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首都汉城将改新名(论文文献综述)
袁瑒(Sylvia Y.Yuan)[1](2012)在《中国之后何处去? ——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CIM-OMF)国际传教运动之全球地域化进程》文中认为在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现当代国际传教运动的议题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然而,尚未有学者对“中国因素”在新老传教运动交替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加以深度梳理与剖析。本论文选用了“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China Inland Mission-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缩写CIM-OMF)这一国际传教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超越纯组织学进路、描述性个案研究的旧套,结合国际关系学、社会学、差传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方法,通过对该“老中国通”传教组织之转型与发展的解析研究,展示宗教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新潜能。通过这一中阶命题的个案分析,本论文意在结合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差传学思潮与国际关系现象,展现西方传统居重的基督教如何在影响了中国的同时,也被中国影响和改造,而基于“中国经验”的传教活动如何对国际传教运动产生催化和制约这两种自相矛盾的张力。笔者选用全球化理论家罗兰·罗伯茨顿(Roland Robertson)所提出的“全球地域化”(Glocalisation)之概念来演绎中国基督教在整个国际体系中所占之地位与影响,而CIM-OMF的案例研究正可用以展示全球范围内“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基督教之普传)和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各国各族教会的本土化)”两大交叉并行的过程,并弥补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停滞与理论建构的空洞。本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内地会”(CIM)从中国大陆全体撤离及更名“海外基督使团”(OMF)的过程;第二部分论述了CIM-OMF在亚洲各国和各地区(包括港、台、新、马、泰、菲、日、印尼、印支、韩)的地理性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了CIM-OMF离开中国后非地理性的延续与发展,从传教手段(分文宣、媒体、医疗、神学教育四部分)、传教对象(分学生、城市、华侨、移民四部分)、传教士团队(分亚裔、女性、短宣、专业人士四部分)、传教理念(分财政原则、三自理念、跨宗派主义、两元模式四部分)四大方面一一展开;第四部分论述了CIM-OMF在“全球地域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全球范畴内的影响力。
高放[2](1994)在《汉城应改称首瓯》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书面语与口头语至今仍称韩国首都为汉城(Hanseong),而且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和华文报刊也都这样称谓。事实上韩国首都早已改名为索尔(seoul)了。朝鲜半岛于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由朝鲜侯称王,这是朝鲜建国之始。后来分为
华林甫[3](2002)在《中国政区通名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本博士后报告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政区通名目前存在的十个问题。在发挥本人专业特长的前提下,通过政区通名古今变迁的考察、中外政区通名的对比,笔者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提出一己之见。愚以为,普通“省”之通名基本合理而可沿用,但是“直辖市”、“自治区”之名问题太多,应与普通省看齐而分别改为“城市省”(都市省)、“自治省”。笔者总结历史上的分省经验,归纳出三种分省模式,认为今后分省的模式应以省内分家式为主。作为统县政区通名的“专区”、“地区”、“地级市”,今后应随着省区划小而彻底废除,但目前情况下宜暂时改为“府”。“市辖区”问题较多,“地名重复”现象普遍,均亟待规范。县级政区通名宜统一为“县”(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为“自治县”),“城关”、“城关镇”、“城厢镇”等县城通名均须改革——改成具体名称。最后,笔者试图将省区划小而举了华北、四川、岭南三例分省方案。
张世响[4](2006)在《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原始和古代社会,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日本接受中国文化为主要特征。日本内藤虎次郎博士形象地比喻过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民族进化的点化作用:“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日本民族好比是豆汁。中国文化好比是卤水。日本民族与中国文化一经接触,立即变成了豆腐”。 中日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世界各民族一样,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原始日本人在岛国特殊地理环境下,创造了日本固有的原始文化,即持续近八千年的绳文文化,这表现出岛国环境下形成的日本文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日本文化又具有开放性和受容性,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上。绳文时代后期,当日本人最初接触到中国文化时,他们的态度是积极吸收。他们积极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并在绳文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即弥生文化。