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加强农牧区和孕产妇及儿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孙淑云[1](2020)在《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协同保障机制的逻辑理路》文中认为不明原因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立足于现行法律的短板漏洞,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等联合出台"应急政策",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补贴协同保障,全面"免除"了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医疗救治费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纲领性"强调,"完善重大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统筹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因理论准备不足,"应急政策""改革意见"只是明确基本方针,制度建构不完备,政策指导价值难免受限。有必要正本清源,剖析隐蕴其后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交织运行实态,深究基本医保基金与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政府主导筹集的社会政策性、保障性、福利性。进而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引,将常态化和应急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一体化,健全医防融合之宏观治理与管理协同机制、常态化健康保障机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应急"机制等,并推进相关"一揽子"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全方位修缮,重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吴玥[2](2020)在《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人口流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也导致疾病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外籍来华人群不断增多。频繁的外籍人口流动对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给我国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一定挑战。研究旨在分析外籍来华人群2004~2017年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外籍人群与我国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差异,探讨两人群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探索输入性疾病可能的传播风险。分析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4~2017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外籍人群传染病发病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和季节性指数,分析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季节分布。比较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探讨两人群是否存在相互影响。进一步重点分析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运用模块化分析探索病例输入国家与报告省份之间的关系,Poisson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因素。通过现况调查和定性访谈,分析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外籍常住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运用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果2004~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来华人群法定传染病33种,6247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约为17.94/10万。外籍人群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2%。病例来自全球146个国家,我国大陆31个省份均有报告。云南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北京和广东。外籍人群中女性、15岁以下儿童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上升速度较快。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是艾滋病(15319例),手足口病(6367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5629例)。艾滋病、手足口病、梅毒、流感和登革热呈发病率上升趋势。乙肝、丙肝、疟疾和痢疾呈下降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发病率保持稳定,淋病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籍人群56.13%的艾滋病,83.14%的登革热,75.75%的疟疾,53.66%的肺结核,32.89%的丙肝集中在云南,主要为缅甸人群。30.07%的丙肝和18.31%的乙肝集中在内蒙古,主要为蒙古人群,手足口病和淋病主要分布在上海,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感主要分布在北京,大多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梅毒主要由广东报告,多为东南亚人。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有所不同,可能为输入或散在传播。2005~2017年外籍人群输入的法定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共有3 8种,已知输入传染病最多的是登革热和疟疾。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不断增加。云南省,缅甸和老挝包含了我国和境外之间最多的登革热和疟疾输入病例。云南省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不同。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呈明显上升趋势,10月高发,病例以女性和年轻人为主。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上升较缓,1~12月均有输入,病例以男性和中年人为主。非洲人群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不同。非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呈明显上升趋势,8~10月高发,恶性疟占85.66%。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发病趋势平稳,集中在5~6月份,以间日疟为主,占64.14%。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主要因素为各国外籍人群入境人数(β=0.82,P<0.001)和疟疾发病率(β=0.40,P=0.007),各国经济卫生状况对疟疾输入没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外籍人群的卫生政策或管理办法,外籍人群卫生服务供给同我国人群基本一样,但还有待完善。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的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年患病率为71.73%。但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仅54.22%外籍患者去过中国的医疗机构就诊。与亚洲人群相比,非洲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更低,为47.35%。居住10个月以上(OR=1.48),有医疗保险(OR=1.31),认为发热应及时就医(OR=2.20)以及知道居住地附近医疗机构(OR=6.15)是促进外籍人群到中国医疗机构就诊的因素。患有慢性病(OR=0.66)是阻碍外籍人群就诊的因素。经济收入,中文水平没有影响外籍来华人群在我国的就诊,但就诊时医疗费用高,语言沟通不畅是普遍反映的问题。外籍人群住院率为5.45%,低于我国居民住院水平。住院原因主要为分娩,占50%。与他人合居是外籍人群接受住院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外籍人群健康知识水平不足,健康宣教接受率低,仅24.69%接受过中国的健康知识宣教。有医学背景(OR=2.25),在中国患过病(OR=1.39),职业为农民(OR=4.26)、政府或技术人员(OR=2.67)的外籍人群更可能接受健康宣教。结论研究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外籍来华人群长期传染病流行和输入情况,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2004~2017年间,外籍来华人群呈现出独特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与我国人群不同,多为输入或散在传播。云南省是外籍人群传染病报告最多的省份。艾滋病是报告最多的疾病。不同传染病发病趋势,季节特征,地理分布均有差异。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疫情不断上升,报告省份不断增加,对我国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医疗保险是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传染病管理,防控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输入,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疾病,进一步制定卫生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3](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张青磊[4](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袁芳[5](2015)在《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机制设计理论及管理控制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研究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形成的内在规律,基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运行和产出三个关键环节,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流程进行分析;从绩效形成的能力、压力和动力三个角度寻找影响公共卫生绩效的关键因素;确定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的主体、客体以及主要控制手段;并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相应的公共卫生绩效控制机制,将为促进农村公共卫生绩效改善,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改革相关的政策发展进程,探寻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改革的演变历程和关键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及现场调研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流程进行分析以寻找公共卫生体系控制关键因素;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集合及其权重。通过词频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主体、客体及主要控制手段。借鉴机制设计理论,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各元素的经济特征进行分析设定,通过运用管理控制理论,对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基本过程进行分析;最后从SDG建模法出发,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数据来源:一是实证研究现场调研数据;二是专家咨询数据。[结果](1)2003年以来,国家颁布政策的时间相对连续,政策制定的部门主要包括国务院、原卫生部/卫计委、财政部等,其中以原卫生部/卫计委颁布的政策较多,其次是国务院。相关政策主要包括综合政策、人力政策、财力政策、物力政策、组织政策以及其他政策。