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alogenonitrobenzenes by Electrogenerated O_2- on Carbon Gas-diffusion-electrode(论文文献综述)
申妍铭[1](2021)在《功能化有机聚合物界面可控生长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表界面利用“自下而上”策略是构筑功能性材料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以功能化有机小分子单体(如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2,1,3-苯并噻二唑(BT)和苝)作为砌块分子,在SiO2纳米球和导电玻璃表面可控生长多孔有机聚合物和有机半导体薄膜,通过调控砌块分子在SiO2纳米球表面自组装条件,合成尺寸均匀、具有中空壳层结构且含有大量催化活性位点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将上述材料作为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性能;通过调控氧化电位和沉积时间,在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厚度可控、具有光电活性的聚(苝羧酸)薄膜(PPCA),研究了其光电转换性能和光电催化苯甲醛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如下两个方向:(1)以SiO2纳米球为模板,以四(4-乙炔基苯)甲烷、1,3,5-(三乙炔基)苯、1,3,5-三(4-乙炔苯基)苯为芳香炔类分子,以2,5-二溴-N-(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苯甲酰胺(2,5-二溴-TEMPO)和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4,7-二溴-BT)为芳香卤代烃砌块分子,通过Sonagashira偶联反应,在SiO2纳米球模板表面自下而上生长TEMPO和苯并噻二唑功能化多孔有机材料(PAF-TEMPO@SiO2、CMP-TEMPO@SiO2、CMP-BT@SiO2);利用低浓度HF水溶液刻蚀SiO2纳米球,获得中空壳层结构的TEMPO和苯并噻二唑功能化多孔有机材料(HPAF-TEMPO、HCMP-TEMPO和HCMP-BT)。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量分析(TGA)、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以及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技术对上述多孔有机材料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HPAF-TEMPO催化氧化各种醇性能;相比于非中空PAF-TEMPO和CMP-TEMPO微球,HPAF-TEMPO和HCMP-TEMPO独特的中空纳米壳层结构有利于底物和产物的扩散,同时又增大了可与底物接触的内表面积,因此,HPAF-TEMPO和HCMP-TEMPO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该效应在催化氧化大尺寸醇类分子时表现更加明显。研究了HCMP-3-BT室温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转化为甲基苯基亚砜性能,相比于非中空CMP-3-BT,HCMP-3-BT独特的空心纳米结构有利于反应物扩散且内部空腔有利于光多次反射,因此催化性能更为优异。上述研究结果为制备高性能、中空纳米壳层结构催化剂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利用水溶性3,4,9,10-苝四羧酸钾盐(K4PTC)为原料,在氧化铟锡镀膜(ITO)导电玻璃界面制备出聚(苝羧酸)薄膜(PPCA),研究了氧化电位、电流、沉积时间等条件对PPCA薄膜厚度和形貌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PCA薄膜组成和结构特征,提出了3,4,9,10-苝四羧酸钾盐电化学氧化(部分)脱羧形成自由基以及自由基间聚合反应的生长机理。通过瞬态光电流响应实验研究了PPCA薄膜的光电响应性能,得益于H-聚集型堆积模式,PPCA具有优异的光电响应性能;将PPCA薄膜作为工作电极、Pt作为对电极,Ag/Ag Cl作为参比电极,以TEMPO自由基作为氧化还原媒介,在弱碱性乙腈溶液中,研究了上述三电极体系对苯甲醇的可见光催化氧化性能。
周圣阳[2](2021)在《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孔有机聚合物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连续的纳米孔道和易调节的理化性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储氢、选择性吸附及分离、电化学能源转化及场效应晶体管栅极材料等领域。而且在膜技术领域中,这些纳米通道的特征可以满足下一代功能膜中对精确微结构的要求,将微孔聚合物作为膜材料也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然而,多数的微孔有机聚合物要么难以通过溶液或熔融法加工成膜,要么加工后膜内微孔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这些问题限制了微孔有机聚合物在膜技术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以拓展微孔有机聚合物成膜方法为目标,通过分子设计和合成方法学探索,制备新型的功能化微孔聚合物,并优化制膜流程从而将微孔聚合物膜应用于分离膜及离子传输膜领域。具体内容如下:1、固有微孔聚合物PIM-1是一种可溶液加工的微孔聚合物,然而PIM-1在有机溶剂及塑性气体中易于溶胀,导致膜的分离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PIM-1中的氰基基团转化为酰氯基团,制备了酰氯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合物(PIM-COCl)。然后,将PIM-COCl涂覆在表面胺化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上,通过界面交联反应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有机溶剂纳滤膜。界面交联反应可适当调控膜的厚度、提高膜的耐溶剂性能。当PIM-COCl溶液的浓度为0.1Owt%时,复合膜的乙醇通量为5.2 Lm-2 h-1 bar1,对染料结晶紫的截留率达到94%。在14天的长期运行中,该膜展现了良好的性能稳定性。2、依据超酸催化氰基的三聚成环反应,将含氰基的PIM-1聚合物薄膜浸泡在三氟甲磺酸/乙酸溶液中,在溶胀和交联的双重作用下,PIM-1分子链中的氰基环化反应,使聚合物形成重排为一种“宽腔窄颈”的结构。XRD,SAXS及PAL的结果表明,随着超酸含量的增加、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宽腔”的孔径会逐渐增大,但“窄颈”的尺寸却逐渐减小。交联微孔膜3-SCPIM-6/24与初始的PIM-1膜相比,CO2/N2和CO2/CH4气体对的渗透选择性分别从21.4和16.0上升至58.1和40.9,同时CO2通量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3、通过富电子芳香化合物和苯甲醛的傅克羟烷基化反应,开发一类可官能化的PIMs。这类PIMs的合成要素包括:1)富电子芳香化合物需要具备扭曲刚性的化学结构且苯环上有两个活性位点;2)含吸电子取代基的苯甲醛衍生物可发生该类傅克羟烷基化反应;3)邻位取代的苯甲醛衍生物聚合活性较弱。吸电性的取代基的数量及分布将会影响分子链的旋转自由度进而调控聚合物的BET表面积。以三种PIM-3F为例,低旋转自由度的PIM-3Fc的BET表面积(1189 m2 g-1)远高于高旋转自由度的PIM-3Fa和PIM-3Fb的BET 比表面积(685 m2 g-1和472 m2 g-1)。4、研究建立了采用醛基取代的含氮杂环类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制备碱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与路线。揭示了含氮杂环醛参与傅克羟烷基化聚合反应规律:1)含氮杂环醛的碱性越强,则聚合速率越快,可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2)含氮杂环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共振结构越稳定,则聚合程度越高。其中,咪唑基固有微孔聚合物可与磷酸掺杂形成高温质子交换膜。与商业化聚苯并咪唑(PBI)膜相比,咪唑聚苯撑离子交换膜显示了高磷酸掺杂率、低体积溶胀率和高质子传导率。这些主要源于该聚合物的微孔特征,微孔结构能够提供连续的磷酸通道以促进质子在磷酸氢键网络上的传输。5、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结晶的多孔材料,具有有序的纳米孔道结构,但是难溶难熔的特性限制COFs的加工。我们利用离子型COF骨架与DMSO/H2O混合溶剂间的溶剂化作用,首次制备稳定、高浓度且澄清的离子型COF溶胶,使离子型COFs具有溶液加工能力并可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成膜,膜的结晶度可通过溶剂配比调控。而且在制膜过程中发现了在特定溶剂比例下,无定型COF纳米离子向结晶COF纳米片转变的行为,并证明了 COF纳米片膜具有比网络状COF膜更好的质子传输效率。本工作通过功能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及固有微孔聚合物在膜应用环境中微孔结构稳定方法的设计,进一步增强固有微孔聚合物与膜技术的结合应用;除此之外还开创性地开发了结晶性的共价有机框架的稳定溶胶的制备,从而增强其溶液加工能力。微孔聚合物与膜技术的结合为下一代膜技术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张敏[3](2020)在《SalenCo配合物催化不对称电羧化反应制备手性羧酸研究》文中提出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碳的最高氧化态,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二氧化碳是安全、简单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利用二氧化碳合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是绿色化学中的研究热点。鉴于二氧化碳结构的特殊性,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羧酸化合物的研究由来已久,而二氧化碳的反应惰性往往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二氧化碳参与合成手性羧酸化合物的研究鲜有报道。手性羧酸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中,因此开发一种二氧化碳参与的合成手性羧酸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电化学有机合成是通过在反应中施加电压或电流,利用电子作为反应试剂实现化学反应,是一种可持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只需要控制电极电势就可以获得高活性的反应中间体,反应条件温和高效。