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预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正江[1](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王一斌[2](2019)在《山东玲珑金矿构造解析与控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玲珑金矿是胶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矿要素。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对于深部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玲珑金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靶区预测”和“玲珑灵山沟金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项目”,在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大量前人地质资料基础上,运用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从现代构造地质学、动力学等方面对玲珑金矿田的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等进行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对玲珑金矿田深部找矿预测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玲珑金矿的构造运动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叠加的特点,对构造进行了分期与配套。NE、NEE、NNE向控矿断裂构造是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构造组合形式。其中NNE向构造多为剪切断裂,平面上表现为右行剪切;NEE向构造多为张剪性断裂,平面上表现为左型剪切;NE向构造多为张性断裂。EW向构造是区内的基底构造,NW向构造形成较晚,对矿床起破坏作用。(2)通过统计玲珑金矿田内节理,投影到吴氏网测算三组主应力方向,得出矿田主要受NESW向区域挤压作用。(3)破头青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系统控制了玲珑金矿田的规模,在空间上构成一套“入”字型构造组合。(4)通过统计蚀变岩石内石英矿物晶体位错密度,计算成矿期差应力,发现差应力大的地方构造活动强烈,岩石受到挤压后产生变形,容易破碎。运用构造校正测算法估算九曲矿段成矿深度为1962.482204.84m,剥蚀深度为1662.48m1904.84m。
万多[3](2014)在《山东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中国山东省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之一,拥有大小金矿山百余座。位于胶西北地区的招平断裂带是该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带,而其北段是整个断裂带金矿床产出最集中的地区,尽管目前对招平断裂带北段的尚无比较统一的界定,但该区域金矿床富集并主要受断裂带活动控制的地质事实已经被大家公认。本文将招平断裂带北段的两个NE—NNE向分支断裂:九曲蒋家断裂带和破头青断裂带统一归为招平断裂带北段地区,以他们的交汇部位直至两条断裂带结束部位所控制的5个金矿床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总结该区金矿床的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利用数字地质模拟软件进行成矿预测。九曲蒋家断裂带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大磨曲家金矿床、阜山金矿床、九曲金矿床;破头青断裂带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赵家小型金矿、水旺庄大型金矿、东风大型金矿。通过研究发现,该区金矿主要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作为着名的玲珑金矿的分矿之一的九曲金矿属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过渡型金矿。研究区的金矿床虽然各自的矿体产出规模,空间分布形态等不同,总体上属于同一大地构造环境下,同一地质过程对不同地质部位影响的结果。因此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出露地层以胶东群老基底变质岩为主,岩浆岩主要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和玲珑花岗岩。区内金矿床乃至胶西蚀变岩型金矿床普遍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即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各成矿阶段流体性质发生明显变化,早期—主成矿期流体主要为中温、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流体,并发生过强烈的相分离作用,成矿流体经历了初始不混溶→强烈不混溶→不混溶减弱的演化过程。流体相分离作用过程中CO2、H2S等挥发组分的大量逸出,导致热液体系物化条件的明显变化,进而破坏含金络合物的稳定性,使金元素及其化合物沉淀、析出。金矿化的强弱与流体相分离的程度直接相关,石英-黄铁矿阶段是本区成矿流体不混溶作用最强烈阶段,同时也是本区金元素沉淀成矿的主要阶段。成矿晚期随着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成矿流体演变为简单的低盐度NaCl-H2O体系,此时由于流体不混溶导致热液中金的大量沉淀而使晚阶段流体中金剩余量较少,金的沉淀、析出也已基本完成,因此该阶段成矿作用亦较弱。流体包裹体H-O、C-O同位素研究结果暗示流体来源于岩浆,通过对比胶东群地层、玲珑花岗岩及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含金性、S同位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测得金矿区内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28.5±1.9Ma~131.1±1.8Ma,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26~135Ma,略晚于玲珑花岗岩的150~160Ma。结合前人对成矿后脉岩119±7Ma的年龄,认为本区成矿年龄应在119~128Ma。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受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的岩石圈减薄环境下,胶东地区在燕山期发生了多期岩浆活动,与本区金成矿作用直接相关的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活动。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就位以后,受构造运动、变形的影响,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分异流体及富含地幔物质的成矿流体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析出金元素,形成金矿床。