(2)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运行流程分为“投入-产出-结果”三个维度,投入维度分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和外部环境,过程维度分为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可及性,结果维度分为健康改进结果、健康公平性和社会评价三方面。(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组织体系和体系外部环境五个一级因素,14个二级因素和30个三级因素。(4)公共卫生体系关键影响因素分为能力类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等能力;动力类因素,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及信息动力;压力类因素,包括各控制主体(政府、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控制手段(政策、项目、规则)以及社会公众等的压力。(5)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主体及其控制强度包括政府(0.6072)、卫生服务机构(0.1551)及卫生行政部门(0.2377);控制客体及其可控程度包括乡级服务机构(0.6483)、村级服务机构(0.1220)、县级服务机构(0.2296);控制手段包括政策、项目、规则。(6)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设计的基本过程为控制主体通过控制管理目标对控制客体设定期望状态,控制客体根据个体目标既倾向制定个体期望回报,将期望状态与期望回报调整到相适宜的结构,控制客体即可向管理目标接近。(7)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特征为非均等化概率、关键控制因素、可控性、自身效益损失和机构关键责任系数;政府的经济特征包括政府失灵概率和政府责任指数,居民的经济特征包括健康损失和可控性。(8)控制主体的经济特征包括责任指数a和责任主体在关键控制因素中承担的责任系数b;控制客体ek的经济特征是可控程度C和利益损失L。(9)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目标为非均等化概率趋近于0,既关键控制点的选择以及控制力的大小趋近于最优化,从而使得系统的控制达到最优。[结论](1)国家在制定绩效改进政策的同时,要及时追踪其实施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内容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际情况。(2)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以公平性和可及性作为前提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以在设计绩效控制机制时,应该将需方即居民的利益作为重要的考虑环节。(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过程关键环节是将系统初始状态和控制后状态进入量化器对系统进行评估。(4)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的关键因素的确定需要根据系统状态进行筛选,关键因素之间力的作用会发生相互转化,最终希望达到的稳态时压力和动力能够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可作为稳定状态存在的能力。(5)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能够明确体系内各要素的成分及相互联系,可以更有效率地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提高公共卫生体系的运行绩效。[创新与不足]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从理论功能和实践导向的多重分析角度下,探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并将其分解为可量化的控制要素。(2)本研究的机制并非单一从一个角度入手设计,而是分别从时间流程、理论流程以及作用力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构建机制,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绩效控制做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剖析。(3)在对体系整体绩效控制机制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控制要素的拆分,构建每个影响因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的控制机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及控制后对体系绩效的改善程度,为农村公共卫生绩效改进提供现实工具。本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对模型进行实践性的检验,而只做了理论性的推导。由于检验控制成效需要一定的干预期,收集控制后的量化数据,在时间上未能实现。本研究作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研究的理论部分,是为后期研究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干预方案,进行样本地区的干预,得到干预后数据,对机制加以验证和修改。
罗艳秋[6](2013)在《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我国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改革之一。重庆市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医改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9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合作,落实各项服务,逐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庆市是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的直辖市,在重庆的特殊市情下,如何真正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须深入研究分析。本研究旨找准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多部门合作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厘清政府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探索构建适合重庆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多部门合作管理模型,完善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加快推进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同时本研究对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多部门合作管理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本研究提供参考。然后通过总结重庆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定性和定量调查随机抽样的4个区(县)相关政府部门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多部门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多部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多部门合作管理的部门、机构构成存在缺陷,未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限,影响多部门合作管理的最终成效;三是各部门及单位职责不清、问责性和反应性差、运行管理效率低;四是多部门合作管理缺乏有效合作平台及管理机制。针对问题,并通过借鉴、分析国内外多部门合作管理的成功经验,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多部门合作管理中涉及的部门、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发挥好在多部门合作管理中的网底作用;建立合作管理平台,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明确多部门合作管理任务与目标,构建多部门合作管理模型;完善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合作,规范合作,提高合作效率。
Walid Bin Hosain[7](2012)在《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与意义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后,这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迅速在全球蔓延,二十几年来已经夺走了全球2500万人的生命。每天大约有1.1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且95%以上的新感染人群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由于传播方式特殊、流行快速和病死率极高的特点,艾滋病己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艾滋病己经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甚至对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有效遏制艾滋病不仅仅需要技术支持,解决非技术层面的问题,达到有效执行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发挥地方抗击艾滋病主动性同样重要。经过多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些防治措施还得到艾滋病规划署的赞赏,如:扩大毒品替代疗法降低吸毒者感染率、开展反歧视项目、加强社区健康工作者提供艾滋病防治服务的能力等。孟加拉国的艾滋病感染率仍然较低,但是感染者数目在加速增长,面临的艾滋病威胁与其他高发国家并无实质上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注意力没有放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孟加拉国也受到较大的艾滋病潜在威胁,加之政治动荡和冲突加剧了贫困和流离失所问题,使得防治艾滋病问题变得更加困难。欲达到2011至2015年期间“零新增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三大全球抗艾目标,中国和孟加拉国都还有相当的路程要完成。因此艾滋病的流行依旧是两国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借鉴别国经验,提高对艾滋病的防治能力。这也是我从孟加拉国到中国学习公共卫生的主要目的。二、研究方法与结果文章在介绍艾滋病发展现状、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孟加拉国艾滋病防治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研究法,按照STEEPLE模型分析了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发展主客观条件的异同。详细介绍了两国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社会、人口,技术,经济,自然环境,政治,法律,道德的问题与现状。对比研究了中国和孟加拉国医疗领域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资金投入的发展状况。文章着重于研究中国和孟加拉国在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预防策略、治疗关怀与技术支持、人权状况以及民间组织参与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根据两国在艾滋病防治上面的独特经验,给对方国家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中国政府应当强化主观能动性,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协调运作,提升艾滋病防治投入的效率;同时应当加强非政府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孟加拉国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对艾滋病防治的投入,获取在本国艾滋病防治战略上更多的话语权。
