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5年全国将普遍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卢小波[1](2016)在《中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低工资制度是我国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虽然最低工资制度的初衷是保护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但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据显示这一制度安排使部分弱势劳动者承担了其负面效果,导致了事与愿违现象的产生。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和税收制度的实施类似,都会对劳动力市场上微观主体的决策行为产生一定的扭曲,因此也存在制度设定与调整过程中对劳动者福利改善与侵害之间的权衡。就理论层面而言,最低工资制度是否存在实施的必要,以及这种制度的实施对劳动力市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尚未达成一致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国情特色、制度环境和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为上述论证提供了种种经验或理论层面的证据。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学者也开始尝试就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随着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变化,这种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实践层面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逐渐发展,建国初期的一套工资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原因有二:第一,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最低工资标准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小,许多个体、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无法得到最低工资标准的保护,许多企业存在侵犯职工利益的现象。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中存在明显的缺位。第二,1979~1991年中国经济处于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物价增长速度,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速度已经无法与现实接轨。在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中,国家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人规定的起点工资六类地区为35~38元,与1956年相比货币工资水平仅仅提高了 17%,大大低于同期城镇职工生活费用价格的增长幅度。许多企业为新工人定级时,已经直接是三级、四级甚至五级。上述现象表明当时的最低工资标准已严重脱离实际。因此,制定一套覆盖面广、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的最低工资法律法规已势在必行。因此,中国自1984年承认旧中国1930年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第26号《制定最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后,逐步开始着手国内的最低工资制度框架构建,并于1994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最低工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直至今日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围绕于此的相关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国内学者对我国最低工资的效应的研究较零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有关最低工资效应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最低工资对就业产生的冲击,我国相关的文献比较丰富,但与西方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有的研究关注分散化决策体制下各地区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不同影响,有的关注不同行业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的差异大小,更多的研究关注农民工群体是否受益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有等级工资制度。主要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等级工资制度的覆盖范围日益缩小,很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劳动者的收人无法得到保障。除此以外,等级工资调整的速度过慢,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使得工资调整显得更为必要。因此,制定一套覆盖面广、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的最低工资标准已势在必行对于最低工资,还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应该更严格地将最低工资纳入法律体系,增强执法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劳动者的福利水平,更好地维护劳动者正当的权益。同时,加大最低工资的宣传力度,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对最低工资的执行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使最低工资能够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即便如此,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究竟对劳动力市场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保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并促进了劳动者就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从而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福利?目前学界就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溯源、形成机理、中外比较和经验借鉴等方面尚有待完善。此方面的研究,还能为现实层面上的政策制定、评估、调整和执行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拟从中国各省级单位1994年最低工资设定以来的政策进行评估,分析的切入点是对劳动者供给的数量进行分析。主要尝试回答如下三个问题:首先,中国省级单位中地级市层面最低工资的设定和调整对劳动者供给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涉及最低工资静态和动态的影响分析。其次,导致这种影响产生的内在传导机制何在?再次,如何在设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制度的过程中,最小化对劳动者和市场的负面冲击?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显着的空间非均衡性,因此全样本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局部之间的异质性。因此,本文将首先从整体和局部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此外,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对最低工资的遵从以及认识存在差异,最低工资具有较为显着的动态特征。具体而言,最低工资的制定和实行之间存在时滞,并且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违反最低工资的制度约束,因此市场上的劳动者对最低工资的规定和执行具有学习效应,同时对最低工资变动也会逐渐产生一定的预期效应,并会根据这两种效应适当调整自身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潜在的失业风险。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本文通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抽样数据和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匹配,从绝对和相对两个层面上,研究了最低工资设定及变化对流动劳动者劳动供给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最低工资设定对流动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存在挤出效应,这种影响程度约为-0.06左右。此外,最低工资变化也存在挤出效应,影响程度约为前者的十分之一。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文献综述、技术路线和创新不足进行说明。本文在第二部分中准备在梳理最低工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第三部分就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框架进行分析。在第四部分中,针对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对中国目前市场上的最低工资制度执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在第五部分中,本文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分别就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标准设定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说明,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最低工资实施以来对中国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也是第六部分的考察重点。本文拟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抽样数据和中国地级市的匹配数据,就中国地级市层面上最低工资对流动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尝试揭示其中内在的影响机理。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杨军生[2](2006)在《“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按2005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计算,1979-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200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1700美元。中国27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以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支撑的。但在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以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能否继续发挥中国经济起飞助跑器的作用?中国是要继续维持很低的工资水平,还是逐步提高工资?已经成为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开始关注的话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做出的抉择。本文主要研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低劳动力成本(对厂商表现为低劳动力成本,对劳动者表现为低工资收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工业化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低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本文认为,在中国工业化达到较高程度、社会供给不足已经基本消失的情况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工资)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和低劳动力成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加强的关系,笔者将之概括为“低工资陷阱”。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与其他国家进行横截面比较分析和历史纵向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和中国经济因为低工资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工资的政策建议。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低工资陷阱”概述。主要阐述低工资陷阱的概念、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等。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低工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进入工业化的较高阶段,社会有效需求出现相对不足时,低工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开始逐渐显现,出现“低工资陷阱”。“低工资陷阱”是指,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工资)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以及这些负面影响和低工资之间相互加强的作用和趋势。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等四个方面。第二章中国的工资分配现状及国际比较。主要从不同的角度估算了中国的工资水平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据国外专家测算,2002年中国城镇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为1.06美元,乡镇企业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为0.45美元,中国所有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只有0.63美元,年均报酬为10363元,折合1252美元。中国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仅仅相当于美国的2.98%,英国的3.52%,日本的3.41%,韩国的7%,巴西的24.9%,墨西哥的24.23%,亚洲四小龙的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4.11%,原欧盟十五国的3.18%。中国的工资分配率(劳动报酬占以要素成本计算的国民收入的比例)相当低,根据本文的测算,2003年中国工资分配