手性金属络合物参与的二氧化碳不对称催化反应是获得手性羧酸化合物的重要途径,往往需要化学计量的还原试剂。将有机电化学合成与不对称催化相结合能避免氧化还原试剂的使用,是当前电化学有机合成的前沿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电化学驱动的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羧化反应合成手性2-芳基丙酸化合物。论文首先利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几种手性Salen金属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发现以Ag/AgI为参比电极时,手性双SalenCo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不对称催化潜力。接着研究了二氧化碳和反应底物1-氯-1-苯乙烷对(S,S)-SalenCo(II)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对反应中间体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观察到手性金属络合物[PhCH(CH3)SalenCo(II)]-的形成是实现不对称羧化反应的关键。在恒电流和恒电压条件下分别进行了1-氯-1-苯乙烷的不对称羧化反应,研究了手性催化剂结构、阴极材料、反应温度、电解电位和电流密度对反应产率和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在使用手性双SalenCo催化剂的最优条件下,2-苯基丙酸的ee值可达77%。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缺电子底物的电化学行为和不对称电羧化反应。羰基硫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含硫气体,本论文也设计构建了催化剂量碱促进的苯基炔腙与羰基硫的环化反应体系合成噻二嗪-2-酮类化合物。通过对碱、碱用量、溶剂等反应条件的考察,优化出最优反应条件:0.1当量的Cs2CO3为碱,CH3CN为溶剂,在60oC下反应12小时,噻二嗪-2-酮的产率最高可达77%。底物适应性考察发现富电子底物的产率显着高于缺电子底物。
邓凤霞[4](2019)在《三聚磷酸钠电芬顿体系氧化效能强化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电芬顿(electro-Fenton,EF)因以电能为驱动力,通过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原位产H2O2,继而诱发·OH产生,具有氧化效率高、绿色、可控等优势,成为高效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新技术。然而EF中阴极2电子ORR反应活性/选择性低,导致H2O2积累量有限。同时酸性工作条件(pH≈3)严重制约电芬顿技术氧化效能的提高及实际工程应用。本研究采用三聚磷酸钠(3-TPP)为电解质,利用植物基生物炭修饰泡沫镍制备BC@Ni-Foam阴极,建立以酚类和磺胺噻唑(STZ)为目标降解污染物的电芬顿体系,旨在实现电芬顿宽pH范围内工作、阴极高H2O2积累量,并解析电芬顿体系强化有机污染物降解效能及作用机制。在以3-TPP为电解质的电芬顿体系中,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苯酚降解率与影响因素(pH、Fe2+、电流)之间的多项式模型。经过方差验证该模型是有效、合理的。通过多项式函数模型推导及pH范围考察可知:3-TPP可将电芬顿最适pH从3左右提高至5.83。同时3-TPP的使用能够保证电芬顿体系在pH=3-8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氧化效能。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证实了:3-TPP拓宽电芬顿pH工作范围的机制是3-TPP含氧配合物与铁离子以“Fe-O”配位形成可溶解性Fe2+-3-TPP配合物,保证了pH=3-8时Fe2+以离子状态稳定存在于溶液中。以3-TPP为电解质的电芬顿体系对苯酚降解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2.01×10-1min-1)是传统Na2SO4电解质(pH=3,6.34×10-2 min-1)的3.17倍,证明了3-TPP能够强化电芬顿的氧化效能。氧化能力的提高得益于Fe2+-3-TPP配合物能够活化分子氧,遵循O2→O2·-→H2O2→·OH路径强化·OH产生。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电子自旋共振间接捕获法,证实了其他多聚磷酸配体,如四聚磷酸钠(4-TPP)、焦磷酸钠(2-PP)及Na3PO4遵循与3-TPP类似的机制。其产·OH的能力顺序如下:[4-TPP]>[3-TPP]>[2-PP]≈[Na3PO4]。以含氮生物质为多孔生物炭前驱体,采用两步低温热解法制备氮自掺杂、含氧官能团的生物炭,将其修饰到三维骨架泡沫镍(Ni-Foam)上,制备BC@Ni-Foam阴极。通过TGA-DSC、SEM-EDS、BET、XPS、RDE等手段表征可知:热解温度为500oC、700o C、900o C时,生物质比表面积分别为6.00 m2g-1、69.00 m2 g-1、71.40 m2 g-1。低温热解(500o C)更有利于生物炭表面含氧(–C=O、C–O–C)/氮官能团的保存及亲水性能的提高。在热解温度分别为500oC、700o C、900o C时,H2O2积累量为1154.42μmol L-1、1000.00μmol L-1、891.00μmol L-1。BC@Ni-Foam阴极H2O2积累量比Ni-Foam阴极提高了12.38倍,电流效率提高至70.41%,而原始Ni-Foam阴极电流效率仅为5.22%。生物炭引入Ni-Foam阴极强化H2O2积累的机制:其一,生物炭引入提高了BC@Ni-Foam阴极ORR反应活性,界面电荷传质阻力由原始的95.7Ω降低至7.18Ω;其二,低温热解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C=O、C–O–C)提高了阴极2电子ORR选择性,RDE实验验证了电压为-0.5 V时,其ORR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3;其三,当3-TPP与BC@Ni-Foam阴极联合使用时,3-TPP存在将BC@Ni-Foam阴极H2O2积累量提高了37%,因3-TPP能够抑制H2O2体相及电化学无效分解作用,使3-TPP兼具H2O2稳定剂作用。以3-TPP和BC@Ni-Foam阴极的电芬顿体系,对实际焦化废水的降解,其最优条件为:Fe/3-TPP=3/10、pH=6.80、电流=300 mA及Cl-=2745 mg L-1。在该优化条件下,焦化废水3 h内的矿化率可达81.28%,高于传统电芬顿体系(55%)。电芬顿降解焦化废水能耗为0.13 kWh(g TOC)-1。针对STZ降解研究可知,在电解3 h时,电芬顿体系可以实现STZ 100%的降解,6 h内矿化率高达90%。根据UPLC/MS/MS结果推测STZ降解的可能途径,STZ降解以羟基化为主,然后断裂S-N键,继而开环形成小分子有机酸及无机阴阳离子,直至完全矿化。通过海洋细菌V.fischeri发光率来评估STZ电芬顿降解过程毒性变化,表明STZ降解过程生物毒性先增加后降低。本研究通过3-TPP电解质的应用及BC@Ni-Foam阴极制备,为解决电芬顿体系pH工作范围窄、阴极H2O2积累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与借鉴。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开发了一种新技术。
段平洲[5](2019)在《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头孢类抗生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催化氧化技术(EO)因其装置简单,氧化能力强,环境友好等优势在降解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新型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结合了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性强和碳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处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领域具有应用前景。CNT具有独特的一维结构和物化性质,负载金属粒子表现出了良好的分散性,相较于传统的平面电极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然而,这种金属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在水力冲刷下稳定性差,作为阳极的碳材料容易被氧化造成碳素膨胀、剥落,因此该研究致力于制备寿命长,催化性高的CNT电极,以及耦合阴极电芬顿(Fenton)和硫酸根自由基(PS)催化降解水中头孢类抗生素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溶剂热法对碳纳米管进行金属修饰,将化学稳定性好的Ti02和Al2O3与催化活性高的Ce02和SnO2金属共同掺杂到碳纳米管上,制备了CeO2-Zr02/Ti02/CNT 电极和 Sn02-A1203/CNT 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方法对新型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分析表明其电催化活性有了明显提升。将改性电极应用于电催化降解水体中头孢他啶的研究表明,活性金属的掺杂对头孢他啶和TOC的去除率都有明显提升,同时Ti02和A1203的掺杂对碳材料电极的稳定性提升有着显着的作用,并得出了最佳的掺杂量和掺杂比例。在电催化过程中,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作为羟基自由基的捕捉剂,半定量分析了·OH的产生速率,发现Ce02和SnO2是产生·OH的最主要成分。将电催化氧化和芬顿工艺,硫酸根催化工艺进行耦合,使用Sn02-A1203/CNT阳极和CNT-PTFE作为阴极材料,对比了 EO-Fenton和EO-PS工艺,发现EO-PS虽然对头孢他啶表现出了高效的去除率,但EO-PS工艺(45.7%)矿化效率却远低于EO-Fenton(65.2%)。为了提高碳纳米材料对过硫酸根的催化性能,合成了一种具有Ni纳米颗粒封装(Ni@NCNT)且具有高质量N掺杂的复合碳纳米管材料,实验发现将Ni包裹在碳纳米管中可以有效防止有毒金属Ni的析出,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同时Ni和N修饰的碳纳米管对过硫酸盐有着高效的催化效果,使用新型的包裹Ni的掺氮碳纳米管(Ni@NCNT)并制备成阴极材料,对头孢氨苄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和硫酸根催化耦合的降解反应,发现对TOC 的降解效果实现了 EO(48%)+PS(9.2%)<EO-PS(70.1%),说明耦合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碳纳米管也可以作为形稳阳极(DSA)的中间层不仅能够提高电极表面的活性位点,同时防止碳材料暴露被氧化造成的破坏。