任南[8](2010)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文中研究说明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现阶段不可治愈性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艾滋病的防治已经不仅仅是患者的个人问题,甚至已经超越了医疗范畴,而具有社会性的文化、伦理意义。社会整体的利益与具体个人利益之间存在区别和差异,如何处理公共健康中社会利益与个体权利的关系,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艾滋病本身的致命性、传染性,以及人们将疾病与吸毒、淫乱等不良行为以及贫穷等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造成普遍歧视,成为艾滋病防治中的主要障碍。道德宽容是消除歧视的重要途径。对于艾滋病的防治需要社会群体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在社会层面采取横向的综合性措施,加强对于艾滋病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引导,增强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性。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在艾滋病防治上应该承担主要的政府道德义务和管理责任。政府应建立合乎伦理的防治艾滋病的法律和政策,反对歧视、公开信息;公平分配和合理使用公共卫生资源,减少贫困,支持发展非政府组织防治艾滋病。社区应充分发挥其社会互助和社会整合的功能,构建艾滋病患者社区支持网络,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服务、关怀和支持。通过开展知识培训、重组和矫正行为模式,建立适应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途径。家庭有责任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摆脱贫困,增加子女的教育机会。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应发挥来源于民间,与边缘人群有天然的联系的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工作,特别是为政府力量所不能及的边缘人群方面要发挥更大作用。艾滋病当事人应遵守法律,配合诊治,如实提供病情和有关信息,规范行为,减少传播,特别应在争取权益、支持艾滋病防控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能拒绝和推诿病人,并需做好宣传、教育、咨询,保守医疗保密,保障患者安全。媒体在艾滋病防治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要将艾滋病作为一个发展问题给予关注,减少媒体界本身和公众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力争架起一座桥梁,动员全社会抗击艾滋病流行。有效的防治艾滋病,需以公平原则、宽容原则、尊重自主原则、有利原则为伦理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防治制度,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日趋完善的环境。我们要努力科学制定公共政策体系,创新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技术,并可能解决相关的伦理冲突,从而遏制艾滋病在中国迅速蔓延的势头,尽可能降低艾滋病的社会危害。此外,我们需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艾滋病防治从业人员素质,通过科学管理使之达到培训目标,增强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人员上的保障。
李彬[9](2008)在《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下,以湖北、江苏、河北三省的村卫生室为主要观察对象,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村卫生室原先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借助社会学、经济学、组织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卫生政策、区域卫生规划的情况以及国外卫生服务机构的经验,探讨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理想角色模型及其支持系统,同时从管理和治理两大视角解答村卫生室角色定位应当如何实现。研究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和运筹学的理论,通过现场调查、信函调查和个人深度访谈收集数据,采用专家咨询、两步聚类法、TOPSIS综合评价法以及Bayes判别分析法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结合文献回顾、角色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观点,为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的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论证了村卫生室应有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了村卫生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角色失调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分析制度的路径依赖痕迹与我国卫生改革宏观形势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理想模型。模型中对村卫生室的举办形式以及如何扮演必要角色、基本角色和积极角色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同时提出了该模型所需的支持系统,共同组建了一个完善的村卫生室运行体系。为了使村卫生室的新角色能够成功扮演,不仅需要一个提供基础设施、人才供应以及财力、经费的支持系统,更需要政府合理、严谨地规划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服务范围与程度,清楚地界定三者的职责,对村卫生室的机构设置、运作方式以及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建立“闭环监督”机制。只有当制度变革和系统实施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村卫生室角色朝着期望的方向转变。研究结论全文通过历史回顾和现状描述,遵循“理实交融”的原则,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以下八个基本结论。(1)村卫生室属于直线式管理的正式组织,职能是承担规定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工作,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2)村卫生室在新农村时期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公共卫生的“守门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医疗费用的“控制阀”;农村社会的“稳定器”。(3)村卫生室在新农村时期的举办性质与形式:可以集体举办、村医联办,也可以个体承办,不管何种性质的产权与经营权形式,村卫生室应保持其非营利性、福利性的机构性质。(4)当前村卫生室的角色混乱,与预设的角色定位存在分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和集体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农村卫生改革滞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利以及村卫生室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不足。(5)找准村卫生室所要扮演的角色丛及其角色结构是解决村卫生室角色定位问题的先决条件。在理想角色模型中,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由必要角色、基本角色和积极角色三个层次共同组成。其中,村卫生室的必要角色是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本角色是基本医疗服务,村卫生室的积极角色是对乡村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相关行为。(6)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模型的支持系统:基本设施的支持与提供;人才供应与保障;财力、经费的投入与持续。(7)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的监督与考核机制:考核办法共分六个部份,医德医风(100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250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150分)、卫生防疫(250分)、资料管理(100分)、妇幼保健(150分)。(8)管理视角和治理视角的政府改革是实现新农村环境下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有力保障。在管理视角的改革中,根据村卫生室科学定位的总体框架,采用两步聚类法、TOPSIS综合评价法以及Bayes判别分析法等方法对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位,结合博弈论发现政府进行相关变革的必要性;在治理视角的改革中,通过对目前卫生系统中链式监督的弊端分析,得出只有建立闭环监督机制才能使农村卫生变革顺利进行的结论。政策建议为了密切配合村卫生室角色系统的运行,研究提出了适宜新农村时期的政策建议。(1)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或使用应因地制宜。对于已经在使用并且达到国家要求的面积和功能分区的村卫生室,应区分其房屋所有权性质区别对待;对于没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或达不到国家要求的面积和功能分区的村卫生室,房屋应由县、乡政府统筹投入建设,所有权归村委会所有,房屋的维护、修缮等工作也由村委会承担,维修金由村委会向政府申请。(2)村卫生室的基本设备应根据当地的经济与实际需要进行配备。对于已经在使用并且达到国家对基本设备要求的村卫生室,其设备无论是由政府或私人投入的,其所有权都应归国有,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其中,设备由私人投入的应由县卫生局根据设备状况进行设备残值评估,政府出资购买,使其所有权转为国有;对于没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或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的基本设备应由国家和县卫生局负责投入,所有权归国有,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3)村卫生室的药品配备应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以及相关地方性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药品种类、数量的配备。配备药品所需的经费来源应根据经营性质来定,如果是公营性质(村办、院办、村院联办)则应由村委会或乡镇卫生院出资,如果是私营性质(村医办)则经费由村医个人承担。(4)农村卫生队伍应在用足用好存量的前提下,不断吸引增量。通过在村中寻找合适的替代者、由乡镇卫生院直接设点、动员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村行医以及恢复大、中专医生的学历教育等方式保障村卫生室的人才供应;通过有计划、有考核的“闭环”培训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5)政府在对卫生事业投入时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从财力上支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等具有外溢效应的项目。(6)村卫生室科学治理角度的政策倡导:政府应树立公平行政理念,积极组织与建立协商治理机制;吸收公民、社会团体加入公共决策过程;引入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服务供给主体进行监管。(7)政府应在新的方案基础上对机构设置、运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调整与变革,将链式监督制约机制转化为闭环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卫生机构与民众的良好互动,使改革得以切实有效地实施。研究的创新与局限1.研究的创新性(1)运用社会角色理论,系统分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期望,并对其内涵进行识别,构建村卫生室的角色模型,能够丰富和发展政府解决村卫生室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提供认识村卫生室角色的新的政策思路,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2)本研究理论上提出村卫生室实现角色期望的途径和方法,并且着重探讨了社会转型期的村卫生室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农村卫生管理的实践模式提供政策及现实支持,从而保证村卫生室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得以顺利发挥。2.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中由于条件局限,收集的数据样本相对要检验的命题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在指标设计的全面性及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在有关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研究中,从多理论视角探索是必要的,但笔者担心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对许多理论的理解不一定全面和深刻。
