分析,结果表明斑翅蝗科为一单系群,各亚科间的进化关系与进化分类学研究结论一致。同时,首次运用支序系统学原理对异痂蝗属Bryodemella(s. str.)通过选用34个不同性状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和推断;第5章对26种斑翅蝗(代表斑翅蝗科26个属)的16S rDNA序列进行了同源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斑翅蝗科为一单系群、该科昆虫16S rDNA序列富含A+T(70.1%)、异距蝗属Heteropternis为斑翅蝗科一特殊类群、欧亚大陆同非洲的属间关系要近于同美洲的属间关系,并对斑翅蝗科部分属间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而且,首次将16s rDNA的核苷酸保守序列应用于异痂蝗属下阶元的分类研究,表明16s rDNA序列可作为非常有用的遗传标记,为异痂蝗属下阶元的分类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第6章从斑翅蝗科昆虫区系及地理分布特点出发,探讨了斑翅蝗在世界和欧亚大陆两个不同地理分布区的分布特征和组成特点。 各论:对欧亚大陆斑翅蝗科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共记述8亚科69属442种(亚种),列出各属、种同物异名及其引证文献和地理分布,编写了属检索表和部分属
王利明[8](2007)在《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的分类研究》文中指出蝗亚目Caelifera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其中在东北三省有分布的位为蝗总科Acridoidea、蚱总科tetrigoidea。这两个总科以前通称为蝗虫。蝗虫是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和初级消费者,其中可以造成危害的有几十种,形成不同程度危害的有百种以上,对农、牧、林业可造成本不同程度的危害。在人类历史上,蝗灾、水灾与旱灾常相间或相伴发生,成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东北三省境内的昆虫进行采集,及以往标本的收集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弄清东北三省蝗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1、对蝗亚目分类研究历史和国内研究情况进行的概括,并对蝗亚目昆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进行简单介绍。2、蝗亚目昆虫分类研究本人经过3年的野外采集和鉴定工作,最后确定在本地区分布的的蝗亚目Caelifera昆虫为2总科,8科,57属,173种。其中16新种,1新亚种,2雌性描述,1雄性描述,如下:小翅尖翅蝗,新种Epacromius fallax sp.nov.;辽宁外斑腿蝗,新种Xenocatantops liaoningensis sp.nov.;鳞翅跃度蝗,新种Podismopsis aquamopennis sp.nov;长白山雏蝗长翅亚种,新亚种Chorthippus changbaishanensis longipennis ssp.nov.;长白山台蚱Formosatettix changbaishanensis Yuan et al.,2006;露水河台蚱,新种Formosatettix lushuiheensis sp.nov.;长白山克蚱Clinotettix changbaishanensis Wang et al.,2004;东宁蚱,新种Tetrix dongningensis sp.nov.;吉林蚱Tetrix jilinensis Ren et al.,2004;拟细角蚱Tetrix tenuicornoides Wang,Yuan et Ren,2006;长春蚱Tetrixchangchunensis Wang,Wang et Ren,2005;四平蚱Tetrix sipingensis Hao et al.,2006;黑河雏蝗,新种Chorthippus heiheensis sp.nov.;小兴安岭雏蝗.新种Chorthippusxiaoxinganlingensis sp.nov.;卡伦山雏蝗,新种Chorthippus kalunshanensis sp.nov.;黑河异爪蝗,新种Euchorthippus heiheensis sp.nov.;辽宁螇蚚蝗,新种Gelastorhinusliaoningensis sp.nov.;黑背雏蝗Chorthippus ateridorsus Jia et Liang,1995,雌性;绿色迷蝗Confusacris viridis Ren et Zhang,雌性;吉林克蚱Clinotettix jilinensis Zheng etRen,雄性。3、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区系分析东北三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东北区。东北区可分为大兴安岭亚区、长白山地亚区、松辽平原亚区。经分析,东北三省蝗亚目173种中,古北种有141种,占总种类数的81.50%,广布种31种,占总种类数的17.92%,特有种78种,占总种类数的45.9%。其中长白山地亚区无论古北种(99种),广布种(24种),特有种(55种),均比其他两个亚区的种类丰富,这也证明了长白山地亚区的生态环境的丰富。4、对8种蚱科昆虫触角的研究通过对8种蚱科昆虫触角感受器的研究发现,蚱科昆虫触角感受器类型较简单(共4种),数量较少,分布较集中(相对于蝗总科)。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在属间的差别比是很明显,但种间可以明显区别。本论文基本弄清楚了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并尝试对蚱科昆虫的感受器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姜兵[9](2019)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中国黑蝗亚科Melanoplinae5属5种,秃蝗亚科Podisminae 5属5种,黑背蝗亚科Eyprepocnemidinae 3属3种,共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结合NCBI中已经公布的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从而检验中国黑蝗亚科的单系性,确定各属种在亚科级(或族级)水平的正确归属。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草绿异色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四川拟裸蝗和山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依次为15,870bp、15,696 bp、15,557 bp、16,235bp、15,641 bp、15,430 bp、16,334bp、16,019bp、15,621bp、15,466 bp、17,700bp、15,347bp和 15,413 bp;A+T的含量均在70%-80%之间,依次为75.9%,76%,73.1%,70.2%,72.4%,71.9%,76.0%,73.5%,74.8%,75.2%,74.6%,74.9%,76.0%,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基因的组成及基因顺序和目前已公布的蝗总科物种相同,均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个A+T富集区(位于rrnS和trnI之间)。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基因重叠区和间隔区的数目和长度、22个tRNA的二级结构以G-U错配为主要类型,这些特点与蝗亚目其他物种一致。2.在13种蝗虫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有5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起始密码子,有11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终止密码子:斑腿黑背蝗、点背版纳蝗和四川拟裸蝗ND2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GTG,斑腿黑背蝗、小方板蝗、点背版纳蝗和山蹦蝗COI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ACC,点背版纳蝗ND5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TTA;TAG作为不标准终止密码子在每个种中都多次出现,较为常见。