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G. Strang的两本数学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任慈[1](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孙黎,杜清河[2](2019)在《基于工程视角的矩阵分析课程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剖析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关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笔者面向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建设"矩阵分析及应用"课程的做法,阐述了"数学方法、物理概念、工程观点"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和"四个结合"的教学理念,并指出了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与先修课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对工程应用实例加以描述等两个实际问题,最后简要讨论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林苏榕[3](2018)在《中美一元微积分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教材的国际比较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希望能通过中美两国微积分教材的比较找出两国微积分教材的编写特色和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微积分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首先研究了中美两国微积分教材发展历史,找到两国教材差异的一些历史因素.然后选取中美两本经典微积分教材:中国的同济大学数学系出版的《高等数学》7th和美国教材《Thomas’Calculus》13th作为对象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研究教材中一元微积分的内容与结构比较及编写特色的过程中,发现了中美两本教材的差异和各自的特色,并得到一些启发能为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及同类学校微积分教材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主要研究结论有:1.通过中美微积分教材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美国的微积分教材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视直观、重视应用一直是主流,而我国教材更多的是继承苏联微积分的特色比较重视理论性和系统性.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较我国早20年,尤其是1985年以后美国为适应大众教育而对微积分教材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变革,因此美国的微积分教材有不少方面值得我国去学习的地方.2.通过研究中美两本教材中的结构特征,笔者发现在函数、极限、微分和积分四个模块编排中两国各有侧重点.通过函数模块比较,发现中国微积分教材比较重视函数的性质,对基本初等函数却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中国《高等数学》教材在函数模块的处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过多重视函数的性质,由于中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函数的性质的讲解已经相当详细,故可以少讲;b).对初等函数的讲解过于简单,虽然中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了初等函数,但不够系统,并且这些初等函数是微积分教材的基本研究对象,这样一带而过有点轻率.美国《Thomas’Calculus》在函数模块中也有一些问题,美国教材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函数性质的详细阐述上,会导致与中学函数内容过多重复.美国微积分教材对函数的介绍比较系统,这样就弥补了中学函数内容分散的缺点,并且在介绍函数模型的同时会给出实际应用也是一个亮点.对于函数模块,笔者认为曹广福教授在文[43]中给出的函数内容编写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曹教授建议在讲函数之前可以先介绍数学建模.在极限模块,中国微积分教材过多的关注存在性证明,对极限如何计算放的太靠后,导致学生学了很长时间还不知道极限怎么计算,美国微积分教材对极限的处理相对较好,先给出极限的描述性定义,然后给出极限的计算,最后给出极限的?-δ定义用来完成前面遗留问题的证明,对于难度较高的极限计算问题,美国微积分教材是用连续函数的性质和洛必达法则来完成.在微分模块,中美微积分教材内容相似编排顺序相差较大.在积分模块,中国教材的编写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符合微积分发展的历史,而且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上还有不少重复,美国微积分教材的处理恰到好处,美国《Thomas’Calculus》在定积分概念给出之前并没有以章的形式先讲不定积分,而是在导数的应用中以节的形式先给出反导数1的概念和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导数计算.美国微积分教材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法是与定积分的积分方法混编在一起的,这样的处理恰巧解决了中版教材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内容的深广度比较两本教材相似,而难易程度来讲中国微积分教材相对较难;3.在引入方式的比较中发现中国的引入相对单一,而美国的方式较为灵活.在对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引入比较时,发现中美两本微积分教材在对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定位上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教材视基本定理为积分和导数之间的纽带(美国教材对这一节被命名为微积分的基本定理),中国微积分教材更多的关注牛顿-莱布尼兹计算公式.