在制备过程中对活性层掺杂稀土金属元素,制备了石墨/CNT-Ce/Pb02-Ce电极和Ti/CNT/Sn02-Sb-Er电极,利用SEM和XRD分析发现CNT中间层的引入使得电极表面的金属晶体具有更小的半径和更稳定的形貌,通过电化学分析得出CNT和稀土金属的掺杂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极的析氧电势和比表面积,分别得到了石墨/CNT-Ce/Pb02-Ce(2.3 V)和 Ti/CNT/Sn02-Sb-Er(2.2 V)。20小时的重复性使用说明CNT中间层的引入构建了层状的结构,改善的晶格形貌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 DSA电极的使用寿命。石墨/CNT-Ce/Pb02-Ce电极与电Fenton进行耦合,实现了 88.4%的TOC去除率,而电Fenton工艺进行4 h后TOC去除率为17.5%,EO可以实现74.4%的TOC去除率。该结果表明阴极产生H202被Fe2+催化产生·OH,加强了对头孢他啶的降解效果。研究发现电催化氧化工艺和电芬顿、硫酸根自由基催化进行耦合,都可以实现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使用Ti/CNT/Sn02-Sb-Er阳极和Ni@NCNT-PTFE阴极建立了电催化氧化+电芬顿+过硫酸盐催化(EO-Fenton-PS)的三重复合体系,对头孢噻吩分别实现了 EO(68.4%),EO-Fenton(88.4%),EO-PS(79.3),EO-Fenton-PS(98.1%)的 TOC 去除率,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得出Fe2+和PS浓度为1 mM,电流密度30 mA·cm-2时,对抗生素的降解效率最高,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使用HPLC-MS,GC-MS,IC等方法对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和头孢噻吩在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用费氏杆菌做指示剂研究了降解过程中的生物毒性变化,结果显示不充分的电催化降解易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随着电解的进行,生物毒性快速降低,说明电催化氧化的工艺可以有效破坏抗生素的毒性基团,减少对水生态的影响。
许丹丹[6](2018)在《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钴镍阴极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PPCPs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是近年来检出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检出率较高,对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电化学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并易于控制等优点,在水处理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电极材料是电催化技术的核心,对有机物降解和电极稳定性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电极表面的纳米粒子在制备过程中会出现分布不均匀或团聚等现象,直接影响催化电极的催化性能。因此,本论文基于石墨烯和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质,将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化学还原负载于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表面,克服了纳米颗粒分散性差的缺点,制备同时具有氧还原和加氢脱卤性能的催化阴极,研究其对卤代PPCPs的还原脱毒性能和氧化降解效率,系统探讨电催化的作用机理和反应机制。以制备高电催化性能的阴极催化剂为目的,通过表征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筛选出最佳的离子液体添加量和金属负载量,并探讨阴极催化剂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当离子液体与氧化石墨质量比为2:1时,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钴纳米颗粒(Co/IL-rGO)和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镍纳米颗粒(Ni/IL-rGO)的金属负载量为5%,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钴镍纳米颗粒(CoNi/IL-rGO)的双金属负载量分别为2.5%时,3种阴极催化剂金属纳米颗粒粒径分别为3.64、3.66 和 3.60 nm。Co/IL-rGO、Ni/IL-rGO 和 CoNi/IL-rGO 阴极催化剂的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氧还原电流值为0.07、0.06和0.51 mA。由于Co、Ni双金属的协同作用提高了 CoNi/IL-rGO阴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从氧还原和加氢脱卤性能方面对比了 Co/IL-rGO、Ni/IL-rGO、CoNi/IL-rGO和CoNi/rGO阴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Ni/IL-rGO阴极催化剂表现出了更高的氧还原活性,起始电位和峰电位分别为-0.15 V和-0.28 V,峰电流强度为-0.51 mA,峰电流值分别为 Co/IL-rGO、Ni/IL-rGO 和 CoNi/rGO 的 6.3、7.8 和6.1倍。催化剂的氧还原为二电子转移生成H202的过程,且产率大于80%。CoNi/IL-rGO阴极催化剂中的Co对氢气的吸附和贮存能力,以及Ni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提高了阴极催化剂的加氢脱卤性能。CoNi/IL-rGO阴极催化剂的内阻为7.5Ω,并且具有更慢的电流衰减速率,表明CoNi/IL-rGO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利用制备改性的CoNi/IL-rGO催化阴极对苄氯酚进行降解,研究了催化阴极对苄氯酚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动力学,分别从降解率、矿化度、脱氯率和活性物种浓度等方面对比了 CoNi/IL-rGO和CoNi/rGO两种催化体系,并探讨了苄氯酚的降解机理及毒性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苄氯酚降解最佳条件为:电流密度为68 mA/cm2、电解液浓度0.05 mol/L、pH值5.5以及苄氯酚初始浓度为20 mg/L。CoNi/IL-rGO催化阴极性能优于未添加离子液体的CoNi/rGO催化阴极,这是由于离子液体的添加增大了石墨烯的表面积,降低了纳米粒子的尺寸,从而提高催化活性表面区区域。共检测到苄氯酚降解过程中芳香族产物6种,羧酸类产物5种,提出苄氯酚的降解路径。苄氯酚降解120min后,阴阳极室均完成脱毒过程。为进一步证明CoNi/IL-rGO催化阴极的高活性,比较了 CoNi/IL-rGO与掺杂了贵金属的PdFe/rGO降解4-溴酚的性能,CoNi/IL-rGO催化阴极降解4-溴酚的去除率、矿化度和脱溴率分别为98.6%、94.2%和99.1%,均大于掺杂贵金属的PdFe/rGO催化阴极。说明CoNi/IL-rGO催化阴极能够替代掺杂贵金属的PdFe/rGO催化阴极用于4-溴酚的电化学降解,降低了电极成本,扩大其应用范围。动力学分析表明4-溴酚降解过程中芳香族产物的开环降解速率较快,为关键反应步骤。CoNi/IL-rGO催化阴极的高催化活性使苯醌、对苯二酚类高毒产物没有在溶液中积累,降低了阴极室毒性,达到了脱毒目的。
齐亚妮[7](2018)在《表面含氧基团诱导+聚合环化推动的氮掺杂炭载钯催化剂及其对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氯代苯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精细化学品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来源是氯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其中催化加氢还原法因其操作过程绿色高效、能耗低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氯代硝基苯加氢还原制备氯代苯胺的反应过程中极易发生氢解脱氯副反应,产生对设备和催化剂具有腐蚀性的脱氯副产物氯化氢。氮原子外层轨道上包含一对孤对电子,与碳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使得氮原子在掺杂到活性炭结构以后可以有效地调变载体和金属间的电子效应以实现对氢解脱氯副反应的抑制。但是,氮物种在抑制脱氯反应中起到的具体作用还未得到明确解释。本文采用硝酸、双氧水和草酸处理活性炭得到不同表面含氧基团,进一步通过与乙二胺缩合形成不同含氮基团,探究了表面含氧基团引导氮物种形成的机制,研究了不同氮物种形式对催化剂活性炭载体和金属之间电子分布的调变情况,并探讨了对氯硝基苯液相加氢选择性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成果:1)焙烧法微量掺氮(0.5 wt%)下,不同氮前驱体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分子含氮量越低(双氰胺>尿素≈乙二胺>丙氨酸)越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以丙氨酸为氮前驱体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以乙二胺为氮前驱体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氯抑制能力。2)钯前驱体与载体间的酸碱差异影响催化剂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尤其当负电的氯钯酸为钯前驱体负载在碱性载体上易发生活性组分流失,而以碱性钯氨络合离子为金属前驱体时,催化剂经还原后可以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最佳还原温度为250℃。3)热分解释放一氧化碳的含氧基团倾向于诱导形成较大比例的氨基基团,而热分解形成二氧化碳的含氧基团,倾向于转化形成吡咯型氮。值得注意的是,在吡咯氮为主导的CNx结构中,吡咯氮和相邻的C(碳)原子、钯原子构成了富电子状态的Pd(钯)活性位,电子由N(氮)原子转移到毗邻的C原子和Pd原子上。富电子活性位有利于富电子态活化氢(H-)的形成以及产物p-CAN的脱附,最终促成了对脱氯副反应的抑制。实现了p-CAN最佳选择性为99.90%的同时也展现出很好的重复利用性。