徐鹏[10](2007)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目的和意义2003年SARS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极大地考验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暴露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弊端;促使全社会关注疾病预防控制,意识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薄弱环节。(一)本研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围绕该目标和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研究专家、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实施者三方通力合作,进行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战略研究:(1)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功能定位,界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与任务;(2)理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管理体制;(3)围绕职能和项目,明确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所必需的人力、经费与装备标准等资源。如何把已有的经费、人力及仪器设备合理地分配到疾控机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如何在机构、科室以及具体工作中把公共职能贯彻执行?这些都需要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标准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从机构、科室和项目工作三个层次上来对疾控机构进行管理,指导人力、经费以及仪器设备等资源合理分配,使工作项目能够具体落实,从而实现疾控机构公共职能的落实。(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目前,在工作实践和研究中,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的操作和管理:如缺乏在“三级预防”理念指导下完善的工作目标、明确的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职能落实标准、科学的技术流程和工作步骤、规范的技术文书,也缺乏系统的工作数量、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标准、合理的工作配置标准(如人员、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的标准配置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1)缺少权威性的指挥协调机构,各相关部门及其职能不明确。没有一个有效的指挥协调体系,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往往出现多头领导,各自为政,职责不清,资源分散浪费,不能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延误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时机,导致事态扩大。(2)工作步骤和流程不明确,造成各步骤的随意性,工作信息流动不畅。例如,信息来源于多个部门和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与共享机制,不能及时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不能形成信息平台,没有形成信息共享,不能全面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无法为处置决策服务。(3)应急处置人力队伍、工作经费、设备和技术物资储备等资源不能满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工作环境与条件落后,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检验检测设备、交通通讯、防护装备、物资储备等不足;对新发、罕见疾病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鉴别、现场处理和救治技术的研究都比较薄弱。(4)缺乏一整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数量、质量和绩效指标体系。长久以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的考核使用单指标评估和模糊定性的评价,缺乏系统的较精确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体系;缺乏对总体结果的监控指标,也缺乏对每一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的评价标准。(5)针对类似“非典”此类的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需要有新的应对措施,还需要完善相关立法。《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某些规定比较原则,也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在“非典”预防和控制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也亟需强化相关法律制度。以上都迫切需要深入的系统的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作为指导性研究方法,遵循“三级预防”原则,运用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研制工作规范的框架要素;运用“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各框架要素具体内容的完善和论证;使用“标杆管理”理念进行完成规范的人力、工作经费与仪器设备需求研究;选用“规范差距分析法”进行“现实”与规范“理想”间的差距比较;运用聚类分析、相关和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工作规范的效果。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归纳、机构意向调查和机构基本情况调查、焦点问题访谈、二级资料提取、头脑风暴法、以及规范机构模拟运作等。样本机构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陕西和甘肃在内的10个省;在每个样本省内抽取9个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抽取的样本市内抽取1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该抽样原则,共抽取并调查了16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中83个地(市)级机构,85个县级机构)。收集并分析5个市级、6个县级机构从2005年7月—12月的规范模拟运作资料信息,以此作为工作规范的完善以及测算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的依掘。三、主要研究结果(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研制1、工作规范研制原则(1)合法的原则(2)职责任务一致的原则(3)强化流程管理和注重实证的原则(4)现实与发展兼顾的原则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研制的框架及界定(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概述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概述作为整个规范的前言部分,包括以下内容:简要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和分类;简要阐述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目的与意义,形成工作的总体目标;依据工作经验和理论结晶,围绕总体目标(目的),描述必须完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项目;按“三级预防”原则的逻辑操作顺序,形成总体上的工作任务流程图。(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分述部分工作规范分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工作项目,分别针对各工作任务和目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工作流程和步骤、技术文书、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工作数量和频率、工作考核指标7个框架要素的具体内容展开阐述。(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论证对研制出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7个框架要素及其具体内容,进行了全国10省83个市级和85个县级机构的机构意向论证。论证结果为:10省16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工作内容的总体认可程度达到了98.9%,对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步骤的认同率为97.8%,对规范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总体认同率为97.9%,对规范的工作量与频率指标总体认同率为96.5%,对规范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总体认同率为96.7%。工作规范的总体认可程度达到了97.4%,7个框架要素中最高的为工作内容和方法,认可程度达98.9%,最低的为工作数量和频率要求,也达到96.5%;同时,通过对不同框架要素的分工作项目、分级别和分省别分别进行认可程度分析,发现:不管机构的级别如何,以及机构所在省份如何,样本机构对规范7大要素内容是高度认可的。说明,经过14轮论证和完善的工作规范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也表明课题组这一套研制规范的思路、方法和框架要素是科学和可行的。(三)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构的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质量均没有达到工作规范的理想要求:最高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达到了81.3%;最低的为“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为62.4%。工作数量和频率要求亦未完全落实:完成最好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完成了77.8%,最低的为“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完成了56.1%。经统计分析,地市级和县级机构没有显着性差异。分析上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实与规范之间差距的原因发现,前三位制约因素归结为:一是与工作规范配套的工作经费不到位,二是与工作规范配套的人力资源缺乏,三是与工作规范配套的仪器设备配置不到位。其他的如与规范工作内容相配套的制度不完善、职责分工的不明确、部门协调乏力等也是工作规范现实开展的制约因素。(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支持系统研究1、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研究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得到了10省83个市级和85个县级机构的一致高度认可,总体认可程度分别达到了95.2%与94.1%。具体内容见附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部分。2、人力需求研究根据模拟运作测算结果,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2036.0人,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实际人力投入为942.3人,两者比较有一定差距,表明:现在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人力不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回顾性调查结果,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实际人力为7345.9人,而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理想人力需要60479.2人。比较可知:实际投入人力和理想投入人力之间的差距较大。3、工作经费需求研究根据模拟运作测算结果,全国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9430.5万元,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实际投入为7188.3万元,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理想投入为25503.1万元,全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模拟运作测算结果,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15869.8万元,而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实际投入为30955.6万元,回顾性调查计算所得的理想投入为126409.7万元。