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NECMA准备在新试车台上试验GE90(论文文献综述)
尤山[1](1994)在《SNECMA准备在新试车台上试验GE9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这座由法国SNECMA公司建造的大推力试验设施用CFM56-5C2发动机作了调试,接着GE90发动机将在其上进行试车。新试验设施的气功力性能和声学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设计要求,推力台修正完毕,具有
火心2000,本刊编辑部[2](2014)在《鲲鹏之心——中国大飞机动力系统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我国航空工业捷报频传,国产大飞机运20、C919逐渐浮出水面,只待最后的破茧成蝶。然而,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是这两个大飞机的"心脏"却分别采用俄制D-30KU/KP发动机和CFM国际公司研制的LEAP-X发动机。那么,我国未来大飞机真正的"心脏"将是什么?是采用国外产品呢?还是纯正的"中国心"呢?写在前面的话一架大飞机的设计、制造涉及到上百个专业科学,牵扯到成千上万家的供应商。只有经济大国、科技大国才有能力发展大飞机。反之,搞不了大飞机的国家就难以成为大国。我国因各种原因始终不能在大飞机上有所突破,其最根本原因是我国一直不能提供合适的发动机!这一现象直到
王巍巍,李茜,郑天慧,高海红[3](2016)在《航空动力学科进展研究》文中认为一、引言航空发动机作为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鉴于此,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高度重视,在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开展了许多预研计划,研制了大量出色的军、民用发动机。本报告以军、民用涡扇发动机为主,着重研究2009—2015年国内外航空动力领域的大型预研计划、
火心2000[4](2017)在《斯堪的纳维亚之心——瑞典的军用航空发动机》文中认为作为保持近200年的中立国家,瑞典一直都维持一种强大的军事能力以谋取战略优势,防止他国(主要是冷战时期的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入侵。构成这种突出的防卫能力的关键就是瑞典空军一直长期依赖的能力独立设计和建造飞机的瑞典本土化的航空工业。而长期以来,挑起瑞典航空工业大梁的就是瑞典航空工业的黄金搭档——分别负责飞机和发动机研制的萨伯公司与沃尔沃航空公司。
胡晓煜[5](2004)在《2003年吸气式推进技术的进展》文中指出2003年是人类历史上实现有动力飞行的第100年;在这一年里;世界吸气式推进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其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A380的领先发动机遄达900发动机首次试验即达到了取证推力;GE90-115B涡扇发动机取得了FAA型号合格证。另外;欧洲和北美的重要航空发动机技术计划继续取得成功。同时;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航空喷气公司和普·惠公司的发动机地面试验都达到了重要的里程碑。
夏卿[6](2009)在《飞机发动机排放对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量化飞机发动机排放对机场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衡量排放污染的影响范围及深度,对于机场建设项目论证和实现机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为满足环境影响分析对航空排放监测技术的进一步要求,以评估飞机排放对机场大气环境影响为目标,分析了飞机发动机排放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将FTIR被动遥感技术引入尾气成分分析,实现了飞机发动机排放监测和动态评估。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1)构建了机场大气环境评估框架体系。建立了机场除飞机外所有潜在排放源的全部计算模型,包括辅助动力装置、地面保障设备、地面交通工具和固定源;同时给出了扩散模型计算的点源基本公式。并将机场飞机排放清单的制定和扩散浓度的计算作为后续重点来讨论。(2)制定了民航机场飞机发动机排放清单。在深入分析排放清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国际民航组织的起飞着陆循环(Land take-off,LTO)概念,采用其发动机排放数据库,结合我国民航机队资料和飞行数据,提出了改进的排放总量计算模型,建立了中国民航飞机排放数据库,得出LTO循环数与各污染气体排放因子的函数关系,制定了民航机场飞机发动机2002-2006排放清单。并针对飞机在机场的滑行阶段工作进行了讨论,为通过排放分析改进飞机工作程序以控制污染排放打下研究基础。(3)研究了民航机场飞机排放浓度扩散预测模型。按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起飞着陆循环,简化飞机与机场相关的活动路线,根据清单模型方法,计算出进近、滑行、起飞、爬升四段路线的排放污染物量。在高斯点源公式,即EDMS的AREMOD的核心公式基础上,采用点源求和的线源扩散模型公式,经过对模型中相关参数的修正,建立了民航机场飞机排放浓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机场气象资料预测出飞机排放污染在民航机场的浓度增值以及在横风向的浓度变化趋势。