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委会成员(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飞[1](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认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杨洋[2](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指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周丽威[3](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认为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李晓捷,庞伟,郭津[4](2020)在《中国儿童康复事业1980-202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现代儿童康复事业1980年至2020年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儿童康复各阶段发展的特点,包括儿童康复政策、康复机构的成立、学术活动及成果、交流与合作,总结了相关的成就,提出未来面对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冯雨梦[5](2020)在《潘光旦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具有奠基性和终身性的意义。历史上,不同时代都会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成功家庭教育范例与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下剧烈变革的时代,家庭教育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走出急功近利的唯智育取向,基于儿童的完整生活与全面发展有所创新,为新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温度有智慧的支持,是一个亟待加强研究的论题。潘光旦是我国的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优生学、民族学、遗传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领域。潘光旦对于中国的家庭问题研究颇深,非常重视婚姻、家庭、家庭制度等问题,探讨了有关中国社会儿童与妇女的诸多问题。目前学界有关于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在学习和研究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进行认真的解读与探究。有关潘光旦的研究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加强潘光旦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能够为改进和加强当下的家庭教育提供理论资源与实践进行参照。本文从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与先决条件等几个维度出发研究潘光旦的家庭教育思想。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包括新母教思想、家庭教育之性教育、家庭教育之位育等内容;原则包括榜样的原则、距离的原则与男女差异的原则;先决条件包括母亲的自我认识、政府与担当民族大任的人的认识、父亲的在位与责任。在民族危亡、妇女解放运动以及西化东渐的背景下进一步分析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理论创新,并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潘光旦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独创性与局限性进行评析。最后,通过分析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痛点问题提炼出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与意义。潘光旦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对今天的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以及家庭环境氛围上仍旧拥有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高文豪[6](2020)在《河南新修家谱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质的文化之一。家谱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载体,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广泛生动地记录了底层普通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河南,即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了重修家谱的热潮;21世纪之后,民间新修家谱数量又创新高,目前这些新修家谱分散于河南各地,但尚缺少系统整理与研究。此文章选取1949年后的河南新修家谱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了一个系统研究,力图说明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编写河南新修家谱目录,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为各个地区的家谱数量、出版的年代、各个家谱的基本信息等,对河南部分新修家谱做一个基础的文献资料整理,并对其作简要分析。其次以亲自察验及所编新修家谱目录为基础,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新修家谱目录、编修缘由、编修过程和编修主要内容,探究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不足之处,并阐述新修家谱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陈敏[7](2018)在《小学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特征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相比于初高中的资优教育,小学阶段的资优教育越发受到学者和社会的重视。数学资优生是指在数学领域表现杰出的学生,但在国内外的数学资优教育研究中,关于数学资优生的评定标准以及他们具备哪些特征这两个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意见。本文就“数学资优生”的界定标准展开探讨,对小学数学资优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个案研究,寻找出一些相似的行为特征,以期揭示小学资优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建设性意见,从而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的数学资优教育研究。