葛婷婕[8](2018)在《铑-钯双金属催化的4-氟苯酚电化学氢化脱氟反应》文中研究说明含氟有机物(FOCs)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许多FOCs具有毒性和持久性,难以自然降解。氢化脱氟(HDF)是含氟有机污染物(FOPs)的关键降解步骤,因此找到高效的HDF催化剂并揭示相关的HDF机理非常重要。本文以4-氟苯酚(4-FP)的HDF作为模型反应,通过筛选负载量和元素比例,开发了一种高效的Rh-Pd合金电催化剂并对相应的电催化HDF反应途径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以泡沫镍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载量的Pd和Rh,Rh/Pd和Pd/Rh复合材料和Rh-Pd合金修饰电极。首先,在优化了pH值的水溶液中比较了各种催化电极的HDF活性。其次,使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具有最佳电催化活性的电极进行了表征。然后,利用动力学曲线分析了4-FP在Rh/Ni和Rh-Pd/Ni电极上的HDF路径。最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热力学分析,以氢气为还原剂的氢化实验和循环伏安实验(CV)研究了4-FP在Rh-Pd/Ni电极上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与Rh相比,Rh-Pd合金能更快速地实现4-FP的HDF及其产物(苯酚,PhOH)的环氢化(RH)反应(产物为环己酮(CYC.one)和环己醇(CYC.ol));在Rh-Pd/Ni电极上,4-FP在pH=3的水相中HDF效率最高,4-FP的转化率和F-的收率都超过97%;除了由施加电流提供的电子之外,4-FP的HDF和PhOH的RH所需电子主要来自Ni的氧化溶解;4-FP的HDF可能遵循间接机理(吸附H原子为还原剂),催化剂上4-FP的吸附强度显着影响其HDF活性。采用更为稳定的碳纸作为基体制备了Rh/C和Rh-Pd/C电极。通过恒电流电解和CV实验对4-FP在Rh-Pd/C电极上的HDF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碳纸种类和Pd、Rh载量对电极HDF活性的影响。然后,对4-FP在Rh-Pd/C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了HDF的其他工艺参数(电流密度、阴极液pH和反应温度等)和反应路径。结果表明:Rh-Pd/C电极上Rh和Pd以合金的形式存在,该电极对反应物以及还原产物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为:4-FP>PhOH>CYC.one>CYC.ol;在最佳的HDF条件下(阴极液pH为3,电流密度为1.6 mA cm-2,反应温度为303 K),4-FP转化率可达96%,F-的收率可达94%;4-FP在Rh-Pd/C电极上的降解途径与在Rh-Pd/Ni电极上相同,均为4-FP→PhOH→CYC.one→CYC.ol。非常高的HDF活性及其低毒性的降解终产物使得Rh-Pd合金电催化剂在FOPs污染的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有价值。
仇鑫[9](2018)在《三维电芬顿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浓度高、毒性强、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危害极大。三维电-Fenton法为高级氧化法的一种,具有氧化能力强、电流效率高、二次污染少等特点,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本论文采用高催化活性阴极、阳极以及改性石墨粒子电极组成的三维电-Fenton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探究了三维电极电-Fenton法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并与普通电-Fenton法及传统Fenton法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了处理过程的效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在实验的三种阳极材料中,Sb掺杂SnO2/Ti阳极比钌铱涂层钛阳极、Pt阳极具有明显电化学性能优势,吸氧电位高达1.6V vs.SCE,在降解RhB实验废水时CODcr去除率达到80.41%,RhB去除率达到88.33%,去除单位毫克CODcr所需的电量为25.8mA·h。(2)在实验的三种阴极材料中,泡沫镍比活性炭纤维、石墨更适合作为电-Fenton的阴极,其产H202强,降解有机物效果好且效率稳定,在电解120min时,H2O2浓度达到110.09mg·L-1,在以泡沫镍为阴极的电-Fenton反应条件下降解RhB实验废水,当反应时间为120min时,CODcr去除率为57.42%,RhB去除率为89.56%。(3)经过SEM、EDS和XRD表征,已成功将Ce02修饰在石墨表面制得了粒子电极SC1,SC1表面覆盖的Ce含量为19.08%,已成功将CeO2和Fe-Mn氧化物修饰在石墨表面制得了粒子电极SC2,SC2表面均匀的覆盖了 CeO2及Fe-Mn氧化物,SC2表面的Ce含量为 12.67%,Fe 含量为 3.51%,Mn 含量为 0.88%。(4)在制得的两种粒子电极中,SC2为最适用于三维电-Fenton法的粒子电极,其产过氧化氢能力强,有机物降解效率高。电解纯水120min时,H2O2浓度达到186.48mg·L-1,在降解RhB实验废水时,CODcr去除率达到82.35%,RhB去除率为89.35%。(5)以Sb掺杂SnO2/Ti为阳极、泡沫镍为阴极、Ce-Fe-Mn修饰石墨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Fenton体系,反应器容积2L,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实验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悬挂式填料、槽电压20V、pH值4.12、Fe2+投加量2mmol·-1、粒子电极投加量36个、循环流量50mL·min-1、曝气强度0.2m3·h-1、过氧化氢投加量1.SmL·h-1。(6)三维电-Fenton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较普通电-Fenton法、传统Fenton法具有明显优势,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实验废水时,反应过程中电流效率为34.19%,较普通电-Fenton法提高了 15.25%;能耗为205.78W·h·(gCODcr)-1,较普通电-Fenton法降低44.59%;出水CODcr由17928 mg·L-1降低到9764mg·L-1,去除率较普通电-Fenton法提高20.31%,较传统Fenton法提高0.56%;B/C由0.06提升到0.38,较普通电-Fenton法提高42.1%,较传统Fenton法提高10.5%;出水pH为4.63,较传统Fenton法提高1.52;Fe2+投加量为2mmol·L-1,较传统Fenton法减少50mmol·L-1。三维电-Fenton法作为废水处理的前处理,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非常好的水质条件。
刘舲航[10](2018)在《酸性条件下硒催化CO/H2O体系还原制备T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酸,化学为名8-萘胺-1,3,6-三磺酸,分子式为C10H9NO9S3,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在365 nm紫外波长下显示绿色荧光。T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染料行业。1-萘胺-8-羟基-3,6-二磺酸(又称H酸)和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变色酸)均由T酸转变成钠盐后,再经碱熔而得,这两种物质都是重要的的染料中间体,在国内外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同时,T酸在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目前,工业上生产T酸的方法主要是铁粉还原法和催化加氢还原法。前者,反应结束后会产生大量的铁泥废渣和芳胺废水,环境污染严重;后者成本过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廉、绿色安全、操作简便的新的合成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根据前人Se/CO体系还原硝基制备氨基化合物的研究中获得启发,以水为溶剂,以Se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和酸性条件下,利用Se/CO/H2O体系成功还原工业化法所得的硝基T酸制得目标产物T酸。该方法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符合绿色发展的需要,为T酸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备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考察了压强、温度、硒粉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到了温度、压强、硒粉的量、溶剂的量这四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强弱顺序:温度>溶剂用量>压强>硒粉用量。并最终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硝基T酸:10.0 g(24.2 mmol);Se:2.5 mmol;PCO:6 MPa;H2O:20 mL;T:150℃;t:5 h;搅拌速率:30 r/min。之后通过纯化实验,所得T酸的色谱收率为:99.61%,收率为51.28%。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T酸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它的常用合成方法,还介绍了有关硒催化的各种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实验概述部分,介绍了实验的具体过程、分析方法、实验条件的选择等;第三部分为条件实验和纯化实验,探究了各实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及T酸的纯化过程,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第四部分为实验结论。
二、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alogenonitrobenzenes by Electrogenerated O_2- on Carbon Gas-diffusion-electro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alogenonitrobenzenes by Electrogenerated O_2- on Carbon Gas-diffusion-electrode(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化有机聚合物界面可控生长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有机材料简介 |
1.1.1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 |
1.1.2 共轭微孔聚合物 |
1.2 PAFs和 CMPs的常见偶联方式 |
1.3 基于功能性基团构筑功能性多孔聚合物 |
1.3.1 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简介 |
1.3.2 2,1,3-苯并噻二唑简介 |
1.4 模板法合成功能化中空多孔有机材料 |