纵观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在明治维新运动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之前,各时期的日本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日两国学者就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做过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状况来说,迄今为止的研究,在研究资料的使用上,多以中国史籍记载为主要依据。在研究的角度上,多从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入手。在研究的时段上,多注重对隋唐及其之后的中日文化交流研究;因为隋唐及其之后,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交流多,而且资料比较丰富。相比之下,直接使用日本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从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角度入手、对日本原始时代和古代进行的研究则比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 本文则主要运用日本资料,从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接受入手,去研究隋唐之前,即日本绳文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前期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认为,日本在接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如下三阶段的变化: 绳文时代后期至弥生时代前期坐等接受,原封不动地加以吸收和利用。绳文时代后期,以箕子东迁朝鲜半岛为契机,中国文化东传到朝鲜半岛,其影响波及
白勇华[5](2016)在《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十七年“戏改”无疑是影响面极大,改革极为深入的一次文化实践。本论文将十七年“戏改”的焦点放在民间与国家的关系上面,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力图把研究拓展到“戏改”中的人、剧团组织形式乃至戏曲的地方市场建设等方面。通过研究十七年“戏改”过程中各种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试图从中剖析革命国家在介入传统戏曲过程的种种犹豫徘徊、前后冲突甚至走向彻底激进化的原因。国家话语进入民间,完成人民性对民间性的置换,但在历史戏、家庭戏和“鬼戏”的整理改编中展现出国家话语的裂痕,革命话语、启蒙个人话语、民间话语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在十七年“戏改”期间,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革命文艺理论不只是把传统的戏曲现代化、革命化,同时还应看作是把它独立化,变成一个现代的独立的艺术门类——戏剧艺术,从前者到后者,不只是在传统戏曲里面加入某些现代元素问题,而是艺术理念、艺术文本、艺术中人与人的关系都进行了结构性重组。而且,十七年“戏改”作为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分合博弈的过程,也不能看作国家话语力量对民间元素的单向规训,其中本土民间的要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寻求到自身的存在形态,福建地方戏剧种的复杂多样导致传统戏曲中的民间社会文化元素的强力自我维护动能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是系统工程,并总是在国家与民间之间不断地左右摇摆,民间的因素或代表国家意志的因素在其中不断磨合,而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革命国家与民间力量的博弈存在诸多妥协,民间力量作为隐性的在场一直影响着戏曲的机构和生态。革命意识形态在重建戏曲市场与戏曲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为了确保自身社会和文化理想能够有机地贯彻到戏曲当中去,强力的行政手段和革命样板戏的出现其实是改造精英话语如何在民间社会当中成功立足的一次逻辑延伸,是追求现代的民族国家大叙事合乎逻辑的产物,不能仅仅看作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的特例。
王仲殊[6](1998)在《论汉唐时代铜钱在边境及国外的流传——从开元通宝的出土看琉球与中国在历史上的关系》文中认为 1982年5月,时值冲绳从美军占领下回归日本的10周年,我在西岛定生先生等日本学者的陪同下,赴冲绳考察琉球王国时代的遗迹,甚多收获。1992年10月和1997年5月,日本学者在冲绳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分别举行回归20周年纪念和回归25周年纪念的国际冲绳学研讨会,规模盛大。我
蒲欣梅[7](2009)在《中国城市地名发展演化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地名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城市地名的地位和作用越加重要,是现代城市加快融入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基础。城市地名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和规范整治活动,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城市地名规划系列成果已成为城市地名管理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采用图表描述、文献查阅、分类统计、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部分典型城市地名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并对多元视角下的地名规划进行了理论探讨。首先,论文明确了地名、城市地名及地名规划等基本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地名研究的概况,并对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地名规划情况作了简要分析,指出城市地名规划的目的及其意义。