本文以学生数学成绩为依据,结合任课教师的推荐意见,辅以其他同学的评价,在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三班和四班选出4名数学资优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将小学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特征分为可测量的外显行为特征和短时间内不易察觉的内隐行为特征,采取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研究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数学思维与记忆、倾听与言语、解题与操作,小组合作与互助、数学学习时间规划”7个维度上的异同,并概括提炼出小学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与不足之处,最后从“资优生”、“教师”“家长”三者角度给出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在内隐学习行为特征中,学习动机维度上,资优生学习动机强烈,以内部需要为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维度上,资优生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意志力坚强,学习积极性活跃;数学思维与记忆维度上,资优生思维具有深刻性与广阔性、敏捷性、独创性与批判性,并且善于简化与理解性记忆。在外显学习行为特征中,倾听与言语维度上,资优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对于所看、所听、所记具有自我的选择标准,相比于其他一般学生,在课堂主动回答与提问的频率更高,质量更高;解题与操作维度上,资优生会定期整理归纳典型例题及方法,他们对知识的梳理、运用能力强;小组合作与互助维度上,资优生善于扮演总结者的角色,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他人意见持有批判性;数学学习时间规划维度上,资优生善于利用零碎时间,他们能够高效利用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
贾晓旭[8](2017)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身体与性别的特定语境中、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女性的生育观进行重新审视。这种审视的指向目标既有女性自身,也涵盖着男性、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全部历史,更包括着人类未来的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其所具有的特定性别往往被人所忽视。性别的差异不仅影响了社会分工,还致使当代中国女性在生育观上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仅仅取决于个体的主观选择,而始终是取决于在社会实践中展开的、基于物质利益关系而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因此,想要研究中国女性生育观,就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生育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重新进行认识和思考,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整合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嬗变过程及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现状,探析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时代价值与阻滞因素,并在上述基础上寻找最终的解决之道。本文主要包括绪论(第1章)、正文(第2-6章)和结语(第7章)三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评述当前研究现状、概述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在选题缘起及意义方面,指出女性生育不仅在构建人类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还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西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理论探讨女性主体性、阶级性、权力范式等问题时的核心关切。在国内外研究综述方面,对国内外关于生育观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指出目前关于女性生育的理论探索局限于对生育观变动的理论体系阐释与预测生育行为的数据模型构建,并未触及到生育观的根本性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是进行本论文研究的灵魂和总的方法,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提供相结合。最后阐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运用唯物史观重新思考中国女性的生育观问题,这既是关系到能否在新的领域中贯彻唯物主义原则的根本性问题,也为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2章,女性生育观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先是在结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定义生育观和女性生育观的概念和内涵,并厘清其与生育意愿、生育计划和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的生育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首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文本为依托,按照时间顺序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实质与内在逻辑,即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出人口再生产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口再生产的过程受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水平所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生产制度和人口规律也会大相径庭。然后从西方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生育,探寻其与马克思主义人口生产理论的联系与分歧;最后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发展脉络,即中国政府通过实施法律政策,对击毁封建生育观、重建符合当时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新生育观,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第3章,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历史嬗变。本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生育观的嬗变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中国女性生育观所经历的由原始到现代的漫长的嬗变过程。