从指数函数的处理方式比较来看,中国微积分教材中第二重要极限公式是指数函数求导公式证明的核心,而美国微积分教材中根本没有第二重要极限公式的说法,lxi→m0(1+x)1x=e是在指数函数求导公式得到之后得到的.在指数函数应用比较中,美国更重视指数函数在实际应用,实例的选取不但新颖而且与现代科学技术连接紧密.最后本文对我国应用型高校在微积分教材的编写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赵燕[4](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宋达[5](2016)在《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翻译关系紧密。英国文学汉译总量巨大,不仅在现代中国审美观念形成中扮演了突出角色,更重要的是建构了“统一英国”的知识,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完整的英国文学概念。然而,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一部分的苏格兰,其文学始终保持着苏格兰民族诉求,却被英格兰所建构的统一英国文学压抑着,罗伯特·彭斯、司各特、拜伦等重要文学家,其苏格兰性皆被消解、限制,还有更多的苏格兰文学家则被排除在英国文学经典之外。中国根据英国主流文学史观理解和译介英国文学经典,由此汉译英国百年历史呈现的苏格兰文学,或折损苏格兰作家的苏格兰身份,或不关注没有纳入英国文学史的苏格兰重要作家。本文探讨汉译英国文学中苏格兰文学未被呈现的问题,具体包括:重新考察百余年来在大英帝国或联合王国框架下的英国文学汉译史,揭示苏格兰文学流失的情况,汉译“英国文学”中苏格兰文学隐形的历程、近20年微显的情况,对比英国的“英国文学”处理“苏格兰文学”问题,说明苏格兰文学匿迹于汉译英国文学的诸多后果;查考彭斯汉译史,还原他被销蚀了苏格兰性的情况,对比英国主流学术界和苏格兰学术界塑造的不同彭斯形象,说明汉译彭斯损失苏格兰性的客观原因,为未来汉译彭斯的苏格兰性提供思路;重新梳理司各特和拜伦作品汉译史、对比英国主流学术界和苏格兰学术界所建构的不同司各特和拜伦形象、未来司各特和拜伦的苏格兰性再现难题。该研究旨在面对未来苏格兰文学的汉译问题,包括重译英国文学经典中的苏格兰作家作品、译介“英国文学”遮蔽忽视的苏格兰经典文学以及还原再现英国文学中的苏格兰因素。
张英顺[6](2016)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研究 ——兼论与中国清朝天主教政策之异同》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力图全面地复原自1613年至1777年越南塘中阮主以及自1802年至1874年阮王朝的天主教政策。在这一基础上,分析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中表现出禁教倾向原因,并将天主教在越南和中国的传播过程及两国的天主教政策进行比较,指出其异同之处。以帮助越南研究界对阮氏王朝的历史地位和其天主教政策进行评价,能够具有全面、客观的视角与观点,并为越南当下的宗教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从十七世纪起,经过耶稣会士们的努力,天主教传入越南塘中地区。然而,这过程比传教士们期望的要困难。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天主教一开始就遭遇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和阻力。因为清楚地认识到天主教在塘中严重地侵害越南人的文化传统,威胁家族的政治统治,尤其是可能导致亡国之祸,因此,阮主政府与塘中社会排教、反教的势力相互合作,不断排斥、打击和提防天主教。这是从十七到十八世纪阮主实施禁教政策的根本原因。虽然阮主禁教政策在实际落实中并不彻底,表现出“时禁时容”的特点,但是此禁教政策之设立开启了先例,成为日后更严厉的禁教政策之滥觞。到十九世纪,虽有因西山风潮而中断过统治的时期,但在阮福映的努力下建立起阮氏王朝,成为全越南的统治政权。当时,远东的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殖民主义者公开利用天主教以实现自己侵略远东各国的企图;在越南,大量有关西方传教士和教民的暴乱不断发生。这种情况使阮氏王朝的君臣深刻认识到天主教教义与越南文化存在冲突,教权对皇权发生威胁以及天主教与殖民主义相互勾结的现实,最终可能促发亡国之祸。因此,阮氏王朝对于天主教的怀疑与提防日益增长。这也导致了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的转变。在1802年至1832年间,阮氏王朝的皇帝为了感激法国人与外国传教士复兴王业的功劳,所以在名义上允许天主教自由传播。但在实际上,限制天主教在越南发展的一些办法在此阶段中已被颁布与实施。到十九世纪40、50年代,随着法国殖民者的侵略行为由挑衅与威胁发展到公开军事占领越南领土,以及在此过程中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一些教士充当法国侵略者的“领路人”,导致阮氏王朝先后出台大批谕旨禁止天主教,以实现“灭绝”越南天主教的目的。因此1833年到1874年的近半个世纪,为越南天主教历史上禁教政策最激烈的时期。跟中国清朝天主教政策相比,因为中越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上的差异,所以天主教在中越两国的传播过程与在每个阶段,清、阮两朝天主教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效果也存在差别。然而,在总体上来看,禁教是两朝天主教政策贯穿始终的动向。尤其是作为典型的东方封建国家,儒教思想体系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中越两国,统治者与各阶层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上对于天主教的反应是比较相同的。这也是中越两国都采取禁止天主教的做法的共同原因。此外,在每个时期,越南阮氏王朝政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参考清朝天主教政策,这也就导致在一些历史阶段,清、阮两朝对于天主教的政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题目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全面与系统地还原十七至十九世纪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给研究者提供了关于越南最后封建王朝的天主教政策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性的研究。