该部分内容为城市地名规划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论文对城市地名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解读。研究认为,城市地名的演进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推动着地名的数量与日俱增、类别不断增加、内涵日益丰富。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是地名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地名又是城市文化传承和个性彰显的载体,城市地名的丰富有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该部分内容为城市地名的规划目标提供了支撑。再次,论文通过对城市地名演变的规律和趋势的分析,总结出城市地名的演变具有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性;地名构成标准化、用词典雅化、内涵丰富化、管理信息化等是未来城市地名的发展趋势。该部分内容为城市地名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最后,以深圳、北京、兰州、乌鲁木齐、上海、长沙、西安、杭州、哈尔滨等城市为例,对中国城市地名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城市地名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对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各类城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城市地名规划的共性和特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视角下城市地名规划的思路及方法,旨在为现代城市地名规划提供新思维。该部分内容是整个论文的核心。
武心波[8](2004)在《“一元”与“二元”的历史变奏——对日本“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的历史与现实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用“国家主义”(Nationalism)定义日本“一元政治进程”的具体内容,将日本的“国家主义”作为一个高度一元化的动态的政治进程加以考察和分析,重在究明导致这一“政治进程”在岛国日本形成或发生的“内在机制”与活动规律。 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和追溯的起点上不完全拘泥于近代以来的“国家主义”话语版本,而是从日本的历史源头开始挖掘,通过将这一政治进程纳入“历史结构”在一定条件下的自我转换这一理论框架,用“大历史”的眼光对之进行梳理、甄别和考察,以找出隐藏在这一“政治进程”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一般规律或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重点,也即发生在当下日本岛上的“新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给出与历史逻辑相一致的学理上的解释与说明。 日本“历史结构”的自我转换,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活动。从历史上看,每当“二元结构”在外部强大力量的冲击下发生危机并出现解体时,日本总会习惯性地趋向“一元”,指向国家,即整个社会就像软体动物一样会习惯性地收缩到国家层面,寻求国家庇护以躲避风险,同时还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聚集全岛资源和力量来一致对外。而一旦外部危机被成功地化解后,日本又会自动地(有时是被迫)由一元状态(非常态)再度地以“某种方式”重返传统的二元分裂状态(常态),同时继续其发展。当危机再次降临时,日本又会自动地转换到一元状态。虽然每一次的转换在“条件”和“具体内容”上均有所不同,但在“结构”与“形态”上却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形似性与重复性。这种在外压下造成的“二元结构”在解体后自动地向“一元结构”转换的自我调节方式,几乎已演变为日本社会化解外部危机进行自救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手段。 这一“结构转换”原理或规律似乎已演化成了岛国的一种固有的生存方式或模式。古代如此:在华夏文明的冲击下,“大化改新”是日本为摆脱国内外的困境,模仿隋唐大胆地走中央集权国家道路的一次尝试和体验,但这一以中央集权国家为基本内容的一元政治进程最终却因氏族政治的崛起而遭到失败,又习惯性地回到了原来分散的状态,并最终确立了以“幕/藩二元体制”为基本内容的“二元政治格局”。近代也是如此: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日本为摆脱国内外危机,再次从分散走向聚合,大胆地模仿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建制,迈上了以天皇制国家为基本内容的一元政治进程,但这一高度一元化的政治进程却因日本对外的疯狂侵略和扩张再次遭到惨败。这样战败后的日本被美国强行改造后,随着“国家主义”的销声匿迹,又习惯性地回到了分散状态,并最终形成了“政府/企业二元体制”。 二战的失败,导致了近代国家神话在日本人心中的幻灭,“国家主义”成了话语禁区,“国家”也因此成了“恶”的代名词和历史的罪人,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信誉和威望。人们不再对国家奉献忠诚,放弃了对国家的认同和追随,失去了对国家的信念和热情。“脱国家主义”的情绪一时成为战后整个社会共同的总体政治意向和社会风潮。 但这一政治禁区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迅猛崛起,开始受到挑战和质疑。发端于上世纪80 年代的日本“新国家主义”,在冷战结束后曾一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又经过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失去的 10 年”的一番折腾,这一进程开始发生深刻的“质变”,使得被禁锢已久的“国家主义”开始从最初的社会思潮,演化为一种强烈的岛国政治意志和倾向,一种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的全岛一致的政治选择,一种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 如何解释这一政治现象?