矿床形成时代为白垩纪。金矿床的产出部位、规模大小和矿石类型严格受断裂蚀变带的形态、规模、空间展布所控制。矿体的空间展布与断裂带基本一致。两条分支断裂沿NE—NNE方向延伸,沿其走向方向,矿体呈减弱→减小→尖灭的整体趋势。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突出表现在不同规模断裂的多级控矿特征,主干断裂控制着主要矿脉的产出及分布,次级断裂控制着次要矿脉的产出及分布,断裂规模与矿脉(体)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这种构造控矿规律直接导致矿化空间出现明显的分段富集现象,表现在矿体在矿脉中沿走向和倾向的分布并不是连续的、均匀的,而是存在无矿间隔,呈现尖灭再现的特点。研究区范围在区域1:200000水系沉积物金异常J13、J14高值区,区域重力场、磁场及激电异常中均显示该区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利用OPIS成矿预测模拟系统对九曲蒋家断裂带和破头青断裂带断面形态、金品位、米克吨值、矿体厚度和蚀变带厚度进行成矿指标趋势模拟可以发现,九曲蒋家断裂带NE端虽处于构造尖灭端,但构造带连续完整,未经后期破坏,其深部各成矿指标趋势模拟高值区套合关系较好,显示较好的成矿潜力,区内104号勘探线至112号勘探线之间,深度范围-800~-1200m,为本文预测靶区。破头青断裂带NE端同样处于构造尖灭端,但被滦家河断裂切割破坏,个别成矿指标趋势模拟虽在断裂带NE端有高值区出现,但彼此套合关系并不理想,该区域近年来的探矿工作也未发现有价值的找矿线索,综合分析认为,破头青断裂带NE端深部成矿潜力很小,不建议投入过多探矿工作。通过现有工程控制数据,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利用OPIS系统对阜山金矿207号脉、大磨曲家金矿302号脉和东风金矿171号脉分别进行深部矿体形态模拟,在各成矿指标高值重合部分定位预测靶区。
丁正江,孙丰月,刘福来,刘建辉,彭齐鸣,纪攀,李碧乐,张丕建[4](2015)在《胶东中生代动力学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文中提出胶东处于古特提斯和太平洋两大成矿域的结合部位,经历了强烈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和重要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生代各期岩浆活动背景、典型矿床成因类型的分析判别,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总结提出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主要受扬子板块、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并可划分为晚三叠世陆陆碰撞造山期,中侏罗世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转换、地壳增生期,早白垩世早期地壳增生向垮塌转换期,早白垩世中期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壳幔强烈作用期,早白垩世晚期陆缘弧俯冲作用期,和晚白垩世早期弧后岩石圈强烈伸展期六个演化阶段,分别对应着区域205Ma、160155Ma、135125Ma、125115Ma、115100Ma、10090Ma等六期主要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具有较为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大致包括6个矿床成矿系列,分为9个亚系列和16个矿床式。自西向东,可划分出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区内造山型金矿仍是找矿的重点,斑岩型有色金属矿床可望取得突破,中低温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应受到充分重视。
周国发[5](2009)在《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带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山东省招远市的玲珑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矿田内玲珑型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仅局部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控矿构造可分为两种类型,既压扭性和张扭性,前者控制着蚀变岩型矿体分布,后者则控制着含金石英脉型矿体分布。本文主要对矿田内两种类型构造蚀变岩带分布特征,矿化规律,形成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找矿预测。研究表明:矿田内构造蚀变岩带主要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带可划分为绢英岩带,钾化花岗岩带(包括强钾化花岗岩带和弱钾化花岗岩带)和未蚀变花岗岩带;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带亦可划分为绢英岩带,钾化花岗岩带(包括强钾化花岗岩带和弱钾化花岗岩带)和未蚀变花岗岩带。两者的差别在于所控制的矿体类型、蚀变规模和形成环境。控制石英脉型矿体的构造蚀变岩带规模较小,成矿时处于稳定和温度相对较低的氧化环境,化学组分以迁入为主,富集轻稀土元素;控制蚀变岩型矿体的构造蚀变岩带规模相对较大,形成时处于动荡和温度相对较高的还原环境,微量元素以迁入为主,富集重稀土元素。玲珑断裂带中钾长石蚀变年龄分布范围是69.47±0.9~110.3±1.0Ma,在成矿期间和成矿后都发生过强烈的运动,其中成矿期间的运动使后期热液再次叠加于早期品位较低的矿体上而形成工业矿体(如52号脉),成矿后的活动则是破坏早期形成的矿体,表现在西山和东山矿体的连续性在断裂带处被破坏。九曲矿区构造蚀变岩带蚀变年龄分布范围是90.35±0.88~99.49±1.01Ma,集中于90~100Ma,形成于玲珑金矿田大规模成矿的中晚期,三个蚀变岩分带均形成于同一期的成矿热液,且形成构造蚀变岩带时的成矿热液处于较低温阶段。构造蚀变岩带岩相填图法可把矿山地质中几米~十几米的就矿找矿标志尺度发展到矿田级中尺度的大范围找矿标志和远矿的找矿标志,通过玲珑矿田的填图效果证明该方法在找矿预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预测和已有探矿工程证明玲珑矿田深部还存在可观的资源量,找矿远景最大的区域是NE向构造矿化富集带深部,矿化深度至少达到-1500米;其次是NNE向构造矿化富集带深部,矿化深度至少达到-1200米;再次是NEE向构造矿化富集带深部。