尤其是到目前为止,阮主时期(十七、十八世纪)对天主教政策的第一手资料较少,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因此,对此时期天主教政策的考察具有必要性与价值性,可以帮助越南学界在评价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的演变时,具有总体与深刻的视角。不仅如此,本论文还将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跟中国清朝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其异同之处,并分析其异同的原因。这让两国学者有机会互相了解对方天主教政策历史的变迁与特点,并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准确地评价中国清朝与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在两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上面所述也就是本文最重要的两个创新点。
戴建生[7](2013)在《旋量理论与旋量系理论的新角度研究——24年旅英研究与新着《旋量代数与李群李代数》、《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的旋量代数与几何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阐述旋量理论及其相关代数与几何方法的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后结合两部专着,回顾作者24年旅英学术研究历程,讲述作者对旋量代数、有限位移旋量、旋量与李群李代数关联、旋量系理论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文接着讲述两本新着的创作起源,客观地记述新着写作的部分细节与整个过程。由此总结出着述的四个阶段,引出同行评述,并概括性地介绍两本新着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苗承燕[8](2012)在《积石山县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积石山县3所初中为例》文中认为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有机补充,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渠道。本研究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该地区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端正,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但是平时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尽如人意。2.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较理性,但是目的较单一。3.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的多元化。4.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随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5.学生学习成绩与课外阅读对学习的帮助作用、课外阅读内容、课外阅读目的相关。6.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很有限,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来源途径较少。7.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态度上表示支持,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够。8.家庭阅读、地区阅读氛围的不浓;图书室利用率低,影响初学生课外阅读。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推进城乡文化的同步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应让学生做好具体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指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家长的阅读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提高学校图书室的利用,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净化书刊市场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外部环境,扫除精神垃圾;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课外阅读及其教育研究。
刘丙利[9](2007)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本质就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模式策略研究相对丰富,但其能力结构和标准、发展实践的可移植性等问题亟需解决。因此,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在广州市等珠三角地区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通过德尔菲法归纳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体系,选取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较好的中小学(如佛山市南海区实验小学)中的32名教师作为实践对象,依托深圳市电教馆的BlackBoard平台实现了发展内容的数字化,通过“自主协作学习”、“案例教学”、“反思”等策略进行了约80学时的发展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分为五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调查分析阶段、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实践阶段、效果评价阶段。