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辣椒核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康浩东[1](2020)在《陆地棉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的解剖学与细胞学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显着的杂种优势。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棉花需求的不断提高,棉花的研究价值也在不断增升。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研究杂种优势的利用,这不仅对了解植物生命内部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了基础。但迄今为止,植物杂种优势在棉花生产上仍未大规模栽培利用,其原因是前人研究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主要为哈克尼西棉。但因其细胞质单一,恢复系少,杂种优势不强,有的杂交组合出现负效应。因此,发掘新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质资源仍是棉花杂种优势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周瑞阳教授选育的6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同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针对不同花蕾发育时期所确定的大小进行测量及细胞学观察,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6种不同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观察,发现这6种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花药的败育时期均开始于花粉母细胞时期,在四分体时期彻底败育。中16S、276S、07-113S、J-4S、NS11-10S、H06S的败育特征表现为:花粉母细胞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正常,核大质浓,四层细胞壁排列紧密,结构清晰完整;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开始发生降解现象,细胞核溶解,呈空泡化现象,绒毡层还是紧密的同其他细胞壁连在一起,未发生变化,并未观察到四分体;单核早期,随着小孢子的降解,花粉囊内细胞核存在穿透细胞膜和细胞壁现象,且降解后呈半月形形状,后续随着小孢子的解体,腔内仅剩下部分胼胝质;单核晚期,降解的小孢子弥散于腔内,细胞核存在高度液泡化,中层也未发生退化现象;后续小孢子降解完毕,只留有少量残体;成熟花粉粒时期,绒毡层开始呈径向增长,花粉囊内无花粉粒,后续向内收缩成实心状。2、通过对这6种棉花不育系花药绒毡层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6个质核异源雄性不育系材料在造孢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排列紧密、表皮层细胞、中层及内皮层均无异常现象,结构完整清晰,排列规则,花粉囊腔里的花粉母细胞被着色较深的胼胝质包裹。后续在单核晚期,绒毡层出现膨化现象,腔内留有解体后少量残迹。药室内壁未出现条纹状木化增厚现象,且中层不能正常退化。但在成熟花粉粒时期时发现07-113S中的C3鄂长2号A出现异常,中层存在严重膨化现象,推测是中层进一步发育导致膨胀化。后续随着花粉囊腔的绒毡层细胞继续伸长、膨大,挤压腔体,最终变成周缘质团。
张锐,尚伟,许旭明[2](2020)在《辣椒雄性不育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雄性不育是辣椒育种中的重要表型性状,在试验研究和商业杂交种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雄性不育制种可简化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提高杂交种子纯度,增强杂交种市场竞争力,是辣椒育种发展的主要趋势。本研究概括了中国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从已被利用的雄性不育遗传类型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小孢子败育机理、育性与生理生化、育性连锁标记的开发、基因克隆与表达等方面分析了雄性不育的败育机制,提出了当前辣椒雄性不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旨在为相关辣椒育种研究者提供参考。
冯文鹏,周书栋,杨博智,易婷,谢玲玲,刘峰,马艳青[3](2019)在《辣椒反向温敏雄性核不育突变体E6421S不育特征及遗传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对辣椒反向温敏雄性核不育突变材料E6421S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生理生化特点及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6421S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8℃,28℃以上表现为可育,28℃以下不育;25℃下显微观察发现E6421S绒毡层在四分体时期与花粉母细胞黏连,导致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生理生化分析发现E6421S花蕾各发育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育性的原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正常育性的原品种相反,随着花蕾的发育呈下降趋势;与正常育性的原品种6421杂交后代群体性状调查表明,E6421S不育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
李艳伟[4](2018)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差异甲基化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nuclear male sterility,CMS)是高等植物界一种普遍现象,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从遗传学、细胞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开展了广泛研究,但是其相关的表观遗传机理却知之甚少。DNA甲基化作为主要的表观修饰方式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差异甲基化基因的功能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以本课题组选育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组织进行DNA甲基化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从花粉母细胞期到二胞花粉期,保持系花芽中DNA甲基化水平表现为逐渐升高,而不育系花芽中DNA甲基化水平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单核小孢子期-二胞花粉早期达到最高峰,本实验室前期的细胞学研究结果发现不育系小孢子开始败育的时期也在单核小孢子期,因此,推测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有关。2.利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技术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比较分析。共鉴定到3,527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和485个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其中包括353个高可信度的基因、56个编码未知蛋白的基因和76个无功能注释的新基因。与保持系NJCMS5B相比,不育系NJCMS5A中有281个DMGs表现为下调、88个DMGs表现为上调和1 16个DMGs表达不稳定。