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山蹦蝗ND1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云南棒腿蝗、异背蝗属一种ND3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峨眉小蹦蝗ND4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3.基于45个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rRNA基因,选取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斑翅草螽Conocephalus maculatus、中华树蟋Oecanthus sinensis、郑氏比蜢 Pielomastax zhengi、日本蚱Tetrix japonica、金澜沧蝗Mekongiella kingdoni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交叉分布聚为一支,无法分开,没有互为单系,而北极黑蝗没有落在这一支内,方板蝗属落入黑背蝗亚科的分支中,说明中国黑蝗亚科是一个多系群,绝大部分属种应隶属于秃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分支与北极黑蝗构成姐妹群,方板蝗属应隶属于黑背蝗亚科,版纳蝗属、拟裸蝗属和异色蝗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暂未得到解决。本文首次对黑蝗亚科、秃蝗亚科、黑背蝗亚科的共13个蝗虫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对其t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及绘图。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系统分类情况进行探讨,为确定中国黑蝗亚科中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分子依据。
杨海涛[10](2007)在《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胞分类学是综合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学知识运用到分类学研究中,推动了传统分类学的发展,并为分类学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细胞分类学揭示的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作为传统形态分类的辅助资料,为传统的形态分类提供细胞学上的佐证或作为修订的依据之一。细胞分类学也是现代分类学研究的热点——系统进化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蝗总科6科14属18种直翅目昆虫的染色体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及其细胞分类学关系。染色体制片采用压片法,C-带处理采用BSG法,经照相后每种选取合适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分裂相剪贴,经过对大量细胞的观察与测量分析,制出带型图版和带型结构示意图,并用Excel和SPSS软件包统计出有关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中各种指标的意义及适用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等常规核型、和染色体行为如减数分裂双线期的交叉现象以及终变期的交叉定位特征适用于蝗虫的科级比较;而染色体C带是蝗虫属及属下低级阶元细胞分类学的重要指标。染色体C带在同一属具有恒定的结构模式,往往构成“标志性C带带纹”由此可以进行属级分类单元的比较。例如所研究过稻蝗属物种的L2染色体除都具有着丝粒C带而外,每个具体物种还具有各自标志性的染色体C带带纹,但异地物种间该染色体的标志性带纹位置多变,据此可进行种间关系的对比。2.稻蝗属中一新种的发现及其意义本文在研究采自云南腾冲市郊的稻蝗属标本时发现该稻蝗物种形态特征除具有稻蝗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外,从形态上来看其雌性下生殖板后缘无齿,中央无内凹,雄性肛上板长大于宽,端部中央向后延伸呈三角形,这些特点接近于小稻蝗,但该种蝗虫前翅很短,仅达后足股节之半,这一特征又明显区别于小稻蝗以及迄今所发现的所有稻蝗物种(该种暂定为稻蝗待定种Oxya sp.)。我们对该物种进行了染色体常规核型和染色体C带型核型研究,发现其L2染色体兼具有近着丝粒居间带和端带,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该染色体具有近着丝粒居间带是小稻蝗的特点,而具有端带又是中华稻蝗的特征,由此来看,该物种在染色体指标方面区别于迄今发现的所有的稻蝗属物种,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稻蝗属L2染色体为该属物种区分方面的标志性染色体,同时对世界范围内稻蝗属物种分化和新种的描记提供了新的资料。3.我国中华稻蝗代表性种群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分布的中华稻蝗为一个物种,异地种群的形态学差异与其分布地的环境因素,生态条件有关,而雄性外生殖器基本结构恒定,可以作为物种形态鉴别的重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结构在中华稻蝗异地种群间的恒定特征也表明,染色体结构能够基本反映物种遗传结构的基本特征,在物种鉴定比较中是一个重要依据,从我国分布的中华稻蝗遗传结构的高度保守性和其形态差异的梯度变化来看,中华稻蝗是一个成功的广布物种,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其生存环境,由此成功分布于各不同地理区域。4.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染色体定量研究本文尝试采用SPSS软件对染色体相对长度、C-带相对长度、交叉频率和交叉定位频率分别进行ANOVA分析以及S-N-K和Duncan同组间两两比较,使实验结果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精确化。这一研究方法对精确表述染色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定量地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同样也适用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染色体结构研究。5.蝗虫染色体的进化意义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染色体常规核型和带型指标的综合分析对于不同分类阶元的比较,进一步阐明其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染色体指标所提供的系统进化关系基本符合蝗总科形态分类学的进化关系,从所研究的科级进化关系来看,癞蝗科染色体数目较少为较为低等的种类,而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分组形式相似,因此较为近缘,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具有两类,2n(?)=23类群(例如竹蝗属)与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近缘,而2n(?)=17类群(例如异爪蝗属和牧草蝗属)染色体组中有3对具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少,可能是由于着丝粒融合所致,应为进化地位较为高等的种类,而本文所研究的槌角蝗科和剑角蝗科种类染色体基数为2n(?)=23,结合形态特征分析,该两科应较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的进化地位高等,但可能仍与上述两科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二、中国异爪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异爪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斑翅蝗科细胞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 引言 |
二、 细胞分类学的概念 |
(一) 、 细胞分类学的含义 |
(二) 、 细胞分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三) 、 细胞分类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