本文依据日本特有的“历史结构”在一定条件下的自我转换原理,揭示了其内在的生成机制、运行路径和逻辑规则: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日本战后形 2<WP=4>成的以政府/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二元结构”模式发生了空前危机,处在被不断解构的危难之中,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渴望向“一元政治”回归的强烈冲动。尤其是随着企业这一命运共同体的“解体”,社会对新的一元目标的追求就自然而然地由企业等地方性中间组织转向了国家,开始对国家提出新的要求,期望重建国家这一传统的共同体,渴望得到国家的保护,并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回应危机。这样,日本社会便进入了旧的“二元结构”模式逐渐解体,开始缓慢地向重建和强化国家、向“新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回归的历史转型期。 氏族政治原理将会在暗中深刻地制约着这一进程,因此天皇与“天皇制”是日本向“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回归时最有可能动用的一大传统政治资源。本文共分前言、目录、正文、中日文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其中前言部分概述了作者研究这一课题的几点感想和体会,以便审阅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把握与了解作者的基本思路和观点。正文的主要部分是由三篇六章组成,如同一首由三个声部组成的大型时代“变奏曲”一般。每一篇又都由两章组成,按照“一元”和“二元”的历史节拍发生“变奏”,构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回合。各篇之间的关系又是层层递进的,时间上是由远而近(古代→近现代→当代),直逼当下的主题。在正文的首尾各安排了序章和结束语。序章主要是
王庆华[9](2003)在《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小说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篇章体制、结构布局、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各具特色的文体类型,总体上呈现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历时态发生,之后共时态并存,且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话本体小说不但四分天下有其一,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传奇体、章回体的文体演进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话本小说”文体类型个体研究,本文把话本小说的文体形态从整个创作中独立出来,单独加以考察,对其起源、独立、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从创作主体、编创方式、雅俗文学取向等角度对其流变之原因、发展之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对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在古代小说文体形态中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其他小说文体形态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论述。 第一章对“话本”一词在古典文献中的原义、“话本小说”类作品在宋元明清的前称、话本小说概念在近现代的确立及当代演化进行了深入的考辨,认为“话本”或“话本小说”作为小说史文类或文体类型概念实际上主要是在近现代学术界确立、流行起来的。 第二章主要论述宋元小说家话本文体形态的起源过程。宋元小说家话本是“说话”伎艺及其话本发展到成熟和定型阶段的产物,是口头文学伎艺向书面文学读物转化的结果。在口头文学伎艺向书面文学读物转化过程中,口头文学的表演程式和叙事方式基本上确立了这些作品的篇章体制和艺术构造方式,赋予其文体形态以鲜明的口头文学属性和民间性。 第三章主要论述明前期拟话本、“三言”中的明后期作品和“二拍”走向文体形态独立的过程。明前期出现少量文人拟话本,其文体形态表现出初步的案头化、文人化特征,表明话本小说文体文体形态初步独立;“三言”中的明后期作品、“二拍”文体形态表现出鲜明的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特征,形成一种成熟、定型的文体形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表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已经完全独立。这些文体形态的案头化、规范化、文人化主要源于创作主旨的案头化和创作主体的文人化。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在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的发展演化过程。明末崇祯、隆武年间,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出现了文人化与适俗化两种不同的演化趋向,形成了文人化文体与适俗化文体二水分流的形态格局。这种文体形态分化主要源于创作主体雅俗分化以及两类作品编创方式的不同。清前期顺治、康熙年间,话本小说文体形态文人化体态特征大量消退,适俗化体态特征普遍扩展,表现出两种体态特征的整合态势。这种文体形态的演变主要源于创作主体雅俗整合中文人性的消退与适俗性的增强以及编创方式的演进。清中后期雍正至光绪年间,话本小说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文体形态规范,出现了文体变异。这种变异源于创作主体的再一次文人化。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在古代小说文体形态中的个性特征及其对其他小说文体形态的影响。通过话本体与其他古代小说文体类型的比较,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个性特征基本可概括为:独具一格的篇章体制,口头文学色彩特别浓厚、主观性强烈的叙事方式,富有特色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话本小说文体形态对其他小说文体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明末章回化话本小说文体为中篇章回小说文体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文体形态基础: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体形态的通俗化受到了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很大影响。