(4)针对排放清单精确计算及飞机在机场飞行状态实时测量的深层次要求,将非插入式测量方法—被动式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遥感技术引入到航空发动机尾气监测技术当中。利用FTIR遥感监测系统在无人机测试台上获得一系列光谱数据,并通过传统解析方法与最新的大气三层解析模型的对比分析,获得发动机不同推力下排放组分的成分分析结果,及相关污染物的排放指数。为得到改进的排放指数进行排放清单的精确计算提供了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搭建了机场大气环境评估的框架结构,建立了中国民航飞机排放数据库,提出了改进的排放清单计算模型,预测了飞机发动机排放扩散浓度,研究了FTIR遥感测试应用技术,实现了飞机发动机排放在机场环境的监测、理论及动态评估。
周人治[7](2007)在《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及发动机发展型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40年代涡轮喷气发动机诞生以来,大大促进了飞机飞行速度、高度、航程的增加,获得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世界上的航空发达国家执行了一系列航空发动机技术基础研究计划,推出一代又一代先进军民用发动机,跨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新台阶。在短短不到60年的时间内,表征涡轮发动机综合性能水平指标的推重比已由当初的2提高到10一级,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提高。航空发动机行业已成为世界航空强国的军事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2][3]。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几十年来,专利生产和测绘仿制了多个型号。但由于以前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复杂性及其研制规律认识不足,发动机的发展缺乏行业整体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不明确,从而造成了整个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零散、不系统、不连续,发展随意性大。目前基本上仍停留在测仿、参照及改进的水平上,尚未走完一个从突破单项关键技术-部件验证-核心机-验证机-型号研制等的全过程。特别是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核心机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对研制的几型发动机核心机未完全吃透,核心机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未能在上型号前得以解决,已严重影响了型号的研制进度。本课题通过对国外航空发动机以及核心机技术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并在计算分析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特性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国外核心机和发动机的发展规律,在分析我国在核心机技术预研中取得的成果、经验以及国内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核心机派生发展发动机的匹配技术研究,进一步理清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心机技术和航空发动机发展思路,提出我国系列化核心机及发动机派生发展型谱,系统规划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从而为上级机关制定和实施航空发动机预研和研制规划时提供参考。
王成君[8](2005)在《无芯移送热卷箱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和开发了一个实际的冶金领域热轧板材生产线上的工程项目,通过对热卷箱的设备组成和功能、工艺特点和控制要求的分析,提出了热卷箱的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本论文就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开发研究: 1.在工艺上,采用了该领域内最新的钢卷无芯传送技术和新的成形理论,并开发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使控制方案的设计更加合理和优化。 2.在系统硬件配置设计中,采用了分布式I/O结构,使系统的结构大大简化,清晰明了,也达到控制工程施工周期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3.在系统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在线工程施工和大型自动化系统的特点,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果,运用了多种网络通讯采用结构化编程、顺控技术以及自学习自适应等人工智能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控制编程规范,同时开发了部分移植性好、兼容性强的通用子程序。 4.在人机接口上,采用Intouch V7.10设计,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且人机接口图形明了、简洁。