三、 细胞分类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
(一) 、 染色体的作用 |
(二) 、 染色体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
四、 细胞分类学的研究方法 |
(一) 、 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
1 、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
2 、 染色体的分类 |
3 、 染色体形态结构变化与染色体行为分析 |
(二) 、 染色体的核型和核型分析 |
1 、 核型(karyotype) |
2 、 核型分析 |
(三) 、 染色体带型 |
1 、 染色体分带的主要类型 |
2 、 染色体分带的机理 |
五、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
(一) 、 蝗虫细胞分类学发展简史 |
(二) 、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
1 、 染色体数目 |
2 、 着丝粒位置 |
3 、 染色体的大小 |
4 、 性别决定机制 |
5 、 染色体行为 |
6 、 蝗虫B染色体 |
7 、 染色体C-带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一、 材料来源 |
二、 研究使用的主要仪器、用具、药品 |
(一) 、 仪器 |
(二) 、 用具 |
(三) 、 药品类 |
三、 实验步骤 |
(一) 、 野外工作 |
(二) 、 染色体制片 |
(三) 、 C-带分带处理程序 |
1 、 饱和Ba(OH)_2处理 |
2 、 2XSSC液温育 |
3 、 吉姆萨(Giemsa)染液染色 |
(四) 、 封片 |
(五) 、 镜检、标记 |
(六) 、 图像分析方法 |
(七) 、 摄影、冲洗、放大 |
四、 本文采用的染色体分析项目 |
(一) 、 染色体组型分析 |
1 、 染色体数目统计 |
2 、 染色体实际长度 |
3 、 染色体相对长度 |
(二) 、 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
1 、 染色体C-带位置 |
2 、 染色体上C-带的相对含量 |
3 、 C-带结构异染色质含量 |
(三) 、 染色体行为分析 |
1 、 交叉频率 |
2 、 近端交叉频率 |
3 、 远端交叉频率 |
4 、 居间交叉频率 |
5 、 环形二价体频率 |
(四) 、 B染色体出现频率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一、 痂蝗亚科Bryodeminae |
(一) 、 痂蝗属 |
(二) 、 皱膝蝗属 |
二、 异痂蝗亚科Bryodemillinae |
(三) 、 异痂蝗属 |
三、 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 |
(四) 、 束颈蝗属 |
(五) 、 小车蝗属 |
(六) 、 胫剌蝗属 |
(七) 、 尖翅蝗属 |
(八) 、 异距蝗属 |
(九) 、 绿纹蝗属 |
(十) 、 细距蝗属 |
(十一) 、 旋跳蝗属 |
(十二) 、 沙蝗属 |
(十三) 、 疣蝗属 |
四、 飞蝗亚科Locustinae |
(十四) 、 车蝗属 |
(十五) 、 飞蝗属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一、 属内种间的比较分析 |
(一) 、 痂蝗属 |
(二) 、 皱膝蝗属 |
(三) 、 异痂蝗属 |
(四) 、 束颈蝗属 |
(五) 、 小车蝗属 |
(六) 、 胫剌蝗属 |
(七) 、 尖翅蝗属 |
二、 属间比较分析 |
三、 斑翅蝗科的细胞分类学总结及相关科的比较分析 |
四、 新种描述 |
(一) 、 乌鲁木齐束颈蝗 |
(二) 、 雅玛里克束颈蝗 |
第五部分 结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方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蝗总科概述 |
1.2 蝗虫分类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青海省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1.2 地形 |
2.1.3 气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调查区域及时间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蝗虫种类数据来源 |
3.2 青海蝗虫的区系成分 |
3.2.1 青海蝗虫的科属组成 |
3.2.2 青海蝗虫的区系成分 |
3.2.3 青海蝗虫新纪录种 |
3.3 青海蝗虫的分布格局 |
3.3.1 青海蝗虫的生态地理分布 |
3.3.2 独布种的分布格局 |
3.3.3 多布种的分布格局 |
3.4 青海蝗虫的适应特性 |
3.4.1 青海省蝗虫特有种类 |
3.4.2 趋同进化的特点 |
3.4.3 特有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进化特点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高原生态因子对蝗虫科属组成的影响 |
4.2 青海蝗虫区系规律探讨 |
4.3 分布格局集中于河湟谷地区(区域4) |
4.4 重要高原适应特性探讨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青海蝗虫8个新纪录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蝗虫的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的分类学 |
1.1 蝗总科 |
1.2 蚱总科 |
2 昆虫的综合分类学 |
2.1 数值分类和支序分类 |
2.2 内部构造和超微结构 |
2.3 生理分类学研究 |
2.4 细胞分类学研究 |
2.5 发声器和鸣声研究 |
2.6 分子系统学方面 |
2.6.1 在蛋白质检测方面 |
2.6.2 DNA检测方面 |
(4)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线粒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
1.1.1 核糖体RNA |
1.1.2 转运RNA |
1.1.3 蛋白编码基因 |
1.1.4 非编码区 |
1.2 线粒体DNA在系统发生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所测四种蝗虫介绍 |
1.3.1 贵州蹦蝗 |
1.3.2 峨眉小蹦蝗 |
1.3.3 太白秦岭蝗 |
1.3.4 青海屹蝗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材料的采集与物种种名鉴定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
2.3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直翅目昆虫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
2.3.1 数据来源 |
2.3.2 PAUP~*软件及使用 |
2.3.3 分子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论 |
2.3.4 系统发生分析的策略与步骤 |
第3章 四种蝗虫全线粒体基因序列测定 |
3.1 峨眉小蹦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1.1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1.3 tRNA基因 |
3.1.4 rRNA基因 |
3.1.5 A+T丰富区 |
3.2 贵州蹦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2.1 贵州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2.3 tRNA基因 |
3.2.4 rRNA基因 |
3.2.5 A+T丰富区 |
3.3 太白秦岭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3.1 太白秦岭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3.3 tRNA基因 |
3.3.4 rRNA基因 |
3.3.5 A+T丰富区 |
3.4 青海屹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4.1 青海屹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4.3 tRNA基因 |