通过GO注释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筛选到11个参与花粉和花发育的关键DMGs可能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相关。此外,对25个DMRs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验证,结果21个DMRs的甲基化模式与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结果一致,说明WGBS结果较好;对9个DMGs进行qRT-RCR分析,结果显示其中8个DMGs的表达量与其甲基化水平呈负向调控关系。3.为进一步揭示DNA甲基化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关系,选择3个关键的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进行克隆和功能研究。从不育系NJCMS5A中克隆了 3个关键DMGs,分别命名为GmGAUT1、GmFBH4和GmACS2。qRT-PCR分析显示它们在不育系NJCMS5A花芽中上调表达,与其弱甲基化修饰作用呈负向调控关系。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GAUT1可能定位于高尔基体及其膜结构上,GmFBH4定位于细胞核中,而GmACS2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拟南芥遗传转化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发现GmGAUT1过表达拟南芥出现开花提早、株高降低、分枝数增加、角果变短、角果种子数目减少、花粉半不育等现象,GmFBH4过表达拟南芥出现开花延迟、角果数量减少、角果种子数目减少等现象,GmACS2过表达拟南芥出现开花延迟、花朵变小、角果数量减少、角果形成提早、乙烯含量升高等现象。综合以上结果,推测GmGAUT1、GmFBH4和GmACS2可能参与了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育性调控。
翟晓光[5](2018)在《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单产、品质和适应性有重大意义,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小麦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依然没有清晰系统的解释。本研究主要探讨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败育与花药亚显微结构变化的关系以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为揭示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败育发生时期和败育机制,以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和其同型保持系519B为试验材料,采用半薄和超薄树脂切片方法对花药发育过程进行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并对孢粉素转运相关基因RAFTIN1和绒毡层细胞降解相关基因APs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拼接组装和比对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花药绒毡层在四分体时期提前降解,部分绒毡层细胞脱离中层侵入药室内,发育至二核和三核期绒毡层细胞只剩下细胞轮廓和少量附着的乌氏体。不育系小孢子细胞壁在单核期开始增厚,是同时期保持系小孢子细胞壁厚度的2.35倍,发育至二核期小孢子细胞壁继续增厚,但三核期不育系小孢子细胞壁比保持系小孢子细胞壁薄,仅是保持系花粉粒细胞壁厚度的0.89倍,并且三核期不育系花粉粒出现畸形和质壁分离的异常现象。以上结果表明,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的败育可能发生在四分体期和二核期。败育原因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提前异常降解,一方面四分体时期部分绒毡层细胞侵入药室内,侵占了小孢子正常发育的空间,导致部分小孢子在此时期败育;另一方面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释放的营养物质为小孢子提供营养,使得单核期小孢子细胞壁增厚,但发育至二核及以后时期对小孢子营养供应不足,孢粉素合成减少,导致小孢子细胞壁较薄和花粉败育。2.自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至单核期,不育系中RAFTIN1和A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显着高于保持系,但在二核期不育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保持系。RAFTIN1和APs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细胞学的观察结果正好契合,故推测这两个基因很可能参与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的不育过程。3.拼接组装出完整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不育系K519A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420543 bp,AT含量55.86%,其中包含34个已知的蛋白编码基因,23个tRNA,3个rRNA,并预测出138个长度大于300bp的ORFs;保持系519B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433560 bp,AT含量55.86%,包含35个已知的蛋白编码基因,24个tRNA,3个rRNA和预测出148个长度大于300bp的ORFs。4.对不育系和保持系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除nad1、atp4、atp8以及rpl16基因外,大部分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是比较保守的。共鉴定出21个SNP位点分布在10个蛋白编码基因中,其中14个为非同义突变,7个为同义突变。不育系中含有K-atpA-like和K-ndhB-like两个小麦叶绿体同源基因,但在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中没有注释到atp6、ccmB和rps13基因,另外筛选出21个差异ORFs。综上,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花粉败育可能出现在四分体时期和二核期,败育机理与绒毡层活动异常有关;RAFTIN1和APs基因可能参与K型不育系K519A的不育过程;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存在较多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K型不育系K519A败育的关键因子。
邵贵芳,张凡,王姣,赵凯,莫云容,邓明华[6](2017)在《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雄性不育作为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生理现象,在基础应用和实践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综述了辣椒的细胞核雄性不育、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两种类型及花粉的不同败育方式,小孢子发生败育的不同时期,比较不育系和保持系花粉发育过程的一些生理生化现象,主要涉及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从线粒体代谢,线粒体的结构和数量,线粒体的分子基础三个方面介绍了雄性不育和线粒体间的关系,利用分子技术进行不育基因的标记和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以期为辣椒育种研究者提供参考。