这种嬗变不是经济唯物主义的移植,而是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上层建筑逐渐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在古代中国,囿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使得对于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的大量需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的生育诉求,传统生育观由此而生;到近代以来,由于小农经济依然是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传统生育观仍有存在的经济基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当时中国落后社会形态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能通过对生育观的改良而得到解决;再到现代,新中国将女性从家庭的私人领域的困窘中解放出来,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改变女性的生育观,女性生育观开始实现现代转型。第4章,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现状。本章尝试总结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的现实状况,因为这是解决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观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首先,从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行为的表现来看,中国女性开始逐渐认同晚婚晚育、少生优育、男女平等的现代生育观,另一方面受城乡差别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耕生产方式差异、宗族文化的再度复兴等影响,使得传统生育观在一定范围内仍有着广泛而强大的根基。其次,生育率偏低、性别偏好严重与生育伦理问题频发是当代中国女性生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是当代中国女性生育问题的成因。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还是传统男权制的惯性,其实质问题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种生产”中的“人口再生产”的价值被无限地漠视与剥削。当生育从维系氏族存亡的角色退居到家庭私人领域中时,女性的价值自然也会随之被贬低和轻视。第5章,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时代价值与阻滞因素。本章首先强调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即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有助于实现女性解放、有助于延续民族血脉。然后在此逻辑起点上探讨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指出当代中国女性自身的变化与觉醒使得构建新的、适合人们身心需要的理性生育观成为可能。最后重点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阻滞因素:一是生育被“异化”,在人口再生产理论的语境下,利用唯物史观的“异化”概念从异化劳动是“物”的异化、异化劳动是自我异化、异化劳动是类本质的异化、异化劳动是人同人的异化四个方面论证女性生育如何被“异化”并与女性自身出现疏离;二是女性是“他者”,从近代以来兴起的“主体性”和“本质主义”角度出发探讨女性是“他者”的非正当性;三是从“社会性别体制”角度探寻传统社会性别体制如何使两性之间的生物差异转变为了社会差异,并通过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制度力量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第6章,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路径选择。确立理性的生育观,需要公民、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第一是公民角度,根据唯物史观中对人口再生产的“生理素质”和“精神素质”的论述重新诠释了“生育优化”的科学内涵,指出“生理素质和精神素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也是决定人口质量的两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生育优化”的基本要求。第二是家庭角度,从法律和道德伦理两个层面论证了女性应该拥有生育自主权,并指出了女性在生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第三是国家角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论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底层的变革具备天然的正当性和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教育,都可以通过对生育行为的适度调控达到使人口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目的。第四是社会角度,指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和解决女性就业歧视是重塑整个社会还隐匿存在的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的根本解决之道。第7章,结语。通过对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是提倡理性生育的前置条件是价值观预设问题。二是生育观是可以被塑造和影响的。三是指出以往把中国生育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生产力的低下”并倾向于使用经济理论解释人们的生育行为的思路所存在着的原则性问题。四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即使在当代,生育的决策权也并不完全取决于女性本人。
蒋洁蕾[9](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于海燕[10](2016)在《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谱是一种记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其成员生平事迹等家族发展史的文献。作为江苏省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既有明清时期坚实的传统为基础,又有江苏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呈现出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民国时期家谱存量甚为丰富,这其中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谱的纂修。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氛围相对浓厚,编修程序相对完整,体例相对完备。