3.4.4 rRNA基因 |
3.4.5 A+T丰富区 |
第4章 斑腿蝗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4.1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4.1.1 长度变异 |
4.1.2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 |
4.1.3 遗传P-距离分析 |
4.2 线粒体蛋白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4.3 全线粒体基因组分区域的碱基组成比较 |
4.3.1 A+T含量(AT%) |
4.3.2 AT-偏斜和GC-偏斜 |
4.4 线粒体各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 |
4.4.1 A+T含量(AT%) |
4.5 A+T丰富区的比较 |
第5章 网翅蝗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5.1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5.1.1 长度变异 |
5.1.2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 |
5.1.3 遗传P-距离分析 |
5.2 线粒体蛋白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5.3 全线粒体基因组分区域的碱基组成比较 |
5.3.1 A+T含量(AT%) |
5.3.2 AT-偏斜和GC-偏斜 |
5.4 线粒体各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 |
5.4.1 A+T含量(AT%) |
5.5 A+T丰富区的比较 |
第6章 直翅目系统发生重建 |
6.1 数据准备 |
6.2 建树 |
6.2.1 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法 |
6.2.2 简约法建树(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 |
6.2.3 最大似然法建树(Maximum Likelihood,ML) |
6.3 建树结果 |
6.3.1 13个PCG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6.3.2 2个rRNA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6.3.3 全线粒体基因组37个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笨蝗形态分类概述 |
1.1.1 蝗总科Acridoidea |
1.1.2 癞蝗科Pamphagidae |
1.1.2.1 国外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
1.1.2.2 国内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
1.1.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概述 |
1.2.1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
1.2.2 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1.2.4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
1.2.5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笨蝗形态分类研究 |
2.1.1 标本来源 |
2.1.2 标本所用工具 |
2.1.3 标本处理 |
2.1.4 标本制作 |
2.1.5 标本鉴定 |
2.2 笨蝗分子系统学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
2.2.3 试剂 |
2.2.4 试剂盒 |
2.2.5 标准分子量 |
2.2.6 分析软件 |
2.2.7 mtDNA的提取与纯度检测 |
2.2.8 序列的扩增、注释及处理 |
2.2.8.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2.2.8.2 PCR扩增 |
2.2.8.3 序列的组装及注释 |
2.2.8.4 序列的处理 |
2.2.9 分子系统树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形态分类 |
3.1.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
3.1.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
3.1.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
3.1.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
3.1.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
3.2 中国笨蝗族分类体系与名录 |
3.2.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
3.2.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
3.2.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
3.2.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
3.2.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
3.3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 |
3.3.2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核苷酸组成 |
3.3.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蛋白编码基因 |
3.3.4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RNA基因 |
3.3.5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国笨蝗族的属级阶元确立地位 |
4.1.1 沟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
4.1.2 华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
4.2 中国笨蝗族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5 结论 |
5.1 创新点 |
5.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昆虫系统分类学概述 |
2.蝗总科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2.1 蝗虫的分类特征 |
2.2 蝗虫的研究概况 |
2.2.1 国外蝗虫的研究概况 |
2.2.2 国内蝗虫的研究概况 |
2.2.3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
3.特有属种研究概述 |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
1.蝗总科昆虫(Acridoidea)的形态特征 |
2.东北地区蝗总科特有属种名录 |
3.本论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
3.1 斑腿蝗科 |
3.1.1 无翅蝗属 |
3.1.2 安秃蝗属 |
3.1.3 翘尾蝗属 |
3.1.4 秃蝗属 |
3.1.5 玛蝗属 |
3.2 网翅蝗科 |
3.2.1 跃度蝗属 |
3.3 剑角蝗科 |
3.3.1 绿洲蝗属 |
3.3.2 迷蝗属 |
3.3.3 鸣蝗属 |
第三章 消化道内壁显微结构研究 |
1.概述 |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 |
1.2 蝗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
1.3 蝗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
1.4 名词解释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采集 |
2.3.2 材料制备 |
2.3.3 电镜标本制备 |