二、SNECMA准备在新试车台上试验GE9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NECMA准备在新试车台上试验GE90(论文提纲范文)
(5)2003年吸气式推进技术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燃气涡轮发动机 |
1.1 民用飞机发动机 |
1.1.1 遄达900发动机提前达到取证推力 |
1.1.2 首台AS907发动机交付用户 |
1.1.3 CFM56-5B获得JAA适航证 |
1.1.4 GE90-115B获FAA合格证 |
1.1.5 PW307A成功完成首飞 |
1.1.6 PW615F首次试车成功 |
1.1.7 波音7E7的发动机设计浮出水面 |
1.2 军用飞机发动机 |
1.2.1 F135发动机开始地面台架试验 |
1.2.2 F136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正在进行 |
1.2.3 F110-GE-132发动机开始飞行试验 |
1.2.4 CT7-8C被选作H-92直升机的动力 |
1.2.5 F119发动机即将投入使用 |
1.2.6 AE系列发动机获多项订货 |
1.2.7 RTM322的最新改型Mk250发动机提前达到取证功率 |
1.2.8 俄罗斯第五代发动机开始飞行试验 |
1.3 无人机发动机 |
1.3.1 普·惠公司开始发展新一代无人机动力技术 |
2 航空发动机技术计划 |
2.1 IHPTET计划成功进行XTC67/1核心机试验2003年,普·惠公司在高性能涡轮发动机综合 |
2.2 VAATE计划授出第一阶段首批合同 |
2.3 EEFAE计划验证平台结束单元体组装 |
2.4 SILENCE计划正在发展低噪声部件 |
2.5 绿色发动机计划开始启动 |
3 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 |
4 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 |
(6)飞机发动机排放对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机场大气环境评估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评估的总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清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3 扩散预测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4 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飞机发动机排放污染对机场环境的影响 |
2.1 飞机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种及危害 |
2.1.1 飞机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种 |
2.1.2 飞机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
2.2 飞机发动机排放对大气的影响 |
2.3 飞机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
2.4 飞机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2.5 飞机发动机排放标准 |
2.5.1 国际排放标准 |
2.5.2 我国的排放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航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框架体系 |
3.1 典型的机场大气影响评估模型 |
3.1.1 排放及扩散模型系统EDMS |
3.1.2 ADMS-airport |
3.1.3 LASPORT |
3.1.4 其它评估模型 |
3.2 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框架体系 |
3.2.1 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框架 |
3.2.2 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步骤及主要内容 |
3.3 机场相关排放源 |
3.3.1 辅助动力装置(Auxiliary Power Unit) |
3.3.2 地面保障设备(Ground Support Equipment) |
3.3.3 地面交通工具(Ground Access Vehicles) |
3.3.4 固定源(Stationary Emission) |
3.3.4.1 燃烧源 |
3.3.4.2 非燃烧源 |
3.4 机场大气扩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航机场飞机发动机污染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 |
4.1 排放影响因素 |
4.2 排放清单制定步骤及框图 |
4.3 中国民航机场飞机起飞着陆(LTO)循环排放量估算 |
4.3.1 改进的计算模型 |
4.3.2 数据来源及参数确定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3.1 中国民航发动机排放数据库 |