同时,受社会变革的影响,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在内容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体现在对宗族事务及其管理、教育的发展、女性上谱、经济事务的记载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以家谱纂修者的微视角展现了民国时期江苏省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见证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由于受时代和纂修者的出发点等因素所限,民国时期江苏毡家谱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需要从文化的高度和科学的角度去认真对待。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背景及概况。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因素分别进行分析。以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家谱总目》、国家图书馆“中华寻根网”所涉及的江苏省民国时期家谱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数量、纂修次数、版本、区域分布和时段分布等分别进行统计,展现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总体情况。第二章研究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的组织与经费保障。对于修谱机构的组织及职能进行研究,对谱局的设立、职责与分工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挖掘家谱纂修背后的细节。对于修谱人员的分析,旨在揭示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人员组成及其修谱者应具备的一些素质要求。之后,对江苏省家谱的编修程序进行分析,如搜集资料、聘请谱师、印刷家谱、领谱散谱,展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家谱纂修过程。最后,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经费保障进行分析,试图从经费的筹措方式、支出构成等方面有条理地产生,以期了解与家谱纂修有关的经济问题。第三章是对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的体例研究。民国时期处于一个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生活也必然因时而变。为了将社会变迁中诸多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纳入家谱中,家谱的体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变化。这部分对诰命、凡例、序跋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家谱中诰命的处理、凡例的变化、序跋的数量、序跋者的身份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第四章论述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内容研究。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之一,该章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家谱中宗族事务及其管理,内容涉及祭祀、丧俗、墓地、家规家法;民国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内容有:重视家族成员教育、开展以家族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对传统家族教育的转型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女性上谱部分则对民国时期对女性上谱的规定、民国时期女性上谱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内容还涉及经济史料、民族主义、佛教、医学、体育等等方面。第五章研究了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的纂修理论。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家谱功能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一些家谱纂修者对民国以前的家谱进行批判,这是本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民国时期家谱纂修者对欧苏二法的扬弃以及对本家族旧谱的批判。接着,对近代史观引入家谱纂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进化史观、全球史观、新文明文化史观等都对家谱的纂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对修谱原则进行了归纳概括,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家谱的纂修践行了信实、平等、实用等原则。第六章剖析了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编纂的特点与局限。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家谱内容不断拓宽,折射出时代变迁。历史局限体现在内容上,存在滞后观念,书写上有隐恶扬善现象,形式上雷同部分偏多。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家谱历史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如家谱纂修的目的性、修谱过程的主观性、纂修监管的无效性、家谱的沿袭性等等,都影响了家谱纂修的质量。本文的创新在于:这是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昕做的第一次系统和综合性研究。这种系统和综合性研究体现在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研究的角度上。从文献学角度看,本文对江苏省内民国时期部分家谱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对家谱的特点、生产方式、家谱的贡献和局限进行研究。从史学角度看,本文解读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展现民国时期江苏省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小见大,以微知着,是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从文化角度看,由江苏省所特有的自然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孕育的家谱文化,兼具时代性、区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家谱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将以上内容尽可能全面地得以呈现,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比较学等研究方法,透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动机、纂修机构、纂修过程,以及所编纂家谱的体例、内容、理论、特点和局限等方面,力图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进行分析,试图把握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内家谱的发展脉络、发展状态和发展规律,以期对当代家谱纂修提供借鉴,使家谱这种古老的文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委会成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委会成员(论文提纲范文)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儿童康复事业1980-202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儿童康复发展历程回顾 |