无论地级机构还是县级机构在经费的实际投入经费都与理想投入有差距。4、仪器设备需求研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地(市)级机构需要配置的常用的仪器设备有46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48种。目前我国地(市)级机构已经配备的常用的各类仪器设备7521件,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配置152423件,需要增加1926.6%。目前地(市)级机构已经花费各类仪器设备购置经费9547.2万元,但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购置经费42874.2万元,在现有基础上需要增加349.1%。目前地(市)级机构实际每年平均专项经费为8788.2万元,每年保证仪器标准配置所需追加投入经费32776.0万元,经费缺口为23987.8万元,在目前的基础上需要增加273.0%。目前我国县级机构已经配备各类仪器设备66864件,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463729件,需要增加593.5%。目前县级机构已经花费各类仪器设备购置经费60280.3万元,但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327857.7万元,需要增加443.9%。目前县级机构每年平均专项经费投入24212.8万元,每年保证仪器标准配置所需追加投入经费65571.5万元,经费缺口为41358.7万元,在目前的基础上需要增加170.8%。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各工作项目均涉及到多个相关职责单位或机构,包括: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城镇社区和街道居委会、农村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各级各类学校、各类媒体、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等。同一机构的落实程度各工作项目之间差异不大,不同机构之间差异明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落实程度均在80%~90%之间,卫生行政部门在70%~8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落实程度在60%~80%之间,其他如乡镇、街道预防保健机构的落实程度均在60%~70%之间。因而,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加大所有相关部门职责与任务的落实力度。(五)工作规范的效果分析研究此次研制的工作规范与2001年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相比,在整体上更具全局性、系统性、逻辑性,研究内容上更加详尽。新增加工作内容7项,分别为:培训健康教育队伍、开展日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监测与预警、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控制效果评估、工作督导。针对新增加的7项工作内容,增加84个框架要素内容。细化工作内容7项;针对细化的7项工作内容,保留了4个框架要素,完善了56个框架内容。新研制规范共有定量性指标36个,比原有规范新增加27个,保留原规范的工作考核指标5个,废除3个。从样本机构的意向调查结果来看,规范中有关各工作项目过程质量指标及要求能够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质量(93.6%机构认同);规范中有关工作量和工作频率要求能够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目标(94.3%机构认同);规范中有关工作考核及其标准要求能够全面把握和评估其工作绩效(94.4%机构认同)。通过定量数据的分析,发现:突发事件报告及时率、现场控制方案齐全程度、工作督导完成程度3个指标与规范执行程度均呈正相关。比较各组情况,规范高执行程度组的突发事件报告及时率是中执行程度组的1.03倍,规范中执行程度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是低等执行程度组的1.10倍;规范高执行程度组的现场控制方案齐全程度是中执行程度组的1.05倍,规范中执行程度组的现场控制方案齐全程度是低等执行程度组的1.05倍;规范高执行程度组的工作督导完成程度度是中执行程度组的1.11倍,规范中执行程度组的工作督导完成程度是低等执行程度组的1.09倍。其他指标之间的统计分析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表明:本次规范研究能够得到落实的话,对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四、研究的主要探索和创新1、将三级预防、业务流程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标杆管理法、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综合运用于研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规范,经论证和模拟检验,本规范被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广泛认可和接受。因此,本研究可为其他项目的工作规范的研制提供可资借鉴的模板、思路和框架要素。2、研制的一整套系统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提出了详尽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符合逻辑的工作流程和步骤研制,一整套工作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及要求,一整套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工作数量和频率,一整套指导工作实践的技术文书,以及一整套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3、遵循“结构—过程—结果”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线性回归、聚类分析方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研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投入水平与工作规范化程度的回归模型,明确了投入的人、财、物水平直接制约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投入水平越高,规范化程度也越高。4、创建了工作规范化程度与工作效果回归模型,明确了工作规范化程度与工作效果之间的动态定量关系。借鉴相对危险度的分析思路,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化程度与社会职责(以及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投入)对工作效果作用的定量模型,论证了工作规范化和社会职责(以及人力、工作经费和仪器设备投入)对工作效果有协同作用。5、运用期望值法和标杆法,通过机构调查和机构模拟运作获得必要的数据,研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力需求测算思路、步骤和公式,为测算全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配置奠定了基础。研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经费投入测算思路、步骤和公式,为测算全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投入标准奠定了基础。研究并创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的测算思路、步骤和公式,并测算出了仪器设备的配置标准。
二、关于加强农牧区和孕产妇及儿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农牧区和孕产妇及儿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协同保障机制的逻辑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政策创新的未尽事宜 |
二、逻辑基础:重大疫情中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及筹资的交织实态 |
(一)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交织运行的样态 |
1.常态化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及内在关联 |
2.重大疫情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交织实态 |
(二)医疗救治费用基本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统筹协同 |
1.常态化基本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协同之应然张力 |
2.重大疫情中医保基金与公共卫生资金的“应急”协同机制 |
三、割裂扭结:现行法律框架中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协调不力 |
(一)法律框架中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矛盾扭结 |
1.基本法律的概略和授权规定 |
2.实施性法规的割裂和矛盾规定 |
(二)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基本医保和公共卫生资金保障协调不力 |
1.轻置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应急”保障之关键环节 |
2.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应急”“免费”支付机制协调不力 |
四、回归规律: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法律机制的理路和框架 |
(一)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引,健全医防融合之宏观治理和管理协同机制 |
(二)以提升医防资源配置效率为方向,建构常态化健康保障机制 |
(三)在健康保障机制模块中,建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应急”机制 |
(四)提炼政策实践的制度成果,推进相关“一揽子”法律法规修缮 |
结 语 |
(2)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2004~2017年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来源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 |
4.2 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 |
4.3 外籍来华人群和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来源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病例定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传染病种类 |
4.2 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 |
4.3 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
4.4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疟疾影响因素分析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理论框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相关指标及定义 |
3.3 变量分组 |
3.4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倾向特征 |
4.2 促进资源 |
4.3 卫生服务需要 |
4.4 卫生服务供给 |
4.5 卫生服务利用 |
4.6 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讨论 |
5.1 卫生服务需要普遍 |
5.2 卫生服务利用不足 |
5.3 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
5.4 不同人群患病后卫生服务利用不同 |
5.5 对策和建议 |
全文小结 |
创新点及局限性 |
1 创新点 |
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3)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4)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
3.3 研究的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
1.2.2 批判安全研究 |
1.2.3 “人的安全”理论 |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
2.4.1 国家善治 |
2.4.2 社会和谐 |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