二、韩国首都汉城将改新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首都汉城将改新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之后何处去? ——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CIM-OMF)国际传教运动之全球地域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从中国内地会(CIM)到海外基督使团(OMF) |
第一节:CIM的第一程全球地域化 |
第二节:CIM出中国:最初之留守与最终之撤离 |
第四节:CIM入亚洲:“寿终就寝”与“华丽转身”之间的抉择 |
小结 |
第二章 :CIM-OMF亚洲时期地理层面的全球地域化:华人聚居区传教地 |
引言 |
第一节:“内地之门”:香港地区 |
第二节:“自由中国”:台湾地区 |
第三节:“对华传教”发祥地:马来西亚 |
第四节:“迷你中国”:新加坡 |
第三章 :CIM-OMF亚洲时期地理层面的全球地域化:非华人聚居区传教地 |
第一节:“最不像中国的东道国”:泰国 |
第二节:“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菲律宾 |
第三节:“中国的宿敌”:日本 |
第四节:“有神论专政的国家”:印尼 |
第五节:前社会主义国家:柬埔寨 |
第六节:后进基督教国家:韩国 |
小结 |
第四章 :CIM-OMF亚洲时期策略层面的全球地域化:传教手段 |
第一节:文字事工:“强夺灵魂的笔战” |
第二节:现代媒体:“空中跨境布道” |
第三节:医疗宣教:“福音的婢女” |
第四节:神学教育:“退居二线的首选” |
第五章 :CIM-OMF亚洲时期策略层面的全球地域化:传教对象 |
第一节:学生事工:“兵家必争之地” |
第二节:城乡差异:“农村包围城市” |
第三节:全球华人:“挑旺对华传教的余烬” |
第四节:国际移民:“家门口的陌生人” |
第六章 :CIM-OMF亚洲时期策略层面的全球地域化:传教士团队 |
第一节:亚裔成员:从传教对象到传教同工的种族话语 |
第二节:女性成员:从同工到领袖的性别政治 |
第三节:短宣成员:持久战术与人海战术之间的抉择 |
第四节:专业人士:创启地区的传教模式 |
第七章 :CIM-OMF亚洲时期策略层面的全球地域化:传教理念 |
第一节:财政原则:信心差会的经济学 |
第二节:三自理念:国际传教机构的市场学 |
第三节:跨宗派主义:信心差会的公关学 |
第四节:两元模式:国际传教机构的组织学 |
第八章 :CIM-OMF影响力之全球地域化 |
第一节:三种视觉化影响力分析图 |
第二节:CIM-OMF文宣出版之影响力 |
第三节:“CIM-OMF定律”:由影响力引起的影响力衰退 |
第四节:CIM-OMF对全球华人教会的影响 |
第五节:中国对CIM-OMF的影响 |
第六节:CIM-OMF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CIM-OMF的两重性全球地域化 |
附录 |
附录一:OMF组织结构图 |
附录二:CIM-OMF历年成员人数图表 |
附录三:CIM-OMF历届领袖层名录 |
附录四:CIM-OMF部分作者着作书目 |
附录五:CIM历年伙伴差会名录 |
附录六:CIM-OMF老中国通“出中国”后的履历 |
附录七:OMF各差派本部组织的短宣队人数(1995-2010)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政区通名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1 、 中国“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 |
2 、 中国“自治区”宜改名“自治省” |
3 、 中国省制、通名宜保留 |
4 、 中国历代析省模式之探讨 |
5 、 统县政区通名的改革 |
6 、 市辖区名称存在的问题 |
7 、 当今重复、同音县名问题及其处理建议--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 |
8 、 中国县级政区通名宜划一 |
9 、 当代县城通名改革研究 |
10 、 当代中国分省方案举例 |
附: 华林甫论着目录(自从1997年8月评上副研究员以来算起) |
后记 |
(4)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编 原始社会之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章 绳文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日本的地理位置与大和民族的形成 |
第二节 箕子东迁与中国文化东渐 |
第三节 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影响 |
第四节 日本接受中国文化的序幕 |
第二章 弥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上) |
第一节 徐福东渡的历史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徐福东渡的历史可能性 |
第三节 从日本遗迹与载籍看徐福东渡传说 |
第四节 徐福东渡日本航海路线的考查 |
第三章 弥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中) |
第一节 卫满入朝鲜与汉文化东传 |
第二节 弥生时代日本人的海外认识 |
第三节 弥生时代的中日官方交流 |
第四节 日本对“技术移民”—“归化人”的接受 |
第四章 弥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下) |
第一节 水稻种植等农耕文化的接受 |
第二节 金属器具的接受与使用 |
第三节 纺织技术的接受与提高 |
第五章 绳文·弥生时代对中国习俗信仰的接受 |
第一节 太阳崇拜习俗的接受 |
第二节 拔牙纹身习俗的接受 |
第三节 支石墓等墓葬习俗的接受 |
第四节 占卜习俗的接受 |
第五节 日本创世神话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六节 日本神道教中的中国道教思想 |
下编 古代社会之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摄取 |
第六章 大和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墓葬文化的再次接受 |
第二节 汉字汉语的接受与使用 |
第三节 儒学思想的接受与应用 |
第四节 汉化佛教的接受 |
第五节 医学历法的接受 |