田杰鹏[6](2020)在《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栖蓬福矿集区是胶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铜钼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陆陆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作用为本区的成岩成矿提供动力环境。本文采用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方法,对区内马家窑金矿、杜家崖金矿、香夼铜铅锌矿等典型矿床和侵入岩体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岩成矿年龄,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获得如下认识:研究区内金多金属矿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CO2的还原性质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金矿床成矿深度集中于3.5~8km。石英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以岩浆流体为主;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床,初始流体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水的混入。原位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幔源岩浆特征;而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铅同位素结果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属性;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铅的来源以上地壳和造山带为主。氦氩同位素结果显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地幔流体参与成矿比例最高,其次为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最低。采用黄铁矿等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碳酸盐矿物Sm-Nd同位素定年法,首次精确获得马家窑金矿、大柳行金矿、杨家夼金矿和香夼铜铅锌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 123.4±2.9Ma、117.6±0.1Ma、123.5±8.1Ma和 125.8±3.8Ma。本区内燕山期发育晚侏罗世(160~145Ma)、早白垩世早期(130~126Ma)、早白垩世晚期(118~ll0Ma)三期岩浆活动,并伴随三期大规模成矿事件。其中金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早期(123.5~117.6Ma)成矿。有色多金属矿床成矿可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的矽卡岩型钨钼矿(邢家山钨钼矿,158Ma);早白垩世早期的斑岩型铅锌矿(香夼铜铅锌矿,125.8Ma);早白垩世晚期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王家庄铜矿,116.1Ma)。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结果表明,自ll0Ma以来,研究区内中生代岩体剥蚀深度约3.27~3.52km,剥蚀深度远小于矿床的成矿深度,说明研究区内矿床形成之后得到较好保存,目前区内矿床开采深度普遍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刘亚剑[7](2008)在《山东省龙口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中朝准地台胶东地盾的胶北隆起区西北缘,着名的焦家金矿田和玲珑金矿田的北部。本文在充分搜集以往地质、物探、化探、矿产勘查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与金矿床的空间关联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研究区地层、侵入岩等地质单元的重力、航磁及地球化学场特征,对研究区内的构造特征、地质体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研究区内玲珑-焦家成矿带的控矿构造主要以北东或北北东向的脆性断裂构造为主;中生代交代重熔花岗岩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带内的金矿床大多分布在郭家岭侵入岩与玲珑侵入岩、侵入岩与太古代变质岩层的接触带或接触内带,控制了金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通过对找矿标志的归纳总结,建立了找矿模型,根据模型对研究区进行统计单元圈定。通过找矿模型的转换,建立了综合信息定位、定量评价模型。对统计单元的大比例尺综合信息找矿靶区进行定位预测和资源量定量预测,确定龙口地区胶北隆起带内金矿找矿的重点预测单元11处,研究区估算预测单元金矿资源总量106.97吨,同时指出15、16、19、20号预测单元为中型及其以上级别金矿最具有资源量潜力的单元;9、17、21、28、35号等预测单元为找寻小型及以上级别金矿最具有资源量潜力的单元;8、18、27号等预测单元为寻找金矿点及其以上级别最具有资源潜力的单元。提出对重点预测单元的工作部署建议。研究成果对龙口地区金矿勘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今后的金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述平[8](2009)在《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文中认为胶东以约0.3%的国土面积占有中国约25%的黄金储量,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和黄金产区,该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架和一系列岩浆岩。近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深入贯彻“理论先导、攻深找盲、瞄准大带、重点突破”的找矿思路,金矿床研究和普查找矿不断取得突破。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多侧重于矿床尺度的观测和分析,对整个成矿带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进而构建各类金矿类型及深部矿体勘查模型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勘查实践证明,找矿的成功率越来越依赖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开展,而在信息集成基础上建立勘查模型指导找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收集、消化前人研究成果和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和本职勘查工作,开展金矿调查研究,系统采集各种岩石和矿石样品,开展大量的测试分析工作,总结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招平带成矿系统各要素,解剖典型金矿床,总结控矿规律,建立勘查模型,开展成矿预测。论文总结了招平断裂带分段地质特征、构造控矿型式、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成矿模式,金矿带产出石英脉型(玲珑式)、蚀变岩型(焦家式)及过渡型(灵山沟式)三种金矿类型,具有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自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花岗质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岩石的破碎程度逐渐降低(碎粒岩到碎裂岩),矿化逐渐减弱(浸染状、密集网脉状到稀疏脉状矿化),蚀变分带明显(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硅化到钾化带)。断裂带多期叠加成矿作用明显,至少有金成矿期和银多金属成矿期两期成矿作用复合,两期成矿的成矿元素不同,金成矿期划分4个成矿阶段,银多金属成矿期划分3个成矿阶段。根据断裂带微量元素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估算了断裂带资源潜力。在多元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构建了招平断裂带六类勘查模型:矿床(体)综合预测模型、矿床(体)定位综合预测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焦家式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玲珑式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开展了成矿预测,圈定成矿预测区11处,经工程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找矿效果。