4.3.3.2 拟合结果 |
4.3.3.3 2002~2006 年排放清单 |
4.3.3.4 地区排放分布 |
4.3.3.5 LTO 循环各阶段排放分布 |
4.3.3.6 滑行时间影响分析 |
4.4 误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机发动机排放在机场大气环境的扩散浓度预测 |
5.1 机场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因素 |
5.1.1 排放源 |
5.1.2 气象 |
5.1.3 地形 |
5.1.4 汇点 |
5.2 民航机场飞机排放浓度扩散预测模型 |
5.2.1 扩散模型公式的确定 |
5.2.2 扩散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
5.2.2.1 大气稳定度分级 |
5.2.2.2 扩散参数σ_y 与σ_z 的确定 |
5.2.3 风速的修正 |
5.2.4 地形 |
5.3 民航机场飞机排放基于LTO 循环的污染浓度预测 |
5.3.1 飞机相关活动 |
5.3.2 机场环境应用 |
5.3.3 飞机排放源小时清单 |
5.3.4 气象数据及参数 |
5.3.5 结果与分析 |
5.4 误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飞机发动机排放的FTIR 被动遥感监测 |
6.1 飞机发动机排放的传统测量技术 |
6.2 被动式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发射光谱分析技术 |
6.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 |
6.2.2 FTIR 被动遥感测量应用优点 |
6.3 红外发射光谱分析原理 |
6.3.1 红外辐射原理 |
6.3.2 发射率与浓度的关系 |
6.3.3 系统校正 |
6.4 FTIR 被动遥感无人机实验 |
6.5 传统的发射光谱解析法 |
6.5.1 辐射源光谱辐射亮度分布 |
6.5.2 浓度的计算 |
6.5.3 试验时具体做法 |
6.6 FTIR 被动遥感测量的大气三层解析模型 |
6.7 结果与分析 |
6.7.1 试验结果 |
6.7.2 计算结果 |
6.8 飞机发动机排放指数的计算 |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表4.1 民航飞机/发动机对照表 |
(7)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及发动机发展型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核心机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重要意义 |
1.2.1 核心机的概念及其特点 |
1.2.2 核心机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
1.3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发动机行业的规划和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
1.3.3 本课题研究可为上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参考 |
第二章 国外航空发动机及核心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2.1 国外航空发动机及核心机技术发展现状 |
2.1.1 国外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
2.1.2 国外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发展现状 |
2.2 国外航空发动机及其核心机参数分析 |
2.2.1 国外主要航空涡扇发动机参数分析 |
2.2.2 国外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参数分析 |
2.3 国外航空发动机发展道路 |
第三章 国内航空发动机及核心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现状分析 |
3.2 国内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现状分析 |
3.2.1 推重比8 发动机/核心机的预先研究 |
3.2.2 推重比10 发动机/核心机的预先研究 |
3.2.3 25KG/S 级核心机研制 |
3.2.4 5KG/S 级核心机研制 |
3.2.5 小结 |
第四章 同一核心机发展系列发动机的匹配方法 |
4.1 匹配方法概述 |
4.1.1 发动机的相似工作状态 |
4.1.2 发动机的相似参数 |
4.2 匹配数学模型 |
4.2.1 描述核心机性能的基本参数 |
4.2.2 代表核心机特性的相似参数 |
4.2.3 匹配数学模型 |
4.3 发动机派生发展的主要方法 |
4.3.1 保持压气机设计换算转速不变 |
4.2.2 保持核心机最高燃气温度不变 |
4.4 派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我国系列核心机型谱及发动机型谱 |
5.1 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思路 |
5.2 系列核心机型谱 |
5.3 发动机发展型谱 |
第六章 核心机型谱及发动机型谱应用实例 |
6.1 背景飞机及对发动机需求 |
6.1.1 背景飞机情况 |
6.1.2 背景飞机对发动机的需求 |
6.2 核心机型谱及发动机型谱的应用 |
6.2.1 国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现状 |