第七章 飞鸟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圣德太子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二节 前期遣唐使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三节 大化革新中所见的中国文化 |
第八章 奈良时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平城京建筑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奈良时代遣唐使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三节 日本政府机构设置中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接受 |
第四节 教育制度的接受 |
第五节 日本文史作品初创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六节 乐舞美术雕刻等的接受 |
第七节 生活习俗的接受 |
第九章 平安时代前期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
第一节 日本的汉文学 |
第二节 日本的官方修史 |
第三节 日本假名文字的发明 |
第四节 日本对汉文典籍的摄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改”进程中的十七年“戏改”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改”的阶段划分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与延安“戏改” |
第三节 十七年“戏改”的过程描述 |
第四节 文革“戏改”再审视 |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戏改”的状态及其趋向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裂痕——十七年“戏改”的“剧本改编” |
第一节 人民性与民间性的置换 |
第二节 阶级、民族与个人:历史戏的选定与改编 |
第三节 反封建、个性解放与阶级对抗:家庭戏的择取与改编 |
第四节 革命国家角色的徘徊:“鬼戏”的审定与改写 |
附件 |
第三章 从“戏曲”到“戏剧艺术”——十七年“戏改”的形式改造与观念再造 |
第一节 从戏班到剧团:“新组织”决定“新形式” |
第二节 空间再造与戏曲表演决裂:舞台美术强化助推形式改造 |
第三节 戏曲的重造:“演戏”到“演人物”的转向 |
第四章 十七年“戏改”与福建地方戏剧种塑造 |
第一节 革命国家大叙事规训余绪——福建地方戏剧种改革 |
第二节 “新生活”与“新戏曲”:福建地方戏现代戏创作路径 |
第三节 梨园戏的抢救:新文艺的介入和旧传统的新生 |
第四节 革命与民间:“丑行”与“丑旦戏”改造及高甲戏剧种重塑 |
第五节 革命话语召唤下的底层艺术:闽南木偶戏题材限定与艺术转向 |
第五章 “新宠”岂是旧时“角”——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国家承诺”助推思想改造 |
第二节 教育与合作:新文艺工作者与旧艺人的相互学习 |
第三节 革命意识形态无法清除的残余:“团带班”与“戏校教育” |
第六章 政治的“召唤”:十七年“戏改”中福建城乡戏曲市场变迁 |
第一节 革命意识形态下的戏曲市场主体:新剧团与新的利益格局 |
第二节 市场与民间的活力:思想要求、艺术规约的推行与消解 |
第三节 政治需求取代社会功能:古装戏的“消沉”与现代戏的“繁荣” |
附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论汉唐时代铜钱在边境及国外的流传——从开元通宝的出土看琉球与中国在历史上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7)中国城市地名发展演化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几个基本概念及内涵 |
1.2.1 地名及地名构成 |
1.2.2 城市地名与地名规划 |
1.3 国内外地名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地名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地名研究概况 |
1.3.3 我国地名规划实践回顾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协同发展——城市地名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解读 |
2.1 城市的发展:城市地名发展的原动力 |
2.1.1 地名数量与日俱增 |
2.1.2 地名类别不断增加 |
2.1.3 地名内涵日益丰富 |
2.1.4 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名空间分布 |
2.2 城市地名的丰富:城市文化传承和个性彰显平台的延伸 |
2.2.1 城市地名演变与城市发展历程 |
2.2.2 城市地名系统与城市文化 |
2.2.3 城市地名命名(更名)与城市品位 |
3 变动与稳定——城市地名演变的规律及趋势 |
3.1 我国城市地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城市地名演变的规律性 |
3.2.1 变动中的稳定性 |
3.2.2 稳定中的变动性 |
3.3 城市地名的发展趋势 |
3.3.1 地名的标准化 |
3.3.2 地名用词典雅化 |
3.3.3 内涵丰富化 |
3.3.4 地名的信息化管理 |
4 实证分析——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地名规划研究 |
4.1 中国城市地名现状特征分析 |
4.1.1 城市地名采词来源 |
4.1.2 城市地名构成特点 |
4.2 中国城市地名现存的典型问题分析 |
4.3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地名规划研究 |
4.3.1 地域文化视角——以文明古都北京地名为例 |
4.3.2 政治视角——以深圳南山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路名规划为例 |
4.3.3 经济视角——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物流园区路名规划为例 |
4.3.4 制度化视角——以深圳市道路名称规划为例 |
4.3.5 全球化视角——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路名规划为例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和创新 |
5.1.1 主要结论 |
5.1.2 创新尝试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致谢 |