3.结果 |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
3.2 聚类结果分析 |
4.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
1.概述 |
1.1 细胞分类学概述 |
1.1.1 染色体的概述 |
1.1.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1.3 染色体带型分析 |
1.2 国外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
1.3 国内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工作 |
2.3.2 室内工作 |
2.3.3 染色体分析的参数 |
3.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
4.聚类结果与分析 |
4.1 结果 |
4.2 分析 |
5.讨论 |
5.1 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
5.2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
5.3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
第五章 Cytb与16SrDNA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
1.概述 |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1.1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 |
1.1.2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
1.1.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
1.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1.1.5 常用的分析软件 |
1.2 昆虫线粒体 DNA(mtDNA)概述 |
1.2.1 线粒体 DNA(mtDNA) |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 b(Cytb)基因 |
1.2.3 线粒体 16SrDNA 基因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野外工作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2.2.2 PCR 扩增 |
2.2.3 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
2.3.2 序列编辑与比对 |
2.3.3 序列组成分析 |
2.4 系统发育分析 |
2.4.1 外群的选择 |
2.4.2 建树方法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
3.1.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1.3 PCR 产物测序 |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 |
3.2.1 Cytb 基因的序列组成分析 |
3.2.2 Cytb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2.3 Cytb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2.4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
3.2.5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2.6 Cytb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
3.3 16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
3.3.1 16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
3.3.2 16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3.3 16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3.4 16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3.5 16SrDNA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
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3.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3.4.3 联合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4.结论与讨论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
4.2 目的片段的获得 |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与特征 |
4.3.2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
4.4 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4.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4.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4.4.3 基于 2 个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4.5 Cytb 和 16SrDNA 在本研究中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
4.6 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1.形态学部分 |
2.解剖学部分 |
3.细胞学部分 |
4.分子生物学部分 |
5.蝗虫特有属种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总论 |
第1章 概述 |
1.1 蝗总科及其分类 |
1.2 斑翅蝗的命名 |
1.3 斑翅蝗科的特征 |
1.4 斑翅蝗科的分类地位 |
1.5 斑翅蝗科的分类历史 |
1.5.1 起始阶段(1758年~1800年) |
1.5.2 种类鉴定阶段(1801年~1900年) |
1.5.3 系统分类阶段(1901年~至今) |
1.6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6.1 世界斑翅蝗科分类研究概况 |
1.6.2 中国斑翅蝗科分类研究概况 |
1.7 斑翅蝗的研究价值 |
第2章 形态学 |
2.1 体形 |
2.2 头部 |
2.3 胸部 |
2.4 腹部 |
2.5 卵 |
第3章 进化分类学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2.2.1 标本采集方法 |
3.2.2.2 标本制作 |
3.2.2.3 观察鉴定 |
3.2.3 分类特征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支序系统学研究 |
4.1 概述 |
4.1.1 支序系统学的基本概念 |
4.1.2 支序系统学的方法论 |
4.1.3 支序分析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4 支序分析在斑翅蝗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研究材料 |
4.2.1.2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 |
4.2.2.1 斑翅蝗科亚科间系统发育关系 |
4.2.2.2 异痂蝗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
4.2.3 讨论 |
4.2.3.1 斑翅蝗科亚科间系统发育关系 |
4.2.3.2 异痂蝗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
第5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 |
5.1 概述 |
5.1.1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
5.1.2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
