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研究会第八次座谈会在淄博召开

中国“资本”研究会第八次座谈会在淄博召开

一、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钟亚平[1](1997)在《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13—1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和南开大学经济系联合举办。 副会长卫兴华教授主持开幕式,副会长魏埙教授致开幕词,会长宋涛教授作了题为《运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理论指导我

王丽华[2](1987)在《一九八六年江苏省社会科学界大事记》文中认为 一月 1月7日至10日,省科社学会在南京举行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省委常委胡福明到会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省社科联副主席王淮冰对今后学会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次会议回顾总结了五年来的学会工作,部署了八六年的学会活动;讨论了“一国两制”和“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钟亚平,白丽健,陈英[3](1996)在《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年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纪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年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年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淄博市委、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南开大学经济系的大...

宋建欣[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戴美玲[5](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周新年[6](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任金帅[7](2013)在《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文中提出伴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农村危机的凸显,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成为是时社会运动之主潮。无论是民国时人为挽救时弊所做的对策性研究,还是今人为解决现实“三农”问题而开展的学理性探讨,乡村建设运动都因具备丰富的历史蕴含而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选取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力量——“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研究主题,尝试以“群体”为切入点,以1926-1937年间的华北主要乡村建设区域为中心,考察乡建工作者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路径、群体特征、实践活动、工作方式、社会认同及群体走向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探讨乡建工作者对乡村建设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影响,一方面基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景对工作者群体进行再审视,以期形成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新认识。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发展壮大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根源则在于近代以来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并未与乡村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日渐明显,促成城市中知识分子的“冗余”现象以及乡村社会的全面破产。出于救国救民的热忱以及谋求生路等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乡村建设事业,而部分规模较大的乡建团体、机构也在选拔、培养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由此,一个以宗旨目的上的统一、事业内容上的一致,情感价值上的相近等为内聚力的工作者群体逐渐形成。为实现救济农村、复兴民族国家的目的,群体成员在不同岗位上承担起贯彻乡村建设理论、路线,推进诸如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农业经济、医疗卫生等工作的重任,他们的行为与活动直接影响着事业的走向与成效,可谓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与灵魂。然而尽管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事业的开展做出各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者数量、能力的增长与乡建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趋势之间的脱节,以及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工作者角色错位问题,均成为影响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致因。更进一步说,工作者群体的工作内容及方式不仅关乎运动的进展,还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对乡建运动及工作者群体的评价。而这些来自外界尤其是政治势力的评价以及自身的工作体验复又影响着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成为影响整个群体分化与走向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对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研究是重新审视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有待发掘的视角,有助于填补运动的“血肉”,使研究突破“史实再现”的宏观叙述模式与泛泛铺陈的写作手法,真正深入到运动的内部场景,获得有关乡村建设运动产生、发展、成效、局限及其根源所在的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杨发祥[8](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张凯[9](2016)在《《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文中认为《资本论》是1848年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之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最初发表于1867年。1899年中国刊物《万国公报》中《大同学》一文,开启了《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之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论》不断地进行着理解和诠释,形成了《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人民在《资本论》基本原理指导下,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纵观《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9年《资本论》传入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可以称为“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称为“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直到现在,可以称为“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是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展开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从零星介绍、翻译到对《资本论》主要理论的解读,再到应用《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在为本阶级的政治主张寻找理论依据,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资本论》的诠释,逐步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在这一时期,《资本论》并不被视为学术研究的经典文本,各阶级对它的诠释也并非是一种纯学理性的探究,而是服务于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诠释范式。经世致用、泛政治化和各取所需是这一诠释范式的特点。这种诠释范式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伟大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囿于当时的时代条件,这种诠释范式也存在对理论本身研究不足或者研究深度不够的情况,割裂了《资本论》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第二个时期,即“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已经彻底完成,《资本论》在中国的定位也由“革命的武器”转向“建设的科学”。这一时期,《资本论》中译本的修订完善以及重译工作基本完成;宣传、解说和注释《资本论》的通俗化读本陆续出版;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学术争鸣一度活跃起来。与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相适应,这一时期中国不仅翻译出版了苏联《资本论》通俗化诠释和学术化研究方面的着作,而且在《资本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术取向上,都烙上了苏联印记。直面历史性经典文本,通过对文本含义和作者原意的把握,挖掘《资本论》一般性普遍性原理,进而应用这些原理,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这一时期各种诠释的共同之处。这种从历史性的维度出发,运用翻译、通俗化阐释和学术争鸣等诠释方式展开的对经典文本含义和经典作家原意的理解和解释,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哲学—经济学”的诠释范式。回归经典、求真求同和单向听从是这种诠释范式的特点。这一诠释范式下的《资本论》的理解和诠释,较好地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却忽视了诠释者自身独特的诠释学情境,没有把《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具有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倾向,未能开启经典文本的时代意义。第三个时期,即“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诠释者通过反思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逐渐意识到对《资本论》的理解与诠释不能停留在对其普遍性原理的把握上,而应将普遍性原理与当下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上,开启经典文本的时代意义。这一时期,作为“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深化和补充的“实践哲学—经济学”的诠释范式逐渐形成。反思现实、创生意义和互有倾诉构成了“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的特点。该诠释范式下的《资本论》的理解和解释在目标取向上逐渐由面向历史文本,追寻作者原意走向结合中国现实,开启文本新意;在理解重心上由偏重事实性考量走向注重价值性判断;在理解过程上,由“视域转换”走向“视域融合”。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资本论》研究已经由“照着说”走向了“接着说”,开启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资本论》研究。“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顺应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符合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理论精神。总体而言,《资本论》在中国的诠释史,不能简单视为单纯的文本诠释史,可以认为,它是以文本诠释的方式折射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对《资本论》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资本论》这部伟大的经典在中国社会的翻译、介绍、传播的历程,有助于对《资本论》这部伟大经典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诠释,而且也有助于发现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意义,甚至也有助于以《资本论》的普遍原理为依据,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