丁仁船[3](2007)在《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趋于深入。同时在经历剧烈的人口转变之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红利时期。经济发展持久、高速,劳动供给在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城镇劳动参与率迅速下降。对劳动供给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目前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的真实程度和具体原因,并预示将来进一步发展趋势。本文从人口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等方面多视角研究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个人劳动供给的决策模式。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对劳动供给影响因素作了分类: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流迁因素、制度因素,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变动的实际状况,作出一些理论上的推理判断,尝试对我国城镇参与率下降的原因作理论解释。随后利用人口统计、社会统计、经济计量、空间统计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劳动供给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城镇人口数量和结构影响了城镇劳动供给。城市功能日益多样化,城镇教育、居住功能增强使得非经济活动人口增长迅速,从而导致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其次针对人口转变的结构效应,利用改进后的标准化方法,分离出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变动对参与率的影响。论文还尝试对人口生命事件与劳动供给的关系以及个人终身劳动供给进行定量研究,得出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城镇男性、城镇女性的平均期望就业年限分别为34.58年、29.61年、37.83年和33.07年,平均期望失业年限分别为3.10年、3.77年、2.93年和2.77年。2宏观数据分析以及微观决策模式研究的结果同时表明,收入是影响劳动参与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的增长以及多元化使得劳动参与率下降,两个层面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也与国际发展规律相一致。工资率与劳动参与率呈正相关而与劳动供给时间为负相关,这并非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而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作岗位性质共同作用所致。同时家庭负担对个人劳动参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弱势群体存在就业陷阱,工作时间越长者工资收入越少,越是贫困者就业越难。3失业率不仅存在“回滞”现象,而且对劳动参与存在“增加工人效应”和“沮丧工人效应”,但二者发生的时间不同。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向量自回归、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来确认失业率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上失业率对参与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工人效应”。当家庭成员失业时,其他非经济活动成员会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求工作以弥补收入不足。滞后的影响表现为:失业者因长期找不到工作丧失信心退出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对劳动参与率现期和滞后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但滞后的影响更大,因而总的影响是负效应。4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劳动参与率。尽管接受教育期间,个人的劳动参与减少,社会劳动参与率下降,但从个人终身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来考量,教育的净效应均表现为能够增加劳动供给,教育的回报不仅表现为更高的工资率,而且可以将目前的劳动力储蓄至未来一定时间后使用,并能提供更多的劳动量。因而发展教育将对减缓目前的就业压力,弥补未来劳动力不足起到重要的作用。5描述分析发现,家庭成员间就业状态高度关联,为显着的趋同效应。当一方经济不参与时,另一方不参与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一方劳动参与时另一方参与的概率也高,传统的家庭分工理论难以解释。但研究同时发现,家庭内部分工依然存在,配偶的工资收入对女性的劳动参与产生负的影响,这又与前一结论似乎矛盾,合理解释是就业状况趋同是择偶条件所致,形成于婚前,而家庭分工是理性决策的结果,是在婚内形成。夫妻间、父代与子代间都存在很高的就业关联,照顾子女会降低母亲的劳动供给,进而增加父亲的劳动供给;子女就业则减少母亲的劳动供给,而子女就业对父亲就业的影响正相反。子女先通过影响母亲的就业状况,进而影响父亲的就业。6人口迁移流动增加城镇劳动力供给,也对城镇本地人口劳动参与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替代率只有7%左右。人口的迁移流动使得全国劳动力市场趋于一致(失业率收敛),但这种表面上的统一是借助外生的农民工流动来实现,城镇人口的流动并不具有就业弹性,因而这种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是有机的,区域分割仍然存在,但分割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省区的的分割转为大经济区之间的市场分割。7劳动就业制度变革与相关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影响了劳动供给。就业制度变革提升了就业成本和效率工资率,但二者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可以肯定的是,制度变革使得劳动者有效劳动时间增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增加了年轻人的劳动供给,但加速年长劳动力的提前退出。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参与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家庭内部分工成为可能,制度变迁和家庭结构变动提升了就业成本,从而促进了家庭分工的深化。理性决策是劳动参与意愿下降的根本原因,城镇功能的多样化、中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杨正雄[4](2020)在《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关于最低工资的研究都是基于小时最低工资理论展开的。然而,中国劳动力市场主要执行月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制度背景下,最低工资对工资的影响机制及其劳动力市场效应可能存在其独特的规律。基于此,在对最低工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微观个体数据和微观经济计量方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地考察了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建立月最低工资理论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月工资、小时工资、工作时间、就业的影响,并基于珠三角数据对部分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在不考虑加班工资规定时,月最低工资提升对月工资、小时工资和工作时间均存在正向影响。其对就业的影响则取决于厂商的垄断力。具体而言,当厂商垄断力较低时,最低工资提升会减少就业;当厂商垄断力较高时,最低工资提升会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加班工资规定的引入对月最低工资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存在重要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高加班工资溢价下最低工资提升将导致工人加班时间减少,然而,由于现实劳动力市场中加班工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实证结果显示月最低工资提升最终加剧了农民工的过度劳动。在就业方面,实行加班工资制度对月最低工资的就业弹性存在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月最低工资带来的约束转变,增加对工作时间以及加班工资规定实施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其次,本文从工资结构的视角探讨了最低工资对工资的影响机制,结合珠三角、长三角调查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对不同工资结构职业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最低工资的影响并非局限在低工资群体,也会通过加班工资对工资较高职业的农民工产生影响。具体的,最低工资不仅对工资水平较低的服务业人员工资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也通过加班工资对工资水平较高的生产工人工资产生了显着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扩展了有关最低工资影响群体及溢出效应的认识。分析中国最低工资的工资效应时应强调对工资结构的考察。再次,从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普遍从事非正规就业的特征出发,本文通过建立就业选择方程分析了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建立就业选择偏差修正的工资方程分析了最低工资对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工资的影响。为了保证结论的稳健性,本章提出交叉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用以解决采用自然实验方法评估中国最低工资政策效应时,由于各省份最低工资频繁调整导致无法进行安慰剂检验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对低技能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显着的消极影响,但对高技能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显着的积极影响;与非正规就业相比,最低工资导致农民工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就业;最低工资对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工资均产生了显着正向影响,并且对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影响更大。本文的发现否定了两部门模型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适用性,并支持最低工资存在灯塔效应这一推断。进一步,本文将研究视角由静态扩展至动态,应用动态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动态影响。在中国各省份最低工资频繁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省内对照组的研究设计保证了安慰剂检验的可行性和研究结论的可信性。