3.1 政治环境 |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
3.2 经济环境 |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3.3 社会环境 |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
3.3.2 社会转型发展 |
3.4 文化环境 |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
3.5 国际环境 |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6 质量控制 |
1.7 技术路线 |
2.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2.1 “投入—产出—结果”理论分析 |
2.2 公共卫生体系投入环节分析 |
2.3 公共卫生体系产出环节分析 |
2.4 公共卫生体系结果环节分析 |
3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集合 |
3.1 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集合概念框架 |
3.2 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集合初步建立 |
3.3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 |
4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关键影响因素分类 |
4.1 能力类因素分析 |
4.2 动力类因素分析 |
4.3 压力类因素分析 |
4.4 能力、动力和压力的关系 |
5 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主体及客体集合 |
5.1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主体研究 |
5.2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的客体研究 |
5.3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的控制主体、客体及手段间的作用关系研究 |
6.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的控制手段研究 |
6.1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手段分析 |
6.2 公共卫生绩效改进相关政策研究 |
6.3 样本地区公共卫生绩效改进相关政策研究 |
7 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构建 |
7.1 机制设计理论 |
7.2 管理机制设计理论 |
7.3 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的理论假设 |
7.4 机制目标的设定 |
7.5 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设计 |
7.6 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专家咨询表 |
附件3 调查问卷 |
(6)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多部门合作管理理论研究 |
1 基本概念 |
2 多部门合作管理基本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研究 |
1 国内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研究 |
2 国外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研究 |
3 总结分析 |
第三章 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多部门管理现状研究 |
1 选择重庆市作为样本的依据 |
2 目的与方法 |
3 重庆市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
4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政策建议 |
1 加强多部门合作管理中涉及的部门、机构建设 |
2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发挥好在多部门合作管理中的网底作用 |
3 建立合作管理平台,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多部门合作管理模型 |
4 完善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调查问卷 I |
附件二:调查问卷 II |
附件三:访谈提纲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7)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一、艾滋病概述 |
(一) 艾滋病定义 |
(二)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
二、艾滋病的发展 |
(一) 艾滋病在世界的发展趋势 |
(二) 艾滋病在亚洲的发展趋势 |
(三) 艾滋病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四) 艾滋病在孟加拉国的发展 |
三、艾滋病带来诸多恶劣影响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目标 |
六、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材料与方法 |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一) “结构-过程-结果”指导性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数据工具和数据处理 |
四、质量控制 |
五、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一、艾滋病防治策略比较研究的常用研究视角和指标体系 |
二、中国、孟加拉国的基本国情对比分析 |
(一) 社会/人口(Social/demographic)情况对比分析 |
(二) 技术(Technological)情况对比分析 |
(三) 经济(Economic)情况对比分析 |
(四) 环境/自然(Environmental/Natural)情况对比分析 |
(五) 政治(Political)情况对比分析 |
(六) 法律(Legal)情况对比分析 |
(七) 道德(Ethical)情况对比分析 |
(八) STEEPLE分析模型总结 |
三、中孟两国卫生事业发展及现状的对比 |
(一)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 孟加拉国的医疗卫生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三) 中孟两国卫生系统的对比分析 |
四、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对比分析 |
(一) 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支持 |
(二) 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与政府支持 |
(三) 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预防对比分析 |
(四) 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治疗、关怀与支持对比分析 |
(五) 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人权对比分析 |
(六) 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民间团体参与情况对比分析 |
五、聚焦中孟两国艾滋病防治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艾滋病防治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孟加拉国艾滋病防治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孟加拉国艾滋病防治策略给中国的启示 |
(四) 中国艾滋病防治策略给孟加拉国的启示 |
研究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艾滋病防治及其伦理介入 |
2.1 艾滋病的历史与现状 |
2.2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
2.3 艾滋病预治的伦理性 |
第三章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难题 |
3.1 公众健康与个人权利 |
3.2 疾病歧视与道德宽容 |
3.3 知情同意与临床保密 |
3.4 社会控制与专业引导 |
第四章 艾滋病防治的伦理责任视域 |
4.1 艾滋病防治行动的伦理责任 |
4.2 艾滋病防治后果的伦理责任 |
4.3 艾滋病防治评价的伦理责任 |
第五章 艾滋病防治的伦理责任担当 |
5.1 政府的责任 |
5.2 社会的责任 |
5.3 当事人的责任 |
5.4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 |
5.5 媒体的责任 |
第六章 防治艾滋病的责任伦理环境构建 |
6.1 明确防治艾滋病的伦理原则 |
6.2 建立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制度 |
6.3 制定防治艾滋病的公共政策 |
6.4 创新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技术 |
6.5 提高防治艾滋病的从业人员素质 |
结语:防治艾滋病,我们共同的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9)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阐述 |
1.3 选题意义 |
1.4 论文概览 |
2 村卫生室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当今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分析 |
2.1 我国村卫生室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现状 |
2.1.1 1949年之前 |
2.1.2 1949年—1970年代末期 |
2.1.3 197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 |
2.1.4 1990年代初期—21世纪初期 |
2.1.5 2000年—至今 |
2.2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
2.2.1 农村卫生服务需要及变化趋势 |
2.2.2 农村医疗服务需求与潜在需求 |
2.2.3 农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与潜在需求 |
2.2.4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变化的特点 |
2.3 目前我国村卫生室存在的突出问题 |
2.4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所处环境的变化给村卫生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4.1 机遇 |
2.4.2 挑战 |
2.4.3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改革面临的困境 |
2.5 角色理论为分析与研究村卫生室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作用提供工具 |
2.5.1 角色理论的一般理论内涵 |
2.5.2 运用角色理论工具分析村卫生室的作用与地位 |
2.5.3 国内外应用角色理论分析卫生领域问题的现况及不足之处 |
2.6 角色理论应用于农村卫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7 本章小结 |
3 研究的整体设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2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方法 |
3.2 数据收集方法 |
3.2.1 现场抽样方法和信函调查 |
3.2.2 调查方式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1 研究方法阐述 |
3.3.2 现场调查工具的框架拟定 |
3.3.3 调查工具的修改和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的角色定位:多视角的分析 |
4.1 村卫生室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
4.1.1 村卫生室是什么? |
4.1.2 村卫生室应该是什么? |
4.2 卫生政策视角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
4.2.1 从各级政府部门看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
4.2.2 从卫生行政部门看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
4.3 从市场论看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
4.3.1 村卫生室与村医个人的家庭经济融为一体 |
4.3.2 村卫生室的经营行为是适应乡村经济状况的结果 |
4.4 区域卫生规划与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
4.4.1 区域卫生规划的内涵 |