何昌成[9](2018)在《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成矿构造解析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黄金资源生产基地,玲珑金矿是胶东开采历史最长,深部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年产黄金10多万两的大型金矿区。前人对玲珑金矿田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胶东金矿区域成矿模式还有很大的争议,本论文选择“玲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成矿构造解析与预测”为题,开展玲珑矿田断裂蚀变岩带成矿的研究,对于矿区深部外围找矿乃至胶东金矿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依托“玲珑矿田东部断裂蚀变成矿体系三维研究与深部预测”与“玲珑矿田48、50号脉综合地质研究与深部成矿预测”等项目,开展玲珑型花岗岩、栾家河型花岗岩、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变形构造和矿田断裂蚀变岩相带填图,研究花岗岩隆起特征、成矿期构造应力演化及蚀变岩相带分布规律,完成大量室内外工作,按时提交了论文,并获得以下认识:1、初步建立玲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模式:开展三类花岗岩典型地区构造填图,揭示了岩浆多期核隆起特征。结合矿床与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控矿断裂带的形态学、运动学的时空关系,分析了玲珑矿田岩浆核杂岩体核部的挤压隆起→拆离成矿的构造演化过程。2、通过构造蚀变岩相带空间填图,揭示了断裂蚀变岩相带的三维展布规律:矿区、矿段和矿体层面的构造岩相测量工作表明,矿田内断裂蚀变带宽度可达到2.5km范围;矿田深部蚀变岩相带分布规律,揭示大开头与九曲矿段具有不同构造控矿特征;结合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及蚀变岩相规律,总结了断裂蚀变岩相成矿标志,建立了深部矿化蚀变边界限的多层次预测模型。3、开展成岩、成矿及剥蚀深度的研究,预测了深部成矿前景:通过石英变形颗粒统计,获得绢英岩化带和强钾化碎裂岩带a/c轴平均比值为2.353和2.729;使用石英位错密度法进行古差应力计算,ac面差应力平均值为352.4×105Pa和381.2×105Pa。总之,玲珑岩体成岩深度3.858.13km,成矿深度在2.43km,剥蚀深度在2.63.1km,结合科拉深钻热液矿化深度可达-9.2km的数据,推测玲珑矿田深部仍然保留成矿空间约为6km。
张丕建,宋明春,刘殿浩,丁正江,胡培强,杨国福,王海波[10](2015)在《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文中指出玲珑金矿田171号脉赋存于招平断裂北段破头青断裂中,在其深部探明金资源储量150余吨,确定其为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了揭示构造与成矿、深部矿与浅部矿、石英脉型矿与蚀变岩型矿等的关系,为深部找矿提供典型实例和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大量矿区地质勘探、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剖析了矿床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规律。171号金矿脉深部共有7个金矿体,均为盲矿体。其中,1711号主矿体埋深1201700m,呈似层状、大脉状分布,沿走向及倾向显舒缓波状。矿体总体走向60°,倾向SE,倾角36.543.5°。矿体长2500m,斜深5103100 m,平均厚度4.23 m,平均金品位2.71×10-6,矿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型(蚀变岩型)。矿脉和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构造、蚀变分带具有一致性。由控矿断裂的主裂面至远离主裂面,构造变形强度由强变弱,蚀变强度和矿化强度也由强变弱。招平断裂是一条切割早期韧性剪切带的脆性断裂,总体呈舒缓波状展布,大部分地段发育于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之间,断裂上盘脆性变形较弱,下盘脆性变形带宽大,是沿不同时代地质体之间发育的左行铲式正断层,类似于拆离断层,是胶东白垩纪伸展构造的组成部分。玲珑金矿田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产地,但大型金矿床多为赋存于断裂构造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与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同一构造系统中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物;一般在主断裂中赋存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主断裂下盘的次级张裂隙中产出石英脉型金矿床。胶东以正断层为主的伸展构造系统为大规模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蚀变分带和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关系是金矿找矿的重要标志。
二、山东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预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2)山东玲珑金矿构造解析与控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区位置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胶东半岛金矿研究现状 |
1.3.2 玲珑金矿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矿产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岩浆岩 |
3.1.3 构造 |
3.1.4 脉岩 |
3.2 矿脉特征 |
3.2.1 脉群特征 |
3.2.2 矿脉垂向分带特征 |
3.2.3 矿脉品位、厚度与矿化关系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矿物组成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3.4.1 蚀变类型 |