研究结果显示,最低工资的工资效应存在显着的动态特征,最低工资在短期内能够显着地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但其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导致其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长期作用效果不显着。通过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技能农民工群体的分析发现,农民工工资水平越低,最低工资对其工资增长的促进效果越明显,且工资增长的持续期越长。通过对不同省份最低工资的分析发现,最低工资调整幅度越大,其对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促进效果越明显,且工资增长的持续期越长。因此,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最低工资作用效果的动态特征,保证最低工资的调整频率,助推农民工工资的持续增长。最后,本文将研究由最低工资的平均处理效应扩展至分位数处理效应,结合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的无条件分位数方法与自然实验方法,构建无条件分位数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最低工资提升对农民工工资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提升对工资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随着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升,最低工资提升的工资溢出效应逐渐减弱;最低工资提升幅度越大,工资溢出效应越明显,工资溢出效应波及范围越广。在低技能农民工群体中,最低工资提升存在显着的工资溢出效应。但是,在高技能农民工群体中,最低工资提升并不存在普遍的溢出效应,说明最低工资提升并未导致明显的高技能农民工对低技能农民工的替代。因此,政府部门适当地提高最低工资,不仅有助于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显着提升,而且有助于缩小农民工内部的工资不平等。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清晰地理解中国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并对保障农民工权益、调整收入差距等公共政策的设计和评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卿洁[5](2013)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低工资制度一直是在劳动经济学中是富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本文是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最低工资标准文献的基础之上,应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低工资制度虽然在各个国家已普遍建立,但对于其上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仍然是研究的焦点。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太高虽缩小了收入差距但就业的减少回抵消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其正效应,所以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经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和重要的。迄今,也有大量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经济效应方面的研究,但仍没有达成共识。近年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频率有所加快,上调幅度都有所提升,而且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也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来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是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分析,发现从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出版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频率和幅度都有所提升。而且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主要考虑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地区性生产总值,即主要将民生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纳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参考因素。通过最低工资标准与各指标的比值发现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力价值普遍偏低,最低工资标准并未发挥其保障性和公平性的作用。然后分别进行就业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联立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虽为负,但是就业弹性很小,滞后一期的更加不显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分配效应则为正,且通过联立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最低其收入分配的正效应远远大于就业的负效应,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最后本文提出了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缩小收入差距,并建立以“分地区”为基础,以“分行业“为辅助的最低工资标准分类机制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纳入社会平均工资以及地区性生产总值等因素纳入其中。
寿菊萍[6](2020)在《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关于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效应研究,存在仅仅考察某一项指标或碎片式计量分析的问题,影响了学界对现阶段工资集体协商到底是“取得了成效”、还是“效果不佳”抑或“流于形式”的判断和争论。本文研究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首先将工资集体协商放在包含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企业总体中进行考察,比较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中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其次,对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进行结构性分析。然后,在实证得出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工资效应,以综合判断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效果。在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工资效应及其企业所有制差异的比较中,本文分别从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工资效应角度和工资效应的企业所有制差异角度展开讨论。从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工资效应角度,本文提出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可能出现工资负效应”的命题。这一命题既与西方国家的实证结果构成反差,也与我们通常的直觉形成反差。文章通过对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特性的考察,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协商模型。在实证上,比较分析了在政府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前后的工资效应及其显着性变化,以增强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由此,本文创新地提出,这种工资负效应是我国独特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安排导致的协商工资向上粘性所致。这可视为对劳动工资理论打上一个可供参考的补丁。从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企业所有制差异角度,本文着重比较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在实证上,对直接用OLS估计可能存在因自选择问题引起的偏差,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来处理样本平衡性问题,以减小选择性偏差。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总的说来并不显着。对于一线员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对低分位员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一线员工中,工资集体协商的负工资效应更显着地体现在高收入分位的员工上。将员工按年龄、学历、是否具有技术等级证书、农村还是非农户口、本地还是外地户籍分组回归,得出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对非农业户口员工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低学历水平员工则有正向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并不必然意味着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就“效果不佳”或“流于形式”。本文还从工资集体协商对工资社保福利及其满意度的影响,对企业用工的影响以及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三个维度,在计量改进中更客观地判断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工资效应。在分析方法上,对以往若干相关实证研究方法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稳健性。本文的综合研究表明,尽管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并不显着,但考虑到员工的社保福利、员工的离职概率、员工满意度等因素,以及考虑到这是劳资双方集体走向制度化对话和协商的第一步,工资集体协商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总体上有积极的效果。且工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会促使员工形成良性的工资增长预期,进一步促进企业和员工双方稳态关系的构建。从而,提高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扩大其覆盖面,有助于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此外,良好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提质增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集体劳动关系主体,诱发相关主体开展集体协商的内在需求。促成集体协商主体的劳资双方合作博弈或博弈均衡合作,提升集体协商的质量和绩效。二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与员工共建共享,和谐发展。针对民营企业“相对弱资本与绝对弱劳动”的阶段性特点,要进行“产权双维护”(对劳动力产权和物质资本产权都要进行维护),同时采取得力措施降低高昂的融资成本以及沉重的税收和社保缴费,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经营民营企业发展。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能够给员工利益空间就越大。三是优化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升农民工公共服务的“同城待遇”。