1.5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 |
1.5.1 有机半导体材料简介 |
1.5.2 电化学沉积法合成有机半导体 |
1.6 实验设想与目的 |
第二章 功能化中空壳层多孔有机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4 砌块分子合成 |
2.4.1 四(4-乙炔基苯)甲烷的合成 |
2.4.3 2,5-二溴-N-(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苯甲酰胺(2,5-二溴-TEMPO)的合成 |
2.4.4 SiO_2微球的合成及形貌表征 |
2.5 TEMPO功能化多孔芳香骨架中空壳层的制备及表征 |
2.5.1 HPAF-4-TEMPO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2.5.2 HPAF-4-TEMPO的性质表征 |
2.5.3 非中空TEMPO功能化多孔芳香骨架的合成 |
2.5.4 HPAF-4-TEMPO的催化性能表征 |
2.6 TEMPO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中空壳层的制备及表征 |
2.6.1 HCMP-3-TEMPO的合成 |
2.6.2 HCMP-3-TEMPO的形貌表征 |
2.6.3 HCMP-TEPB-TEMPO的制备 |
2.6.4 HCMP-TEPB-TEMPO的形貌表征 |
2.7 苯并噻二唑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中空壳层的制备及表征 |
2.7.1 HCMP-3-BT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2.7.2 HCMP-3-BT的光催化效率表征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苝基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表征方法 |
3.3 3,4,9,10-苝四羧酸钾(K_4PTC)的合成 |
3.4 PPCA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3.4.1 PPCA薄膜的制备 |
3.4.2 PPCA薄膜的表征 |
3.5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4.1 总结 |
4.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超交联聚合物 |
1.2.2 共轭微孔聚合物 |
1.2.3 固有微孔聚合物 |
1.2.4 共价有机框架 |
1.3 微孔有机聚合物膜的发展 |
1.3.1 固有微孔聚合物膜 |
1.3.2 超交联聚合物膜 |
1.3.3 共轭微孔聚合物膜 |
1.3.4 共价有机框架膜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实验结果简述 |
第2章 界面交联制备耐有机溶剂的固有微孔聚合物复合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步骤 |
2.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
2.2.3 酰氯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2.2.4 胺化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制备 |
2.2.5 界面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 |
2.2.6 聚合物和膜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和胺化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
2.3.2 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2.3.3 复合膜的有机溶剂纳滤性能及运行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二氧化碳分离膜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步骤 |
3.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
3.2.3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 |
3.2.4 固有微孔聚合膜和自交联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2 超酸催化的自交联过程中膜微孔结构的重构现象的研究 |
3.3.3 自交联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的二氧化碳分离与运行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傅克羟烷基化聚合制备预官能化的固有微孔聚苯烷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
4.2.3 富电子芳香单体的合成 |
4.2.4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的合成 |
4.2.5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的表征 |
4.2.6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富电子芳香单体的反应位点分布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
4.3.3 苯甲醛衍生物的取代基类型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
4.3.4 苯甲醛衍生物的取代基位置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
4.3.5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分子链旋转自由度与比表面积关系的研究 |
4.3.6 固有微孔聚苯烷撑膜含氟量与二氧化碳渗透选择性关系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碱性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步骤 |
5.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
5.2.3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 |
5.2.4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表征 |
5.2.5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氮杂环醛的碱性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
5.3.2 含氮杂环醛的醛基位点对傅克羟烷基化聚合的影响 |
5.3.3 含氮杂环的固有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5.3.4 咪唑型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对磷酸吸附行为的研究 |
5.3.5 磷酸掺杂的咪唑型固有微孔聚合物膜及交联膜的高温质子传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的溶液加工与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步骤 |
6.2.2 实验仪器与原料 |
6.2.3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溶胶的制备 |
6.2.4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的制备 |
6.2.5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 |
6.2.6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制备 |
6.2.7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及溶胶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溶胶的制备与表征 |
6.3.2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与纳米片之间的结构转化的研究 |
6.3.3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结晶性的研究 |
6.3.4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膜的质子传导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SalenCo配合物催化不对称电羧化反应制备手性羧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 |
1.2 电化学催化机理 |
1.3 二氧化碳参与的电羧化反应 |
1.3.1 碳卤键参与的电化学羧化反应 |
1.3.2 不饱和键参与的电化学羧化反应 |
1.4 电化学不对称催化反应 |
1.5 选题依据和论文构思 |
2 苄基氯代烃的不对称电化学羧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溶剂精制 |
2.2.4 电极制备和处理 |
2.2.5 催化剂和底物制备 |
2.2.6 苄氯的电化学羧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金属络合物与1-氯-1-苯乙烷的循环伏安行为分析 |
2.3.2 恒电流条件下1-氯-1-苯乙烷的电化学羧化反应 |
2.3.3 恒电压条件下1-氯-1-苯乙烷的电化学羧化反应 |
2.3.4 底物拓展 |
2.4 小结 |
3 羰基硫与炔腙的环化羧化反应合成噻二嗪酮类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溶剂精制 |
3.2.4 反应底物制备 |
3.2.5 羰基硫与炔腙羧化环化反应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底物适用性考察 |
3.3.3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代表性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
附录 B 代表性产物的核磁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三聚磷酸钠电芬顿体系氧化效能强化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概述及处理技术 |
1.1.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概述 |
1.1.2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
1.2 电芬顿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电芬顿基本原理 |
1.2.2 电芬顿阴极H_2O_2 积累强化的研究进展 |