6.2.2 型谱在发动机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无芯移送热卷箱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卷箱技术的开发背景和特点 |
1.2 热卷箱技术的应用现状 |
1.3 热卷箱技术的国产化状况 |
1.4 无芯移送热卷箱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背景 |
1.4.1 钢卷无芯移送技术 |
1.4.2 新的卷取成型理论的应用和数学模型的开发 |
1.4.3 保温侧导板技术 |
1.4.4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
第二章 热卷箱及相关区域设备组成与主要功能 |
2.1 热卷箱前设备 |
2.1.1 R2粗轧机 |
2.1.2 R2后辊道 |
2.1.3 热卷箱入口侧导板 |
2.2 热卷箱本体设备 |
2.2.1 入口导槽与导向辊 |
2.2.2 弯曲辊 |
2.2.3 弯曲辊辊缝调节系统 |
2.2.4 成形辊 |
2.2.5 一号托卷辊 |
2.2.6 稳定器 |
2.2.7 开卷装置 |
2.2.8 二号托卷辊 |
2.2.9 钢卷无芯移送臂装置 |
2.2.10 保温侧导板 |
2.2.11 开尾销 |
2.2.12 夹送辊、开尾辊 |
2.2.13 冷却水系统 |
2.3 热卷箱后设备 |
2.3.1 飞剪前侧导板 |
2.3.2 飞剪前辊道 |
2.3.3 飞剪 |
2.3.4 除鳞箱 |
2.3.5 精轧机 F1/F2机架 |
第三章 热卷箱的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 |
3.1 热卷箱设计工艺技术参数 |
3.2 热卷箱功能说明 |
3.3 热卷箱的工作方式 |
3.4 热卷箱的操作方式 |
3.5 热卷箱的工艺过程控制 |
3.5.1 自动卷取过程控制 |
3.5.2 开卷过程控制 |
3.6 仿真过程 |
第四章 热卷箱控制系统设计 |
4.1 传动控制系统 |
4.1.1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
4.1.2 液压传动控制系统 |
4.2 基础自动化级控制系统 |
4.3 人机接口HMI系统 |
4.4 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
4.5 检测元件的选型配置和布置 |
4.5.1 轧件检测元件 |
4.5.2 设备检测元件 |
第五章 热卷箱控制软件设计 |
5.1 主要程序块功能分配 |
5.1.1 主程序块 |
5.1.2 信号监控程序块 |
5.1.3 系统初始化程序模块 |
5.1.4 通用逻辑控制程序模块 |
5.1.5 输入信号处理程序块 |
5.1.6 轧件跟踪管理模块 |
5.1.7 逻辑控制模块 |
5.1.8 卷径跟踪计算模块 |
5.1.9 速度控制程序模块 |
5.1.10 定位控制管理模块 |
5.1.11 尾部定位程序模块 |
5.1.12 输出信号处理程序模块 |
5.1.13 通用子程序块 |
5.2 控制功能算法和数学模型 |
5.2.1 主令速度控制功能 |
5.2.2 热卷箱弯曲辊缝控制功能 |
5.2.3 尾部定位功能 |
5.2.4 上下弯曲辊设定速度匹配计算功能 |
5.2.5 卷径跟踪功能 |
5.2.6 设备典型逻辑控制功能 |
5.2.7 热卷箱区域管理功能 |
5.2.8 设备自动定位功能 |
5.2.9 热卷箱无芯移送功能 |
5.2.10 热卷箱卷取顺控器跟踪功能 |
第六章 热卷箱控制系统通讯网络的设计 |
6.1 PROFIBUS-DP现场总线 |
6.2 工业以太网 |
6.3 GENIUS网 |
6.4 CCM通讯 |
6.5 TPL网络 |
第七章 热卷箱人机接口界面 HMI系统的画面设计 |
7.1 主画面设计 |
7.2 参数设置画面设计 |
7.3 卷取启动条件画面设计 |
7.4 开卷启动条件画面设计 |
7.5 监控画面设计 |
7.6 辅助系统监控画面设计 |
7.7 报警画面设计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SNECMA准备在新试车台上试验GE90(论文参考文献)
- [1]SNECMA准备在新试车台上试验GE90[J]. 尤山. 国际航空, 1994(01)
- [2]鲲鹏之心——中国大飞机动力系统展望[J]. 火心2000,本刊编辑部. 航空世界, 2014(11)
- [3]航空动力学科进展研究[A]. 王巍巍,李茜,郑天慧,高海红. 2014-2015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6
- [4]斯堪的纳维亚之心——瑞典的军用航空发动机[J]. 火心2000. 航空世界, 2017(03)
- [5]2003年吸气式推进技术的进展[J]. 胡晓煜.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04(02)
- [6]飞机发动机排放对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研究[D]. 夏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01)
- [7]航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及发动机发展型谱研究[D]. 周人治.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8]无芯移送热卷箱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D]. 王成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