在研究准备阶段,通过文献调研确定了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在调查分析阶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广州市等珠三角地区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在理论研究阶段,通过德尔菲法对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生和中小学教师进行两轮的调查和访谈,发展完善了相关研究结果,得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结构体系;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及启示。在发展实践阶段,依据调查结果和能力结构体系,制定了实践发展方案和发展目标,选取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较好的中小学(如佛山市南海区实验小学)中的32名教师作为实践对象,依托深圳市电教馆的BlackBoard平台实现了发展内容的数字化;设计了“自主协作学习”策略、“案例学习”策略和“反思”策略,在2007年2月~3月对教师进行了约80学时的培训和发展实践。在效果评价阶段,以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分别在发展实践前后对教师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在评价个案研究效果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解释,并根据评价量表对教学设计方案等实物进行了收集、评价。研究结论表明,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为中等水平;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子能力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等方面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教师的“教龄”因素影响显着:教龄为1~5年、6~10年和11年以上的教师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教龄为11~20年和教龄为20年以上的教师发展程度差异不明显。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结构可以归纳为: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具体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能力、教学目标分析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学习环境设计能力、学习评价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能力。效果评价表明,“自主协作学习”策略、“案例学习”策略和“反思”策略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发展策略,促进了教师在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黄若煜[10](2002)在《基于静力—几何比拟理论的新型板壳有限元》文中提出由于C1连续性要求,薄板、薄壳的有限元构造比之平面弹性存在本质上的困难。经过众多研究者数十年的努力,已经有为数可观的板壳单元出现,其中不少是品质优良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基本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在板弯曲单元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板单元与平面弹性单元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不均衡,这一现状是与平面弹性和板弯曲的相似性理论不相协调的,因为该相似性理论表明平面弹性和板弯曲这两个理论体系是同构的。在薄壳单元方面,根本目标是构造在膜变形和弯曲变形分别占主导的壳体考题中都有良好表现的壳单元,但至今没有非常明确的指导理论和实施方案。 这些基本的问题正是本文立论的着眼点和研究的切入点。研究的目的和解决方案首先是利用相似性理论在平面弹性有限元与板弯曲有限元之间建立一道桥梁,则可以将平面弹性中性能良好的单元转化为板弯曲单元。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壳体的静力—几何比拟为指导理论构造新型薄壳单元。平面弹性和板弯曲的相似性是壳体静力—几何比拟的特例,所以在总的意义下本文就是研究基于板壳静力—几何比拟理论的新型板壳单元列式。 本文充分研究了将平面弹性位移法单元转化为板弯曲单元的一般方法。平面弹性单变量位移元具有列式简单、可靠性好的优点。在板弯曲的弯矩函数空间按等价于某个平面弹性位移元的方式列式,应用Legendre变换将所得余能单元变换为势能单元,最后导向具有简单自由度的位移法单元。所得到的板弯曲单元在单元内部满足齐次平衡方程,并且只要原始平面弹性单元能通过常应变分片试验则转换得到的板单元一定能通过常曲率分片试验。 为了克服Legendre变换中对单元柔度阵求广义逆的困难,对于原平面弹性单元是在参考坐标系中列式的情形,本文研究了在弯矩函数空间的混合坐标列式。在物理坐标系中的线性插值函数便于将三个刚体模式分离出来,从而只需计算对称正定子阵的逆,避免了求广义逆的数值困难;在参考坐标系中的高阶插值函数则可保持原平面弹性单元的列式方式。 Legendre变换所得到的势能单元的自由度向量(称为角卷向量)不是具有简单直观几何意义的位移向量。利用平面弹性和板弯曲的相似性,本文实现了角卷向量的辨识并得到了用简单位移向量表示角卷向量的一般方法—曲率堆集法,打通了与有限元通用程序的接口。特别重要的是:这一方法决不破坏被转换的平面弹性单元原本的收敛性,并且至少在渐近的意义下保持了原本的精度水平。应用曲率堆集法可以系统化地推导角卷向量表达式,其中又包含了相当的灵活性,这样,一方面既严格的保证了收敛性,另一方面又允许各种设计以提高单元性能。 应用这一转化方法,本文将如下五个典型平面弹性单元转化为板弯曲单元,它们是:四节点四边形协调元Q4;四节点四边形非协调元QM6;四节点四边形理性元RQ4;八节点四边形单元Q8;六节点三角形单元T6。本文方法列式简单,所得板弯曲单元皆可通过常曲率分片试验、有正确的刚体运动模式并具有与原始平面弹性单元相称的良好精度,从而达到了将平面弹性单元转化为板弯曲单元的目的。 在板弯曲单元新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平板壳单元构造的新思路。在实践上可以将新板弯曲单元与已有的平面弹性单元简单叠合来构造平板壳单元;在理论上则概括为平行列式的概念,即平板壳单元的膜、板两部分在相互平行的位移函数空间和弯矩函数空间上分别列式。