王菲[7](2012)在《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分析》文中认为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保障劳动者在履行必要的劳动义务后相应获得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工资收入的一种法律形式。它的中心目的,是保证劳动者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这种生产需要必须与其所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公布了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并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使工资改革法制化,加强企业工资收入的宏观调控,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制止部分企业压低职工工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效果是好的。通过设立最低工资制度保护低收入的就业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通行做法。最低工资标准的每一次上调都会引起经济学界的争议。根据传统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在一个存在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中,如果初始最低工资较低,则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各种经济理论对最低工资的影响方面通常没有一致的预测。而在国外学者针对提高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中,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近年来,由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频率与幅度均有所上升,并伴随着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以及就业的压力,最低工资上调可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尤其是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研究。由于中国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成熟,最低工资在中国发挥作用的机制与路径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考察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的影响,并提出设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及促进就业的配套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在梳理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中国1995—2010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由于西藏、四川和重庆的最低工资数据不完整没有列入)。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方式以消除截面异方差,依据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时间、分区域、分产业来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中时间上分为1995—2003年和2004—2010年,区域上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产业上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每—个回归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并给出综合分析和对策分析。同时本文对典型的发达国家美国和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及作用路径等方法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国家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存在的差别及存在差别的原因,以期对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所帮助。最后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别国经验与教训,针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中国最低工资政策的制定及调整应置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之中,结合就业发展的形势并与之相协调,这样才能保证最低工资制度的功能发挥效应,并且不会给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从而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和促进就业的目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并以期从对最低工资制度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措施有新的思路创见。
李凌云[8](2008)在《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当前,关于“我国劳动标准是高还是低”的争论异常激烈,这促使作者尝试通过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研究为国内的劳动标准问题给出解释。本文彻底摆脱了“劳工标准是否应与贸易挂钩”的研究视角,而是回归对国际劳工标准本身的探究。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作为人权的劳动权的内涵是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这一命题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思想,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指出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种“守住底线,留出空间”式的国际立法形式,并提出依据国际劳工组织对经济性标准放松管制、增加弹性、扩大适用范围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劳动标准立法进行调整。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四章,总计12万字。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提出摆脱“劳动标准与贸易”的视角,而关注国际劳工标准本身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思路。第一章探讨了国际人权法视角下的劳动权保障。作者首先从劳动权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普遍意义上的劳动权是劳动者的全部权利,而作为人权的劳动权是劳动者的最低限度的权利。作为人权的劳动权的内涵是保障生存权。正因为如此,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干预应以最低标准为限,才能达到既保障劳动者生存,又不妨碍劳动关系自治的目的。其次,分析了国际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劳动权保护的国际人权法体系,由国际性及区域性人权文件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所构成。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与特征。该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以及国际劳工标准的分类方式。其次对国际劳工标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本章重点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的特征,即制定主体的三方原则,性质上是硬法与软法的结合,内容上兼顾普遍性与灵活性。上述特征是国际劳工组织实现对作为人权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保护,寻找最低保护标准的必然途径。第三章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当前,新的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已经趋缓,其重点转向对现有标准的更新与实施。为有效实现“守住底线,留出空间”的目标,国际劳工组织对核心劳工标准进行推动使这部分公约呈现强化的趋势,而对大量的经济性标准则呈现出放松管制、增加弹性、扩大适用范围的趋势。同时,作者以对劳动力派遣的放松管制为例,论证了国际劳工标准的上述发展趋势。第四章是利用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理论解决我国劳动标准高低之争。首先,该章探讨了国际劳工标准在国内适用的方式,并分析了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标准对国内劳动立法的影响。其次,关于国内的劳动标准高低之争,作者认为其理论根源是对劳动关系的属性以及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不同认识,通过分析并结合对劳动权保障国际标准的理论,作者主张以兼容性的观点理解劳动关系的属性,并建立“守住底线、留出空间”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再次,将劳动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比较后,本文指出我国的劳动标准虚高,实践中难以落实,而且适用范围窄,不利于对所有劳动者的公平保护。最后,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经济性标准放松管制、增加弹性、扩大范围的趋势,文章对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调整提出了建议。结束语部分,作者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
周凤珍[9](2014)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大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与之相适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由政府财政全部包揽的模式转变为财政只承担最后“兜底”的责任,费用主要由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筹资模式。制度实施以来,虽然企业缴费率高居不下,但社会养老保险始终存在大额赤字而且赤字逐年加大,已经成为系统性的财政负担。另外,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运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企业职工的数倍,而且这两个群体的养老金差距不断拉大,已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要求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却制造了社会摩擦和不公平,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全部由财政支付,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公平就等于财政支出的不公平。财政资金是公共资源,用于支持社会养老保险应尽量保证公平和负担规模可控。养老金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以及退休后的预期寿命等,而且这些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和漫长的退休岁月里,许多事情会发生变化,如收入水平、人口结构等,甚至养老保险法律法规自身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远期养老保险总支出费用很难准确预计,收支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挑战,政府履行对退休人口待遇的承诺,常常不得不增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就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而言,其规模到底有多大?在制度建立之初,中外专家学者纷纷测算中国从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隐性债务规模,各方测算结果悬殊,况且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还不定型,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之中,所产生的财政负担更难以测算准确。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财政负担形成的机理,以及财政负担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化解对策。首先,阐述了财政支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对社会养老保险及其财政负担等相关概念的涵义进行界定,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公平与效率的评价原则以及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其次,从纵向上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横向上介绍和分析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典型做法以资借鉴。我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制度历史变迁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一80年代中期的财政全包的国家保障阶段,以及80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财政兜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和发展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经历了数次微调,但财政包揽全部养老金的路线基本没有改变;近年来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建立,开启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的新篇章。从国际上看,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机制模式,大体有财政全包型、财政配比出资型和财政对缺口兜底型三种类型,具体制度设计和运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先以公平原则优先,另外瑞典的名义账户制或许可以给我国解决当前制度困境以重要启示,为了公平及财政负担可控,财政出资应当明确化,而且缴费与领取金额要合理适当。