1.1 起始阶段(1980年至1990年) |
1.2 发展阶段(1990年至2000年) |
1.3 普及阶段(2000年至2010年) |
1.4 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 |
2 中国儿童康复发展的特点 |
2.1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儿童康复逐步纳入大康复体系 |
2.2 康复机构建立 |
2.3 基于ICF构建多学科、跨领域的儿童康复服务体系 |
2.4 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
2.4.1 高等教育 |
2.4.2 培训班及国际合作项目等纷纷开展[13] |
2.5 儿童康复学术活动 |
2.5.1 学术会议 |
2.5.2 诊断标准与指南以及着作、教材和科普读物 |
2.5.3 科学研究 |
2.6 交流与合作 |
2.6.1 国际交流与合作 |
2.6.1. 1 与日本的交流与合作 |
2.6.1. 2 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 |
2.6.1. 3 与法国的交流与合作 |
2.6.2 与香港复康会的交流与合作 |
3 挑战与展望 |
3.1 在ICF理念和框架指导下发展多学科融合 |
3.2 基于儿童康复需求的多样化康复服务 |
3.3 提升儿童康复服务的均等性,扩大覆盖率 |
3.4 提高儿童康复专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
3.5 构建标准化的儿童登记注册网络监测体系 |
3.6 加强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儿童康复服务规范 |
3.7 加强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 |
3.8 发展儿童康复高新诊疗与康复技术 |
3.9 支持国产儿童康复辅助器具的研制与应用 |
(5)潘光旦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潘光旦的研究 |
1.3.2 有关中国家庭教育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 |
1.4.1 家庭教育 |
1.4.2 潘光旦的家庭教育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
2.1.1 民族危亡的中国现状 |
2.1.2 妇女解放运动 |
2.2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背景 |
2.2.1 中国儒学思想的熏陶 |
2.2.2 西方教育的影响 |
2.3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背景 |
2.3.1 家庭环境 |
2.3.2 教育经历 |
2.3.3 从教经历 |
第三章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
3.1 潘光旦家庭教育的目的 |
3.2 潘光旦家庭教育的内容 |
3.2.1 家庭教育之新母教 |
3.2.2 家庭教育之性教育 |
3.2.3 家庭教育之位育 |
3.3 潘光旦家庭教育的原则 |
3.3.1 榜样的原则 |
3.3.2 距离的原则 |
3.3.3 男女差异的原则 |
3.4 潘光旦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 |
3.4.1 母亲的自我认识 |
3.4.2 政府与担当民族大任的人的认识 |
3.4.3 父亲的在位与责任 |
第四章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评析 |
4.1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
4.1.1 民族危机下的家庭问题思考 |
4.1.2 妇女解放运动下的女性思想 |
4.1.3 西化东渐下的性理论 |
4.2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创新 |
4.3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独创性与局限性 |
4.3.1 独创性 |
4.3.2 局限性 |
第五章 当下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
5.1 当代家庭教育的成就与进展 |
5.1.1 家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
5.1.2 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形成 |
5.1.3 家庭教育的内涵的改善 |
5.2 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5.2.1 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
5.2.2 家庭教育方法存在偏差 |
5.2.3 家庭教育内容过于应试 |
5.2.4 家庭教育环境较为封闭 |
5.3 当代家庭教育的成因分析 |
5.3.1 社会转型的复杂性 |
5.3.2 家校联合的弱化 |
5.3.3 家庭教育的急功近利 |
第六章 潘光旦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6.1 更新当代家庭教育的理念 |
6.1.1 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 |
6.1.2 重视母爱教育的价值 |
6.1.3 重视父母教育的价值 |
6.2 丰富当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
6.2.1 培养品格教育 |
6.2.2 加强性教育 |
6.2.3 家庭教育中的位育 |
6.3 营造当代家庭教育的环境 |
6.3.1 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
6.3.2 营造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河南新修家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
一 河南省民间兴起修谱热潮 |
二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重点难点 |
三 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河南新修家谱概况 |
第一节 新修家谱区域分布 |
第二节 新修家谱年代分布 |
第三节 新修家谱姓氏分布 |
第二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编修方式 |
第一节 个人独力编修 |
第二节 群体编修 |
一 倡修家谱 |
二 成立修谱机构 |
三 筹措资金 |
四 编修印刷 |
第三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的内容及特色 |
第一节 新修家谱的主要内容 |
一 谱序方面的内容 |
二 凡例方面的内容 |
三 图片方面的内容 |
四 世系源流方面的内容 |
五 世系图表方面的内容 |
六 人物传记方面的内容 |
第二节 新修家谱的思想特色 |
第四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之学术及社会价值 |