1.2.3 生物炭阴极研究现状及前景 |
1.2.4 电芬顿体系pH拓展研究进展 |
1.3 多聚磷酸简介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来源 |
1.4.2 课题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
1.4.3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的试剂及仪器 |
2.1.2 有机污染物的选取及焦化废水来源、特点 |
2.2 实验装置 |
2.2.1 电芬顿反应装置 |
2.2.2 流化床去除磷的装置 |
2.3 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2.3.1 生物炭修饰的泡沫镍阴极 |
2.3.2 电极的表征 |
2.4 主要检测指标和方法 |
2.4.1 阴极产生H_2O_2 的测定 |
2.4.2 目标污染物及中间产物测定 |
2.4.3 自由基测定 |
2.4.4 生物毒性的测定 |
2.4.5 其他常规指标的测定 |
2.4.6 响应曲面法自变量及因变量选取 |
第3章 3-TPP电解质拓宽电芬顿pH工作范围及强化氧化效能 |
3.1 引言 |
3.2 响应面法验证3-TPP电解质对电芬顿pH范围拓展 |
3.2.1 多项式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
3.2.2 3 -TPP对电芬顿体系pH拓展及机制 |
3.3 3 -TPP电解质强化电芬顿氧化效能 |
3.3.1 3 -TPP电解质与常规Na2SO4 电解质对比 |
3.3.2 3 -TPP电解质强化电芬顿氧化能力机制解析 |
3.3.3 Fe~(2+)-3-TPP络合物体系活性物质鉴定 |
3.4 3 -TPP电解质与4-TPP、2-PP、Na_3PO_4 对比 |
3.5 Ni-Foam阴极在3-TPP电解质中的循环使用效果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炭修饰的泡沫镍阴极强化H_2O_2 积累 |
4.1 引言 |
4.2 阴极结构表征 |
4.2.1 热重分析 |
4.2.2 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分析 |
4.2.3 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4.2.4 电极液体接触角分析 |
4.3 阴极电化学表征 |
4.4 BC@Ni-Foam阴极H_2O_2 积累能力及与常规阴极对比 |
4.4.1 热解温度对阴极H_2O_2 积累量的影响 |
4.4.2 BC@Ni-Foam阴极与Ni-Foam阴极H_2O_2 积累量对比 |
4.4.3 BC@Ni-Foam阴极产生H_2O_2 与常规阴极对比 |
4.5 BC@Ni-Foam阴极强化H_2O_2 积累机制 |
4.5.1 BC@Ni-Foam阴极强化H_2O_2 产生机制 |
4.5.2 BC@Ni-Foam阴极协同3-TPP强化H_2O_2 积累机制 |
4.6 BC@Ni-Foam阴极循环使用次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芬顿体系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及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焦化废水成分分析 |
5.3 不同体系对焦化废水矿化效果对比 |
5.4 电芬顿体系降解焦化废水影响因素 |
5.4.1 Fe~(2+)/3-TPP摩尔比对焦化废水矿化率影响 |
5.4.2 pH对焦化废水矿化率影响 |
5.4.3 电流对焦化废水矿化率影响 |
5.4.4 Cl~-浓度对焦化废水矿化率影响 |
5.5 电芬顿体系处理焦化废水降解效果评估 |
5.5.1 GC/MS和三维荧光对降解效果评价 |
5.5.2 电芬顿体系能耗及生物毒性变化评估 |
5.6 电芬顿体系降解磺胺类(STZ)影响因素 |
5.6.1 电流密度对STZ降解的影响 |
5.6.2 STZ初始浓度对STZ降解的影响 |
5.6.3 Fe~(2+)浓度对STZ降解的影响 |
5.6.4 电芬顿体系对STZ降解的可能途径解析 |
5.6.5 电芬顿体系对STZ降解过程毒性评估 |
5.7 CaCl_2 法去除磷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头孢类抗生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抗生素在自然水体中的分布 |
1.2.1 环境中典型抗生素的来源和分布 |
1.2.2 头孢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2.3 头孢类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
1.3 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生物法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 |
1.3.4 高级氧化技术 |
1.4 电催化氧化技术 |
1.4.1 概述 |
1.4.2 电催化阳极材料研究进展 |
1.5 碳材料电极研究进展 |
1.5.1 碳材料电极的研究现状 |
1.5.2 金属氧化物修饰碳材料 |
1.5.3 碳材料改性DSA电极的研究进展 |
1.6 碳纳米管概述 |
1.6.1 碳纳米管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
1.6.2 碳纳米管电极的电芬顿(EF)反应 |
1.6.3 CNT在硫酸根自由基催化中的应用 |
1.6.4 碳纳米管电极技术研究现状总结 |
1.7 研究内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设备和仪器 |
2.3 电极的制备 |
2.3.1 碳纳米管预处理 |
2.3.2 复合物及电极的制备 |
2.4 电极形貌、组成及性能分析 |
2.4.1 电极形貌和晶体结构分析 |
2.4.2 电极成分分析 |
2.4.3 电化学分析 |
2.4.4 羟基自由基测试 |
2.5 头孢类抗生素电化学降解实验 |
2.5.1 实验装置搭建 |
2.5.2 降解实验步骤 |
2.5.3 头孢类抗生素检测方法 |
2.5.4 电流效率计算 |
2.5.5 费氏杆菌毒性测试 |
2.5.6 降解机理测试 |
第三章 CeO_2-ZrO_2/TiO_2/CNT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头孢他啶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eO_2-ZrO_2/TiO_2/CNT的制备 |
3.2.1 先驱体胶体配置 |
3.2.2 TiO_2/C的优化 |
3.2.3 CeO_2/C的优化 |
3.2.4 CeO_2-ZrO_2/TiO_2/CNT对头孢他啶的降解 |
3.3 组成与结构分析 |
3.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1 电化学测试 |
3.4.2 羟基自由基测试 |
3.5 CeO_2-ZrO_2/TiO_2/CNT阳极对头孢他啶的降解效果 |
3.5.1 稳定性测试 |
3.5.2 工艺参数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nO_2-Al_2O_3/CNT阳极电催化降解头孢他啶:芬顿与过硫酸盐氧化性能对比 |
4.1 引言 |
4.2 SnO_2-Al_2O_3/CNT电极的制备 |
4.3 组成与结构分析 |
4.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5 SnO_(2-)Al_2O_3/CNT电极对头孢他啶的降解效率 |
4.6 PS和Fe~(2+)的工艺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墨/CNT-Ce/PbO_2-Ce阳极的制备及其在电芬顿强化体系降解头孢他啶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极制备和实验步骤 |
5.3 组成和形貌分析 |
5.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5 降解效果测试 |
5.6 稳定性分析 |
5.7 工艺条件优化 |
5.7.1 pH的影响 |
5.7.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5.7.3 初始浓度的影响 |
5.7.4 电解质种类的影响 |
5.7.5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5.7.6 极板间距的影响 |
5.7.7 搅拌速率的影响 |
5.8 电芬顿体系降解效果测试 |
5.9 电芬顿工艺条件优化 |
5.9.1 电流密度的影响 |
5.9.2 Fe~(2+)投加量的影响 |
5.9.3 初始pH的影响 |
5.9.4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5.10 头孢他啶降解机理 |
5.10.1 分析方法 |
5.10.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
5.10.3 气相-质谱联用(GC-MS) |
5.10.4 中间产物的定量分析 |
5.10.5 离子色谱(IC) |
5.10.6 降解历程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nO_2修饰的Ni@NCNT阳极电化学氧化和过硫酸盐催化协同降解头孢氨苄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Ni@NCNT的制备 |
6.3 掺氮量的影响因素 |
6.4 组成与形貌分析 |
6.5 电化学分析 |
6.6 EO+PS耦合工艺对头孢氨苄的降解 |
6.7 工艺条件优化 |
6.7.1 电流密度的影响 |
6.7.2 PS剂量的影响 |
6.7.3 甲醇浓度的影响 |
6.7.4 温度的影响 |
6.7.5 初始pH的影响 |
6.8 稳定性测试 |
6.9 头孢氨苄的降解机理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Ti/CNT/SnO_2-Sb-Er电催化氧化+电芬顿+过硫酸盐催化降解头孢噻吩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电极制备和降解实验 |
7.2.1 电极的制备方法 |
7.2.2 电芬顿实验设置 |
7.3 组成和形貌分析 |
7.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7.5 降解实验分析 |
7.5.1 不同组分阳极材料对头孢噻吩降解效果的影响 |
7.5.2 不同体系对头孢噻吩降解效果的影响 |
7.6 工艺条件优化 |
7.6.1 Fe~(2+)和PS浓度的影响 |
7.6.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7.6.3 初始浓度的影响 |
7.6.4 甲醇浓度的影响 |
7.7 头孢噻吩的降解机理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 |
作者介绍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6)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钴镍阴极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PPCP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PPCPs的研究现状 |
1.2.1 PPCPs的来源与污染现状 |