再次,透析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中凸显出的问题。新农保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财政负担是正常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年年产生巨额财政负担是非正常的,按照制度的设计不应该出现系统性财政负担。从理论模型上看,即便不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和财政拨款也应该能做到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可是现实中不仅挪用了个人账户基金,财政每年还给予大量补贴才能维持制度运行。因此,有必要探究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出现系统性财政负担的原因、后果以及化解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分别从公平、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多个侧面审视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剖析财政负担形成的机理及其不良后果,社会养老保险各群体享受的公共财政资源极度不公平,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所致。我国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缴费率为200%,这几乎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倍,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还需要财政的大量补助才能维持养老金的当期发放,而且替代率逐年下降。对于这一不正常现象需要深入解析,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从理论上将其分解为超额负担、越位负担与正常负担,该制度的主要问题还在于它附带产生了引致财政负担,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是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釜底之薪”。最后,按照公平优先财政负担可控的原则,设计了优化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机制的改革方案。具体思路是:第一,辨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的选择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结束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状态;第二,设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寻求体现国家、雇主与雇员责任分明的各方按比例出资的养老制度,创新财政负担机制以把控财政负担规模和促进社会公平。中国可以借鉴国外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雇员都需要个人缴费的做法,改革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制度并轨,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养老金缴费纳入统一的制度平台,建立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的制度,不管哪个群体都采用个人缴费与单位缴纳相结合的模式,国家财政也拨付一部分资金进入缴费平台;第三,估算新方案可能产生的财政负担,并与现行制度的财政负担进行比较,并分析新方案的可持续性,同时提出了实施优化改革方案需要的配套措施与改革步骤。
熊祖辕[10](2004)在《中国失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失业是一个最具政治意义的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失业大潮,已成为考验我国政府的最大难题。本文紧紧围绕失业问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首先是研究了失业“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了失业产生的技术前提和社会条件,我国失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和治理失业的重大意义,对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状况作了考察。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判断我国的失业状况,在对现行失业统计制度的利弊进行了评价分析之后,运用了新的方法对我国的失业率和失业人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其次是研究了“为什么”失业的问题。在对西方失业理论进行“一分为二”评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失业的总量性成因、结构性成因、技术性成因、市场性成因、体制性成因和周期性成因,还对我国社会的失业承受能力和构成失业承受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是研究了失业“怎么办”的问题。为了借鉴世界各国在治理失业方面的经验,对其较有成效的做法进行了概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建议“促进就业应当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一系列相互配合的战略。对在二十一世纪前期的我国治理失业的总体目标作了概括,提出了分三阶段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的思路,提出了多方面的失业治理对策。阐述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和措施。对我国的失业统计的定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已经实施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更规范更健全的失业统计调查制度的思路。
二、1995年全国将普遍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5年全国将普遍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 |
2 最低工资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沿革 |
2.1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理论基础 |
2.1.1 最低工资劳动者保护层面的理论 |
2.1.2 最低工资劳动者挤出层面的理论 |
2.2 最低工资调整的制度设计框架剖析 |
2.2.1 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发展 |
2.2.2 现代制度设计的运行模式 |
3 中国的制度环境与影响测度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环境 |
3.1.1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 |
3.1.2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设计 |
3.2 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供给:静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和指标构建 |
3.2.2 实际影响的测度 |
3.2.3 传导机制的分析 |
3.3 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供给:动态分析 |
3.3.1 总体特征 |
3.3.2 局部特征 |
4 最低工资的设定标准和调整趋势 |
4.1 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标准 |
4.1.1 美国和俄罗斯最低工资标准 |
4.1.2 欧洲国家最低工资标准 |
4.1.3 亚洲其他国家最低工资标准 |
4.1.4 拉丁美洲最低工资标准 |
4.2 国内主要省级单位的情况 |
4.2.1 北京 |
4.2.2 上海 |
4.2.3 广东 |
4.2.4 其他地区 |
4.2.5 比较分析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文章的主要结论 |
5.1.1 挤出效应被证实 |
5.1.2 内在机理的分析 |
5.2 政策建议与改革方向 |
5.2.1 形成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机制 |
5.2.2 继续完善以最低工资为主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
5.2.3 进一步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功能定位,统一标准内涵 |
5.2.4 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方法,规范调整程序 |
5.2.5 积极推进最低工资运行的评估和监督工作 |
5.2.6 逐步成立国家和地方的最低工资委员会 |
5.2.7 逐步改善相关数据质量 |
5.2.8 加强劳动工资法制建设和宣传 |
5.2.9 重视最低工资政策的执行,强化劳动监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工资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
第一章 何为“低工资陷阱” |
第一节 低工资陷阱的涵义 |
一、低工资包含成本和收入两个角度的含义 |
二、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是低工资陷阱形成的主要条件 |
三、低工资陷阱是逐渐形成的 |
四、低工资陷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
五、经济难以依靠市场自动摆脱低工资陷阱 |
第二节 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条件 |
一、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 |
二、劳动力无限供给或比较丰富 |
三、劳动力成本与经济发展的经验验证 |
第三节 中国低工资陷阱提出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 |
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 |
三、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 |
第四节 中国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 |
一、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 |
二、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 |
三、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 |
四、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 |
第二章 中国的工资分配现状及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实际工资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
一、中国实际工资的现状 |
二、外国雇员报酬的数据及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工资分配率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
一、中国工资分配率的现状 |
二、外国工资分配率的数据及分析 |
第三章 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 |
第一节 产业划分与产业结构演进 |
一、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演进 |
二、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
三、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演进 |
第二节 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 |
一、低工资与劳动对资本的替代 |
二、低工资与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
三、低工资与人口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
四、低工资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
五、低工资与需求结构 |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
一、日、韩等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
第四章 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及产业转移的困境 |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 |
二、产业转移的困境 |
三、沿海低工资现状 |
四、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 |
第五章 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 |
第一节 低工资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机制 |
一、低工资导致的高利润是贫富差距的主要来源 |
二、低工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