第一节 极具地方史料价值 |
一 社会之沧桑变迁 |
(一)时代中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 |
(二)乡路漫漫之变化历程 |
(三)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发展 |
基层山村的医疗资源紧缺 |
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进步 |
第二节 河南灾难之真实记录 |
一 豫西匪患 |
(一)宜阳县乡村匪患猖獗 |
(二)当地村民深受土匪残害 |
(三)各乡村建村寨以避匪患 |
(四)民国宜阳县政府软弱无力 |
(五)当地存在亦农亦匪的现象 |
二 河南灾荒 |
(一)农民受灾之真实状况 |
(二)乡村灾害之真实记录 |
(三)战乱之苦 |
第三节 为婚姻及习俗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
一 乡村婚姻及习俗之反映 |
(一)婚姻观的转变 |
(二)乡村高价彩礼的兴起 |
(三)高价彩礼之根源 |
二 少数民族婚姻及习俗之记载 |
第四节 实录了回、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
一 对回汉文化融合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
二 回族民族的抗日斗争 |
第五节 新修家谱之社会价值 |
一 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社会价值。 |
二 教化子女,警励后人之主要目的。 |
三 为民立传和为国写史的观念。 |
四 海外同胞寻根问祖之心愿。 |
结语 |
附录: 河南新修家谱目录 |
一 郑州地区新修家谱 |
二 开封地区新修家谱 |
三 洛阳地区新修家谱 |
四 新乡地区新修家谱 |
五 许昌地区新修家谱 |
六 安阳地区新修家谱 |
七 商丘地区新修家谱 |
八 焦作地区新修家谱 |
九 濮阳地区新修家谱 |
十 鹤壁地区新修家谱 |
十一 周口地区新修家谱 |
十二 驻马店地区新修家谱 |
十三 平顶山地区新修家谱 |
十四三 门峡地区新修家谱 |
十五 济源地区新修家谱 |
十六 信阳地区新修家谱 |
十七 南阳地区新修家谱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小学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特征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数学资优生 |
1.2.2 学习行为 |
1.2.3 学习行为特征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特点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特点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课堂观察法 |
2.2.3 访谈法 |
2.3 课堂观察表的编制 |
第3章 四名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特征的分析 |
3.1 个案A:学习行为特征分析 |
3.1.1 访谈内容分析 |
3.1.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3.2 个案B:学习行为特征分析 |
3.2.1 访谈内容分析 |
3.2.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3.3 个案C:学习行为特征分析 |
3.3.1 访谈内容分析 |
3.3.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3.4 个案D:学习行为特征分析 |
3.4.1 访谈内容分析 |
3.4.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3.5 四名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特征比较分析 |
第4章 小学资优生数学学习行为特征优化的建议 |
4.1 对资优生自身的建议 |
4.1.1 强化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丰富内部激励机制 |
4.1.2 注重数学学习计划、目标的制定,以高标准要求自我 |
4.1.3 积极整合琐碎时间,将个人的高效学习时间利用率最大化 |
4.1.4 重视筛选学习内容,提升“眼、耳、口、手”多感官协调能力 |
4.1.5 内向资优生要勇于分享个人观点,多使用概括性发言、评价 |
4.1.6 有意识培养自我归纳总结能力,定期归纳典型题、复盘知识点 |
4.2 对教师的建议 |
4.2.1 “二次激发”资优生数学学习兴趣,加大正面评价力度 |
4.2.2 拓宽数学知识广度、深度,满足资优生思维需要 |
4.2.3 引导资优生高效利用在校数学学习时间,增强时间规划意识 |
4.2.4 鼓励内向资优生勇于表达自我,做数学讨论中的“辩论家” |
4.2.5 辅助资优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与意识,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
4.3 对家长的建议 |
4.3.1 创造合适的家庭氛围,带领资优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 |
4.3.2 定期与教师交流,注意与资优生的沟通方式 |
4.3.3 引导资优生制定学习计划,规划数学学习时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数学资优生数学学习行为特征访谈内容(学生版) |
附录二 小学数学资优生数学学习行为特征访谈内容(教师版) |
附录三 小学数学资优生外显学习行为特征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附件 |
(8)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女性生育观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
2.1 生育与女性生育 |
2.1.1 生育 |
2.1.2 女性生育 |
2.2 生育观与女性生育观 |
2.2.1 生育观 |
2.2.2 女性生育观 |
2.3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 |
2.3.1“生产力过大的地方,人口才会过多” |
2.3.2“人是类存在物” |
2.3.3“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 |
2.3.4“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 |
2.3.5“种的繁衍” |
2.4 西方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2 激进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3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4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5 生态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 |
2.5.1“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
2.5.2“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
2.5.3“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2.5.4“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 |