3.4.2 蚀变矿物 |
3.4.3 蚀变分带 |
3.5 矿化阶段划分 |
3.6 成岩成矿年龄 |
4 控矿构造 |
4.1 构造类型 |
4.1.1 压扭性构造 |
4.1.2 张扭性构造 |
4.2 节理统计 |
4.3 构造分期与配套 |
4.3.1 构造分期 |
4.3.2 构造配套 |
4.3.3 构造应力场演化 |
4.4 构造控矿规律 |
4.4.1 构造形式对矿脉的控制 |
4.4.2 近等间距分布 |
4.4.3 多级构造控矿 |
5 成矿深度测算 |
5.1 成矿深度研究现状 |
5.2 剥蚀深度研究现状 |
5.3 构造校正测算 |
5.3.1 野外工作方法 |
5.3.2 岩石应变测量 |
5.3.3 古构造应力场测算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山东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及范围 |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依托项目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2 大磨曲家金矿床 |
3.3 阜山金矿床 |
3.4 九曲金矿 |
3.5 水旺庄金矿床 |
3.6 东风金矿床 |
3.7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
4.1 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 成矿流体演化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4.4 成矿物质来源 |
4.5 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
4.6 成矿时代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4.7 成矿动力学背景及矿床成因 |
4.8 成矿模式 |
第5章 成矿规律及矿床勘查模型 |
5.1 成矿规律 |
5.2 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第6章 成矿预测研究 |
6.1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
6.2 预测方法—OPIS 控矿断裂模拟找矿预测系统 |
6.3 主成矿断裂带成矿远景评价 |
6.4 典型矿床主要矿脉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破头青断裂带 OPIS 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胶东中生代动力学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
2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 1前人研究基础 |
2. 1. 1关于胶东地区动力学演化过程 |
2. 1. 2关于中生代岩浆活动构造背景 |
2. 1. 3关于太平洋板块演化与胶东成岩成矿 |
2. 2胶东中生代6期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过程 |
( 1) 陆陆碰撞造山期 |
( 2) 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转换、地壳增生期 |
( 3) 地壳增生向垮塌转换期 |
( 4) 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壳幔强烈作用期 |
( 5) 陆缘弧俯冲作用期 |
( 6) 弧后岩石圈强烈伸展期 |
3胶东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3. 1胶东地区中生代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
3. 2胶东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系列划分 |
3. 2. 1印支晚期后碰撞造山背景下的与碱性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金属成矿系列( S1) |
3. 2. 2燕山早期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背景下与地壳重熔岩浆活动有关的有色金属矿成矿系列( S2) |
3. 2. 3燕山晚期洋壳俯冲挤压向伸展转换背景下与壳幔混熔岩浆活动有关的有色金属矿成矿系列( S3) |
3. 2. 3. 1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亚系列( S3. 3) |
3. 2. 3. 2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多金属矿成矿亚系列( S3. 4) |
3. 2. 4燕山晚期岩石圈剧烈垮塌背景下与幔源流体活动的贵金属矿成矿系列( S4) |
3. 2. 4. 1造山型金矿成矿亚系列( S4. 5) |
3. 2. 4. 2中低温热液脉型金成矿亚系列( S4. 6) |
3. 2. 5燕山晚期大陆弧背景下与壳幔混熔岩浆活动有关的有色金属矿成矿系列( S5) |
3. 2. 6燕山晚期洋中脊俯冲消亡岩石圈强烈伸展背景下与壳幔混熔岩浆活动有关的的贵金属有色金属矿成矿系列( S6) |
3. 2. 6. 1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铅锌银金多金属矿成矿亚系列( S6. 8) |
3. 2. 6. 2 ( 类) 卡林型金矿成矿亚系列( S6. 9) |
4矿床成矿规律 |
4. 1时间分布规律 |
4. 2空间分布规律 |
4. 2. 1总体受两大类成矿系统控制,成带成片分布 |
4. 2. 2大型构造控制着大型、超大型矿床 |
4. 2. 3矿床分布受近EW向和NE-NNE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 |
4. 2. 4矿化作用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及共生规律不同尺度上均有表现: |
4. 2. 5矿体的定位受应力引张部位控制 |
5找矿前景及方向 |
5. 1胶东西部两条成矿带 |
5. 2栖蓬福成矿区 |
5. 3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区 |
5. 4牟乳成矿带 |
5. 5文威成矿带 |
5. 6荣成成矿区 |
6结论 |
(5)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带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范围 |
1.2 前人工作成果 |
1.2.1 矿田构造 |
1.2.2 成矿流体 |
1.2.3 地球化学 |
1.2.4 成矿年龄 |
1.2.5 构造变形岩相及构造蚀变带 |
1.2.6 成矿深度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1.8 完成工作量 |
1.9 研究意义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矿产 |
3 玲珑-焦家式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石结构构造及成矿阶段 |
3.1.2 矿石矿物组成及矿化组合 |
3.1.3 矿石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
3.2 控矿构造特征 |