(8)“一元”与“二元”的历史变奏——对日本“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的历史与现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前言 |
序 |
一、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研究现状 |
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三、 对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四、 基本思路 |
第一篇 朝贡体系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失败 |
第一章 由“多元”走向“一元” |
第一节 多元社会:一个被遗忘了的孤岛上的落后民族 |
第二节 来自华夏文明的挑战与内外危机 |
第三节 大化改新与“一元政治格局”的形成 |
第二章 “一元”分裂,退回“二元” |
第一节 氏族政治的复辟与“一元格局”的解体 |
第二节 “幕/藩二元体制”的确立 |
第三节 置身于“东亚朝贡体系”中的日本 |
第二篇 主权国家体系下近代“国家主义”的形成与失败 |
第三章 “二元”解体,回归“一元” |
第一节 西方文明的冲击与“幕/藩二元体制”的解体 |
第二节 明治维新与回归“一元政治” |
第三节 “天皇制”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
第四节 “绝对国家主义”的盛行与“第一次战败” |
第四章 “一元”瓦解,重返“二元” |
第一节 刺刀下的“国家再造”与“一元政治”的解体 |
第二节 “政府/企业二元体制”的形成 |
第三节 “新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的滥觞 |
第三篇 全球化背景下向“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回归的动因与表现 |
第五章 “二元”解体,逐渐回归“一元”?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第二节 企业共同体危机 |
第三节 政府危机 |
第四节 向“新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的回归 |
第六章 回归“一元政治”的诸“临床表现 |
第一节 “模型”与“视角”的确立 |
第二节 历史层面的纵向视角 |
第三节 制度层面的横向视角 |
第四节 精神层面的立体视角 |
第五节 “皇国史观”的传统视角 |
结束语 |
一、 理论创新 |
二、 研究前景展望 |
中文参考文献 |
日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9)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论“话本”--“话本小说”文体概念考辨 |
第一节 “话本”考 |
第二节 “话本小说”类作品的前称及其演变 |
第三节 “话本小说”概念在近现代的确立及其当代演化 |
第二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发生 |
第一节 “说话”伎艺与宋元小说家话本的发生 |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滥觞--宋元小说家话本文体形态考论 |
附表 |
第三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独立 |
第一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初步独立--明前期拟话本与《清平山堂话本》 |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完全独立--“三言”明后期作品与“二拍” |
附表 |
第四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明末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分化--文人化文体与适俗化文体的二水分流 |
第二节 清前期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整合--文人化的消退与适俗化的扩展及雅俗交融 |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变异--篇章体制的失范与艺术构造方式的异化 |
附表 |
第五章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个性特征及其对其他小说文体形态的影响 |
第一节 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个性特征--话本体与其他古代小说文体类型之比较 |
第二节 话本小说文体与中篇章回小说文体之兴起 |
第三节 话本小说文体与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体之通俗化 |
结语 |
附录: 明清话本小说集编年叙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韩国首都汉城将改新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之后何处去? ——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CIM-OMF)国际传教运动之全球地域化进程[D]. 袁瑒(Sylvia Y.Yuan). 复旦大学, 2012(03)
- [2]汉城应改称首瓯[J]. 高放. 国际社会与经济, 1994(05)
- [3]中国政区通名改革研究[D]. 华林甫.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
- [4]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从绳文时代后期到平安时代前期[D]. 张世响. 山东大学, 2006(12)
- [5]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D]. 白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6]论汉唐时代铜钱在边境及国外的流传——从开元通宝的出土看琉球与中国在历史上的关系[J]. 王仲殊. 考古, 1998(12)
- [7]中国城市地名发展演化与规划研究[D]. 蒲欣梅. 兰州大学, 2009(12)
- [8]“一元”与“二元”的历史变奏——对日本“国家主义”一元政治进程的历史与现实分析[D]. 武心波. 复旦大学, 2004(01)
- [9]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 王庆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