三、低工资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
四、低工资加大国际间的贫富差距 |
第二节 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和国际比较 |
一、贫富差距扩大的种种表现 |
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 |
第三节 贫富差距的影响和国外经验的启示 |
一、贫富差距的影响 |
二、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六章 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 |
第一节 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和工资分配的主要理论 |
一、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理论 |
二、几种主要的工资分配理论 |
第二节 工资分配与国民收入决定 |
一、企业生产函数与实际工资的决定 |
二、工资分配与社会供给 |
三、工资分配与有效需求 |
四、工资分配与国民收入决定 |
第三节 有效需求不足的“低工资陷阱” |
一、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关系分析 |
二、有效需求不足的“低工资陷阱”的形成 |
第四节 工资与供求的实证分析 |
一、国际工资分配率与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
二、中国消费率的现状和国际比较 |
三、中国总的供求状况分析 |
第七章 低工资成因和提高工资相关问题辨析 |
第一节 低工资的成因 |
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是主要的市场原因 |
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低工资是历史原因 |
三、对低工资优势的片面崇拜是认识原因 |
四、劳动生产率低下是生产力原因 |
五、国家劳动保护制度的欠缺是制度原因 |
第二节 提高工资相关问题辨析 |
一、市场力量能否自发提高工资 |
二、政府主动加薪还是受经济、政治暴力逼迫加薪 |
三、再分配的财税政策还是初次分配的工资政策 |
四、对工资进行全面调控还是重点调控 |
第三节 提高工资的效应分析 |
一、提高工资是否抑制外贸出口 |
二、提高工资是否引发通货膨胀 |
三、提高工资是否降低就业 |
第八章 工资决定的非市场机制和我国的制度选择 |
第一节 西方国家工资决定的非市场机制 |
一、西方国家的工会 |
二、集体工资谈判 |
三、工资形成机制中的法律调节 |
四、SA8000 社会责任认证标准 |
第二节 中国跳出低工资陷阱的政策选择 |
一、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推进劳资集体谈判工资形成体制 |
二、提高沿海最低工资,拉大沿海与内地工资差距 |
三、加强劳动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劳动供给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劳动供给相关理论综述 |
第二节 国内对劳动供给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劳动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对我国转轨时期城镇参与率下降的理论解释 |
第四章 我国城镇劳动供给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城镇劳动力供给状况 |
第二节 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劳动参与率估计 |
第五章 劳动供给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人口结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城镇人口劳动生命历程 |
第三节 我国城镇人口劳动生命表 |
第六章 经济因素对我国城镇参与率的影响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城镇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七章 社会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一节 家庭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三节 其他主要社会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八章 劳动力迁移流动对城镇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一节 人口迁移流动对城镇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民工对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替代实证分析 |
第九章 制度变迁对城镇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一节 就业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劳动供给的影响 |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最低工资理论研究综述 |
1.1 竞争性模型 |
1.2 垄断模型 |
1.3 搜寻模型 |
第2章 最低工资经验研究综述 |
2.1 最低工资经验研究方法 |
2.2 最低工资对工资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月最低工资理论 |
3.1 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 |
3.2 理论框架 |
3.3 经验证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低工资、工资结构与农民工工资 |
4.1 理论分析 |
4.2 数据描述 |
4.3 模型设定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最低工资、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工资 |
5.1 理论分析 |
5.2 最低工资对不同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影响的统计描述 |
5.3 模型设定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动态影响 |
6.1 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工资增长的统计描述 |
6.2 模型设定 |
6.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分布的影响 |
7.1 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工资分布的统计描述 |
7.2 模型设定 |
7.3 回归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5)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最低工资标准国外的文献综述 |
2.1.1 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研究 |
2.1.2 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2.1.3 最低工资标准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
2.1.4 最低工资标准的人力资本形成效应研究 |
2.2 最低工资标准国内的文献综述 |
2.2.1 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研究 |
2.2.2 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分析 |
3.1 名义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和分析 |
3.1.1 名义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 |
3.1.2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 |
3.1.3 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率 |
3.2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分析 |
3.2.1 最低工资标准参考因素的确定 |
3.2.2 最低工资标准各参考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 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运行分析 |
3.3.1 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3.3.2 最低工资标准与社平工资 |
3.3.3 最低工资标准与最低生活保障 |
3.3.4 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消费性支出 |
3.4 本章小结 |
4 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研究 |
4.1 全国分析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说明 |
4.1.3 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 区域差异分析 |
4.3 行业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5.1 全国各地区城镇基尼系数的计算 |
5.2 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全国分析 |
5.2.3 区域差异 |
5.3 本章小结 |
6 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的综合效应研究 |
6.1 联立模型的设立和识别 |
6.2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联立模型的估计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学术经历与研究成果 |
(6)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及局限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存在的局限 |
2 工资集体协商的演进及研究综述 |
2.1 西方经济学视野中的工资集体谈判 |
2.1.1 西方工资集体谈判的发展阶段 |
2.1.2 西方工资集体谈判模型回顾 |
2.1.3 西方工资集体谈判实证研究 |
2.2 我国集体协商及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 |
2.2.1 我国集体协商的发展阶段 |
2.2.2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演进历程 |
2.2.3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 |
2.3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研究进展 |
2.3.1 我国学者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 |
2.3.2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类型的划分 |
2.3.3 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效应实证 |
3 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模型分析 |
3.1 对工资集体协商政府主导的理解 |
3.2 政府主导的工资集体协商模型 |
3.2.1 最后要价仲裁基本模型 |
3.2.2 最后要价仲裁模型的适用性考察 |
3.2.3 最后要价仲裁基本模型的拓展 |
3.3 工资集体协商的双边垄断考察 |
3.3.1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之前的工资定价 |
3.3.2 在需求增长过程中实行工资集体协商 |
4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企业所有制差异 |
4.1 数据、模型及变量 |
4.1.1 样本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
4.1.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
4.1.3 变量说明 |
4.2 总体工资效应及其企业所有制差异 |
4.2.1 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OLS估计 |
4.2.2 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PSM估计 |
4.3 政府强力普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 |
4.4 工资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5 民营企业工资效应的进一步考察 |
5.1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描述性统计 |
5.1.1 民营企业基本信息及员工个体特征 |
5.1.2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状况 |
5.1.3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 |
5.2 双重差分法对工资效应的进一步佐证 |
5.2.1 双重差分的构造 |
5.2.2 双重差分的实证结果 |
5.3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结构分析 |
5.3.1 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影响的分位估计 |
5.3.2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异质性 |