丁先龙[7](2017)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恢复系的差异miRNA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nuclear male sterility,CMS)主要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相互作用而导致花粉败育的一种现象。CMS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授粉控制系统,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从遗传学、细胞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大豆CMS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与其他作物相比,大豆CMS的分子遗传机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MicroRNA(miRNA)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可以通过降解靶基因转录本或干扰转录本翻译等机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开展了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恢复系的差异miRNA鉴定及功能研究,探索miRNA及其靶基因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育性调控中的潜在功能。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小RNA测序,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恢复系NJCMS1C的花芽miRNA进行鉴定,共鉴定到571个已知miRNAs、107个已知miRNA前体另一条臂上的miRNA-5p或miRNA-3p、24个已知miRNA家族的新成员和207个novel-miRNAs。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间有102个差异miRNAs、不育系NJCMS1A与恢复系NJCMS1C间有140个差异miRNAs。采用降解组分析共发现250个miRNAs的241个靶基因,包括SPL转录因子家族蛋白、GAMYB蛋白、HD-ZIP蛋白、AP2转录因子和PPR蛋白等。通过GO(Gene ontology)注释和相关文献报道,发现包括gma-miR156、gma-miR2119等在内的20个miRNA家族可能参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育性调控。2.鉴于miR156及SPL家族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中枢,因此开展了大豆miR156及SPL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研究。小RNA测序鉴定得到25个大豆miR156家族成员、2个大豆miR156家族新成员,降解组分析结果显示miR156的靶基因主要为SPL家族成员。gma-miR156b及其靶基因GmSPL9和GmSPL13A的转基因拟南芥功能研究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gma-MIR156b拟南芥的开花时间延迟、叶片数和分枝数增加、株高降低、角果长度变短和角果种子数目减少,转GmSPL9基因拟南芥的株高增加和角果长度变长,转GmSPL13A基因拟南芥的叶片数减少、叶型发生变化、株高增加和角果提早成熟,以上结果表明miR156和SPL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3.小RNA测序分析显示gma-miR2119在不育系NJCMS1A花芽中上调表达,降解组分析表明乙醇脱氢酶1(ADH1)为gma-miR2119的唯一靶基因,qRT-PCR分析显示GmADH1在NJCMS1A花芽中下调表达,意味着gma-miR2119与GmADH1之间可能存在负向调控的关系。进一步转基因拟南芥功能研究发现gma-MIR2119过表达拟南芥出现了花粉不育、角果长度变短、角果宽度变窄、角果种子数目减少等雄性不育表型。在35S::gma-MIR2119转基因拟南芥中gma-miR2119上调表达而AtADH1下调表达,同时检测到乙醇脱氢酶活性下降,推测35S::gma-MIR2119转基因拟南芥中花粉不育可能与AtADH1下调表达和乙醇脱氢酶活性下降有关。根据以上结果推测gma-miR2119和GmADH1可能参与了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育性调控。
侯杰[8](2017)在《两个辣椒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及育性稳定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以辣椒雄性不育系O-9、O-6及其相应保持系为研究材料,利用田间试验结合实验室分析,从植物形态学、生理生化、细胞学等方面对辣椒雄性不育性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育性材料的植株形态以及花器官性状测量比较;测定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粉活力以及单个花药的花粉量;对试材进行分5期播种,测定了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花蕾发育的动态变化;利用石蜡切片法,从细胞学角度研究了供试材料小孢子的发育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雄性不育材料花药皱缩,雄蕊明显高于雌蕊,花粉极少或无花粉;而其相应保持系花药发育良好,雄蕊与雌蕊近乎平齐,花粉量大。2.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不育材料在四分体时期发生小孢子败育现象,其原因是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挤压致四分体破裂进而导致降解,无花粉粒产生;在单核小孢子时期,会出现其内部细胞质被降解现象。3.不育材料随着花蕾的发育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时期保持系比两不育系材料分别高22%、43%,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时期保持系比两不育系材料分别高45%、55%;游离脯氨酸含量在不育材料花蕾发育过程中逐渐降低,在花粉粒成熟期分别为73.41μg/g和62.29μg/g,其相应保持系则迅速积累,含量为339.25μg/g;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其相应保持系活性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高于保持系,丙二醛含量雄性不育材料比保持系分别高25%、66%。4.不同播期雄性不育材料花蕾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各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播期间有所变化但无显着性差异。5.O-6、O-9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稳定。
程雨,宋策,陈典,王勇[9](2017)在《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形态学结构》文中认为为了探索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时间和形式,通过石蜡切片和电镜技术对小孢子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时期,不育系JA花药室壁较保持系厚且有凹凸现象;在四分体时期,小孢子不饱满呈月牙状,绒毡层与药室壁完全脱离,细胞质浓缩、空泡化;在小孢子发育时期,小孢子细胞质发生浓缩、降解、严重空泡化,绒毡层完全解体;在成熟花粉粒时期,小孢子完全干瘪聚集在一起,花药败育。由此推测,洋葱不育系JA小孢子发育异常始于花粉母细胞时期,在四分体时期呈现出败育,败育的原因在于绒毡层的提早解离。