3.3 成矿深度 |
3.4 成岩成矿年龄 |
3.4.1 成岩年龄 |
3.4.2 成矿年龄 |
4 玲珑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带分布特征 |
4.1 构造蚀变岩相形迹概念 |
4.2 构造蚀变岩带分布特点 |
4.2.1 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带分布特征 |
4.2.2 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带分布特征 |
4.2.3 构造蚀变岩带分布与矿体类型分布特征 |
5 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构造蚀变岩带填图方法分析 |
5.1.1 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相带填图 |
5.1.2 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相带填图 |
5.2 构造蚀变岩带填图与成矿规律分析 |
5.2.1 玲珑断裂带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成矿规律分析 |
5.2.2 九曲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成矿规律分析 |
5.3 构造蚀变岩带形成年龄分析 |
5.3.1 样品分选 |
5.3.2 基本原理 |
5.3.3 实验方法和过程 |
5.3.4 测试结果分析 |
6 构造蚀变岩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构造蚀变岩带主要类型及其控矿形式 |
6.1.1 主要类型 |
6.1.2 控矿形式 |
6.2 构造蚀变岩带岩石化学成分与金矿化相关性分析 |
6.2.1 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带 |
6.2.2 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带 |
6.2.3 两种类型构造蚀变岩带与金矿化的相关性对比研究 |
6.3 蚀变岩带构造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分析 |
6.3.1 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带构造地球化学演化分析 |
6.3.2 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带构造地球化学演化分析 |
6.3.3 两种类型构造蚀变岩带地球化学演化对比研究 |
6.4 蚀变岩带微量元素分布和演化过程分析 |
6.4.1 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带微量元素分布与演化 |
6.4.2 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带微量元素分布与演化 |
6.4.3 两种类型构造蚀变岩带微量元素演化对比研究 |
6.5 蚀变岩带稀土元素分布和演化过程分析 |
6.5.1 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带稀土元素分布与演化 |
6.5.2 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相带稀土元素分布与演化 |
6.5.3 两种类型构造蚀变岩带稀土元素演化对比研究 |
7 找矿预测和工程验证 |
7.1 玲珑断裂深部找矿预测及靶区验证 |
7.1.1 玲珑断裂深部找矿预测 |
7.1.2 靶区验证 |
7.2 九曲矿区采空区深部找矿预测及靶区验证 |
7.2.1 九曲矿区采空深部找矿预测 |
7.2.2 靶区验证 |
7.3 矿田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 |
7.3.1 矿田深部预测 |
7.3.2 矿田外围预测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说明 |
个人简介 |
(6)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基础地质 |
1.2.2 物化探工作 |
1.2.3 矿产勘查工作 |
1.2.4 以往科研工作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岩浆活动 |
1.3.2 矿床地质特征 |
1.3.3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
1.3.4 成矿时代 |
1.3.5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后变化保存及成矿预测 |
1.4 技术路线 |
1.4.1 资料系统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观测 |
1.4.3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4.4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
1.4.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6 H-O-S-Pb-He-Ar同位素测试 |
1.4.7 年代学测试 |
1.4.8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
1.4.9 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1.5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地层 |
2.1.2 古元古界地层 |
2.1.3 新元古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韧性剪切带 |
2.2.3 脆性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中新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3.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3.1.2 区域磁场特征 |
3.1.3 重磁异常与矿化的关系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4.1.1 马家窑金矿 |
4.1.2 西陡崖金矿 |
4.1.3 大柳行金矿 |
4.1.4 笏山金矿 |
4.1.5 王家庄铜矿 |
4.2 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 |
4.2.1 杜家崖金矿 |
4.3 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3.1 邢家山钨钼矿 |
4.3.2 香夼铜铅锌矿 |
5. 区域成矿作用 |
5.1 成矿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5.1.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2 H-O同位素组成 |
5.1.3 原位S同位素 |
5.1.4 Pb同位素 |
5.1.5 He-Ar同位素 |
5.2 成矿时代研究 |
5.2.1 Rb-Sr同位素年代学 |
5.2.2 Sm-Nd同位素年代学 |
5.2.3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5.2.4 讨论 |
5.3 区域控矿因素 |
5.3.1 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成矿 |