4.4.2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级卫生资源覆盖与规划 |
4.5 国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角色对我国农村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借鉴—案例分析 |
4.5.1 国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概况 |
4.5.2 从各国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和服务内容情况看其角色 |
4.5.3 从各国基层医疗机构筹资来源看其角色 |
4.5.4 从美国德克萨斯人民社区门诊个例看基层医疗的角色定位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角色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5.1 调查县(市)的基本情况描述 |
5.2 调查乡的基本情况描述 |
5.2.1 自然状况的描述 |
5.2.2 人口状况的描述 |
5.2.3 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 |
5.3 村和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描述 |
5.3.1 样本村的基本情况 |
5.3.2 村卫生室的硬件设施状况分析 |
5.3.3 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5.3.4 村卫生室的资金与业务情况 |
5.3.5 村医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5.4 村卫生室的特征和功能 |
5.4.1 农村村卫生室的实际特征 |
5.4.2 农村村卫生室的功能发挥状况 |
5.5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角色运作逻辑:村卫生室对正式权力的服从和变通 |
5.5.1 县级卫生行政机关与村卫生室的纵向间接领导关系 |
5.5.2 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业务职能关系 |
5.5.3 村卫生室与其他医疗站点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 |
5.5.4 村委会和村卫生室之间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角色错位的调查案例分析 |
6.1 关于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逻辑预设 |
6.2 我国村卫生室角色扮演的失调表现 |
6.2.1 角色不清 |
6.2.2 角色冲突 |
6.2.3 角色距离 |
6.2.4 角色失败 |
6.3 我国村卫生室角色扮演失调的原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村卫生室治理机制与村卫生室角色 |
7.1 治理的一般理论 |
7.1.1 治理的起源与内涵 |
7.1.2 治理理论应用于村卫生室分析的可行性 |
7.2 从治理角度看村卫生室的角色运行机制 |
7.2.1 运用治理理论寻找村卫生室定位与治理的思路 |
7.2.2 科学治理角度的政策倡导 |
7.3 现今我国村卫生室服务与运行模式的路径依赖分析 |
7.3.1 我国政府决策的一般过程 |
7.3.2 我国政府决策机制的特点 |
7.3.3 从路径依赖理论和决策机制看村卫生室角色的定位 |
7.4 本章小结 |
8 村卫生室社会角色模型及其支持系统 |
8.1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模型 |
8.1.1 村卫生室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角色模型论述 |
8.1.2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举办性质与形式 |
8.1.3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必要角色扮演 |
8.1.4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基本角色扮演 |
8.1.5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积极角色扮演 |
8.2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模型的支持系统 |
8.2.1 基本设施的支持与提供 |
8.2.2 村卫生室的人才供应与保障 |
8.2.3 财力、经费的投入与持续 |
8.3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
8.3.1 医德医风考核办法 |
8.3.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考核办法 |
8.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考核办法 |
8.3.4 卫生防疫考核办法 |
8.3.5 资料管理考核办法 |
8.3.6 妇幼保健考核办法 |
8.4 本章小结 |
9 新农村环境下如何有效实现村卫生室角色的定位:两个视角的政府改革问题 |
9.1 管理视角的改革:村卫生室定位的科学体系 |
9.1.1 村卫生室定位方法的研究 |
9.1.2 村卫生室定位中的两步聚类法(Two-step Cluster Analysis)分析 |
9.1.3 村卫生室工作开展情况的Topsis综合评价 |
9.1.4 村卫生室的判别分析与判别函数 |
9.2 管理视角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运作制度和绩效考核的变革 |
9.2.1 政府变革机构设置与运作制度的必要性论证 |
9.2.2 政府变革绩效考核制度的必要性论证 |
9.3 治理视角的改革:建立闭环监督机制 |
9.3.1 链式监督制约机制局限之分析 |
9.3.2 闭环监督:化解农村卫生制度改革难题的关键措施 |
9.3.3 建立闭环监督机制是农村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调查表) |
(10)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课题是进一步加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组成 |
(二)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
(三) 弥补国内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研究空白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二) 提供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研究思路、框架与模版 |
(三) 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的项目管理提供可考核依据 |
三、研究目的与目标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目标 |
四、研究内容 |
(一) 研制一整套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规范 |
(二) 工作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支持系统研究 |
1、与工作规范相配套的组织保障研究 |
2、与工作规范相配套的制度保障研究 |
3、完成工作规范的人力需要研究 |
4、完成工作规范的仪器设备配置研究 |
5、完成工作规范的工作经费研究 |
6、完成工作规范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 |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效果分析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一、总体指导原则 |
(一) 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
(二) 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
(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理念的借鉴 |
(四) 标杆管理思想 |
二、指导性研究方法 |
(一)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二)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
(三) 规范差距分析法 |
三、具体研究方法 |
四、调查样本的选取方法 |
五、资料质量保证方法 |
(一) 调查方案的设计、论证和预调查 |
(二) 培训调查人员,明确职责 |
(三) 调查质量核查 |
六、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七、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一) 文献归纳分析 |
(二) 样本机构调查 |
(三) 专家咨询和论证 |
(四) 二次资料利用 |
(五) 机构模拟运作 |
八、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内涵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的不同阶段 |
第二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研制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研制原则和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工作规范研制原则 |
(三) 工作规范框架及其内涵 |
二、工作任务、目标和工作内容的界定和论证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任务的框架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工作为例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内容的论证 |
三、工作流程和步骤的界定和论证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流程的概念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工作为例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流程的论证 |
四、工作过程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和论证 |
(一) 研究和论证指标的方法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工作为例 |
(三)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研制 |
(四)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论证 |
五、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标准工作量和频率的研究和论证 |
(一) 研究和论证标准工作量和频率的方法 |
(二) 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例,确定标准工作量和频率 |
(三) 工作量和频率指标的论证 |
六、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文书及其样张设计 |
(一) 技术文书的概念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为例列举技术文书 |
(三) 第一类技术文书的样张设计 |
七、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研制和论证 |
(一) 研究和论证工作考核指标的方法 |
(二)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队伍组建、培训、演练"为例 |
(三) 工作考核关键指标体系的论证 |
八、小结 |
第三部分 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一) 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分析 |
(二) 工作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现实与拟定规范间的差距分析 |
(一) 工作质量完成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 |
(二) 工作数量落实现状与拟定规范要求的差距 |
三、实现工作规范目标的制约因素和前提条件 |
(一) 工作规范能否实现工作总体目标的意向调查 |
(二) 实现工作规范的质量要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实现工作规范的数量要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支持系统研究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工作规范组织保障的界定和论证 |
(一) 组织保障的界定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组织保障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组织保障的论证 |
三、工作规范制度保障的界定和论证 |
(一) 制度保障的界定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制度保障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制度保障的论证 |
四、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人力需求研究 |