1.2.2 PPCPs的处理工艺 |
1.3 电化学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工艺发展现状 |
1.3.1 电化学技术概述 |
1.3.2 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机理的研究 |
1.4 金属/碳纳米材料复合物的概述 |
1.4.1 碳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
1.4.2 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 |
1.4.3 金属/碳材料纳米复合物的研究 |
1.5 离子液体的概述 |
1.5.1 离子液体的简介 |
1.5.2 离子液体分类和性质 |
1.5.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钴镍/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阴极催化剂制备 |
2.2.1 氧化石墨制备 |
2.2.2 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制备 |
2.2.3 钴镍/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阴极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2.5 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 |
2.5.1 钴镍/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催化阴极制备 |
2.5.2 电催化降解反应装置及反应条件 |
2.5.3 活性物种测定 |
2.5.4 TOC和氯离子浓度测定 |
2.5.5 污染物浓度及其中间产物分析 |
2.5.6 毒性测试 |
第3章 CoNi/IL-rGO阴极催化剂制备参数条件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离子液体添加量优化研究 |
3.2.1 离子液体添加量对阴极催化剂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
3.2.2 离子液体含量对阴极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3 金属添加量优化研究 |
3.3.1 金属添加量对阴极催化剂表面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
3.3.2 金属添加量对阴极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4 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形成机理研究 |
3.4.1 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的晶相分析 |
3.4.2 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3.4.3 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热稳定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Ni/IL-rGO阴极催化剂的氧还原和加氢脱氯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阴极催化剂氧还原性能比较研究 |
4.2.1 氧还原动力学研究 |
4.2.2 污染物在阴极催化剂上的氧还原反应研究 |
4.3 阴极催化剂加氢脱氯性能比较研究 |
4.3.1 阴极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测试 |
4.3.2 污染物在阴极催化剂上的加氢脱氯反应 |
4.4 阴极催化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比较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oNi/IL-rGO催化阴极降解苄氯酚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化学还原氧化体系参数对苄氯酚降解影响特性与作用机制 |
5.2.1 电流密度对苄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 |
5.2.2 电解液浓度对苄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 |
5.2.3 初始pH值对苄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 |
5.2.4 苄氯酚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研究 |
5.3 离子液体添加对电催化降解苄氯酚影响研究 |
5.3.1 紫外扫描图及分析 |
5.3.2 苄氯酚浓度和TOC去除率比较 |
5.3.3 脱氯效果的研究 |
5.3.4 电极稳定性比较 |
5.4 苄氯酚电化学降解机理探究 |
5.4.1 苄氯酚降解过程中间产物的测定 |
5.4.2 苄氯酚降解过程反应体系活性物种的检测与分析 |
5.4.3 苄氯酚降解过程的毒性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CoNi/IL-rGO催化阴极降解4-溴酚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CoNi/IL-rGO与PdFe/rGO催化阴极降解4-溴酚对比研究 |
6.3 电化学还原氧化降解4-溴酚动力学研究 |
6.4 电化学还原氧化降解4-溴酚毒性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表面含氧基团诱导+聚合环化推动的氮掺杂炭载钯催化剂及其对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氯代苯胺合成机理 |
1.3 抑制脱卤策略与方法 |
1.3.1 调变金属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
1.3.1.1 改性的炭载催化剂 |
1.3.1.2 氧化物/氟化物载催化剂 |
1.3.2 制备双/多金属催化剂 |
1.3.3 形成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
1.3.4 杂原子修饰的贵金属催化剂 |
1.3.5 反应介质的探索 |
1.3.5.1 极性/非极性溶剂 |
1.3.5.2 离子液体 |
1.3.5.3 超临界CO_2 |
1.3.5.4 无溶剂 |
1.4 氮原子掺杂和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
1.4.1 氮原子掺杂及方法 |
1.4.1.1 原位制备氮掺杂材料方法 |
1.4.1.2 非原位制备氮掺杂材料方法 |
1.4.2 金属与载体间界面效应 |
1.5 立论依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活性炭预处理 |
2.2.2 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 |
2.2.3 Pd/NC催化剂的制备 |
2.2.3.1 氯钯酸负载的催化剂 |
2.2.3.2 钯氨络合离子负载的催化剂 |
2.2.3.3 Pd/NC催化剂的制备 |
2.2.4 Pd/NC催化剂的还原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比表面和孔结构测定(BET) |
2.3.2 EDS分析 |
2.3.3 XRD分析 |
2.3.4 TEM分析 |
2.3.5 Raman分析 |
2.3.6 XPS分析 |
2.3.7 TPD分析 |
2.3.8 SEM分析 |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4.1 催化反应实验装置示意图 |
2.4.2 有溶剂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评价 |
2.4.3 无溶剂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评价 |
2.4.4 催化加氢反应产物分析 |
第三章 焙烧法非原位掺氮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 焙烧法非原位氮掺杂与催化剂物理结构 |
3.2 氮掺杂活性炭为载体的钯催化剂 |
3.2.1 (DCD)NC-c 载体与钯金属分散 |
3.2.2 液相催化选择性加氢性能 |
3.2.3 微量氮掺杂与催化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热法非原位氮掺杂及催化加氢应用 |
4.1 水热法氮掺杂与催化性能 |
4.2 氮前驱体与催化性能 |
4.3 碱性钯前驱体与 Pd/(EDA)NC-ht 催化剂 |
4.3.1 钯金属负载方法 |
4.3.2 还原温度与 Pd/(EDA)NC-ht 催化剂 |
4.3.3 反应条件对 ev-PdN/(EDA)NC-ht 催化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引导的掺氮策略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5.1 氧化预处理与活性炭物理特性 |
5.2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引导的掺氮策略 |
5.2.1 预处理对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 |
5.2.2 活性炭表面基团与水热掺氮 |
5.3 Pd/NC(pretreated)催化剂与催化性能研究 |
5.3.1 Pd/NC(pretreated)催化剂结构表征 |
5.3.2 Pd/NC(pretreated)催化剂的元素分析 |
5.4 Pd/NC(pretreated)催化剂与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焙烧法非原位掺氮及催化性能研究 |
6.1.2 水热法非原位掺氮及催化性能研究 |
6.1.3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引导的掺氮策略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撰写文章目录 |
专利 |
致谢 |
(8)铑-钯双金属催化的4-氟苯酚电化学氢化脱氟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氟代有机化合物概述 |
1.2.1 国内外氟代有机物的发展现状 |
1.2.2 常见的催化脱氟方法 |
1.2.3 不同含氟有机物脱氟难易比较 |
1.3 研究方法及反应装置现状 |
1.3.1 研究方法现状 |
1.3.2 电化学反应器现状 |
1.4 电极材料的选择 |
1.4.1 基底材料的选择 |
1.4.2 修饰材料的选择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技术关键 |
1.5.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和测试方法 |
2.1 电极处理与制备 |
2.2 电极表征 |
2.3 产物分析 |
2.4 实验方法 |
2.4.1 恒电流电解实验 |
2.4.2 计时电位实验 |
2.4.3 循环伏安实验 |
2.4.4 催化加氢实验 |
2.5 数据处理 |
2.5.1 4-氟苯酚的降解率 |