钟兴华[10](2017)在《无花粉污染菊花的选育和花粉败育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作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花卉产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菊花的开花过程中,花序中央的小花是由外轮逐渐向内轮发育,花粉逐渐散出,大量的花粉团掉落在舌状花上,导致观赏价值降低;此外,大量的花粉漂散到空气中,会造成花粉污染,对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产生过敏性危害,导致花粉症。因此,选育无花粉污染菊花新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菊花最普遍、最卓有成效的育种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杂交育种,研究菊花与散粉有关的花器性状的遗传规律将为菊花散粉性状的分子标记和QTL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培育无花粉污染的菊花奠定理论基础。为此,本研究首先以无花粉污染(花药不含花粉或花药壁不开裂)菊花品种‘Kingfisher’、‘南农玉笏’、Q1-62、QX-107、‘南农冰激凌’和QX-008为母本,‘南农菲紫,、‘南农红橙’、‘南农银山’、‘南农红焰’和‘诺亚’为父本开展了人工杂交实验,研究了部分组合杂交亲和性和子代散粉特性或花粉污染程度,在此基础上筛选并获得无花粉污染株系。其次,选择父母本性状差异较大且后代群体数量大的组合,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结合单个F2世代分离分析方法对F1分离群体进行混合遗传分析。最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花粉败育品种‘Kingfisher’品种花粉败育关键时期前后转录组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在20个杂交组合中,统计得到QX-107 ב南农红橙’、QX-107 ב南农银山’、Q1-62 ב南农红焰’的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数目最多,平均分别为19.93、17.53、15.63粒;QX-008 ב南农红橙’、‘南农冰激凌’ב南农红橙’、QX-107 ב南农菲紫’的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数量中等,分别为6.87、9.87、10.87粒;QX-008 ב诺亚’、‘南农玉笏’ב南农红焰,、Q1-62 ב诺亚’的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数量极低,分别为0、0.02、0.12粒。QX-107 ב南农红橙’、QX-107 ב南农银山’结实率较高,分别为53.02%、51.73%。Q1-62 ב南农菲紫’、QX-008 ב诺亚’结实率极低,分别为0.63%、0。QX-107 ב南农红橙’、QX-107 ב南农银山’、‘南农冰激凌’ב南农菲紫’的结实率/授粉8 d后子房饱满率比值分别为97.43%、94.40%、104.04%;而‘南农玉笏’ב南农菲紫,、‘南农玉笏’ב南农红焰’、Q1-62 ב南农菲紫’分别为7.23%、2.00%、7.73%。另外,获得的57个无花粉污染F1代中有23个花药不含花粉,其余34个花药含花粉但花药不开裂。结果表明:以无花粉的品种作为母本,其柱头可授性和结实率较低,但得到无花粉的后代较多;而以花药含花粉但花药壁不开裂的品种作为母本,其柱头可授性和结实率普遍较高。(2)花药含粉量和花序含粉量性状在F1群体中变异系数分别高达80.63%、88.64%,杂交后代中超亲分离现象广泛存在,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33%、-4.11%。花药含粉量符合B-2模型,也就是“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高达85.56%;花序含粉量符合B-1模型,即由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0.15%。结果表明:F1群体变异系数极高,花药含粉量与和花序含粉量性状都由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高,受环境影响小。(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花粉败育品种‘Kingfisher’花粉败育时和败育后两个时期转录组的差异,获得25.39 Gb数据,组装并去除冗余后得到98,459个Unigene,57,226个Unigene注释到7个数据库。筛选得到18,663个基因在样品间具有显着差异,其中败育后时期相对于正在败育时期显着上调表达的基因共8,448个,显着下调的基因共10,215个;对差异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与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质降解、ROS相关的基因以及一些转录因子在败育时显着表达。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metacaspase、26S/泛素蛋白酶体、乙烯、AMS、ZAT1和CalS5等很可能在调控菊花花粉败育代谢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菊花花粉败育基因的克隆和花粉败育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辣椒核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辣椒核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陆地棉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的解剖学与细胞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
1.1.2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3 花药发育与绒毡层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花药发育过程 |
1.3.2 植物绒毡层发育研究 |
1.4 植物CMS细胞学败育特征 |
1.4.1 棉花形态学研究 |
1.4.2 棉花细胞学研究 |
1.5 棉花雄性不育细胞学机理研究 |
1.5.1 棉花CMS胞质效应研究 |
1.5.2 棉花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
1.5.3 石蜡切片方法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棉花材料与来源 |
2.1.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石蜡切片的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16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1.1 棉花不育系C1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1.2 棉花不育系C1 新陆中47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1.3 不育系C1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1.4 不育系C1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 H276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2.1 不育系C2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2 不育系C2 新陆中47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3 不育系C2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4 不育系C2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 07-113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3.1 不育系C3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2 不育系C3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3 不育系C3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4 不育系C3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4 J-4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4.1 