6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工资效应 |
6.1 模型构建 |
6.1.1 生产效应模型 |
6.1.2 员工离职倾向、社保福利效应模型 |
6.2 非工资效应实证分析 |
6.2.1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生产效应 |
6.2.2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 |
6.2.3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保福利效应 |
6.3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效果的若干讨论 |
6.3.1 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问题 |
6.3.2 工资集体协商的生产效应问题 |
6.3.3 员工离职率和离职倾向问题 |
6.3.4 工资集体协商对社保福利的影响问题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增强劳资双方的主体性和协商能力 |
7.2.2 以“产权双维护”推动劳资合作博弈 |
7.2.3 制度和能力“双管齐下” |
7.2.4 营造尊重规则、恪守诚信、合作共赢的外部环境 |
7.2.5 构筑协商“双底线”,加快政府转型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微观因素对新古典分析范式的不断修正 |
1.2.2 实证分析方法及结论的多元化发展 |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最低工资制度概述 |
2.1 最低工资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2 我国关于最低工资制度的法律法规 |
2.3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操作 |
2.3.1 最低工资的内涵 |
2.3.2 我国最低工资的使用范围 |
2.4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
2.4.1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因素 |
2.4.2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方法 |
2.4.3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 |
2.5 我国最低工资的管理体制 |
2.6 最低工资标准的监督检查 |
3 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
3.2 未覆盖部门的影响 |
3.3 部门之间产品需求的变化 |
3.4 买方独家垄断下的最低工资效应 |
4 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方法介绍 |
4.1.1 基本模型 |
4.1.2 模型设定 |
4.1.3 数据说明 |
4.2 全国分析 |
4.3 分区域分析 |
4.4 分产业分析 |
5 国外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的分析借鉴 |
5.1 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的分析研究 |
5.2 墨西哥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研究 |
5.3 分析借鉴 |
6 完善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最低工资内涵的统一与扩大 |
6.2 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调整 |
6.2.1 最低工资标准与物价相联动 |
6.2.2 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相联动 |
6.3 最低工资标准的评价 |
6.4 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
6.4.1 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机制 |
6.4.2 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监督机制 |
6.5 最低工资和就业相互协调的机制 |
6.5.1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劳资博弈制度 |
6.5.2 加大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开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国际人权法视角下的劳动权保障 |
第一节 劳动权在人权法中的定位 |
一、普遍意义上的劳动权与作为人权的劳动权 |
二、作为人权的劳动权性质辨析 |
第二节 劳动权保护的国际人权法渊源 |
一、国际性人权文件 |
二、区域性人权公约 |
第二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与特征 |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及其发展概况 |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 |
二、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 |
二、国际劳工标准的分类 |
第三节 国际劳工标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回顾 |
一、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初期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1919 年-1939 年) |
二、国际劳工组织中期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1944 年-1976 年) |
三、国际劳工组织近期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1977-至今) |
第四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特征 |
一、国际劳工标准制定主体的三方性 |
二、国际劳工标准是硬法和软法的结合 |
三、国际劳工标准具有普遍性与灵活性 |
四、决定国际劳工标准特征的根源 |
第三章 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 |
一、新标准制定趋缓,重点转向现有标准的更新与实施 |
二、核心劳工标准的趋强化 |
三、经济性标准的弹性化 |
四、标准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
五、决定国际劳工标准发展趋势的动因 |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发展趋势的一个例证:劳动力派遣的放松管制 |
一、劳动力派遣放松管制的概述 |
二、私营职业介绍所的禁止阶段 |
三、私营与公营职业介绍所并存阶段 |
四、私营职业介绍所的开放阶段 |
五、对非典型雇佣关系加强规范阶段 |
六、对于国际劳工组织放松管制劳动力派遣的思考 |
第四章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影响 |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关系 |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内适用 |
二、我国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及其国内适用 |
三、我国批准和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策略调整 |
第二节 我国劳动标准高低之争及理论辨析 |
一、我国劳动标准是高还是低的争论 |
二、理论分歧之一:劳动关系的属性 |
三、理论分歧之二: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
四、从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选择之争 |
第三节 我国现行劳动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的比较 |
一、工作时间 |
二、休息休假 |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
四、女职工产假 |
第四节我国劳动标准的总体评价及其调整方向 |
一、对我国劳动标准的总体评价 |
二、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调整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
2 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一般分析 |
2.1 政府对养老责任的介入 |
2.1.1 人权说等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 |
2.1.2 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2.2 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 |
2.2.2 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区别 |
2.2.3 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分类和基本术语介绍 |
2.2.4 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涵义 |
2.3 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财政理论 |
2.3.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责任分析 |
2.4.1 社会养老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 |
2.4.2 社会养老保险不同提供方式中的财政责任分析 |
2.4.3 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责任定位要适当 |
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 |
3.1 企业职工社会养老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财政全包的国家保障阶段(50年代—80年代中期) |
3.1.2 财政兜底的社会养老保险探索与展开(80年代中期以来) |
3.2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调整与改革 |
3.2.1 与企业养老制度框架基本相同阶段(1949—1990) |
3.2.2 制度框架差异的双轨制运行阶段(1991一现在) |
3.3 农村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3.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变 |
3.3.2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
4 现行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分析 |
4.1 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解析 |
4.1.1 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现状 |
4.1.2 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理论分析 |
4.1.3 企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产生的现实原因 |
4.1.4 现行制度下未来财政负担规模预测 |
4.2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 |
4.2.1 正常负担、越位负担与超额负担分解 |
4.2.2 引致财政负担分析 |
4.2.3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财政负担预测 |
4.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 |
4.4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凸显的主要问题 |
4.4.1 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规模表现出不可控的趋势 |
4.4.2 不同群体享受的公共财政资源极度不公平 |
4.4.3 影响公共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 |
5 国际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模式比较与借鉴 |
5.1 财政全包型改革:从免费到缴费 |
5.1.1 俄罗斯 |
5.1.2 英国 |
5.2 财政配比出资型:负担规模可控 |
5.2.1 瑞典 |
5.2.2 日本 |
5.3 财政兜底型:负担沉重 |
5.4 启示与借鉴 |
5.4.1 公平优先原则 |
5.4.2 名义账户制 |
5.4.3 财政配比出资 |
5.4.4 各方负担和养老待遇水平要适度 |
5.4.5 养老金体系结构:多支柱 |
6 优化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机制改革方案设计 |
6.1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选择 |
6.2 改革方案设计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
6.2.1 目标和原则 |
6.2.2 改革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
6.3 改革方案实施后的财政负担预测分析 |
6.3.1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财政负担分析 |
6.3.2 建立公共养老金的财政负担 |
6.3.3 优化方案与现行制度的财政负担结构及规模比较 |