2.5.2 法拉第效率 |
2.6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三章 水溶液中 Rh-Pd/Ni 电极上 4-氟苯酚的电化学加氢脱氟 |
3.1 Rh-Pd/Ni 电极的电极表征 |
3.2 催化剂的优化 |
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 4-FP的降解路径 |
3.5 4-FP的降解机理 |
3.5.1 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3.5.2 氢化脱氟机理 |
3.5.3 热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液中Rh-Pd/C电极上4-氟苯酚的电化学加氢脱氟 |
4.1 Rh-Pd/C电极的优化与表征 |
4.2 Rh-Pd/C 电极对 4-FP 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 电催化条件的优化 |
4.3.1 阴极液pH的影响 |
4.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 反应路径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三维电芬顿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与中文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高级氧化法水处理技术 |
1.2.1 芬顿法 |
1.2.2 臭氧氧化技术 |
1.2.3 湿式氧化法 |
1.2.4 光化学催化氧化法 |
1.2.5 超声波氧化法 |
1.2.6 电化学氧化法 |
1.2.7 电-Fenton法 |
1.3 三维电极电化学体系 |
1.3.1 三维电极电化学体系简介 |
1.3.2 三维电化学法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案 |
2 阳极、阴极材料的选择 |
2.1 实验材料和装置 |
2.1.1 实验废水 |
2.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1.3 阳、阴极材料 |
2.1.4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阳极动电位极化现象表征 |
2.3.2 不同阳极有机物降解效率 |
2.3.3 阴极产过氧化氢能力 |
2.3.4 不同阴极有机物降解效率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维电-Fenton粒子电极制备和性能表征 |
3.1 粒子电极的制备 |
3.1.1 粒子电极的组分选择 |
3.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3 粒子电极的制备过程 |
3.2 改性粒子电极的表征 |
3.2.1 SEM和EDS分析 |
3.2.2 XRD分析 |
3.3 改性粒子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3.3.1 不同粒子电极产过氧化氢能力对比试验 |
3.3.2 有机废水降解效果对比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维电-Fenton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材料和装置 |
4.2.1 实验废水水质 |
4.2.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电解槽结构布置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2 槽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3 溶液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4 亚铁离子的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5 粒子电极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6 循环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7 曝气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8 适量投加过氧化氢处理效果的提高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维电-Fenton法与其他Fenton法的效能比较 |
5.1 实验与分析方法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三维电-Fenton法与普通电-Fenton法处理能效对比 |
5.2.2 三维电-Fenton法、普通电-Fenton法和传统Fenton法处理效果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酸性条件下硒催化CO/H2O体系还原制备T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T酸的结构与性质 |
1.2 T酸的用途与研究背景 |
1.3 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方法 |
1.3.1 铁粉还原法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为芳胺 |
1.3.2 铁粉还原法还原其他类型化合物 |
1.3.2.1 环羰基还原成环羟基 |
1.3.2.2 醛基还原成醇羟基 |
1.3.3 催化加氢法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
1.3.3.1 液相催化加氢法的加氢机理 |
1.3.3.2 液相催化加氢法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机理 |
1.3.3.3 影响液相催化加氢法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因素 |
1.3.4 其他还原法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 |
1.3.4.1 含硫化合物还原法 |
1.3.4.2 肼还原法 |
1.3.4.3 糖类还原法 |
1.3.4.4 电化学还原法 |
1.4 硒催化反应 |
1.4.1 硒催化胺的氧化羰基化反应 |
1.4.2 硒催化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反应 |
1.4.3 Se/CO/H_2O体系的发现 |
1.4.3.1 Se/CO/H_2O体系还原硝基芳烃 |
1.4.3.2 硒催化CO/H_2O体系还原腈 |
1.4.3.3 硒催化CO/H_2O体系还原二硫化物和二硒化物 |
1.4.3.4 硒催化CO/H_2O体系还原醛酮类化合物 |
1.4.3.5 卤代烃类化合物在Se/CO/H_2O体系中的反应 |
1.5 论文的选题与构思 |
第2章 实验部分概述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T酸的色谱收率 |
2.3.1 仪器设备 |
2.3.2 流动相的选择 |
2.3.3 色谱分析条件 |
2.3.4 方法概述 |
2.3.5 标准品T酸和原料硝基T酸的液相色谱图 |
2.3.5.1 溶液的制备 |
2.3.5.2 测定步骤 |
2.4 反应条件的确定 |
2.4.1 常压反应 |
2.5 碱性条件下的反应 |
2.6 反应机理的推测 |
2.7 实验方案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酸性条件下高压Se/CO/H_2O体系还原硝基T酸制备T酸的研究 |
3.1 实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3.1.1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 |
3.1.2 硒粉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3.1.3 溶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3.1.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1.5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1.6 底物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3.1.7 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
3.1.8 母液套用 |
3.1.9 其他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
3.2 正交实验设计 |
3.2.1 正交实验设计方案 |
3.2.2 正交实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
3.3 平行试验 |
3.4 T酸的纯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alogenonitrobenzenes by Electrogenerated O_2- on Carbon Gas-diffusion-electrode(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化有机聚合物界面可控生长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申妍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微孔聚合物膜材料的设计与成膜研究[D]. 周圣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SalenCo配合物催化不对称电羧化反应制备手性羧酸研究[D]. 张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三聚磷酸钠电芬顿体系氧化效能强化及作用机制[D]. 邓凤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头孢类抗生素的研究[D]. 段平洲.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钴镍阴极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PPCPs研究[D]. 许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表面含氧基团诱导+聚合环化推动的氮掺杂炭载钯催化剂及其对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性能[D]. 齐亚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8]铑-钯双金属催化的4-氟苯酚电化学氢化脱氟反应[D]. 葛婷婕.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9]三维电芬顿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研究[D]. 仇鑫. 扬州大学, 2018(01)
- [10]酸性条件下硒催化CO/H2O体系还原制备T酸的研究[D]. 刘舲航. 辽宁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