5.1.3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对象 |
5.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5.1.5 分子系统学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5.1.6 分子系统学在斑翅蝗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5.2 实验部分 |
5.2.1 研究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2.1 一般试剂 |
5.2.2.2 溶液配制 |
5.2.2.3 试剂盒 |
5.2.2.4 标准分子量 |
5.2.3 实验仪器设备 |
5.2.4 实验步骤 |
5.2.4.1 总DNA的提取 |
5.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5.2.4.3 引物设计 |
5.2.4.4 PCR反应 |
5.2.4.5 PCR产物的回收与测序 |
5.2.4.6 DNA序列数据的处理及分子系统树的重建 |
5.3 结果 |
5.3.1 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
5.3.2 斑翅蝗科部分属间系统发育关系 |
5.3.2.1 斑翅蝗科属间16S rDNA序列组成及变异 |
5.3.2.2 斑翅蝗科部分属的分子系统树 |
5.3.3 异痂蝗属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5.3.3.1 异痂蝗属种间16S rDNA序列组成及变异 |
5.3.3.2 异痂蝗属种间分子系统树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斑翅蝗科部分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 |
5.4.1.1 斑翅蝗科属级以上阶元间的关系 |
5.4.1.2 斑翅蝗科的分类学地位 |
5.4.1.3 斑翅蝗科部分属间关系 |
5.4.2 异痂蝗属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 |
第6章 地理分布及区系研究 |
6.1 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 |
6.2 世界斑翅蝗科属级分布及区系组成 |
6.2.1 分布状况及其区系组成成分 |
6.2.2 区系组成特点 |
6.3 欧亚大陆斑翅蝗科属级分布及区系组成 |
6.3.1 分布状况及其区系组成成分 |
6.3.2 区系组成特点 |
各论 |
飞蝗亚科LOCUSTINAE |
分属检索表 |
Pycnodictya St(?)al, 1873 |
Dittopternis Saussure, 1884 |
踵蝗属Pternoscirta Saussure, 1884 |
Chloebora Saussure, 1884 |
飞蝗属Locusta Linnaeus, 1758 |
土色蝗属Scintharista Saussure, 1884 |
车蝗属Gastrimargus Saussure, 1884 |
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 |
分属检索表 |
Pusana Uvarov, 1940 |
绿肋蝗属Parapleurodes Ramme, 1941 |
Paracinema Fischer, 1853 |
草绿蝗属Parapleurus Fischer-Waldheim, 1853 |
绿纹蝗属 Aiolopus Fieber,1853 |
尖翅蝗属 Epacromius Uvarov,1942 |
Platypygius Uvarov,1942 |
平顶蝗属 Flatovertex Zheng,1981 |
Chifanicus Benediktov,2001 |
短腿蝗属 Hilethera Uvarov,1923 |
突眼蝗属 Eremoscopus Bei-Bienko,1951 |
Morphacris Walker,1870 |
Grammoscapha Uvarov,1942 |
小车蝗属 Oedaleus Fieber,1853 |
乌饰蝗属 Psophus Fieber,1853 |
驼背蝗属 Pyrgodera Fischer-Waldheim,1846 |
Brunnerella Saussure,1888 |
小驼背蝗属 Ptetica Saussure,1884 |
斑翅蝗属 Oedipoda Serville,1831 |
小跃蝗属 Mioscirtus Saussure,1888 |
金沙蝗属 Kinshaties Cheng,1977 |
赤翅蝗属 Celes Saussure,1884 |
壮蝗属 Ochyracris Zheng,1991 |
疣蝗属 Trilophidia St(?)l,1873 |
Mecistopteryx Saussure,1888 |
圆顶蝗属 Acrotylus Fieber,1853 |
方额蝗属 Quadriverticis Zheng,1999 |
Phaeonotus Popov,1951 |
Heliopteryx Uvarov,1914 |
Pseudoceles Bolivar,1899 |
Cophotylus Krauss,1902 |
小屏蝗属 Aurilobulus Yin,1979 |
蓝尾蝗属 Cyanicaudata Yin,1979 |
Thalpomena Saussure,1884 |
Chondronotulus Uvarov,1956 |
Eusphingonotus Bei-Bienko,1950 |
束颈蝗属 Sphingonotus Fieber,1852 |
Eusphingoderus Bei-Bienko,1950 |
侧觚蝗属 Sphingoderus Bei-Bienko,1950 |
Asphingoderus Bei-Bienko,1950 |
藏蝗属 Tibetacris Chen,1964 |
旋跳蝗属 Helioscirtus Saussure,1884 |
Vosseleriana Uvarov,1924 |
沙蝗属 Hyalorrhipis Saussure,1884 |
长距蝗属 Longipternis Yin,1984 |
Jacobsiella Harz,1975 |
细距蝗属 Leptopternis Saussure,1884 |
异距蝗亚科,新亚科 HETEROPTER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异距蝗属 Heteropternis St(?)l,1873 |
沼泽蝗属 Mecostethus Fieber,1852 |
胫刺蝗属 Compsorhipis Saussure,1889 |
新斑翅蝗亚科,新亚科 NEOSPHINGONOT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Neosphingonotus Benediktov,1998 |
痂蝗亚科 BRYODEMINAE |
分属检索表 |
蔷(尤氏)蝗属 Uvaroviola Bei-Bienko,1930 |
Andrea Mishchenko,1989 |
Bryodemacris Benediktov,1998 |
痂蝗属 Bryodema Fieber,1853 |
皱膝蝗属 Angaracris Bei-Bienko,1930 |
拟皱膝蝗属 Angaracrisoides Gong et Zheng,2003 |
异痂蝗亚科 BRYODEMELLINAE |
分属检索表 |
异痂蝗属 Bryodemella Yin,1982 |
Jinabia Uvarov,1952 |
Fitzgeraldia Uvarov,1952 |
哑斑翅蝗亚科,新亚科 OEDIPODACR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哑斑翅蝗属 Oedipodacris Willemse,1932 |
聋斑翅蝗亚科,新亚科 RASHIDINAE,SUBFAM.NOV. |
分属检索表 |
聋斑翅蝗属 Rashidia Uvarov,1933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图版 |
附录 |
致谢 |
(8)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的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直翅目分类研究概况 |
1.1.1 蝗总科Acridoidea的研究概况 |
1.1.2 蚱总科Tetrigoidea研究概况 |
1.2 形态学 |
1.2.1 蝗总科Acridoidea的形态学 |
1.2.2 蚱总科Tetrigoidea的形态学 |
2 分类 |
2.1 蝗总科Acridoidea |
2.1.1 癞蝗科Pamphagidae |
2.1.2 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
2.1.3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