不育系C4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4.2 不育系C4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4.3 不育系C4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 NS11-10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5.1 不育系C5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2 不育系C5 新陆中47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3 不育系C5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4 不育系C5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 H06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6.1 不育系C6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2 不育系C6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3 不育系C6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4 不育系C6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7 六种同质异核CMS的不育株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程度的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质核同源雄性不育系与质核异源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败育特征与败育时期的关系 |
4.1.2 绒毡层延迟解体与花粉败育之间的关系 |
4.1.3 花药败育与胼胝质的研究 |
4.2 结论 |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辣椒雄性不育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辣椒雄性不育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
1.1 核不育型(GMS)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
1.2 质核互作型(CMS)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
1.2.1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 |
1.2.2 恢复系的选育 |
1.2.3 质核互作不育型在杂种优势的应用 |
2 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 |
3 辣椒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 |
4 辣椒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
5 辣椒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 |
5.1 不育基因(片段)与保持基因(片段)定位及连锁标记的开发 |
5.1.1 核不育基因的定位与连锁标记的开发 |
5.1.2 胞质不育基因(片段)连锁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5.2 恢复基因定位及连锁标记的开发 |
5.3 基因克隆及表达 |
6 展望 |
(3)辣椒反向温敏雄性核不育突变体E6421S不育特征及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辣椒培养与温度处理 |
1.2.2 育性调查 |
1.2.3 石蜡切片观察 |
1.2.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1.2.5 遗传群体育性性状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6421S育性转换温度调查 |
2.2 E6421S不同时期花蕾显微观察 |
2.3 E6421S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及CAT、SOD活性 |
2.3.1 可溶性蛋白含量 |
2.3.2 游离脯氨酸含量 |
2.3.3 CAT活性 |
2.3.4 SOD活性 |
2.3.5 MDA含量 |
2.4 突变体E6421S子代性状调查统计 |
3 讨论 |
(4)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差异甲基化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组学研究 |
2 大豆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2.1 大豆雄性不育的发现和类型 |
2.2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 |
3 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
3.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3.2 DNA甲基化概述 |
3.3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3.4 DNA甲基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3.5 DNA甲基化在植物雄性不育中的研究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总DNA提取 |
1.4 MSAP体系建立 |
1.5 MSAP条带分析和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D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2.2 MSAP选择性扩增引物的筛选 |
2.3 MSAP带型分析 |
2.4 不育系和保持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总DNA提取、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1.3 WGBS数据分析 |
1.4 WGBS数据验证 |
1.5 甲基化位点(mC)检测 |
1.6 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鉴定 |
1.7 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 |
1.8 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育系NJCMS5A和保持系NJCMS5B的WGBS序列比对和数据分析 |
2.2 不育系NJCMS5A和保持系NJCMS5B的WGBS测序深度和覆盖度分析 |
2.3 不育系NJCMS5A和保持系NJCMS5B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
2.4 采用亚硫酸盐转化法进行WGBS数据的验证 |
2.5 不育系NJCMS5A和保持系NJCMS5B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分析 |
2.6 不育系NJCMS5A与其保持系NJCMS5B间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鉴定 |
2.7 DMGs的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 |
2.8 DMGs的甲基化作用与其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 |
3 讨论 |
3.1 不育系NJCMS5A和保持系NJCMS5B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特征 |
3.2 DMGs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关系 |
第四章 GmGA 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菌株和主要试剂 |