5.3.2 中生代花岗岩与成矿 |
5.3.3 构造与成矿 |
5.3.4 围岩蚀变与成矿 |
5.4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1 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2 上叠构造演化与成矿 |
5.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5.5.1 实验方法 |
5.5.2 热年代学结果 |
5.5.3 磷灰石热史模拟分析 |
5.6 成矿预测 |
5.6.1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
5.6.2 最小预测区的圈定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7)山东省龙口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一节 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区以往工作概况 |
第三节 本次研究主要内容及工作概述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本次预测工作概述 |
第一章 综合信息矿产资源 |
第一节 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的基本理论 |
一、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数学转换 |
三、综合信息矿产资源定量评价 |
四、成果表达 |
第二节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系统方法 |
第三节 综合信息大比例尺成矿预测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地层 |
一、晚太古代地层 |
二、元古代地层 |
三、中生代地层 |
四、新生代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一、大地构造位置及基本构造格架 |
二、褶皱构造 |
三、韧性变形构造 |
四、脆性断裂构造 |
五、断陷盆地 |
第三节 侵入岩 |
一、五台—阜平期侵入岩 |
二、吕梁期侵入岩 |
三、震旦期侵入岩 |
四、印支期侵入岩 |
五、燕山期侵入岩 |
六、玲珑—招风顶脉岩带 |
七、巨山—龙门口脉岩带 |
第四节 矿产 |
第三章 地球物理场特征及解解译 |
第一节 岩石地球物理特征 |
一、岩石密度特征 |
二、岩石磁性特征 |
第二节 地球物理场特征 |
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航磁场区概述 |
三、重力场区概述 |
四、重点地段重磁场概述 |
第三节 重磁场数据处理结果解译 |
一、构造解译 |
二、磁性体解译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解译 |
第一节 地球化学场特征 |
一、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二、研究区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二节 地球化学参数 |
一、地球化学参数 |
二、衬度、富集系数、浓集系数 |
第三节 地球化学异常场特征 |
一、异常规模 |
二、组合异常场强度及浓集中心 |
三、异常分带及轴向特征 |
第五章 典型矿床研究 |
第一节 焦家新城矿田赋存的矿床 |
一、焦家新城金矿田 |
二、焦家金矿床 |
三、新城金矿床 |
第二节 招平断裂带赋存的矿床 |
一、玲珑金矿田 |
二、玲珑石英脉型金矿床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一节 成矿与地层特征分析 |
一、地层含矿性分析 |
二、矿源分析 |
第二节 成矿与侵入岩特征分析 |
一、侵入岩区金矿分布 |
二、侵入岩成矿期 |
第三节 成矿与构造特征分析 |
一、玲珑矿田北东段 |
二、焦家矿田北东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找矿模型研究 |
第一节 地质找矿模型 |
第二节 地球物理模型 |
第三节 地球化学模型 |
第四节 统计单元的划分 |
一、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
二、研究区统计单元划分 |
第八章 找矿模型转换 |
第一节 变量的提取 |
第二节 变量的选择 |
一、地质变量选择 |
二、地球化学变量选择 |
三、地球物理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变量的赋值 |
第四节 变量的优化 |
第九章 定位及定量预测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定位预测 |
一、定位预测模型 |
二、定位预测 |
三、模型验证 |
第二节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
一、定量预测方法原理 |
二、已知单元定量预测研究 |
三、模型检验 |
四、资源量估算 |
第三节 预测单元综合评价 |
第四节 定位定量预测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次金矿成矿预测研究的认识 |
第二节 龙口地区金矿找矿工作建议 |
一、工作建议 |
二、技术工作方法 |
第三节 龙口地区金矿成矿预测探讨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8)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与勘查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勘查进展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5.1 野外地质调查及资料收集 |
1.5.2 室内测试分析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1.1 EW 向构造带 |
2.1.2 NNE-NE 向断裂构造 |
2.1.3 NW 向断裂构造 |
2.2 岩浆岩 |
2.2.1 岩浆活动 |
2.2.2 岩浆活动与金矿的关系 |
2.3 地层 |
2.3.1 地层层序 |
2.3.2 胶东岩群金的丰度 |
2.3.3 金矿成矿物质来源 |
3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3.1 几何形态及分段特征 |
3.1.1 地貌特征 |
3.1.2 地质表现 |
3.1.3 分段特征 |
3.2 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演化历史 |
3.2.1 运动学特征 |
3.2.2 构造演化历史 |
3.3 构造控矿型式 |
3.3.1 构造分级 |
3.3.2 构造型式 |
3.4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 |
3.4.1 断裂带分带 |
3.4.2 主断裂分带 |
4 金矿床地质特征 |
4.1 金矿类型 |
4.1.1 蚀变岩型 |
4.1.2 石英脉型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玲珑金矿 |
4.2.2 大磨曲家金矿 |
4.2.3 台上金矿 |
4.2.4 大尹格庄金矿 |
4.2.5 夏甸金矿 |
4.2.6 山后金矿 |
4.2.7 旧店金矿田 |
4.3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4.3.1 矿床展布特点 |
4.3.2 断裂构造控矿特征 |