平行列式的特点一是膜、板两部分的精度具有适当的可比性,有利于设计膜、板两部分优化组合的高性能平板壳单元;二是膜、板两部分分别是基于势能原理和余能原理的列式,有利于在膜变形和弯曲变形分别占主导的壳体考题中都获得好的结果。因此本文方法对于克服一般单变量平板壳单元存在的精度不高及膜闭锁问题是有益的。根据这一新思路,本文构造了三个平板壳单元并在略为推广的意义下构造了一个基于扁壳静力—几何比拟理论的曲壳单元。这些单元不发生闭锁并具有良好精度。在实践上支持了平行列式的思路。 大连理工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最后四章是板壳单元的后续工作,目的在于对新型板壳单元有一个理论深入并为进一步的研究的做预备I作。后续工作的一个方面是考察更广范围里的的比拟现象并给出比拟现象的变分提法一包含应力函数的多变量变分原理:另一方面是研究与柔性壳有相同湘似构型空间的大位移梁的新型有限元方法,这一方法应用梁的静力学状态空间方程直接导出单元刚度阵,是结构力学中化杆件两端边值常微分方程为代数方程这一方法的有效延伸。数值结果表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总之,本文研究了应用板壳静力一几何比拟理论构造新型板壳单元的方法,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所构造的板壳单元具有可靠的收敛性和良好的精度。同时本文给出了与静力一几何比拟相关的多变量变分原理。这样,本文在“变分原理一有限元’的框架中比较充分地研究了板壳静力一几何比拟理论的意义和应用,在为这一有待开发的理论做初步应用尝试的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推荐G. Strang的两本数学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荐G. Strang的两本数学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旨 |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
一、“华人问题” |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
小结 |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
二、争夺人才 |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
小结 |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
二、选择留学生 |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基于工程视角的矩阵分析课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矩阵分析及应用”课程建设 |
(1)教学内容的设计。 |
(2)教材的选择和讲义的编写。 |
2 教学理念 |
(1)数学方法与物理概念相结合。 |
(2)抽象与形象相结合。 |
(3)矩阵分析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
(4)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
3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
(1)与先修课“线性代数”的关系问题。 |
(2)工程应用实例的描述问题。 |
4 实施效果 |
5 结语 |
(3)中美一元微积分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2.2 微积分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
2.3 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框架 |
第4章 中美两国微积分教材改革大事概览 |
4.1 美国微积分教材改革介绍 |
4.2 中国微积分教材发展介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微积分教材内容结构比较 |
5.1 结构特征 |
5.2 内容特征 |
第6章 中美微积分编写特色比较 |
6.1 引入过程比较 |
6.2 指数函数的处理方式比较 |
6.3 数学符号解释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果 |
7.2 启示和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史和学术史 |
二 认识苏格兰文学:汉译及其问题 |
第一章 英国文学百年汉译史:苏格兰文学何在 |
第一节 “英国文学”汉译:苏格兰文学从隐形到微显 |
第二节 英国的苏格兰文学研究:“英国文学史”与苏格兰学界 |
第二节 英国文学汉译的疑惑:缺失苏格兰文学概念 |
第二章 彭斯译介:苏格兰性被模糊的农民诗人 |
第一节 彭斯作品译介史:苏格兰性模糊 |
第二节 “两个”彭斯:英国文学史的彭斯和苏格兰文学史的彭斯 |
第三节 汉译彭斯之困境:苏格兰知识和苏格兰性再现问题 |
第三章 司各特译介:苏格兰身份模糊的英国历史小说家 |
第一节 司各特译介史:苏格兰身份被模糊 |
第二节 不一样的司各特:苏格兰的司各特和英国的司各特 |
第三节 译介司各特之疑惑:文学史定位和翻译的双重困难 |
第四章 拜伦译介:苏格兰身份被遮蔽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
第一节 拜伦译介史:苏格兰性从未显现 |
第二节 苏格兰性微弱闪现的拜伦:英国拜伦史研究的另一条路径 |
第三节 汉译拜伦之难题:再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苏格兰性 |
第五章 未来苏格兰文学汉译之路:超越英国文学框架 |
第一节 补缺苏格兰经典作家:翻译英国文学经典之外的力作 |
第二节 翻译“英国文学”埋没的苏格兰经典:汉译苏格兰文学的新任务 |
第三节 建构”苏格兰文学”概念:苏格兰文学汉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研究 ——兼论与中国清朝天主教政策之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越南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政治情况、宗教生活及天主教传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上半叶越南政治、宗教情况 |
一、郑、阮纷争的政局 |
二、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上半叶越南人的宗教生活 |
第二节 天主教的传入与发展 |
一、最早抵达越南传教的教士 |
二、十七世纪上半叶澳门教区的耶稣会士对越南天主教发展之贡献 |
第三节 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的形成基础 |