崔海伟[10](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案
第二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影响
        2.1.1 城乡殊分:农村经济危机的凸显
        2.1.2 精英离乡:乡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才流失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人才需求
        2.2.1 “最强力之潮流”:乡建运动的兴起
        2.2.2 “下乡去”: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向
第三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第一节 工作者的选拔与训练
        3.1.1 选拔与培养标准
        3.1.2 训练机构
        3.1.3 训练内容
    第二节 群体的构成
        3.2.1 数量的统计
        3.2.2 社会身份的分析
    第三节 薪俸待遇
    第四节 “人才中心圈”:群体之间的互动
        3.4.1 互动之主、客观需求
        3.4.2 全国性的互动与联合
        3.4.3 区域性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与乡村社会改进
    第一节 进行社会调查
    第二节 推进乡村民众教育
    第三节 复兴农业经济
        4.3.1 农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
        4.3.2 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建立
    第四节 推广医疗卫生
    第五节 “模式化”的困境——人员与事业的脱节
第五章 权力网络中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第一节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与事务处理方式的近代走向
        5.1.1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以绅士为中心的考察
        5.1.2 乡村事务内容的变更
    第二节 “上联下接”:工作方式方法之构想
    第三节 “礼待乡村领袖”:笼络地方绅士
    第四节 “为众人师”:拉近农民
    第五节 工作开展之困难及其原因
第六章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第一节 农民对工作者的认识与态度
    第二节 “吃乡建饭的新阶级”:知识界对工作者的评价
        6.2.1 积极的评价
        6.2.2 质疑与否定
        6.2.3 “发扬正论”与建设性批评
    第三节 基于政纲之评定:国共两党对工作者的认知及立场
        6.3.1 有限的认可与联合:国民党对工作者的立场
        6.3.2 乡村工作联合战线:共产党对工作者的态度及其转变
    第四节 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发展演变
        6.4.1 “乡村必需建设,民族必自救”:工作者社会认同的状态
        6.4.2 制度安排与象征塑造:强化工作者社会认同之路径
        6.4.3 批评与自我批评:基于社会认同的群际关系适应策略
        6.4.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工作者社会认同的困境与消解
第七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分化与走向
    第一节 “三条路”:工作反思与思想倾向的转变
        7.1.1 寻找新出路:工作反思与总结
        7.1.2 向往革命:思想倾向的转变
    第二节 “奔向延安”:群体的分化
        7.2.1 积极参与抗敌救亡
        7.2.2 大后方新试验区的开辟
        7.2.3 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
第八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再审视
    第一节 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乡村建设力量的选择
    第二节 法治与人治: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与“人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二、 农村:村级自治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一、 生育政策比较
        二、 生育现状比较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一、 国际舆论
        二、 国际人口奖
结语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后记

(9)《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资本论》诠释史的基本概念和分期
    第一节 《资本论》诠释史的基本概念
        一、诠释
        二、诠释史
    第二节 《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分期
        一、《资本论》原着写作出版简况
        二、《资本论》诠释史分期的依据
        三、《资本论》诠释史的三个时期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899—1949)
    第一节 第一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一、零星介绍
        二、翻译
        三、解读
        四、应用
    第二节 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一、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二、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三节 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一、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二、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三、第一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949—1978)
    第一节 第二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一、翻译工作基本完成
        二、通俗化诠释初见成效
        三、学术化研究一度活跃
    第二节 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一、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二、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三节 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一、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二、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三、第二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历史局限性
第四章“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时期(1978— )
    第一节 第三个时期对《资本论》的不同诠释
        一、劳动价值论诠释
        二、剩余价值论诠释
        三、资本积累理论诠释
    第二节 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异同及其原因
        一、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共同性及其原因
        二、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三节 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评价
        一、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特点
        二、第三个时期《资本论》诠释的积极意义
第五章 《资本论》的诠释范式及其历史演变
    一、“政治—经济学”诠释范式
    二、“理论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
    三、“实践哲学—经济学”诠释范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科研成果

(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缘起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二、 实施绿色工程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召开[J]. 钟亚平. 经济学动态, 1997(01)
  • [2]一九八六年江苏省社会科学界大事记[J]. 王丽华. 江苏社联通讯, 1987(01)
  • [3]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年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纪要[J]. 钟亚平,白丽健,陈英. 当代经济研究, 1996(06)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6]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D]. 任金帅. 南开大学, 2013(07)
  • [8]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9]《资本论》第一卷诠释史研究 ——以中国为范围的考察[D]. 张凯.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5)
  • [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标签:;  ;  ;  ;  ;  

中国“资本”研究会第八次座谈会在淄博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