4.3.3 成矿规律 |
4.3.4 找矿标志 |
4.4 成矿模式 |
4.4.1 成矿演化 |
4.4.2 成矿模式 |
4.5 招平断裂带多期成矿作用探讨 |
4.5.1 叠加成矿作用概述 |
4.5.2 叠加成矿作用分析 |
4.5.3 叠加成矿作用与复合成矿系统 |
4.5.4 成矿阶段划分 |
5 地球物理特征 |
5.1 区域重力与磁场特征 |
5.1.1 重力 |
5.1.2 磁场 |
5.1.3 矿产分布与区域物理场的关系 |
5.2 金矿带地球物理特征 |
5.2.1 物性参数特征 |
5.2.2 地球物理场特征 |
5.3 矿区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5.3.1 招远城北-夏甸区段物探激电异常 |
5.3.2 大磨曲家矿区激电异常 |
5.3.3 前花园矿区激电异常 |
5.3.4 山后矿区物探异常 |
6 地球化学特征 |
6.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6.2 金矿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
6.2.1 异常统计特征 |
6.2.2 异常分布特征 |
6.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1 大磨曲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3.2 前花园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6.3.3 大尹格庄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6.3.4 夏甸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6.3.5 山后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7 金矿带勘查模型及成矿预测 |
7.1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勘查模型 |
7.1.1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综合预测模型 |
7.1.2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勘查模型 |
7.1.3 石英脉型金矿勘查模型 |
7.1.4 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模型 |
7.2 资源潜力分析及找矿方向 |
7.2.1 金矿资源状况 |
7.2.2 资源潜力分析 |
7.2.3 资源潜力估算 |
7.2.4 找矿方向 |
7.3 成矿预测 |
7.3.1 空白区找矿靶区 |
7.3.2 已知矿床找矿靶区 |
7.4 成矿预测区最新勘查进展 |
7.4.1 大磨曲家金矿 |
7.4.2 前花园矿区 |
7.4.3 山后金矿 |
7.4.4 大尹格庄金矿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成矿构造解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 阶段性成果与认识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3 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地质特征 |
3.1 胶东岩浆核杂岩的概念 |
3.2 胶西北岩浆核杂岩分布 |
3.3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3.4 玲珑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特征 |
3.4.1 玲珑金矿田地质背景 |
3.4.2 玲珑“岩浆核杂岩”岩浆核地质特征 |
3.4.3 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带特征 |
3.5 成矿物质来源 |
3.6 玲珑金矿田成矿模式 |
4 玲珑金矿田蚀变带控矿构造解析 |
4.1 矿田断裂构造特征 |
4.2 玲珑金矿田节理构造解析 |
4.2.1 节理的优选方位及其展布特征 |
4.2.2 共轭节理及应力场分布 |
4.3 成矿期构造应力分期 |
4.4 岩石应变测量 |
4.5 古构造差应力测算 |
4.6 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演化特征 |
5 玲珑金矿田东部构造变形岩相控矿特征 |
5.1 构造蚀变分带特征 |
5.1.1 蚀变岩类型 |
5.1.2 构造蚀变分带 |
5.2 断裂带蚀变岩相实测剖面地质特征 |
5.3 玲珑金矿田东部构造蚀变岩分布 |
5.4 构造蚀变岩分带剖面实测 |
5.5 深部平面构造蚀变岩分带特征 |
5.6 大开头矿床构造蚀变带成矿流体地质特征 |
5.6.1 流体包裹体的类型 |
5.6.2 均一温度 |
5.6.3 盐度 |
5.6.4 流体密度 |
5.7 矿田成岩、成矿及剥蚀深度研究 |
5.7.1 成岩深度 |
5.7.2 剥蚀深度 |
5.7.3 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
5.8 175 号支深部预测 |
5.8.1 玲珑金矿田深部矿体展布特征 |
5.8.2 玲珑金矿田多级断裂蚀变岩相成矿标志 |
5.8.3 成矿预测 |
6 主要成果及进展 |
6.1 主要认识及进展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山东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预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
- [2]山东玲珑金矿构造解析与控矿规律研究[D]. 王一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3]山东胶东地区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万多. 吉林大学, 2014(10)
- [4]胶东中生代动力学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J]. 丁正江,孙丰月,刘福来,刘建辉,彭齐鸣,纪攀,李碧乐,张丕建. 岩石学报, 2015(10)
- [5]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带及找矿预测研究[D]. 周国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6]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D]. 田杰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山东省龙口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D]. 刘亚剑. 吉林大学, 2008(11)
- [8]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D]. 徐述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7)
- [9]玲珑金矿田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成矿构造解析与预测[D]. 何昌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J]. 张丕建,宋明春,刘殿浩,丁正江,胡培强,杨国福,王海波. 矿床地质,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