一、阮氏王朝关于民族独立问题的认识 |
二、阮氏王朝对天主教教义与越南传统文化、社会秩序冲突的认识 |
第二章 时禁时容:十七、十八世纪越南塘中阮主的天主教政策 |
一、越南塘中政府各个时期天主教政策的变化 |
二、越南塘中天主教的传播状况 |
三、越南塘中天主教的传播特点 |
第三章 从限教到禁教:十九世纪越南阮王朝天主教政策的变化 |
第一节 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之前阮朝的天主教政策 |
一、阮氏王朝初期的越南天主教政策 |
二、1833年至1858年的越南天主教政策 |
第二节 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与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 |
一、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过程中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的地位和作用 |
二、自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至壬戌条约嗣德朝廷对天主教的态度及对策 |
三、壬戌条约后至甲戌条约越南阮氏王朝朝天主教政策 |
第四章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天主教在中越两国传播之比较 |
一、天主教传入远东的大背景与澳门主教区对中越两国传教顺序的定位 |
二、天主教在中越两国的传入方向 |
三、中越两国的当局对于天主教传入的态度 |
四、耶稣会士在中越两国的传教方式 |
五、耶稣会士在中越两国的文化适应问题 |
六、中越两国社会中各阶层对天主教的态度 |
第五章 中国清朝与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之异同 |
一、中国清朝与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的阶段性特征 |
二、清、阮两朝禁止天主教的原因 |
三、清、阮两朝对于天主教的措施 |
四、中国清朝与越南阮氏王朝禁止天主教之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后记 |
(8)积石山县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积石山县3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课外阅读概述 |
(二) 国内课外阅读概述 |
(三) 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课外阅读的内涵及价值 |
(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三)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
四、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工具的设计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的过程 |
(五)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五、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课外阅读现状的总体特征 |
(二) 初中生课外阅读影响因素分析 |
六、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建议 |
七、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师专业发展 |
二、教学设计 |
三、教学设计能力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
第一节 研究取向理论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
一、研究取向理论 |
二、研究取向理论对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启示 |
第二节 发展阶段理论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
一、发展阶段理论 |
二、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启示 |
第三节 素质结构理论与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
一、素质结构理论 |
二、素质结构理论对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启示 |
第三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编制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访谈及其结果分析 |
一、访谈过程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
一、能力水平 |
二、能力特点 |
三、发展途径 |
四、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结构体系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结构 |
一、研究过程 |
二、结构体系 |
第二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内涵 |
一、分析能力 |
二、设计能力 |
三、评价能力 |
四、知识情感 |
第三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特征 |
第五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实践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混合学习理论 |
第二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
一、发展目的与原则 |
二、发展对象与时间 |
三、发展内容 |
四、发展策略 |
第三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效果分析 |
一、专业能力的发展 |
二、专业基础的发展 |
三、情感态度的发展 |
第四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个案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二、访谈资料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研究局限 |