1.3 总RNA提取 |
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5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6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克隆 |
1.7 qRT-PCR分析 |
1.8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
1.9 GmGAUT1、GmFBH4和GmACS2的亚细胞定位 |
1.10 拟南芥遗传转化和转基因阳性苗筛选 |
1.11 GUS组织化学染色 |
1.12 亚历山大染色 |
1.13 过表达GmGAUT1、GmFBH4和GmACS2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2.2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4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在大豆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5 GmGAUT1、GmFBH4和GmACS2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
2.6 GmGAUT1、GmFBH4和GmACS2的亚细胞定位 |
2.7 过表达GmGAUT1、GmFBH4和GmACS2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和鉴定 |
2.8 过表达GmGAUT1、GmFBH4和GmACS2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雄性不育类型 |
1.2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2.1 小麦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 |
1.2.2 小麦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1.2.3 小麦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4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 |
1.3 绒毡层与雄性不育 |
1.3.1 绒毡层细胞学研究 |
1.3.2 绒毡层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线粒体与雄性不育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及绒毡层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种植与取材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药发育过程形态学观察 |
2.2.2 花药显微结构观察 |
2.2.3 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 |
2.2.4 绒毡层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2.3.1 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 |
2.3.2 雄性不育系败育时期 |
2.3.3 绒毡层异常与基因的关系 |
第三章 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种植与取材 |
3.1.2 小麦总DNA的提取 |
3.1.3 测序、拼接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保持系519B和不育系K519A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与比对分析 |
3.2.2 核苷酸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2.3 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比较分析 |
3.2.4 不育系与保持系mtDNA转运RNA(tRNA)基因比对分析 |
3.2.5 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预测ORFs基因比对分析 |
3.3 讨论 |
3.3.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中的应用 |
3.3.2 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辣椒雄性不育的类型 |
2 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3 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 |
3.1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 |
3.2 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 |
4 雄性不育与线粒体 |
4.1 雄性不育与线粒体代谢 |
4.2 雄性不育与线粒体结构和数量 |
4.3 雄性不育和线粒体的分子基础作用 |
5 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 |
6 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7 展望 |
(7)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恢复系的差异miRNA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来源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5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6 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和育性恢复机理研究 |
1.7 植物雄性不育的组学研究 |
1.8 植物雄性不育的杂种优势利用 |
2 大豆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2.1 大豆雄性不育的发现和类型 |
2.2 大豆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2.3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3 小RNA测序和降解组分析研究进展 |
3.1 小RNA的发现 |
3.2 植物miRNA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 |
3.3 植物miRNA的鉴定 |
3.4 植物miRNA的靶基因鉴定 |
3.5 植物雄性不育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
3.6 miR156和SPL与植物生长发育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恢复系的差异miRNA鉴定及降解组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总RNA提取 |
1.3 小RNA文库构建和数据分析 |
1.4 候选miRNA预测 |
1.5 已知miRNA保守性分析 |
1.6 高可信度miRNA鉴定 |
1.7 已知miRNA碱基编辑分析 |
1.8 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1.9 qRT-PCR分析 |
1.10 降解组文库构建和数据分析 |
1.11 miRNA降解位点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的检测 |
2.2 小RNA文库构建和数据分析 |
2.3 已知miRNA的鉴定 |
2.4 已知miRNA的保守性分析 |
2.5 已知pre-miRNA另一条臂上的novel miRNA鉴定 |
2.6 已知miRNA家族的新成员鉴定 |
2.7 Novel miRNA鉴定 |
2.8 高可信度miRNA鉴定 |
2.9 已知miRNA碱基编辑分析 |
2.10 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2.11 差异miRNA的qRT-PCR分析 |