2.1.4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
2.1.5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
2.1.6 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
2.1.7 剑角蝗科Acrididae |
2.2 蚱总科Tetrigoidea |
2.2.1 蚱科Tetrigidae |
3 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区系分析 |
3.1 东北三省的自然概况 |
3.2 东北三省的动物地理区划 |
3.3 区系成分及区系分析 |
4 蚱科Tetrigidae 8种昆虫触角感受器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感受器类型 |
4.3.2 各种感受器在触角上的分布 |
4.4 分析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黑蝗亚科概述 |
1.1.1 黑蝗亚科特征 |
1.1.2 黑蝗亚科分类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2.1 线粒体基因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线粒体基因组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3 黑蝗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样本 |
2.2 测序和注释 |
2.3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情况分析 |
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1 MAFFT序列比对 |
2.4.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3 将核苷酸序列位点对应到氨基酸序列 |
2.5 rRNA基因一级序列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5.1 MAFFT序列比对 |
2.5.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6 tRNA基因二级结构预测及绘图 |
2.7 数据集序列特征 |
2.8 饱和度检测 |
2.9 遗传距离的计算 |
2.10 进化模型的选择 |
2.1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11.1 ML法建树 |
2.11.2 BI法建树 |
3 13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3.1 斑腿峨眉蝗 |
3.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 tRNA基因 |
3.1.4 rRNA基因 |
3.1.5 A+T富集区 |
3.2 斑腿佯越蝗 |
3.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2.3 tRNA基因 |
3.2.4 rRNA基因 |
3.2.5 A+T富集区 |
3.3 斑腿黑背蝗 |
3.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3.3 tRNA基因 |
3.3.4 rRNA基因 |
3.3.5 A+T富集区 |
3.4 云南棒腿蝗 |
3.4.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4.3 tRNA基因 |
3.4.4 rRNA基因 |
3.4.5 A+T富集区 |
3.5 小方板蝗 |
3.5.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5.3 tRNA基因 |
3.5.4 rRNA基因 |
3.5.5 A+T富集区 |
3.6 异背蝗属一种 |
3.6.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6.3 tRNA基因 |
3.6.4 rRNA基因 |
3.6.5 A+T富集区 |
3.7 云南云秃蝗 |
3.7.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7.3 tRNA基因 |
3.7.4 rRNA基因 |
3.7.5 A+T富集区 |
3.8 北极黑蝗 |
3.8.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8.3 tRNA基因 |
3.8.4 rRNA基因 |
3.8.5 A+T富集区 |
3.9 草绿异色蝗 |
3.9.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9.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9.3 tRNA基因 |
3.9.4 rRNA基因 |
3.9.5 A+T富集区 |
3.10 点背版纳蝗 |
3.10.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0.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0.3 tRNA基因 |
3.10.4 rRNA基因 |
3.10.5 A+T富集区 |
3.11 峨眉小蹦蝗 |
3.1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1.3 tRNA基因 |
3.11.4 rRNA基因 |
3.11.5 A+T富集区 |
3.12 四川拟裸蝗 |
3.1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2.3 tRNA基因 |
3.12.4 rRNA基因 |
3.12.5 A+T富集区 |
3.13 山蹦蝗 |
3.1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3 tRNA基因 |
3.13.4 rRNA基因 |
3.13.5 A+T富集区 |
4 系统发育分析 |
4.1 数据集序列特征 |
4.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4.3 遗传距离分析 |
4.4 系统发育分析 |
4.4.1 基于PCG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2 基于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基于PCGs+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国黑蝗亚科取样的代表性 |
5.2 基因选择及建树方法讨论 |
5.3 系统发育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研究中的实验样品信息 |
附录B 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统计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C1: 科研项目 |
附录C2: 发表论文 |
致谢 |
(10)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细胞分类学概述 |
1.1 细胞分类学的含义 |
1.2 细胞分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
2 细胞分类学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意义 |
3 细胞分类学研究内容 |
3.1 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
3.1.1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
3.1.2 染色体的分类 |
3.1.3 染色体变异与染色体行为分析 |
3.2 染色体的核型和核型分析 |
3.2.1 核型 |
3.2.2 前期染色体的固缩特性 |
3.2.3 间期核的染色质特性 |
3.2.4 核型分析 |
3.2.4.1 染色体数目 |
3.2.4.2 染色体形态 |
3.3 染色体带型 |
3.3.1 染色体分带的主要类型 |
3.3.2 染色体分带的机理 |
4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动态 |
4.1 国外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
4.2 国内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
第二章 蝗总科6科15种蝗虫的C带核型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研究所使用的主要仪器、用具、药品 |