2.5.5“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
第3章 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历史嬗变 |
3.1 中国古代女性的生育观 |
3.1.1 重生唯生 |
3.1.2 早婚早育 |
3.1.3 多生多育 |
3.1.4 重男轻女 |
3.2 中国近代女性的生育观 |
3.2.1 传统生育观依旧是主流观念 |
3.2.2 新生育观的传入与形成 |
3.2.3“节制生育运动”之战 |
3.3 中国现代女性的生育观 |
3.3.1 生育观的现代转型 |
3.3.2 生育观趋向理性化 |
3.3.3 生育观趋向多元化 |
第4章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现状 |
4.1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行为的表现 |
4.1.1 生育意愿低迷 |
4.1.2 传统生育观复归 |
4.1.3 生育质量趋优 |
4.2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存在的问题 |
4.2.1 生育率偏低 |
4.2.2 性别偏好严重 |
4.2.3 生育伦理问题频发 |
4.3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问题的成因 |
4.3.1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
4.3.2 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 |
4.3.3 传统男权制的惯性 |
第5章 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时代价值与阻滞因素 |
5.1 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重大意义 |
5.1.1 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 |
5.1.2 有助于实现女性解放 |
5.1.3 有助于延续民族血脉 |
5.2 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 |
5.2.1 女性身心的基本特征 |
5.2.2 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 |
5.2.3 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 |
5.3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偏差 |
5.3.1 生育被“异化” |
5.3.2 女性是“他者”的观念 |
5.3.3 传统社会性别体制的惰性力量 |
第6章 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路径选择 |
6.1 公民:树立生育优化选择观念 |
6.1.1“生育优化”的科学内涵 |
6.1.2“生育优化”的基本要求 |
6.2 家庭:尊重女性生育自主权 |
6.2.1 家庭对女性生育的干涉 |
6.2.2 女性为生育作出的贡献 |
6.3 国家:适度调控公民生育行为 |
6.3.1 调整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生育保障制度 |
6.3.2 在高校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教育 |
6.4 社会:营造两性平等和谐关系氛围 |
6.4.1 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
6.4.2 解决育龄女性的就业问题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取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述评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纂修背景及其概况 |
第一节 纂修背景 |
一、社会环境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第二节 纂修概况 |
第二章 纂修的组织与经费保障 |
第一节 修谱机构的组织及职能 |
一、谱局的设立 |
二、职责与分工 |
第二节 修谱人员 |
一、修谱人员的构成 |
二、修谱者的素质要求 |
第三节 家谱的纂修程序 |
一、立案文卷 |
二、资料搜集 |
三、家谱纂修 |
四、家谱印刷 |
五、领谱散谱 |
第四节 经费保障 |
一、资金筹措 |
二、经费支出 |
第三章 纂修体例研究 |
第一节 体例概说 |
一、民国以前家谱体例的发展演变 |
二、民国时期家谱体例概况 |
第二节 体例上的变化 |
一、凡例 |
二、诰命 |
三、序跋 |
四、图、表的应用 |
第四章 纂修内容研究 |
第一节 家谱中所见宗族事务及其管理 |
一、祭祀 |
二、祠堂 |
三、墓地 |
四、家规家法 |
第二节 家谱中所见民国教育 |
一、传统家族教育转型的动因分析 |
二、家族教育转型的实践 |
第三节 家谱中所见的女性 |
一、民国以前的女性上谱 |
二、民国时期女性上谱的背景、规定及实践 |
第四节 家谱中所见经济史料 |
一、记录区域产业的发展 |
二、揭示民族企业的兴衰 |
三、重视经济单据的留存 |
第五节 家谱中所见其他史料 |
一、民族主义史料 |
二、社会习俗变迁史料 |
三、佛教、医学和体育史料 |
第五章 纂修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修谱功能之重新审视 |
一、家谱功能的演变 |
二、家谱功能的沿袭 |
三、家谱功能的拓展 |
第二节 对民国以前家谱的批判 |
一、对欧苏二法的扬弃 |
二、对旧谱的批判 |
第三节 近代史观的引入 |
一、进化史观 |
二、全球史观 |
三、新文明文化史观 |
第四节 修谱原则 |
一、信实 |
二、平等 |
三、实用 |
第六章 纂修特点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特点 |
一、时代性 |
二、地域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局限性 |
一、局限性的体现 |
二、局限性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目录 |
四、《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委会成员(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中国儿童康复事业1980-202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 李晓捷,庞伟,郭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08)
- [5]潘光旦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冯雨梦. 江南大学, 2020(01)
- [6]河南新修家谱初探[D]. 高文豪. 郑州大学, 2020(08)
- [7]小学数学资优生学习行为特征的个案研究[D]. 陈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8]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D]. 贾晓旭. 吉林大学, 2017(11)
- [9]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10]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D]. 于海燕. 扬州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