2.12 miRNA的靶基因鉴定 |
3 讨论 |
3.1 本研究中鉴定的miRNA与已报道植物miRNA的特征比较 |
3.2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育性调控中潜在的miRNAs及其靶基因 |
4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miR156家族和SPL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miR156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3 GmSPL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156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GmSPL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gma-miR156b及其靶基因GmSPL9、GmSPL13A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质粒、菌株和主要试剂 |
1.3 总RNA和DNA提取 |
1.4 qRT-PCR分析 |
1.5 gma-MIR156b和gma-MIR156b启动子的克隆 |
1.6 GmSPL9和GmSPL13A的克隆 |
1.7 gma-MIR156b的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1.8 gma-MIR156b启动子的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1.9 GmSPL9和GmSPL13A的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1.10 gma-MIR156b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1.11 拟南芥的培养及遗传转化 |
1.12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1.13 亚历山大染色分析 |
1.14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降解组分析鉴定gma-miR156b的靶基因 |
2.2 gma-MIR156b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3 gma-MIR156b启动子的克隆、序列分析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4 GmSPL9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5 GmSPL13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6 gma-miR156b、GmSPL9和GmSPL13A在大豆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7 35S::gma-MIR156b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8 35S::GmSPL9和35S::GmSPL13A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9 gma-MIR156b启动子的GUS表达分析 |
2.10 miR172和SPL8在大豆和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miR156调控SPL影响大豆生长发育 |
3.2 miR156与miR172、SPL8协同作用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
4 小结 |
第五章 gma-miR2119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质粒、菌株和主要试剂 |
1.3 总RNA和DNA的提取 |
1.4 qRT-PCR分析 |
1.5 乙醇脱氢酶(ADH)的酶联免疫分析 |
1.6 gma-MIR2119和gma-MIR2119启动子的克隆 |
1.7 gma-MIR2119的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1.8 gma-MIR2119启动子的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
1.9 gma-MIR2119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1.10 拟南芥的培养及遗传转化 |
1.11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1.12 亚历山大染色分析 |
1.13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2119及其靶基因GmADH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gma-MIR2119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2.3 gma-MIR2119启动子的克隆、序列分析及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4 gma-miR2119和GmADH1在大豆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5 35S::gma-MIR2119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6 gma-MIR2119启动子的GUS表达分析 |
2.7 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检测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两个辣椒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及育性稳定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雄性不育的定义和发现 |
1.2 辣椒雄性不育的来源 |
1.3 辣椒雄性不育的分类 |
1.4 辣椒雄性不育机理研究概况 |
1.4.1 植物学性状研究 |
1.4.2 细胞学观察 |
1.4.3 生理生化研究 |
1.4.4 辣椒雄性不育的利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的种植 |
2.2.2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形态指标的测定 |
2.2.3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粉量的测定 |
2.2.4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
2.2.5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细胞学观察 |
2.2.6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形态学比较 |
3.2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
3.3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器官细胞学观察 |
3.3.1 花蕾的测量与分级 |
3.3.2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小孢子发育过程观察 |
3.4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3.4.1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糖含量 |
3.4.2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 |
3.4.3 小孢子发育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 |
3.4.4 小孢子发育时期丙二醛含量 |
3.4.5 小孢子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 |