1.2.1 仪器 |
1.2.2 用具 |
1.2.3 供试药品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步骤 |
1.3.1.1 预处理 |
1.3.1.2 染色体制片 |
1.3.1.3 显带处理 |
1.3.1.3.1 C带处理 |
1.3.2 本文采用的染色体分析项目 |
1.3.2.1 染色体组型分析 |
1.3.2.2 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癞蝗科Pamphagidae |
2.1.1 笨蝗属Haplotropis |
2.1.1.1 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
2.2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
2.2.1 芋蝗属Gesonula |
2.2.1.1 芋蝗Gesonula punctifrons |
2.2.2 稻蝗属Oxya |
2.2.2.1 日本稻蝗Oxya japonica |
2.2.2.2 稻蝗待定种Oxya sp. |
2.2.3 外斑腿蝗属Xenocatantops |
2.2.3.1 大斑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humilis |
2.2.4 直斑腿蝗属Stenocatantops |
2.2.4.1 长角直斑腿蝗Stenocatantops splendens |
2.2.5 星翅蝗属Calliptamus |
2.2.5.1 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
2.2.6 素木蝗属Shirakiacris |
2.2.6.1 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i |
2.2.7 长夹蝗属Choroedocus |
2.2.7.1 紫胫长夹蝗Choroedocus violaceipes |
2.3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
2.3.1 皱膝蝗属Angaracris |
2.3.1.1 红翅皱膝蝗Angaracris rhodopa |
2.3.2 痂蝗属Bryodemella |
2.3.2.1 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 |
2.4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
2.4.1 竹蝗属Ceracris |
2.4.1.1 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
2.4.2 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 |
2.4.2.1 邱氏异爪蝗Euchorthippus cheui |
2.5 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
2.5.1 棒角蝗属Dasyhippus |
2.5.1.1 北京棒角蝗Dasyhippus peipingensis |
2.6 剑角蝗科Acrididae |
2.6.1 佛蝗属Phlaeoba |
2.6.1.1 僧帽佛蝗Phlaeoba infumata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属内种间染色体指标的比较分析 |
3.1.1 稻蝗属种间关系比较 |
3.2 蝗总科属间的比较分析 |
3.3 科级间的比较 |
3.3.1 癞蝗科Pamphagidae |
3.3.2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
3.3.3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
3.3.4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
3.3.5 槌角蝗科Gomphomastacidae |
3.3.6 剑角蝗科Acrididae |
第三章 蝗总科4科部分种类染色体形态结构及科间比较 |
1.材料和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分析指标 |
1.2.1.1 染色体行为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种蝗虫染色体研究结果 |
2.1.1 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
2.1.2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
2.1.3 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 |
2.1.4 红腹牧草蝗Omocestus haemorrhoidalis |
2.2 四种蝗虫染色体核型与染色体行为比较 |
2.2.1 染色体数目 |
2.2.2 异染色质含量比较 |
2.2.3 染色体带型比较 |
2.2.4 染色体行为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稻蝗种群遗传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重要形态数据的观察测量 |
1.3 重要分类学特征的观察比较 |
1.4 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 |
2 结果 |
2.1 中华稻蝗异地种群形态特征比较 |
2.2 染色体C-带核型特征比较 |
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1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中各种指标的意义及适用性 |
1.1 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等常规核型指标适用于科级水平比较 |
1.2 染色体行为特征分析适用于蝗虫科级比较 |
1.3 染色体C-带适用于蝗虫属及属下低级阶元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
2 稻蝗属中一新种的发现及其意义 |
3 我国中华稻蝗代表性种群的遗传关系研究 |
4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染色体定量研究 |
5 蝗虫染色体的进化意义 |
染色体图版 |
稻蝗sp形态特征图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中国异爪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斑翅蝗科细胞分类学研究[D]. 龚玉新.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
- [2]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D]. 郝会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国蝗虫的分类学研究[J]. 郑哲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2)
- [4]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D]. 曾慧花.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 [5]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D]. 张大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6]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D]. 鲁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欧亚大陆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D]. 王文强. 河北大学, 2005(08)
- [8]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的分类研究[D]. 王利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
- [9]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D]. 姜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D]. 杨海涛. 山西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