(一) 工作内容的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标杆管理思想的合理性论证 |
(四) 研究结果 |
五、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工作经费需要研究 |
(一) 工作内容和经费范围的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工作经费需求测算结果 |
六、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仪器设备需要研究 |
(一) 工作内容的界定 |
(二) 测算步骤和测算公式 |
(三) 研究结果 |
(四) 小结 |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部门协调与社会参与研究 |
(一) 工作内容的界定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相关部门职责与基本任务 |
(三) 社会相关部门及其应承担职责的论证 |
(四) 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职能落实程度 |
第五部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效果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与原有规范的比较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效果分析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与原有规范的比较 |
(一) 在规范的逻辑性方面 |
(二) 在工作内容的全面性方面 |
(三) 在工作规范内容的详尽性方面 |
(四) 工作考核指标的补充和完善 |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效果分析 |
(一) 工作规范对工作质量的把握程度分析 |
(二) 工作规范工作数量和频率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 |
(三) 工作规范考核指标对工作绩效的把握程度分析 |
四、工作规范效果的定量数据分析 |
(一) 工作规范效果定量分析指标的选择 |
(二) 工作规范效果分析思路 |
(三) 工作规范对工作效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
(四) 从支持条件综合分析看工作规范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
五、小结 |
讨论 |
一、研究结果概述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的研制 |
(二) 现况与拟定规范要求差距及制约因素分析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支持系统研究 |
(四) 工作规范的效果分析研究 |
二、研究创新和应用 |
(一) 方法的创新 |
(二) 结果的创新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概述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详述 |
1.健康教育 |
1.1 健康教育队伍培训 |
1.1.1 目标 |
1.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1.3 内容和方法 |
1.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1.5 技术文书 |
1.1.6 质量要求 |
1.1.7 工作频率、数量 |
1.1.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1.9 组织保障保障措施 |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活动 |
1.2.1 目标 |
1.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2.3 内容和方法 |
1.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2.5 技术文书 |
1.2.6 质量要求 |
1.2.7 工作频率、数量 |
1.2.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2.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1.3 督导与评估 |
1.3.1 目标 |
1.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3.3 内容和方法 |
1.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3.5 技术文书 |
1.3.6 质量要求 |
1.3.7 工作频率、数量 |
1.3.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3.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
2.1 目标 |
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2.3 内容与方法 |
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2.5 技术文书 |
2.6 质量要求 |
2.7 工作频率、数量 |
2.8 绩效评估 |
2.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准备 |
3.1 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3.1.1 目的 |
3.1.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3.1.3 内容和方法 |
3.1.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3.1.5 技术文书 |
3.1.6 质量要求 |
3.1.7 工作频率、数量 |
3.1.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3.1.9 组织保障 |
3.2 对辖区内应急物资储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
3.2.1 目的 |
3.2.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3.2.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3.2.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3.2.5 技术文书 |
3.2.6 质量要求 |
3.2.7 工作频率、数量 |
3.2.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3.2.9 组织保障 |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队伍组建、培训和演练。 |
3.3.1 目的 |
3.3.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3.3.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3.3.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3.3.5 技术文书 |
3.3.6 质量要求 |
3.3.7 工作频率、数量 |
3.3.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3.3.9 组织保障 |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
4.1 目的 |
4.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4.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4.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4.5 技术文书 |
4.6 质量要求 |
4.7 工作频率、数量 |
4.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4.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5.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5.1 目的 |
5.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5.3 内容和方法 |
5.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5.5 技术文书 |
5.6 质量要求 |
5.7 工作频率、数量 |
5.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5.9 组织保障: |
6.样品采集与检测 |
6.1 目的 |
6.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6.3 内容与方法 |
6.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6.5 技术文书 |
6.6 质量要求 |
6.7 工作频率、数量 |
6.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6.9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界定与判断 |
7.1 目的 |
7.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7.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7.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7.5 技术文书 |
7.6 质量要求 |
7.7 工作频率、数量 |
7.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7.9 组织保障 |
8.现场控制 |
8.1 目的 |
8.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8.3 内容与方法 |
8.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8.5 技术文书 |
8.6 质量要求 |
8.7 工作频率、数量 |
8.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8.9 组织保障 |
9.控制效果评估 |
9.1 目的 |
9.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9.3 主要内容和方法 |
9.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9.5 技术文书 |
9.6 质量要求 |
9.7 工作频率、数量 |
9.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9.9 组织保障 |
10.应急工作督导 |
10.1 目的 |
10.2 职责和基本任务 |
10.3 内容与方法 |
10.4 工作流程和步骤 |
10.5 技术文书 |
10.6 质量要求 |
10.7 工作频率、数量 |
10.8 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 |
10.9 制度保障 |
附件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
附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相关表格样本样张 |
四、关于加强农牧区和孕产妇及儿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协同保障机制的逻辑理路[J]. 孙淑云.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5)
- [2]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 吴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3]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4]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5]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控制机制研究[D]. 袁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6]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多部门合作管理机制研究[D]. 罗艳秋.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3)
- [7]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D]. Walid Bin Hosain. 复旦大学, 2012(02)
- [8]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 任南. 中南大学, 2010(11)
- [9]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D]. 李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 徐鹏. 复旦大学, 2007(06)
标签:公共卫生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 公共卫生事件论文; 村卫生室论文; 合作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