3.4.6 小孢子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3.5 不同播期不育材料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3.5.1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糖含量 |
3.5.2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 |
3.5.3 小孢子发育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 |
3.5.4 小孢子发育时期丙二醛含量 |
3.5.5 小孢子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 |
3.5.6 小孢子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4.2 辣椒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指标与不育的关系 |
4.3 影响辣椒育性的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形态学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形态特征 |
1.2.2 花药显微结构 |
1.2.3 花药超微结构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形态特征 |
2.2 花药的显微结构 |
2.2.1 花粉母细胞时期 |
2.2.2 四分体时期 |
2.2.3 游离小孢子时期 |
2.2.4 成熟花粉粒时期 |
2.3 花药的超微结构 |
2.3.1 四分体时期 |
2.3.2 游离小孢子时期 |
2.3.3 成熟花粉粒时期 |
3 讨论与结论 |
(10)无花粉污染菊花的选育和花粉败育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花粉污染研究现状 |
1.1 花粉症与“花粉污染” |
1.2 致敏花粉种类及飘散规律研究 |
1.3 致敏花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花粉症防治措施和存在问题 |
2 花粉发育过程 |
3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
3.1 雄性不育的类型及来源 |
3.1.1 雄性不育的类型 |
3.1.2 雄性不育的来源 |
3.2 植物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
3.3 植物花粉败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3.4 植物花粉败育的分子机理 |
3.5 雄性不育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菊花杂交育性分析及无花粉污染菊花选育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人工杂交 |
1.2.2 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观察 |
1.2.3 胚胎发育过程观察 |
1.2.4 子房形态观察与结实率统计 |
1.2.5 杂交后代散粉特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 |
2.2 胚胎发育过程 |
2.3 子房饱满率和结实率 |
2.4 杂交后代花粉污染程度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菊花散粉性状杂种优势与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方法 |
1.2.1 切花小菊杂交步骤和散粉特性测定 |
1.2.2 杂种优势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1.2.3 散粉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散粉性状在F_1代的表型分布与杂种优势 |
2.2 最适遗传模型的适合性分析 |
2.3 遗传参数估计 |
3 讨论 |
第四章 花粉败育转录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2.1 试剂 |
1.2.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观察败育时期及取样 |
1.3.2 RNA提取和cDNA文库构建 |
1.3.3 转录组de novo研究流程 |
1.3.4 Unigene功能注释 |
1.3.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3.6 qRT-PCR定量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样时期花蕾和花药形态 |
2.2 总RNA样品质量检测 |
2.3 测序数据比对统计 |
2.4 转录组功能注释 |
2.4.1 Nr注释 |
2.4.2 COG功能分类 |
2.4.3 GO分类 |
2.4.4 KEGG Pathway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2.7 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 |
2.8 qRT-PCR定量验证 |
3 讨论 |
3.1 与PCD相关的基因 |
3.2 与蛋白质降解相关的基因 |
3.3 花粉败育过程中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基因 |
3.4 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 |
3.5 花粉败育相关的转录因子 |
3.6 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 |
全文结论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辣椒核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地棉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的解剖学与细胞学观察[D]. 康浩东. 广西大学, 2020(07)
- [2]辣椒雄性不育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J]. 张锐,尚伟,许旭明.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
- [3]辣椒反向温敏雄性核不育突变体E6421S不育特征及遗传规律研究[J]. 冯文鹏,周书栋,杨博智,易婷,谢玲玲,刘峰,马艳青. 园艺学报, 2019(06)
- [4]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差异甲基化基因的功能研究[D]. 李艳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5)
- [5]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519A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 翟晓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6]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 邵贵芳,张凡,王姣,赵凯,莫云容,邓明华.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8)
- [7]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恢复系的差异miRNA鉴定及功能研究[D]. 丁先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8]两个辣椒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及育性稳定特性研究[D]. 侯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5)
- [9]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形态学结构[J]. 程雨,宋策,陈典,王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7)
- [10]无花粉污染菊花的选育和花粉败育转录组学研究[D]. 钟兴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