二、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教学设计能力(IBSTPI,2000) |
附录 2: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 |
附录 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 4: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现状访谈记录 |
附录 5: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结构问卷 |
附录 6: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7: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 8: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效果访谈记录 |
附录 9: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 |
附录 10:教学设计方案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静力—几何比拟理论的新型板壳有限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板弯曲单元的相关回顾 |
1.2 壳体单元的相关回顾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解决方案 |
第二章 根据板弯曲与平面弹性的相似性构造板弯曲单元的一般方法 |
2.1 膜板比拟理论 |
2.2 根据膜板比拟理论构造板单元 |
2.2.1 单元构造过程的一般性论述 |
2.2.2 d和Φ的推导 |
2.2.3 转换匹配和收敛性分析 |
2.2.4 论平面弹性常应变三角形单元与板弯曲常曲率三角形单元的比拟同一性 |
2.2.5 将膜板比拟应用到板弯曲自适应算法中去的一点讨论 |
2.3 关于本文新单元的一些说明 |
2.4 论模拟元与平衡元及杂交应力元的关系 |
2.4.1 平衡元简介 |
2.4.2 模拟元与杂交应力元的关系 |
第三章 基于膜板比拟理论的三个四边形八自由度板单元 |
3.1 基于膜板比拟理论的AQ4板单元 |
3.1.1 初级板单元的构造 |
3.1.2 导向位移法单元 |
3.2 基于膜板比拟理论的AQM6板单元 |
3.3 基于膜板比拟理论的ARQ4板单元 |
3.4 数值算例 |
第四章 由平面弹性四边形八节点单元转换得到的两个板弯曲单元 |
4.1 单元构造过程 |
4.2 AQ8/16的d和Φ |
4.3 AQ8/12的d和Φ |
4.4 数值算例 |
第五章 由平面弹性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构造板弯曲单元 |
5.1 单元构造过程 |
5.2 数值算例 |
第六章 基于膜板比拟理论的四边形平板壳单元 |
6.1 理性平板壳单元的构造 |
6.1.1 局部坐标系下的膜板两部分的平行列式 |
6.1.2 板的柔度阵向刚度阵转化 |
6.1.3 总体坐标系中平板壳单元的单元刚度阵 |
6.2 数值算例 |
第七章 由扁壳的静力—几何比拟关系构造四边形曲壳单元 |
7.1 扁壳的静力—几何比拟理论 |
7.2 四节点十六自由度曲壳单元的构造 |
7.3 数值算例 |
第八章 三维弹性的比拟现象及多变量变分原理 |
8.1 比拟现象的经典表述 |
8.2 比拟现象的外微分形式表述 |
8.3 比拟现象的变分表述—多变量变分原理 |
第九章 板壳的静力—几何比拟及多变量变分原理 |
9.1 壳体理论的一些认识 |
9.2 薄壳的基本几何理论 |
9.3 薄壳的静力—几何比拟关系及多变量变分原理 |
9.4 对称性和不变量 |
9.5 扁壳的静力—几何比拟关系及多变量变分原理 |
9.5.1 活动标架表示的扁壳 |
9.5.2 固定坐标表示的扁壳 |
9.6 平板的静力—几何比拟关系及多变量变分原理 |
9.7 由多变量变分原理推导(类)胡—鹫津原理 |
第十章 大位移平面梁的Hamilton有限元法 |
10.1 直接法的Timoshenko梁单元 |
10.2 大位移小应变平面梁的基本理论 |
10.3 Hamilton体系中的梁方程 |
10.4 Hamilton体系中的有限元法 |
10.5 数值算例 |
第十一章 三维大位移粱的静力学Hamilton结构 |
11.1 几何代数简介 |
11.2 三维大位移梁的基本理论 |
11.3 对偶变量及Hamilton函数 |
11.4 Hamilton方程 |
11.5 Hamilton方程的线性化 |
附录: 对精细积分法的一点思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推荐G. Strang的两本数学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基于工程视角的矩阵分析课程建设[J]. 孙黎,杜清河.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9(05)
- [3]中美一元微积分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D]. 林苏榕. 广州大学, 2018(01)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D]. 宋达.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6]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越南阮氏王朝天主教政策研究 ——兼论与中国清朝天主教政策之异同[D]. 张英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7]旋量理论与旋量系理论的新角度研究——24年旅英研究与新着《旋量代数与李群李代数》、《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的旋量代数与几何方法》[A]. 戴建生. 第10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2013CCAMMS)论文集, 2013
- [8]积石山县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积石山县3所初中为例[D]. 苗承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9]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刘丙利. 华南师范大学, 2007(02)
- [10]基于静力—几何比拟理论的新型板壳有限元[D]. 黄若煜.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