6.4 优化改革方案下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性分析 |
6.5 改革方案实施的配套措施与步骤 |
6.5.1 统一养老保险制度 |
6.5.2 建立职业年金 |
6.5.3 实行全国统筹 |
6.5.4 实施步骤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失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论文结构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失业的普遍性和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
第一节 全球范围内失业问题的普遍性 |
一、世界失业问题的由来 |
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失业状况 |
三、世界失业状况对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
一、我国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 |
二、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和实际就业需求量下降 |
三、新的就业矛盾继续产生 |
第三节 中国失业问题治理的重大意义 |
一、经济意义 |
二、政治意义 |
三、社会意义 |
第二章 失业理论评析 |
第一节 西方失业理论评析 |
一、“古典”学派的工资调节劳动需求理论 |
二、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 |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从供给方面提出的失业理论 |
四、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 |
六、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理论 |
七、马尔萨斯等人的“人口增长过快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失业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出现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失业理论 |
一、前苏联对待失业问题的认识 |
二、前苏联对于失业问题认识的缺陷和错误 |
第四节 中国的失业就业理论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就业理论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失业就业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第一次失业突出期 |
一、发生的背景 |
二、采取的政策措施 |
第二节 第二次失业突出期 |
一、经济调整的背景 |
二、主要失业治理措施 |
第三节 第三次失业突出期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情况 |
二、主要失业治理措施 |
第四节 第四次失业突出期 |
一、就业矛盾突出 |
二、就业制度开始改革 |
第五节 第五次失业突出期 |
一、进人治理整顿时期 |
二、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措施 |
第六节 第六次失业突出期 |
一、失业高峰的新特点 |
二、失业成因复杂,类型多样 |
第七节 主要经验和教训 |
主要经验 |
主要教训 |
第四章 中国失业问题的测度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失业人数、失业率的测算 |
一、城镇失业测算与分析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 |
三、中国失业状况的国际比较 |
第二节 中国失业成因分析 |
一、总量性成因分析 |
二、结构性成因分析 |
三、技术性成因分析 |
四、市场性成因分析 |
五、体制性成因分析 |
六、周期性成因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失业承受能力及其取决因素 |
一、失业时间长短 |
二、社会保障水平 |
三、失业者和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比较 |
四、历史生活水平 |
五、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储蓄的增长 |
六、家庭抚养系数 |
七、物价水平 |
八、失业预期 |
九、城乡结构 |
十、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 |
第五章 国内外失业治理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
一、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施政的纲领 |
二、世界性组织对就业的重视 |
第二节 扩大劳动力需求 |
一、以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 |
二、扩大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
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 |
四、扶持中小企业 |
五、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增加贫困和落后地区就业机会 |
第三节 调节劳动力供给 |
一、控制人口增长 |
二、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 |
三、减少劳动时间 |
四、实施分享就业机会的社会政策 |
五、调整工资水平,控制劳动力成本 |
第四节 加强相关制度、法规建设和搞好促进就业的服务 |
一、制定劳动法律法规 |
二、改革管理体制 |
三、健全社会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
四、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
第五节 注重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
一、保证再就业经费投人 |
二、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
三、加强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 |
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
第六节 鼓励雇佣失业人员,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
一、鼓励雇佣失业人员 |
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
第七节 改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
一、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 |
二、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 |
第六章 中国失业治理战略与阶段性 |
第一节 把促进就业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
一、促进就业具有基本国策的性质和特征 |
二、促进就业作为基本国策的体现 |
第二节 中国失业治理目标和战略 |
一、失业治理目标 |
二、失业治理战略 |
第三节 中国失业治理的长期性与阶段性 |
一、中国失业治理的长期性 |
二、中国失业治理的阶段性 |
第七章 中国失业治理对策 |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有利于失业治理的人口政策 |
一、我国的人口控制目标 |
二、人口控制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
第二节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
一、我国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 |
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 |
第三节 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环境 |
一、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
二、以经济增长促就业增长 |
第四节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增长 |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 |
二、调整城乡结构 |
三、调整产业结构 |
四、调整企业规模结构 |
第五节 构建统一和有效率的劳动力市场 |
一、破除劳动力市场分割,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二、完善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工资机制的调节作用 |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
四、建立社会化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
第六节 扩大就业的激励政策与失业释放的适当控制 |
一、实施严格的责任制 |
二、充分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
三、落实金融支持措施 |
四、简化有关手续 |
五、进行积极的财政扶持 |
六、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 |
七、提供必要的经营场地等条件 |
八、实行以工代贩 |
九、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失业释放 |
第七节 调整劳动制度 |
一、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
二、实行工作分享制度 |
三、实行灵活就业方式 |
第八节 支持特殊困难群体就业 |
一、重点安置4050人员就业 |
二、把促进大龄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
三、通过培训提高4050人员的就业转换能力 |
四、增加资金投人,为扩大4050人员就业创造条件 |
五、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优势,吸纳4050人员就业 |
第八章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一节 失业保险的特征与功能 |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
三、失业保险的地位与功能 |
第二节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
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
一、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
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措施 |
第九章 健全中国失业统计监测制度 |
第一节 加强失业统计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一、就业的重要性和失业的严峻性要求加强失业统计监测 |
二、在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中,失业率缺失 |
三、在失业统计上存在着与国际统计调查制度接轨的需要 |
四、失业信息披露必须准确、及时和公开,确保公民的知情权 |
第二节 失业统计概念的界定 |
一、我国失业概念界定上的模糊 |
二、确定我国失业统计概念所应遵循的原则 |
三、我国失业统计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健全失业统计调查制度 |
一、建立独立的就业失业调查制度 |
二、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城镇劳动力和失业状况调查制度 |
三、进一步完善城镇劳动力和失业状况调查制度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1995年全国将普遍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D]. 卢小波. 武汉大学, 2016(08)
- [2]“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 杨军生.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3]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 丁仁船.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4]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D]. 杨正雄. 吉林大学, 2020(12)
- [5]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卿洁. 西南政法大学, 2013(01)
- [6]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研究[D]. 寿菊萍. 浙江大学, 2020(01)
- [7]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就业效应分析[D]. 王菲.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8]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 李凌云. 华东政法大学, 2008(04)
- [9]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D]. 周凤珍.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10]中国失业治理研究[D]. 熊祖辕.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